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1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 思潮 十
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总体需要,又极大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崇高价值的美好期盼。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为当代中国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正确方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目标;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从公民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出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相互碰撞、彼此冲击、纷繁交错、变幻莫测。在这种背景下,“三个倡导”能够起到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同心协力,投身并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来的强大功用。
(二)有力应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相互交锋日益频繁,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不断侵入,冲击我中华文化和价值理念,威胁到中华文化的安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安全。
(三)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普及。 “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延续与理论具体化,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掌握群众,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
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干部培训和群众普及教育规划,覆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要体现到精神产品的创作传播以及公共文化的服务与传播体系之中,生产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二是广泛运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传播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快转化为社会的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先进新典型,批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引领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二)要加强理论研究
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纳入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作用、科学内涵等的认识。二是要结合实践开展实证研究,全面掌握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主流和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期盼,明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三是要开展理论层面的深度阐释与解读,通过深入的理论宣讲,把“三个倡导”讲清楚、讲充分、讲透彻,用以引领思想意识;组织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推动达成社会共识。
(三)要扩大融入贯穿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及党的建设各项事业,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二是把实践核心价值观变成人民群众的制度约束和自觉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日常生活,纳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之中,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单位等指数测评之中,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三是建立责任机制,强化建设绩效考评。制定建设测评体系,设立全社会认同评价指标,建立督查机制和奖惩机制,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内容和项目、指标设定和参数设计等,实现工作指导有力度、落实有参照、考核有标准。
(四)要强调实践养成
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2
关键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党的“十”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勾勒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为广大人民指明了学习的内容和前进的方向。技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更应该深入探索,有效总结,通过适宜的路径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明确界定,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友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上述二十四个字共同构成了它的基本内容,其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指出了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知,其培育应面向全体公民,只有在各领域中予以有效构建,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诉求。
2培育技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推动和保障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另外,以教育领域为代表的各社会领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技校是向社会输送技能型、实践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因而其有必要重视和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集中反映在下述四大方面:首先,有利于技校学生坚定服务祖国建设的信念;其次,有利于技校学生达成价值共识;再次,有利于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四,有利于提升技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3培育技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3.1要加强师风建设
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教师发挥着榜样作用。所以,技校应做好对师德师风的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明确各科教师基本工作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明确他们的思想、政治以及法律底线。定期举行教师模范选举活动,树立师德师风的学习榜样。所以,技校应切实落实两项工作:1)强化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对于教师职业而言,其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使命,属于“良心工程”。但技校不存在升学压力,所以教师在工作中很容易懈怠,这一点在德育领域尤为严重。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育者应主动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始终秉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以及爱心,并将它们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不允许将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能够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学生和同事的信赖以及尊重。2)淡化上级领导身份。不管是学校领导,又或者是管理层,其第一身份均应该是教师,所以,尽量不要将领导身份带入教学工作,坚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的做法。尤其是各级教育领导严于律己的理念,从自身做起时,为技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营造理想的开展空间。
3.2要完善教学体系
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始终抓住主业不放松。应积极建立健全“课本、课堂、课题”三位一体的现代教学体系。“课本”指的是将相关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教材中去,在全面宣传的同时,突出重点。充分考虑技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准确把握其价值观及发展趋势,合理规划学习内容,从而使教育更加高效。“课堂”指的是通过介绍一些典型的人和事,让学生知道“好”与“坏”,重点培养和强化技校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应实现对集中教育、环境熏陶的有机结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课题”指的是宣扬和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是其源泉,同时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它是中华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方面的内容,并将其转化成自身的东西,这对于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3.3要搞好典型示范
说得好:一个有希望的名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先进典型属于一种看得见的正能量,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价值观,所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必要搞好典型示范工作。当代技校学生成长于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信息网络的高度发达,为广大技校学生接触不同知识和思想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然而受人生阅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不正确思潮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以至于价值迷失的案例屡见不鲜。为纠正此类现象,有必要为学生树立典型,通过该种途径来提升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成效。技校学生尚处于重要的学习时期,崇拜典型是他们的先天属性之一,所以,应积极利用典型来教育学生,使其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己,建议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有机结合的模式,以此提升和保障教育效果。所谓“走出去”指的是,组织学生到一些先进企业那里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些典型的思想魅力,从而敦促自身的不断提高。所谓“请进来”指的是,邀请一些先进典型到院校,和广大学生做零距离的深入交流。通过学生身边真实存在的典型示范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向先进典型看齐,积极投身到以扶贫帮困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技校肩负着不容推卸的重要责任,所以,技校应积极探索和开辟相关路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最终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许灿荣,徐喜春.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J].青年探索,2015,01:19-23
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3
关键词:NGO;核心价值观;香港
在中国,政府始终扮演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角色。近些年,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英文缩写,译为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以其鲜明的公益性和志愿性特点影响着社会价值导向,日趋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必要对非政府组织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在香港,非政府组织在维护其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验对大陆具有启示作用。相比非政府组织发源地的西方发达国家,香港与内地的文化同源性使这种经验借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NGO与核心价值观培育
非政府性质的组织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欧洲,源于人道主义传统和慈善传统。具有慈善性质的组织产生较早,但代表这类组织的名称――非政府组织出现比较晚。直到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才首次使用NGO这一名词,并将其定义为: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志愿性的公民组织。这一概念明确指出了NGO的特点,即:(一)民间性,它独立于国家和政府体系之外,不包括政党、教会等政治性、宗教性的社会组织;(二)公益性,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分红,不包括企业等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三)自治性,它具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能够自主决策和自主活动;(四)志愿性,组织的成员并非受某种外在强制,而是秉持志愿精神自愿组成,其活动经费也来自志愿捐赠。
目前,NGO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涉及诸多领域,影响广泛,已经成为与政府、企业并驾齐驱的第三部门。NGO正以其鲜明的特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独特的精神和价值观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更重要的是,NGO的特性所体现出的独特精神和价值观与我国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因此,NGO不但扮演着社会第三部门的重要角色,还对彰显国家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NGO的这些特性与我国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首先,由于具有民间性,NGO必然要求成员具有公民公共意识。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政府和企业占主导地位,但政府和企业由于受自身利益的束缚,许多社会问题无法解决。NGO以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方身份,来维护公民的公共权益,为公民提供向政府和企业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承担着培育公民公共意识的责任,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自助和互助的社会风尚。这种公民公共意识正是公民对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文明的追求。其次,NGO的公益性是关怀意识的体现。关怀意识的形成源于公民对社会资源、自然环境、弱势群体的关切。通过NGO,公民可以将自身的才能转化为各种有益的社会服务,使关怀意识转化成行动,从而促进对社会事务的关心和参与,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实现。再次,NGO的自治性是自律意识的体现。NGO属于自发组织,自主决策、自我管理的组织,其成员的行为必须是自律的,因此,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是NGO成员的基本道德要求。最后,志愿性是奉献精神的体现。奉献本身就意味着自愿,其深层次的内涵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人的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由此可见,与学校、媒体等部门的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不同,NGO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作用的优势在于,它通过利益相关者(发起者、资助者、管理者、执行者、受益者)的自愿参与,身体力行地来培育、维护、捍卫其价值观,它的价值观表现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现实行为的衡量依据、评判标准和奋斗目标。
二、香港NGO的发展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NGO发展比较早,日趋成熟,表现在NGO的数量众多,从业人员数量庞大,拥有专业化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香港NGO能够在一种比较宽松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中发展,还能定期得到政府的资助和工商界的捐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香港NGO已经逐渐成为维护核心价值观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香港NGO的发展历程
从总体上看,香港NGO的发展历程可以描述为从“慈善救济到福利权利”的转化过程。香港NGO起源于19世纪本港开埠初期,在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香港出现了教会兴办的宗教团体、国际志愿组织以及华人社会的慈善团体,这些组织就构成了香港最初的NGO,当时他们的工作重点集中于经济援助和救济,如东华三院、保民局等。20世纪90年代,香港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NGO也发展到了黄金期。表现为NGO的机构数目快速增多,规模普遍增大,大型NGO陆续出现,而且一些国际性的NGO也相继在香港落户。从此,香港NGO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1997年以后,NGO不仅是社会福利的发送者,而且成为社会权利的倡导者和助人自助的增能者。
(二)香港NGO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贡献
1997年以前,香港的核心价值是“自由、人权、法治、公开透明”,这是由港督从英国本土引进的。后,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法治人权、廉洁公平及包容多元等应成为香港新的核心价值观。
香港NGO对维护核心价值观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NGO是香港人权自由的守护者。每年“七一”游行活动便是公民社会嘉年华,宣扬香港的核心价值观。香港NGO还通过提出问题和议题、价值和信念来推动香港社会的进步,例如历史文化环境保育运动、平等机会和中文运动等,基本上都是由NGO发起的。
第二,NGO是公民参与香港管治的重要途径。香港NGO或是通过与政府合作,或是与政府抗争,分享其影响力或权力。为了加强政府与市民的沟通,香港特区政府赞助成立了一些社区咨询组织。这些由香港政府支持的组织在政府与市民间架起了一座座桥梁,成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半官方的中间组织。这些组织对稳定社会、加强政府合法和可信性、提高尊重民意形象有显著作用。
第三,NGO能够解决香港政府不能解决的诸多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各阶级和各团体的合作;NGO还从事咨询和信息活动,并且对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
香港NGO之所以能够在维护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一方面,NGO可以真正独立于政府,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可以代表民众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并采取示威游行等行动向政府施压以督促其解决民众的诉求;另一方面,NGO的自身管理比较完善,提供的社会服务能够随着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因此,在香港具有很好的社会基础,民众信任并依赖其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比如慈善捐款在香港能够得到民众普遍的响应和支持。
三、对内地的启示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政府组织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起来。在中国内地,NGO是市场化改革及其相应的社会转型进程的产物。广义地看,内地的NGO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医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这类非政府组织是自上而下建立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具有明显的行政特点,属于“半官方”性质。一是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民间组织”,包括各种协会、学会、企业联合会、基金会等。这类组织是由民间自发成立的,资金来源于其成员的捐助和社会捐赠,受政府限制较多,属于政府的附属物。在内地,关于NGO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政府和社会对NGO的支持有限,NGO在管理运营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都是横在内地NGO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一)NGO与政府关系方面的启示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原本是政府的一个机构,随着社会改革不断深化,逐渐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但这些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官办色彩浓厚,这样就导致这些内地NGO缺少本该具有的非政府性和独立性。比如学校归教育部门管,医院归卫生部门管;再如社科联、妇联、文联、共青团等,都是“准政府”组织,扮演政府行政助手的角色。至于那些民间自发组织的学会、协会、志愿团体、公益组织等,由于受到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双重管理,独立性不强,贡献有限。因此,这些机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NGO,属于“GONGO”,意为“政府管制下的非政府组织”,这就导致了内地很多NGO自治程度较低,对政府的依赖性仍然较强,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我国内地NGO面对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解决与政府关系的问题。
相对于内地,香港NGO与政府的关系表现为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那些受政府资助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既依赖又自主;而那些不受政府资助的组织与政府之间则是既竞争又合作。香港政府与NGO之间是伙伴关系、合约关系。
鉴于此,政府要转变角色,从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社会公共服务的购买者和管理者;从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审查者。还需要转变观念,社会福利不应该是只靠政府单方面提供,而应该由政府部门、非营利部门、营利部门等共同承担,应结合民间的资源和力量来推动各项社会福利议案。
(二)NGO运作管理方面的启示
目前,内地已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NGO组织大约有30万,分布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涉及教育、环保、健康、儿童和老人、助残、扶贫赈灾等20多个领域。这些组织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提供服务单一,M足社会需要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制度因素,内地缺乏健全的NGO管理运作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是NGO受资源不足的制约,资金、人员都很缺乏。很多非政府组织很难成功地进行市场推销,难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社会认可,从而难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捐助。
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4
摘 要: 大学美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因教育目标的一致、教育内容的融合、教育形式的互补而具有融合的可能,两者可从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融合,以期实现大学生精神成人并使其行动回归理性这一目标。
关键词: 大学美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合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意味着高校美育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共同的教育指向。另外,美育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可行性:以美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就是大学生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美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两者之所以融合是因樵诶砺凵暇哂衅鹾系目赡堋
(一)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诚如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所言:“美育可以使人摆脱外在个人功利和内在低俗欲望的束缚,体味到真正的自由对自然限制的超越;可以拓展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个性,使之追寻现世人生的完满和幸福,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功能。”[1]中国学术界的共识是美育可影响人的精神,可作为德育、智育的辅助工具,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人的教育目的。
大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着一个一个大学生自己的健康成长,使它们自己成为完善的人,成为有品位、有素养、人格高尚的人”[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高校德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承担这样的使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要学生爱党爱国,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培养大学生“求真、向善、唯美”基本人格这一目标上,二者具有一致性,都是要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二)教育内容具有融合性
以康德为代表的美学家认为审美是无利害的,它不同于感官,亦有别于理性,正是这种无功利的特点使美育以情感为特征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从而帮助德育、智育达到教育目的。因此,通过审美所培育的美好的情感,对于智育和德育,甚至健全人格的养成,无疑是有力的促进。美育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排挤丑恶的事物,校正空虚的心灵,确立崇高的理想。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十报告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文明、和谐、平等、诚信、友善”等关键词都体现出审美教育的内容,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不仅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而且是美育持久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二者在内容上具有融合性。
(三)教育形式具有互补性
美育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可以借助自然美、社会美、人之美、艺术美等美的具体存在形式,引导学生这一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情感的同时,体验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美善得以融合。因此,在形式上,以美育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可以充分发挥美育动情性的作用,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通过学校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使命所在。就大学生而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身处自媒体时代在辨善恶、明是非、知美丑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形象性是美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生动化、生活化,因此,借助美育可以使大学生更主动、乐意甚至是不知不觉地接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资源共享:大学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途径
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大学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理论上具有契合度,在实践中如何将二者融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生动形象的内容、恰当鲜明的方式使大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接受并认同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两者融合的关键在于“资源共享”,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一)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
高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德育和美育存在于课程教学之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依托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基础”课、“纲要”课、“原理”课、“毛”课等),大学美育实施途径很多,课程教学既包括理论课如《美学概论》、《美学与美育》,又包括具体鉴赏美的课程,如《影视鉴赏》、《油画鉴赏》等。
目前,两类课程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并没有交叉行为,多数都是各行其是。有必要首先强化教师的融合意识:“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3]思政教师可以改变传统说理、讲解的方式,借助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渗透于美的事物、现象、事件中,使大学生主动愉悦地接受教育。美育类教师应知晓美是以善为前提的,美的事物必然是积极向上显示正能量的,而生动形象的案例来自于生活,要让大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素养。
(二)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
新媒体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教育者们忽视的。我们不能因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而拒绝使用,相反应利用好它并使它成为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与行动回归理性的载体。学校、学院、班级开设公众号,定期推出如“寻找身边最美志愿者”、“运动赛场上的健儿风采”、“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主题活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大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教师可以加入班级微信群、QQ群等,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因此,新兴的大众传媒可以成为大学美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使美善得以融合。
(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大学生乐学其中,也可以影响其审美品位、审美趣味,同时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在大学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审美兴趣,选择以区域或季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寻找、感受校园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感情。作为校园环境的设计者、实施者,高校应充分考虑美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点,以我校为例,几千吨的三峡石散落在校园,以奇特、壮观吸引学生,而三峡石上还刻着诸如“天人合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富强民主”等字,如此,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受到教育。
总之,大学阶段的美育承载着促成渐具独立人格和主体批判意识的成年个体的社会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认同过程中可以借助美育这一载体实现,同时,美育借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自身的成“人”使命,这就是“融合”之意义所在。将美育融入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既可增加美育的内容,又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共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并行动回归理性。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育与人生[J].美育学刊,2012(01).
[2]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27.
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技校生;培育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的价值发展导向,是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的价值核心,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与高度概括。
一、对技校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非常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并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总结、反映了当前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的概括与高度凝练,对我国公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能够产生最积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一)促进技校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念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正呈现出蓬勃l展的趋势。技校生不但是高技能人才的后备补充,而且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同时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最重要的体现者与传承者。加强对技校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帮助其坚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并使其自觉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去。由于技校生毕业之后必然要步入社会,其行为将会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所以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技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推动技校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不但有益于端正其思想观念,而且还能够形成以技校生为基点,辐射全社会的巨大正能量。
(二)促进技校生传承“工匠精神”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技校学生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工匠精神是对工艺文化的传承与科技的创新,并不是因循守旧,偏执地守着古老的技艺。要想在新时代取得进步,就必须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这其中更多包含的是技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与融合。如今中国制造在全世界已经有了较强的影响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制造业整体仍然处于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水平。中国制造业急需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真正打造出高水准的产品,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三)促进技校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有效弥补技校生在辩证逻辑思维和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不足,还能够帮助技校生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斗争过程中统一思想,同时还可帮助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时进行创新,以促进技校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技校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西方文化思想的侵入导致技校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认可
素质教育虽已实施五年,但客观地讲,当前我国的信仰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地位上还与知识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较多的评价都以学生学习成绩标准,大多数时候对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忽视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技校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持“无关紧要”和“只求考试过关”的态度也就很正常了。大多数技校学生在16-19岁之间,精力充沛,学习能力非常强。但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由于许多外来文化以及不良思潮的影响,技校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过于看重个人价值,个性张扬等问题。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本身就处在一个叛逆期,许多学生不愿意授受过多的约束,对于学习以及学校所组织的一些活动参与积极性有所欠缺。虽然他们在内心中已经懂得了道德、是非、荣辱等价值观念,也渴望通过积极学习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在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他们的价值观、价值追求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导致技校生急功近利
大部分技校生认为: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非常重要,其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在他们心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最崇高的地位,他们均将为人民创造福利作为各自终生的奋斗目标。然而还有少数技校生认为民族精神不重要,甚至公开表示民族精神无足轻重。部分技校生还错误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就是私有化,他们不能认识与接受改革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三)课堂教育作用无法得到最大化发挥
虽然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技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经历了许多次的调整与改革,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加上陈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表现出了厌学情绪。同时,陈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无法应用其理论知识来解释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同现象,无法为技校学生提供解决疑惑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地在课堂中向学生灌输知识,课堂中缺少互动,导致技校学生无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全方位的理解。换句话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大化发挥。
三、技校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一)在德育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经营好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情感,从而主动亲近教师,并接受德育课程的学习。这就能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课的有效渗透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学习经济与政治常识第四课“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提高公民素养”时,教师可以先摆出一些事例,稍做分析后,让学生尝试选择:抵制日货,是否应该参与?是否可以用激烈的方式参与?然后再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思考:怎样提升自身的经济、政治素养,才不至于在社会活动中帮倒忙?最后再挑明:富强、文明是我们应有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与追求。
(二)在校园专题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将榜样的力量充分地辐射到整个学生群体中,则必将带来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德育教师可借助媒体素材,采用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也可将社会热点事件巧妙地与课堂教学结合,以此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从而给学生以道德的滋润;还可以利用身边小事开展德育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实施诚信考场来对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进行培养,让学生在亲力亲为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形成过程。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感悟,体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核心价值观的运行体系。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充分体验,有助于学生内在的思辨、选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逐步融入自身价值观体系并不断固化。例如,组织校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并在校园让嫦蚱渌学生随机展开调查,收集调查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各小组在课堂上彼此分享,在校园内进行公示调查报告。又如,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广告语设计比赛与投票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名优企业等等。
(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技校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以及养成教育,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结合技校生的专业、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发挥技校生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强化专业技术,拓展专业知识。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思想实际以及特点,注重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在实践教育的环节当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活动,开展技校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技校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面向全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技校生更好地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和要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技校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实际是要将技校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也是现阶段技工学校德育教育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技工学校应采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深入学生内心,并指导着学生行动。
【参考文献】
[1]潘小莹.技校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2015(23):20-21.
[2]耿亚彬,杨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链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03):16-18.
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6
关键词: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36-02
历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彰显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在各个时期都产生过重要的价值影响,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标识。核心价值观是指特定时期里国家、社会及个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民族烙印。正是由于它要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不断升华,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每一时代提出的核心价值观都需要有一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历史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
1.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国家责任感,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文明和觉悟,这种精神对近代抗击外来民族的侵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意识支持。而在当代的价值意义,弘扬这种精神,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提升民族主体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天人和谐协调发展的精神。纵观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文化,有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提出了一致的“天人观”,这是中国古代儒道两家不同学派思想的不谋而合,说明了我国古代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的思想。古人主张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追求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对当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形成了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泛人道主义的道德观。
3.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重视社会的道德教化及以德治国。在个人道德修养体现对人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探讨中,首先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崇尚道德修养。这种精神为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对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唯利是图等不正之风,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能帮助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社会道德和人生价值取向问题,可以通过传承和弘扬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净化现代社会的风气。其次,在恪守信用方面,主张诚信为本。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都充分证明了诚信对古代人们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讲仁爱、讲信义的思想有助于信誉市场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念看当代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精神资源、思想资源,值得挖掘、弘扬和利用,我们要从中找到其核心价值,延续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的当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和强大的理论基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1.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可以说,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三个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传统文化主张的“民本”、“民惟邦本”、“仁政”、“礼仪之邦”的追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理念具有共通点;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传统文化的先人强调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不患寡而患不均”、“修法治,广政教”的思想相一致;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有其文化根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坦荡荡”、“与人为善”、“扶贫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文化传统思想集中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个中国公民的价值要求上。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传统文明,但绝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坚持指导思想,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问题,把涉及国家、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不仅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也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3.正确处理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区分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优秀文化。这就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的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特别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后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过去曾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一些文化是不是符合时展的需求,我们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甄别,从时代特征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为标准,来决定取舍。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传统文化的尚和合、重民本、讲诚信、求大同等价值追求,不仅是古代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符合现代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阻碍社会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糟粕”,应坚决加以批判和抛弃,如传统文化中的“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虽然在封建社会已是一种常态,但这种专制思想极大压抑了人的自由发展;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尤其在清末发展成的“八股取士”更是束缚了人的思想,严重扼杀了创造力。这些与现代倡导的“自由”与创新精神是完全相背离的,应毫不犹豫的批判。
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外来文化蜂拥而至,伴随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侵入,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人面对各种思想和价值观不知所措,以至于扭曲了是非判断的价值标准,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主流意识的形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自信。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为我们的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文化自信要辩证的看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既要坚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信心,又不能故步自封、自高自大。要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让其不断适应当代社会和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求。
2.确立文化自觉,创新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事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比起世界文化强国,我们差距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正确对待文化的态度,要有文化的“自知之明”,确立文化自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同样要有文化自觉,既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又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结合起来,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坚持为指导,加强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其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网络媒体、电视公益广告、报刊杂志、标语口号、学校讲座等,在全社会开展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我们应当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融于时代特征,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中自觉奉行的价值标准和信念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廖立勇.文化强国与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N].中国青年报,2011.
[2]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人民日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