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造业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造业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制造业 信息化 贵州省 工业

1 前言

制造业是贵州工业的主体,其中原材料、烟酒等产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机械、冶金、化工、烟酒、食品及制药为主的传统产业及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军工基地,构成了全省工业发展的基础,为贵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贵州的工业体系中,制造业企业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63.1%,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2.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贵州传统制造业比重过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趋严重,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差,总体经济效益低,已成为制约贵州省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已成为促进和加快制造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紧迫任务。

信息化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我省制造业信息化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水平、提高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速推进我省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现状与问题

2.1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省积极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方针,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的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创新体系;以培训基地和中心为骨干的应用技术人才培训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的应用服务推广体系等支撑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三大体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2.2 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不平衡,需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应用水平

地方企业与军工企业相比,在应用上仍存在较大的技术落差。全省大多数地方中小型企业对4CP技术的集成应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部分企业还局限于单元技术的应用,普及应用率较低。

2.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效益还需要提高

部分制造企业虽然投入大量信息化建设资金,却不能有效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和提高生产效率,达不到精益生产或精细化管理、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信息化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作用还未全面显现出来。

3.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普遍不足

由于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尤为欠缺,致使大多数企业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或产业优势。

4.人才缺乏状况依然严峻

现有信息化人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与企业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化专业人才流失也较为严重。应用技术人才短缺仍是制约我省制造业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和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3 对策

根据上述问题,我们给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部门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充分发挥省制造业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统筹规划我省制造业信息化的建设,研究出台有关指导政策和管理制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针对重点领域和行业,整合资源,组织抓好重点示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发展。

2.营造有利于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整合资源,推动制造业信息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推广信息化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技术咨询、服务和指导作用。为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持续和健康发展。

3.引导企业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进一步加强政府资金引导,重点支持以数字设计、数字生产、数字装备和数字管理为目标的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鼓励和支持已具有较好基础的企业,加强在系统应用集成、产品创新、人才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努力向数字企业目标迈进。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多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我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在办好现有信息技术本、专科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申办硕士、博士点,扩大本土信息化高中级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同时,加强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中心建设,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和生产技术人才的培训。

综上所述,贵州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个环节,走自主创新之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贵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我省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将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着力提高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努力提升创新能力,为加快构建我省特色产业体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策略[J]. 中国工程科学, 2001, 3(7):7-11.

[2]杜平安.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03, 14(13):1126-1130.

[3]汪琛君, 孙兴.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4):206-207.

[4]杨小兰, 孙兴.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设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5):63-66.

[5]陈厚义. 对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认识[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2):68-71.

[6]林秀梅, 徐光瑞. 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省际比较[J].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5:008.

制造业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 单调序列模型工业总产值预测

一、引言

为了预测未来制造业的科技发展,1997年美国制订了下一代制造计划,提出了人、技术与管理为未来制造业成功的三要素,可见技术在制造业的关键地位。制造业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尤为重要,它应是一个从国情出发,支持GDP翻两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规划。预测制造业科技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对于战略规划制定的科的学性、可持续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采用单调序列模型,发别对高、中、低技术三层次代表性行业的工业

总产值进行预测,分析不同科技含量产业发展变化趋势,为制造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二、单调序列模型的建立

设X(0)={x1,x2,…,xn}为非负递增型时间序列,对X(0)进行一次、二次乃至N次累加计算,得生成序列(1)(2)

显然∧,若,1≤λ≤ν呈近似指数曲线增长,则可以认为三(1)满足微分方程(3)式中为常值参数(3)的解为(4)

可用的数据依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和,并运用(4)来进行内插和预报.

为了充分利用含在时间序列中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使向前差分预报误差和向后差分预报误差之和达最小的原则,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和,称之为双差分建模.

不失一般性,把仍记为记为,设时间序列为等间隔采样,,故改写(3)为差分方程(5)由数值计算知,差分表达式可以有向后差分向前差分运用(1),易得(6)令预报误差(7)这里,我们把方程(5)视为用和对增量所以作的预报。现使前差和后差的误差总和达最小,即令(8)因为留作解方程(4)中的初值用,故让k=2开始。让分别对和求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从而求得估计和的正规方程组。由得(9)由得(10)(9)和(10)两边均除以(N-2),并令(11)于是,(9)、(10)变为(12)令(13)则(12)可写为=Vββ的最小二乘估计为

三、基于技术分类的制造业三类产业工业总产值的预测

1.制造业的一种分类。制造业是把原材料转换成具有效用(价值)产品过程,制造过程包括从原材料市场到成品的全过程。按照OECD根据1980年~1985年期间的R&D投入的强度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所属10个国家的21类制造企业分为:

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级术产业

2.通讯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预测(高技术产业)。

1997年~2003产值的拟合误差 单位:(千亿元)

2006年~2010年工业总产值预测值单位:(千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20.8%3.化学原材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高中技术产业)。 1999年~2003工业总产值拟合误差单位:(千亿)年平均增长速度:6.06%

2006年~2010工业总产值预测值

4.橡胶制品业。

1997年~2003工业总产值拟合误差 单位(百亿)

2006年~2010工业总产值预测值 单位(亿元)

平均增长速度:12.07%

以上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并经整理而得

四、结论及分析

1.增长速度比较。根据预测值,以2004年至2010年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1.3%,21.6%,20%,16.8%,24.6%,24.5%和26.2%,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8%;化学原材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0.9%,6.1%,7.1%,8.9%,2.95%,9.4%,和7.1%,平均增长速度为6.06%;橡胶制品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2.3%,15.2%,11.9%,18.7%,11.8%,12.5%和12.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07%。

2.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增长。以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之所以迅猛,主要缘于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制造业从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为了应对竞争、环境保护及社会问题的挑战,各国制造业都力求成为一个能够实现和维持球市场中技术或产品领先的创新部门。

3.中、低技术产业增长速度放慢。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未来若干年内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落后,比重不断下降和提高竞争力,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如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海洋等技术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衰落。

4.发展战略及措施。制造业应遵循产业结构规律,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参考文献:

[1]魏凤英曹鸿兴著:《长期预测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气象出版社,北京,1999

[2]扬建龙:2004中国产业发展展望,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21期

[3]陈江:2010年北京工业的发展预测与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制造业发展规划范文3

五中全会强调建设制造强国,将智能制造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加快我国制造业整体向世界制造强国阵营迈进的步伐,更加有力保障实现“中国梦”。同时,在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十三五”规划也将重点推动“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

“中国智造”已成为当今国内经济界最亮眼的名词之一。10月底,总理在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韩国总统朴槿惠时分别提出,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以“中国制造2025”同韩国“制造业革新3.0”进行对接为契机,加强创新、智能制造、高端技术研发等合作。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自十八世纪中叶工业文明伊始,历史就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拥有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并且GDP中制造业占比高达40%以上,这些有力地支撑着我国世界大国的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我国制造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偏低,低端制造业占据较大比重。而我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主要是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直接工人的平均每小时工资为2.1美元,仅仅是美国的15%,但这一点目前正在迅速改变,相对于东南亚、印度的竞争者,我国已经处于劣势。

目前,中国制造业在高铁等一些领域初步形成了优势,但同时面临多重压力。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高地,德国“工业4.0”、韩国“制造业革新3.0”、法国“未来工业”等都是如此。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创新不足成为制约竞争力的一大瓶颈。中国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但制造业附加值率却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处在低端位置。

所以,未来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难点、出路都在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藉此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控制力和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重点锁定十大产业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针对“十三五”规划建议作说明时说,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

指出,“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今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制定了具体规划和路线,提供2015-2025年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6月24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为这一规划的顺利实现创造了重要前提及打下坚实基础。9月29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包括十大重点领域。上述这些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智能制造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而这十大产业也被中央建议纳入“十三五”规划之中。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制造2025”既承“十二五”规划之前,又启制造业升级之后,时间很长,基本覆盖“十三五”规划建议制造业领域。而十大产业代表着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十三五”规划建议来看,针对“智能制造”,未来将会有扶持政策出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更好发挥国家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另外,11月3日举行的“2015高档数控机床论坛”透出,“十三五”期间高端制造的思路已经明确:“中国制造2025”将与创新协同结合起来,高端制造在大规划、市场驱动下实现追赶与跨越并举。实施全社会协同,包括市场协同、国家项目采购;产学研协同,企业应成为集成创新的主体。

有机构研报指出,“十三五”规划将通过覆盖各细分制造业领域和受益环节,切实利好“中国制造2025”。

孕育全新市场机遇

目前,业内普遍预测,随着各项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出台,全新的市场机遇也将随之形成,这将促进投资、就业等领域的稳步增长,进而形成“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投资界目前认为,中国的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但转型中存在着巨大的变革机会。有研究报告表示,从劳动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客户需求三方面看,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这将首先形成一轮巨大的产业机遇,并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届时,中国制造业将具备和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其带来的产业机会和投资机遇将更具想象空间。

由于发展规划将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相应的领域将会在“十三五”期间率先形成投资机会。目前,“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已经确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在内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因此多数投资机构认为,这十大领域将会成为“十三五”期间与制造业相关的创投热点。

制造业发展规划范文4

[摘 要]随着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航空业步入一个全新时代,航空制造业呈现出新动态。江西航空制造业的特征和比较优势使得航空制造业作为江西支柱产业具有一定必然性,这也为新形势下江西航空制造业迎来了四大发展机遇。

一、我国航空制造业的新动态

“一航集团”和“二航集团”合并成为新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航工业”)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中航工业成立后,积极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新发展战略,使我国航空工业步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另外,随着我国航空制造能力的提升和参与国际市场的持续深化,航空零部件加工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明显,国内主要飞机制造商开始逐步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体系。就目前而言,我国航空制造业呈现出四个突出的新动态。

首先,大飞机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大型飞机项目于2006年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专项,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7年批准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2008年3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相关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启动。很多地方政府也纷纷建立航空产业园基地,加大了对航空工业的投入。大飞机战略成为全国认同的国家意志。

其次,自主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以三代战斗机的批量列装为标志,我国航空工业技术已逐步成熟。一批飞机关键技术相继取得重大进展,突破了超临界机翼、大型壁钣喷丸成型、长寿命结构、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大中型飞机颤振试飞惯性激励系统等一批关键技术,为中国的军机及民机研制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

再次,航空工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以大飞机项目为契机,在“两融”战略的指导下,中航工业先后与全国15个省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吸引了大量资源投入航空工业,一批新的航空产业园相继投入建设。目前,除了成都、沈阳、西安等老牌航空制造业城市在继续加大投入外,一个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为中心的航空工业战略新布局正在形成。在珠三角区域,中国通用飞机产业基地落户珠海;在长三角区域,上海成为我国大飞机研发和装试基地,区域内的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也纷纷为大飞机设立工业园区;在环渤海区域,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航空产业区,北京也在开工建设航空产业园。

最后,以直升机为代表的通用飞机发展受到重视。2008年冰雪冻雨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的抢险救灾暴露出了国内通用航空的严重匮乏。目前我国通用飞机数量不足900架,而根据民航总局规划,到2020年我国通用飞机将达到10000架以上,民用直升机的社会需求量也将达到3000架以上[1]。通用飞机正面临着大发展的契机。为发展通用飞机产业,政府已将发展“低空多用途通用航空飞行器”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且为重点领域。中国民用航空局也在积极研究开放低空空域的政策。

二、江西航空制造业布局现状和发展态势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江西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基地。随着大飞机项目的上马,江西航空制造业又将迎来一次巨大的发展良机。江西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如图1所示。

图1 江西航空制造业发展态势示意图对江西的主要航空制造资源,系统分析如下。

1.江西航空制造企业简况

江西目前拥有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洪都集团”)、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洪都航空”)、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昌飞”)、九江红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九江红鹰”)等多家航空制造企业,同时还拥有602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650所(洪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南昌航空大学等多家航空科研院所和试验基地。

洪都集团、昌飞、九江红鹰都具备飞机整机制造能力,使得江西成为我国唯一拥有3个飞机整机制造企业的省份。洪都集团和昌飞都是中航工业所属的特大型骨干企业,都具有雄厚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加工实力。表1详细分析了洪都和昌河两家航空企业的优势。

九江红鹰是由波兰斯维德尼克公司、九江红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6000万美元兴建的一家民用直升机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总装和销售SW-4等型号的直升飞机, 2010年2月制造的首架直升机已成功试飞。该项目达产后,可年产直升机39架。

2.江西航空产业发展载体

航空工业聚集效应明显,要发展航空工业就必须为其聚集创造条件。2010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南昌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使得江西的航空产业有了一个聚集的载体。南昌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由“一城二园区”构成,将重点研发制造大飞机大部件、先进教练机、系列直升机、农用飞机、无人机等航空产品,以形成特色鲜明的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一城”即南昌航空工业城,是基地的主体部分,规划面积25平方千米,预算投资400亿元[2],分三期开发建设。目标是到2018年,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航空城,实现总收入1000亿元[3]。规划中的南昌航空工业城项目包括七大板块:大飞机大型零部件研制项目、发展转包生产项目、配套机载及地方军工项目、通用航空制造及经营项目、洪都集团新机场建设、运输能力建设、航空城服务体系建设。为推进项目实施,航空城还将组建航空城科技开发公司(负责航空城的规划建设)、洪都商用飞机股份公司(致力于大型飞机转包)和南昌通用飞机公司(目标为高端公务机)等三大公司。

“二园区”包括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园区,以昌飞公司和602所为主体开发建设,初步规划面积18平方千米;九江红鹰飞机产业园区,在九江出口加工区新建总装生产区及相关设施,总面积2平方千米。

3.江西航空产业发展政策

从产业特性看,航空工业是一个非竞争性行业,国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政策导向作用。在“以工业崛起加速江西崛起”的战略指引下,从2003至2007年,江西先后出台了《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等文件,在其中都明确提出把航空制造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9年年底,江西又制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得到国家批准,成为江西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航空产业基地是该规划重点打造的“十大产业基地”之一。同期,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审定的《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航空制造业又一次位列其中。

4.大飞机项目带来的契机

2009年5月,洪都集团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成为我国大飞机项目首批9家国内供应商之一。目前,江西已有洪都、昌河两家企业入围C9型客机机体供应商名单,是唯一有两家企业入围的省份。洪都获得前机身和中后机身等部件的研制与生产任务,占机体份额的25%以上,成为机体主供应商;昌飞获得机翼扰流片等部件的研制生产任务。按计划, 2016年大飞机零部件将在南昌航空工业城进行批量生产。

5.江西航空产业现有规模

数据显示, 2002年航空等精密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20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工业增加值36亿元[4]。2004年,全省航空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5. 42亿元、销售收入20. 33亿元、出货值5. 5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 59%、7. 02%、18. 98%[5]。2005年,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企业资产总额为317. 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9. 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7. 0亿元、利税总额20. 1亿元[6]。而到2008和2009年,江西的飞机制造产业规模在我国飞机制造业排到前5和前6的位置(见表2)。

三、航空制造业作为江西支柱产业的必然性和发展机遇分析

1.支柱产业理论概述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是国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构成,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和产品市场,对国家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和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7]。关于支柱产业的特征有很多争论,一般认为支柱产业有以下特征[8]:技术密集度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扩张能力强;经济规模大,一般占GDP的5%以上,经济贡献率高;经济效益相对显著,能够更好地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不管怎样界定,支柱产业具有经济规模大、经济效益高和产业关联度高的特性,并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例如,江西省从2003年开始大力发展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涉及17个行业,经过几年的努力,这几大产业已成为带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8年六大支柱产业实缴国税收入172. 18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总额的比重为47. 26%,对全省国税收入增收总额的贡献率为90. 44%[9]。

支柱产业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是支柱产业的选择问题。即政府根据产业结构的整体规模,确定一定经济时空下的支柱产业,确定产业发展的序列,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依靠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选择涉及到选择基准的问题,一般认为应该根据其特点确立相应的基准,也有学者认为对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也可用于支柱产业[10],如罗斯托准则和动态比较优势准则等。围绕着这些原则、基准,涌现了一些选择方法,常用的有相对比较优势指数法、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投入产出法等。这里不赘述。

2.航空制造业作为江西支柱产业的必然性分析

在这里,我们仅根据支柱产业的特征,从航空工业的特征和江西航空制造资源的比较优势两方面进行一个定性分析。

(1)航空工业特征符合支柱产业的选择标准从特征来看,航空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产业,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高。这一点符合支柱产业具有经济规模大、经济效益高和产业关联度高等特性。首先,航空产品一个机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开发周期长,综合性和复杂性高,风险大。大飞机要获得盈亏平衡,产销必须达到一定规模,这符合支柱产业经济规模大的特征。例如根据规划,南昌航空城预算投资400亿,到2018年,预计将实现年收入1000亿元[2]。其次,航空工业技术含量特别高,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巨大。美国和欧洲的航空工业发展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是:产出比为1: 80,技术转移比为1: 6,就业带动比为1: 12[11]。

以中国与巴西合资制造的ERJ145飞机为例, 2003年总投资为0. 25亿美元, 2010年年底前交付66架,总价值约为13亿美元, 7年的投入产出比高达50倍[12]。此外,航空制造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环境污染很小、能耗低,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江西发展理念。

(2)江西航空工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证明了其作为支柱产业的必然性从目前来看,相对于全国其他省份的航空制造业,江西航空制造业具有四大比较优势(见图2)。

首先是基础和政策优势。如前所述,江西航空工业基础优势明显,既有三个航空制造主机企业,又有航空科研机构和大学,具有产学研互补的优势。

南昌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是全国第二个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江西航空制造业提供了发展载体,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则为江西航空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其次是航空研发优势和产品优势。江西航空制造业研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江西拥有650所和602所两个飞机研发机构,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特别是洪都集团厂所合一的独特体制使其在同行业中具备产品研制周期短、效率高、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快、投入产出比例高等突出优势。而产品优势则体现在洪都拥有性能先进、性价比优良的教练飞机和通用飞机,而且几乎都是国内唯一的产品;昌飞所生产的直升机品种和数量居全国首位,在直升机技术创新领域开创了我国多项先例。这些在第二部分的内容已有详细说明。

再次是区位优势。作为中部省份,江西同时衔接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西经济区,地处上述三个经济活跃地区的腹地,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作为航空制造业巨大推手的大飞机项目总装已定点于上海市,而江西毗邻上海,南昌与上海的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非常发达和便利,可较好解决运输问题,与西飞等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南昌又是一个离上海最近且能提供完备的航空产业集群、人才支撑的中西部经济区域中心城市,投资、劳动力、生产成本具有可比优势。

3.航空制造业作为江西支柱产业的表现分析

前几年,尽管江西一直将航空制造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其作为支柱产业的表现还难以令人满意。数据表明,航空制造业在江西工业销售收入和利润中所占比重一直偏小(见表3),说明其作为支柱产业的带动和贡献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支柱产业的发展是受制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的。前几年江西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受到技术和资本的制约无法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二是江西航空工业长期以来一直集中在军事装备领域,分散了资源,有限的民用飞机市场也没有发展起来;三是航空工业要取得一定的成本效益,必须要达到一定的产销规模,也就是要有一定量的市场需求,而江西目前并不具备这样一种条件。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江西支柱产业的地位就应该有所动摇。因为尽管江西航空工业本身可能成本效益较低,但就它对整个江西技术竞争力的提高和带动而言,其未来巨大的战略带动效益不容忽视(这一点前面已经论及),且目前江西的航空制造业还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机遇。

4.江西航空制造业发展新机遇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工业化的新进展、大飞机项目的实施、通用飞机需求增长的态势,以及国家航空战略的总体规划,构成了江西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四大机遇或者动力(见图3)。

图3 江西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机遇示意图首先,离开国家的投入和支持,任何国家航空产业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发展规划纲要》表现出国家发展民用航空工业的坚定意志,为江西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其次,从大飞机项目的全面实施来讲,随着洪都及昌飞与中国商飞签订大飞机零部件的供应协议,江西的航空制造业有了直接和明确的市场需求,不再是无米之炊。大飞机项目的巨大商机将使江西航空制造业更容易达到规模效应,从而发挥出其作为江西支柱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

第三,江西航空制造业具有直升机等通用飞机的研发制造优势,而国家对通用飞机的逐渐重视和通用航空空域的逐步放开,以及通用飞机本身巨大的潜在市场逐渐成为现实,这又将成为推动江西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另一巨大力量。

第四,江西工业化进步到了支撑产业升级的阶段。2008年江西省人均GDP为2173美元。根据工业化程度的划分标准[13],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江西三次产业结构排序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见表4)。

表4 改革开放初期与现在江西三产比例对比(单位:% )年份一产业二产三产年份一产业二产三产1978 41. 6 38. 0 20. 4 2007 16. 4 51. 7 31. 91979 46. 8 34. 9 18. 3 2008 16. 4 52. 7 30. 91980 43. 5 36. 9 19. 6 2009 14. 5 51. 2 34. 3

资料来源:据江西省统计局网站http: // jxst.j gov.

cn/Column. shtm?l p5=421&year=2010和《江西统计年鉴—2008》及有关数据整理。

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特点的航空制造业将是今后江西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发展方向,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又将为江西航空制造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显然,这是江西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

四、结束语

江西航空制造业作为国家航空产业的一环,既受到国家航空产业战略的影响,也受到地方政策的影响。尽管前几年江西航空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从目前来看,江西的航空制造业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机。江西正步入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中后阶段,大飞机又给江西航空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又恰逢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正向江西转移,“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将不再是一句空谈,江西航空制造业必将得到更多的资本和技术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江西航空工业自身长期积累的比较优势必将大有用武之地,从而必将促进江西航空制造业的大发展。将航空工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是江西省政府的必然选择,而航空工业的巨大带动效应也必将推动江西其他支柱产业的快速升级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光,胡丽梅.通用航空产业深度研究报告[R].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2010: 10.

[2]王洁.从200亿到400亿江西“航空城”扩容[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1-29.

[3]任芬.中航工业在南昌建航空城[N].京华时报, 2009-12-25.

[4]罗春林.江西全面壮大六大支柱产业[N].经济晚报, 2003-11-13.

[5]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4年江西高技术产业发展概况[EB/OL]. [2005-07-18]. http: // sdpc. gov. cn/gjs-cy/cyzhdt/t20050718_37085. htm[6]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EB/OL]. [2006-08-30]. http: // jxdpc. gov.

cn/ghjh/zxjh/20061114/084718. htm.

[7]秦海波.支柱产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15.

[8]马晓燕.支柱产业理论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25(2): 261.

[9]黄最东.六大支柱产业缴税占江西国税收入近半[N].中国税务报, 2009-06-24.

[10]李小建.公司地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38-54.

[11]方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225.

制造业发展规划范文5

作者:李冬雪,徐益君

[关键词]中医药;科技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2013-09-16

[通信作者]*李冬雪,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Tel:(010)88225159,E-mail:lidx@cncbd.org.cn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中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围绕政策环境、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

1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技发展,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来促进中医药的科技发展。2006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到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2012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里面均涉及了发展中医药的内容。

各部门也大力协同,了很多相关规划及文件,推动中医药科技的发展。科技部2007年1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中医临床研究、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列为优先领域。2010年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到发展中药产业,提升中药工业,改造中药商业,培育中医药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健康产业。2020年,建成一批各具特点、布局合理、区域化协调发展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2011年,科技部又陆续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等,均把中医药的发展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下半年连续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列举了16项重点任务。

可见,近些年来,国务院及各部门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大环境,也是中医药能够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2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持续增长,但同生物医药的其他相关领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1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在2007―2011年间保持逐年增长趋势,研发投入经费总额由2007年的188295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399807万元[1-5],增长了约17倍,尤以产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最快,见表1。

表1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数

Table1R&Dfund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万元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1650828106143681200823076396041959842009263525114820804220103536455674174144201139390667063293711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2.2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研发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的R&D课题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中医药学研发投入经费只有临床医学研发投入经费的约1/3[1],见表2。

表2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生物医药相关学科R&D投入经费数

Table2R&DfundsinbiomedicalfieldinR&Dinstitutionsanduniversityin2011万元

排名学科研发机构高校1生物学2596142263232临床医学621652263303基础医学37923988944药学61188566115中医学与中药学39390667066预防医学与卫生学36984215447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7281138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2.3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与化学药品制造业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为3293711万元,不到化学药品制造业的1/3[1],存在较大差距,见表3。

表32011年生物医药各相关产业R&D投入经费数

Table3R&Dfundsinmanufactureofmedicinesin2011

排名分类2011年R&D投入/万元所占比例/%1化学药品制造业1044223255.322中成药制造业329371117.453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265449414.064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248614013.17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且研发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3.1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人员总量从2007年的18578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35597人年[1-5],增长幅度达91.6%,增长较快,见表4。

表4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

Table4R&Dpersonnel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人年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245587037420200827741066713660200934021049915464201036471098910458201138971170519995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2产业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58.7%和34.5%;但产业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7420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19995人年[1-5],增长幅度高达169.5%,并且占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39.9%提高到2011年的56.2%,充分表明科研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成绩显著

4.1“中医学”科研数量增长显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网站数据显示,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学”文章的数量从2007年的15164篇增长到2011年的24620篇,增长幅度达62.4%,文章总数量的排名由2007年的第9名上升至2011年的第4名;并且在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中,“中医学”也由2007年的不在前10名跃升至2011年的第6位[6],成绩显著,见表5,6。

表5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论文数排名

Table5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takenbyCSTPC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农学农学中医学计算技术3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4基础医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农学中医学5农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农学6药学药物学中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7生物学中医学药物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8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预防、卫生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学9中医学预防、卫生化工化工化工10化学化学地学土木建筑土木建筑

表6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

Table6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cited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地学农学农学农学农学3农学地学地学地学地学4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5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6基础医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7化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8环境科学化学化学计算技术计算技术9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技术计算技术中医学环境科学10电力与电气中医学中医学化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另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SCI/EI/CPCI-S收录的“中医学”论文数从2007年的63篇增长到2010年的450篇[1,4],增长明显。

4.2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明显增长2002―2012年期间,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和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3074件上升至9451件,增长幅度超过200%,增长明显;同时,2002年至2011年期间,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由692件增至6319件,增长了约8倍,增长更为显著,见图1~2。

制造业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规划物流战略物流模式

随着对现代物流管理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同时又迫于竞争环境的压力,国内各大企业集团纷纷改革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积极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本文正是基于我国制造业的物流现状和内外发展环境,给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定位和规划,为制造业成功实施物流改革指明了道路。

我国制造业物流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企业物流发展规划就是根据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和物流发展的要求,确定与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物流运作模式。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物流发展方向的定位、物流战略的调整、物流运作环境的改善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善物流管理及服务水平,从而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体系。

制定企业的物流发展规划,首先要做的就是客观、准确地评价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环境。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宏观和外部环境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宏观产业政策尚未规范,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薄弱,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市场薄弱等,这些都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制约条件。在企业内部,虽然有一些企业已走在了物流设计、改造与应用的前列,在向现代化物流管理迈进。但就总体水平而言,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仍处于分散的、初步的功能性管理阶段,粗放型经营依然突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受损;物流活动被分散在各个部门,物流系统处于隐性状态;企业总体布局一般都未对物流进行规划设计,物流格局不清晰,在运行中经常造成物料停滞、混乱或无效搬运的状态,物流运作效率低下等。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管理模式和水平,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随着市场环境和竞争形势的发展变化,企业的物流管理思想和手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传统的分散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转化;由操作型管理向决策型管理转化;由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化;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物流管理。新的管理思想和手段要求企业重新认识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战略高度规划和管理物流活动,跨越企业范围整合企业物流系统,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为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绿色化、柔性化、全球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的物流管理离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如何规划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之路,对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取得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造型企业物流战略的调整

物流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存亡。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加大自身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之外,还要制定合理的物流战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物流发展的正确方向。

国外企业物流战略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我国制造业要实现这个过程,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

从现状看,我国制造型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用地、仓储设施、运输装卸等手段和加工配送能力等物流资源,物流系统比较完备,具有相应的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物质条件。但是企业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却普遍低下,而且企业物流发展的外环境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急需考虑的不是盲目建立大而全的物流系统,也不是盲目地追求社会化物流服务,而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物流系统的整合、优化。通过对企业物流的整合、优化,以实现企业内部的物流一体化,并逐步将物流活动扩大到与客户和供应商相结合方面,最终通过外部物流一体化的延伸实现供应链管理,是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的物流发展的主要战略。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处在第一阶段,内部局部物流整合阶段。企业虽然对物流各环节改进,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物流系统存在着“效益背反”规律,各个环节是有效的,但总体并不一定有效。这同时也告诉我们:物流整合、优化不单单是从物流各环节入手,更要把物流的各子系统,各环节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整体上统一规划、合理组织,这样才能使物流资源达到合理利用,从而降低成本。

制造型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运作和经营的效率、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应根据物流战略的发展方向,全方位、综合地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

当前我国制造型企业的物流战略就是对现有物流系统进行整合与优化,通过把企业所有的物流活动纳入一个统一的部门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整个集团的物流整合;通过对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和再设计,改进和完善企业物流的运作方式、流程等,达到物流系统的优化。因此,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必须以物流系统的整合与优化为方向。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要保证物流系统的整合,就必须有充分整合的物流组织做基础。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设计合理的物流组织结构。最初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组建物流一体化的组织,实行企业物流活动的统一性、集中性的管理,有效控制整个企业的物流实施状态和运作情况。

其次,高效畅通的物流系统还需要先进的流程做保证。通过对企业间和企业内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改变流程的逻辑顺序和结构,整合内外流程和资源,减少不增值的活动,缩短流程时间。从最终顾客的价值需求出发,建立起真正对顾客负责的最佳服务流程,从而显着改善企业物流的绩效。

最后,积极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运输系统、库存系统、配送系统、物流网络和局部设施布局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有效解决目前企业物流系统中低水平运作、重复建设、选址不当、管理混乱等问题,为物流系统的优化奠定基础。

制造型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