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1
1“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
1.1引导引导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其思想是激发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极大的兴趣,捕获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思想,给学生提供学习该课程的信息、力量和动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学生能不能学好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引导”的成功是学生学好该课程的第一步。引导的好坏,决定着高效教学的好坏,因而,引导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效教学。引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切入点引导和过程引导。(1)切入点引导。切入点引导主要是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而采用问题情景、生活情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在的水资源比较不足,而海水中因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工业原料而不能被直接饮用,采用什么化学方法可以既能从海水中提出工业原料,同时又能生产生活或工业用水呢?从而使得学生感觉到学习知识的有用性,进而激发学习热情。(2)过程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步骤等进行引导。是教师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针对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知识点,可进行如下的思想和方法的引导:氧化铜能否在硝酸中稳定存在?探究硝酸与铜会起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产物?在该反应中,硝酸起到哪些作用?浓硝酸分解会产生什么物质?哪一种分解产物会与铜发生反应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归纳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普遍”、“由表象到实质”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探索规律、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而化学这个学科,知识点零散、系统和规律性不强,且学生从初三到高中的学习,化学知识跨度大、难学难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对零碎的化学知识,要确保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归纳分类,是教者和学者常用的学习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归纳法是该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归纳法主要有类比归纳法、分类归纳法、按序归纳法、体型归纳法等等。例如,教学元素周期规律时,可以先告诉学生该内容主要采用归纳法来进行讲解和学习。然后将1~20号元素和具有代表性的族类元素作为个体,画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最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归纳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体会成功,提高自我学习效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效率。再如,在复习物质的漂白性时,采用归纳法教学进行总结:(1)HCIO,Na2O2,H2O2,CIO2的漂白原理——氧化性。(2)木炭、明矾的漂白原理——吸附性。(3)SO2的漂白原理——结合性,即与有机色质结合成了无色物质。通过归纳学习,学生既可以知道和了解一些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又可以掌握它们的漂白原理,从而在研究漂白物质的过程中,运用原理,进行创作性的活动。可以说归纳给学生的知识自成系统,多而不乱,一目了然,便于学习和掌握。
1.3反思反思性教学是由美国学者D?A?舍恩(DonaldA.Schon)在其着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中提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而在“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中,反思不仅是包括教师对自己知识所授体系的反思,还包括引导学生的对知识有探究思想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思。其思想是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而培养学生的反思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1)教师教学的反思。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进行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在反思的同时,教师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教师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于此同时,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从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又会促进教学。教师在该模式中的反思主要有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反思。例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能否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和练习的指导是否有效?(2)引发学生反思。引发学生反思,是该模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要交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不知该如何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学到知识。因此,引起学生反思的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例如在强弱电解质的课程中,弱电解质的水解平衡方程式CH3COO-+H+CH3COOH,在该反应中,是否应该有H2O参加、可逆符号是否可以用等号代替、如何才能促进水解的进行,如何才能抑制水解的进行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发现;永不停息地去探索、辨析,是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指导思想。也是“引导、归纳、反思”模型教学的最终目标。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改探索
一、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代替过去只强调智育发展,围绕中考转的质量观。传统的实验教学把实验课仅作为验证理论的课程,所有的实验都是按教材预习,对照教材做实验,依据教材写实验报告,在整个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改革试验中,我们始终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索的过程。整个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觉动手、动脑。
二、抓好课堂内的演示实验教学,寓实验课于趣味之中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每一个实验在揭示物理规律的原则下,若做一些趣味性改进,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水沸腾时,鱼却在管底没有什么异样。学生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三、认真设计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根据这一思想,将初中物理第一册中电学的一节课《电路的连接方法》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有控开放。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能从中获得直接感受和丰富体验的认识活动。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现象和规律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展,在实验教学时采用分组探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发现”的主人,让学生按照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从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其要点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其学习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们较好的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
对于实验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点。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尊重客观事实,不拼凑数据;实验完毕后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等等。实验后,还必须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四、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因此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全方位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或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将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五、重视实验后的总结和反思
反思可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设计,揭示实验本质,增强实验效果。
围绕实验原理进行反思,可变通实验原理公式,使实验方案更为简洁,实验结果更为准确。例如,“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公式是η=Gh/Fs,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若反思一下实验原理公式可变通为:η=Gh/Fs=Gh/Fnh=G/nF此时只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观察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即可方便地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反思实验规律,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深入反思实验条件和实验现象的变化,总结实验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把蜡烛放在焦点以内,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反思,可总结出以下规律:①物体由2倍焦距向焦点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大。②物距小,像距大,像变大。反之亦成立;③2倍焦距是成放大与缩小像的转折点,1倍焦距是成实像与虚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以上规律化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为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2—0088—01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下面,笔者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体会。
1.从定义公理等基本概念入手。概念是知识的种子,概念的建立可以使知识生根,使创造性思维萌发。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可以培养严谨的判断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对概念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并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做错的题大多与概念不清有关,因此,在基本概念教学中,训练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不同层次的概念题非常有必要。
2.从定理、公式的证明入手。定理、公式的证明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极好素材。在证明过程中必然要经过提出问题的必要性,引发思路的必然性,联想与发现的探索性,证明方法的选择性,推理运算的严谨性,开发思维的逻辑性,证明全过程的严密性。在教学中努力渗透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会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到新的境界。
3.从典型问题、例题和习题入手。带着问题的思维是最积极最专注的思维,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可进一步掌握思维技巧和思维规律。典型的例题能启发解题思维,精心设计的课堂习题能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答、一题多问等发散思维训练,也可以变换命题形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规律公式化等综合思维训练。
4.从解题方法和技能培养入手。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所以需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突出解题技能训练。具体解题方法如:(1)比较法;(2)加减法;(3)直观法;(4)公式法;(5)特殊值探索法;(6)数值取代法;(7)验算法;(8)猜想法;(9)代数法;(10)数形结合法;(11)演绎法;(12)归纳法;(13)类比法;(14)分类法;(15)系统法;(16)执果索因法;(17)综合法等等。
5.从分析各类题型入手。近年来重视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考查,考试中设计了很多与实际相关的题目。题型很多,如悬念题、层次题、陷阱题、判断并改错题、选择题、隐含条件或条件过剩题、创新题、开放题等等。在教学时分析题型,归纳总结解题规律,对提高解题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深刻性等良好思维品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善教者必善问诱导反思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情趣、导思等重要作用。善教者,必善问。教师何时何处问什么,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学会反思,即在“师问”中反思。“师问”就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来点拨、启迪学生反思。
一、在无意处追问,在关键处发问,诱导反思
日常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顺利地进行一些数学活动,教师很满足这种“无疑”的状态,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入1/2+1/3后,教师可以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设计的提问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为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也有助于学生反思。这比“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的提问要问的明确具体。
二、在梗阻处引问,在认知偏差处追问,诱导反思
当学生的思维发生梗阻或进入认知偏差地段时,教师的一句引问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教学“倒数”时,有学生会自然认为“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学生凭借自己的认知经验,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了对“倒数”这一概念的初步认知。可以说这是模糊的,也是不全面的,更是不准确的,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又是实在的,是他们认识的起点。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要激活、重组、积累、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可在学生认知的梗阻处引问,让学生将模糊的经验变得清晰、紊乱的经验变得有序、错误的经验变得有价值起来。面对学生“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的回答,教师可以在偏差处追问中让学生自己反思,如逐步抛出几个问题 “12、29这样的整数有倒数吗” “0.12、0.75这样的小数有倒数吗”。学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原先认识的不准确和不全面,产生寻找正确定义的渴望。
三、在初步时探问,在规律探究处设问,诱导反思
学生初次接触某一知识或方法时,适宜放慢速度,不妨在难点处以探问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找到答案或者总结出结论;也可提一些有启发意义的提示性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自己去寻找答案,实现知识的顿悟与内化。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探索知识和规律,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巧设提问让学生由疑惑不解,进而积极思维,到最后豁然开朗,如此递进,将会达到更加完美的学习效果。
四、在关键处点问,诱导反思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加之学生缺乏生活体验,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或记忆力不够持久。教学时,教师可在关键处进行提问,以突出重点。如“数对”的概念,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后,结合方格图,教师可提问:“数对(5,7)和(7,5),表示的是同一点吗?”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表示同一列或同一行或同一行的几个点的位置的数对,提问他们从中发现了什么,以加深对数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五、在语言评价处激励,诱导反思
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激励性评价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人文关怀,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说些提醒性、激励性的评价语,以对学生巧妙点拨、无痕引导,如“能不能说清楚”“说对了但说得不全” ……要多来些赞美的鼓励性评价,如“非常善于联想”“很不错”“哎呀!真了不起”“太棒了”等,以此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反思”成为可能。
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地反思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本文是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角度来思考教师的提问,要坚持“学生提问”与“教师提问”相结合的双线并进的课堂提问方式,以达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目的。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5
一、联系生活,感知规律
探索规律是学生挑战自我的表现,也是展示学生才华与智慧的重要窗口。这是一个充满情趣与惊喜的探索之旅,学生能充分激活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储备,进而积极地探索。探索数学现象中的规律,其间有困惑,也有喜悦,这是矛盾的载体,它会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诱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乐于思考、敢于尝试。
如,在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中,就以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为教学切入点:今天是星期几?明天呢?……通过司空见惯、极其熟悉的现象拉近规律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知到生活有规律,要善于研究和发现它们。利用学生的生活味原型,让学生在审视现实生活的同时,自发地感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再如,观察排列“…”,猜想其中蕴含的规律,想一想第9个是( )。学生把图形的规律弄清楚了,就很容易确定下一组图形。利用具体的图像提供的丰富表象,学生能够感知规律,并以规律作为判断的依据,顺利突破思维瓶颈,迅速解决问题。
二、活动反思,探究规律
巧妙地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探究规律,发现周期,利用周期的确定性去探求解决的方法。
如,在“找规律”的教学中,首先,设计站队活动游戏,让学生按照“男生、女生、男生……”这一规律排成一列;其次,利用人数增减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在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由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会在站队中发现这种周而复始的规律。同时,在不同形式的变化中学生能够清晰地发现“开始男生,最后也是男生,男生一定比女生多1个”的规律,从而非常轻松地突破问题的难点。
再次,引入教材的主题图,引领学生进行观察,学生会自觉地把图中的信息进行梳理,也很直观地感悟到:夹子与手帕的关系、兔子与蘑菇的联系、篱笆与桩的关联性……图中的规律和站队活动的规律有机融合,实现学习的整合,促进知识的提炼和升华,学生能看出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悟出其中的周期性,从而能极其准确地把握规律。
三、灵活思索,发现规律
尽管生活现象、数学现象都纷繁复杂,但其中蕴含的规律是井然有序的。因此教师要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所在,让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的周期性,并进行科学合规的推理。例如,在具体的教学时组织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等自主学习活动,促使隐藏在现象中的规律逐步凸显出来,进而再现周期规律的合情推理活动。
再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组织竞赛游戏。先指导学生在最里面的小正方形的4个角中,任意地写出4个数;再组织学生计算出相邻两个数的差(大数减小数),并填在的正方形中;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当学生按照规律进行不断拓展时,他们一定会发现:最外边的正方形,四个角上的数最终都会变成0。
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让发现规律变得简单轻松。学生在认真计算、分析后发现规律是那么的真实,从而充满了成就感。
四、内化知识,应用规律
探索规律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知识,让其内化,达成学以致用的理想境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情境,激活学生的认知积累,引领学生进行必要的探索研究活动,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归纳,使规律与数学知识学习更加紧密地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
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设计思考题 “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同一个数,这个新分数与原来的分数相比较,你认为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为什么?”学生会举出不同的实例来验证该说法的不科学性,有的学生会在特殊的举例中获得结论:如果这个分数是等于1的假分数,那么这个规律是可以用的。学生的不同例证有效地拓宽了学习视角,学生会在分析研究中逐步明白,分数的基本性质只适用于分子和分母的倍数关系,而不适用于和差关系。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特例“2 / 3的分子加10,分母加上几,分数的大小不变?”使数学学习更具灵活性。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反思; 形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55-00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并逐渐使这种反思成为自觉的学习习惯,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目的。
一、引发反思意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问题解决的心理条件告诉我们,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既需要反思的经验,也需要反思的知识,而这些都是学生运用全部心智去体验感悟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做”的知识教学,也要抓好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的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应坚持做到:
1.精心创设反思情境
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反思情境。数学反思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进行数学反思的积极性,让解决活动一开始就充满着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投入和参与感,产生求解的冲动和欲望。教师在精心创设反思情境时,创设的反思情境要符合两个标准: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反思的积极性,二要直接有利于教学目的。
2.适时进行启发引导
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反思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尽可能去提供揭示已知与未知间的思维联系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去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已知与未知去进行逻辑演绎,实现已知到未知的超越;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
3.给足反思体味时间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反思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反思问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实践表明,反思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时间延长一点,让学生运用心智去品味反思的过程,体会知识经验的应用时机,就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意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促成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当然,反思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反复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很活跃。
二、抓好解题教学,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表中给出了解答数学问题的四个阶段: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其中“回顾”就是解题后的反思,它是解题思维过程中的深化和提高。在解题数学中不能满足于获得正确答案,教师要引导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总结解题经验教训。具体地说,就是对解题思路、解题过程、解题规律进行反思。
1.反思解题思路
对一道数学题,往往由于审题的角度不同得出多种解题方法。解一道数学题后不能停留在所得出的结论上,应引导学生回过头来思考,教师可对学生提出: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用发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展开,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进行多角度观察、联想,找到更多的思维通道,去探索更好的解题途径。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思维方式探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其中哪一样解法最基本、最典型?哪一种最简便?哪一种解法最巧妙?权衡各种解法各有什么可取之处,从中选择最佳解法,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2.反思解题过程
波利亚说过,没有一道题目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总能剩下些工作要做,经过充分的探讨总结,总会有点滴发现改进答案,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能提高自己对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解题教学中,若能注重对解题过程的反审,往往可以看透问题的本质,发现一些意外的东西,许多创新灵感的获得,都是源于反审的自觉,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这一点,将使他们终生受益。实践表明,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对常规思路进行反思,使学生在反思中有发现,不仅可使学生觉得巧妙解法来得自然流畅,而且对培养学生追根溯源、勇于探索的精神大有裨益。
3.反思解题规律
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其求解方法往往有其规律性。解完一道题要学生思考此题是否可作一般性推广和引申,这样,学生能解决的就不是一道题,而是一串题。数学习题千变万化,利用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促使学生反思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提高学生整理归纳和解题能力。例如,在分析某些数学问题时,可以根据需要,把某些字母(或公式)看作未知数,而把字母看作系数,或把等式看作方程,这是灵活运用方程观点分析解题思路的常用方法。又例如,探索解题途径有困难时,可以通过变换解题工具或转换等价命题的方法使问题化难为易。
三、强化阶段复习,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