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案管理服务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案管理服务制度范文1
【关键词】统计报表;医院管理;常见问题
医院统计是应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医院各项日常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高质量的医院统计报表是社会流行性疾病控制、政府政策颁布及医院发展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因此如何保证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已经成为各大医院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详细分析目前我国医院统计报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保证医院统计报表数据更好的为医院管理服务。1目前我国医院统计报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高高质量的统计工作短期内可能不会给医院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因此很多医院领导不重视医院统计工作,主要表现在缺乏专门的领导负责医院统计工作和缺乏专门的统计部门两方面,这种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严重缺乏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医院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1.2临床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影响卫生统计报表质量假如临床医师工作不认真,没有完全录入病案首页,就会导致出院病人诊断符合率、三日确诊率以及抢救成功率难以得到准确计算,进而影响医院统计报表质量。
1.3多张医院统计报表中数据不一致医院有时会从多个角度对同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如从治疗结果和病人流动两个方面统计医院当月出院人数,人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医生在填写病案首页时忽略了治疗结果这一项;再如统计占床天数时,通过对当月病人出院日期减去住院日期的天数进行求和与通过日统计占床情况中间表计算所得数据不一致,可能原因在于一些病人选择出院后感觉身体不适,间隔几天再次入院,而护士却忽略了重新为病人修改住院时间;再如科室通过护士站查询的死亡病人人数与病案编目程序统计的死亡病人人数不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医生病案首页上填写的出院方式与护士进行出院处理操作时选择的出院方式不一致。
1.4实际例数与手术例数不相符目前国内很多医院在手术字典内没有对手术等级进行划分,而医院统计报表一般以特大、大、中、小等级进行手术例数统计,加之术后护士在登记时也没有对该缺项进行补录,造成统计报表中实际手术例数与统计手术例数不符。
1.5床位使用率统计错误不同时期医院展开床位数是不同的,若没有及时更新数据库的话,医院电脑系统中存放的各科展开床位数的统计表只能反映过去某一时刻的床位展开情况,这样在计算现在某一时刻床位使用率时就会出现错误统计。
1.6专业统计人才严重缺乏,统计报表质量急需提高目前好多医院的统计工作人员都是由医院人员或办公室管理人员兼职,他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乏相应统计学知识,不能熟练应用统计软件和掌握统计制度,导致报表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报表的错误率较高,如先出院再给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的假出院现象。
1.7病案统计信息系统后续服务不及时目前很多医院正在使用的病案统计软件疾病库并没有完全覆盖ICD-10编码手册中的所有疾病,软件管理人员更新滞后,病案人员又不能随意增加库中缺少的疾病,严重影响疾病分类的正确性。2积极改进医院统计报表工作,加强医院管理服务
2.1强化对报表工作的认识医院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统计报表工作的重要性,安排专门的领导牵头成立统计部门,并将其定性为医院发展的重要部门,另外相关统计人员也应该端正工作态度,准确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2.2加强统计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统计人员需要定期核查原始数据质量,发现错误及时修改,避免错误数据反复出现,加强病房工作检查,认真审核病人流动数据,检查在科人数与占床人数是否相符,今日在院人数与前一日在院人数是否一致,重点对五天内再次住院和出院进行统计;加强门诊工作检查,认真审核总门诊量,检查病人挂号与处方数是否合理,挂号小票有无一人多号现象,病人的年龄是否在合理的范围,病人人均门诊费是否合理。
2.3重视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完善软件数据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培训,使其熟悉了解国际疾病分类,提高疗效统计的数据质量,另外需要定期对软件进行升级维护,录入病案统计系统疾病库中没有收录的疾病。
2.4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完善的制度是统计报表及时完成,数据源真实可靠的保证,可以通过用户管理软件限制医院信息系统科室人员的操作权限、程序、范围、责任,并将数据准确性纳入医院绩效考评细则,建立互相监督、逐级管理的管理机制,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3结束语
总之,真实可靠的统计报表数据是医院科学管理的要求,是医院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保证管理质量的基础,这就需要临床医师与病案管理人员相互配合,确保每一份病案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保证医院统计报表数据能够更好的为医院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萍.医院统计工作怎样为医院管理服好务[J].中国病案,2011,12(11):51-52.
[2]关国琼.医院统计报表数据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2):173-174.
病案管理服务制度范文2
【关键词】病案统计;存在问题;对策
医院病案统计工作关系到医院的各项工作管理水平,是医院领导掌控全院工作、分析医疗指标、控制医疗质量和制定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也是医疗保险机构支付和理赔医疗费用的重要凭证[1]。加强医院病案统计工作,充分利用病案首页信息进行各种统计处理,对于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促进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
1病案统计工作目前存在问题
1.1病案统计人员队伍建设滞后部分医院对病案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病案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缺乏人、财、物投入,将病案统计看成是简单的报表和出入院病人的数字统计。病案统计室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管理措施和专业人才。医院病案室人员多数是医务人员兼职,没有经过专门化系统化学习,缺乏专业型人才。使统计人员队伍落后于临床医疗的发展,跟不上时展要求。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普及的今天,病案信息录入工作和统计工作明显滞后,阻碍了医疗信息作用的发挥。
1.2工作方式落后一直以来,医院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程序一直由各科室将报表送到病案室,再由病案室人员进行统计和分类。资料录入人员和报表人员对信息不进行核对,病案统计人员发现病案问题及错误漏报信息不能进行彻底核查,也不对重要信息进行反馈,没有充分发挥医疗信息的科学价值,也失去了促进医疗工作发展的意义。
1.3统计方法程式化一些单位对统计工作不重视,病案统计部门形同虚设,对报表和各种医疗信息只是进行简单的归类,没有对病案信息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利用,没有充分发挥病案信息的科学价值,使病案统计工作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1.4统计手段落后随着网络计算机的广泛普遍应用,许多医院已经实行无纸化办公,加快了病案信息统计工作的效果,也使病案统计工作步入程序化、科学化轨道,通过病案信息对全院实行科学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医院仍采取人工统计和数字计算,即使医疗信息失去了时效性,也加重了统计人员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对信息反馈作用起到了限制和阻碍作用。
1.5病案统计人员编制不足医院病案统计人员少,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医院管理者对病案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医院管理者对病案统计工作重视不够,人、财、物的投入不足,没有将病案统计工作纳入重点建设范畴,仅仅把病统计看成是为了完成上级统计报表任务或作为医院等级评估的需要。医院统计人员有的身兼数职,有的医院科室多,人员少,个人承担工作业务量大,无法进行更详细的统计分析,不能充分发挥病案统计数据的重要作用。
2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的日趋激烈,许多医院通过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来提高医院竞争力,一些医院主管领导对科学管理医院的认识不断提高。为了全面掌握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更需要掌握第一手病案资料,翔实的医疗信息是领导制定科学决策,引进先进技术、开展各项服务项目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病案统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种统计分析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所需要的各种数字、评估和信息无不需要病案统计工作的支撑。
2.1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病案统计不只是对病案首页信息进行记录和统计,而且应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进行监管、掌握,对全院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对医院科学管理提出科学依据。因此应培养和训练精通统计专业知识和医学知识、对计算计运用熟练的复合型人才。使病案信息统计人员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从而建设一支知识全面、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队伍。
2.2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统计工作质量高低与统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密切相关,统计人员在统计综合信息的同时,应通晓对信息的综合评价和利用,并通过统计信息掌握医疗服务动态和服务质量,加强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应经常组织开展病案统计业务学习培训活动,通过举办病案信息统计学习班,加强在岗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病案统计分析工作水平。
2.3健全统计规章制度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统计报表能够及时完成,应严格病案统计工作制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统计管理工作,做到定期检查、评定、分析数据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制度,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对屡次出现的错录、漏录数据的人员实施行政或经济惩处[2]。
2.4应用计算机软件病案统计工作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相应的软件配套设施可显著提高病案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加多种统计分析功能,保证数据存取、处理、分析、传输等项工作快捷高效、方便准确,从而节省时间成本和统计资源,促进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2.5提升服务理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为病案信息的开发与传递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业方式将被高新技术所取代。因此,病案信息统计人员要有参与管理意识,提升服务理念,参加社会调查,主动适应和把握医疗改革、医疗市场对病案信息的需求,充分开发利用病案信息,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3]。
3讨论
医院病案统计不仅是信息载体,还融合了医院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医院管理层进行总结评价、筹划决策的重要依据,还是对各项活动进行监测、管理的必要手段[4]。病案统计工作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监督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政策的制定调整、临床医疗、教学、科研[5]的重要依据。因此应加强对病案统计工作管理,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病案统计人员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病案统计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广.病案管理在医疗保险理赔中的作用[J].中国病案,2006,7(4):31.
[2]陈金梅.医疗统计工作的特点及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科技 2010,19(14):25-25.
[3]王美筠.病案信息统计中存在问题与对策[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2):204-205.
病案管理服务制度范文3
[关键词] 电子病案;病案管理;信息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b)-121-02
电子病案也叫计算机化的病案记录,它是将传统的纸张病案完全电子化,是通过电子设备将病人医疗记录储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过程,可以包括纸张病案的所有内容,如声像、图文等信息。电子病案完整的资料对数据处理、网络传输、诊疗支援、统计分析是纸张病案所无法比拟的。
1电子病案的特点
1.1传送速度快
全院各部门有关病人的资料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就能传送到住院处、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而通过互联网进行异地传输,资料共享,传送速度也是纸质病案所无法相比的。病人在医院的诊治结果可以通过医院之间的计算机网络或病人随身携带的健康卡(IC卡)来传输,工作站在各自权限内访问不受影响。
1.2内容完整,存储量大
电子病案不仅可以记录病史、病程、诊疗情况等纸质病案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可以记录CT、MRI、X线、超声等影像图片,保证了病案信息的完整性。电子病案可存储于硬盘、光盘等存储量较大的存储介质中。
1.3成本低
从短期看电子病案系统的一次性投入比传统纸质病案要高,但从长远来看,通过几年的使用,可明显降低病人的费用和医院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开支。
1.4易于检索
电子病案可以方便快捷地检索查阅,提供多种方式的检索,如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出院时间、病种等,还可以进行模糊检索等高级搜索功能。
2电子病案的作用
2.1提高医务人员和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通过编辑工具、典型的病案模块等,有助于提高医生书写病案的效率。计算机自动处理医嘱,减少了护士不必要的转抄工作,降低差错率。检查申请单及报告单的无纸化传递,可以加快信息传输,节约人力与成本和人为差错。病人就诊时不必要携带大量的纸张病案及检查结果报告等,医生可根据完整的医疗信息做出诊断,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确诊率。病案管理人员可以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去整理大大小小的病案纸张和装订,有了电子病案可以省去病案的人工登记工作,还可通过系统进行各种形式方便快捷的查询。
2.2信息异地共享
理想的电子病案应该在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可任意完整、准确、及时获得个体的任何健康资料或相关信息。近年来,远程医疗发展迅速,远程医疗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远程医疗的基础,就是病人信息的异地共享。所以,实现电子病案,就为病人远程信息共享和传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病人转诊时,电子病案可以随病人转入新医院的电子病案系统中。
2.3为医院管理服务
根据医院需要,及时采集医疗过程中的各种原始数据形成各种指标并及时反馈,有助于领导层的正确决策。通过电子病案系统,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不但可以随时查看某病人的基本情况(危、重、急、一般等)、医生首次病程记录、主任查房记录、手术通知及准备情况等,还可以对每位临床医生进行每月工作的质量考评。
2.4为宏观医疗管理服务
电子病案能够进行医疗管理所需的各种临床疗效分析并能自动转换成相应的统计图表,为国家宏观医疗管理提供丰富的原始数据。管理部门可以从中提取各种分析数据,作为宏观调控、制订政策和指导工作的依据,如疾病的发生及治疗状况、用药统计、医疗消耗等。当前实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需要依据病案信息实施对供需双方的制约,同时也能根据大量样本的病案资料,对医保政策及方案做出制定和相应的调整。
2.5为教学科研服务
电子病案可以创建一个符合国家、国际标准的中西医知识库,其内容涵盖中西医疾病名称、药物学、方剂学、医学术语、各科病案等多个方面,为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大量的实用工具与技术。同时电子病案还具有开放式数据库结构和写作系统,医生可利用系统提供的学习积累功能生成新的处方和病案,使系统与使用者的知识同步增长,形成各自的专家系统。
3实现电子病案的瓶颈
3.1法律瓶颈
电子病案的最大困难是法律的认可。由于电子数据有容易修改的特征,而且作为病案数据又是由院方保存,因此在发生医疗纠纷时院方就会有说不清楚的问题,这是电子病案作为证据的法律级别较低的关键。因此,在技术上应该尽快采用电子签名技术以及在计算机后台方面存放修改记录。
3.2标准瓶颈
标准的采用是制约电子病案发展的瓶颈,我国相关的标准并不健全,一些电子病案开发的公司对这些标准也不够熟悉。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标准有HL7(Heath level 7)V3.0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化验检查结果ASTM1238.88标准;影像检查结果DICOM3.0 标准;疾病分类标准ICD-10。术语标准化将是今后发展电子病案的重要工作。
3.3经费瓶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借助医院HIS系统进行现代化的管理,这就为医院实现电子病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医院HIS系统仅仅提供了文本方式的病案,要实现全面意义上的电子病案,还需医学图像处理系统PACS和医学检验系统LIS的配合,以形成真正的多媒体电子病案。而HIS、PACS、LIS系统的全部实现,就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个一般规模的医院来说,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3.4培训瓶颈
计算机在医院中的使用是近20年来的事,如果要推广到各类人员,肯定会有培训的问题存在。年龄和教育程度将影响培训的效果,而且也将有一定费用和时间的投入。
3.5观念瓶颈
无论是医疗管理者还是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在电子病案认识上都有待提高。人们可以理解对医疗设备高额投入,却不一定可以理解对软件购买及系统维护的投入。
4实现电子病案的最终解决方案
4.1从政策上确认合法性
制订相关的法律来适应病案电子化的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子病案从技术上说,存在着修改容易的优点,但这也是它最致命的缺陷。电子病案不同于纸张病案,容易给人便于造假的印象,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根本利益。实际上,纸张病案也存在着造假的可能性,只不过人们从心理的角度更能接受纸张这个看得见的东西而已。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制订相关的电子病案发展规划和技术要求,规范电子病案的管理制度,打消人们对电子病案的疑惑和不信任,是电子病案发展的根本基础和条件。
4.2从技术上提供可靠性和真实性
在电子病案软件的设计上,首先应该规范各类病案的基本格式,保证以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形成的原始病案文档的真实性。其次应保证对病案的每一次操作(包括添加、删除、修改)都有详细记录,保留最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即便是由于错误操作产生的数据,也应该保留错误操作的信息。
4.3从管理模式上保证有效性
参照发达国家的信息管理模式,可在每个地区成立有独立法人资格、有法律监督机制的医院数据管理公司。类似目前各地区的医保中心,利用电信的宽带,实时接受医院每天产生的最新数据,当一个病人的病案完整传输后,医院对该病案仅有查询和调阅的使用权,而没有修改的权限。
总之,电子病案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必然产物,是医院综合信息系统的核心。与传统的纸质病案相比,电子病案绝不只是介质的变化,同时它还具有纸病案所不具备的种种服务功能,它实质上是医疗全过程的信息化。电子病案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医学领域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必将极大地提高医院信息现代化程度,对医疗卫生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谭明天,曾勇.电子病案是医院病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病案,2004,5(1):22-23.
[2]高兴芳,刘华.未来病案管理发展趋势[J].延安大学学报,2007,5(1):16-17.
[3]马家润.病案管理的新进展与我国病案管理工作的展望[J].中国医院,1998,2(3):53.
病案管理服务制度范文4
一、健康档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收集环节建档质量有待提升
1.建档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健康档案的发展经历了从纸质档案到纸质和电子档案共存再到电子档案的过程。建档初期由于部分居民对医务人员免费上门建档持怀疑态度,担心信息泄漏和隐私暴露,以及居民无法亲自办理健康档案时存在代办的情况,造成建档信息的不准确与不完整;[1]也有因社区居民身份复杂,存在知识层次、宗教信仰等差异及人户分离、租住户多、流动性大等情况,给建档带来了困难,致使部分健康档案缺少基本病情进展记载。[2]在将纸质档案录入系统时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问题,造成电子健康档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内容更新不及时。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未实现日常卫生服务记录与健康档案之间的动态数据交换和共享利用。上海市正在试点将居民在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内任意一家医院看病就诊的信息同步记录到个人健康档案中,医疗联合体内的任意一家医院都可共享利用居民完整的健康档案信息。但目前大部分医疗联合体为松散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不能同步就诊信息到健康档案中,也未能共享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造成健康档案信息更新不及时。
(二)档案整理环节缺乏人财规范配套
1.投入不足和技术人才短缺。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匮乏一直是困扰健康档案管理的三大困难,尤其是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涉及系统和平台等软硬件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持续性投入往往不足。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计算机、卫生管理等专业知识,直接影响了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2.业务流程不统一不规范。目前,健康档案涉及的四大内容中诸如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等没有国家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各地区和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制定工作规范和标准;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不统一、网络功能不完善、信息交换和共享不足,数据输入费时费力;纸质健康档案与电子健康档案同时使用等问题,都给健康档案的整理带来的困难。
(三)档案保管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1.档案保管制度落实不到位。2017年,笔者所在的上海市嘉定区卫计委对区域内各医疗单位督查中发现,部分单位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存放等制度不完善;部分单位将健康档案与病案合放在一个储存空间,档案存在破损、霉变等问题;部分单位将健康档案与病案存放在外包的储存空间中,存在安全隐患。
2.档案内容安全管理风险较高。由于居民的基本情况、健康信息和诊疗过程等均包含在居民健康档案中,有些内容会涉及个人隐私或引发医学伦理问题。在健康档案电子化过程中,这些信息容易被泄密或修改,存在较高的内容安全风险。
(四)档案利用环节信息共享程度低
1.缺乏统一组织管理机构及信息化标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医疗、医保、民政、公安等多部门,目前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导致各自为政、相互封闭、信息分散等诸多问题。[3]上海各区县现都在推进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虽有国家和上海市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但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区域内虽然实现部分信息一体化,但区与区之间没有实现共享,给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带来难度。
2.存在健康信息孤岛和“碎片化”现象。分级诊疗模式下的健康档案需要不同级别医院间能互通互用,但目前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大部分运用自己开发的信息系统,不能共享、兼容,存在健康信息孤岛和信息“碎片化”现象,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协调,以及疾控等部门的协调都存在诸多问题。信息不能共享、业务无法协同,造成了健康档案的使用率低和死档现象。据文献报导,成都市天府新区白沙卫生院的健康档案80%是“死档”。[4]
二、加强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健康档案收集质量
1.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档案建档意识。既要立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高度,又要因地制宜制定居民健康档案宣传计划和策略,以居民最易接受的形式加强宣传,如可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来提高居民的健康档案建档意识。
2.增加投入,提高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工作是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保管、维护、人员培训及信息化建设等费用,应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3.多种方式,提高健康档案信息采集正确率。根据健康档案信息量大、来源广、时效性强的特点,可采用更便捷的方法,如将信息收集融入到日常医疗服务中,随时产生、主动推送,一方采集、多方共享,实现日常卫生服务记录与健康档案之间的动态数据交换和共享利用,避免成为“死档”;也可摒弃传统模式,直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运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手持移动设备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提高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二)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
1.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建立共享机制。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有助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实行,为此,必须强化顶层设计,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为目标,遵循权威部门的相关健康档案数据及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集成标准、电子健康档案标准、解决不同业务系统间相互兼容问题。[5]建成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信息局域网,统一业务数据标准汇总到数据中心形成每个居民完整的健康档案信息,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6]
2.加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功能建设。要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还需提高居民的积极性。为此,在健康档案管理软件设计时要从居民健康需求出发,强化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让居民随时调阅自己的健康资料,从而进行自我管理、参与制定自我疾病防范等计划。
(三)加强健康档案管理能力建设
病案管理服务制度范文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已成为全国各级医院应该思考与实践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名身处县市医院与一级医院夹缝中这一特殊环境的农村二级综合医院的管理者与实践者对医院内部的治理与改革应该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禹州市中心医院于1986年2月在禹州市人民医院门诊部的基础上分立而成,在历经25年的公费医疗体制与医疗体制改革的考验与锻造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洗礼,在历届医院领导班子的大胆创新与全院职工的辛勤努力,从一个占地不足3000余平方米仅有几张观察床、一台显微镜、一台200mAX光机发展成为占地5.6万平方米、正规病床400余张、拥有美国GE16排螺旋CT机和美国GE核磁共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四维彩超等40余件大型先进医疗设备的二级综合医院。年业务量从门诊不足万人发展到近20万人次,住院病人自近千人次达到了1.2万余人次,各项质量与管理指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基本达到了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对照国家及省级医院管理标准及相关政策,从医院的硬件建设以及医院内部的管理科学性与规范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特别是新的医改政策环境下,医院处在政府不给予经济支持,县域医疗市场集中和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繁多的特殊环境中,夹缝中二级综合医院更需要全力一赴地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完善各项硬件设施的同时,下大力气进行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与改革,以科学的管理理念武装头脑,以严谨的管理制度与机制指导全面工作。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拙见:
1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建设
完善实施新时期价值体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新上岗人员价值观教育与医院规章制度
的教育和轮训工作,并利用适宜的时间进行轮岗培训,在轮岗期间尽可能地安排业务与服务共同到位并完善考试与考核制度。如:开展为期1-2周的导诊服务体验、1-2周的帮助入出院病人办理手续和陪检、代交费服务活动、并可安排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到病案室及质量控制部门进行为期2-4周的病案管理服务并进行内外妇儿等专业见习等,总轮岗时间可定为10-13个月,以全面培养新上岗医务人员的人性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为今后进入临床和服务岗位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奠定理性基础。
2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医院要制订中长期职工教育与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划,并逐步完善实施。
2.1 在完善相关科室与科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3-5年和5-10年人才教育与引进发展规划,确定年度人才培训与高中端人才引进计划,保证医院发展的人才梯队建设。
2.2 要开展现有职工的日常业务培训工作,对日常业务培训要进行逐次考核并开展年度分专业的业务考核工作。制定较为祥细的考核细则,对优秀人员进行适当奖励,对不合格的人员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全员不断进取和提高。
2.3 对各专业骨干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选派进修学习,进修期满回院可开展业务操作演示和内部讲座考核,考核其实际专业操作能力,考核结果与进修费用报销比例挂钩。
2.4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还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进行职工在职教育和具体讲座,并组织上级专家实际技能带教工作。
2.5 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可采用引进、调入或人事等方式的人才引进与中高学历毕业生的接收工作。进行全面聘用制度,执行同工同酬和职称、职务能上能下的人才聘用机制。
3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3.1 建立大管理办公室制度,优化和整合管理职能对医院现有的职能管理科室按照职责分工,进行优化整合。可建立:
3.1.1 业务管理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科、预防保健科);
3.1.2 质量管理与信息办公室(质控科、信息科、病案室)
3.1.3 计划与财务管理办公室(规划办、财务科、医保办);
3.1.4 执行与审核办公室(纪检部门、审计科、核算科、节能办);
3.1.5 服务与营销办公室(营销部、导诊部、客户服务与接待部);
3.1.6 后勤保障办公室(基建科、总务科、设备科、物业管理办);
3.1.7 综合办公室(党办、政办、保卫科、计划生育);
3.1.8 人事与科教管理办公室;
3.1.9 工青妇组织按原建制进行。
根据综合医院管理要求完善建立各委员会,执行例会制度开展相关工作。
3.2 明确责任,提升工作效能
医院管理办公室按职能优化整合后,分别由院级领导兼任管理办公室主任,指定一名常务主任具体实施职能管理。常务主任对职责内的各项工作建立月计划与月总结工作制度,制定职责范围内全院的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分管院领导每月要听取1-2次工作汇报,并进行1次点评。各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要严格执行医院月述职制度,接受医院执行与审核部门的监督。
3.3 计划与财务管理办公室,要根据医院上年度收支情况制定并下达新一年度具体收支预算目标,并严格结合执行与审核管理办公室的每月报告对医院的月季消耗与节能目标进行分析,及时下发季度实际收支与控制指标,制定详细的奖励与罚则并组织实施。
3.4 执行与审核管理办公室根据日常监督与不良登记录进行月通报与处罚。
3.5 完善医院内部绩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职工的干事创业激情。
要认真做好医院设岗定责工作,进一步细化便于考核的岗位目标与量化指标,采用有效的固定年薪与考评奖励办法进行全员的绩效管理,基本达到“能者得优酬、多劳要多得”的目标。
3.6 工会、团委组织要紧紧围绕医院党委的决策与部署开展相应工作,不断促进党务、政务、医德医风等各项工作的提升,使和谐医院建设得到落实,医院精神与医院文化得到发扬。
4打造品牌专科
4.1 坚持“人才兴院,科技强院”的原则,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立以五官科、心血管内科、脊椎外科、内分泌与糖尿病等为重点的5-7个专科进行重点发展,在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基础上,并在1-3年内达到区域名科。要签订品牌专科目标责任状,明确名科年度与阶段性工作目标,力争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病案管理服务制度范文6
关键词:档案 医院档案管理
1 永城市人民医院档案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未健全,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院在管理模式上还未做到统一,由于档案管理缺乏规范,不仅造成管理漏洞,还影响了档案的综合利用和信息开发,使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造成困难。
1.2 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少
我院档案管理人员一身兼多职,常因兼职过多而无法将精力放在档案业务上,同时对档案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法律意识不强,缺乏工作方法,随意性强,使档案工作管理处于被动状态。
1.3 档案管理过度分散
我院仍沿用过往对档案分散管理的方法,各科室或各部门各自保存档案,没有设置综合档案室,造成不少有价值的档案散落在各专业部门,一方面使大量原始文件资料容易丢失,另一方面档案利用率低。此外,分散管理还造成重复保管,造成库房、人力、物力、空间等资源浪费,档案资料丢失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医院对整个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
1.4 重管轻用,没有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受旧的管理模式影响,目前我院档案管理存在重管轻用现象,档案收集了,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再利用。
许多珍贵的档案沉睡在档案柜内,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价值。
1.5 重病例档案,轻其它档案,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病例档案在医院档案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我院对病案保管较为完善,能及时收集、归档、且有专人负责管理,体现出我院对此工作的重视,但是缺乏对其它档案,如文书档案、科研档案、设备档案、声像档案等的重视,造成了我院综合档案管理的不完整性。
2 针对我院档案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制定对策
2.1 健全制度,建立统一管理模式
2.1.1 由于医院档案工作具有其独特性,因此要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模式,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内容十分广泛,如建立档案利用、保管等制度,制订档案保管期限,归档范围等规定,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的执行纳入医院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之中。
2.1.2 我院应形成一个由分管院长全面领导、办公室主持具体方案,各部门负责人和专、兼职档案员完成日常档案归档管理事务的医院档案三级管理网络。实现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操作、统一保管,这样不仅有利于档案的收集和开发利用,有利于解决档案综合管理中的人员、经费、设备等问题,有利于组织监督各职能部门的档案工作,还有利于医院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2.1.3 我院应建立医院档案、资料图书、情报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这不仅是医院档案动态管理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培养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增强全员档案意识
重视档案,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重视和发展档案事业的根本。我院可通过组织继续再教育,积极参加档案管理部门举办的实习班;鼓励档案员在职自学,加强新知识和有关知识的补充;大力开展档案管理经验交流,请档案专家讲课或组织档案员外出参加学习来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素质,同时要大力宣传学习《档案法》,从而提高医院社会群体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每个职工和领导意识到档案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管理的好坏是一个单位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体现。
2.3 实现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法》的要求,是档案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档案管理达标升级的标准。医院具有门类多,载体多样化等特点,因此,正确处理医院档案集中统一与分散的关系,如图书馆、病案室、X片室、CT室等可列入档案管理网,接受综合档案室的监督和指导。
2.4 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就是使档案发挥其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为我院各项工作,特别是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2.5 重视管理现代化
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先进设备的配置,还应包括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的现代化。
3 实现综合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档案管理走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的正确轨道已成为医疗卫生单位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要想实现综合档案管理的要求,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强化领导,完善机构,明确职责
3.1.1 成立综合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由各职能科室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从而对档案管理工作实行全面领导,统一行动,协调发展。
3.1.2 成立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为办公室隶属部门,设置1-2名专职人员,主要职责是负责档案收集、归档、保管等管理职能,同时指导和督促各部门兼职档案员的规范工作。
3.1.3 设立部门兼职档案员:各职能科室设立兼职档案员一名,主要负责对本科室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材料的收集,定期上送综合档案室归档,同时对科室正在进行中的资料进行登记和保管。
3.2 建章立制
根据综合档案管理要求,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如: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图书资料管理制度、综合档案室管理制度,还制定:档案管理分类方案、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档案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相关规定。
3.3 开张宣传和业务培训
一是利用专题会议,对单位职工开展《档案法》宣传,使全体职工了解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二是利用宣传栏,重点宣传开展档案管理的意义和基础知识,使职工对档案综合管理认识不断提高;三是邀请上级档案专业人员对专职、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四是派出骨干人员参加各级档案业务培训班及外出参观,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五是将各种制度和规定汇编成册,发至各部门学习,从而统一思想,为档案管理规范化运作打基础。
3.4 改善设施,重视投入
按照档案分类保管标准,把综合档案室分成文书档案、财会档案、专门档案等区域,配备档案工作必备的空调机、吸湿机、电子计算机、复印机、装具等现代档案管理设备,为档案管理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
3.5 突出“三率”,狠抓管理
“三率”指的是归档率、完整率、合格率。档案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掌握档案的规律,树立现代化意识,以科学发展观办事,才能使医院档案工作向现代化管理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晓蓉.浅谈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J].价值工程,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