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全日常管理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全日常管理机制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支持以人为本,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把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作为农村卫生清洁工作的重点内容,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着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科学安排,统筹实施,使乡村环境卫生逐步得到明显改善。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就地处理的原则,加快垃圾填埋场建设,建立健全乡村卫生清洁日常管理机制。
(三)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逐步形成城乡垃圾处理协调推进的事业发展局面。
(四)坚持政府引导、农民参与、乡镇主抓、村组落实、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使农村卫生清洁工作落到实处。
三、目标任务
年,全面启动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在年底前完成立肇路沿线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在建好垃圾填埋场的基础上,建立好乡村组各级清洁队伍,并健全工作机制。
年,巩固成果,全面跟进,偏远自然村垃圾填埋处理全面完成。
年,完善提高,全乡农村垃圾无害化得理全面高标准到位。
各年度新农村建设点按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率先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作。
四、基本标准
(一)乡镇场集镇应达到“六有四无”。“六有”即:有可供10年以上使用的垃圾填埋场;有专业保洁队伍;有专用垃圾清扫清运工具;有固定的环卫经费;有单位住户“门前三包”制度、市场管理保洁措施及督促检查制度;有领导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四无”即:沿河无乱倒、乱堆垃圾现象;路边无成堆的暴露垃圾;无放养家禽、家畜;路边无乱堆杂物、乱停车辆。
(二)自然村应达到“五有二无”。“五有”即:有不污染水源和群众生活的垃圾池、有机肥窖;有专职清扫员;有明确的保洁职责;有爱国卫生《村规民约》并定期开展卫生评比活动;有相对稳定的保洁经费。“二无”即:无露天乱堆、乱倒垃圾;无随便放养家禽、家畜。
五、组织领导
成立乡农村卫生清洁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张绪圣任组长,艾向荣、邓羽、陶新花任副组长,彭沉香、江家华、朱金火、杨永良、谈思亮、曹海英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陶新花兼任办公室主任。
六、工作要求
(一)科学合理规划。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益化”的原则。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不影响村民生活,离村民点直线卫生距离不少于1000米;渗水系数小,取土方便,便于垃圾覆盖压实;三面环山的山谷(埚)或废矿坑;处在集镇、村(水源)下游和下风向区;确保使用年限10—20年。
(二)组建专职队伍。乡成立环卫所
(三)配备保洁工具。乡政府配备垃圾清运车,各自然村配备扫把、铁铲、板车等必要的清运工具。垃圾运输一星期一次,夏季三天一次。
(四)健全规章制度。各行政村要建立和完善垃圾清扫、清运等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各自然村要制定村规民约,驻乡各单位、企业及门店、住户签订“门前三包”卫生保洁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经常组织指导、督查、评比、考核,使农村卫生保洁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五)经费保障。
七、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乡村卫生清洁工程,实现乡村垃圾集中填埋,抓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是改变广大农民群众露天堆放垃圾传统陋习的有效措施,是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村容村貌整治的具体要求。各村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发动,要通过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其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全民文明意识。
(二)强化责任分工。将农村垃圾无害化得理工作纳入乡领导包村包点责任内容。
(三)强化督查落实。乡人大负责全乡农村卫生清洁工作总督查,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进行经济性检查督促,协调指导,并具体组织考核评比。检查督促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检查结果进行排位,对好的进行表扬通报,对差的进行曝光。
健全日常管理机制范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为指导,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机制和基本制度为主线,以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监督为重点,把节能减排作为交通运输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方式,大力宣传教育,推广节能产品,倡导低碳消费模式,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开展。
二、目标任务
年,我局公共机构节能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是建立和组织节能管理协调机制;
二是健全节能监管和目标考核管理制度;
三是分类确立能源消耗定额标准;
四是降低能源消耗和设备能耗;
五是推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
六是培养工作人员节能意识和节能习惯;
七是培养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三、具体节能指标
年,我局公共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油指标要在年基础上降低2%以上。
局属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年基础上实现单位建筑面积用电、年人均用电、年人均用水指标降低1%-10%,公务用车实现单位用油总量降低5%以上。
四、工作措施
1、成立以为组长、为副组长,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节能领导小组设立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任协调联络员。
2、推广使用LED高效节能射灯和LED节能灯,全局公共机构集中办公区域节能灯具的应用率要达到100%。
3、节约办公用电。合理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办公电器和非办公用电;日常办公用电器设备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下班前切断电源开关;坚决杜绝“长明灯”。
4、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的夏天空调温度设置在26摄氏度以上,冬季空调温度设置在20摄氏度以下,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实现总体节电率5%。
5、建立健全节水制度。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严禁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科学设置办公区、绿地和景观环境灌溉用水周期,节约灌溉用水;严禁用公用自来水冲洗车辆。实现节水率5%。
6、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杜绝公车私用;加强车辆基本维护,减少车辆维修费用。实现节油率5%以上。
7、加强办公电话使用管理。工作联系使用电话尽量做到长话短说,严禁使用办公电话聊天,减少电话费用支出。
五、总体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局属各部门、各单位是落实节能指标的主体,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节能第一责任人。要将节能指标进行量化分解,节能责任人要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良好节能环境。
健全日常管理机制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辅导员轮岗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8文献标识码:ADOI: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招生政策的调整,高校研究生的规模逐年在扩大,研究生培养的类别也多样化,随之而来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日渐突出。为了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水平,各高校逐渐为二级学院配备了专职的研究生辅导员,组成了高校管理岗中比较特殊的一支队伍。研究显示,目前,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其职业发展存在若干问题,例如:发展空间狭窄、提升路径匮乏、岗位交流不足、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这导致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倦怠比较严重,影响了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1]
若借鉴企业岗位轮换理论,在高校内实施研究生辅导员轮岗制度,适时组织换岗或交流,是否有助于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管理和建设,促进队伍职业化发展,这是一种新探索。实际上在很长时间以来,高校就有实行管理岗位人员轮换交流的做法,长时间的实践也证明,对于培养锻炼后备年轻干部来说,轮岗交流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本科生辅导员也早就实行了轮岗交流,但是研究生辅导员由于岗位设置时间晚,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处于摸索行进阶段,对于研究生辅导员的轮岗还鲜有实行。本文拟对于研究生辅导员轮岗制进行初步探析,分析研究生辅导员轮岗制度的优势与注意问题,为研究生辅导员轮岗制度的执行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1目前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管理现状
目前山东省S学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研究生辅导员由研究生处统一配备,基本保证每个学院一名。研究生工作委员会根据学校总体研究生工作需要,提前向人事处报备每年拟聘研究生辅导员名额,人事处统一组织考试、竞聘,确定录用人员,然后根据工作需要分派到二级学院从事研究生管理工作。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职务晋升由组织部管理,职称评聘主要由研究生处负责统一进行,日常管理、年终考核主要由学院负责。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学习方式较为单一,这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其他研究指出,研究生辅导员主要通过专家进校讲座或参加网络课程学习的方式进行,偶尔也有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但是相对于本科生辅导员,针对研究生辅导员的专项培训比较少,没有形成固定的培训周期和有效的管理体制;这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业务水平偏低,發展前景不明朗等,降低了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感与能力体现。[2]
(1)职责定位模糊,任务分工不明确。目前高校中,研究生辅导员身兼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教务员双重身份,部分学院的研究生辅导员还兼任科研秘书三重身份,工作内容包含面宽,任务比较繁重。有的学院即使研究生人数较多,也只有一名专职辅导员,研究生涉及不同年级、多个专业、多种类别(博士、学硕、专硕、全日制、非全日制等),负责研究生从招生、培养、答辩、就业、党建、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事务性工作多,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占据了研究生辅导员的大部分工作时间,甚至经常处于加班状态,从而导致辅导员没有时间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开展谈心谈话,甚至在重要的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职工作,也不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开展工作,工作目标和重心不够清晰,队伍整体积极性不高。[4]
(2)考评晋升机制不健全,激励成效不明显。目前,在大多数高校,本科生辅导员的考评体系已经发展建设的比较成熟完善,这对于本科生工作的开展和辅导员积极性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针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考评体系还未形成,虽然也有一些制度在实行,但多是参考或直接搬用本科生辅导员的,未充分考虑到研究生辅导员与本科生辅导员在工作内容上的差异。[3]有的高校还把研究生辅导员与本科生辅导员放在一起进行考评聘和晋升选拔,结果往往是研究生辅导员受重视程度和晋升机会明显较本科生辅导员处于弱势地位,导致工作中挫伤研究生辅导员的积极性与感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3)工作岗位较为固定,流动性不足。在多数高校,本科生辅导员轮岗的做法由来已久,甚至有的高校的行政岗位多数是以本科生辅导员岗位为主要入口,工作后根据个人表现和岗位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促进岗位流通和辅导员队伍更新,对于保持学生工作的活力与效率有极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研究生辅导员队伍调岗轮岗却鲜有实行。研究生辅导员自入职以后,若不自主申请离职,在一个学院或一个岗位上工作十年八年是普遍现象。目前各高校中,研究生辅导员调岗有几种有限方式:考取博士研究生或取得突出科研成果转教师岗、因身体健康原因主动申请调岗、职务晋升等方式。研究显示,在多数高校,只有很少一部分研究生辅导员能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实现岗位交流调整,在山东省S学校,这样的人数不足研究生辅导员总人数的20%,特别是第三种渠道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现象导致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年龄层次偏高,工作经验充裕但是工作激情与活力明显不足。
2实行研究生辅导员校内轮岗制度的优势
(1)激发工作激情,缓解职业倦怠。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具有隐蔽性、群体性、层次性等特点,不利于辅导员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更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1]进而影响学生的培养水平和政治素质培养。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一定的时间后很容易产生倦怠,调入新的岗位或者轮岗到新的学院,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或环境,顺利开展工作,自然而然会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促使其更主动学习,思考问题,更努力地工作,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这样才能爬过又一个陡坡攀登而上。
(2)提供学习机会,提高职业素质。虽然学校每年也会为研究生辅导员提供一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但是次数较少,效果甚微,多数工作经验都是从自己平时的实践和积累,或者同事间交流所得。轮岗到新的岗位或者交流到新的学院,能增加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学习新岗位的工作技能,学习新学院的工作方式方法,受教于不同的领导下感受不一样的领导风范,面对新的问题思考提出新的解决思路。这样促使轮岗者更加客观地认知自我,避免盲目地自卑或自大;可以使辅导员开拓视野、扩展思维、锤造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拓宽职业宽度,提高个人工作能力。
(3)利于明确职责与分工。由于研究生辅导员设岗时间短,管理机制不健全,一直以来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一人身兼多职的问题。由学校和研究生处统一组织实行专门的研究生辅导员轮岗制,能增强学校和学院领导对这一岗位的认同度,利于明确其职责,定岗定责,免去研究生辅导员兼任的其他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减轻工作压力,使得研究生辅导员能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中,从而提高思政工作效果。
3实行研究生辅导员校内轮岗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1)不宜一刀切。首先前期应进行充分调研,做好研究生辅导员轮岗工作的整体规划。根据学校和学院工作总体需要,控制轮岗的数量和比例,确定需轮换的岗位与轮岗辅导员的数量。研究生辅导员与本科生辅导员不同,每个学院一般只有1-2个人员,轮岗对于学院研究生工作和轮岗个人影响都较大,不宜一次轮岗过多人员。其次应提前征求轮岗个人和所属学院部门的意见,遵循工作需要与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这是轮岗的前提,若强行进行轮岗则违背了交流的初衷,将成为推进制度实施的阻力。[3]
(2)不宜过于频繁。在多数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轮岗交流并未定期进行,在山东省S学校也是刚开始实行,并且拟定于每四年轮岗交流一次。笔者认为,研究生辅导员轮岗交流总体利大于弊,但是应遵循时间合理原则。轮岗周期既不能过长,但是也不宜过短。岗位变换频繁,导致交流人员疲于应对新岗位、适应新环境,反而会挫伤其积极性和个人情感,导致个人焦虑,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不利于学校工作开展和个人能力发展。
健全日常管理机制范文4
关键词 网格化 城市管理 扬尘污染
一、扬尘污染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一)以往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规模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扬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扬尘污染源大多具有阶段性、间歇性和流动性,而且点多面广,要做到全面控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由于污染源类型复杂,涉及不同管理部门,因此在监督管理上往往依赖于传统的“突击式管理”、“集中型整治”,很难做到部门间的日常性联动管理,发现和处置问题的及时性也不强。一些自律意识较薄弱的污染源单位也因此抱有侥幸心理,扬尘防治工作不主动,或者以应付检查的态度看待防尘控尘工作,反复性较大。
(二)扬尘污染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它以划分监管责任网格为形式,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城市的地理信息资源,对城市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将扬尘污染控制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既是对城市网格化内涵的扩充,又是突破扬尘控制管理瓶颈,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的一次有益尝试。较之以往的管理模式,扬尘网格化管理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
(1)动态化。以往,扬尘污染事件的发现和处置往往比较滞后,而扬尘网格化管理将不同类型的扬尘污染事件进行整合、归类,由网格监督员不间断的巡查监督,一旦发现问题,立刻上报网格中心,并由中心根据职责范围派发给相应的管理部门,确保了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处理问题的主动性,实现了准确、及时的动态化管理。
(2)闭环式。由于网格化采用的是监管分离的两极管理体制,网格中心既负责任务派发,也负责评价结果,对整个管理系统起到全面控制功能,这使各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得到了有效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了闭环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效率。
(3)精细化。扬尘网格化管理按照《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无论是扬尘事件的立案分类、职责归属认定,还是操作流程、事件处置时间、标准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要求,形成了精细化管理的良好态势,有效降低了部门间相互扯皮、推诿拖延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4)双向性。网格化城市管理的一大特点是沟通渠道的双向性,通过网格中心的纽带作用,增强了部门间的交流沟通,加速了扬尘污染信息的相互传递,使联动管理不流与形式。
二、徐汇区运用扬尘网格化管理的探索和成效
(一)扬尘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
运用网格化管理监控“扬尘污染”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徐汇区环保局与区网格化管理中心根据《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结合徐汇区网格化管理原有的管理框架,先后完成了扬尘污染监督内容的拓展,操作流程的制定、职责归属的确定和法律依据的认定。16项扬尘污染事件涵盖了控尘设施设置、运输保洁要求、施工作业规范、易扬尘物料堆放标准等各方面内容,并将监管内容编入原有网格化管理系统程序中,完成了扬尘污染网格化管理体系技术层面的建立。为了让网格监督员尽快提高对扬尘污染内容的监控能力,区网格中心、环保局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工作,使监督员对扬尘污染事件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提高了上报案件的准确性。通过监控运行情况通报会、签订扬尘污染网格化监控工作协议等多种形式,与相关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及时了解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扬尘污染”案件的处置效率。
(二)扬尘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作用
徐汇区通过网格化这一管理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充分调动责任管理部门、街道、镇和污染源单位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效果。
(1)发挥了责任管理部门监管主体作用。区建交委、市容局、房地局、绿化局、城管大队、安质监站、市政署等相关监管单位根据自己的责任归属,落实措施,加强对监管单位的宣传告知和管理力度,同时通过网格化发现机制,找出了一些管理工作中的“缺位”和“盲区”,及时解决了问题。
(2)发挥了各街道、镇属地化管理作用。各街道、镇作为扬尘污染控制属地化管理主体,根据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一是将辖区内工地、码头、裸土等扬尘污染源的排摸情况通报给网格中心,便于网格监督员有针对性地加强巡查监控力度。二是广泛宣传,制作宣传资料发放到各被监管单位,提高作业人员对扬尘控制的知晓率和落实措施的自觉性。三是建立各街道、镇的联动监管平台,将网格监督和日常巡查相结合,做好与各监管部门的协调沟通,共同提高整改效率。
(3)发挥了各污染源单位整改主体作用。扬尘污染网格化管理的巡查监管机制加强了对污染源单位的约束,特别是对各类在建工地的施工单位起到了及时督促整改的作用。网格监督员一旦发现工地存在违规现象,在上报中心的同时,还上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施工单位也逐步加强了扬尘污染控制的意识,自觉主动地落实各项控尘措施。
三、存在的不足
徐汇区扬尘污染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
(一)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件新生事物,而将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更是全新的尝试。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存在偏差:有些人将“网格化管理”简单地看作是按片划分责任人的“土办法”;有些管理部门在体系运行之初,存在工作压力增大的担忧;一些污染源单位对网格监督员取证和上门宣传监督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阻拦监督员正常开展工作。
(二)公众参与性不足
公众参与性也是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一大特性,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现了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借助公众的力量,提高了发现和处置问题的效率。这在扬尘网格化管理中体现得还不够充分。
(三)与其他区县的联系互动不够
由于扬尘网格化运行时间不长,还处于自我完善阶段,相对较封闭,与外区县的互促互动还不够。
四、对策与建议
(一)在宣传推广上求突破
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和接受都需要一定过程,扬尘污染控制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需要大力宣传才能够形成认识。要对工作推行的必要性、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作用等问题加以广泛宣传,加强公众和管理工作者对扬尘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认识和理解。
(二)在多方联动上求突破
多方联动是扬尘污染控制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推动力。要进一步规范各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互动和联动管理机制。同时,积极推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与网格化管理信息的对接,把网格化管理与12345、舆论报道、投诉等公众参与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在联手互动中加强对网格化管理的监督。
(三)在聚焦力量上求突破
要进一步梳理明确不同层面、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例会制度和协调机制,通过信息交流和现状分析,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保持和提高案件的办结率和及时率。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长效执法管理机制。在进行网格化、精细化、日常化管理的同时,也要针对具体问题,定期组织集中力量开展有规模、有计划的执法检查工作和专项整治工作。
(四)在解决问题上求突破
为民解忧、解决实际问题是网格化管理生命力之所在。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切实解决影响网格化管理的突出问题,及时掌握居民群众的需求和呼声,从实际情况出发,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型地稳步探索和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在街面巡查监督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管理范围,真正实现区域内全覆盖、无缝化管理。
(五)在横向联系上求突破
要主动加强与外区县的横向联系,通过相互学习与交流,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促进扬尘污染控制网格化管理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共同推进上海市的扬尘污染控制工作,整体改善全市大气质量。
(作者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作者简介:缪彬斌(1983―),男,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4级MPA研究生3班。]
参考文献
[1] 姜爱林,任志儒.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02).
健全日常管理机制范文5
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共同营造一个文明、整洁、绿色、和谐的社区环境,确保创建工作效率和效果,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创建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居民为中心,以优质服务和卫生环境为重点,以社会效益为根本,以创建卫生单位为动力,着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精神,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爱卫工作方针,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完善中心基础设施和功能,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增强居民的卫生与健康意识,努力创造一流的人文环境,确保20xx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的检查验收,实现创建目标。
二、建立健全创卫组织机构,层层管理,责任到人
1、成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2、管理责任到人,检查督导到位。健康教育督导、传染病防治监管、门前三包督导、室内卫生督导、室外卫生督导、厕所卫生督导、食品卫生督导、饮水卫生督导、除“四害”督导等。
三、主要任务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在辖区设置多处健康教育宣传栏对居民进行健康宣传,宣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意义,提高创卫意识,利用专题讲座、宣传栏、横幅、社区网站等多种方式,增强公众的卫生公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公共场所设立禁烟标志,广泛宣传普及各种健康知识,增强市民健康意识。
2、改善环境卫生,美化社区面貌。健全创卫机构和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区爱卫会下发的各种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辖区内道路、绿地、路灯、居民区的建设以及生活垃圾、化粪池、垃圾站等环卫设施;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强化清扫保洁措施;达到社区环境绿化、亮化、美化的目标。
3、依法实施传染病防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开展传染病监督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网络直报等工作;规范免疫接种,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
4、切实加强除四害工作。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完善管理制度,开展群众性的整治环境活动,消除四害孳生地,降低四害密度,巩固除四害三项达标成果。
5、提高居民区卫生水平。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居民区卫生设施完善,卫生管理规范,形成干净、整洁、美化的良好局面。
6、通过创建活动,提高居民对辖区卫生状况的满意度。
四、加强管理,确保实现创建目标
1、认真制定和实施社区创卫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创卫会议,及时布置、检查、总结创卫工作。
2、创卫专职、兼职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3、社区要做好每天的卫生清扫及保洁工作,督导员各司其职,每周三次督导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查。
4、每月最后一周的周末为全社区卫生日的卫生挂牌大检查。
5、积极做好环境卫生维护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的工作。
6、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净化社区环境,全面推进环境改造、整治工作,努力打造清爽干净、秩序井然的新面貌。
7、加强对辖区各单位门前的三包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办公室楼前的垃圾清扫工作及门前秩序的维护工作。
8、加强居民区卫生管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全体职工要以大局为重,以社区为荣,时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自身做起,消除卫生死角,保持社区内环境整洁。努力营造一个文明、舒适、绿色、和谐的社区环境。
五、工作重点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20xx年底前,完成各项硬件项目建设。一是对照检查标准,增加、更新垃圾桶、果皮箱等垃圾收集设施。二是对办公楼门前的宣传栏进行全面整修、更新。
2、改善辖区环境卫生。尤其是进出口道路及汉正街周边环境卫生。
3、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活动。选择工作重点开展爱国卫生活动,精心组织,广泛动员辖区居民参与,力求取得实效。巩固除四害工作成果,必须落实每年春、秋两季灭鼠、灭蟑,夏季灭蚊蝇的统一投药行动。
六、实施步骤
创建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一是成立社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二是召开社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明确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三是制定具体创建工作方案。四是开辟创建专栏,营造创建舆论氛围。五是进行层层动员、广泛宣传,形成全员参与创建的良好工作氛围。
第二阶段:全面落实任务阶段。一是按照分工,由社区分解任务,落实任务到人,全面实施各具体工作方案。二是重点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各督导人员明确职责。四是建立健全社区长效管理机制。
第三阶段:模拟自查,重点攻坚阶段。社区创建领导小组组织模拟达标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模拟检查。
第四阶段:迎接检查阶段。继续巩固完善各项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创建工作,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迎接国家卫生城市专家组对我区考核验收,确保实现创建达标。
2016年社区创卫工作实施方案3
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管理力度,使之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根据区政府《东湖区关于社区环境卫生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联系街办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组织机构
按照“街办牵头、社区落脚、自我完善、全民参与”的原则,7个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环卫工作站”。 由街办环卫所长分管社区环卫工作站,全面管理、协调、督导本辖区社区环卫工作。由各社区主任任站长,社区分管副主任任副站长全面负责本辖区社区环卫工作的管理、作业。根据辖区有偿服务户数9296户、按照人均服务240户,测算出需要安排社区保洁员38人。
二、 责任范围
社区环卫工作站负责辖区范围内居民楼道、庭院、房屋间距、通道、平顶以背街小巷等区域,各社区具体责任范围划分基本按所辖路段划分。
三、工作任务和职责
(一)街道办事处职责
1、负责将社区环卫工作列入社区及社区干部年终综合考评范围内。
2、负责制定社区环卫工作的各项制度和人员职责。
3、综合管理、协调、指导本街办社区环卫工作;督促社区环卫工作站日常作业;对作业质量进行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考评,并做好考评记录。
4、统一管理本街办社区环卫工作的经费,设立社区环卫工作经费专项账户,并接受上级财政部门审计。同时,对社区环卫工作站社区环卫工作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内部审计。
5、负责组织社区参与各级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环卫整治任务,收集活动资料。
(二)社区环卫工作站职责
社区环卫工作站全面负责责任范围内清扫保洁,袋装垃圾收运,广告垃圾清理,棚顶、屋顶、吊挂等垃圾清除,以及社区垃圾果壳箱的清掏抹洗等环卫工作。
1、负责综合组织、管理、协调本社区环卫工作;合理配置社区保洁员;对社区保洁员进行日常管理;对作业质量进行日常督促;定期进行评比,并做好评比记录。
2、负责按标准收缴本社区居民住户的居民卫生费和袋装垃圾费,上交街办社区环卫工作经费专项账户。
3、负责本社区环卫工作经费的预算编制以及社区环卫工作经费的使用,并接受街办及上级财政部门审计。
4、参与各级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环卫整治任务,收集活动资料。
四、工作要求
1、间隔、庭院清扫保洁
作业方式:每天“两扫全天候保洁”,即上午普扫一次(原则上7:00时以前完成,但各社区应充分考虑区域性和季节性等情况来确定普扫的时间),下午普扫一次(14:00时以前完成);保洁在普扫后根据相关的保洁时间7:00-18:00时进行巡回保洁。
作业标准:做到“三无三净”,路面、地面、房顶无积存垃圾,无成片零散垃圾、渣土,无污水污物,以及沟眼净,墙根净,花坛绿地净。
清扫保洁人员要求:明确自身岗位的工作范围,清楚作业质量标准以及作业时间要求,穿戴好环卫标志服和持证上岗。
2、居民楼道清扫与管理
作业管理方式:居民公共楼道(过道)每周清扫2-3次。发现楼道乱贴乱写的垃圾广告及时清除;发现居民在楼道堆放吊挂杂物及时劝阻,动员清理。
作业管理标准:楼道整洁,达到“三无”:即无垃圾渣土;无乱贴乱写乱画;无乱堆放、乱吊挂。
3、居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
收集袋装作业方式:袋装垃圾做到每日定时上门收集二次,上午一次(7:00—10:00时);下午一次(2:00—4:00时);及时收集,及时清运,做到日收日清,并教育居民在规定时间(上午8:00前,下午2:00前)内放置袋装垃圾。
作业标准:居民生活垃圾坚持实行袋装垃圾收集,袋装普及率达到100%,规范率达到95%以上,楼道内无乱扔乱倒垃圾现象。
垃圾收集人员要求:明确自身岗位的工作范围,清楚作业质量标准以及作业时间要求,持证上岗。
4、环卫附属设施的清洗保洁
收集作业方式:果壳箱每日掏抹干净,掏抹次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原则上每天不少于二次。
作业标准:果壳箱应美观、适用,与周围环境协调,完好率不低于98%,箱体外无脏物附着;保洁工具及保洁车车身外壁保持清洁,摆放适宜。
5、其他作业任务。
五、工作经费
社区环卫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两块:一是政策性收费,包括居民卫生费和袋装垃圾费,由各社区环卫工作站收缴,收取的费用上交街办社区环卫工作经费专项账户。二是政府购买社区环卫岗位的年补助经费193200元,购买的社区环卫岗位主要从事社区环卫工作,其经费全部补助给街办社区环卫工作经费专项账户。
街办社区环卫工作及经费专项账户内的经费全额为社区环卫工作经费,由街办统一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自收自支,自负盈亏。
社区要与清扫保洁、垃圾收集人员签订承包责任状并健全日常检查考核制度,奖优罚劣。
健全日常管理机制范文6
关键词:煤矿班组 建设 探索与思考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Yanbei mine team building
Keywords: Coal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s tea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班组是企业管理中最小的单元,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全面加强班组建设,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砚北煤矿深刻认知班组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集团公司有关班组建设会议精神,以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深入推进“五型”(学习型、安全型、创新型、效益型、和谐型)班组创建工作为契机,以健全班组建设管理体系和机制为保障,以培养、选拔、任用高素质的班组长队伍为关键,扎实推进班组建设工作,形成了“抓班组、促生产、强区队、保全矿”的良好格局。
一、近年来砚北煤矿班组建设工作经验总结
(一)整章建制、完善班组建设工作体系,是班组建设的基础。砚北煤矿依托现行的准军事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考核管理、“手指口述”操作法和安全文化建设等“五项”管理措施,先后制定出台了《班组安全建设办法》、《班组长管理条例》、《班组长聘任管理办法》、《班组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和《队务公开实施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理顺了责、权、利关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科学体系,为班组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和制度约束。
(二)选贤任能、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是班组建设的关键。砚北煤矿历来重视班组长的培养、选拨和任用工作,对新员工中的佼佼者,早发现早培养,在一大批具备班组长任用条件的员工中,实行竞聘上岗、提名推荐等方式,选拔德才兼备、素质过硬、懂技术会管理的员工,由人力资源部门统一聘任到班组长岗位上,赋予其权力、义务和责任,落实其待遇,使他们深刻认知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培训,使班组长系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班组长掌握教导、培育员工的方法,全面提升员工素养与技能;使班组长掌握有效沟通、高效激励的技巧,从而使班组团队更具有战斗力。
(三)以人为本,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是班组建设的核心。砚北煤矿设立了专门职工培训机构,负责员工日常技能培训和特殊工种培训;引导鼓励职工参加矿外各种形式的职称再教育和专业深造学习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名班组长每年不少于12天脱产培训,不少于84课时的专业技能学习时间,并充分利用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安康杯”知识竞赛、周四学习例会、班前会、班后会等各类手段,有机地把对班组职工的培训同考核、使用、评比、奖励、结合起来;对职工关心的考勤、工资、奖金分配、星级员工的评选等情况,在职工大会上公开讨论,及时公布,增强了班组凝聚力,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矿井培育出素质高、业务精的员工队伍,推动班组建设向高标准发展。
(四)闭环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是班组建设的动力。砚北煤矿点多、线长、面广,安全管理难度非常大,面对这样的生产现实,矿、队、班组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坚持每周两次调度安办会,明确安全一票否决制,推行班组核算工作,确保班组管理精细化,实施质量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作业现场组织有序。与此同时,砚北煤矿在班组建设日常管理中,以创先争优为引领,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以强管理、增效益、降成本为目标,按照“五型”班组、“星级班组”劳动竞赛活动要求,区队坚持班前核算、班后结清、月底兑现。矿工会对19个基层工会的班组建设工作逐月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及时对基层工会在班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督导、限期整改,并要求各单位每月将考核结果上报矿工会存档,作为“砚北之星”和年终“劳动先锋号”评选的重要依据。通过各种措施的顺利实施,鼓舞了职工士气,为班组建设输入了不懈的动力 。
二、砚北煤矿班组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考核惩罚、轻正向激励。严格的考核惩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它的弊端也同样是致命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培养出的员工,缺乏工作积极主动性,对问题不创新不改善,所有的班组管理任务都落在了班组长身上,造成了班组长开展工作困难。
二是班组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教育方法单调。传统的教育都采取以灌输为主的模式,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自上而下的沟通方法单一、效果欠佳。
三是赋予班组长权责不对等,班组长工作积极性不够。要承担某项责任,完成某项任务,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处置权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赋予的责任远远大于处置的权力,从而造成了班组长工作上有心无力的尴尬局面。
四是班组的民主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现实中民主管理工作的缺位,造成了班组成员参与班组管理的积极性不强,对班组长工作缺乏理解、支持和监督,不利于班组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是对班组长的培养教育难以保证。煤矿生产,特别是井下一线班组长,均有重要岗位工担任,且当班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之余时间很有限,致使全矿井所有班组长轮训很难保证规定时间和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三、加强班组建设的对策及措施一是组织重视,真正把班组建设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各级组织要充分认识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的班组建设工作体系。
二是健全制度,确保班组建设工作有序推进。要不断深入开展“五型”班组劳动竞赛活动,以“劳动先锋号”创建为内容,扎实开展“星级班组”晋级竞赛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民主评议、班务公开、安全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多项规章制度,严格实行区队对班组建设月度考核、矿季度考核及年度评比表彰机制,规范考核标准、程序,实现班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是安全为魂,开展好班组建设日常工作。要抓好 煤矿“三大规程”和安全质量标准的学习贯彻,注重班前安全培训教育,开展好“班组安全日”活动,狠抓现场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和治理整顿,建立完善班组成本管理机制和经济核算机制,构建班组安全保障体系,夯实班组安全工作基础。
四是教育培训,打好提升班组员工综合素质主动仗。按照规范、实用、科学的要求积极开展岗前培训、导师带徒、业余培训,注意专业技能与经验教训的传授等多形式、多渠道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员工队伍技术业务素质,培养班组长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