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的价值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1
“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因此,品德是人在形成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的“道”的认识之后,所产生的“德”的自觉。因此,只有让学生从其生活经验和知识中得出对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正确认识,才能达成塑造稳定价值观的目的。
实践发现,在学生生活、综合知识与价值观塑造、能力培养之间存在一个断层,需要有一个桥梁将二者联系与融合起来,这个桥梁就是学生对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正确认识。“架桥”的过程就是学生价值观和能力塑造的过程。当然,对小学生而言,虽然还不可能完全形成其对人、自然、社会及其关系的全部认识,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这种复杂关系的正确常识和朴素观念及认识这种关系的正确的方法,这些是其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可以说,生活是基础,认识、能力是桥梁,价值是终点。
基于儿童现在和未来的需要,我们构建了“常青藤”课程体系。如下图:
一、“常青藤”课程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常青藤”课程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主张唤起人的欲望,激发人的情感,提倡手脑并用,并且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儿童性。把儿童当儿童看,不用成人的思维代替儿童的想法,从课程设计、教学素材的选择到教学途径都切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二是对话性和互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儿童放在和成人平等的位置,采取问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品格。三是渗透性。在价值观形成、能力培养方面,一定是在具体的“事情”中水到渠成,即“做中学”。
二、“常青藤”课程的内涵及目标。
“常青藤”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旨在运用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引导学生认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认识和探索人、自然、社会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道德自觉的能力。“常青藤”课程的目标遵循《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基本精神,但从课程目标的层次来看,“常青藤”课程强调知识是基础,能力和方法是关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落脚点。
“常青藤”课程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自然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自由与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追求真理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辩证思考的能力、质疑的能力、联系想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主要指沟通、合作、表达、决定、实践、自我调适的能力。
三、“常青藤”课程内容和主题设计。
“常青藤”课程内容和主题设计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发现人、社会、自然的正确关系,并实践这种关系,辅以情感的体验和共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课程运用“主题轴”的方式来构筑课程的基本框架,具体安排了主题,即个体发展与认同;联系、规则与责任;时间、关联与变化;文明及其传承;科学与生产、生活;人、地方及环境;个体精神与社会体系;中国与世界。
主题的具体内容基本涵盖了人、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其之间的关系,各主题之间互相关联。
首先,主题的设计是从儿童社会生活中“问题和领域”的角度体现学科的整合。这符合学生变化的、开放的生活特点和认识需求,而且任何一个主题并不依赖单一学科或对应于某一学科来构建。这样的主题设计使儿童迅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跳”出来,对国家或世界其他地方熟悉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立足于未来。
其次,主题特别突出其相互联系,主题设计以个体、自然、社会、国家及其之间的联系为基础,而且每个主题目标中知识――认识――能力――行动这几个发展环节都体现了层次性。比如,在高年段“个体发展与认同”主题下(见表1),依据同心圆的方式设计内容,设计了认同自我、认同学校、认同社区、认同国家和世界这样的系列单元。有了这种联系,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概念才能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而获得对自我的比较全面的认识以及情感上的认同。在教学“个体发展与认同”主题时,教师通过主题――核心要素――各年段的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进一步解释主题内部和主题学习内容的关系(见表2)。
四、“常青藤”课程的实施途径。
“常青藤”课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渗透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中展开,并在不同的场景中赋予不同的任务。
1.课堂。
围绕“常青藤”课程的八个主题,教师将每个主题分解成不同层次的、清晰的主题点,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对一个具体主题点的正确认知,并将目标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课堂的主题点和任务。其次,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去完成任务,然后,学生将作品及体会与大家分享,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的任务是明确的,形式是多样且有趣的,课堂是开放的、互动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堂内容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件”。
(2)学习实践的过程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如画图、阅读、写作、思考(会批判)、讨论、表演、游戏等。
(3)导入、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能够“刺激”学生感官的、生动真实的照片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要激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激发他们的道德想象力或道德选择能力。
(4)总结的方式。各个小组总结时,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炼出总结报告,并与其他小组一同分享。
2.主题学习。
在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确定主题,学生围绕主题来搜集资料、思考、论证,最后形成主题报告并与大家分享,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主题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将目标渗透在主题学习中,实现对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主题点系统化的再认知,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查阅资料等手段,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对于“中国与世界”这一主题,我们确定了“中国民族多样性”这一主题学习活动,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灿烂的文化和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平等意识,使其为中华文化而自豪,更加热爱祖国。主题确定后,学生分组进图书馆、博物馆收集不同民族的人口、文化、传统等情况,各组搜集资料、思考、整理、分类加工形成认识,做成小报、幻灯片等,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所了解和认识的民族。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合作沟通、组织表达等能力。在展示、分享自己的主题学习成果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与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价值,获得肯定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塑造价值观。
3.综合实践。
“常青藤”课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起点,引导、鼓励学生开展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根据课堂教学的主题点,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及时关注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并纠正其不足,从而使学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各种关系和面对各种问题,在体验中形成公民精神、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体验中学会尊重、合作、质疑、思考、行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把学生获得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能力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处理生活中的关系及问题。课程充分营造有意义的公共生活空间,比如,学生共同制订“课堂公约”,将参与、责任、规则等公民意识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比如,在“文明及其传承”主题中加入电影的发展及其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使学生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电影日”。大家一同制订了“电影日”里参观电影博物馆的计划书,包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和哪些同伴去,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如何解决。在电影博物馆,他们又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组建多个小组展开活动。之后,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形成不同的汇报成果,各小组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收获(手抄报、照片等),与同伴一起分享。
五、“常青藤”课程的三大行动。
1.阅读。
“常青藤”课程向学生推广连接式阅读和批判式阅读,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建立联系。所谓批判性阅读,一是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反驳与修正,另一方面是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肯定和补充。我们向学生推荐100本经典图书,设有专门的阅读推介会,结合不同的主题,定期向大家推荐读物并举办挑战赛。
2.思考。
“常青藤”课程注重儿童的思考(反思)。课堂上教师利用画思维图的方式表达小组的讨论结果(如下图),这样的表达使学生的思路非常清晰。用“六顶思考帽”的方式,学生要通过旋转“帽子转盘”,确定自己的思考方向,比如转到白色帽子的同学就需要表述相关的事实,转到蓝色帽子的同学则要思考、总结。
3.走进博物馆。
“常青藤”课程主张让每个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博物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结合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分小组设不同的专题,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探究。当然,走进博物馆仅仅参观是不够的,“常青藤”课程里的儿童要有自己的行动。例如:学生走出课堂到北京市环保基地聆听讲座,还亲手栽培绿色植物、制作画、查看气象温度箱……他们还知道一些国家用很低的价格收购我们的一次性筷子,然后用它造纸,再高价卖给中国。这时学生会反问:我们自己就不能好好地解决造纸与环境的问题,用高科技造出便宜的纸吗?于是,该组同学撰写一份建议书,建议造纸厂采取相关措施尽快告别污染。
“常青藤”课程除了重视学生的生活感知体验外,更注重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儿童的情感,并在其中获得对人、社会和自然本质关系或道理的朴素认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而掌握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获得参与社会生活、自觉塑造正确价值观的能力并深化积极的情感。这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才能平衡,道德知识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实现知行统一。
“常青藤”课程涉及多门学科,但并不是这些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这些学科知识的合理和高效运用。儿童通过知识的运用和体验,形成对个人、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获得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实现自我塑造。另一方面,这种正确价值观及自我塑造能力是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积极客观的评价、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解决难题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各门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常青藤”课程在小学付诸实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教师自身在知识、视野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开阔了视野,从不同的维度对“常青藤”课程进行了深度思考,根据儿童的需要确立了实施“常青藤”课程的内容和途径。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2
P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价值观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成为每年毕业季都要讨论的问题。高职院校主打职业教育,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相较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要欠缺一点。如何使自己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能够发挥所长,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一争高下,是每一个高职院校都很关心的问题。
一、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的价值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原来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转为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也就是职业素质的养成,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前四者是属于世界观、价值观范畴的产物,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而职业技能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例如,计算机、英语、建筑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令学生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成为专家。可企业认为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职业素养都没有,比如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因而,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融入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融入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笔者针对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看法以及大学生在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素养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融入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开展特色项目,实施职业指导服务。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学生大一进校开始,就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在院系中开展班级特色项目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研究与探讨,在团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享意识。班级特色项目模拟工作岗位中的项目申报和结题汇报流程,让学生提早感受职场环境,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开展学生创业创新教育,通过开设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会和社会成功人士的讲座等方式,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2.加强隐形教育,激发学生积极性,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通过举办高雅文化进校园、学术交流讲座,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加强与周围院校的联系,特别是高教园区的其他本科院校,通过社团合作、文化交流等形式,向本科院校交流取经,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多向优秀的同龄人学习。通过文明行为、文明标语上墙的形式,提醒学生注重日常行为规范。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在教室和实验室粘贴文明标语,开展手机入袋活动,提倡无烟教学楼,在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校里开展“杭职最美学子”评选,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鼓励全校师生进行学习。
3.加强学生的思维引导,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对于心理测试结果不太理想的学生,班主任要了解情况,及时跟踪。在每个二级学院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在各个年级开设心理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在每个班设立心理委员,协助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院还设立了心理健康协会,开展心理健康的宣传活动。通过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班会、心理健康晚会,播放心理健康视频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3
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
放风筝的孩子,就是堆雪人的孩子,
放风筝的孩子,就是粘知了的孩子,
放风筝的孩子,就是捉萤火虫的孩子。
……
曾经舞动一代人童年的天空,
天空是那么蓝,
蓝得旷远,蓝得,蓝得像海。
天没有老,
可是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难道像萤火虫被人捉去了?
像知了被人使计粘去了?
像雪人在阳光下消融、不见了?
难道像一只风筝,挂在电线上,
被风撕碎,跌落下来,天边地角,化作尘泥?
……
诗的最后,作者又一次呼唤:“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还有你的那些小伙伴们?”
我没有找出原文,但我记得清清楚楚,因为,一句句诗像一把把利剑,一次次刺痛我的心灵。它,已深深烙在我的心头。我不禁和人一遍遍呼唤,那么深情,又那么无奈,但又那么不甘心。我知道,这不是诗,抑或说,如马克思・范梅南这位教育现象学家所言,它是诗,是“对初始经验的描述”,“是对初始经验的思考”。这首诗正是对当下儿童生存状态的描述和思考。放风筝的孩子到哪里去了,是说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消失了,是说孩子们不会游戏了;他们没有时间游戏,他们不会游戏,孩子们的天性不见了。那曾经舞动一代人童年的天空,那欢乐、多彩的天空,如今失去了光彩,孩子们的快乐和幸福不见了,幸福像风筝被风撕碎,幸福随着童年一起消逝了。对放风筝孩子的呼唤,不正是对童年、对幸福的呼唤吗?
于是,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幸福,要研究童年的幸福。尽管,对幸福的呼唤,显得微弱,但,我们决不放弃。
幸福是个人内心的体验,而各人内心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因而,对幸福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要问的是,难道幸福就没有共同的规定性吗?应当有,必须有。亚里士多德就给幸福下过一个定义:幸福是有德性的实现活动。这里意思非常清楚,幸福来自行动、来自实践,来自需要和愿望的满足和实现。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实践和实现活动一定是要有德性的,意即道德是幸福题中应有之义,从某种角度看,幸福感首先是道德感,道德构筑了幸福的价值观。反过来说,离开了道德,抛弃了道德,就无真正的幸福可言。欣喜的是,这样的幸福观正在被大家所认同和接纳,比如,我们看到这样的广告:食品工业首先是道德工业。
由此,我们必须想到教育。何为教育?教育是以道德的方式把知识、经验传授给别人的活动或过程。可见,教育首先是道德活动,校园首先是道德校园,课堂首先是道德课堂。美国的教育学家诺丁斯非常明确地说,一个在伦理上有考虑的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道德教师、有道德的教育才会给学生真正带来快乐,带来幸福。如果诗意地表达,道德就好比是我们的第二颗太阳,它意味着幸福。
我坚定不移地相信,素质教育是真正有道德的教育。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个性发展;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珍视童年,捍卫快乐的原则,给学生创造幸福。换一个角度说,不以学生发展为本,不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让学生在痛苦(注意是痛苦,而不是刻苦)中度过,这肯定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最不道德的教育,它扼杀了人性,泯灭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学生发展的权利。而它往往美其名曰: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们明天更幸福。其实,是应试教育“使计”把孩子们像知了一样被粘去,是应试教育让孩子们原本的幸福跌落于天边地角,化作尘泥,化为乌有。讨论教育的幸福,必须讨论学生的幸福;讨论学生的幸福,必须站在学生立场上,以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以民族振兴为志业,以道德良知去把握和实现教育的真人与真谛。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4
[关键词]价值澄清理论 价值观教育 启迪
一、价值澄清理论概述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观点
价值澄清学派提出了价值澄清的理论假设:儿童处于充满相互冲突的价值观的社会中,而这个社会中根本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这就决定了教师不可能直接把价值观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策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该理论认为“如何获得价值观念”这一过程比“获得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这一结果更具有价值。价值澄清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使其获得最好的、适合于他们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价值观。
价值澄清理论的代表拉思斯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同时,“价值观是不能也不应该被传授和灌输给某个人的”,因此,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指在人们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应该通过学习、分析、讨论、评价和反思等手段,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其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和生活方式。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目标
在实际运行中,价值澄清理论强调四个关键要素 : (1)以生活为中心,其注意力主要是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2) 对现实的认可,要求学生在接受自己的过程中帮助别人,与他人真诚相处。(3)鼓励进一步思考,要求学生做出明智的选择。(4)培养个人能力。通过上述的设计,
该理论希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降低学生不良行为的强度和频率;减少学生某些反叛和骚乱行为; 提高学生自我指导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使学生的价值观更趋成熟; 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社会关系,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结果;排遣学生的个人压力; 提高其希望和信心;改善师生关系等。与西方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相比,价值澄清理论更强调要积极关注学生获得价值的过程,其研究更多的是指向学生的现实生活。
(三)价值澄清理论的澄清过程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是学生经验的产物,不同的经验导致不同的价值观。该理论认为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价值观始终与形成和检验它们的经验相联系。由此,该理论强调价值澄清过程,认为价值是通过三阶段(选择、珍视和行动)、七步骤(1.自由地选择;2.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3.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4.珍视与珍爱,对选择感到满意;5.乐于向别人公开自己的选择;6.根据选择行动;7.重复这种行动并使之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 获得的。认为,学生不通过上述三阶段就不能获得价值,不通过上述三阶段获得的也不能称为价值。
(四)价值澄清理论的澄清策略与方法
价值澄清理论的代表们认为,他们所提倡的价值并不是由教育者直接灌输而来的,而是需要学生作自由的选择的。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他们的价值观体系。由此,在以学校价值或道德教育实践为核心的基础上,该理论设计了一整套价值澄清模式,提出了诸如对话策略、书写策略、讨论策略、提高对结果意识的策略以及其他19种澄清策略,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 澄清反应法、价值单填写法、价值观延续讨论法。在运用价值澄清方法时,该理论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
二、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的启迪
价值澄清学说是源于现实而又服务于现实的。在现阶段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背景下, 针对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我们应该借鉴该理论的合理内核,剔除其弊端,为高校德育提供现实的、具体的指导。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激励个体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德育既要引导受教育者关注当下的生活, 同时又要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德育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使受教育者掌握抽象的思想、政治、道德概念,而是为了激励受教育者过善的生活,过有意义的生活。价值澄清学派的经典著作《价值与教学》开篇就指出“以生活为中心”,要求价值教育不但要使人注意到行为、态度、兴趣、愿望、感情、信念、忧虑等有价值意义的生活事物上,也要使人注意到友谊、恐惧、合作、金钱、爱情、法律、秩序、贫穷、忠诚、暴力、逆来顺受等一般生活问题。价值澄清要澄清个体的价值,必然要借助与个体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件,必须借助个体真切的经历和经验,从这点看,价值澄清是十分贴近生活的。但价值澄清正是在贴近生活的同时疏远了生活、割断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首先,在价值澄清那里,价值高于生活。价值澄清的目的在于澄清个体所拥有的道德价值,其关注点不在个体生活境界的提升,而在于个体价值形成的过程。其次,价值澄清接受实然,“鼓励”学生安于道德上的平庸而不追求应然的生活。“要澄清价值,我们需要毫无批判地接受他人的立场, 我们不必对某人的所作所为加以评判。相反,价值澄清法强调,我们要接受原原本本的他人。”[1]其结果是将生活的实然与应然两个维度割裂开来,在贴近生活的同时也疏离了生活。价值澄清全盘接受实然,削掉了人及其生活的应然之维,其所贴近的是个体当下的实况,所疏离的是对生命和生活更高意义的追求。[2]再次,由于价值澄清并不倡导一种公共的价值观,按照价值澄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可能会作出一些对社会或自己不利的选择。道德相对主义虽然有助于学生选择自己的价值观,但却忽略了道德内容的教育,忽视了道德行为的指导,从根本上否定了个体价值等级的存在,使一些学生面临重大道德问题束手无策, 最终导致价值观混乱和无政府主义,从而奉行放任主义的教育策略。在很多情况下,其结果不但不能促进学生对有意义生活的追求,反而诱发了学生对反道德生活的向往。因为个人不论选择道德认知方式、做出道德选择,还是选择道德原则、寻求行为依据,都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都要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所以,教育者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价值分析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导思想。道德教育不但要使学生实然认识自己的现实境况,而且要激励人去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高校德育在尊重学生个体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的同时, 还要把个体的价值观澄清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统一起来, 并将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认同贯穿于德育全过程。
(二)开发与设计“生活化”德育课程,引领学生的价值生成
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在强调国家和社会需要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对于个人发展的要求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应付现实生活问题的技能训练”方面明显不足,造成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面对复杂的社会不知所措, 既不会行使公民权利,也不懂得履行公民义务,更不善于利用法律来维护合法权益。因此, 高校德育必须突出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的需要,开发与设计“生活化”德育课程。“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道德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3]思想、政治、道德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以思想、政治、道德为内容的德育过程也必须是生活化的,德育必须回归生活,扎根于生活,遵循生活的逻辑。
首先,受教育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鲜活的思想、政治、道德情境、问题、事件是德育课程的具体的素材。即使是抽象的概念、原理、观点也要尽量还原于其所代表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相联系,或从受教育者的生活引出,用受教育者生活中的素材加以确证或否证。其次,德育课程重视现实的生活素材, 并不排斥人类积累的传统的美德,只是对传统美德的学习不能仅仅通过书本而学习,而必须在生活中学习。因为传统美德不是写在书本上的抽象规范,而是体现于现实生活中,并在生活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再次,现实生活是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统一,所以,完整的德育应是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德育的有机整合。我们所反对的是脱离日常生活而孤立地进行科学世界的德育,而非完全拒斥科学世界的德育。受教育者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在家庭、社会的耳濡目染下,他们会形成自己的“道德框架”。当价值观教育与他们的实际相悖时,他们不会将其纳入自己的“道德框架”,而德育新思维是产生抵触情绪。[4]
价值澄清理论告诉我们,价值观教育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引导受教育者适应生活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它只有融入受教育者的实际, 使他们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吸纳取舍,才能使其愿意主动承担道德责任,从而提高价值观教育实效。高校德育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等各方面都要体现生活化。教育者要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教师需要关注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导他们对生活中所看到、发现的现实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并做出价值选择。为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情境澄清各类价值,提供机会让他们自由地表达各自的价值观,引导他们作出判断、选择,通过各种事件成长起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感知社会生活问题的敏感性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改进德育方法,注重价值观甄选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的学校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核心乃是重价值灌输,轻价值选择能力培养。这种教育试图向青少年传授某种不容置疑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并努力采取多种措施以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某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道德价值观念。这种教育在相对稳定和封闭的社会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中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们不是像价值澄清学派那样否定灌输,而是否定单一的灌输和说教模式,同时注重发展青少年的价值选择能力,教给他们一些澄清自己价值的技巧和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 并使他们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行为。“在我们看来,‘她如何获得价值观’这一问题比‘她获得了什么价值观’更为重要”,“我们不能教给儿童一套绝对的价值,但我们却能教给他们一些完好的东西, 我们可以教给他们用来获得自己的价值的方法。”[5]价值澄清学派这些观点至今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价值澄清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它的合理之处就是要讲究方法艺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坚持自由选择与限制的统一。[6]这些对于我们的德育方法改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他们的价值观念在冲突中形成,其特征就是价值选择更加自由,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面临着很多的价值选择。在多元思想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背景下,鲜活的现实、活跃的媒介不断推动着大学生认知方式的转变,正统的、主流的、过去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及其教育的影响力日渐减弱。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如说理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典型教育法等在过去多年的高校德育实践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主要的不足就是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价值辨析和选择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问题很多,只有培养大学生自主认知与选择的能力, 才能让他们在进行价值辨析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形成一般说来要经过掌握道德知识、学会道德判断、进行道德选择、付诸道德实践等几个阶段。高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真理性的道德知识,明确是非善恶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从而提高道德认知水平。认为,道德从本质上说是实践的。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学生在道德认知中获得的道德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变成道德行为, 只有在实践中道德知识才能获得检验、确认、巩固和完善。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通过交往活动、志愿者行动、角色扮演等活动,去实践,去体验,从而建构自己的思想品德。为此,学校必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访问和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等。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材料、分析问题、确立观点;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认知———体验这一完整过程将道德教育内容带入学生的生活情境, 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道德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培养学生价值辨析和选择的能力。也只有通过这种经常反复的道德践行,把外在的、被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理念, 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1987.5-6.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2.
[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4]徐红芬.学校道德教育抵消的原因浅探[J].教育探索,2001,(6).
[5][美]路易斯·拉思斯等.价值与教学[M].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5
目前,处在历史转折期的中国,社会深刻变革,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速,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多元的价值观取向。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之风比比皆是,严重的影响了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如果不加以教育和正确的引导,势必会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和祖国的希望。从大的方面来讲,小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而在这三者之中,家庭教育似乎承担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培养孩子习惯、道德、品行和兴趣,当然也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指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党的十的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其中就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家庭教育抓起。但就目前而言,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成绩决定一切
在家庭教育中,几乎一边倒的家长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成绩决定了一切。这严重违背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抱着这样以偏概全的错误教育理念,家长在引导、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孩子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放松了对孩子意志品质、独立精神、办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会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缺乏生活能力的“书呆子”,也使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一般,但综合素质高的孩子被打入另类,更使得我们可爱的孩子,陷于无边无际的学习海洋中痛苦挣扎。更有甚者,个别家长只看分而忽视德,这种忽视则可能诱发严重的后果。马加爵案件、复旦投毒案这样活生生的案例还少吗?
二、盲目参加兴趣班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广泛的兴趣、特长,希望孩子有更多的出路,甚至还想着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成为体育明星、艺术家。不顾孩子的喜好,盲目地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特长班。让孩子学弹琴、学舞蹈、学书法、学画画、学奥数、学英语、学游泳、学武术,学了这个学那个。其结果是劳民伤财,既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又增加了家庭经济的压力。而这样快节奏的生活,难免让孩子心烦气躁,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不知道到底自己喜欢什么?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生活的兴趣,逆反心理也随之而来。“五技鼠”看似有五技,但实无一技之长。不妨静下心来,问问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发展。
三、娇生惯养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从出生就注定凝聚了更多人的关爱。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爸爸、妈妈,这样的家庭环境心无旁骛,一心只为一个孩子。所以,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吃什么就做什么,玩什么就买什么。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全家总动员,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健康幸福快乐。这样的聚光灯下,我们还能看到孩子的缺陷吗?孩子还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吗?蛮横、自私、任性、冷漠……他们怕吃苦,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他人的长处,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对他人缺少关爱和尊重,和同学不能和睦相处。这样的孩子,不懂得团结,更何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他们在顺境中“幸福”成长,看似无忧无虑,但却危机重重。就像温室的花朵,稍有风吹雨打就可能会半路夭折。
四、功利主义
教育的价值观范文6
一、高职学生价值观特点
1.价值取向多元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再加上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社会产生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长期以来国家利益至上、集体主义为本的一元文化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挑战。与此相一致,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甚至不同性别的学生会做出不同的
选择。
2.价值目标功利化
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自我本位,价值目标越来越突出自我需求。学生逃课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上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次问卷涉及学生逃课的原因,有35.18%的学生感觉“课程知识不实用”,还有22.34%的学生“只学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另一项调查“激励你奋斗追求人生的原因是什么”,21.90%的学生认为是“过好自己的生活”,40.58%的学生选择“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只有9.64%的学生选择“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3.价值评判现实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侵入人们的生活,也影响到高职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在被问到“比如帮助跌倒老人,你是否愿意即便自己吃亏也要帮助他人”的问题时,只有9.78%的学生选择毫不迟疑的“愿意”,多达63.65%的学生选择“愿意,但应注意方式方法”。这个问题放在十年前是毫无疑问的,而今看似学生们更加理性了,但其实透露出的却是由于受到社会舆论影响而表现出的严重的惶惑和冷漠。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在社会评判现实化的暗示下明显下降。
4.价值实践矛盾化
一般来说,一种价值观形成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不能接受;一是愿不愿意接受。许多行为高职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做,即在认知上的教育是有效的,但是在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上却是矛盾的,即情绪上的教育是缺失的,表现为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不统一。
调查“你认为拥有哪些品质对实现人生价值最有帮助”中,45.84%的高职学生选择诚实守信,但在问及学生对校园考场作弊、替考、买论文等现象的态度时,竟有43.07%的高职学生表示“理解,学生压力大不想因此影响成绩和声誉”。 而考场作弊、替考、买论文等现象基本的定性就是缺乏诚信,高职学生在价值实践上的矛盾性可见一斑。
二、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思考
1.学校方面
(1)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高职学生因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长期失效,在高考的评判面前被打入“冷宫”。假如高职院校还以普通本科院校一样的评价方法对待高职学生,其结果只能于事无补,甚至愈加挫败。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必须与此定位相适应,制定出科学的高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2)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创共享的精神家园,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土壤和空气。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课余生活普遍贫乏:一方面45.55%的学生日常议论的话题是“上网内容和生活琐事”;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对社会兼职表现出浓厚兴趣:一年级学生中就有95%的有社会兼职经历,7.88%的学生坦诚自己兼职是为了打发时间。而事实上,这些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空白更应该由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填充和主导。
高职院校应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成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之间的纽带,通过科学的管理、健康的集体活动,建立长效的、制度经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组织动手能力,使高职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体验职业道德,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3)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高职学生价值取向。
就个体成员来说,价值取向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从社会整体来说,价值导向必须是一元的。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多样性统一起来,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选择权。顺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制定不同层次规格的具体价值观目标。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调查显示,49.05%的学生认为自己人格品德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父母家人。只有18.39%的高职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十分了解,知道自己内心想法”,同样比例的学生能够“经常打电话问候家人”。可见作为成年人的高职学生,家庭关系不算和谐融洽,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对自己亲子关系满意的只有10.66%。
家庭应该主动发挥在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子女创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融洽的家庭环境。父母在关心子女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的同时,更要和子女经常沟通,掌握子女思想状态和价值取向,与学校紧密配合,积极沟通,共同做好对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
3.强化社会责任
(1)净化社会环境。社会是一个大环境,高职学生在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教育。部分学生存在“知行不一”价值实践矛盾化的现象,原因就是他们在学校中所受到的教育与在社会生活中所接触的实际存在矛盾。只有不断净化社会环境,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才能有效地开展。 净化社会环境,要求社会有榜样作用的个人和组织严格自律,真正以法律道德和公民意识约束自己,从而实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对高职学生的正确引导。
(2)提高社会环境的包容性。社会的和谐并不意味着整齐划一、取消差别和多元,而是能包含差异和多元,并以此为前提。社会的繁荣和活力源于每一个个体的创造力。高职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只有与核心价值观相协调,才能更好的指导他们的生活和实践,这样,他们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才能实现。而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必须以能够容纳和激发个体的个性和创造力为前提。因此,社会环境的包容性是提升高职学生价值取向,引导其价值观良性发展的土壤。
(3)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帮扶倒地老人本是一件人人可为的简单的道德实践,然而出了几例个案之后,波及全国的影响使大家都不敢伸手了,或者即便要伸手还要先取证,使得本来微不足道的善事参杂了许多说不清的东西。社会舆论的目的不是让人们邯郸学步,而是要引导真善美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我们的社会舆论要明确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引导社会普世价值观,让人们看到社会在倡导什么,并在倡导的方向上扫清一切障碍和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凤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方法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2]姜殿军.发展高职教育重在科学定位.,北京考试报,2010.9.19.
[3]薛铭.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33).
[4]乔春霞,齐慧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J].河北社会科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