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1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43-02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福佑中华,造福人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构建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充分而科学地利用已有的工业文明,充分发挥各地生态、资源、产业的机制优势,引导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教育与培养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贯穿政治建设,十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保障人权和民主,提出“协商民主”制度,要求“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为此,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目前,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原料―产品―废料”的非循环方式,是单向的,结果就是“资源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多,直至崩溃”。不但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而且为弥补其所带来的危害,人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工业文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抓住新的战略机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解,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势在必行。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
生态文明时代要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生态文明生产方式要转变为“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实施“资源再生”与地球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生态文明的生产的特点是: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统一考虑,在统一的生产过程中完成,加大力度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生产方式。
(二)转变思维并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
树立生态学整体性思维,创造“资源矿”,从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出发,制定新的资源开发利用策略,转变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为生态文明生产方式,运用生态文明解决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三、加快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教育是桥梁,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体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精髓,必须加快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生态文明关系双面建设
生态文明贯穿文化建设,要加快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和事业,不断提高社会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生产创造力,使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加。
生态文明贯穿社会建设,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战略机遇,以创新推动教育价值观的变革。
(二)以“教育先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创新驱动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到教育先行,提升教育价值观的培养,完善教育体系,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不但可以使人提升对社会的认知感,促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复杂过程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以及生态文明价值观。同时大力发展与生态文明教育息息相关的生态文化产业,要形成社会生态文化氛围,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普及。
1.加快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在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是基础也是关键,必须抓好课程体系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这一重要载体。这些理论研究必须与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必须与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社会的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念、生态生产创造力,使我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加。
2.传统教育价值观必须向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变革。要以创新为手段、为驱动力,创新生产方式,建立新观念,直接从实践入手。我们认为,生产过程使用的资源是有内涵价值的,它的使用,除了“采掘过程”需要付费,资源本身的存在就很有价值,必须付费,必须节约使用及循环使用,建立新的“原料―产品―废料―产品……”生产方式。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循环生产,循环使用,无废料,形成生态循环。要建立这样的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以生态教育价值观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生态意识。
树立教育教育生态价值观,顺应人与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平衡、和谐共生的发展潮流,从人的教育入手,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实现“个体、自然和社会的价值”的和谐共存,教育培养“生态人”,完成“生态事”,造就“生态社会”,推进生态文明稳步有序而又快速地发展。
四、创新是变革教育价值观的犀利武器
(一)创新是变革相当有力的手段
1.创新发展生态技术和工艺。建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直至无碳的发展,形成以创新生态技术和工艺为基础的生态教育价值观。
2.创新生产与生活方式生态资源的教育价值观。以创新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以此创新建立新生态方式的教育价值观,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3.创新生态资源新模式,树立生态资源新教育价值观。创新集约循环利用资源新模式,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创新发展科学技术,实现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的生态生产与发展,创新技术与生态教育价值观,建设节水型社会、保护耕地,生态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与生产,可再生,可持续。
4.创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开发。建立自然生态教育价值观,形成全社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建立自然生态系统的创新保护措施,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5.创新生态产品。改变重生生态环境,建立重归自然、重生自然的生态教育价值观,人工干预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人工干预减少荒漠化,减少冰川融化,减少自然灾害。
(二)变革教育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1.借助工业文明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运用我国发达的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从生态文明教育入手,同时开展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建立并不断发展生态文明的科技支撑体系,树立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建设科学合理的生态环保产业,利用当代科学技术进行废弃物的净化处理,直至转换为有益物质再利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打造生态文明的社会。这其中,教育是先导,利用现代生态文明的科技成果营造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
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人们的思维必然会存在巨大的惯性,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只有创新,生态教育价值观才能被唤醒,才能有所改变。创新生态教育价值观,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思维的惯性与生活方式的惯性,包括生产方式的惯性。
2.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本身就是新生事物,更需要创新,更需要发展,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的创新发展将直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的创新就是要做开路先锋,就是要领先。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起着思想引导者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五、结论
创新是教育价值观变革的有力武器,教育价值观变革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十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工业文明已进入末路,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超前,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精髓。要加快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的文化大发展,直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循环生产,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创新是变革教育价值观的犀利武器,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文明,有益于创新生态文明实践发展,有益于创新树立教育教育生态价值观,有益于改变人们思维的惯性。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价值观将能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路”,以此引领世界的未来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2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式课堂教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含有强烈的人文指向,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而且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而且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而且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相对重视生物学知识、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常常成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人人格的组成部分,而人格是个人的认知、思考、动机、价值、性格、情感、态度、自我观念等因素的总和,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难以量化考核。由此导致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丧失,态度不端正,认为学习没有什么重要的价值,严重影响到自身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生物学科教学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可采用渗透式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一、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在生物实验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形成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态度;同时学生也会在身心的体验中得到一种团结合作、获取成功的情感满足。例如:学习人教版《分子与细胞》中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探究性实验,学生设计实验问题、进行假设、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的结果。不同的学生得出的结果有差异,学生们相互比较、讨论,进一步得出相应结论。探究关注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因而探究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二、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生物学科知识本身寓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效果。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点,教师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料,以及生物科学家们的优秀事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兴趣、动机、志向等人文因素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从而使学生个体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遗传的基本定律”时,我向学生简要介绍了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他在修道院后花园的菜地里做了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才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却得不到当时学术界的承认。直到他去世以后的1900年,另外3位生物学家才重新发现了孟德尔定律。说明了科学家们甘于寂寞、不求名利,为了生物科学事业而贡献出自己毕生精力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
三、利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唤起学生重建人类精神文明的使命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成果被不断地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从近百年来工业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传统工业在日益发展的繁荣景象背后,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负面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构成威胁。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时,我向学生介绍:现代工业排放出来的许多废气,都可以形成酸雨。我国目前受酸雨污染的农田已达1.5亿亩,森林受害面积128万公项,造成的生态损失至少是60亿元。过度开垦、森林滥砍乱伐、草原超载放牧等人类行为,都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也正是因为这样,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虫灾、洪灾、旱灾、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环境问题不断地发生。这是自然界对人类进行的惩罚和报复。目前,环境污染、人口增长和资源危机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这些实例引导学生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自然之间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转化为高尚的生态道德行为,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人类。
四、加强STS教育,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高中生物教学加强STS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科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与科学技术、社会有关的问题意识和知识,培养学生能够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有关的生物学问题放在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同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章内容以后,我组织学生对湛江特呈岛红树林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赤坎南桥河治理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教师上课时可充分利用餐桌上的米饭、白糖、葡萄酒、米酒、豆腐乳,以及洗衣服、榨果汁、炒菜的技巧,传染病的预防常识,等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探究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而体现出生物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价值。
五、科学批判精神的培养。
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本位、伦理本位的文化,它的这个特点在历史上压抑了自然科学、分析哲学的发展,我们需要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现代民族文化。高中生物学课程应该突出科学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生命科学是正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的这个特点,进行动态科学观的培养。例如,对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课本提供的只是一种模型。我们在观测微观生命活动时,不能同时观测到相应的结构,而能观测到的结构都是死的,这就是生物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在高中人教版教材《稳态与环境》中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不墨守成规的批判思维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对此问题的点拨除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外,还能提高他们的科学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把握新的课程理念,以生物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生物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陆有栓.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钟海清主编.师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陆健身主编.生物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3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生命科学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情感即一个人的情绪,是高兴、好奇或是不高兴、不满意,这些情感是形成正确态度的基础。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比如赞成或反对、喜欢或厌恶、肯定或否定,等等。在正确的态度之上便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人们由心中发出对世界上存在万事万物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这是人们社会存在的反映。课堂教育注重科学价值观,这是一种理性的价值观,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同时又承认知识和真理的相对性,科学提倡民主、平等、自由、合作的精神,提倡人文精神、独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
2.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人的态度及观念是人在生长的环境中通过模仿、学习与体验逐渐形成的一种主观的选择。对同一事件不同人的态度不可能一模一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光受课堂影响,还与学生的家庭生活有很大关系。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在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观前提下,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等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又必须指明方向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前两者在实际操作中是可以具体化的,是教师能“教”得出来的;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不可能像讲知识点或者讲授习题一样把它“教”出来。对这样一种属于主观选择的目标,教师有两条途径将其渗透到教学中:(1)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2)联系社会实际,多举例,创设情境,使学习主体能从中学习、体会并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这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不单单是一两堂课能够实现得了的,课上和课下的时间都十分重要。生物课堂与一些文科课堂不同,我们不是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能很好地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起来,所以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挖掘教材,抓住每一次机会,创设情感教育的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
生物课是一门研究人及人生存环境的一门科学,可以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的学识仅限于做题和考试,那么我们的生物教学就是完全失败的。我们的学生要至少能够透过书本看世界,利用自己的所学解释世界,这其中就包括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生物课的学习至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这个目标。
1.了解科学史,向科学家们学习,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苦也分享成功的喜悦,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心理准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为例,新教材里明显多了很多科学史方面的阅读资料,且每个版块开头总是有一段对相关领域科学家的访谈录。以前教材对科学史的介绍非常少,即便是遗传与变异章节中谈到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也是着重从知识层面上谈。学生并不了解,其实孟德尔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在他去世之后二十年才被世人认可的,这位伟人终身清贫却矢志不渝,他相信是真金就会发光,直到死前仍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发现。
许多教师对理科教学也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持不理解态度,他们认为这是文科的主要内容,在理科课堂上真不容易实现。科学家访谈录其实就是我们理科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突破点。这样,学生和科学家的距离近了,和科学研究的距离近了。多了解科学家们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我们的学生也能模仿科学家的想法了,科学素养自然就提高了。
2.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科技这把双刃剑,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观。我们教育学生要做有素质的人,素质表现在什么方面呢?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就是高素质吗?不尽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首先应该成为一个有社会公德心、有责任感、讲文明的人。现今很多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都引发了社会争议。比如: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克隆技术应用在人类,会对我们伦理道德观带来什么影响?随着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我们的世界会否出现基因歧视?这些问题的出现为我们教师在制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时候打开了另一扇窗户――科学技术本身没有对与错,对于错只在于我们是抱着什么态度去使用它的。
3.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从清华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到复旦研究生虐待猫的事件,这些“优秀”学子做出让我们心酸的事情,我们的生命科学教育,到底教了些什么?学生又学到了什么?在研究中确实会涉及动物实验,不管最后实验动物是否会被处死,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尊重生命。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可能去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在实验中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
教材中稳态与环境版块和这一情感教学目标联系非常紧密。特别是生态学方面的内容,生物圈的稳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已经失去(灭绝)了很多物种,而物种的多样性与我们生存的生物圈的稳定息相关。英国石油公司在波斯湾漏油事件最终将导致这家老牌的、家底雄厚的石油公司因生态赔偿而破产,而就算这样,人们对这家公司仍旧满腔愤怒。在重视人类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生活的美好家园这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面前,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就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4.规范日常行为态度价值观,例如卫生生活、科学用药观;规范、树立正确性观点;树立正确的对待疾病或疫情的态度。药品的滥用在我国并不稀奇,很多人将抗生素视为万能药,不分病因盲目使用;一些疾病患者如乙肝患者、在社会上备受歧视;而一些患有强传染性疾病的人们却并不知道自己应该被隔离,甚至连出门应该戴口罩也做不知道。有的少女中学没毕业就去堕胎,甚至患染上性病。人们的性认识基本不是从学校学到的。
生命科学是和我们人类日常生活最为接近的科学,我们教的就是我们自己。以上提到的问题仔细的教师从初中的生物教科书中都能找到切入点来完成这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但事实上,以性教育为例,很多初中老师在讲到男女生理卫生时会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师都不好意思,学生怎么能学得清楚,更别谈要树立正确的性观点了。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没有专门的这方面的知识版块,但我每次讲到艾滋病的预防需洁身自好时,总会引用一些因不洁性生活造成的惨剧来警示学生。由于女性是怀孕的主体,女性的生理特殊性导致更容易感染性病,进而让学生们树立关爱女性的观点。
三、结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是每个学科都不能忽视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一门课可以设置一些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一个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思考的问题。生命科学的素养是人的核心素养之一,与我国人口的总体素质有很大关系。在这个领域从业的教师们应当有相当的行业责任感,行动起来,用心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4
论文关键词:古诗文,爱国主义的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
1、爱国主义的情感
中学语文课本中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许多篇章,高扬着古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是伟大人格凝聚的结晶,理应为当代青少年学习和继承。教师应积极开发古诗文中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爱国主义的人文情怀教育。
《离骚》中,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九死不悔之意志去追求探索“存君兴国”的理想直至生命的终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疑问,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博襟;《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此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五人墓碑记》中,视死如归,勇于赴死的民众……,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人文精神教育需要的范本,也是用来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最好的精神食粮。这些优秀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作为中学生,欣赏和学习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就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接受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2、良好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及其教育,尤其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如团结、气节、孝心、谦虚、节俭、仁爱、责任感、等等,这些传统美德理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予以足够重视。
《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教育学生宽厚待人,真诚交友;《训俭示康》可教育学生养成务行节俭,力戒奢侈的良好习惯;《陈涉世家》一文则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不可见利忘义。《左忠毅公逸事》则可让学生学习左忠毅公面对,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王忠肃公翱事》中的王翱处理任何事情都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不徇私情,廉洁自守,忠于朋友的无私品质在当前社会则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道德洗礼。
此外,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刘禹锡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博怀,……都是我们今天教育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的优秀示例,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并行之有效地贯穿于语文的课堂教学中。
3.严谨的治学精神
中学课本中选入的古诗文作品,有许多都是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需要,与他们的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 对于其今天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现书有感》)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短歌行》) 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它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可以说是出言警策,催人奋起。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名作《满江红》里也表达了相似的人生态度:“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时,他更以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予后人有力的鼓舞和鞭策。《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情真意挚,语重心长,给后学者以深刻的启示。
《石钟山记》则告诉我们要想获得真知,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让学生认真体会“事不目见而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箴言,养成不畏艰险,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游褒禅山记》的作者以游褒禅山的见闻为喻,阐发了富有哲理性的见解,讲述这篇文章时要使学生深刻领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个中三昧。
此外,像《论语》中提到的“学思结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治学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那么身处逆境之时,是消极避世,自暴自弃;还是积极乐观、奋发作为,不少古诗文作品也给我们做出了经典的回答。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可以说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报任安书》中的作者司马迁为了“成一家之言“,完成巨著《史记》,身处逆境,隐忍苟活。他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给予后来者提供了一种人格榜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报任安书》和《渔夫》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司马迁和屈原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为后人做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抉择,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抉择。从而可以让学生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并进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经典诗文的学习,可以培养中学生为理想和抱负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能力,尽管遭遇许多曲折和坎坷,也要具备不懈追求、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将自我塑造成有勇、有谋、有智、有识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
中国古诗文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最丰富、最生动的载体,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我们还必须看到,作家作品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与阶级的局限,纵使十分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其间包含的思想也可能存在落后的东西。例如,曹操的名作《短歌行》充满着壮志豪情,然而他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却明显地带有封建帝王的狭隘与自私,他所认为的天下不过是一已之天下。岳飞的《满江红》高唱着精忠报国的旋律,但他的爱国是与对封建君主的愚忠交织在一起的。《陋室铭》中,既宣扬了洁身自好、不与世俗流化的高尚人格精神,也包含着随遇而安、躲避尘世的消极思想……
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发挥其“以优美的意境感染人,以深邃的哲理教育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独特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姚伯登《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南方论刊》,2008年第6期。
[2]文娟《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8期
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5
学生产生“情感冷漠症”的原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追求物质文明,改善人居环境,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愈来愈强烈。在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于是,很多家庭只能是老人当家,小孩子留守,以至于汉语词汇中多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这样的新名词。而这一现象也就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由于“留守老人”对“留守儿童”的管教缺少方法或是正确的引导,也由于父母对家庭教育的缺位而缺失,导致了“留守儿童”患上我行我素、妄自尊大的情感冷漠症。
二、独生子女与长辈宠爱
计生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养儿成本加重,越来越多的家庭只生一个小孩,小孩的一切似乎成为家庭生活的焦点,祖辈疼爱及父母宠爱,在这样的家庭“温室效应”中,小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长辈们则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这样的溺爱,就促成了独生子女麻木不仁、以德报怨的情感冷漠症。
三、物质文明与唯我独尊
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较为丰富的物质需求,物质的丰富逐渐让小孩失去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朴素精神。在一些家庭中,长辈节衣缩食、勤俭节约,把美味的食物留给儿女,漂亮的玩具买给儿女,华丽的衣服送给儿女,“为了孩子的一切”成为了家庭的轴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贪得无厌、唯我独尊的冷漠情感。
四、沉迷网游却难以自拔
根据笔者从教多年的经验得知:中学生处于人生逆反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在家缺少父母的管教,在校或是学习动力不足,或是不服从老师的管教,或是违反校纪校规,经不起外面的诱惑等等,由于种种原因,促使这些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而难以自拔,也促其走进情感冷漠的误区。
那么,如何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
一、创设情境,正确引导
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如上完《散步》之后,给学生布置一道拓展延伸题:回家后给父母做一件事情,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践行,用文字表现出来,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另一方面,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问切的手法把脉学生,以欣慰的心态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以人为本,适时评价
以人为本,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鼓励学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让每一个学生具有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动力。适时评价,平等对待,相信他们都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三、开阔视野,提升品位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是成就人生的必由之路。借助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重视,加大对农村中学图书室的完善及不断的充实,语文教师抓住契机,罗列必读及选读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到读书上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品位。
四、家校联合,共同关心
生态价值观教育范文6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小学生的数学情感往往是在教学课堂中被问题情景所激发而培养起来的。创设问题情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问题要问得巧妙,问得发人深省,问得引人入胜。实践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有趣味性、好玩、新奇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热爱数学之情,使学生与数学知识交朋友、建感情,缩短学生和数学知识的情感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热爱。
1.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亲近数学
当书本知识接近学生生活实践经验时,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简单;当书本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实践经验时,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吃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将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事例进行剖解,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书本知识的“原型”。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然后教师再出示收集到的一组生活中的百分数,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将书本上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实践问题,转化得越好,学生对数学越感觉亲切,数学问题也就随之解决。
2.创设悬念化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教师要保护和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引导他们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导他们急于求知的情感。例如,在教学“闰年、平年”这一知识点时,通过故事情境导入:有一天,大头儿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边哭边说:“爸爸,我们班别的小朋友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小头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这样,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学生在大脑中就会产生问题:为什么大头儿子12年才有三个生日?求知若渴的心情被激发起来,学生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成了主动探索者,对学习这部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有利于拓宽知识视野,促进思维发展,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活动,使其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变学数学、做数学为“玩数学”。在一堂数学活动课上,笔者和学生玩扑克游戏:一副扑克共54张,甲乙两人轮流取牌,每人最少取一张,最多取6张,谁取到最后一张的为胜。与学生进行比赛,连续几次都是笔者胜出。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高,问题也就一个接一个:“老师你是不是做了手脚?”“老师你有什么窍门?”这时再组织学生2人一组进行游戏,学生可以有意识带着问题进行,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探索成功的情感体验
学生学习数学,重要的是他们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教师应改变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使他们感受到发现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探索成功的情感体验,增进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1.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去体验
教学“1减去真分数”一课,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算理,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做剪纸游戏得出算理。第一层次:一张长方形纸,剪去它的1/4,问还剩下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发现不能直接剪,要先把这张纸折成大小相等的4份,再剪去其中的1份。操作后,学生立刻明白:1-1/4=4/4-1/4=3/4。第二层次:一张纸剪去它的1/2,再剪去它的3/8,问还剩下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将纸折成大小相等的8份,剪去其中的4份,再剪去其中的3份。学生得出结论:1-1/2-3/8=8/8-4/8-3/8=1/8。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的基础上,成功体验到“1减去真分数”的计算原理。
2.探究的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比较、猜测。这一切活动都需要时间作保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少一些“自我表演”,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经历、感受,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态势。例如,教学“分一分”时,教师出示了许多水果和蔬菜,让学生分一分。至于怎样分,按什么标准分,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交流,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三、建立融洽师生关系,以情育情
“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教师对学生每一次积极的鼓励,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彼此之间情感上的距离,形成一种凝聚力,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1.关爱“学困生”的成长
学生期待鼓励和表扬,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
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时,布置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张长25cm,宽20cm的长方形纸,谁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找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说说理由。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就举手了,其中小华也举手了,似乎挺有信心。他可是班里有名的调皮大王,这可是公开课,万一回答错误岂不是难堪?看他那么渴望回答,于是准备冒一下险。他站起来大声说:“用长方形的宽边去比,通过计算,发现当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时所得到正方形最大,周长是80厘米。”他居然能准确无误地回答出来,笔者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激动地不禁鼓起了掌,随之全班同学掌声响起来,在大家的掌声中他微笑着有点脸红的回到了坐位。经过这一节课之后,小华听课认真了许多,也经常能举手发言,行为习惯也有所好转。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困生更应与他们多接触,对他们予以关心,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觉得老师很信任他,喜欢他,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爱护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和热情便会油然而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2.让个性得以飞扬
学生的表现欲十分强烈,一旦有机会展现自己,并能得到他人赞赏的时候,那种满足、自豪感会似蜂蜜甜进心底,那种激动如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学习心态,培养锐意进取和富于创新的情感。
一次在教学“付钱的方法”时,提问:“要买一本4元5角的书,可以怎样付钱呢?”学生想出了很多种付钱的方法。“哪种付钱的方法最简便呢?”学生很快想到了付的张数最少的方法是最简便的,就是付2张2元、1张5角。还有别的不同意见吗?突然一名学生举手说:“我觉得最简单的应该是付1张5元或1张10元。”学生们对他出乎意料的回答立刻开始反攻:“那就不是合适的4元5角了。”“这种方法不可以。”这位学生有点尴尬。这答案虽不是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但他想的也不是没道理,这种想法很现实,生活中常这样付钱。于是笔者说:“你想得真妙,只要付一张人民币,确实很简单,不过你得学会找钱,否则受骗了怎么办?”得到了老师夸奖,他很高兴,还自信地说出了应找的钱。这样教师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也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