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1

一、长沙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特点

自1991 年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拉开了长沙开发区建设的序幕。截止2013年底,全市形成了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四区八园”(含工业集中区)的骨干园区格局,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园区8个,每个区县(市)都有1~2个省级以上园区。“四区八园”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4个,完成产值5772.8亿元,实现增加值1549.3亿元。

(一)发展速度较快,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发展速度快于全市水平,积极引领工业快速发展。2013年园区规模工业完成产值5772.8亿元,是2006年的8.2倍,年均增长31.9%;实现增加值1549.3亿元,是2006年的7.4倍,年均增长速度达26.5%,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

(二)总量占比较高,增长贡献不断扩大

在“园区兴工”战略的引领下,全市工业逐步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的承载功能和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成为了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2013年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58.4%,比2006年提高10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0%。园区共有规模工业企业1074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44.6%,其中亿元以上企业667家,占全市的55.6%;200亿元以上企业4家,占全市的80%;规模工业企业前100强中,园区企业占了83家。

(三)科技投入较强,创新程度不断提升

园区企业对创新能力和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研发经费投入较高,推动效果良好。2013年,园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99.9亿元,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9%,比全市规模工业的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科研投入推动了产品、工艺的创新,2013年园区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1874.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96.1%;新产品产值占园区产值的比重达32.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9个百分点。园区企业高技术产品增加值达281.7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8.2%,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1个百分点。

(四)发展质量较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产业发展看,第二梯队力量加大,多点支撑逐步形成。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快速发展,园区工业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一业独大”的局面有所改善,多点支撑的格局初步形成。2013年,园区33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占比超过5%的有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5大行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占比为34.2%,比2012年减少8.7个百分点;其余4大行业占比为30.3%,比2012年提高6.8个百分点。

二、长沙园区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一业独大”难改,影响平稳发展

近十年来,长沙工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中联、三一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业高速增长,同时也造成了“一业独大”的局面,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长沙经济的走势,过度依赖以专用设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工程机械业的问题比较突出,为长沙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埋下了隐忧。2013年,园区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34.2%,是第二大行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近3倍,比占比超过5%的其他4个行业合计占比(30.3%)还高出3.9个百分点。2013年园区规模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下降4.5%,影响园区增速下降2.2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速为13.9%,近10年来第一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目标定位不清,影响长远发展

对于单一园区来说,由于资本、土地、管理等资源有限,不宜发展太多的产业,应明确目标,集中力量抓住1-2个重点产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才能做大做强,实现园区快速发展。但是,长沙大部分园区,特别是小园区,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明显的龙头行业,目标定位不清晰,主导产业散乱,带动作用不强。2013年,除了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外,其他园区第一大行业增加值占比均低于50%。从前两大行业看,天心经开区占比为51.0%,雨花经开区、暮云开发区、浏阳集中区、隆平高科技园、金霞开发区均低于50%,金洲集中区低于40%,反映出主导行业不明,产业集中度低。

(三)投资招商偏低,影响持续发展

近年来,长沙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在25%~30%之间,低于同期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长沙工业投资占比为32.0%,低于全省水平10.6个百分点。“四区八园”工业投资虽然比上年增长26.5%,但比园区全部投资增速低11.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3.2%,比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占比低4.2个百分点。同时,长沙工业投资产业层次偏低,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轻工等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比重仍然偏低。2013年,在全省确定的12大优势产业中,长沙的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主导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仅为19.7%。

(四)人力资源缺乏,影响科学发展

从园区管理看,缺少专家型领导和管理人才,园区的行政化趋势日益明显,成为领导干部的“安置区”,园区管理人员懂经济的不多,缺乏工业发展思维,加之园区考核成果没有完全与干部运用挂钩,考核体系中对工业发展指标有所弱化,园区发展工业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干事创业的氛围和工作激情。从企业发展看,企业高素质人才紧缺,用工有效供给不足。2013年园区规模工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9万人,比上年增长4.4%,低于规模工业从业人员增速1.0个百分点。2013年企业景气调查情况显示,22.5%的企业认为“劳动力供应不足或技能欠缺”导致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成为仅次于“订单不足”的第二大影响因素。

三、加快长沙园区产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统一工业发展“首位”思想

工业是社会物质的主要创造部门,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工业,推动长沙经济转型创新发展。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没有第二产业的高度发展,没有第二产业创造的利润作支撑,第三产业就成了无源之水,很难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长沙经济的“第一推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疲软、国内“三期叠加”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发动工业经济这个“引擎”,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

(二)统筹规划园区发展战略

要立足全市的宏观发展统筹规划,谋篇布局,确定全市园区发展战略。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各园区的空间、产业和项目统筹力度,整合发展资源,避免同质竞争。加大空间统筹力度,出台全市工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布局园区发展空间。加大产业统筹力度,根据工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各园区现有的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各园区的产业分工和主导产业。二是明确产业重点。围绕园区五大主导行业,加快推进产业优化调整,大力推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创新与生产,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合理控制有色金属加工业的发展,稳妥推进两型发展、绿色发展;促进专用设备制造业转型发展,努力稳住生产,有效化解经济下行风险。三是提升产业层次。以高端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扶持和培育力度,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及节能环保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实施优先发展,抢占产业链高端,新推一批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推动产业高端化。

(三)做大做强园区主导产业

各园区要根据全市工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坚持工业立园、特色兴园,科学确定产业分工和主导产业。一是确定主导产业。要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长远发展目标,本着错位布局和优势发展的原则,确定主导产业,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既考虑单个园区的资源、能力局限,又考虑可持续发展,每个园区基本确定三个主导产业。除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和望城经开区前三个行业的聚集度已达到60%以上外,其他园区产业聚集度低,规模较小,必须重新进行规划,确定主导产业。二是加大项目引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立园兴园,特别是对于主导产业不明确、经济总量较小的园区,要加强主导产业项目的引进,以一个大的项目实现一个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要加强招商部门、产业部门、建设部门和各园区之间的沟通协作,针对园区需求和产业发展,重点引进谋划和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投资规模大、生态环保的新项目、大项目,全力提速项目储备和开工。三是促进集群发展。以产业链集群发展引领园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推动园区产业由单纯的企业集聚向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产业链齐备的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框架、支柱产业为支撑、拳头产品为重心、配套产业为依托的园区工业集群体系。

(四)因地制宜完善配套服务

各园区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进程和建设力量,加快产业开发覆盖范围的配套服务,让园区成为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一是要推动提标提档。要追求高水准、高档次,以好的软硬环境,增强对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吸纳能力。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注重园区发展的功能配套,要象打造城市新区一样建设和管理园区,全面提高园区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二是要实施满园扩园。力求做到园区规划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公共服务就覆盖到哪里,项目布局就延伸到哪里,标准厂房就建设到哪里,做到签约的项目抓紧开工、闲置的土地依法收回,实现高强度、高产出、高效益开发。三是要加强生产服务。要加快仓储、物流等服务平台建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设,提高园区企业的产品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时空耦合

随着中央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信息产业、新一代移动通讯和三网融合产业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明晰,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是滨海新区适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加速经济科技变革、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增强综合实力、提升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正确分析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与优势,确定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与目标,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上的摆布和发展时序上的安排,将是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败的关键。

一、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分析

(一)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为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缘

1.国际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流向的新趋向。

随着金融危机对西方经济实体影响的削弱,当前世界经济重心日益多元化,而国际资金流向进一步向东环太平洋地区集聚。这一趋势从两个方面加速了亚太沿岸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进程:一方面有利于打破西方少数国家对某些尖端科技技术的世界垄断地位,形成有竞争的高端技术供方市场;另一方面西方资本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太平洋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有利于发挥这些地区的后发优势。

2.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新变化,价值链上的分工成为新型国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

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发达国家进一步放弃重化工业和传统制造加工业,如汽车、装备制造和部分成熟服务业,对我国通过投资参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同时借势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机会。据估计,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①。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滨海新区产业和功能定位的客观要求

1.第三增长极国家战略定位的要求。

滨海新区要想承担起第三增长极的历史重任,成为先进制造业的研发和转化基地、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在环渤海区域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和服务功能,一定要打破常规发展模式,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国家科技创新城区建设的需要。

天津滨海新区被科技部确定为2010年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到2015年,滨海新区

将初步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成为北方重要的国际化、研发转化一体化的

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不以“科技创新、科技引领”为特质,到2015年,滨海新区确定的六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带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过半。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实际需要

1.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滨海新区服务业比重近三成,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当前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而第二产业中又以初级层次的制造业为主,自主创新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技术原创。加速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新兴技术产业的支撑。

2.从二产内部结构来看,以初加工、资源开采型为主,附加值普遍偏低。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五个产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72%。

3.从三产内部结构来看,传统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比重过大。

交通仓储邮电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第三产业60%以上,新兴服务行业,尤其是金融保险的比重偏低,金融保险业仅占2.13% 。其他如文化、旅游、娱乐等新兴行业虽然近几年有所增长,但比重还是较低。

4.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和市属大企业占较大比例。

国有企业为主的所有制结构,造成产业本地化能力不足,产业链延伸受限。大多数外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其产品关键性零部件和原材料或者通过国际供应链供应,或者于东道国的相关企业采购,使得外资企业形成“两头在外”的局面,生产和研发的本地化程度比较低,技术扩散效应有限,本地企业很难纳入到全球分工体系。

二、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分析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滨海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石油产品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七大主导产业和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滨海新区现有创新技术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占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78% 。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2009年,滨海新区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占高新技术产业的79%,形成了包括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电子元器件、数字视听产品、软件和集成电路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先进制造领域实现产值480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8.7%,其中,自动电梯、汽车模具、电动汽车、减速机械、工程机械、橡胶机械等领域的产品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领域实现产值350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6.2%,形成中药、西药、生物制药齐头并进,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协调发展的格局。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完成产值142亿元,增长27%,初步形成了绿色储能电池、太阳电池及热利用产品、风力发电设备为主的新型能源产业群。

(二)产业链和配套体系不断完善,显现产业聚集效应。

滨海新区现已形成六大产业集群,带动地区产业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包括手机产业和电子影像生产基地两条产业链。三星数码相机投资泰达微电子工业区,正在聚集形成园区第三条数码相机产业链。摩托罗拉、三洋、三星等知名跨国公司产生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吸引了海内外200多家手机配套厂商落户天津,配套产品达400多个,年产值近260亿元。目前,拥有五大手机配套生产基地,包括以三星、松下、罗姆为代表的片式阻容元件生产基地;以飞思卡尔、中芯国际为代表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以力神、蓝天、三洋为代表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以西迪斯、通用为代表的器件生产基地;以亚光耐普罗为代表的注塑生产基地。

(三)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得到加强

随着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天津开发区功能定位由现代制造基地扩展为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滨海新区每年都将国家专项补助的60%用于科技创新,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科技平台建设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近年来,天津市重视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建设研究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09年,全市建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其中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1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30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

三、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时序安排

根据滨海新区现有发展基础,结合国内外发展环境,确定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时序安排。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能源、生态环保、新材料和海洋科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在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对于当前基础较好,近一、二年应重点扶持,有所突破的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技术;产业基础较好,应加强基础研究的属于信息技术与海洋技术;刚刚起步,需重点培育,未来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是生态环保和航空航天。 滨海新区近期各功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览表(二)高水平编制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是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保障。各开发主体用地拓展方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都要以新区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制定严格的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导则,滨海新区整体上“统一规划、分区分步实施”的发展策略。按照“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要求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尤其是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从产业引导、人才保障、空间布局、资金落实等方面,全面做好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具有滨海新区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延伸

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是滨海新区当前产业的一大弊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未雨绸缪,提早规划,充分利用产业链增加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提高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能力,从而吸引更多国际先进产业转移到滨海新区。也可以通过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来提高滨海新区本土企业国际化水平,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条件。

四、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调整

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调整是伴随功能区调整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到位而进行的,首先认识原有管理体制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然后再来分析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方向。

(一)原有行政体制对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利影响

在原有行政体制下,功能区产业定位不清晰,经济的空间聚集不是以其内在机制和产业的关联为基础,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机制尚未形成。造成的结果是,功能区各自孤立发展,致使新区企业之间产品关联度不高,产业之间难以形成互动,直接影响集聚效应的发挥。此外,由于功能区与城区在管理体制上相互独立,切块分头的发展模式,致使滨海新区整体空间结构不清,布局松散,土地低效使用。开发建设呈现“遍地开花”的特征,以大规模的土地投入、资金投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延续了以往的粗放型开发模式从而降低滨海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功能区整合对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加大了功能区整合力度,形成“9+3”的空间格局,功能区将是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行政区主要承担社会事务功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进一步向有条件或有基础的经济功能区集中,信息技术向先进制造业产业区集中,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向滨海高新区集中,航空航天业向临空产业区集中,海洋科技向海港物流区集中,生态环保业向中心生态城集中。功能区的整合并将引领新区空间结构的重组,整合现状功能区与城区隔离发展的态势,打破现有行政区界,形成功能区与城区融合发展的几大次区域。

(三)产业集群

按照“一城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空间布局和战略要求,积极打造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滨海新区要采取积极措施, 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构筑滨海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创地和产业化基地,通过灵活的方式,鼓励研究成果尽快转化,提高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股权交易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探索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产品上柜交易。统筹规划,扬长避短。实现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职能部门联合办公,简化手续,加快进出口货物通关速度,促进贸易便利化;将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的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建立公平诚信、充满自由的市场,为产业集群能够高效率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注释:

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王忠宏 石光 《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1月

参考文献

[1]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科技投资.2010.2

[2]祝宝良.构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科技成果纵横.2010.1

[3]侯巧莲.天津滨海新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研究.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10

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3

一、战略起点

工业园区自2002年6月成立,2006年5月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后,经过近八年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提升。2009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2亿元,工业增加值1.7亿元,上缴税金6000万元,与2005年相比,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税金分别增长了4.3倍和21倍,年均增幅分别为87.4%和412%。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大口径财政收入的6%来源于工业园区。豫华公司硅锰铝远销东南亚,出口创汇400万美元,填补了我县出口创汇的空白。二是集聚效应显著增强。2005年以来,园区入驻企业23户,共实施各类项目18个,总投资48.5亿元,完成投资35.6亿元。投资35亿元的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投资24亿元的20万吨聚丙烯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良好。在项目建设的强力带动下,目前有1000多人在园区从事企业务工、交通运输和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园区支撑工业、承载项目、带动三产的“洼地效应”初步显现。三是承载能力不断提升。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向上争取、企业支持、银行借贷等多种方式,累计投资2亿多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了、及110千伏变电站、水库,拓宽改造主干道路3条10.5公里,实现了水、电、路、有线电视、网络等“七通”。累计储备土地1300亩,新增绿地4万平方米,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8.2公顷。随着铁路、甲醇项目铁路专用线的建设,以及330千伏变电站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园区承载带动和自我发展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四是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在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和装备制造业上寻求突破。投资2500万元的兰煤公司矿用机械加工制造项目即将建成投产。2009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能耗同比降低5.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9.5%,万元工业总产值电耗同比降低5.7%。

二、战略机遇与形势

1、战略机遇:今后一段时期,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国家政策优惠。国务院批复了《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基础设施、能源基地、特色优势产业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支持意见,明确加快推进陇东煤电化建设,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投入大量资金支持重点能源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简化了项目审批手续。省上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四三二一”战略构想和突出川区、轴线开发、做强园区、集聚发展的战略布局,使在省市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高新区建设迎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二是发展环境优越。一方面,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加大,东南沿海和发达地区产业重组和梯度转移步伐加快,相当一部分企业投资重心“西移”。另一方面,省上规划建设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配套实施高速平天段、高速、高速、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将成为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必将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三是发展前景看好。60万吨煤制甲醇、20万吨聚丙烯等煤化工及下游产品和电厂二期等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和投资高峰期,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2、现实问题:创建高新区既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核心竞争力问题。缺乏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支撑,没有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煤化工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境内企业大多数从事煤炭开采和原材料初级加工,产业层次不高。经济总量小,2009年工业园区产值和税收仅为5.2亿元和6000万元,仅为全省工业园区平均值的1/3。二是资源瓶颈问题。资金方面:在园区开发和企业发展两个层面上的资金瓶颈问题都亟待解决。人才方面: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相对缺乏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的优势和有效载体。土地方面:国家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和我县“九山一川”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建设用地更加稀缺。三是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随着城镇拓展和园区建设,征地拆迁带来的农民失地问题日益突出,失地劳动者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

三、战略构想

今后5至10年是推进高新区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挑战,如何明确思路目标,制定措施,高位启动“二次创业”,超常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跻身全省高新区行列,成为当前和今后全县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基本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型县份为统揽,以推动发展转型为主线,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培育产业集群、强化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打造煤电化、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四大产业基地为支撑,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西部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技术创新的载体和核心基地。

(二)目标定位

到2015年,通过积极创新创业,大力推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二次创业”的高位启动,把高新区建成规划布局合理,产业规模宏大,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环境优越的创业乐土,建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科技创新的示范区、产业集群的孵化区。

(三)空间布局

总体上按“一区四园”(高新区,科技园、安口科技园、策底科技园、城区科技园)的空间布局,形成各园既突出特色,又优势互补,多元发展,多极增长的格局。总规面积约58.5平方公里。

1、科技园:按照“转型、优化、提升、创新”的思路,以精细煤化工为主导产业,力争打造成全省一流的、西北重要的和全国有影响的煤化工产业基地。控规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2、安口科技园:以装备制造和陶瓷工业为主导产业,涵盖范围包括安口镇区及省道304线安口段沿线区域,控规面积约8平方公里。

3、策底科技园:以煤电和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涵盖范围包括策底镇区及平华路策底段沿线区域,控规面积约4平方公里。

4、城区科技园:以城市化为核心,以煤电、旅游、会展、金融、商贸、行政办公、食品加工、酒店餐饮等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涵盖范围包括城区及304线沿线(县城至西华镇红崖河村以东)区域,控规面积约26.7平方公里。

(四)发展步骤

总体按照“两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大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循序渐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

1、两年打基础:今年先行制定总体规划和各园区配套规划,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力争到2011年完成审批挂牌。

2、五年上台阶:到2015年,高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创新创业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优势。

3、十年大发展:力争通过十年左右努力,到2020年,高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翻,达到200亿元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50亿元企业10家以上,真正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

四、战略举措

1、突出政府引导,确保措施落实。成立创建省级高新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具体负责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统筹做好高新区总体规划、重点企业发展规划、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技术引进发展规划,对高新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建立评估机制和指标考核体系,进行定期考评。

2、突出基础配套,完善发展要素。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对现有路网进行提升改造的同时,全力支持甲醇项目铁路专用线、、、高速等项目建设,实现铁路和高等级公路通达目标。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积极推动水源地建设,提高工业能源基地及城镇供水保障能力。三是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加快330千伏变电站项目建设进度,实施110千伏变电站扩容工程,改造完善乐华、福华、豫华35千伏变电站,不断完善园区输变电网络。四是合理调剂工业用地。大力实施治河增地工程,有计划的收购储备土地,满足大型企业建设需求。

3、突出特色优势,打造产业集群。科技园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坚持以煤炭就地转化增值为方向,加快60万吨煤制甲醇和20万吨聚丙烯前期项目进度,加快烯烃、聚乙烯、醋酸等甲醇下游产品开发,到2015年煤化工产品总量达到150万吨以上。安口和策底科技园要积极储备和建设一批陶瓷、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城区科技园要以引进大型商贸、物流、旅游、餐饮、食品加工企业为主,完善生活设施配套。整体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区产业格局。

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4

建设“千亿园区”,是自贡高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近年来,自贡高新区坚持新型工业化走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之路,以“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优势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方针,围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建设以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及应用为一体的国家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形成了以锅炉、泵阀、数控机床、CNG成套设备、运输机械等为基础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和以硬面材料、特种焊接材料、功能性炭黑、金属锂、镁合金等为基础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集中度达到85%。华西能源股份公司、川润股份公司先后成功上市。随着中小企业创业园、科技孵化中心、总部经济区、物流、供水供电供气等配套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园区服务功能逐渐增强,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已成为了西南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化基地。2012年,高新区实现GDP145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1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财政总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9%。到2016年,高新区将实现“三个翻两番和两个翻一番”,即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超过500亿元;工业总产值翻两番,突破1200亿元,实现“千亿园区”目标;财政收入翻两番,突破10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翻一番,达到60平方公里;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达到4万元,实现发展规模和发展品质双跨越,发展活力和发展水平双提升。

随着2012年南岸科技新区的起步建设,一个在“产城互动、园城融合”发展理念指导下,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以釜溪河片区为核心,依托釜溪河滨水景观带而形成的“产城服务融合带”将建成“一园四区四中心”(一园指行政公园,四区指企业总部区、出口加工区、创新创意区、高端商务服务区,四中心指科研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孵化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从而成为高新区的现代化科技创新之城。

按照自贡市再造“产业新城”、“自贡新城”的空间布局,自贡高新区全域谋划了100平方公里的产业和城市发展构架,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宜居生活、生态旅游四大功能区。根据产业发展规划,高新区围绕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机械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着力培育一批50亿、100亿级企业,同时,注重科技创新驱动,推进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努力调结构、转方式,走上科技支撑的内涵式增长道路,进一步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5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收人水平提高,以及政府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医保覆盖面扩大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生物和医药产业迎来了持续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作为北京生物与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南北两极中的一极,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亦面临着历史_性的发展机遇。

201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调整北京产业空间布局,在城市北部地区“完善一区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以海淀区、昌平南部地区构成的核心区为依托,整合未来科技城、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环保园、永丰产业基地等空间资源,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为推进北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市政府专门组建了中关村发展集团,为生命园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财力支持。园区所在的昌平区积极响应全市产业布局调整部署,自生命园沿北清路和七北路向东至未来科技城,在“十二五”时期打造七北路高科技产业带,并在产业带西部以生命园为核心规划打造科技商务服务中心。随着该规划的逐步实施,生命园三期扩展将更好地得到产业和城市功能方面的支持,对园区“十二五”的发展起到积极支持作用。

“十二五”园区的发展规划,是立足于“将生命园建设成为北京市生物产业发展引擎、全国生物产业专业园区标杆和国际知名的生物产业专业园区”这一总体思路来展开的。

到2015年,生命园经济总量预计达到3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销售收入40亿元,研发外包服务收入40亿元,保健品产业销售收入40亿元,医疗服务收入10亿元。

全园区产业增加值比重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增加值率达到45%。按全产业增加值率45%计算,到2015年整个园区计划实现增加值达到135亿元。按300亿元行业经济总量计算,上缴各类税收达到50亿元。 要完成上述目标,首先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根据政府相关规划和园区周边土地状况,“十二五”时期生命园计划以规划三期北区和东区作为园区核心扩展区,同时以北清路南、京包铁路西侧地块作为园区南扩产业区,共计新增可出让用地开发面积约2400亩。“十二五”时期按上述计划全面展开生命园的新区一级土地开发工作,预计将投入开发资金130亿元。新开发园区将建设成为绿色低碳型产业园。

其次,要推动人园项目开发建设速度。“十二五”时期将全面完成目前生命园一、二两期全部项目建设任务,新增建筑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预计带动项目建设及运营投资120亿元。

再次,强化园区在研发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明确了研发创新指标:园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6%,超过北京市生物与医药产业平均水平;园区研究机构和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平均每年达到10项,每年获得授权专利200项;园区新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5%。

“十二五”时期,生命园将在充分发挥研发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生命科学研发服务业和产业金融,营造成熟的园区产业发展生态。

高端化学药研发及制剂生产:配合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针对重大疾病,支持开发、引进具有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新药及其制剂产品。积极支持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首次开发药物的产业化研究,在“十二五”时期推出一批国内重磅化学药产品。

生物制药研发及制剂生产:支持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等领域的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关键技术升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发展重大传染病诊断试剂,推进诊断试剂向方便、快捷、精确方向发展;加快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产业化。

中药、天然药物开发及制剂生产:积极支持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并上市一批新品种;推进现代先进提取、制剂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重点发展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新型中药;支持配方颗粒药物产品的发展;重视传统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等领域的产品开发。

医疗器械研发及生产:支持生物芯片和数字医学影像设备的产业化,提升园区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地位。

保健产品研发及生产:支持企业研发和生产高档保健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严控保健品产品质量标准,强化效用和安全评价,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

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 西安 高新区 产业集群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西安投资设厂。西安高新区经过飞速地发展,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新区的产业“集而不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新区“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什么西安高新区拥有科研、区位、人才培养能力等优势,其产业集群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初步探讨了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发育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发育缓慢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对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向集群化发展的变化反应缓慢。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粗放化生产方式向集约化生产方式、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转向追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变化的历程,但这种思想的转变又是十分漫长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雁阵”理论、增长极理论都对高新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持, “地域生产综合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大的集聚经济效果,以及企业在生产上的相互补充可以获得垂直一体化利润,但是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买方市场、更多考虑生产成本优势的模式,在当前生产普遍过剩的市场经济下,必须从价格竞争转变到非价格竞争上来”;雁阵理论强调利用区域差异建立多级的梯度结构,但通过梯度转移试图弥补我国地区的差距的同时又会造成新的差距;增长级理论强调的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性,但是很难把握门槛规模、内部产业结构、区位和时间的结合。对这些不足的认识,从很大程度上是以资金损失、资源浪费、丧失发展机会为代价的。集群理论是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较有效的理论,目前从整体来看西部高新区对产业集群优势的认识远不如沿海地区深刻。

(2)西安产业集群发育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在高新区建立的初期,资金、人才和经验全面匮乏的客观条件使得开发区政府无暇顾及产业集群化发展带来的竞争优势,“以土地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从而形成的企业空间集聚缺乏根植性,造成开发区只有企业,没有产业”的现象。事实上,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是在“制度安排中进行的而且还将在制度变革中发展”,随后西高新的发展渗透着国家的意志。到目前为止,仅仅是形成了医药、微电子等产业的集聚,集群发展缓慢。

(3)市场化程度不够深入,集群式发展的意识淡薄。辨认产业群的重要标准,是区内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间具有高度的内在联系。这个具有高度内在联系的结网结构的形成的基础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开发区产业规划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市场化程度“南高北低”,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的规划时,仍存在把规划简单的等同于计划,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现象。环境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群的形成。

市场化程度对西安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关联性很大,张元智、姚惠琴、李峰等对此都有深入的研究。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无论是社会根植性还是地理根植性,都要建立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这里借用前辈们的共识,只是想说:市场化的深入,是西安乃至全国开发区内产业集群形成的最根本保障,同样市场化的深入与否和地区产业集群的发育完善与否互为因果。

(4)传统的文化观念,特别是农耕文化观念制约了强调产业分工和协作的思想传播。从西安文化积淀对人观念影响角度讲,历史文化深深影响着西安人的观念,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因素的农耕文化观念意识在开发区仍然普遍存在于包括许多(中层)管理者在内的员工当中,这一方面造成开发区内企业缺乏交流与合作的意愿淡薄;另一方面使得开发区缺乏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土壤。集群是市场化专业分工思想的产物,与西安本土的传统农耕文化存在冲突,后者反过来影响了前者的发挥。可惜的是,这一点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西安高新区自身的原因

(1)政府制订发展规划中局部存在“跟风”现象。政府服务性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在某些规划中仍保持着计划体制下传承下来的“行政式”冲动,而错误的“政绩意识”则推动了这种不理智的冲动。政府往往在引进项目中“自然的”抓大放小。我们认为,仅靠吸引几个大型的的外资企业是很难建立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

从实际的情况看,许多大企业没有与开发区内其他企业发生更多的联系,仅仅是跨国公司的海外廉价生产的“飞地”。 跨国公司感兴趣是当地质优、价廉的科技人才,和充足的能源供给、优惠的土地供应政策。造成地区技术外溢性效果并不明显,若希望借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区内的产业集群链,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用对待外资的热情对待内资,用对待国企的耐性对待民营企业,用服务外资的态度服务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园区产业布局竞争,通过集群优势参与国际化分工。

此外,盲目的跟风也会导致引资结构的不合理。2005年1月~7月引进的高科技项目只有一家,而房地产类项目占77.6%。高新区投入过多精力于房地产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势必有影响;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使得开发区的土地过度消费。

(2)错误的政绩观导致各开发区为追求局部利益而人为的撕裂了产业集群,使集群发展异化、碎片化企业选择地点时,除了考虑必要的运输成本和区位外,对于基础设施、是否享有优惠的政策也有很强的偏好。也恰恰是因为西安的区位优势,形成众多开发区,为了追求各开发区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难免造成各开发区间彼此的恶性竞争,争相利用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提供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金融贷款等优惠条件招商,难免造成同一产业人为的分散在各个开发区,把本来可以形成集群优势的产业链条,撕成了一条一块的碎片。这种各自为战的做法不仅不符合集群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重复建设,降低优势资源有效配置。笔者认为西高新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设立两个汽车工业园区,反映了市政府对推动发展某一产业的注意力不集中,政策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乏力。

(3)开发区软环境建设不足造成开发区内产业集群发育延缓。从某种程度讲,软环境建设对产业集群发育更重要,提高软环境的竞争力越来越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①有待规范和完善相关行业组织。从市场化运作和效率上看,行业协会并没能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开发区官办的行业协会占大多数:政府主导的行业协会往往成为在任或退休的政府官员兼职或“再就业”的场所,政府逐步向公共型服务职能转变要求在市场机制下形成相应行业组织,成为企业-政府间沟通的桥梁,是行业规范的有力保障。在转型时期,必须打破原行业协会和所有制的界限,不能将行业协会变成政府的“私家田”由于大量的政府背景的人成为行业协会的主体,造成对行业协会对企业利益的忽视,进而影响集群发展。

②融资渠道(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有待完善。就西安高新区来说,我们鼓励企业上市,加强企业股份制改造,以此来缓解资金压力,但面临中小型企业指定的针对性措施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研究发现实现集群发育,恰恰需要加强对专业化分工特质的中小企业群支持,仅仅依靠几个“国字号”的种子基金能力确实有限。

③人才供给结构“两头小,中间粗”。人才结构不合理是一直是开发区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源的可获得性是高新开发区发展的最根本要素。同武汉、成都相比,西安最显著的优势就是人才的优势,这本当推进西安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条件,却因为人才供给的结构化缺陷反而成为制约开发区产业形成的“短边”。

④技术开发筹集经费和技术开发支出经费逐年下降。高新区年均增长超过30%,但科研经费投入逐年下滑。高新区统计资料表明科研支出从2000年的234185万元下降到2003年的94909万元,科研机构比例逐年下降,这也反映出开发区的引资结构不尽合理。科研投入的减少令开发区企业的创新动力减弱,而新技术的外溢扩散是集群产生正外部性效应一大诱因,所以科研支出的逐年减少也势必影响到开发区内产业集群发育的速度。

二、建议

如何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条条块块分割”的制度顽症,是实现西安各开发区内产业集群战略的主要困难之一,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当市场机制不健全、法规不完善时,社会资本缺乏,交易成本高昂,产业集群战略难以制定和实施。 很难想像在部门分割和地区分割严重的地方会很好地实行产业集群政策,因为产业集群是跨部门,同时也可能是跨地区的,如果各个开发区只追求各自利益,缺乏产业间的战略协同,相应的产业集群是很难有竞争力的。也就是说,在市场化的竞争过程中,政府有责任防止本地区产业集群,因为某种非市场化的因素易导致出现“集而不群”的现象。

一般来讲,政府扶持型的产业集聚模式中产业集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必须通过要素流动、建立竞合机制、技术创新等非政府要素投入,使得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集群内部形成有效的自组织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走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集群内各企业除了参与市场竞争,发挥本企业优势外,怎样利用地区的竞争优势发挥协同效应,形成彼此衔接的“钻石体系”;集群怎样利用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通过“嵌入式”的增长方式,适时的越过“卡夫丁大峡谷”,依旧是急待我们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我们认为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剪除“杀鸡取卵”式的管理办法。依靠市场的力量形成“自组织”机制,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至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第一,认真研究西安高新区参与世界产业体系的程度与在其中的位置,合理规划开发区内产业发展,建立多元化产出结构,发展适合自身产业集群,不盲目追求高端产业链条。第二,加快“产学研”一体化。重点加快科研体制的转变,通过政府建立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连接,防止把高新建成新的“飞地”。第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和服务组织,规范企业登记制度,着力培育专业化的配套企业群,并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贷款等优惠,摆脱中小企业发展混乱的现状,为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第四,政府加快转变职能,推进市场化进程,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保障民营企业职工的权利,并防止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所有制歧视。

参考文献:

[1]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集群中国的经济龙脉》[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4

[2]张克俊杨萍唐 琼:产业集群与西部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A].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1月

[3]梁栋: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研究[A].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2月

[4]杨永平:我国开发区的历史拐点及未来走向[A].经济问题,2006

[5]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A].经济经纬,2002年第二期

[6]西安高新区发展研究报告编委会.《西安高新区发展研究报告》 2006 (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