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1

一、合理利用学校特色资源

在知识爆炸,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优质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无处不在,但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开发课程时努力做到系统规划,善于发现、挑选、链接、整合,做到目标合理,资源有效,实施有度,挖掘特色,互相借鉴、重组,让语文校本课程成为省编和市编教材内容的补充。如本校在开展“北凉古都骆驼城”的教学时,让学生在周末实地游览,自己去搜集资料。结合省编教材《爱我家乡》中对骆驼城古遗址的描述,让学生自己组织材料,介绍家乡,感受历史的沧桑,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

利用当地的独特资源,组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在构建语文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在利用乡土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努力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个人修养的提升。在语文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凸显以校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让语文校本课程塑造人、发展人,探寻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2.补充性原则

乡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深入分析本校实际和本校与其他学校的差异性,努力探寻出学校自身在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中的不足,评估本校课程实施情况,做出分析报告,以此为基础,量身打造国家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辅助体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丰富学生的个性世界。

3.动态性原则

时代在飞速发展,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因为它无法摆脱社会而孤立的存在。因此,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与社会的动态发展相一致,针对学生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4.适宜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不能定位过高或过低。资源的选择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量要适宜,针对学生的不同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在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与时俱进,形成有关联的多元化的模块组合。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满足学生自我成才的社会需求。

二、整合校外资源

1.建立乡土文化教学素材库

高台县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芒硝、原盐、盐、石灰石、石英、萤石、重晶石、花岗岩、钛磁铁矿和煤。此外,高台县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将这些内容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作为高台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建设美好家乡,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自信心。

帅忠红在《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策略研究》中论述:“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教师和校园文化等校内语文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地挖掘地方自然、人文和网络资源等校外多元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本地经济发展概况,另一方面还应传承本地乡土文化。高台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历史悠久。将地方乡土文化删繁就简、整合加工成适宜学生阅读的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灿烂的乡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俗民风是乡土文化最鲜明的体现。在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河西走廊,厚重、多彩的乡土文化是根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从“源”入手,以确凿的文史资料和民间文学为基础,让学生了解、熟知、热爱家乡。迎喜、拜关节、出行、灯竿会、摊煎饼、扎金环、庙会、端午插杨柳、沐浴、针织、献月亮、吃花糕子、吃麻腐包子、烤万岁、祭灶等,这些都是先民在高台生息、繁衍,历经千年结出的文化硕果。在重视内容基础性的同时,精选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紧密关联的内容,带领学生走进其中,不仅让他们感受家乡璀璨的乡土文化,而且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2.将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价值突出的素材,按照“阅读提示、正文、学习资料和选文举例、思考与探究”的思路设计。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探究本地多彩的乡土文化,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学习夯实文化基础,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还能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利用家乡历史文化名人事迹

高台县的历史文化名人很多,我们曾带学生参观县博物馆、文化馆,寻找历史记载,查阅档案资料,发动学生阅读《高台县志》《河西宝卷》,开展“重温历史,展望未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不仅出色完成了任务,还学习了古代伟人的可贵精神品质,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4.利用本地地理因素

本校位于湿地新城区的公园旁,因此,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组织了湿地游活动。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素质教育新课堂、演讲、征文、讲座、书画展),学生就地取材,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出来,利用学校所在地历史遗留下来的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表现积极,气氛热烈,出色完成了学习任务。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戈壁水乡”有了更完整、透彻的了解,也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爱家乡的教育。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2

摘 要: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切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以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芦川乡土文化是一门遵循学生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的综合课程。以校本课程《芦川乡土文化》为例,结合自身在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点滴实践,从剖析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乡土文化;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芦川文化;开发;传承;整合

一、芦川乡土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

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有助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以生为本”,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学、善思、好问、解疑等多方面素质,便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体现地方教育资源特色,反映农村、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适时融进最新科技成果,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经济与文化,丰富课程开发的内容。基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集聚当地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利于形成独有的“开放、崇文、融合”的文化特色,体现特色校本课程。

二、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不是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迎合学生生活要求的一门综合课程,依据历史与社会基础性课程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的认知与生活出发,以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芦川乡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为主线,以丰富的芦川乡土文化显性资源为内容,力求有逻辑、有层次地再现芦川乡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内涵与价值。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生活教育的深化,是基础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从课程建设、发展需要出发,学校已编写整套的校本课程,共三册。第一册《走进芦川》,内容是曾经沧海、绿禾水乡、乡间集镇与荡漾桥影;第二册《赞美芦川》,内容是乡土文物、民间美食、乡风民俗与民间文学;第三册《感悟芦川》,其内容是乡贤名人、教育医药、经济强镇与美丽乡村。每册都分上、下两编,各自设计三个专题、15课,共六个专题、30课。每课均编写“本课提引”“终于得知”“拓展延伸”“相关诗文”“乡土知识”和“活动体验”等六个部分。如,本课提引――提出疑问,点明本课话题;终于得知――本课主体,围绕题目展开;拓展延伸――对主体内容某个点的延展、细化,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诗文――引用相关乡土诗词、前人记述进行补充阅读;乡土知识――附录式的知识信息;活动体验――相当于课后练习。学生通过多次探究或综合实践活动,走出课本,深入社区,体验生活,感悟乡味,探寻奥秘,提高素养。

三、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笔者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培训活动,通过学校教研组集体研讨和座谈等方式,结合三个年级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凝聚集体的智慧,对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益尝试:

1.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课程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进而达到开发课程资源的真正目的。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满足不同群体对自身归属感的需要,以唤起学生的学习自信,每一位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自身内在的学习兴趣。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部分内容: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制作年代尺,用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展示成果。活动中,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展,能力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开发目的得以体现。

2.促进自主发展,注重实践活动

自主发展,是指主体独立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能力得到发展。芦川乡土文化课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性格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得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乡土校本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明确探究目标与方向,组建“芦川寻迹”社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家乡史、家乡情,追寻家乡历史与文化韵味。

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围绕建议展开,也可自己选取内容进行探究。

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空与机遇。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锤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的能力与智慧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传承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教学只能在校内课堂上完成。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特征,当地的自然风光、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等不是唯一的,与其他地方必定有明显的差别。学校课程的实施需要乡土课程资源的支撑,每所学校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立足地方现实,展现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学校文化建设与乡土文化,整合学科教学与乡土文化,展示芦川这片土地的沧桑历程和深厚积淀。芦川乡土文化代代相传,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的部分内容:

通过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真正把学校带到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感悟学校和社会密切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生活的必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智慧的复演。教师是教育的“大者”,是学生探寻知识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社会又是一所大学校,集校内课程资源于一体。芦川乡土文化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教师驱动学生传承、弘扬芦川乡土文化,真正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完美整合,助推学生智慧的开启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光垒.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1.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3

关键词:语文;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成才

语文课程的实施,往往忽视了学生地域特色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要重视学校所处地域的语文资源优势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要重视地方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它在学生成长中的意义。

一、围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设置课程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必须围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来进行。设置、编写语文校本教材,不能是课外读物,应该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的补充课程,具体的教材内容在每篇文本的设计上,都要符合教材的基本格式,诸如练习题、思考题、单元的主题、实践活动等。例如,让学生夸夸自己家乡的特产,说说家乡农民的实际生活等。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来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素养的训练。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运用和内化语言,以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升华人文精神的目的。

二、以教师引领为主导,努力实现师生互动

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校本课程要求教师真实地捕捉和运用本校的教学资源,并对其进行研究、改进,以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在教材定稿时,是走乡土人文认知的老路,还是走活动课程的新路呢,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内容决定形式,教材的编排要不拘一格,校本教材既要有对乡土资源的学习了解,又要有大量的实践活动。

教材开发形成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地修正,学生的活动有的也成了教材的一部分,使得教材变得更加充实、丰富。让师生在互动合作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取舍、汇总,选择好有用的信息和正确的信息。

三、以校本教材为基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念,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能只做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要做学习和活动的主人公。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在活动中生成、发展,在实践中内化、优化。校本课程也要解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困难,要达到在活动中不断丰富人文内涵的目的。校本课程要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还要吸引家长和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通过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数据测量、参阅资料等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多感官地领悟到家乡和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校本课程实施时,要重视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家乡的自然、历史、人文和建设的大课堂。到山上去,到工厂去,到田间地头去。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生活拉近距离,无疑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探索中受到教育,得到进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实践活动为主。视活动过程为知识学习、技能综合学习与应用的过程,是一个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形成的过程。

四、以乡土资源为依托,培养爱国爱乡情怀

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来促进校本课程建设,有效改善语文课程面貌和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乡土文化资源,课程实施中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进城市去充分地观察家乡,感受家乡。校本课程的内容都极富乡土气息,或植根于学生生活,或存在于学生身边,是学生平时能够接触和感受到的。家里有的各种农具,家乡的传说故事,家乡的名人,家乡的山水。这些乡土气息很浓的题材,当通过学生自身积极主动浸润其中时,也就成了他们品行养成、知识获得、情感陶冶、个性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五、焦点时事充实语文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校本教材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我们的周围发生着一些足以影响我们生活的事件,也发生着一些学生认为新奇的、重大的、有意义的焦点时事,这些事情的发生给我们的语文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新鲜的语文话题,同时又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情感得到了陶冶,人格得到了塑造。这种内容的充实和变化必然引起课程的动态变化。

六、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4

关键词:美术 校本课程 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断深入,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了广大美术教师一项新的任务与使命。中国民间美术在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作为美术教师就得带领学生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把乡土民间美术同国家统一课程有机结合。设计出更加丰富、更具个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乡土美术校本课程。

如何利用这些乡土文民间美术资源优势来开发我们的美术校本课程呢?现将我的简单做法和想法和同行们做一交流和介绍。

一、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施策略

(一)教师主导

作为校本课程,美术教师承担了开发的主要任务。开发过程所以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就要多上网查找资料,遇到的问题,找一些有经验的的美术教师请教,讨论对策、调整思路、少走弯路,搜集更多信息,为己所用。

(二)学生主体

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不能以成人的观点、成人的意志强加于课程。以往的课程开发,往往是专家编教材、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专家的编写以个人的经验为主,征求的是教师的意见――好不好教,而不是问学生――喜不喜欢学,好不好学。美术校本课程,学生也成为了开发者,学生如何学,学生的经验怎样,学生喜不喜欢,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的参与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农村校本课程利用与实践的实施基本理念

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无论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教学水平,还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运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以及行动研究的方法,依据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实际和教育测量学理论、发展性评价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对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教学质量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本课题的选题目的就是要寻找一种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合理的农村美术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本课题的结题,肯定能对基层美术教学质量评价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三、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模式

(一)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有效实践增强了美术课程的适应性,丰富了美术课程内涵

本课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农村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核心,从学生生活环境出发,带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美术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和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在教学实践中更能适应本地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解决了学习资源的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学生缺少乡野、菜根文化的局限,使美术课程更能适应当前条件下的美术教学,拓宽了美术课程的使用范围,丰富了美术课程的内涵。

(二)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学生美术学习观念和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打破以往以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学习方式,实施以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为主体,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新内容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习美术学习观念和方式。

(三)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加深了学生对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的认识,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自然资源的开发

在美术课中实施基于地域优势的美术课程教学,提高了学生对当地民间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民间文化遗产存在的价值,意识到生养他们的这片土地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促进了本校特色的构建

从课题研究切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学校发展是以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为基础的该课题研究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农村校本课程延伸拓展

校本课程后续的拓展延伸活动,是对学生未来的美术学习进一步的发展,或者说让学生更深入研究家乡地方特色的美术的拓展、激励和再创造。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还有很多的民间美术没有得到利用开发,有待于学生在今后在课堂内外的美术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和传承。我们鼓励学生亲身感受这些民间艺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收集相关资料,在平时的美术学习中结合这些资料进行创作,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研究,我们的地方性美术校本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形成了美术课外活动的地方特色,传承了民间艺术。我们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将东北地方特色注入生命的活力,在中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的熏陶、感染,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初步形成了我校美术校本活动的地方特色。

(二)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改进,激发了学生的信心和兴趣。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特点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及创作方式,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改进了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开发了学生创造的潜力,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唤醒了学生创造的潜能。

(四)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在实践与探索中提高了我们美术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课程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创新潜质。

通过利用地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美术校本活动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我们认识到我们东北拥有着非常丰厚的民间美术资源,这一年的活动只是开发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特色的地方美术资源等着我们去开发,使我们的美术校本课程更具本土特色,使我们东北的民间美术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为我校美术教育、为学生开拓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5

关键词: 校本课程 篾香文化 学生需要 具备条件 具体策略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学校对课程的开发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四大香都之一所在地的达埔中学,在实施校本课程研发时,学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地域特色创造性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将从学生的需要、具备的条件、具体的策略等方面对本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

一、达埔浓厚香文化氛围,为校本创新型香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可行和丰富的资源。

泉州港,作为世界第一大港,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又是各种宗教的集散地,有着“泉南佛国”、“闽南蓬莱”、“世界宗教博物馆”等美誉。在经济贸易与人文共荣的历史氛围下,香自然成为泉州百姓的至爱物,旅游观光、修身养性、宗教文化、进香谒祖、金榜题名等都离不开香。香,缥缈于书斋琴房,悠然于庙宇神坛,香文化已经成为泉州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香的喜爱如花之向阳、蝶之恋花。

谈起泉州香业,不得不说起永春达埔。永春位于泉州东南隅,古称桃源。永春达埔,是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中国香都”,是国家级制香产业基地。

300多年前,达埔汉口蒲氏香祖蒲寿庚携着香料,穿越大漠黄沙,踏着惊涛骇浪,将阿拉伯的神香捧到了山野村居之地。在蒲氏后人传承与发展下,永春达埔已成为阿拉伯神香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所生产的香制品畅全国并输出到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现在,达埔制香企业近300家,从事香品制作及相关产业人员近30000人,达埔镇还专门兴办“制香产业园”,引导企业把香产品向创新创意、高端精品、养生保健和文化礼品方向发展。2015年,以达埔为龙头的香制品产业总产值超过30亿。

达埔处处暗香盈动,上至神坛庙宇,下至凡尘卧榻,无不一缕飘香。香在达埔,与百姓生活、文化历史、人文特质息息相关。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神炉,拈香一炷,借着缭绕的烟雾,传达心中敬意与追思。春节、鬼节、拜佛、求神、庙会、开坛祭祖,金榜题名、奔丧等,都有烧香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达埔人对香的感情产生一定的变化。香不仅是人神沟通的纽带,渐渐超越“手拈三支香,枝枝有神明”的神圣,更是在氲氤灵动间,引导人体身心步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修身养性的气定神闲,更有甚者,很多青年或游子,神思与香性共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香成了他们思亲、思情、思乡的凭借。

在多年教学中,我们发现已有的校本教材已老旧过时,不太适应本地的校本教学,脱离乡土学生的实际,学生学习没有兴趣,老师在教学中感到难以放开手脚。如何制作、开发、引导校本课程,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最突出的难题。

近年来,我镇大力扶持本地传统产业――篾香,这给了我们一大契机。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我校充分利用达埔这一地方资源发展校本课程,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并以此为题开发校本教材。达埔香文化资源不仅给教师开发香文化、传播香文化提供想象的空间,而且给学生了解、探究、继承香文化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将校本课程紧紧地与达埔篾香文化结合在一起,利用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地考察与探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双手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篾香文化,深入地了解篾香文化的精髓,继承并弘扬传统理念,并为发扬香文化贡献自己所能。

二、达埔篾香产业的理念,是校本创新型香课程教材最鲜明的主题。

永春篾香,又名神香、卫生香,选用一种上等香植物和中药材,配制后供人点燃名贵香料,是唐宋移居达埔的阿拉伯蒲氏家族后裔发展起来的。

传统篾香工艺,要经过多道繁杂而琐屑精细的程序。看似简单的一枝篾香,需经过选材、沾水打底、展香、抡香、切、晾香、染香、晒香、跺香一系列流程,每一道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粗心,必须精准地把握好浸与晒的时间与火候,才能达到色泽、香味、外观与中途不熄火的要求。更有趣的是,在踩香这一流程中,工人先将篾香扎成一束,立在足上,双手轻抉,很快朝一侧转开,篾香便如一朵成型的玫瑰。

可以说,篾香制作,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一枝小小的篾香背后,却展现出达埔百姓的艰辛、创新、拼搏、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精神。

校本课程资源要遵守地域性的原则,以当地的乡土特点为依托。永春达埔作为中国四大香都之一,篾香文化褪去神秘光环,走进平常百姓家,与本校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达埔乃至永春、泉州乡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及时以达埔的地域特色为基础,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为此,根据县志材料、新闻材料、调查走访资料及学生的素质水平,我们编排出我校第一本校本教材《达埔篾香文化》。本教材共分为四大章、十个小节。

第一章:探究历史、领略香学(第一节香的发展史;第二节汉口神香传说;第三节传统香简介。)。

第二章:走近香都,了解香质(第一节暗香盈镇话达埔;第二节香萦汉口,味传五洲;第三节香人香事品香骨。)。

第三章:香约未来,开拓香道(第一节了解新香类,探究香道;第二节香业前景)。

第四章:继承香脉,培养香德(第一节宗教的香脉精髓第二节国学的香德人性)。

《达埔篾香文化》是我们镇,乃至我们县第一本有关于篾香文化的校本教材,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其在我校的使用、总结、改进,我们相信能够很快将之推广到全县的中小学,使之成为本县关于篾香文化的校本教材读本。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并行,乡土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学习共融,是校本创新型香课程开发的根本途径。

教材仅仅是文字的再现而已,作为教育工作者、乡土文化传承的引路人,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将达埔香文化、香质精神与人文理念传输到每个学生的生活行为与世界观、人生观中。

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中,我们必须一改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勇于承担起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指向灯的作用。以《达埔篾香文化》为载体,设计、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围绕教材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资源的积极学习,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研究、新的探索和实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既是课程的实践者,又是地方特色文化的构建者,从而推动校本课程学习的深入发展。

《达埔篾香文化》是一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教材。教材里面很多是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收集、整理出来的,内容有大量历史事实、资料图片,有香文化的发展史,有当地对篾香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还有篾香的制作工艺介绍、香业未来发展走向等,这些内容很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参加活动。同时,教材中还在栏目上悉心打造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最终达到校本课程设立的愿望,如调查与交流、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知识窗、故事园、新视点、技术要领、知识链接等一系列栏目。这些栏目,有的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了解,拓展思维;有的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有的引导学生将所见、所闻、所知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达埔当地制香企业,了解当地香业的发展情况,欣赏香道表演、参观篾香制作、体验篾香制作、走访电子商务园了解篾香的销售,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年多来,在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从教师到学生都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为以后进一步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努力就有收获。通过学习与研究,老师们的教育理论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不管是教学基本功,还是教学方法,以及专业素养都得到了提高,都能够合理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高质量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所学知识。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还能够动手实践,使自身的各种能力得到提升。

校本课程不是为了开课而简单开设的,它是能切实陶冶情操、积累文化、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生活的长期实践活动。吸收学生参与香文化校本课程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奉献家乡、继承文化精髓的上进心,更能影响学生心理,香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具地方特色,更能贴近学生实际,同时有利于培养新一代的香业继承人,推动达埔特色香产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校本课程,让地方特色文化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永春县志.1990.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6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 农村教育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61-02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全国掀起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很多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已经开发出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云南民族地区来说,虽然政府等相关部门比较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校本课程开发能否取得成功直接关系到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成败。

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说法。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综合国内外学者和课程文献所描述的各种案例,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2 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

2.1 取得的成绩

2004年09月13日,昆明市政府下发了文件《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该“通知”第六条第二点明确指出:“以新课程深入推进为突破口,深化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地方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当地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鼓励农村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需要开发学校课程。”近些年来,经过昆明市政府、各学校负责人及老师的共同努力,昆明市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部分学校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部分民族文化课程加入进来,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使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

在地方各州,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逐步展开。例如,2006年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杨福泉主编的《纳西乡土知识读本》是结合纳西族当地实际编写的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又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钱民辉教授带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开展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重点项目,他们照理收藏了3000多册乡土教材,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在云南进行的。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项目组织者与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合作开发了《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初中校本教材》,这是很典型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2.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国家课程的影响、资金来源困难、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薄弱等原因,云南省大部分地州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即便是有的学校已经设置了校本课程,但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课表上这类课程的安排,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实际却被国家课程或升学等考试科目挤占、挪用。另外一部分开过校本课程的,也仅仅限于“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载入,从而导致校本课程目标定位出现偏差,同时也无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其实施效果;在课程内容方面,既没有内容的系统性,也没有形式的逻辑性,更没有课程的延续性,因此,也就造成了该地区的大部分民族学生中学毕业后既没有成功升入高一级学校而进入主流社会,也因为不具备乡村生存技能而无法融入自己原来的社区,这既不是国家愿意看到的,更不是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农民家长愿意看到的。

3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从国家和云南省层面来说,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具有创新思维、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摆脱贫困,才能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新型农民的培养需要相应的农村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农村校本课程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着该地区新型农民培养的成败,关系着该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

3.2 从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民的真实诉求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民意,符合省情

“学而优则仕”对农民和农村居民来说变成具有“学而优则非农”,“学而优则市民”的实践意义。。一直以来,勤劳善良的该地区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家境贫困的面貌,从而光宗耀祖。但是当现实只能让他们中很少一部分人实现愿望时,他们就只能降低“目标”,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校能够将孩子培养成有一定乡村生存技能的人,从而能成为本社区的“人上人”。在国家方面,一方面鼓励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另一方面是“学而优”的农民被源源不断地通过教育从农村“发掘”和“掠夺”进城市里来,成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育并没有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没有培养更多的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相反是培养了农村社会的“不适应”或“叛逆”者,并一味“追求”为城市的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

李梅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曾指出:目前农村教育在课程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定位错误。(2)课程开发的城市价值取向。(3)课程内容脱离实际。(4)评价单一滞后。再结合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此方面的问题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城市价值取向的错误目标定位。教授用自己的一生的研究得出结论,在中国解决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问题,不是将农民送往城市,发展特大城市,而是让农民在自己的社区努力奋斗,发展中小城市,发展农村社区的经济文化。也就是说现在的农村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利于农村发展的“农业干才”或“工业干才”,而不是从众多农民子弟中培养极少量的城市建设人才。

(2)课程内容的选取脱离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农村课程设置基本参照城市发达地区,缺少具有农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本土课程,与农村建设、农村学生生活、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联系不够密切,不能很好适应该地区学生发展需求。

(3)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由于目前从城市到乡村,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国家高考制度,评价农村教育质量的标准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绳,以升入重点高中或升入大

学的学生人数为标准,这就阻碍了该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造成了该地区真正急需的农业或工业干才无法得到培养。

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当时中国的教育走错了路,它只教人由乡下往城里跑,只教人吃饭不种田。”经过笔者在云南几个比较典型的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发现,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有的甚至被部分用人单位视为跟农民工一样的廉价劳动力,在此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民普遍认为现今与其花大价钱供孩子上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从学校出来,跟着自己一块种地或者让其做生意,这样也可以减轻家庭的沉重的负担,这才是最现实的。

4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此重要和必要,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发的问题。总体来说,云南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完全照搬我国发达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经验,而应在考察民族地区农村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的模式和特色。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议一下我们在进行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课程目标设置方面

要改变原先的“城市价值取向”,革新原来的为城市培养人才的“精英教育”目标,让现如今的农村学校成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村人才的摇篮和基地,让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小部分能够顺利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剩下的一大部分弄够回到自己的社区,成为本社区、本民族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骨干和力量。也只有坚持守着这样的目标,云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才能越办越好,三农问题的解决才会成为可能。

4.2 课程内容的选取方面

要从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紧贴农村生活实际,突出民族特色,让学生真正学到本乡本土的实用知识。由于云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也为该地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具体来说,课程内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第二,农业技术学习和当地经济发展研究:第三,依据当地实际的种植技术或饲养技术的培养。

4.3 课程实施方面

(1)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能影响国家课程的正常实施,这是一个基线,在做好各科课程学时分配时,不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执行,还要保证国家课程课时分配的绝对优势。(2)要打破长期以来封闭式的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既学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农村生活实践。(3)在小学阶段可以开设较为少量的校本课程,并且以民族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主,主要比例控制在:国家课程占总课时的80%、校本课程占20%。到了高中,则应该适当增添校本课程的比例,且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改革,即让校本课程占到总课时的四成甚至五成,同时也要革新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了解农村,热爱农村,有强烈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意识,又具备建设新农村的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