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的认识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客家民俗体育;隐喻;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58-02

客家民俗体育种类繁多,有九狮拜象、竹篙火龙、抢打轿、跳房子、滚铁环、打水漂、打铜钱、捉瞎子等。对于客家民俗体育,目前学界已从体育科学的视角对其特征、内容以及当代价值作了较多研究。本文拟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进行探究,以飨读者。

一、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隐喻

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山居生活中结合其风俗习惯和生产劳动所创造的一系列融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活动项目。这些体育活动反映了客家人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的发展历程,具有以宗族群体为本、以儒学伦理为中心、强调整体性、统一性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内涵[1]。因篇幅所限,笔者无法对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隐喻逐一进行阐释,兹择取几则较具代表性且意蕴丰富者进行阐述,以期达窥一斑而知全豹之功效。

(一)舞狮子

“舞狮子”是客家地区常见的民俗体育项目,是一种舞蹈与武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舞狮子以赣南地区上犹县营前镇的“九狮拜象”最具典型性。“九狮拜象”的活动通常在每年的腊月初开始,由一龙、九狮、一象、一麒麟组成。表演者多为“练家子”,否则走入死门就不能团龙。舞狮子早年的形式为“龙狮舞”,后来为了将场面变得更为壮观,组织者们就在数量上做起了文章。“九”为阳数中的最大数,因此狮子的数量就增加到了九只。狮子数量的增加未免太过单调,比狮子大的动物是大象,狮子不敢犯象,所以就又增加了一只象,这样狮子朝拜象就合乎情理了。象是宰相的谐音,是权力、地位和势力的象征,舞狮子含有驱邪和庆丰收的寓意,而“九狮拜象”则隐喻着新年伊始“万象回春、九州同乐、共庆升平”的喜庆情景,又寄寓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2]。

“九狮拜象”是客家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一个反映,体现了营前客家宗族之间争斗和竞争的演绎过程。在“九狮拜象”活动中,狮群踩着高桩步,踏着铿锵有力的节奏,上下摆动,气势非凡,隐喻着客家人不畏艰险、团结一致、奋勇拼搏的英雄气概,是完美精神的象征[3]。

(二)游火龙和游火虎

游火龙和游火虎是客家传统节日“竹篙火龙节”上举行的民俗体育活动。客家人在每年的中秋节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每年农历八月初一的游火虎标志着竹篙火龙节正式拉开帷幕,八月十五晚上的游火龙则将竹篙火龙节推向最。

游火龙和游火虎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处处体现着客家人勤劳勇敢的大无畏精神,隐喻和寄托着客家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譬如,举行游火龙和游火虎活动时,表演者身在浓烈的爆竹和烟花场地中,赤膊袒胸,随时都有可能被火焰灼伤。但这对于客家人而言并不是一种危险行为,恰恰又预示吉祥如意的兆头。这同时也隐喻只有勇敢的客家人才能够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顽强生活,发家致富。又如,在游火龙的首场表演“烧火树”中,“火树”的每一环节都称为“托”,其中依次悬挂的吉祥物无不形与义连,意境悠远,展现了客家人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这也是客家人沿袭中原儒家文明,自身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坚定信念的精神。游火龙和游火虎的活动中所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当于一台大型文艺晚会。活动磅礴的气势、繁复的程序、如歌般的节奏,以及客家人团结合作共创盛举的精神风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火龙光彩、火龙活力与火龙精神深深沉淀入客家人的内心,伴随客家子孙在闽粤赣地区搏击山野、生生不息[4]。

(三)抢打轿

抢打轿是赣县白鹭村特有的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所谓“打轿”实际上就是个“井字形”木架。不过,因“打轿”被赋予了“财大发,多添丁”的寓意,当地人每年都会乐此不疲地隆重举行。每年正月初七,白鹭村家家户户点燃彩纸扎的各式“彩灯笼”、“彩纸船”、“彩纸轿”,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向祖祠。在此期间,屋外的锣鼓喧天响,鞭炮齐放鸣,场面可谓是空前的壮观。客家后生们精神抖擞地赤膊上阵,重重簇着一个“打轿”,蹿到祖堂上,点烛焚香,众人高擎打轿,三起三落,重重地击地三下,雷爆般地怒吼三声:“发!发!发!”[5]。过后,客家人便涌出祖祠,参加争夺打轿的活动。只见客家后生们个个毫不逊色,使出浑身解数,把打轿抢往事先拜托他们帮忙、准备领打轿的那户人家。由于打轿象征“打(大)发”,因此大家都以能领到它为荣,那些祈求添丁生子的家族就更加迫切领到打轿,给自己和整个家族带来好运。由上述可见,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一般都含有不同的寓意,有企盼吉祥如意的,有祝愿平安顺畅的,有祈求添财增福的。我们从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隐喻中不难看出客家人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客家民俗体育的社会功能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指出:“每个风俗与信仰在该社区的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某些决定性的角色,恰如生物的每个器官在该有机体的一般生命中扮演着某些角色一样。”[6]他的言下之意是一切文化都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作为客家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客家民俗体育同样具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

(一)强健体魄、展现勇气的功能

客家民俗体育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产生,是客家人作为祛病健身的有效手段[7]。表演竹篙火龙节的客家人,手持龙把,一边做着跳跃、翻滚、攀爬等动作,一边上身,在火光中自由穿梭。这不仅需要无畏的勇气,而且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能够举起竹篙,并做出各种漂亮的动作。因此参与者平时要做相当多的锻炼才能够达到表演所需的力量、灵敏、速度和耐力。

(二)增强客家团体社会交际的功能

客家体育活动通常是在节日、祭祀及劳作之余进行,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和广泛的普及面。客家民俗体育如九狮拜象、竹篙火龙、担灯、抢打轿、跳房子、滚铁环、打水漂等都是集体性的活动,参与人数甚多。例如,游火龙的队伍动辄数十人至数百人,规模巨大,除了表演者还有观众、游客,有时人数可达上千人。客家人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人际交往机会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参与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客家集体活动的角色中,进而增加了客家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强化了客家人的集体意识。

(三)实现客家群体团结互助的功能

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多为集体项目,是在多数客家人共同参与中完成的。这些大型的客家体育项目对参加者的协作能力要求极高,也正是这一点加强了参加活动的客家人的互相沟通,增进了参加者之间的感情,改善了参加者的关系,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有着实现客家群体团结互助的功能。

(四)加强客家凝聚力的功能

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给客家村民们创造了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通过共同的节庆习俗、庆祝仪式等体育活动,强化了客家人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认同,增强了客家村落的凝聚力。在“桥帮灯”、“担灯”、“竹篙火龙”等大型民俗体育活动中,处处体现了客家民俗体育增强凝聚力的功能。这些活动的组织工作大多非常复杂,整个活动从组织策划到整体协调再到相互配合,皆能体现民主平等意识,并能培养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客家凝聚力[8]。

三、结语

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客家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劳作的精神和意义。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解读出客家民俗体育是极具丰富文化隐喻和内涵的,其中所寄托的客家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客家人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都是客家文化的具体表现。

任何文化都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客家民俗体育也并不例外。这些功能增强了客家人的体质,丰富了客家人的生活,提高了客家人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加强了客家人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对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允蚌,钟晓华.客家体育文化与赣南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整合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1).

[2]吴玉华.赣闽粤客家“打龙灯舞狮子”与民俗体育文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3).

[3]谭东辉,刘志民.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上犹县营前镇“九狮拜象”田野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

[4]江金波.客家火龙民俗[J].寻根,2005,(3).

[5]谭东辉.客家“抢打轿”的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0,(2).

[6]A.R. Radcliff-Brown, The Andaman Island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2.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2

你院(1989)民报字第3号关于雷俊文诉马国归还亲生子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认为:此案情况较为特殊,雷俊文夫妇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拒不采取措施节育,超生第二胎,为了逃避处罚,弄虚作假,对孩子不负责任;马国夫妇原有两个女孩,又擅自收下了雷俊文夫妇的孩子,也不符合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双方当事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过错。法院审理此案,如简单地就收养关系是否成立予以确认,将孩子判归那一方抚养都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可从该案实际出发,根据雷俊文夫妇确有“不要孩子”的表示,况且孩子已由马国夫妇抚养两年多等情况,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不受影响考虑,对雷俊文夫妇归还亲子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为宜。但要注意过细地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妥善处理,以防矛盾激化。以上意见,供参考。

附: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雷俊文诉张秋花、马国归还亲生子一案的请示报告  

                                〔1989〕民报字第3号

最高人民法院:

山西省祁县人民法院受理的原告雷俊文、李芳珍夫妇诉被告张秋花、马国归还亲生子一案,持两种意见。经请示晋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仍不能统一,遂向我院请示。经我院研究,仍是两种意见。鉴于本案属新型案件,且涉及到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特呈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确定。

基本案情:

原告:雷俊文,男,37岁,汉族,太原市五金工业公司金属制品厂职工。

原告:李芳珍,女,36岁,汉族,太原市市民,雷俊文之妻。

被告:张秋花,女,38岁,汉族,祁县西六支乡卫生院医生。

被告:马国,男,34岁,汉族,祁县西六支乡高村村民。

第三人:李秀珍,女,33岁,汉族,祁县西六支乡祁城村村民。李芳珍之妹。

原告雷俊文之妻李芳珍于1986年12月计划外怀孕(第二胎),次年6月被雷俊文所在单位发现,要求其采取补救措施。在单位多次督促下,原告雷俊文于1987年7月20日左右,将其妻李芳珍由太原送到祁县其妻妹李秀珍家中,并要求李秀珍给联系医院。李秀珍按照原告的要求和高扣仙(李秀珍的表妹)一起找到被告张秋花医生家,恳求张为其姐作引产手术。7月28日在李芳珍分娩前原告夫妇均表示不要孩子。29日凌晨3时左右李芳珍正常生下一男婴。李秀珍就与张秋花一同将婴儿抱到事先联系好的高扣仙家中。当日上午10时,原告雷俊文接李芳珍出院时,也未过问婴儿如何。29日上午,村民范润莲来看儿媳高扣仙,见炕上有个婴儿,便问是谁家的,在场的李秀珍说是我姐的孩子,要给人。范润莲就将此事告诉了被告马国的大姐马和,马和看了孩子后,将马国夫妇领到高扣仙家与李秀珍商谈收养该婴儿的事宜,李秀珍当时表示同意。下午3时,马国夫妇将婴儿抱走给李秀珍留下人民币1000元,布6尺、红糖2斤;鸡蛋2斤。此钱物一直保存在李秀珍处。

李芳珍出院二、三天后,找张秋花说孩子死了。要求张开个引产手术证明,张即给开了引产证明。原告雷俊文将该证明交到单位后,其单位怀疑证明有假,遂派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原告雷俊文之妻超生二胎是实,故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给予雷俊文记大过等处分。祁县卫生局也对被告张秋花不负责任,放弃原则出具假证给以记大过和降一级工资的处分。雷俊文受处罚后,于1988年6月5日向祁县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张秋花、马国归还其亲生子。

祁县法院审判委员会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应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一千元予以没收。理由是:(1)原告在未生孩子前,就由第三人联系好放孩子的地方,原告雷俊文在检查中也写着不要孩子了,说明原告在孩子出生前已有送人准备。(2)原告雷俊文让其妻李芳珍放弃医疗条件优越的太原市而去条件差的乡卫生院做“引产手术”,实际上是想逃避计划生育。(3)原告李芳珍以产后“昏迷”,不知道孩子被抱走的说法,不能服人,所以孩子让人抱走原告夫妻是知道的,是无目的送养,现在要求归还亲子不能支持。

第二种意见:收养关系不能成立,孩子应归还原告。理由是:(1)被告马国从高扣仙家抱走孩子时,原告夫妻均不在场。原告雷俊文是安排其妻来引产的,孩子死活他当时并不知道,更说不上同意送人的问题。根据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法律政策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7条第二款规定,“生父母中有一方不同意的,收养关系不能成立”。本案原被告并未见面协商,原告夫妻也未同意,事后也无证据说明他知道孩子活着送人了,所以收养关系不成立。(2)被告马国现有两个女孩,按照山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山西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夫妇双方年满三十五周岁,经医院证明有一方无生育能力不宜生育的或年满三十五周岁以上的单身公民,申请收养弃婴的,经当地民政部门审查核实后,可以批准收养一个婴儿,公安部门应准予落户”。被告马国不具备收养条件。(3)被告马国给第三人李秀珍留下的钱物,从现有证据看,原告当时并不知道,也未接收,因而不能证明原告当时同意送养。

以上两种意见不能统一,遂逐级请示到我院。我院审判委员会于5月5日研究后,仍是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本案收养关系的形式要件不具备,收养双方并未见面,共同协商,也无书面协议和公证文书。从现有证据看,整个送养行为均是原告之妹自己所为,并无证据证明是原告委托其妹的。将小孩送给他人抚养,并不是原告的真实意志,更不是原被告双方协商一致的共同表示,不符合收养必须“双方同意”的条件,所以收养关系不能成立,孩子应归还原告。第二种意见认为:虽然收养的形式要件不成立,但实质上收养关系已经成立。因为原告李芳珍怀孕后,迟迟不采取措施,就是想要孩子。在李分娩后,原告夫妻二人不可能不过问孩子的情况和下落。即然知道,在送养后的十几个月内不问不理,应视为是对李秀珍送养孩子行为的默认。原告夫妻在孩子出生前曾向医生明确表示不要孩子,就是暗示其妹李秀珍可以全权处理孩子问题,因此李秀珍送养孩子的行为应视为有效。同时,原告雷俊文所以要在其妻临近分娩时才送到祁县的农村,就是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免受处罚,欺骗组织,蒙混过关。现原告认为已受处分,就提出要孩子,不能支持。否则,就支持了原告的欺骗行为,但由于被告也已有两个孩子,现又收养一子,也违反了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如把孩子判归被告,也就支持了被告的违法行为。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民俗文化;幼儿园;开发;融入;园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资源,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为了了解目前民俗文化有无走进幼儿园,有无纳入幼儿园课程资源范畴,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方式与程度以及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是否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实现的情况,我们策划了此次调研活动。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和调查问卷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后,用自己设计编写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从幼儿园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方面入手,设计了有关民俗文化的价值、民俗文化的活动、民俗文化与园本课程的开发与融合等问题,较为全面地去了解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运用的现状,经由指导老师审核后确认发放。问卷分为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

其中,在研究对象样本选择上,电子问卷主要发放给网络上嘉兴地区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填写,纸质问卷主要发放给随机发放附近一些幼儿园的教师,并询问一些关于民俗文化资源运用的一些看法。

本小组共发放纸质问卷80份,回收74份,回收率为92.5%,同时共收到了68份电子问卷,总数为142份。所有问卷经核实均真实有效,且数量达到一定要求,可作为数据进行参考。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调研小组将调研结果分为基本信息、运用现状和内在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分析。

(一)基本信息

我们总共收到了142份调查问卷。其中就职于公办幼儿园的被调查者为95.1%,就职于民办幼儿园的被调查者只有4.9%,说明我们这次调查的数据针对公办幼儿园是较为科学的,但是对民办幼儿园的了解并不全面。在之后的调研活动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不平衡的情况出现。

我们同样调查了就职幼儿园的性质和等级,被调查者就职的幼儿园以城镇幼儿园、一级幼儿园为主,但总体来讲,我们在调查中显示出的幼儿园结构较合理,有一定代表性。

另外,由表 2可知在教龄方面,被调查者为0~5年,5~10年,10~15年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3%:26%:31%,专科与本科的被调查者的比例约为4:3,任教班级小班、中班、大班的比例约为1:1:1,年龄结构分布合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调查中我们的发现,超过90%的被调查者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但只有6%的被调查者非常熟悉当地的民俗文化。同时也有5%被调查者表示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基本上不太了解甚至一点也不熟悉。这表明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因此,在各地民俗文化的普及上,还需要更加深入和广泛。

(二)运用现状

由表 3可知,在认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哪些价值方面,增强儿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最高的因素,其中促进家园社区交流、培养儿童的个性品质等选项也有较高的选择率。而且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孩子会喜欢民俗文化相关活动,说明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及可行性。

由此可见,教师们对民俗文化有着较高的认可度,认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一定对社会和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但是从中也可发现,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准确认识到民俗文化的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根据表 4我们可以看到,有77%的教师常在课程开展中渗透民俗文化,其中只有28.5%的被调查者会依据儿童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对民俗文化进行调整,其他被调查者表示对民俗的变动性不大。也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少在课程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内容。

由表 5可见,有90%被调查者表示会去探究如何将当地民俗文化更科学地融入到园本课程中,但是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偶尔进行探究,常或总是会的只占16%,不会的占10%。这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对运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正确,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融入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的研究,开发意识较为淡薄,能力有所欠缺。

根据表 6可知,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综合艺术被应用地较多,而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被应用地较少。说明教师在开展课程中,有意识地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选择,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但是总体来说,民俗文化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并不广泛,就目前情况来说,教师们在开展课程时,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还没有很深的把握,开发的积极性并不是很强,利用民俗文化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上较为单一。

四、探讨

窥一斑而知全貌,据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大部分教师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且在园本课程中有一定运用。说明教师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部分教师在课程上也对嘉兴民俗文化资源多种不同形式加以实践运用,已经初步有了一些效果。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在园本课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时只是照搬原有的形式与内容,课程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较薄弱;部分教师对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的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改编,可能会导致在教学活动的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另外,在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频率较低,种类较为单一。

对于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本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发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上虽有一定重视,但更倾向于与中小学课程的融合。由于对民俗文化与幼儿园课程开发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够,在两者融合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对幼儿园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因此,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并没有发挥其独到的教育价值。

其次,教师对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了解不足,而且只会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不会主动去学习尝试,对于一些较难融入课程的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探索分析,且缺乏园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另外有一些教师的创新意识欠缺,没有很好的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方式,导致有些时候资源堆砌,没有有效的运用。

那么对于嘉兴市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更好的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去呢?

(一)增强教育主管部门的对民俗文化资源进幼儿园的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应增强对民俗文化资源在现代教育价值方面的认识,增加对于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的重视,推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嘉兴市民俗文化。重视幼儿园园本课程中民俗文化运用情况,进行鼓励与扶持。同时,建议部门加大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促进社会形成重视民俗文化的氛围。

(二)促进民俗文化在幼儿园特色建设中的运用

幼儿园特色建设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幼儿园要办出特色,必须从整体着眼,从重点着手,选准“突破口”。幼儿园可以以“民俗文化”为突破口,充分开发与利用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对课程设置、教育形式等进行探讨和改革,推动民俗文化特色教育的开展。

(三)推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幼儿教师对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的了解,更准确深刻地明白民俗文化的精髓,以便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运用。

将提高教师的科学与文化素质的、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视为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要加强研究民俗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运用的途径,不断尝试、运用和开发,特别是对比较薄弱的民间音乐和美术方面,克服畏难心理,不断产生新想法,使民俗文化资源能够更好融入课程。教师要提高园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组建团队进行开发。

教们可以对民俗文化资源的运用进行交流改进,定期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一起探讨,研究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更好的途径。幼儿园可组织教师们互相观摩学习,吸收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 浙江民间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2011.

[2]张卫民等.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 2011(6): 57-61.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4

一、周口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周口市在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一个成功的经验是发挥政府职能,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确定具有丰富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厚的鹿邑县为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试点单位是具体的一种反应。抓好老子文化产业,积极论证建立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经营体制,加强对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管和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的运营,组建鹿邑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经营公司,改变以行政系统代替市场的旧格局。目前,鹿邑县组建了民营的老子文化艺术团,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每逢初一、十五在太清宫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4年,周口市利用姓氏起源地优势,举办了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吸引了海内外数千华人参加,签约招商引资合同51个,项目总投资达63.58亿元人民币。次年,在老子故里,该市的鹿邑县举办的国际老子文化研讨会,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使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升温,引进资金2亿元,顺利完成了老君台、太清宫景区的开发。节会活动直接带动了其他相关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2006年五一节期间,到周口寻根问祖的人数比2005年增加了300%左右。二、周口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大的层面上看,在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等方面还有比较大的缺陷。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弊端;产业普遍档次不高、规模较小;存在资源闲置的问题;健全的市场化产业投资融资体制尚未建立;不熟悉市场运作的法制,缺乏营销文化产品的意识,致使文化产品得不到市场回应。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部分业态定位不准

宏观调控职能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政府文化行政管理要按照有限政府的思路,根据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律,对文化产业实行经济、法律等管理,引导社会资金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规范文化产业经营主体的行为,实现文化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在周口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还存在部分民俗艺术处于自然存在的形态,或者用家庭作坊式的方式生产,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比如,传统工艺“泥泥狗”、“布老虎”,其研发、销售走的是“大众路线”,即散漫型发展道路。当然,仅仅从从业人员的绝对数字上看,这种发展是一种文化的繁荣,或者说是文化量的扩张。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盲目的、缺乏规范性的发展,可能会使一种民俗兴极一时,在极度繁荣的背后就可能是迅速的没落。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的文化附加值来体现的,仅仅站在吃老本的基础上,只能导致产业化带来文化的末路化。形成合力、形成品牌,才能形成稳定的市场,才能吸引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员去发展,否则只能是在周口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自酌自饮、自弹自唱。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中,政府应该树立明确的管理和引导意识,既做到抓“大型节会”的大发展、大项目,同时也要正视一些小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否则,会造成周口民俗文化历史性品牌的遗失。

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也是周口民俗文化没有产生品牌效应的重要原因。周口民间有一种传统乐器“埙”,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中原大地民间音乐的发展,但是这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民间文化。2008年的奥运会,让中外友人都深刻的铭记了这样一种乐器“缶”。其实,缶也不是一个能代表中国音乐水准的乐器,或者说也很难登大雅之堂。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曾有“秦王与赵王击缶”的描述。秦地是蛮夷之处,文化是极度落后的。但是,出身于古秦地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使“秦缶”成为代表中国古代乐器的符号。这就是品牌效益。而周口的“埙”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所用乐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现在的产业发展中,仅仅沦落为精装“泥泥狗”的陪衬,没有独立的包装,没有独立的文字介绍,没有任何品牌效应。针对这种状况,政府特别是政府体制下的文化部门应给予指导,促使周口民俗文化产业化进展良好。

2、缺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长远规划

转变观念,强化民俗文化产业意识。政府对文化产业,尤其是民俗文化产业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逐渐意识到民俗文化“产业化”的重要意义时,才开始从战略的高度去关注和推动看似平常的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扶植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只有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强化民俗文化产业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转变。周口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还存在低水平运作的问题,缺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愿景。如“太昊陵担经挑”。“太昊陵担经挑”历史悠久,歌舞同源。《诗经•陈风》就有载歌载舞的记载。经历几千年沿传,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经挑舞是专门为祭祀太昊伏羲是而演,为周口市淮阳独有。经挑舞又称担花篮,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巫舞。每班四个老斋公,三人表演,一人打经板(竹制),在经板中以说明形式为表演者伴奏,三副经挑六种花篮,花篮竹制精巧,有龙、狮子、虎、宝瓶等式样,舞者全身饰黑色服装,偏大襟上衣,大腰祥均镶彩边。黑鞋绣花,黑头纱长约五尺,下缀二寸长穗。舞者多为五十至八十岁的老斋公,淮阳全县20个乡镇中14个乡镇都有舞者,临近县市日太康县、西华县亦有。“担经挑”它是颂扬伏羲、女娲繁衍人类的祭祖形式,也是求子还愿的一种形式,如果求子成功,还要三年担花篮还愿。1987年,“担经挑”在全国民间舞蹈学术讨论会上,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这是一种极富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民俗,但是,在现在的发展中却处于停滞阶段,突出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引导。在每年的大型节会中,都会有群众自发的在羲皇广场(太昊陵午朝门前的群众文化广场)集会,表演“担经挑”。但是,这种表演和同在一个广场表演抬花轿、吹唢呐的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缺乏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引导,仅仅停留在表演者替人还愿或者说自觉自愿的认识,甚至因其具有“巫舞”的特性,甚至被当地的青年人认为是封建迷信,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具有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将会消失。

3、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有媚俗化倾向

庙会文化在周口的民俗文化中占有很主要的份额。庙会是我国传统的民众节日形式之一。它是由宗教节日的宗教活动引起并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在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酬神、娱神、求神、娱乐、集市等活动的群众集会。在周口市三大庙会中,淮阳“三皇”之首伏羲庙会所在地太昊陵,占地870亩,十门相照,巍峨壮观;老子故里太清宫,仿长安皇宫建造;老子修道成仙、飘然升天老君台,高坛建筑,庄重古朴;周口市关帝庙,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美术、冶炼等工艺荟萃的古建筑群。但在周口市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中,在这些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则存在大众仅是烧香朝拜,而忽视对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内涵的吸收和采纳的弊端。在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规避低俗,提升民俗文化的格调,是产业化发展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从人才方面看,周口市文化产业的人才总量、人才质量、专业化程度以及人才分布都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相差甚远。

旅游业是民俗文化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周口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媚俗性突出表现在导游对文化景点和文化遗产解说时,往往忽视对其中蕴含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的介绍,而是更多地介绍一些子虚乌有的民间传说、以迎合游人,增加所谓的趣味性,而对这个景点的文化内涵却不提及。而且,由于导游指示牌仅仅是对建筑的名字介绍,而忽视文化背景的解说,让不熟悉周口风土人情的游客有种仅此而已的偏见。特别是周口民间工艺品,没有规范、统一的介绍,全凭手工艺人的简单、肤浅的认识,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周口民俗文化很难形成真正的产业化。

三、加快周口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文化发展属于意识形态的进步,意识形态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繁荣稳定和社会的进步。除了发展周口当地经济社会这一传统观点外,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1、强化政府职能

在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是注重政府宏观主导作用。产业发展理论以及我国经济实践表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并能取得预期成效离不开各方面的配套措施。其中,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和作用举足轻重。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已经明朗化,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以来,各级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对于文化产业中最有代表性、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文化产业认识逐步明晰。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既要逐步地适度退出市场,又要培育市场、引导市场。从宏观上做好产业规划,制订和完善市场法规,整治市场秩序,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引导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营造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周口成立了文化强市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制定和完善地方文化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政府宏观调控制度。同时,建立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形成满足社会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的生产和服务体系,形成开放竞争、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2、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表现为政事合一、政企不分、公益型、福利型、事业型三位一体的旧的计划经济文化体制仍旧影响和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现行文化体制改革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并因此而引起政府职能的错位。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决定了在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对政府的要求更高、更宽泛,同时,对社会环境的要求更加明晰。针对周口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弊端和文化发展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的现象,对文化建设采取多种管理模式,改变过去由政府包揽的现象。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己经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政府对文化的管理也从办文化的方式转变为管文化的相对间接的方式。由于周口经济的欠发达,文化产业在周口发展较晚,市场发育还不是很充分,产业链条和环境还不完善,那么作为调控市场经济主体的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应该充分发挥好管理和调控的重要作用。针对周口民俗文化事业多头管理的问题,市政府应借鉴外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成果,在管理中注重相关部门的重组、合并,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协调文化产业,全面推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也可就具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立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机构,以减少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本,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的文化附加值来体现的。它的发展需要大批既懂文化、又懂营销,并且有创意头脑的人才参与。美国在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吸收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也是因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只有实现文化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才能促进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特别缺乏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经纪人才,这是制约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瓶颈。周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媚俗性决定了提高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和关键所在。只有提升、规范从业人员素质,才能真正在发展文化产业化中不断地宣传地域文化,让民俗文化走向更高的层次,取得更大的发展。

规范从业人员队伍,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为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周口发展产业化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市场软环境的缺失。虽然周口市政府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为各种产业发展提供很好的空间。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文化产业这一新兴行业中,因为缺乏更多的实践和探索,很多方面都不规范,也缺乏相对固定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提升民俗文化产业化相关国家公职人员素质也是关键所在。

4、做好公共服务

民俗文化资源是属于人民的,民俗文化的管理责任在政府。地方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的高低。政府在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履行社会职责。首先是政府必须保障民俗文化的完整性和历史传承性,把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发挥它们的作用。第二应该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中,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保障其完整性,其实就是通过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重视民俗文化抢救性保护,因为民俗文化多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加强规范、管理的责任和意义都非常重大。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市级政府负责组织、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口市政府应在全面收集民俗文化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为该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有效保护该项目相关的文化场所。第二,提供更加丰富的民俗文化产品,就是在做好第一点的基础上,积极挖掘本地民俗文化资源,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走产业化、链条式发展道路。除积极开展该项目的展示活动外,还要针对我市民俗文化产业普遍档次不高、规模较小,没有成熟的、有特色文化产品的问题,进行科学规划,有目的的引导,主动策划,不断扶持,加以改进。第三,加大民俗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力度。保障民俗文化保护、发展预算资金的到位和正常发放,并通过招商引资,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民俗文化产业的投资。在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产业项目库,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第四,以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础,拓宽民俗文化产业链条建设。周口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集群式”和“零散式”相融合的特征,在扩大“集群式”产业发展规模、保障“集群式”质量的同时,加大对“零散式”发展的统一规范,借助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周口旅游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一条多类别、分层次的产业发展链。

5、提升认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

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信息传播的自由交流,全球性资源的再分配刺激了规模空前的文化商品的全球流动和文化形态的对撞,使一些固有的、具有传承意义的文化发展受到极大地冲击。发展周口这一偏僻城市的民俗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化认识水平极其关键。

(1)正视产业化在发展民俗文化中的作用。周口市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现实,决定了作为一种新兴行业的民俗文化产业化水平还不高、步子还不大,甚至是有为艺术而艺术,认为民俗就是周口人的民俗的想法和认识。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周口市政府应从“抓大活小”出发,除做好大型节会的宣传、整合资源外,还应更多的关注濒危的、独特的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可以结合周口成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鼓励自主研发,鼓励扩大影响。同时,注重融资也是重要的方向。周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并且非常注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所唱“戏曲”以基础性、民生性项目较多,应该注重引导,用周口民俗文化这棵梧桐树,引来外商投资的金凤凰,实现周口民俗文化发展的双赢。

(2)增强文化产业化的市场保护意识。中国的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政府相关文化事业部门和民间文化机构没有形成自主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概念,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导致中国古典名著甚至传统节日都成为他国的产权。如美国畅销动画片《木兰》、《功夫熊猫》都是中国元素,而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则被日本动画抢注。周口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化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周口民俗文化是中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文化古代文化的灿烂,是与伏羲、老子、二程等人的文化创造分不开的,中原民俗文化的辉煌灿烂更是其中的融会贯通。也就是说,周口民俗文化有着中原民俗文化的缩影和痕迹,那么在加快周口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中,如何跟其他相似文化产品竞争,保护固有市场、开拓未来发展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保护周口民俗文化产品市场,除了从外部环境加以改善之外,最关键的是提升民俗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可以做很多文章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做到产品内涵的提升与产品形象塑造的统一,丰富文化内涵的展示和现代时尚融合的统一。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5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个区域都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色,那些流传在民间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文化内容被称为民俗文化。由于我国民族的多样性,民俗文化也相当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愈加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许多民俗文化甚至被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昆曲、京剧、剪纸、皮影戏等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中国的文化瑰宝。然而有些民俗文化由于年代久远,运用的人数较少,正逐步走向灭亡。为此,我国加大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鼓励民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除了一些戏曲和风俗习惯之外,民俗文化还包括各地的民俗建筑、民俗景观等等。这类民俗文化由于旅游业的逐步发展而遭到了影响和破坏。部分地区由于对外开放的程度过大,导致当地的风俗习惯逐渐受到外界的影响发生变化。还有一些是由于各地游客的不重视和游客素质的高低差异,导致建筑和景观被破坏。例如,2015年9月11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出情侣在故宫铜缸上刻字的图片。这种行为严重的破坏了民俗文化的发展和流传,也触犯了我国有关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但由于多数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够强,个人素质不够高,导致他们认识不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贵程度。出现对民俗文化肆意破坏的现象,致使民民俗文化的衰败和消失。

二、新时期的油画创作

油画的传入是在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将油画带入了中国,并且使其成为了一种专属于宫廷的绘画艺术。后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创新之后,油画开始逐渐走入民间。战争时期,中国油画主要分为三个派别,分别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派、以刘海粟为代表的新画派以及以庞薰琹为代表的现代派。在战争年代,油画家们颠沛流离,尽管如此,面临国难当头,油画家们虽不能上场杀敌,但他们以自己的油画作品作为武器,大力弘扬抗日精神,创作了诸多警世之作。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油画从原有的抗战和革命的内容变为了对祖国的赞美和歌颂。但是由于建国后一段时期油画受到了政策上的限制,虽然后来政策有所改变,油画仍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快速发展。到了新时期,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国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对油画也更为关注起来。新时期的油画更加重视作品的写实和情感的表达。油画家对油画也有了新的认识,在油画的创作上不断借鉴和吸取西方油画的精髓,并且加以改进和创新,使中国油画更具有特色。

三、中国民俗文化对新时期油画创作的影响

(一)对油画家创作情感的影响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油画作家也不例外。在民俗风情的影响下,油画家笔下的油画也多少带有了一些民俗色彩。例如,红色在中国一直代表着喜庆和吉利,鲤鱼代表着成功和好运,喜鹊代表着幸福和吉祥等等。这些民俗文化代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油画家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感情会受到这类十分普遍的民俗文化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像顾黎明的《吉祥如意》就在画中利用了牡丹来表达吉祥高贵的创作情感。

(二)中国民俗文化和新时期油画的融合

民俗文化的认识范文6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素质中又以人文素质为重点。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最根本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同时,在我国由于办学体制上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将文、理、工科等人为地分割开来,各自封闭、自成体系。这种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有以下缺陷。

1人文知识匮乏

人文知识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语言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功利化倾向和实用化倾向使得大学教育和大学生个体把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放在了第一位,而普遍缺乏必备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当前高校的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除了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对世界各民族民俗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致使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所下降。

2社会适应能力低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中,缺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机制,加之社会生活环境存在着不良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而导致一些大学生人格的非理性化、价值观念的庸俗化。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生,整天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有些学生甚至不懂如何与人交往等等。

3缺乏民族精神

由于缺乏对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精华的基本了解,使得大学生缺乏一种民族的自豪感,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造成民族精神的流失,其结果势必使大学生盲目向往发达国家的生活、盲目追崇别国的文化。

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不足。特别是高校长期以来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倾向,使得大学生虽不缺乏技能、专业和学历,但缺少的是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是对社会的了解、参与、融入、调适能力,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爱。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民俗文化教学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俗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渗透于民俗文化之中。教育家顾明远提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而民族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蕴含着族群意识,可以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全家团聚吃年夜饭、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等,都以隐形的方式蕴含着族群意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丰厚遗产,对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情感起着重要作用,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通过多民族民俗文化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智慧,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2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中学过早的文理分科和大学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大学生文化视野狭窄,对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知之不多,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识,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通才、全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拓展大学生文化视野的重要渠道。学习民俗文化,可以使学生跳出过于狭窄的专业领域,广泛接触博大精深的民族民俗文化,增长人文知识,开阔文化视野,夯实文化基础,为提升人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该民族的审美情趣。21世纪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情感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并从审美活动中获得创意和灵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传承的民俗因为与久远的历史、人民的生活伴生而发展,它必然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貌,显示出它的质朴、刚健、清新之美。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世俗生活的人情美、人性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精神人格。正如列宁指出的,每个民族都有大众文化,民俗正是一种大众文化。它的质朴清新对培养学生感知纯正品位的文化,陶冶健康的情趣是大有裨益的。

4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道德修养是重要的人文素养。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也充满着道德的感召力,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力量。比如,壮族等民族有敬老爱幼的礼仪习俗,相遇都互相打招呼、问候。还有一些民族节日,也包含深刻的道德内涵,如壮族三月三歌节,是纪念歌仙刘三姐不畏,用山歌机智勇敢斗地主恶霸,争取个人幸福自由的纪念活动。傣族的“泼水节”,其起因是纪念七位勇敢的姑娘战胜恶魔胜利归来,人们泼水为她们洗涤身上血迹和庆贺胜利,也是弘扬勇敢的斗争精神。还有松佬族的“依饭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跳坡节”等等,都有深刻的道德涵义。了解这些民风民俗,会使大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说,“一则神话,可以坚固全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3]

5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民俗文化教学,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点滴融注于学生心田,使其了解祖国优秀民俗文化,热爱优秀民俗文化,增强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民间工艺制作,使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巨大魅力、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受到民族情感和民族艺术的感染,使他们成为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有根的一代”。在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结,在快乐学习、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起强烈的民族精神。通过探究、实践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新世纪的大学生,要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承担起民族和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从民俗文化的精华中汲取营养,借助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提高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1开设以民俗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

民俗文化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唐代诗人王维如此描述自己的重阳佳节思亲之情。然而,今天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每年的二月十四日,青年人买玫瑰不辞辛苦,却鲜有人知道中国的“七夕节”。对民族民俗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致使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所下降。课堂教学无疑是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席很严重,只有二十几所设有民俗学学科点的高校设置了民俗文化课程,而将民俗文化课作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高校屈指可数,这一点在理工、农、医类院校体现得尤为突出。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各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完善课程体系,开设以中国民俗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教授说,对民族文化忽视、悲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从中小学到大学,这种现象都存在着。一些民俗与民族的东西因为商品化而变得空洞,教育如果不把民俗和乡土的内容纳入,民族文化就会在无形中流失。中小学应该将民俗和乡土内容纳入教材,大学则应该把它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4]

2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提升民俗文化的价值

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民风民情等民俗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对于培养大学生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意识,使学生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统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开设民俗文化综合活动实践课

近几年来,我国课程结构中开设了综合活动实践课。开设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学生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和参与一系列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培养人的目的。民俗文化也应该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文化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可以举办有关民俗文化的文化月、文化周活动,开设民俗文化专题讲座等,利用国庆、清明等节假日开展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利用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的诞辰、逝世等周年纪念活动,认识和了解他们的理想与追求;通过大量的文化、科技名人的主题活动,来认识和了解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事业追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本尼迪克特・露斯・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