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养殖新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鳝的养殖新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鳝的养殖新技术

黄鳝的养殖新技术范文1

一、筑建养鳝池和巢穴埂

根据养殖规模,确定池容的大小,池深要求1.8米左右,不浅于1.6米。池子挖好后,池底铺水泥沙浆,池墙用砖或片石砌好,并用水泥沙浆勾缝,以免黄鳝打洞逃走。筑巢穴埂,高0.7~1米,宽0.6米,石缝用稀泥和沼渣填满,作为黄鳝的巢穴和产卵埂。也可在中间开“十”字沟,自然长,宽0.8米,深0.25米,沟底部用水泥沙浆抹面,填一些片石,石缝用沼渣和稀泥填满,同样可供黄鳝在石缝中作穴产卵。

二、饲养管理

1.放料。养殖池及巢穴埂修筑好后,在放黄鳝苗前半个月,向池中投放沼渣肥。将沼渣与稀泥混合投放,厚度为0.5~0.7米,作为黄鳝的饲料及活动场所。填好料后,放水入池,水深随季节而定,一般夏、秋季节0.5米左右,冬、春季节0.25米左右。

2.放养量。每平方米投放每条重约25克的小黄鳝2公斤左右。

3.投料量及投放时机。黄鳝活动的习性是昼伏夜出,夜间活动频繁,所以投料通常在黄昏进行。小黄鳝苗下池1个月后,每隔10天左右投1次鲜沼渣,每次每平方米投15公斤。但要注意观察池内水质,应保持池内良好的水质和适当的溶氧量,如发现鳝鱼缺氧浮头时,应立即换水。鳝鱼喜吃活食,在催肥增长阶段每隔5~7天投喂一些蚯蚓、螺蚌肉、蚕蛹、蛆蛹、小鱼虾和部分豆饼等,投喂量为鳝鱼体重的2%~4%。鳝鱼是一种半冬眠鱼类,在入冬前要大量摄食,需增大饵料的投放量,以保证黄鳝体内储藏营养,满足冬眠需要。

黄鳝的养殖新技术范文2

(一)网箱养鳝:仙桃市被誉为“中国黄鳝之都”,黄鳝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范标准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对黄鳝养殖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口备案基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黄鳝产业链基本完整,经济效益良好,养殖面积已达近40万亩,养鳝网箱450万口,产量达18万吨,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31%,年产值超过30亿元,亩均效益达6000元到9000元。其黄鳝远销全国各地,“沔阳”、“先锋”等品牌还外销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

(二)鱼鳖套养:仙桃市杨林尾镇是远近闻名的养鳖大镇,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变水“忧”为水“优”,找到了一条“鱼鳖混养”的特色养殖模式,被全国工商联授予了“全国养鳖第一镇”称号,杨林尾镇的甲鱼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名为“鲫鱼湖中华鳖”,还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目前,通过杨林尾镇的辐射带动,仙桃市实行“鱼鳖套养”的养殖户已有3千多户,套养总面积达到6万多亩,鳖鱼总量突破500万只,全市年增加纯收入达到了三个亿。

(三)小龙虾养殖:近几年,仙桃的小龙虾养殖呈现井喷之势。发展了多年的蟹虾套养、莲虾套养、虾稻连作模式持续火爆,养殖面积达十几万亩,套养小龙虾每亩可增收800元以上。2012年后,又有不少养殖户在东荆河外滩进行小龙虾生态养殖,充分利用外滩的水资源,将荒芜的湖田开发成小龙虾养殖基地,目前已建成有十多家养殖基地,小龙虾养殖初具规模。

(四)富硒农产品:2013年湖北省地矿局的勘测表明,仙桃富硒面积5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分布在沙湖镇、三伏潭镇、郑场镇以及排湖周边地区。截止2014年,在三伏潭镇栗林咀村,富硒水稻示范园成片建设,大豆、莲藕、蔬菜等富硒产业发展指标相继设定,仙桃示范园总面积达到7000亩;依托仙桃市襄江春食品有限公司,在郑场镇建设富硒大豆示范园,规模达到2000亩;依托仙桃强农、农鑫水产合作社,在沙湖镇建立富硒莲藕示范园,开发系列产品,规模达到5000亩。

二、仙桃市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仙桃市依托其丰富的水资源,在特色水产养殖方面发展较快,但是特色农业过分依赖水资源,在有限的资源下,使得各地的水产养殖始终无法做大做强,除了张沟镇的网箱养鳝能够达到一定规模,其他的水产养殖模式都仍然在推广阶段。

(二)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深度不够。仙桃虽然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品,并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但这些特色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仍然处于较低层次的粗放式经营阶段,缺乏深加工和精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比较效益低,这些支柱产业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带动能力上还无法使当地群众从根木上摆脱贫困。

(三)龙头企业带动辐射能力不强。据统计,仙桃已有市级龙头企业81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但是龙头企业的龙头还没有真正舞起来,带动效益也不够突出,龙头企业的实力还不强,服务水平较低,尚未找到与农民发展利益紧密结合的联结机制,产业链还不完善,无法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因而其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十分有限。

(四)农户的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偏高,影响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能力,科技成果的推广难度较大。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很多农户仍然使用的较为落后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上很大程度依靠人力和畜力,严重影响了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

三、仙桃市发展特色农业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促进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当前还有很多乡镇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些特色农业发展较好的偏远乡镇如杨林尾镇、沙湖镇等交通不便,特色农产品的运输不畅通,影响了特色农业的发展。政府应该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公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农村城镇化过程不断加快、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有利机遇,广泛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二)壮大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是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主力军,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农业部门要全方位为企业提销信息、优化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参与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农户面广的大企业、大集团。

黄鳝的养殖新技术范文3

1合山市水产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市现有养殖水面457hm2,其中池塘181hm2,水库265hm2,“十五”计划以来,本市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水产品总产量自2001年的580t提高到2005年的724,t以5%左右的幅度逐年递增。一些新的养殖模式如网箱养鱼等在本市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休闲渔业陆续出现成为本市水产养殖业的一个新亮点,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本市水产养殖业的新发展。但在新形势面前,本市的水产养殖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深思。

1?1养殖模式单一,生产经营分散没有根据客观条件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零星水面多,养殖规模小,一些池塘还停留在粗放滥养状态。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不灵,产品开发能力和竞争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专业化的需要,严重影响本市水产养殖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对于发展具有本市特色的、优质的、名特优新稀水产品有一定困难。

1?2优良苗种覆盖率低,种质退化问题突出目前,本市的水产养殖品种单一,并日趋老化,布局规划不合理,水产苗种严重缺乏,苗种大部分以外调为主,种苗质量难以保证。

1?3常规养殖多,特色养殖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本市的水产养殖至今仍沿袭传统的生产模式,大都以常规鱼类养殖为主,名特优养殖很少,如虾、蟹、龟等颇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特优品种养殖缺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养殖者普遍缺乏按市场调整生产的能力,以致品种单一、品质不优,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1?4科技服务薄弱,渔民养殖技术缺乏,科技含量低目前,全市只有专业技术人员3名,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没有科技人员。养殖者的渔业生产技术普遍较低,缺乏现代渔业所需的高新技术知识,淡水养殖基本上处于资源型渔业状态,生产力水平低。此外,淡水养殖的增长对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加的依赖程度在50%,而发达地区仅为20%左右,导致生产成本高,大大削弱了水产品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

1?5基础设施滞后目前,不少养殖水面逐渐变浅,排灌设施欠缺,机械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苗种体系、病害防治体系、市场体系几乎没有建设,水产饲料和水产品加工等配套毫无发展,成为制约本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2发展本市水产养殖应采取的对策

2?1探索并推广适合本市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模式本市有水库11座,其中比较适宜网箱养鱼的只有怀集水库,但这几年来,部分水库相继出现网箱养鱼,由于面积小,水位变化大,枯水期不能正常保水,一些小型水库还出现干枯,故这几年的网箱养鱼成效不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对于如南洪、独山等水库,水面不大,可选择立体养殖;对于如怀集水库的,水面稍大,有一定水流,可选择适宜的河段进行网箱养鱼。合山地处桂中,有30km左右的红水河流经本市,待桥巩电站建成使用后,本市的河段水流减缓,水深增加,水面扩大,到时可进行一定规模的网箱养殖。对于生产经营分散,养殖规模小这一点,进行相对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更新、科技推广,形成规模经营、批量生产,使单位渔户以水产养殖协会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便于养鱼户统一购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形成贸易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能力。另外,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引进一些具有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的外地老板,给他们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他们进行大规模养殖,逐步把小规模向大规模生产转变。

2?2整合资源配置,调整养殖结构本市水域广阔,自然条件好,但养殖品种单一,品质不优。针对这一点,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建立符合本地客观实际的特色产业,使渔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1)优化养殖布局。从有利于综合高效利用的原则出发,确立比较优势强的主导产业,对那些可与“洋货”抗衡的实力型水产品如:建鲤、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等,实行重点扶持、优化发展;对于那些无优势可言、竞争力弱的水产品如鳙、鲢等,应适当削减调整,以腾出资金支援发展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方一业的养殖特色。具体而言,池塘水面可以生态渔业、观赏渔业、名特优水产为主,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养殖基地,水库可以移植和增殖名贵经济鱼类,提高水库的养殖产量和效益。(2)优化养殖品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名牌战略,组创名牌产品,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并大力发展名特新稀品种养殖,不断推出大批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档优质水产品,重点发展虾、鳖、泥鳅、鳜鱼、本地胡子鲶、黄鳝、青鱼、鲶鱼等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淡水名特优水产品。(3)优化养殖方式。用现代技术嫁接于传统养殖业,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集约化养殖。当前,主要推广80∶20的池塘养殖模式和小体积网箱名贵水产品养殖技术。(4)优化养殖环境。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加强整个养殖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5)充分利用合山电厂冷却水资源,大力发展罗非鱼常年养殖。

黄鳝的养殖新技术范文4

1-6月出栏生猪64.12万头,同比增加21.66%,三元杂交猪25.64万头,占生猪总产量40%,出栏牛0.6万头,同比增加1.69%,出栏羊0.87万头,同比增长1.17%,出笼家禽228.3万羽,同比增加0.97%,蛋品产量6204.57吨,同比增长0.5%;存栏生猪75.5万头,同比增加15.62%,其中母猪7.582万头,同比增加19.02%,存栏牛2.89万头,同比增加1.04%,存栏羊2.71万头,同比增加0.74%,存笼家禽425.2万羽,同比增加0.73%。全县放养水面150027亩,鱼种10525万尾,其中引进翘嘴红鲌40万尾,匙吻鲟4000尾,苗种繁育2亿尾,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17200吨。

二、养殖业形势分析

1、产业结构及市场价格变化。一是产业受市场价格变化、产业扶持政策、城市建设等系列原因调整,规模养殖户逐步增加,散养户明显减少;二是受产业扶持政策和市场高价影响,生猪自繁自养普及率逐步增加,母猪饲养户增多,种猪价格持续上扬;三是生猪产业受冰灾影响严重。1月15日—2月13日止,全县因冰冻原因死亡生猪2.2万头,倒塌栏舍1.4万平方米,导致今年存栏、出栏生猪减少了20-30%。目前,仔猪存栏量减少,养殖户补栏困难,导致仔猪价格居高不下,仔猪价格达3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200%。近期因国家宏观调控和周边疫情影响,加之进入生猪销售淡季,仔猪价格和肥猪价格明显下降,肥猪价格最高降幅达150元,但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目前生猪存栏情况,生猪价格不会出低谷,后期仍会出现一定回升;四是饲料市场价格仍然保持较高价位。乳猪料市场均价4300元/吨,肥猪料市场均价3950元/吨,养殖成本大幅增加。

三、灾后重建工作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迅速成立了由刘云辉局长任组长,张建林、严佑红副局长任副组长,畜牧科、水产科为成员的养殖业抗冰防灾小组,紧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

2、强化服务,排忧解难。一是全力开展养殖业抗冰防冻技术指导。编印了养殖业防寒防冻技术资料2000份,组织乡镇动物防疫员发放到各养殖专业户;抽调6名同志成立3个技术小组,克服重重困难,采取直接上户或电话联系等方式,指导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开展屋顶除冰、防冻、防疫工作。二是认真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组织基层动物防疫员,冒着恶劣气候,对全县所有规模养禽户进行了一次禽流感的全面免疫接种;鼓励生猪人工授精员发扬不怕苦的精神,尽量满足养猪户的要求,实在不能到位的,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我局积极联系县内饲料生产企业,解决部分规模养殖户因运输原因造成饲料告急的严重问题,想尽一切办法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3、广泛收集信息,及时处理灾情。一是全面动员各乡镇动物防疫机构工作人员投入到养殖业抗冰防灾工作中,及时掌握有关灾情迅速上报,局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收集和上报有关情况。二是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重大灾情。1月28日,天心牧业公司报告突然倒塌四栋规模猪舍,我局立即组织人员冒着路滑冰冻的危险连续3次到达现场,指导协助猪场开展自救工作,抢运种猪700余头,立即组织人员开展屋顶除冰工作,对死亡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严密消毒,有力地防范了灾情的进一步恶化。2月4日,光明派派乳业有限公司因停电拒收鲜奶,近20名奶农到县政府集体上访,我局积极协助部门做好奶农的思想工作,稳定奶农的情绪,在县人民政府与企业的协调下,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4、有所侧重,适当补偿。为搞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上级下拨了部分资金作为养殖业受灾损失补偿。由于受灾面积广,受灾户多,而补助资金不多,受灾户不能全部得到补偿。为搞好资金发放工作,我局综合考虑,统筹兼顾,采取有所侧重,造当补偿的办法,共补助受灾户76户,补助资金108万元。

四、完成主要工作任务

1、全面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县财政局、县畜牧局联合对县内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现场审核,累计查看养殖场103处,最终审定规模场补贴对象88户,明确建设内容,发放项目启动资金265万元。

2、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3月10日召开全县乡镇畜牧水产服务站和供精单位专题会议,累计完成良种补贴数6.39万胎次,发放补贴资金127.8万元。同时,对2008年项目实施做出了进一步规划要求,以望畜发[2008]10号《关于进一步加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的通知》制定下发了《××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并且该暂行规定以望畜水规备[2008]001号文件报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备案。

3、认真申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按照上级要求,联合县发改委对相关规模场(小区)进行现场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单位15个,其中备选项目3个,累计资金900万元,其中中央扶持资金560万元,自筹资金340万元。

4、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一是参加全县组织的农民素质教育养殖专业户科技培训活动,现已开展培训3期。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12次,培训人数达512人次,利用网络对养殖农户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发送技术信息8条,6000农户受到指导。冰灾期间发送技术资料10000套,同时,对10000亩水面进行了水产病害监控,并重点农户的水产病害进行了指导防治。二是参加“科技阳光信息平台”建设,以信息群发方式进行科技知识和市场价格信息传达和普及,参与农业110共同建设,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

5、有序开展湘江禁渔工作。春季禁渔工作是我县渔业的一件大事、特事,一是做好禁渔方案。2月份就制定了《××县春季禁渔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并报送县人民政府批准。二是大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春禁工作的意义,做到沿河乡镇村和村民都明白,共发送市人民政府的禁渔通告500份,分发到各沿河乡镇村和渔民手中,在渡口、社区、学校、渔民集中区域张贴通告100份,同时,县电视台专题宣传春季禁渔工作10天,竖立禁渔牌3块,禁旗10面,市人民政府的禁渔通告磁带一本,出动宣传车、宣传船30次,使禁渔人人清楚,个个明白。三是认真做好渔民禁渔期间的补助发放工作,为使禁渔期间渔民补助发放公平、公正,县畜牧水产局制定了《××县春季禁渔渔民补助发放办法》,对县境内的专业渔民、兼业渔民的家庭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发放渔民家庭情况统计表,由渔民所在社区、村统一填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县畜牧水产局审核,4月份共对全县272户,家庭人口1365人进行了逐户审核,根据县人民政府制定的标准,每月共发放春季禁渔渔民补助147010元,全县共发放441030元,由渔民所在乡镇财政从银行直接发放给渔民。四是扎实进行禁渔督查。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布置,以县局牵头的禁渔工作组每天都在禁渔区进行督查,3个月共出动渔政执法船69航次,出动执法车28次,做到了白天、晚上检查相结合,基本做到了河中无渔船,岸边无网具,市场无河鱼。查处了张先东等违规作业人员4人,处罚款2100元,现场没收并销毁矮阵25米、迷魂阵20米、虾毫232个、纱套网320米、丝网100米、扳曾1个、电瓶1只。××县首次春季禁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加快特色水产养殖发展。今年主要抓了翘嘴红鲌、匙吻鲟、网箱养殖黄鳝、小龙虾、河蟹、生态甲鱼等特色水产养殖。翘嘴红鲌春片放养40万尾,养殖面积100亩;匙吻鲟养殖示范10亩,放养10cm规格鱼种4000尾;河蟹集约化养殖600亩,放养扣蟹30万只;网箱养殖黄鳝下水网箱5000口;小龙虾养殖面积1000亩;生态甲鱼养殖新扩面积200亩。全县特色水产养殖特色明显。

7、抓好百里水产走廊项目乔口核心区建设。一是项目区的鱼池改造项目。年初共对核心示范区的1000亩标准鱼池进行了改造,主要是水系、电力和鱼池护坡整理,共投入建设资金580万元。二是完成了伊思丽公司的珍珠城的项目土地平整和设计工作,进入项目建设阶段。三是核心示范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效,上半年完成项目招商2个,引进资金300万元。四是核心示范区的道路建设已经启动,年内完工。

8、完成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按照上级的布置安排,2月开始了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员的业务培训,3月召开了全县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动员会,4月进行入户普查工作,共完成普查资料2000套,5月完成了数据的入库工作,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五、强化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广泛宣传。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需要,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印发法律法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养殖业投入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全面普及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强化畜禽水产品生产经营户安全生产要求,提高养殖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判别与防范能力。

2、严格监管。一是全面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按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08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通知》、和长畜水发[2008]16号《关于贯彻落实〈2008年全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强化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确保了产地检疫率、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以村级防疫员为主体,在全县范围内强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狂犬病等强制免疫,有效控制了全县畜禽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是全面加强水产用药和水产品质量监管。开展了渔业生产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对乔口渔场、靖港哑河渔场、格塘千龙湖、黄田渔场等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和渔药经营点的渔药进行清查,严厉查处绿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用药,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的行为。同时要求渔业养殖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准确登记渔药(饲料)购买、使用及水产品购销往来情况,做到有据可查。累计检查渔药经营单位和养殖场20家,整改8家。

三是全面加强肉类产品安全监管。加强对城区肉类市场清查,严格清查各肉类经营点来源,对无证、无检疫的白板肉和病死猪肉进行收缴并无害化处理,有效保障城区居民肉食安全。

四是全面加强以“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为主的兽药、饲料专项行政执法工作。由县局畜牧水产执法队牵头,组织相关执法人员,加大了兽药和饲料生产、经营企业产品检查力度,对违禁药物和假冒伪劣药进行收缴处理,并开展养殖场(户)、生猪贩运户的尿样抽检,高度关注全县违禁药物市场动态。累计检查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66家,整改4家,没收禁用磺胺类药、呋喃唑酮片、氯霉素片等4800片,没收蟾毒素、虫菌克、通便开胃精、百毒杀星等过期药20合(瓶、袋)。

五是建立健全畜禽水产品健康养殖档案。为规范兽药、饲料的使用,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了对大中型畜禽水产品养殖场的执法检查,检查了乔口田心坪养殖小区、乌山杲山养殖小区、黄金猪场等15家养猪场,没有发现违规使用药物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不法行为,但少数没有建立健康养殖档案;检查了丁字镇桃花渔场、靖港哑河渔场、乔口渔场、新康渔场、格塘千龙湖等20家养殖生产单位的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的现象,但养殖档案不健全。为此,我们都现场要求并督促畜禽水产品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健康养殖档案。

六、动物防疫工作

1、严格执法。一是加强检疫队伍建设,严格考核,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文明执法。上半年全县无因行政执法而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案件。二是加强产地检疫,采取定点收购的驻点检疫与流动收购的主动申报检疫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逃检、抗检等违法行为。三是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好村点屠宰检疫,安排专人抽检,定期收费,造册登记。屠宰场实行专人24小时值班制,实施宰前、宰中、宰后全程检疫。乡镇农贸市场逐步实行天天检疫,收费、盖章同步进行。四是各乡镇明确专人,加强对村点屠宰免疫标识的查验、回收工作。五是开展经常性监督稽查,严厉打击经运户违法违规行为。六是明确专人及时查疫、堵疫,加强对动物疫情的监控,严防外来疫畜禽流入我县。上半年全县共查处逃检抗检经营户、违法生产经营单位3起,检出病死畜15头,病死禽470羽,病死动物产品170公斤,已全部作无害化处理。

2、加大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年初对县站的实验检测体系进行规范添置必备的仪器设备,明确实验专人,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我县能够开展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同时进一步完善血吸虫病的实验检测和放化疗等。

七、下半年工作

1、进一步加快生猪养殖方式的转变。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小区)建设项目,提高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促进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加大生猪疫病防控力度。一是稳定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加强科学养猪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训。二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疫情即时监控、即时跟踪、即时防疫。三是做好生猪防病治病知识普及工作,尽量减少疫病的发生。

3、扎实有效地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对生产方式的转变、水产品质量安全、新品种、新技术等的培训。

黄鳝的养殖新技术范文5

根据省农业厅《市镇对口帮扶工作方案》要求。认真抓好对口帮扶项目的实施,力争通过两年努力,使镇实现生产不断发展、环境日益美好、农民稳定增收的目标。

二、帮扶内容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围绕市场特色农业发展要求,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对镇现代农业发展帮扶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决不影响防洪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发改造低湖田,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积极推广专业化、规模化养殖,着力建设优质稻板块。

(二)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优质高产良种、轻简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业机械化和设施蔬菜栽培等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三)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合理引导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种养业大户。

(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和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引导和推进回归创业工作。

(五)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六)加强农业水利基础施设建设。加大五大干渠排灌示范工程建设和农村安全饮水示范工程建设。

(七)加强卫生血防工程建设,完成好土地整理血防工程,搞好兴林抑螺,发展庭园经济。

(八)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加快推进镇新农村建设进程。

(九)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

(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配齐农业公益人员,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改善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工作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三、帮扶重点及责任单位

(一)水产业:扩大水产业养殖面积,调优水产养殖结构,发展小龙虾、黄鳝等特色养殖,形成千亩精养渔业基地。具体是腊里山等村清淤改造精养鱼池1700亩;新建精养鱼池2000亩;扩建黄鳝养殖网箱12000口;建设小龙虾野生寄养基地1000亩。项目统一进行规划,分两年实施,其中年新建鱼池780亩,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市水产局。

(二)畜牧业;重点推广应用“150200生物发酵床等新技术模式,形成万只养鸭基地和一批千只养鸡、200头以上养猪专业大户。建成验收后每栋奖励2万元。建设“200生物发酵床猪舍1栋,建成后奖励3万元/栋。建设规模牲猪扩繁场,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生猪养殖发展,建成一个面积1015亩的猪场,建成后给予以奖代补资金25万元。建设规模化养殖鸭场,引进养鸭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养鸭达到5万只规模,建成验收后每鸭位给予以奖代补资金5元。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市畜牧业局。

(三)种植业:适度调减棉花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稻,加快发展蔬菜、西瓜,推广应用高效高产农业种植模式。具体是建设优质稻板块基地2万亩,优质稻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创建高产示范片;建设千亩马铃薯高产示范片;指导和帮助易家堤、吴家门村建设蔬菜、西瓜生产基地,形成千亩特色蔬菜基地;建设3.2万亩标准粮田;提供机动喷雾器200台,建立农村专业机防服务队。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市农业局、蔬菜办。

(四)农村能源建设:通过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具体是宝塔山、腊里山和团山村建立村级沼气维修服务部三个;易家堤村建设一个500-1000户大型供气工程。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市农村能源办公室。

(五)农机:指导和支持水稻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械直播,最大限度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具体是完成3000亩机械插秧任务(含早、中、晚稻复播面积)建设机插秧示范基地,搞好油菜机械播栽,建成万亩油菜机播机栽示范基地。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市农机局。

(六)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方位建设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最大限度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程度。具体是条件具备的村成立水产、蔬菜、棉花、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对专业合作组织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工作责任单位镇、农业局、水产局和农机局。

(七)农技推广:改造现有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具体是把农技、畜牧、水产、农机、农村能源等五个服务中心建设成一个一站式服务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改造办公楼、添置仪器设备提高服务能力。工作责任单位市农业局、水产局、畜牧业局、农机局和镇。

(八)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培植各行业专业大户,探索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方式方法。具体是培植50户经营土地面积在200亩以上大户。工作责任单位市经管局、镇。

(九)农民工培训:发展务工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提高农民现金收入。具体是镇各村培训240名新型农民,提高其农业技能。工作责任单位市农业局、镇。

(十)水利设施建设:逐步改善镇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旱涝保收。具体是投资3000万元,完成五大干渠排灌示范工程。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十一)安全饮水: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降低血吸虫感染率。具体是投资560万元,完成取水、输水、净水、配水工程,解决镇40个组、2844户、11208人安全饮水问题。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十二)血防整治:整体推进,综合治理,将血吸虫病感染率降至3%以下。具体是建三格式厕所449个、查螺370万平米;推行洲滩禁牧和建安全牧场240万平米;推广轻简化栽培7000亩,水旱轮作4000亩,开挖灭螺鱼池200亩,改造水沟200米;兴林抑螺3400亩。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市血防办。

(十三)村庄整治:按“百镇千村”和“清洁家园”工程建设要求,搞好“三清三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庄卫生环境。具体是完成赤办发[]28号文件确定的清洁家园建设所有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单位镇和六个住村市直单位(市财政局、交通局、国土局、林业局、水利局、扶贫办)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实施省农业厅帮扶镇农业发展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的帮扶项目,解决帮扶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对重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办,负责对帮扶项目实施安排和协调工作,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和现场协调组,负责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检查、考核、验收,实行日常监控管理。并设立农业、畜牧、水产、农机工作专班。各工作专班负责帮扶项目的组织实施。

黄鳝的养殖新技术范文6

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镇农业优势,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现就加快全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家农业改革与发展试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和北部现代农业示范长廊建设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园区建设、服务平台打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二、目标任务

1.高效农业发展。2014年,全镇高效农业面积达29000亩。其中,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000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500亩,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600亩,生猪养殖6.265万头,家禽、特禽养殖达125.85万羽,生猪、蛋禽、肉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88%、99.5%和96%。全镇高效农业面积达75%以上。新增“三品”认证数10个。

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省级河横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核心地位。依托农溱线、溱湖大道、娄沈路、沈马路、229省道五条现代农业产业带,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打造优质稻麦种植区、高效特色(设施农业)产业区、休闲观光农业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四大功能区域,建成1个万亩粮食高效增产示范方和4个2000亩以上高效农业特色示范方,完善、提升、打造20个农业项目亮点及5000亩水产养殖区,引进投资额200万元以上的“三资”农业项目15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3个。

3.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去年4个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新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整体推进村11个,新建连片100亩农场15个,连片300亩农场5个,全镇每个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85%。

4.产销订单农业生产。出台订单农业激励政策,提高订单农业覆盖面,大力发展合作共赢的产销订单农业。2014年力争实现粮食订单生产达70%以上,畜禽、水产订单生产达80%以上,蔬菜等经济作物订单生产达80%。培养农民经纪人20人以上。建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以上。

5.农业服务体系构建。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0家。完成农技服务骨干培训工程,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人员200名以上。每个村培育3—5名粮食、蔬菜、瓜果及家禽、水产养殖等“土专家”、“土秀才”。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建成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推广产品二维码标识。加快推进农机、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农业规模经营专业化服务覆盖率达90%。

三、工作措施

1.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示范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大力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确保年底全面完成工作任务。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基础,以培育新型规模经营主体为抓手,以土地集中流转、租赁托管、专业合作为模式,搭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合理把握土地流转价格,原则上控制每亩1000元,做到程序合理、合同规范、手续完备,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化解机制,有效衔接土地流转供求。加大土地流转政策扶持,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路径,促进农田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集中。

二是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大力推行连片集中种植,稳步发展养殖规模基地,积极探索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采用全程托管服务方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生产基地;鼓励支持园区内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合作经营和统一服务;鼓励农民投资入股,实现集约生产、规模经营。

三是加大整体推进力度。在巩固原有河横、冯庄、联盟、万众等4个整体推进村成效、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的同时,其它村要建立1个以上村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的合作经济组织,培植3个以上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不少于100亩或1个300亩以上的小农场(含连片流转的高效规模设施农业项目),确保到2014年底80%的村达到整体推进目标并通过区验收。

2.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示范区农业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加快推进省级河横园区建设。结合市北部现代农业示范长廊建设规划要求,进一步细化省级河横园区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园区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年底建成开放。高起点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落实用地指标,启动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突出抓好园区5000亩核心区的项目建设,利用河横品牌优势,放大生态农业和农业观光旅游产业优势,建好国家和省级展示方,提升园区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档次,促进传统农业向高端农业发展。

二是规划实施四个产业园区发展。

(1)优质稻麦种植区建设。沿沈马路东延(姜溱河向东)至新229省道北延线交汇,区域范围包括河横省级稻麦油展示基地、夹河村、沈高村、华扬村、超幸村、官庄村、后堡村,规划面积1.5万亩。不在规划范围内的村必须要建好1个以家庭小农场为载体、面积不小于200亩的示范方。年内实现水稻单产700公斤/亩,小麦单产500公斤/亩。

(2)特色农业产业区建设。重点围绕沈马路、娄沈路、农溱线、229省道、溱湖大道等“三横两纵”交通沿线规划打造优质果蔬种植和特禽特水养殖两大特色产业。西侧突出沿娄沈路、星马路向北至沈马线东延与229省道交界处,向南至农溱线东延的交汇处。东侧突出沿娄沈线向南打造一条南北通道至229省道。区域范围包括沈马路河横千亩葡萄园、双星村、夏北村、沈高村、夏朱村、联盟村、冯庄村、单塘村、天民村及万众村、官庄村、后堡村229省道两侧,规划建设面积1.5万亩。

着力打造20个种养亮点。在设施种植上重点打造河横葡萄、双禾果蔬,沈高果蔬、单塘果蔬、苏腾绿野、夏朱蔬菜;在特水养殖上重点打造大洋观赏鱼、阿林水产、溱湖龙虾、玉龙河蟹、夹河罗氏虾、官庄长鱼、黄鳝;在畜禽规模养殖上,重点打造河横绿壳草鸡蛋、河横灰天鹅、夹河禽蛋养殖销售、双星野鸭、天民奶牛、联盟猪场;在粮食生产上,重点打造河横省级稻麦油展示基地、联盟农场。在花卉苗木生产上,重点打造沈高、万众、冯庄3个高档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通过加大装备设施投入,提高设施化、标准化水平,打造成省内有名次、全国有影响的高效设施种养基地。双星、沈高两村2014年新增大棚设施蔬菜种植400亩,其他相关村要根据规划,找准项目定位,新建不低于200亩的高效农业或100亩的设施农业项目。全面推广科技型生态栽培技术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亩平均纯收达8000元以上。

(3)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溱湖大道两侧,区域范围包括冯庄村、单塘村和联盟村。利用现有的养殖基地,规划发展0.5万亩以特水养殖、优质果蔬、花卉苗木等项目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区。利用毗连溱湖风景区的区位优势和现有水产养殖基地设施,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与华侨城、溱湖湿地公园相互衬托、互为辉映的旅游风景线。

(4)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北起沈马路(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服务中心南侧),南至娄沈路(沈高镇政府北边),东起229省道,西至星马路,规划面积0.3万亩。力争一年拉框架、两年上规模、三年出形象。年内重点做好农产品加工区详细规划,一期工程配套建设好电力、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确保项目早引进、早投产、早见效。年内引进2—3个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

3.大力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示范区农业现代化保障水平

一是健全服务组织。充分发挥省级河横园区服务中心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农技骨干培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程专业化服务的“田保姆”培养工程,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逐步扩大统一生产布局、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专业化服务的覆盖范围,构建全程覆盖、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制。

二是提升服务层次。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搞好产销衔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中介组织与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加强“一村一品”基地建设与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订单式收购、产业化开发,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农民土地收益,保障规避规模经营主体的各类风险,保障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三是突出服务重点。注重挖掘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机手、农资经营户、种田能手、农技人员的潜力,大力鼓励以病虫害防治、商品化育供秧、机插秧、机条播等为重点的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创办和发展。年内,各村要尤其突出农机合作组织的建设,统筹安排农机生产,大力提高机具利用率,切实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

4.大力实施品牌质量监管,增强示范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放大河横品牌效应。充分利用河横村“全球500佳”生态环境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河横”品牌,在现有“河横”牌大米、牛奶、酱菜等系列农产品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培育注册自主品牌,错位发展,放大“河横”效应,形成品牌合力。

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推行标准化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管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是加强农副产品认证。加快制定本镇农产品生产、加工流程标准,在切实保证农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注重引导农业企业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三品”认证申报工作,提高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组织推进

1.强化组织,增强行政推动力。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推广双星、河横、沈高模式,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及时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思想合力。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对照目标要求,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与工资报酬挂钩,促进各村、农口部门在现代农业发展上争先、领先、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