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重点难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重点难点范文1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齐白石及其作品,学习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蔬果题材;难点是画面的构图与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要突破这节课重难点就要对本课重难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了解齐白石的什么?如何用齐白石的表现方法来表现蔬果题材?齐白石的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该如何指导教学……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仔细思考。
一、走近大师齐白石
要让学生了解齐白石,首先教师自己要了解齐白石。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上网搜索资料。但是教师能搜索到的,学生一样能搜索到,那教师还教什么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有一桶水。”如何准备好这一桶水,就成了关键。在备课时,可以先想一想:那么多国画大师画过蔬果作品,为什么选择齐白石的作品作为小学国画蔬果的敲门砖?为何不选择吴昌硕、潘天寿或张大千等大师的作品呢?因此,在找资料的时候想要深入了解齐白石,就首先要了解齐白石和他人的不同之处。
1.齐白石作品淳朴。齐白石自贫苦农村走出,历近一个世纪,以他顽强的意志与坚韧不拔的精神,从一个平凡的木工成就为著名画家。烂漫天真、体物入微、礼赞生命几乎是他一生艺术的永恒主题。他画根钓竿、几条游动的小鱼,题上「小鱼都来;画小鸡争吃蚯蚓,名为「他日相呼;我们不难看出,齐白石的画和他的人一样纯朴简单,笔墨虽简练但又精绝,用寥寥几笔就把蔬果的特点和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学生临摹创造的好范作。
2.齐白石为人骨气。通过对齐白石生平事迹的了解、齐白石作品和其他大师绘画作品的对比,让学生领略到齐白石老人的巧妙构思和艺术风范。然后在师生互动之中娓娓道出齐白石老人的生平,学生自然就对齐白石有了一个更为立体的了解。
二、走进“瘦身”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不仅使师生教和学的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使美术课堂教学一反以往的单一局面。随着课改的深入,新的美术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虚胖”过度现象,课堂显得过于“精彩”,在课堂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的同时,课堂上的“美术味”越来越淡,学生的美术素养也逐渐缺失。在教学《齐白石笔下的蔬果》这一课时,本人就反思哪些环节该 “瘦身”。
1.抓重点——笔墨训练。国画教学很复杂,一节课时间有限,应该抓住重点,该指导的部分进行详细深入地分析讲解,如果想要面面俱到,最后收获的只有“面面不到”。怎样的训练能更有效地学习和研究中国画,关键就在于抓住中国的最根本特征——笔墨,并以此为思想指导教学,开展训练和进行课程安排。
2.重实效——有效合作。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教学策略,它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互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美术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比如有一种所谓的合作,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分组,展开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仅象征性地合作一两分钟,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了,然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发言。这种合作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合作,其真正意义并未达到。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注重合作学习的真正效果。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深入到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选择适当的合作时机和合作内容,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合作的途径与方法,开展合作学习。
3.巧指导——似与不似。齐白石主张,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遵循上述美学原则,创作了无数种前无古人、独具的完美艺术形象。但是让学生去表现出“似与不似”确实有点难度。本人在教学时,一开始就点出了这句话,一整节课都穿插着这句话,课堂结束了也总结了这句话,看起来似乎首尾呼应,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仍然不知道到底该如何画出“似与不似”的感觉。因此,与其嘴边时刻挂着这句话,还不如在教学中实实在在地教学生如何画出似与不似的感觉,齐白画的蔬果均以最为简洁的构成要素,强化出最单纯的结构特征,以求达到意在笔先,神余画外。比如课本上的范画,齐白石在绘画的时候只抓住蔬果的主要结构特征去画,有些地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美化,经过上色神在个中,超以象外,齐白石的主观情思,完全熔铸在他笔下的各种形象之中,这就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小学重点难点范文2
一、把握好各章各节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教学重点与难点,只有弄清了这个问题,才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所谓教学重点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个知识点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概念、法则、性质、策略等。所谓教学难点是指根据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大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教学重点是客观存在的,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学难点是依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同,是主观存在的。因此要处理好教学重难点就是确立各章节的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教材,把握好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确立教学重点。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要搞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要以教材为基础。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要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小学阶段教材的特点,对各知识模块了然于胸,这样才能确立各年级的教学重点,进而确立各章节的教学重点。
2.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确立教学难点。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各班的教学难点也不一样。同样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不同,每个人在教学中的难点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要对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接受水平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确立教学难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与作业中,要留心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在教学中我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及时记录每个学生学习的变化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同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以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真正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参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二、以旧知引出新知,实现知识的迁移
各知识点不是独立的,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任何割裂知识间联系的教与学都是低效的,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我们要知道学生的认知活动就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薄到厚的过程。学生的学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旧是旧知的扩展与延伸,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以学生的旧知为基础,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衔接点,以旧知引出新知,实现知识的正面迁移。有了旧知作铺垫,学生在理解重点与难点就不会那么困难了,相比之下就容易了许多。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习时我们可以先复习已学过的长方形与三角形面积的求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与已学过的哪个图形相似,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某种图形。学生在经过比较与分析后,得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形状相似,然后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这样教学重难点便迎刃而解了。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究
大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学记对此作了进一步阐释,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出要启发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启发式和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启发式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重注入、轻探索;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主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自主地解决问题,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启发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而被逐渐地应用于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更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是教师最常运用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手段,有着一定的教学优势。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多媒体以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手段来传递信息,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多媒体具有强大的综合处理功能,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可以将静止抽象的事物形象直观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大量形象直观的认识,有效地解决了数学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予盾,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学习长方体时,我用多媒体将长方体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将长方体进行旋转,再将长方体展开,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有6个面,两两相对,有12条棱,它的表面积就是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这样学生对长方体有了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化解了教学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和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立体几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介绍的方法是针对一些知识点的教学单独使用的情况,这些方法当然也可以联合使用。总之,我们要做到在教学中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努力实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小学重点难点范文3
什么是教学难点?有学者认为,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识内容。也有的学者认为,数学中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按笔者的理解,教学难点可以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来确定,也就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原理、定律法则、公式等知识可以认为是难点,对于那些应用基础知识去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感到困难,或是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难以内化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难点。
需要说明的是,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也不一定是难点,而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这个班级是难点,而在另一个班级则不一定是难点。
二、教学难点的产生
现代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认识其新知识的过程中,伴着同化和顺应,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再构的过程。
从认知发展理论来分析,在教学时,如果所学习的内容能通过学生的思考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这样的学习内容学生容易理解。如果所学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信息产生冲突,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需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这种通过顺应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知识则比较困难。因为认知结构本身也有一种定式,这种定式的消极作用会阻碍认知的飞跃,从而造成学习新知识的困难,形成教学难点。因此,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材内容,然而它还决定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决定于教师、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当然,在同一个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同化和顺应往往同时进行,难以截然分开。由于学生个体数学认知结构的差异,教学难点的形成也必然存在差异,在实际操作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灵活确定教学难点。
三、教学难点的突破
1?郾启发讲解法。就是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教师有必要进行有意义的“讲”。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讲”不是“灌输”,而是“启发讲解”,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理解知识。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苏教版课改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植树问题)”,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是植树的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为此,我运用启发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好。
师:(多媒体出示例题中的兔子和蘑菇图)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图中的兔子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
生:按一只兔子接着一个蘑菇的规律排列。
师:你说得真好!这是一种间隔排列问题,第一是兔子,最后也是兔子,像这样兔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兔子看作“两端的物体”,蘑菇排在中间,我们把蘑菇看作“中间的物体”。
师:谁来说说兔子有几只?蘑菇有几个?
生:兔子有8只,蘑菇有7个。
师:(出示篱笆图)我们再来看这里的篱笆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中两端的物体是什么?中间的物体是什么?
生:两端的物体是木桩,中间的物体是篱笆。
师:数一数,木桩和篱笆各是多少。
生:木桩有13根,篱笆有12块。
师:(出示手帕图)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生:两端的物体是夹子,中间的物体是手帕。
师:夹子和手帕各有多少?
生:夹子有10个,手帕有9块。
师:请同学们将刚才观察的三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的个数分别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教师出示下面的表格,表格中的数让学生填写。)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我发现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师: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生: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找到了规律,教学难点也由此突破。
2?郾演示实验法。即运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攻破教学难点。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动态的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一只底面半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有一段半径是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完全浸没在水中,当钢材从水中取出时,桶里的水面下降5厘米。这段钢材有多长?”这道题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钢材的体积实际上就是水下降的体积。如何在“钢材的体积”与“水下降的体积”这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为此,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将一段圆柱形钢材放进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烧杯里,使圆柱形钢材完全浸没在水中,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教师将钢材从烧杯中取出,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过程,并思考下面的问题:在没有拿出钢材时,水面在什么位置?当拿出钢材后,水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钢材的体积与水下降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钢材取出后,烧杯里的水下降了的那一部分是一个小圆柱,而这个小圆柱的体积与圆柱形钢材的体积相等。这样学生顺利解决了圆柱形钢材的体积问题,进而迅速求出了钢材的长:3?郾14×302×5÷(3?郾14×102),问题迎刃而解。
3?郾运用比喻法。有些基础知识,学生虽然能记住,也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让他们说出其中的道理,有时往往表述不清楚,这说明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为此,我在教学时常常运用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对于“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有时还会混淆。为使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我先让学生求出x+20=100,23x=69,x-13=50中x的值,并将求得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引导学生观察各等式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抽象出“方程的解”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说明像刚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就叫做“解方程”。最后启发学生说出完整的概念。接着边打比方边演示,将一块(重10克)小石子放在天平的一边,要想知道它的重量是多少,就需要打开砝码盒,找出与小石子重量相等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另一边,使之左右平衡。那么,10克砝码便是“方程的解”,而开盒找砝码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4?郾变换叙述法。即运用变换叙述形式的方法来降低难度,攻破难点。我们经常说“思维定式”,确实,学生有时会有一种固化的思维,对于某些“标准形式”的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而对稍有变化的材料则出现困难。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如果能及时变换叙述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他们就会从中得到启示,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完成。两队先合修若干天,剩下的工程甲队又用了5天完成了全工程。甲乙两队合修了多少天?”学生对题中的表述比较难理解,给解题思路带来了干扰。为攻破难点,可将此题的叙述形式变为:“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完成。现在由甲工程队先修5天,剩下的由甲乙两队合修,甲乙两队合修了多少天?”
显然,尽管这两道题的表述形式不一样,但是实质是一样的。因此,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设数计算法。即运用设数举例的方法,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有些题,看上去似乎缺少条件,从而给解决问题带来了难度,这时如果运用设数的方法,便可以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可以设乙数为100,则甲数为100×(1+25%)=125,这样乙数比甲数少的百分率很快可以求出:(125-100)÷125=0?郾2=2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当然,有些题我们还可以直接用字母来表示要设的数。
如:“一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的平均成绩分别是75?郾5分和81分。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我们可以设男生为x人,女生为y人,则75?郾5x+81y=78(x+y)化简得3y=2?郾5x,也就是x∶y=6∶5,即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6∶5。
6?郾画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攻破难点,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甲乙两人各用一定的速度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甲出发点A地500处。相遇后各人再继续前进,到达对方的出发点后再折回,第二次相遇在离乙出发点B地300米处。两地相距多少米?”
画出下面的线段图,就会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人走一个全程,甲行了500米,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共走了3个全程,也就是甲走了(500×3)米,还多300米,所以两地相距500×3-300=1200米。
7?郾比较分析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乌申斯基语)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
例如:求下面(图1)这个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许多学生觉得这道题还缺少条件,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可呈现一个长方形(图2),让学生对比两个图形观察思考:比较这两个图形,你觉得要求原来这个图形的周长,可以怎么求?然后进行动态演示,将两条水平的线段上移,使之与最上面的一条水平线段相连,再将两条竖着的线段右移,使之与最右边的一条竖线段相连。到此,学生茅塞顿开:这个图形的周长可以这样求出:(10+5)×2。
8?郾巧用转化法。所谓转化,就是把原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能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它的特点是化难为易,化一般为特殊,化特殊为一般,化复合为单一,化隐蔽为外显。因此,适时恰当运用转化的方法,不但可以攻破难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而灵活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有一个古代经典题:“传说阿拉伯有一个富商,临终时留下遗嘱:我死后把17匹马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马总数的,二儿子分得马总数的,三儿子分得马总数的,但不允许将马杀掉,也不允许将马卖掉。富商去世后,三个儿子和亲属都无法分这些马。现在请你帮分一分这些马。
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想到“借来一匹马分”的思路,将会出现分到的结果不是整只数的结果。为此,我作了如下提示:能否将题中的三个分率转化成与比有关的形式呢?接着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在大家的努力下想到了假如借来一匹马则可将这个题中的三个分率转化为比,即三个儿子分得的马匹数的比是∶∶=9∶6∶2,再用按比例分配思路解决问题:大儿子得17×=9(匹),二儿子分得17×=6(匹),三儿子分得17×=2(匹)
在数学教学中,攻破难点的方法是多方面的,我们只要善于思考,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就会攻破教学中的难点。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小学重点难点范文4
关键词:圆周运动;向心力;实验;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3-0042-3
圆周运动是高中物理重要的物理模型,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其中,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部分是教学的重难点。找出五版本物理教材在圆周运动的处理上的异同,根据学生实际,整合各版本的素材,进行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重、难点的突破能起到有益帮助。
1 编排位置比较
五版本都把圆周运动编排在必修2中。鲁科版[1]先安排了功与能部分的学习,然后是抛体运动,接着在第4章才是圆周运动的内容。粤教版[2]、教科版[3]、沪科版[4]三个版本都是在第一章学习抛体运动后,第二章安排了圆周运动的内容,单独成章。人教版顺序和粤教、教科、沪科一样,但是把圆周运动和平抛等编排在《曲线运动》一章中[5]。
五版本最大的差异是鲁科版把圆周运动放在功、能之后,这样编排的好处是:第一,学生在学习圆周运动时,增加了从功能关系的视角来分析圆周运动问题,而不是单一从力与运动的视角,这会让学生对圆周运动的认识更深刻;第二,必修1中学生在第四章刚学习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学习了力的瞬时作用效果是产生加速度,改变运动状态,在必修2中学习功、能,学习力在空间上的积累,从认识事物规律的视角看,和必修1很好衔接。不足是:第一,功、能部分的内容较难,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差于曲线运动部分;第二,鲁科版的安排使得在功、能的学习中不能涉及到曲线运动,使得功、能的“适用范围”在初学阶段只局限于直线运动,这样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功、能部分中的定律、公式只适用于直线运动,一旦产生这样的错误认知将很难纠正;第三,在学生没有学过曲线运动就学习功、能会导致功、能部分的定律推导受到局限。如,探究重力做功的特点,需要比较“物体沿斜面滚下、竖直向下、沿曲面向下3个不同的路径下落相同高度,重力做功一样”后得出结论,缺少曲线路径得出的结论会大打折扣。
2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编排思路
2.1 两种编排思路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是重点、难点,五版本教材在编排上可以分为两种思路。思路一,先推导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再由实验来验证向心力大小的公式,这一思路是“从结果追溯原因”。人教版、沪科版采用这一编排思路。思路二,先由实验得出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这一思路是“从原因推导结果”。粤教版、鲁科版、教科版采用的是思路二。
2.2 两种编排思路的对比
两种思路中,对学生的要求有所不同。思路一,推导向心加速度数学表达式是难点,对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思路二,在实验探究之前要求学生先体验、猜想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采用精确的实验探究才能得出,这对学生在猜想和实验探究环节的要求较高。两种思路中,思路一侧重理论探究,思路二侧重实验探究。
两种思路对学生要求的侧重点不同,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建议:采用实验探究得出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之后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把物理课堂的重心放在实验探究上,让学生学习过程留下更多探究的痕迹。数理推导过多,枯燥、繁杂的推理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和信心。数理基础较好、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课后推导向心力的表达式。
3 五版本实验方案比较
五版本在探究向心力大小时都分定性体验及定量探究(或验证)两个环节,都给出了体验及探究向心力大小表达式两个实验方案。但实验器材、方案的选取各有特色,各有优势。不同的实验器材,不同的实验方案,决定了探究效果的不同和学习体验的差异。
3.1 定性体验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版本体验向心力大小的实验如图1至图5所示。各版本实验的共同点是取材简单、操作容易,学生实验后都可以获得较好的体验,但也有差别。
差别1:粤教版、教科版是让小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人教版、鲁科版、沪科版中小球(小物体)在空中水平面上运动,由于小球(小物体)受到重力和细线拉力的作用做圆周摆运动。粤教版、教科版中细线的拉力提供向心力,而人教版、鲁科版、沪科版中重力和细线的拉力提供向心力。
差别2:人教版、粤教版、教科版、沪科版是直接通过手拉感受细线的拉力,从而体验向心力,而鲁科版是通过细线的另一端栓的金属螺母的状态来“感受”向心力的变化。前者的体验更直接,效果更明显。
差别3:实验操作要求有区别。人教版要求手握绳结A、B让小球每秒转1圈,手握绳结B每秒转两周,感受向心力的大小。这实现了在质量、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半径,以及在半径、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线速度,从而感受向心力的变化,但缺少在半径、角速度(或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改变质量的比较,不够全面。粤教版的实验可以引出向心力的概念、方向,以及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线速度大小的关系,但没有体现控制变量法,不能体验到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半径等因素有关。教科版要求体验“拉力的方向怎样?减小旋转的速度,拉力怎样变化?增大旋转半径,拉力怎样变化?松手后,物体还能维持圆周运动吗?换一个质量较大的铁球进行实验,拉力怎样变化?”通过这些操作学生可以体验到向心力的方向、效果,也能明确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后面定量探究奠定基础。鲁科版要求“依次改变轻小物体的质量、转动的角速度、转动的半径”,观察螺母的运动状态,感受向心力。沪科版,“改变小球转动的快慢或线的长度或球的质量,感受向心力的变化跟哪些因素有关。”教科版、鲁科版、沪科版都体现了控制变量法,思路清晰,学生获得的体验会更丰富。
3.2 定量探究向心力大小
五个版定量探究向心力大小的实验装置如图6到图10所示。
人教版、粤教版的实验装置简易,取材容易,实验成本低。教科版、鲁科版、沪科版的向心力演示仪,是实验室装备器材。
人教版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向心力大小表达式之后通过该实验验证表达式。人教版虽实验成本低,但操作困难,计算复杂。小球沿纸面上某个圆周运动,受空气阻尼,其运动的快慢、半径都会逐渐变化,所测周期或线速度不准。测量合力mgtanθ比较麻烦。
粤教版操作难度更大,实践中学生成功概率较小,且该实验不能很好地实现定量探究,还只是停留定性探究的层面。
教科版、鲁科版所用实验装置都能实现有限的定量探究,探究时只能让变量成倍数关系。小球质量、半径相同,角速度不同,得到:F正比ω2;小球质量、角速度相同,半径不同,得到:F正比R;小球半径、角速度相同,质量不同,得到:F正比m,综合后得到向心力的公式。
沪科版则能实现充分的定量探究。实验中半径、向心力大小可以从显示窗读出,转速可以通过时间t内转速指示灯闪烁次数算出。转速、质量、半径大小都可以调节,探究数据更具有一般性,更具说服力。
教学中,建议先让学生通过定性实验探究体验向心力的方向、作用效果、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后续定量探究指明方向,可借鉴教科版的定性探究方案。没有实验为基础,要让学生直接猜想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定难度。在定量探究实验中,建议采用沪科版的实验器材和方案。
4 从特殊到一般
4.1 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圆周运动
在探究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大小后,粤教版、教科版、鲁科版明确指出:对非匀速圆周运动,利用公式求质点圆周上某时刻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必须用该点瞬时速度的值。人教版通过实例分析了变速圆周运动,并把力分解在切线方向和指向圆心方向,提出了向心加速和切向加速的概念。
4.2 从圆周运动到曲线运动
从圆周运动到一般的曲线运动,人教版、教科版都做了相应介绍。人教版是在正文部分,教科版是在课后拓展栏目《课外阅读》介绍处理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把物体沿任一曲线的运动看成是物体沿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段圆弧的运动,如图11、图12所示。学生在处理一般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时,不知道该怎么画切线方向,把圆周运动推广到一般曲线运动之后,学生的困惑得到解决,且体会了人类认识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5 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
粤教版介绍了《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牛力齿轮翻车和汉代古墓壁画上的古老纺车。教科版编排《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一节的选学内容,分别介绍了圆周运动与古代文明――钻木取火、陶器制作、车轮发明、机械能的利用(水磨、水碓、水碾、水车),圆周运动与工业技术,圆周运动与科学实验,圆周运动与文化生活等。
建议整合各版本素材,适当补充一些从古代到现代的与圆周运动有关的人类文明,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历史厚重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若能以此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则更能增强学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廖伯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6―84.
[2]保宗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28―39.
[3]陈熙谋,吴祖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40.
小学重点难点范文5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教学效果重难点感悟长春版语文教材中古诗内容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低年级教材中蕴含了许多古诗文。针对低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等心理、生理特点,新课标中对低年级古诗的教学目标定的较低。仅让学生能熟练诵读诗词,体会到诗文的美妙,获得情感体验,并不再逐字逐句地讲解分析下苦功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低年级学生古诗学习中,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重难点,提高古诗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丰富资源。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实践和反思心得,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一、明确古诗教学目标,注重积累精炼语言
几千年流传至今的古诗无论从语言,还是从思想内涵看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审美价值,而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品中的精华――小学低年级教材选编的古诗比重较大,通过开展古诗教学开启一扇学生多角度、多渠道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窗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多多积累精炼语言,突破识字量的制约,为日后成长中反刍地感悟语言积累了经典材料,厚积薄发。同时古诗教学也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热爱中国语言文字艺术,并受到个性化的情操熏陶,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低年级学生记忆能力较强,教材中的多数文本学习后都能背诵下来,那么选择古诗作为诵读、背诵的文本,积累的就是经典的语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古诗教学目标,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积累经典名句,培养低年级学生“出口成章”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通过《古朗月行》古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对月亮赞美的词语和生动的比喻:月亮像白色的玉盘,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同时,还有效帮助学生诵读诗句,感知古诗描绘的情境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构建自主体验古诗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标理论“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积极构建自主体验的古诗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笔者在低年级古诗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如下四个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良好:
1.多种形式品读入情
语文教师通过反复的朗读,向学生渗透字音字形。可采取多种品读方式: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入情。
2.通过识字感悟入境
低年级学生通过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简单理解字义,教师要结合字词在古诗中的运用和书上的注释简单感悟诗文大意,带领学生进入优美的古诗情境。
3.创情设境欣赏运用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设优美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研讨配画再现古诗、激发兴趣书写古诗、感情朗读吟唱古诗。
4.背诵积累自主感悟
背诵积累整合感悟,这是古诗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教师要开放课堂,放飞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切感悟古诗的意境、语言、音韵和形象的优美,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文学习中,能力与素质均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三、把握教学重难点,提高低年级古诗教学效果
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想象力也还不够丰富,因此,古诗教学目标、重难点也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要求体会古诗中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而不是如高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要求理解诗句意思,感悟古诗意境,将古诗的意境用语言表述出来或用图画描摹出来。比如,《赠汪论》这首诗,在长春版教材低年级下册出现了,在人教版的高年级教材也有,但是不同的年级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不同,因此教学的重难点也就不同。
1.重在阅读表露自己的情感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指导、训练学生读。在读的实践中达到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表露出自己的情感。比如在读中体会古诗的停顿规律、语气、语调等。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首五言诗的停顿规律是“二三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范读和领读尤其重要,而不是简单评价:某某同学读得真好,谁还能比他读得更好?事实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很少有学生能知道阅读的质量高低。而如果有了教师的声情并茂的范读和领读,就会使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原来“这样读”是感人的!在此基础上再去诵读才会使学生有个性化的感悟。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就容易达到背诵古诗的目标,而不是学习完古诗再留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体验古诗意境
低年级古诗教材中都配有鲜活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插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背景图,观察图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自然景物特色,从而体验古诗中蕴含的意境。如《咏鹅》这首诗,插图非常形象生动,与诗文描写的内容十分吻合。在教学中观察图画、描述图画内容的说话训练基本上再学习古诗,再体验古诗的意境,效果往往更好。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给图画图上颜色”一题,更是有趣。它不是简单地涂颜色,是学生在对古诗的个性化理解之后,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涂颜色。同时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经验的一种呈现。涂色之后,如果再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说一说自己为什么涂这样的颜色,那就是对古诗更进一层次的深化和感悟。
3.以古诗为载体认字、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更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第一个教学目标都是关于识字教学的界定。以颜真卿的《劝学》为例,这首诗短短的28字,要求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又字旁”;了解“首”字的演变过程,认识首的字理识字图;会写7个生字。诗歌中除了以前学习过的汉字,其它字在本课都得到了识记,可见本课承载的识字任务之重。识字教学中要求多认少写,要求认识的字“在本课认识,放到其它的语言环境中也认识”。而这恰恰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难点之一,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能够把课文很熟练地“说”下来,而不能把课文认读下来。而古诗往往字数不多,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更容易落实认读目标。也因为古诗易背诵,落实识字目标自然会降低难度。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系统性,也有着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语文教师要“把脉关键,呈现重点”,构建符合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的古诗教学课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提高古诗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重点难点范文6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教学难点 突破策略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每个章节都会有难点,评价课堂是否成功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能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有些难点则不一定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的认知水平来定。一般情况下,使大多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师要想出有效的策略加以突破,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透彻,还会给相关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带来困难。根据初中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我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
一、形象直观法
由于抽象知识造成的难点,要以形象、直观、实践的教学加以解决。
1.精选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
“耳与听觉”一节中,学生很难理解耳蜗内有一种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即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通过播放一段科普纪录片后,眼见为实,直观的视频或动画使学生更易理解,更易接受,而且很难遗忘。
2.制作简单模型,形象生动。
想要了解尿液的形成必须要先认识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肾单位”。如果能自制一个肾单位的模型(如左下图),再结合书中模式图,配以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动态过程,则形象生动,可轻松解决教学难点。
再比如: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我也做过右上图这样一个模型,学生通过自制的模型,可直接体会胸廓体积的变化与肺体积的变化关系,虽不太明白其中物理学原理,但是很直观。
3.利用现成模型,直观介绍。
眼球的结构很复杂,利用现成的“眼球”模型剖析介绍,比直接对着挂图识别效果要好。而且学生经历一个拆装模型的学习过程,能够达到“做中学”的效果,增长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心脏的结构也很复杂,利用“心脏”的模型对照书本图片,按层次逐一认识,心脏的四个腔,瓣膜的存在,左心室的壁最厚,以及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这些内容都无需多加解释,一目了然。教师只需多加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并及时归纳总结。
4.实物接触,亲身体验。
在“人体的支持与运动”一节中,长骨及关节适于支持与运动的结构特点是本节的难点。课堂上如果能带些猪的长骨或鸡的长骨(要保留长骨两端或一端的关节软骨),展示两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关节),这样教学会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会慢慢地留意身边的生物学,树立起学习生物的兴趣,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乐趣。
5.图片对比,清晰可见。
关于“血液”的学习,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是本节的难点。对照图片:明显发现血液颜色上的差别。然后去分析颜色不同的原因,引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再去分析主要的血管中的血液类型,动脉血与动脉,静脉血与静脉之间的关系,层层递进,逐一解决教学难点。
6.设计板书,归纳总结。
板书的作用有很多,可建立知识框架,突出重点。也可突破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设计好每节课的板书也很重要。比如: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动脉血与静脉血之间转变的原因分析,用板书图示并用红蓝粉笔标出血液成分的变化,效果非常好。
再如: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中最后一个环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我们往往先复习花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认识花是怎么结出果实的。由于结构名称特别多,建立起来的往往是瞬时记忆,容易遗忘,学习后可及时以板书形式归纳,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后来的练习中还可作解题参考,通过反复巩固,形成长期记忆,难点自然不难了。
二、实验探究法
1.模拟实验探究教学难点。
“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模拟实验中,可以通过物理装置来探究出近视形成的两大原因:一是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二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对于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来探究近视的原因,教师一定要指导到位,最好能设计好表格,否则学生操作时目的不明确,很难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
2.演示实验探究教学难点。
“唾液的消化作用”虽不是重点,但如果没有实验的探究,学生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分析上,没有事实根据。我们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为节省时间)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对照实验,展示最终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学生的注意力会立刻集中起来。发现:加了稀释唾液的淀粉溶液遇碘未变蓝,而加等量清水的淀粉溶液遇碘变蓝。再通过分析现象,得出最后的结论。
3.分组实验探究教学难点。
分组实验时前要指导到位,分工明确,实验时要适时点拨,实验后要及时分析现象,得出结果。如“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同学们都能看到流动的血液,但要分清流动方向相反的两条血管哪条是静脉哪条是动脉就比较困难。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就要将前后知识相联系:显微镜下的看到的是倒像;小鱼的心脏在头部下方;你把小鱼的头朝左,其实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小鱼头是朝右的;如果血流向右,就代表流向头部,那就是静脉,相反血流向左,即流向尾部,那就是动脉。
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诱导启发讲解或思考题引导学生剖析教学难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推理,难点可迎刃而解。
三、分解难点法
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难点分解为几个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各个击破,最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突破难点,这种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十分有应用价值。如在讲血液循环的途径时,把它分为心脏的结构;与心脏相连的主要血管;体循环和肺循环具体途径;毛细血管的功能;在全身的毛细血管网及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这两处发生的物质交换来分析血液成分的变化,最终明白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的关系等几个问题来分析研究,最后进行综合。这样,通过化整为零,使学生感受不到复杂问题带来的学习困难和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特别是中差生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四、联系生活法
生产生活实际是生物学知识的来源,也是生物学知识价值的归宿。有些生物学知识概念一旦脱离了实际就更显得深奥玄妙莫测,成为难点。解决这些难点的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就是密切联系实际,加深对这些知识概念的理解。如:糖拌西红柿时会流出大量汁液来,为什么?激发进一步探讨:在什么情况下细胞失水?在什么情况下,细胞吸水?再联系生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医院里用的是0.9%的生理盐水。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中相关的事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
五、针对性练习法
通过针对性练习能发现学生对知识难点是否理解透彻,是否能灵活运用。比如:针对“几种常见的人体激素的主要功能”这一难点,利用例题比较剖析,化解难点。
例题:甲、乙两患者都为成年人,症状如下表:
甲患者和乙患者,两人的病因不同,乙患者是由于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