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调研范文1
关键词:民俗文化;幼儿园;开发;融入;园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资源,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为了了解目前民俗文化有无走进幼儿园,有无纳入幼儿园课程资源范畴,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方式与程度以及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是否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实现的情况,我们策划了此次调研活动。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和调查问卷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后,用自己设计编写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从幼儿园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方面入手,设计了有关民俗文化的价值、民俗文化的活动、民俗文化与园本课程的开发与融合等问题,较为全面地去了解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运用的现状,经由指导老师审核后确认发放。问卷分为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
其中,在研究对象样本选择上,电子问卷主要发放给网络上嘉兴地区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填写,纸质问卷主要发放给随机发放附近一些幼儿园的教师,并询问一些关于民俗文化资源运用的一些看法。
本小组共发放纸质问卷80份,回收74份,回收率为92.5%,同时共收到了68份电子问卷,总数为142份。所有问卷经核实均真实有效,且数量达到一定要求,可作为数据进行参考。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调研小组将调研结果分为基本信息、运用现状和内在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分析。
(一)基本信息
我们总共收到了142份调查问卷。其中就职于公办幼儿园的被调查者为95.1%,就职于民办幼儿园的被调查者只有4.9%,说明我们这次调查的数据针对公办幼儿园是较为科学的,但是对民办幼儿园的了解并不全面。在之后的调研活动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不平衡的情况出现。
我们同样调查了就职幼儿园的性质和等级,被调查者就职的幼儿园以城镇幼儿园、一级幼儿园为主,但总体来讲,我们在调查中显示出的幼儿园结构较合理,有一定代表性。
另外,由表 2可知在教龄方面,被调查者为0~5年,5~10年,10~15年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3%:26%:31%,专科与本科的被调查者的比例约为4:3,任教班级小班、中班、大班的比例约为1:1:1,年龄结构分布合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调查中我们的发现,超过90%的被调查者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但只有6%的被调查者非常熟悉当地的民俗文化。同时也有5%被调查者表示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基本上不太了解甚至一点也不熟悉。这表明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因此,在各地民俗文化的普及上,还需要更加深入和广泛。
(二)运用现状
由表 3可知,在认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哪些价值方面,增强儿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最高的因素,其中促进家园社区交流、培养儿童的个性品质等选项也有较高的选择率。而且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孩子会喜欢民俗文化相关活动,说明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的运用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有一定的应用基础及可行性。
由此可见,教师们对民俗文化有着较高的认可度,认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有一定对社会和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但是从中也可发现,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够准确认识到民俗文化的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根据表 4我们可以看到,有77%的教师常在课程开展中渗透民俗文化,其中只有28.5%的被调查者会依据儿童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对民俗文化进行调整,其他被调查者表示对民俗的变动性不大。也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少在课程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内容。
由表 5可见,有90%被调查者表示会去探究如何将当地民俗文化更科学地融入到园本课程中,但是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偶尔进行探究,常或总是会的只占16%,不会的占10%。这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对运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正确,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融入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的研究,开发意识较为淡薄,能力有所欠缺。
根据表 6可知,民间文学、民间游戏、民间综合艺术被应用地较多,而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被应用地较少。说明教师在开展课程中,有意识地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选择,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但是总体来说,民俗文化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并不广泛,就目前情况来说,教师们在开展课程时,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还没有很深的把握,开发的积极性并不是很强,利用民俗文化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上较为单一。
四、探讨
窥一斑而知全貌,据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大部分教师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且在园本课程中有一定运用。说明教师对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部分教师在课程上也对嘉兴民俗文化资源多种不同形式加以实践运用,已经初步有了一些效果。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在园本课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时只是照搬原有的形式与内容,课程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较薄弱;部分教师对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的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改编,可能会导致在教学活动的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另外,在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频率较低,种类较为单一。
对于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本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发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上虽有一定重视,但更倾向于与中小学课程的融合。由于对民俗文化与幼儿园课程开发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够,在两者融合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对幼儿园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因此,民俗文化在园本课程中并没有发挥其独到的教育价值。
其次,教师对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了解不足,而且只会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不会主动去学习尝试,对于一些较难融入课程的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探索分析,且缺乏园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另外有一些教师的创新意识欠缺,没有很好的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方式,导致有些时候资源堆砌,没有有效的运用。
那么对于嘉兴市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更好的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去呢?
(一)增强教育主管部门的对民俗文化资源进幼儿园的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应增强对民俗文化资源在现代教育价值方面的认识,增加对于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的重视,推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嘉兴市民俗文化。重视幼儿园园本课程中民俗文化运用情况,进行鼓励与扶持。同时,建议部门加大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促进社会形成重视民俗文化的氛围。
(二)促进民俗文化在幼儿园特色建设中的运用
幼儿园特色建设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幼儿园要办出特色,必须从整体着眼,从重点着手,选准“突破口”。幼儿园可以以“民俗文化”为突破口,充分开发与利用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对课程设置、教育形式等进行探讨和改革,推动民俗文化特色教育的开展。
(三)推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幼儿教师对嘉兴市民俗文化资源的了解,更准确深刻地明白民俗文化的精髓,以便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运用。
将提高教师的科学与文化素质的、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视为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要加强研究民俗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中运用的途径,不断尝试、运用和开发,特别是对比较薄弱的民间音乐和美术方面,克服畏难心理,不断产生新想法,使民俗文化资源能够更好融入课程。教师要提高园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组建团队进行开发。
教们可以对民俗文化资源的运用进行交流改进,定期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一起探讨,研究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更好的途径。幼儿园可组织教师们互相观摩学习,吸收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浙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程 浙江民间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2011.
[2]张卫民等.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 2011(6): 57-61.
民俗文化调研范文2
前一段,我安排市长对全市民俗文化产业进行调研。昨天,我和市长到合水又作了专题调研。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主要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研究对策和措施,把民俗文化产业培育成富民支柱产业之一。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正视面对
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文化竞争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立足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创新,把做大做强以香包绣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重要举措,按照“四个一”的思路,着力打造以香包、绣、剪纸、皮影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品牌,探索出了“专业团队设计、艺术大师及能人带动制作、千家万户参与生产、龙头企业组织营销”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看,起步早、发展快,态势良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已经成为推介、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从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看,全市有15万人参与香包绣生产大军,已形成了100多家生产企业、35个基地、86个营销公司。
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看,民俗文化产品达到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民俗文化产品900多万件,销售额3.8亿元,人均增收500元。
从民俗文化产业研发体系看,先后与东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进行香包民俗文化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开发出了岐黄保健、中医养生、传统民俗、时尚礼品等一系列产品。
我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各位民间艺术大师和民俗文化企业功不可没,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功不可没。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差,带动千家万户参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局面尚未形成;
现有的民俗文化企业、公司,大都是小农经济型的作坊生产,无法形成规模生产,难以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有产品没市场、有市场没产品的问题比较突出。
有产品没市场,目前生产的产品销售半径小,没有完全走出,市场占有份额低,产品商品率低;
有市场没规模,由于生产企业、生产大户、营销企业各自为阵,产品雷同,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没有成批量的主打品牌,形不成优势,提升不了效益;
三是产品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贱卖低卖问题比较突出,增收效果不明显,带动性弱。
民俗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市场认可度低,没有卖上好价钱,与大师的职称和产品价值严重背离。
四是民俗文化产业缺乏统一标准,品牌效应不够明显。
绝大部分产品基本上都是传统作品的重复制作,新产品研发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缺乏新、奇、特、优产品;
产品参差不齐,甚至参杂使假,侵权问题严重,影响市场信誉。
五是缺乏健全和有竞争力的市场营销网络。
营销网络不健全,覆盖面不广、销路不畅。
六是缺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低,缺乏专业化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设计研发、创作、营销、技师人才更少。
二、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大有可为,必须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大力扶持、转型提升
(一)进一步提高民俗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1、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对厚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挖掘和发扬。
民俗文化资源丰富,香包、剪纸、道情皮影、民歌被称为“四绝”,是悠久厚重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宝贵财富。发展以香包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正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挖掘,更是对先进文化的发扬光大。
2、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打造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文化部挂牌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市确立了建设全国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民俗文化产业不可或缺、占比很大,必须加强以香包、绣、皮影、民间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使民俗文化名片更加亮丽。
3、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目前,我市的民俗文化产品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3亿元。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增加值占到GDP的2-3%。
4、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陶冶群众情操,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群众参与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生产,不仅可以传承历史文化,更可以陶冶人们的情趣,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崇德崇智,建立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观念,促使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社会,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促进社会和谐。实践证明,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孕育和催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释放人们在危机中压抑的心情,而且可以使人民在提升物质文化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5、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做大做强以香包、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俗文化产品,推动品牌战略,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推介、扩大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提升软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极大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
(二)按照“四个一”的思路,转型提升、做精做细、做大做强民俗文化产业
发展民俗文化产业要按照“四个一”的思路,系统思考、组装配套、“一条龙”开发。
组建一批国际化营销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民俗文化产业,必须依托有经营头脑的人和艺术大师在全国各地设立营销网点、接订单。市上正在全力培育壮大民俗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营销公司,准备在全国各地及香港、澳门、日本设一些直销网点,使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加工公司和销售公司形成一个系统网络。
建立一套国际化生产标准和设计研发体系。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劳务。民俗文化产业要当仁不让地做一流文化产业的“标准制定者”。我们民俗文化产品的省级标准已有,下一步要申请国家级的标准,继续把东华大学和美院作为我们设计研发和制作标准的智力机构。民俗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把艺术大师在制作、销售中提供的信息反馈给研发机构。同时,积极鼓励艺术大师创办的文化企业搞研发,形成高层次研发团队和艺术大师自己研发相结合的研发体系。
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品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大力传承和发扬以香包刺绣、东民歌、民间剪纸、道情皮影等“四绝”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努力做大做强,形成拳头优势,打造一批独树一帜、独具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知名文化品牌。积极组织艺术大师参加国际性展览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培育一大批以国家级、省级艺术大师为领头人的生产销售企业。加大民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挖掘培养力度,把市级申报为省级、国家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提高艺术大师的级别和层次,带动广大妇女不受时空限制,不受资金制约,参与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家家都是“车间”,人人都是“工人”,一个艺术大师就是一个企业家,一个香包刺绣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无烟艺术工厂。
(三)加大政府对民俗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基地建设方面:市上明年开春动工修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城,集设计、生产、包装、展览、营销、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营销中心和集散地。
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艺术大师培养和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民俗文化产业艺术专业,财政补贴培训资金;抓好本土人才培养,把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申报为省级以上,着力培养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能手。
在财税政策方面:由财政局和税务局研究对民俗文化产业企业和制作销售的个人免除一切税费。
在激励机制方面:市财政每年拿1000万的专项经费和2000万周转金用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一是人员带动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民间艺术大师带动100人以上的给予适当补助,按照带动规模大小可适当提高补助比例;二是设点营销奖励。对在国内外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的企业给予奖励补助;三是参加会展奖励。对参加国内外重要会展,宣传推介的龙头企业或营销公司给予差旅费补助;四是设计研发创新奖励。对设计研发适合千家万户生产,并占有市场份额的企业或个人予以奖励。五是收藏保护奖励。对在收藏保护民俗文化产品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
在宣传推介方面:一是由市财政列支,印制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宣传册;二是积极组织民间艺术大师到各地宣传民俗文化,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加强民俗文化品牌保护,做好商标注册。四是在维权方面,一要联合打假,二要做好侵权后的维权工作,三要进行产权保护。
(四)围绕民俗文化产业、产品上下游组装配套,延长产业链
从研发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生产、产品包装、包装彩印、营销网络、制作技法、旅游纪念品开发、原材料供应等9个方面,实行组装配套,一条龙开发。以民俗文化核心产品为重点,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1、研发设计,是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制高点和关节点,在依托科研机构、发挥大师作用的基础上,要培养形成自己的研发体系。
2、品牌建设,是市场竞争的命脉,也是无形资产,必须打造一批金字招牌和靓丽名片,提高产品价值。
4、产品包装,围绕民俗产品的生产,发展包装业,提升包装的档次和品位。
5、包装彩印,创新包装形式,发展彩印等高端包装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6、营销网络,是产业发展的终端环节,通过组建一批国际化的营销龙头企业,使民俗文化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7、制作技法,以市场为导向,博采众家之长,注重原生态和制作技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8、旅游纪念品开发,突出观赏性,把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与卡通动漫创作结合起来。
民俗文化调研范文3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民俗文化调研范文4
【关键词】 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湖北恩施
一、调查过程
于2013年7月7日至9日,在恩施州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民众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开展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课题组发放“关于湖北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的调查问卷”共360份,其中有效问卷356份,调查人群涉及到恩施州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尽力使调查结果精确而有价值。
1、历史信仰及文化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1%的人说土家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是从唐朝开始的,20%说是北宋,另外34%的人不知道(图1);对于土家族人的信仰(对神的敬仰),1%的人很了解,1%的了解,42%的不是很了解,还有56%的人不知道(图2);有关土家族诗歌(万颗明珠共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着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所孕育的文化知识,16%的人认为说的是喝油茶汤、51%的人认为是拜茶、23%的人认为是咂酒、10%的人不了解(图3)。
以上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出:恩施人民对于传统的历史、信仰及诗歌文化内容,多数人都能够正确选出相应的选项,懂得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历史信仰和诗歌本来就是传统封闭式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是特定民族、地区、环境或特定行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需求。对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特定的人群来说,那些风俗习惯都是他们世世代代必不可少的文化内容。历史和传统的民俗文化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流传于民间的大部分历史文化及民族信仰活动,都是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艺术内涵和历史意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推动作用。
2、土家族的刺绣编织及儿女婚姻状况
恩施是一个文化丰富、乡土风俗多样化的地区,课题组调查了土家族“儿女会”的日子(一般在农历7月12日),结果是:38%认为只有未婚女子可以上街赶场;43%认为只有青年男女可以上街赶场;1%认为无论婚否的男女老少都可以上街赶场;18%的人不清楚。如图4。有关哪种土家族手工刺绣走出国门?78%的人选择西兰卡普,22%的人选择绣荷包,无人选择针织内衣和枕头秀(图5);土家族人的哭嫁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婚姻习俗,对于其本质,课题组进行了调查,87%的人认为是对父母的思念,10%的人认为是结婚女子对出嫁的迎接(图6)。
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恩施州土家族人对传统的节日风俗非常注重,了解的比较多。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是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哭嫁则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韵味的特色文化,也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叛,传统的文化体现出了本民族人民对民族文化和生活的热爱。
3、土家茶文化
喝茶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关于土家茶文化,图7显示了“四道茶”的情况。
土家有“四道茶”,除了白鹤茶、泡儿花、油茶汤三中外,还有哪一道茶?66%的人选择了富硒茶;31%的人选择了红茶;1%的人选择了鸡蛋茶;2%的人选择了铁观音。
这幅图表显示出了恩施土家族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他们利用自己所在土地富有“硒”的先天优势,留传下了“富硒”这道茶。大多数人能够正确选择出“富硒”,但还有34%的人不知道“四道茶”中有富硒,这也说明了恩施传统文化在广为流传的同时慢慢被部分人淡化。
4、传统节日和土家舞蹈
“过赶年”是土家族人的一种习俗,经过调查,课题组了解了他们为什么要“过赶年”。1%的人认为是为了纪念本民族英雄、30%的人认为是为了提前消灾纳福、45%的人认为是为了早迎新年、还有24%的人认为是为了过好年末(图8);在土家族特有舞蹈的调查中,91%的人选择“摆手舞”,其他9%的人分别选择了秧歌舞、狮舞、篝火舞蹈(图9)。此数据表明恩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相当不错,但还有少数人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去了解传统的风俗人情,这促使我们思考怎样加大对土家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土家文化。
5、对土家文化的总体印象和未来展望
对土家族文化的态度。17%的人表示很喜欢;51%的人表示喜欢;2%的人表示一般;30%的人表示不喜欢。
对首届“施州古城灯笼文化艺术节”活动的举行对恩施的文化发展的影响怎样?48%的人认为起重要作用;36%的人认为起较为积极的作用;16%的人不了解此活动。
图10显示恩施州人对传统土家族文化的喜爱程度,68%的人喜爱,2%一般,30%的人不喜欢,这充分说明了传统的民族文化虽然有其优越的一面,但也有缺失的地方,人们在继承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选择比较,力求使其本身变得更加完美全面;对于恩施土家文化的展望,课题组了解了首届“施州古城灯笼文化艺术节”活动的举行对恩施文化发展的影响,有84%的人肯定此活动对恩施文化的正面促进作用,其他人不了解这个活动(图11)。这表明恩施文化的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各项活动都在加强文化的融合及发展。土家族文化不断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将使恩施逐步变成一个“文化强都”。
三、调查总结及反思
恩施土家族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变、与时俱进,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态势。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还是有少数比例的人群对于恩施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内容不了解,也不关心。近年来,我国持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西方文化的传入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带来巨大冲击,甚至在一小部分民众的心目中,民族风俗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没有必要继续传承。再之部分年轻人热衷于现代音乐、服饰、饮食、娱乐等,对传统的歌舞、茶道、诗歌文化等视而不见。
在宏观的时代背景下,恩施民俗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不对民俗文化加以传承和保护,再过几十年它可能会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暗淡于老百姓的记忆里。民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我们应该弘扬其优越之处,改进瑕疵之点,让源远的民俗文化在时代语境下涓涓长流。
【参考文献】
[1] 曹毅.土家族民间文化散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民俗文化调研范文5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优势;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5-02
1 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至2017年,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景观资源丰富(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扩宽纯收入渠道,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F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相对单一,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食宿等)、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内涵丰富,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神秘感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总之,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2016年起,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同时,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w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安顺(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安龙、兴义(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提高档次,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提升管理,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够响亮,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大吸引力[11]。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2]骆 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3]白 娜.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4~17.
[4]查爱欢.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邓 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乌蒙论坛,2013(4):49~53.
[6]刘 瑞,苏维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167~170.
[7]王丽芳.浅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205,152.
[8]黄欣伟.兴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9]李 云,殷志华,韩 笑,等.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42~44.
民俗文化调研范文6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 学生 民俗文化素养 提升
一、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作为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教育工作者,笔者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职旅游专业,主要为当地的旅游业输送专门人才,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培养模式,让学生通过三年的校内外学习,使他们对本地的民风民俗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不仅能参与民俗文化活动,还能对地方民俗文化追根溯源,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显著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素养和热爱家乡、热爱本职工作的强烈情感,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能更好地适应本地民俗旅游的发展,还能为本地旅游的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二、中职学校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要办学目的,因此,长期以来,学校普遍存在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性、技能性的状况,不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一些学生知识技能结构单一,人文底气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015年清明节期间,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组织举行桐乡清明民俗文化系列活动,第15届乌镇香市于2015年4月3日至26日在乌镇举行。为了了解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地方民俗文化素养状况,笔者通过四种渠道做了如下调研工作:以游客身份参与民俗活动,接受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服务;接受民俗活动服务人员的信息反馈;向活动主办方了解情况;向旅游专业教师询问学生民俗文化素养培养现状。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目前旅游专业学生的地方民俗文化素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本地的部分民俗有所耳闻,但在专业学习之后相比之前的了解程度提高不大。
(二)部分学生通过去景区实习等实践活动,虽然对相关民俗活动有了进一步了解,但对其产生历史、发展演变、活动成因等基本情况知之甚少。
(三)在对游客进行导游讲解等服务中,出现讲解太少,讲解不深入,只是刻意地背诵导游词等情况,很难达到游客的期望。
基于以上问题,中职旅游专业必须进一步重视学生民俗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能力习得的基础上,必须有意识地增加地方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本地民俗文化理论进行专门学习,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完成《任务书》的形式,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反复实践,建立“四方评价体系”,接受客观评价。
三、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地方民俗文化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针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旅游服务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其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要培养其对旅游服务工作的热爱之情。当学生热爱上这项工作后,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中去,而这就是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去帮助学生实现的目标,更通俗地讲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旅游专业人员。
学生入校伊始,旅游专业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色,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服务意识、礼仪规范、敬业精神等的教育,从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打好理论基础、练就专业本领、培养综合能力。
(二)旅游专业学生地方民俗文化素养提升策略
学生地方民俗文化素养的提升,要在培养其职业素质的同时,循序渐进地进行。
1.了解周边地区及本地的旅游相关知识,理解成因
学生必须了解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风土人情等基本概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区具有相似的地理特征、气候状况等自然条件,这必然造就其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具有相似性。同时,学生要学习本地的地方志。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科学的资料性著述。学习地方志,使学生了解本地的自然、社会、历史沿袭等的背景知识,即理解民俗和民俗文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并理解本地民俗文化。
2.研读本地民俗文化相关资料,扎实理论基础
关于本地的民俗文化相关资料来源问题,一则可以通过向本地的旅游、文化部门借阅并为学生复印的方式解决;二则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旅游专业教师自行编写校本教材,让学生深入阅读。通过教师讲授及学生对相关书籍的研读,一方面,学生要全面系统学习并掌握本地民俗;另一方面,以本地的行政区划作为分类依据,学生要对各街道、各镇的特色民俗作专门学习。对于本地区的诸多民俗,学生要全面了解其历史来历、传说故事、活动时节、活动内容、特色物产制作等各方面详情,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3.根据《民俗文化实践活动任务书(一)》的要求,参与民俗活动全过程
实践教学是旅游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俗理论知识习得以后,学生迫切需要将理论投入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已知、寻找不足、获得新知。经过多年的合作与发展,中职学校已与本地的诸多企业和景区建立了深入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我们可以利用已有平台,通过工学结合等方式,抓住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的时机,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将学生安排到景区景点,接受游客咨询、提供对客服务、进行民俗活动表演、民俗小吃制作等,参与活动全过程。而值得强调的是,从学生层面上说,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并非是随心所欲,每人必须携带由学校针对每一项民俗文化活动而专门设计制作的《民俗文化实践活动任务书(一)》,学生根据任务书的基本内容、实践要求、任务达成度等项目,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从学校及教师层面上说,这种实践必须率先制定好各个环节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在活动中严格要求、强化管理、保证质量。
4.返校总结,查漏补缺,将民俗文化素养的提升引向深入
每次民俗文化实践活动结束返校,带队教师和学生都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学生要对自己的职业素质、对相关民俗文化的了解状况、专业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客观评价,正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想出解决方案,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技能大赛、观摩等形式,及时进行深入培养。深入培养的主要目标可以设计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民俗文化知识的深入和扩充、职业应变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5.完成《民俗文化实践活动任务书(二)》的实践要求,接受“四方评价体系”的客观评估
校内深入培养的有效性仍然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在校内总结并深入培养活动开展以后,学校仍要抓住本地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返回实践舞台。本次实践与首次实践的主要区别在于:(1)在任务书的设计上,基本内容更加充实,并进行延伸拓展;实践要求进一步提高、细化;对学生素质的提升更加综合性。(2)在实践结束前,向游客、企业、同学、带队老师四方发放问卷调查表,由他们对学生的本次实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客观评估,从中反应出学生在本次实践中的进步与提升,缺点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生经过以上各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并接受最终的评价与调查,促使其在服务意识、职业技能和地方民俗文化素养等各方面有显著提高,不仅能参与民俗文化活动,还能对地方民俗文化追根溯源,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同时增强其对家乡、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姜麒霞.浅谈旅游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2).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外向经济,1997,(04).
[3]顾琳炎.培养职业道德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