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致富新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致富新技术范文1
开展农村妇女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农村教育培训为“三农”服务的能力,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根本前提。安溪畲族乡是一个贫困乡镇,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全乡农村妇女劳动力1275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1%,她们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妇女劳动者和合格的非农产业务工者,是各级农林科教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摆在各级妇联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就安溪畲族乡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与思考。
一、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工作特点
近几年,安溪畲族乡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组织动员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网络,发展农村妇女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巾帼扶贫行动”,配合政府做好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自身的进步。其主要特点是:1、科技培训如火如荼。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技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年-*年全乡举办多种类型的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班84期,培训农村妇女2000余人次,已获绿色证书84余人,获农民技术员职称11余人。根据市场需求,培训的内容进一步贴近实际。针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把增加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致富工程重要方面。结合全县各乡镇建立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基地。在培训的内容上,不仅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同时注意从促进农村妇女全面发展的角度,一并进行文化知识、健康常识、法律法规、诚信规则“四自”精神等教育。2、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其形式有专业合作社、营销协会、劳务输出组织等。这些新经济组织有效地把农村妇女组织到种、养、加、销等生产的各个环节,为妇女提供市场、科技和资源信息,带领妇女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农村妇女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和风险意识。3、科技示范基地向综合效益发展。巩固和发展了一批集培训、示范、创收于一体的“妇字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同时创建农业科技致富示范村3个,各类科技致富示范基地4个。这些示范基地发挥了生产、科研、培训、示范等作用,有的已成为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二、科技教育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1、科技服务问题。据调查,近年来我乡农村发展的一些种养项目,由于妇女文化水平低,技术管理不到位,造成经济损失。如高山种植项目,由于农户缺乏科学种植知识和有效管护技术,在高山较长的生长周期内,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管护,造成高山种植的生长质量的低下和产量不高,结果导致经济损失是不言而喻的。此类现象,在其他种养业中也屡见不鲜。2、市场信息问题。由于市场瞬息万变,及时了解把握市场,强占先机就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一些偏远山区、老区、贫困地区,由于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农副产品因找不到买主而压级压价出售,增产不增收成了农村妇女的一个“心病”。3、流通队伍问题。从目前农村情况看,现有的流通队伍组织化程度依然偏低。大部分农民经纪人、营销大户各自为战,缺乏足够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开展系列服务的本领。4、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造成“卖难”的主要原因是:农副产品品质不优、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传统农业的科技含量低,生产出的农副产品往往品质不优,在市场竞争中很难站稳脚跟。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进入市场竞争的门槛更高“卖难”的矛盾更加突出。
农业致富新技术范文2
胡顺开自1996年开始从事新法酿酒技术研究,为了使主导产品高效增值,他利用优质酿酒菌种及大米、玉米、麦麸等粮食及副产品加工成高产酒曲,又将高产酒曲用于发酵粮食,生产出高价值的纯粮白酒,把酿酒后的副产品酒糟经生物发酵制成酱油和食用醋,最后,再将剩下的酒糟渣经生物菌种糖化发酵后变成优质的糖化饲料,用于饲喂畜禽,把畜禽粪便制成沼气用来煮饭、做菜、照明、取暖,沼液、沼渣用来肥田种庄稼,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受广大农村酿酒户、养殖专业户的欢迎,使酿酒副产品的潜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雅大牌酿酒设备、高产酒曲行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越南、老挝、缅甸、阿尔及利亚、孟加拉国等地,带动永州市及全国3万多家农村酿酒户、养殖专业户走上致富之路,形成种植、加工、养殖、销售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真正做到了产品的高效增值。
2010年,雅大公司被永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雅大公司建设1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及技术培训楼,对农民朋友及下岗职工实行免费培训酿酒、养殖、种植等技术,并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扶持资金158万元,免费培训技术项目价值125万元;同时,引导农民种植水稻、高粱、玉米、红薯、红枣等粮食及经济作物,雅大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向农户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再将回收作物发酵酿酒,酒糟糖化养猪、牛,实现种植、加工、养殖的良性循环和增值增收。
胡顺开的创业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食品报》、《湖南科技报》,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农村新技术》等100多家媒体报道。胡顺开也分别荣获了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湖南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永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拥有国家专利10余项,国家注册商标6个。胡顺开将以此为契机,开拓创新,研究和推出更多更好的实用技术及产品,帮助更多的农民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湖南 伍启星)
单位名称:永州市雅大酿酒设备厂
单位地址:湖南省永州市萍洲高科技园(18号信箱)
联系电话:0746-6368128
2885311
6368166
农业致富新技术范文3
位于东南西部,有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户农户,人口人,全乡耕地面积亩,人均占有耕地亩,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为切实改变这一状况,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充分利用紧邻城和国道,交通便利,水土条件适宜种植瓜果蔬菜这一优势条件,在大力推广温室大棚,就目前已建成大棚来看,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是由于建设大棚的投入较大,单靠本乡的财政和农民集资建设有一定困难。因此,为有效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我县特申请财政扶贫资金在建立设施农业项目。
二、项目概要
2005年—2007年在建立设施农业项目主要申请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进行建设,重点在的喀拉巴格林(3村)、阿克库克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恰克月库村(9村)、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升村(15村)共八个村新建温室大棚60个,资金总投入60万元,项目工期2005年1月-2007年11月。
三、项目提出依据
第一,地理环境好
地理位置紧邻城,交通便利,因此,很早就开展了设施农业,目前全乡有大棚总数个,而且农户也都有一定的温棚栽植技术和经验。
第二,生产环境好土壤、水肥条件较好,农民平均文化素质较高,乐于接受,使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
四、项目内容及规模
①2005年开始动工新建喀拉巴格村(3村)、阿克库什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恰克日库依村(9村)的设施农业项目。其中喀拉巴格村新建大棚7座,阿克库村(5村)新建大棚10座,阿热买里村(8村)新建大棚8座,恰克日库依村(9村)新建大棚7座,每棚标准建筑面积为70×10m(长×宽),每棚预算为10000元,建筑工期为2005年4月-2005年10月。
②2006年动工新建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什村(15村)设施农业项目。其中古勒巴格村新建大棚7座,尤喀克霍加村新建大棚7座,喀拉巴什村粮台村7座,喀拉巴什村7座,每棚标准建设面积为70×10m(长×宽),每棚预算为10000万元,建设工期为2006年4月-2006年10月。
五、项目的管理方式和实施计划
1、设施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确保建设工作正常开展进行,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将直接对此项目进行监管。
2、严格资金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项目建设资金由扶贫办统一管理,实行报帐制,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确保专款专用。
3、严格招投标,确保工作质量
对于设施农业温室的建设工程要求较高,为此,我县将公开招标,坚决使用有建设资质等级的施工队伍,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
实施计划
建设项目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筹备建设3村、5村、8村、9村设施农业土建工程,时间2005年1月—2005年4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对3村、5村、8村、9村温棚建设及项目开始实施建设,时间2005年4月—2005年10月。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时间2005年10月—2005年12月。
第二部分: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筹备建设对2村、7村、11村、15村设施农业土建工程,时间2006年1月—2006年4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对2村、7村、11村、15村温棚建设及项目开始实施建设农业土建工程
时间2006年4月—2006年10月。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时间2006年10月—2006年12月。
六、扶贫效益分析
我县开展设施农业已有两年,经过两年的调研得出结论:一个棚种一茬早熟西、甜瓜,可收入3—4千元,两年可收回建棚投资,而农民经过培训后,种植一茬早熟西甜瓜,可收入5—6千元,加上一茬夏菜,每棚收入可突破万元,当年即可收回建棚成本,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并且,高收入可大大刺激农民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社会效益极好,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
农业致富新技术范文4
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通过体制创新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时帮助农民释疑解惑,切实提高重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利用科技特派员制度,架起科技兴农的畅通管道,把科技成果撒向基层,把技术信息传授给农民,为农村结构调整服务,进一步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早出成效,取得经验,应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大胆探索。
一是要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成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引航员”。目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农村特色资源开发的质量与效益低下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缓慢的现实,要求我们在抓发展上要摒弃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种养、轻工贸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一条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路子。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要引导和组织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基地、农民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与效益,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是要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县域经济承担着推动工业化进程、扩大就业面、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任务。当前,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又面临着发挥优势、参与产业重组、拓展发展空间的新机遇。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要抓住机遇,扬长避短,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三种力量、三种资源,开发特色产品,逐步形成基地化生产,以“小产品”构建“大产业”;创办各种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壮大“园区”经济;把各种所有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到县城和中心镇,并做大做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推动城镇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成为建立和完善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催化剂”。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县逐步建立起了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这些网络在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培训和下乡服务,不少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又下不了乡,不能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要通过大批科技特派员连续下派,支持科技人员以资金、技术入股等与农民群众、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利益回报机制,建立起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科技特派员要以项目为载体,把科技推广、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四是要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成为盘活科技人才资源的有效方法。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科技人才与农村农业和农民严重脱节,许多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缺乏用武之地,而农民则缺乏科技支持和服务。如果离开科技和科技人才,就不可能搞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可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要把聚集在县乡党政机关、涉农部门的大批人才和待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引导到农村,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专长,解决机关、事业单位科技人员“闲置”浪费、大学毕业生等待安排与农村基层、龙头企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盘活人才资源,引导、带动、激励科技人员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实现人生的价值。
五是要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成为密切干群关系,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具体行动。现在各种惠农政策出台,对农民多予少取,农村的干部干什么?我看最主要的任务是抓发展,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说到底就是如何推广科技,壮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要把大批干部从机关、事业单位下派到农村一线,以富民为本,扶农、助农、兴农,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科技特派员下派期间,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市场需求,解决农业生产中品种不对路、卖难和品质不优等实际问题,使广大农民群众从应用科技中得到实惠,从而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密切干群关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二、把握关键环节,明确重点任务
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必须坚持把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把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源源不断地导入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农业生产、市场流通、加工增值、金融服务为一体,行政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工作的新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服务对象要选准。一方面根据技术人员的专长,选准下派服务对象;另一方面根据农业产业化建设、龙头企业生产的需要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选好下派人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找准科技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科技特派员的服务重点是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急需科技服务的乡(镇)、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种植、养殖、加工大户。科技特派员下派的地方,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要有优势或特色产品,使科技特派员有用武之地。
2、下派人员要选精。根据《*县开展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确定选派对象,对自愿申请下派的科技人员根据专业特长进行分类排队,要从严把关,将有专业特长,具有开拓能力,懂经营、善管理,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吃苦耐劳,政治思想过硬,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员选派下去。科技特派员选派要求本人书面申请,原工作单位领导同意,需经企业、个人双向选择,达到“三满意”,实现产业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效对接。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从县外科研院所引进专家学者来我县参加致富创业活动,积极为他们提供舞台,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我县创业活动的领头雁。
3、下派任务要明确。下派服务全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建设的科技特派员要围绕全县烟叶、魔芋、药材、林果、蔬菜、畜牧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特色产品开发开展好“六个一”工作。一是组织实施一个试验研究项目或创办一个试验基地;二是组织推广一项以上先进技术成果;三是指导、服务一个千亩示范区;四是培训农民100名以上;五是协助组建一个专业技术协会或生产营销协会及专业合作社;六是联系扶持一个农产品基地骨干企业。对下派服务新型工业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创办或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技术、管理、营销服务,承包、租赁具有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各类经济实体。工作要求一是要应用一项以上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成果;二是要帮助企业申报相关计划项目一个以上;三是要挂靠一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或技术工程中心;四是要督促企业提供一定的社会就业岗位。
4、制度建设要加强。一是建立科技特派员驻点岗位责任制度,突出加强考勤、考核及项目管理;二是建立检查督办制度,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落实到点、落实到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经常了解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因不能提供必要工作条件,使科技特派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下派点和单位,要及时调整;对由于业务能力、责任心等自身原因不能胜任工作的科技特派员,要及时予以调整。三是建立项目资金扶持制度。县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开发办、农行、聚信担保公司等单位和部门的开发项目资金,要向科技特派员驻点地方及项目倾斜,并将资金额度列入年度计划,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要了解项目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推荐项目,协调安排扶持资金。四是建立科技特派员培训交流机制。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要分期分批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州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工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以拓宽视野,创新工作思路,引进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项目。同时要对科技特派员定期培训,定期组织检查交流。五是建立奖励制度,在年度考核考评的基础上,对凡合格者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兑现相关政策,各个派出单位和部门均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打折扣,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县里将通报表彰,并从人才基金中安排专门资金予以奖励。
三、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试点效果
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在我县是个新鲜事物,必须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机制。要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为目标,加强领导,落实保障,完善机制,营造氛围,提升功能。
——加强领导。为保障科技特派员服务行动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我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科技特派员的日常协调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要积极支持配合此项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专班常年抓,各部门配合抓的领导体系,加强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落实保障。各部门、各单位要发动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积极参与这一致富创业行动,对主动报名参与者要予以大力支持。派往单位要尽力为他们创造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比较宽松的工作平台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工作中快出成效,多出成效。
——完善机制。通过建立农民、科技人员和投资企业的利益共同体等方式,建立科技特派员长效服务激励机制,把以往“科技下乡”的短期行为转变为科技特派员的长期、长效服务;建立资源整合、部门协调机制,把单纯的技术行为转变为综合性手段和方法,努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科技、投资、管理、市场等各种问题。
——营造氛围。科技特派员在生产第一线开展致富创业行动将会涌现出一批生动典型,开展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在推动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将会创造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宣传部门要密切合作,通过现场会、交流会和新闻媒体等形式,对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提高,对典型事例及时进行宣传报导,为我县科技特派员致富创业行动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氛围。
农业致富新技术范文5
如今,裴生民的自有品牌脱毒红薯、新品种红薯远销河北邯郸、湖北襄阳及省内平顶山、开封等20多个市(区)县,每年仅薯苗一项收益可达20多万元。西红柿、秋茄、辣椒、大葱等蔬菜新品种繁育技术长足发展,花木及盆景培育革新品种10多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裴生民的示范推广基地也被省科协授予“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引进项目
让新品种落地生根
随着晁陂镇裴营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和从事玉雕加工业,一些土地被闲置,2001年10月,裴生民索性承包了6.7万多撂荒的土地,取名为“金原野”。
种啥?咋种?咋卖?紧接着一系列问题立即摆在了他面前。经过一段时间实地考察总结,裴生民决定把红薯作为主攻产业。
当时,全县红薯面积种植很小,品种严重退化,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不高,每667平方米地也就1500千克左右。如果红薯产量在2500千克以上怎么样?裴生民边走访边思考。善于学习的裴生民决定按照生态高效的农业理念,整合农业资源,走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之路。根据调查情况,裴生民创办了金原野科技示范园,示范引导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中走出来,使自己的示范园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金纽带”。
2002年5月,裴生民从亲戚处筹来几万元,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拜访红薯专家朱俊光教授。同年,他还走进了中国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的会场。
裴生民大开眼界。许多高产的优良农业产品、蔬菜品种都是从未见过的,更是老百姓梦寐以求的,裴生民把所见所闻一一记下来。2003年,裴生民便引进多种蔬菜品种,并与北京农业大学、西北林业科技大学、河南农科院专家们建立了网络联系,建起了销售网络。
创新技术
让种植户发家致富
在裴生民的“金原野”科技示范园,蔬菜种子全部是从国外、国家及省级科研单位购买的第一代杂交良种,价格每千克750元~1250元,而市场上的蔬菜散种子才百十块钱一斤,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差。
裴生民不断总结传授栽培新技术。就拿西红柿来说,由于大棚培育出的菜苗都比较高,在种植实践中裴生民充分利用“气生根”原理,将根部浇水封土后,顺着苗茎的长势用湿土将部分掩埋,地面上露出适当的苗芽。这样一来,不但菜苗多个部位生根,成活率高,而且吸收营养快、生长快、坐果快,产量高。
裴生民的菜苗及相关栽培技术一经推广,由于蔬菜果形好、口感好、产量高,使广大农民切实尝到了丰收的喜悦。周边多个乡镇的种菜大户纷纷前来购买。
裴生民听说周边某县洋葱种植很出名,每667平方米都在5000千克左右。他便慕名前去学习种植技术。学习过程中,裴生民发现种植技术很新鲜很科学,但是每667平方米地要投入800元左右的肥料。
裴生民结合往年的经验基础建议,氮磷钾等肥料使用过多,会造成营养过剩,成本过高,对于一般的农户而言不太适合。
经过多种方法的实践与总结,裴生民摸索出一条成熟的种植经验道路,并培植出一套科学的洋葱种植“营养餐”,一下子可使每667平方米地节省100元左右的肥料,更重要的是洋葱每667平方米产0.8万~1万千克。
收获季节,正值农民收割完小麦和玉米,也错开了用工,减少了开销。
在栽培技术推广中,裴生民邀请县电视台、农业专家、洋葱种植大户和本地的洋葱种植户现场观摩验收。让种植户实实在在看到收获的结果。
该项技术一经推广,深受社旗、内乡、邓州、方城等市县种植户的欢迎。同时,裴生民将整个种植技术制作成光盘,免费发放给种植户,使一大批洋葱种植大户走上了致富路。
为了抵御市场风险,让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裴生民把公司化经营理念融入新品种的产销中,在新品种种植户与销售人员、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形成了供销网络,带动一批批农户增收致富。
以往,每年入冬以后,青海、宁夏等地红薯价格普遍较高,薯贩看着市场俏销产品无从下手。如今,在口感好、薯形好的新品种红薯缺乏的情况下,只要给裴生民打一个电话,立即可以联系到上千克窖藏保鲜的红薯。这样种薯大户不仅可以卖出高于市场的好价,薯贩也抢占了市场挣到了利润。
镇平高丘镇、张林镇等乡镇的红薯深加工产品绿色环保,畅销周边县市,每年需要大量的高淀粉红薯。为此,针对红薯加工企业认可的红薯新品种,裴生民与县红薯加工企业和种植农户之间建立供销网络。在每年红薯收获的季节,大型货车停在红薯种植大户的田间地头大量收购,解决了种植大户的销售难题,并使他们缩短了销售周期。当前,裴生民的“金原野农场”在诚信、质量方面赢得了口碑,蔬菜苗、新品种红薯、果树、花卉销售网络基本建成,裴生民无偿提供科技服务,提供销售信息,使广大农户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农业致富新技术范文6
一、实施骨干农民培训工程,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成果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科技带头人,农广校要利用与高校联合办学的优势,并以其为科技成果的“龙头”,引进农业科技新品种在各基地示范,并选择优良品种推广。为保证各基地技术环节落实到位,农广校应抽调技术骨干,专门负责基地的技术指导、项目落实等工作,同时聘请高校专家来基地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的教学科研活动,以带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通过专家建立教学科研基地过程中的直接培训,带动市、县农广校教师及县、乡农技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组织本地专家学者参加培训活动,并对骨干农民进行生态农业、蔬菜、果树、食用菌等高新技术培训,从而促进农民科技带头人队伍的形成。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北省承德市农广校利用与高校联合办学的优势,以其为科技成果的资源库和农业科技建设项目的“龙头”,先后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引进23个新品种在市、县建立示范基地实验、示范。为保证各基地技术环节落实到位,学校抽调6名技术骨干,专门负责基地的技术指导、项目落实等工作;同时引进中科院生态氨基酸矿质肥和液态肥在多点、多种植物试验示范,又实施山枣嫁接大枣工程,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并先后20多次聘请中国农大园艺专家来承德市及其区县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的教学科研活动,由此带动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在承德市的示范推广;通过专家建立教学科研基地过程中的直接培训,促进了农民科技带头人队伍的形成,围绕项目累计培训骨干农民6000多人次。
二、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大培训工程,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组织参与实施“农业科技广播电视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加速农业科技传播和人才培养,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承德市农广校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四新两高”农民科技大培训活动,特聘掌握农业高新技术及其科研成果的中国农大专家深入乡村,开展以新世纪、新阶段、新农民、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高起点、高效益技术培训活动,先后培养农民5000多人;加大“农村大喇叭科技广播工程”实施力度,先后建立广播站82个,购置、录制、调拨农业科技录音磁带4280余盒分送到各县分校,各广播站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播放。
三、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架起城乡沟通的桥梁
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然后输送到大城市就业,每年每人可为家乡带来3~4万余元的收入。自2004年以来,承德市农广校本着“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谋利”的宗旨,探索出了“以提高技能为手段,以就业安置为吸引,以转产增收为目的”的农民进城务工技能培训之路,形成了集培训、输出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先后开办了计算机网络工程、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等专业,招收农村初高中毕业生5400多人,经过2~3年的中专脱产技能培训,输送北京、天津、青岛等大城市就业发展。
四、开展“送教下乡”工程,为农村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把中专学历教育办到农民家门口,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自2009年以来,承德市农广校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组织部、省农工办、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精神,围绕承德市“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需求,让农村的基层党员干部、种植专业户、复转军人和返乡的农民工接受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掌握生产经营技术。3年来,全市累计招生3500人,有2600多名学员已经过3~5年的学习,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为承德市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五、实施“阳光工程”,培养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
自2004年以来,承德市农广校开始承担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先后完成国家下达的培训任务12110人,学校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农业相关项目,进村办班,培训专业农民。培训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开展培训,注重培训效果,为新农村培养了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
六、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多规格的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