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跟踪审计内部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跟踪审计内部管理制度范文1
我国职业教育院校中,多数院校为公办事业单位,受传统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特征及习惯的影响,其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己经不能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战略的需求,需通过职业院校内部管理工作的改革,促进职业院校办学宗旨的实现,促进现代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自主权的同时,强化学校内部人财物的管理,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财政部于2012年11月29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通知,其内涵也就是高校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实施途径和程序化的执行过程,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相应预防和管控。其目标是保证高校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及时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因此高校必须按规定把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上重要议事口程上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己迫在眉睫。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高校应掌握怎样通过关键控制途径来实施内部控制。
二、健全高校内部控制的关键途径
实施内部控制也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高校各个层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控制措施,来实现高校自我调整、约束、规划及评价,从而保证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正常运转,提高办学效率,有效预防腐败,促使高校实现规划目标。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学校层面的内部控制
1.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任何控制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说过:在引进最好的制度之后,获得成功的程度同管理人员的能力、言行一致及其职权受到尊重成正比。内部控制环境为高校提供了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塑造高校内部控制文化、加强教职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在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中,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学校负责人对木校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全责;重大经济决策,应当由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或集体联签,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职业高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其次,让)一大教职工对内部控制理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在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中,在行动上自觉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最后,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学校的各项经济活动都在这套制度的控制卜有效、健康运行。
2.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
高校在运营过程中会受到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评估各类风险就是高校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找出那些可能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对其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采取控制活动的依据。因此,高校应高度关注内部各层次和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措施。
3.建立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高校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来组织协调各部门间日常性事务等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财会部门不能将眼光局限于账务的一般处理工作中而应将内部控制措施贯穿学校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学校领导层应当赋予财会部门负责人参与相应决策的权力,并支持和指导其关注运行管理的更一范畴。
4.提高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素质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还应当把好人员入口关,选聘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确保选拔任用的人员具备的资格和能力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建立教职员工培训的长效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校园文化。定期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5.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学校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II管理,如教学事务工作(学生学籍信息录入、变更管理、学生领用教材管理等)、财务工作(学生收费管理、工资薪酬管理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入账、变更管理)等领域,尽快实施数字信息化。学校在实施办公自动化、经济活动管理数字化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入学校数字化校园系统中,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人为干扰的因素,保护信息质量的安全。信息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实施,加强了高校在应用技术上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提高了高校在信息的开发、应用及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控制能力,增强了高校信息系统的运行效力。
(二)具体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学校具体业务层面控制主要包括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和合同控制,这些业务涵盖了学校主要的经济活动内容。
1.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
职业高校应当合理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各项资金、资产等的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力,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预算编制环节应做到预算编制程序规范、方法科学且容易实施、编制内容完整、预算项目细化、预算数据合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建立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财会部门审核汇总各部门预算时,应核对部门当年预算执行情况及项目细化程度是否符合有关预算管理政策;重大预算项目采取单独立项评审方式.成立评估小组,综合评估其预算事项的目的、效果和金额等方面内容。
第二,预算批复环节。首先,应明确由财会部门负责对学校内部的预算批复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设置预算管理岗专门负责内部预算批复工作。其次,财会部门收到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批复后,应及时细化分解木年度内部预算指标,按照各部门业务工作计划对预算资金进行分配,对预算金额、标准和具体支出方向进行限定。
第三,预算执行环节。在资金支付过程中,业务部门借款申请或报销申请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审批完成后,由审核岗进行凭证、票据等方面审核后,由出纳岗依据支付审核阶段己明确的借款申请或报销申请的资金来源和账户类型,办理具体的资金支付业务。
2.健全收支业务制度,加强收支过程控制
加强收支业务的控制,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建立健全收支业务的管理制度,如采购业务控制、筹资业务控制、投资业务控制、资金营运环节控制制度。
第二,合理设置收支业务岗位(应实施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
第三,对收入业务实行归口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加强票据和印章的管理。
第四,加强对支出业务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等控制。
3.加强政府采购业务控制
采购控制的目的是保证采购活动能够正常进行,节约采购资金,促使高校把钱用在刀刃上,花在高校建设迫切需要的地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内部监督,规范采购行为。因此,要建立健全政府采购业务的管理制度,合理设置政府采购业务的管理机构和岗位;强化和细化采购预算及计划,做好适应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工作,科学设计高校政府的采购流程,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特别要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及采购项目验收的管理。
4.完善高校资产管理
为保证高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加强资产的控制,高校的资产控制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资产管理岗位。
第二,合理设置资金收支审批权限和程序,加强货币资金的控制,防范货币资金安全风险。
第三,改革和完善高校的资产管理和核算制度,建立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联动机制。
第四,规范资产的出租、出借、变卖、转换和处置等程序,有效防i1=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
5.建设项目控制
学校应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与监督。全过程跟踪审计与监督是一种动态的管理,由过去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发展到现场实时审计,这种审计模式使审计监督覆盖了从项目签收、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及变更、设备材料的采购等,直到工程最后竣工决算和资金收支的全过程。因此,高校项目建设控制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订立建设项目的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建设项目的管理岗位;建立项目议事的决策机制、审核机制;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对建设项目招标、投资概算、资金使用、竣工决算、工程变更等过程实行审计与监督。
6.合同控制
在当前经济条件下,高校应将合同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来管控,及时防范合同签订、履行、变更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此,要加强高校合同业务的控制,进行合同业务全过程管理,应着重考虑以下途径。
第一,建立合同业务的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合同授权审批制度,确保合同管理规范有序开展。
第二,学校纪检、审计、监查等部门应对合同的订立、履行、验收等过程加强审查、监督。
跟踪审计内部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教育考试机构 事业单位 财务内控制度 制度建设
近年来,我国逐步实施了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一系列财政支出改革,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将在2014年1月1日起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施行。因此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财务内控制度作为内部控制体系中最关键的部分,其建立健全程度直接影响着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
作为教育考试机构的事业单位,各省教育考试机构是各省各类学历教育考试的主管部门,肩负着本省各类教育考试组织管理、保证考试各项工作公平公正的重要使命,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部门之一,因此,教育考试机构开展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财务内控制度的健全完善程度,不仅决定了本单位资金的使用安全及使用效率,也是本省各教育招生考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因内控漏洞而引发的挪用公款、案件的日益增加,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越来越受重视,财务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也成为了判断一个单位内部管理是否完善、规范、高效的重要依据。但是,现阶段在教育考试机构财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不少漏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本身也不是很完善。本文将通过分析各考试院及招办、考办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出现的漏洞与问题,探讨健全与完善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重视及财务工作的专业性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考试机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也越来越被重视并因此不断得以完善,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薄弱环节。
教育考试机构和其他大部分事业单位一样,其特性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长期已来形成了重视日常招生考试工作的管理而忽视财务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组织机构职责权限界定不清、不相容职务未能分离等方面。许多单位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更有许多单位的负责人仅仅把财会部门当成"钱袋子",多数单位的会计人员仅仅扮演"付款员"的角色,无权参与单位的重要决策乃至业务管理活动,对单位重要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
(二)、预算管理不完善,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各省教育考试机构无论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其预算管理大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预算的编制上,采取的均是"以收定支"的预算管理方法,这就要求本单位的预算必须和本单位的支出数字一致,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预算编制的数据与实际支出的数据差异;二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日常工作中的各项预算经费难以做出准确、具体的分析评价,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预算执行情况考核标准没有考虑经费支出效益,单位节约经费支出却会面临预算执行水平差的尴尬,也是造成不少单位年底"突击花钱"的主要原因。
(三)、财务人员相对较少,内部监督实施困难。
由于各省教育考试机构财务人员相对较少,因此,各财务人员分工明确且工作量比较大,很难向企业财务人员那样实行轮岗制;同时,受财务人员编制限制,大多教育考试机构没有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只能依靠主管审计部门定期来对本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缺乏监督的自主性和时效性。
二、财务内部控制的改进和完善分析
考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教育考试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现从以下方面分析财务内部控制改进和完善的方式方法。
(一)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关系到教育经费入的完成程度以及,关系到教育经费的合法性和资金使用效益。因此,要从制度建设抓起,将单位的各项财务活动纳入制定的笼子里,从根本上改善单位内部财务控制。
(二)加强对财务管理活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一个单位财务管理的健全程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单位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只有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才能使财务管理制度得到执行和落实。在加强单位财务人员教育培训的同时,也应对单位领导进行财务管理相关培训,加强财务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务管理控制水平。
(三)加强预算的管理和执行
建立包括编制、执行、分析、评价为一体的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年度编制预算数控制单位各项经费收支,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经费支出采取分时期、分业务进行预算控制。期末,对各项支出进行预算考核,努力提高预算的执行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四)建立内部监督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跟踪审计内部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 内部控制 制度
一、新时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很多企业对于盈利的观念越来越强,将盈利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在生产经营中只重视企业的产能,但是对于内部控制机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却缺乏深刻的认识。有很多的企业没有进行内部控制的经验,而一些企业对于内部控制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部分的企业习惯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认为企业只要按章做事,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没有全面的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也害怕于改革和更新;而另外一部分企业虽然对于内部控制的目的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落实到位,导致了内部控制制度成了一纸空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二、关于新时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新时期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意识
在新时期,作为企业软实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符合新时期发展的管理理念,正确的认识内部控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不仅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内控意识和水平,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让企业全员都具有内部控制的观念。企业的管理者应当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采取实际行动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企业应当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培养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使得员工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中来,并且还能够主动的发现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并且及时的反馈和解决。
(二)完善新时期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新时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个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个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一个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保护企业财产物资安全,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用于会计业务和管理方面的制度和程序,是内部控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上一方面要确定保证企业物资财产安全的会计控制制度。例如建立相关的财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材料物资采购制度、产品盘点制度、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等等。另一方面要建立保证会计信息真是可靠的会计控制制度,例如建立会计制度、会计政策、制定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制定会计稽核制度、制定会计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以及相关的财务分析制度等等。
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防止因为管理混乱而导致的经济数据严重失实。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基本是用于行政和业务方面的管理程序和措施。首先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的机构组织,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和权限,并且建立相应的业务凭证的流转程序。其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除了进一步减轻员工的工作量之外,还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业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经济业务环节的数据信息都更加真实可靠。第三,对于重大事项,企业应当规定相应的决策制度,在企业面对重大经济事项的时候可以给予科学、合理的决策以及执行程序。第四,企业应当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对于企业的财产规模、生产进度、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便于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进行自我约束的一种手段,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成了一个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以及自负盈亏、能够自我约束的法人。而随着经营业务的日益多元化,外部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单单靠会计监督职能已经无法对企业的整个运行过程实施全面而有效的监督了。企业需要一个独立于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之外的部门来进行内部监督和控制,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措施。企业应当设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内部审计部门,配置专门的审计人员。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直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对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跟踪调查。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参与企业经营目标的执行、审查企业财产物资的完整性、审查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审查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现象以及对于各种潜在风险的把控等等。除此之外,企业应当建立相应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那些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反之予以处罚。
(三)强化新时期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要想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还应当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首先企业应当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要将内部控制制度成了墙上的一纸空文。其次,企业应当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工作的原则:第一,内部牵制原则,即员工和员工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验证的关系,一个完整的机构及业务需要多个相互制约的部门的严格控制才能够完成,这样企业之间能够形成一种互相制衡的关系,避免出现由于个人行为导致企业的损失。第二,协调配合原则,该原则是内部牵制原则的补充,这条原则要求企业不单单要规避和管制错弊现象还应当提高企业员工的办事效率,让企业能够顺利的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伟.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2(18)
跟踪审计内部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企业 会计 工作效率
一、前言
会计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单位在确定应采用的会计工作组织形式时,既要考虑能正确、及时地反映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又要注意简化核算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会计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运作来说,极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进行探讨。
二、企业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成本信息核算失真。为达到某一目的人为调节数字,成本核算不实,潜亏严重,企业虚赢实亏。二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一味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企业管理局限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同时,很多企业受管理者素质的限制,往往存在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缺位的现象;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如何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
(1)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是建设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建设项目能否实现预定目标的保障。一个完整的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应包含以下内容:工作标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会计信息管理制度、财会人员岗位责任、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工作评价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某一经济活动目标,维护资产财产物资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和决策,保证经济活动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稽核审批制度、建设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财务收支计划、资金筹集与使用管理、工程物资采购仓储、计量验收管理、工程结算管理、财务风险控制、财产清查管理、定额管理制度。
财务分析制度:包括项目投资估(概、预)算分析、资金分析、成本分析、建设收入分析、资产负债分析、财务状况分析、项目竣工决算分析等管理制度。
(2)实现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化
首先,企业会计部门要按照现行法规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会计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企业经营发展到哪里,会计管理就落实到哪里。其次,企业会计部门要在保证会计核算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会计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实施跟踪企业的动态化管理,及时提出会计建议,使核算型会计管理转变为管理决策型会计管理,从而成为企业决策者的左膀右臂。再次,在内部控制方面,应当对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职权、凭证资料的签署、传递、汇集流程、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事项做出明确的规定。
(3)全面推进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的核算和监督工作
为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财务部门要深入基层调研和指导工作,及时给基层单位指明发展方向,共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按期进行检查验收和综合评定,及时反馈各单位存在的问题,诸如:结算票据不规范;经营体收入测算无依据和过程;未严格按管理方案进行考核兑现;成本费用核算与实际消耗不符;财务补贴率较高;收发存报表不能真实反映材料结存情况等等。另外还要将现场成本管理与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此两项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并非搞岗位价值精细管理就不必搞现场成本管理了,而是对现场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4)加强企业财务软件规范
各企业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限制使用反复核、反记账、反结账功能。各企业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应由有关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领导、积极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评审、应用及管理工作,以推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确保实施会计电算化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质量,防止会计舞弊。
(5)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报表的可靠性,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和经营活动遵循各种法规的合法性。主要应该了解企业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审阅企业各种文件,了解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取得与审计内容有关的信息。找出企业各项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绘制内部控制标准流程图。运用《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式调查表》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调查。对内部控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健全性测试,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的弱点。同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对控制弱点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郦平华.企业集团实行集权财务控制模式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1:145-148
[2]曾邗,孔玉生.机械企业集团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模式探索.排灌机械,2009;1:112-115
[3]姜翠英.浅谈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基本途径.绿色财会,2009;3:136-140
跟踪审计内部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内部控制 对策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施工企业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是施工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不断完善内控环境,使内部控制贯穿于全过程,加强项目风险管理意识以及提高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从而促进施工企业占领市场制高点,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还存在不可忽视的薄弱环节,本文拟从内部控制对施工企业的重要性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进行探讨。
一、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以保证施工项目质量、进度为前提,以财务内部控制为核心,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来保障施工企业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施工项目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完善的内部控制对推进施工企业现代化发展、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保证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有序进行、实现企业运营目标的基础,为企业提供保障性制度,是施工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次,施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提高施工项目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对施工项目实行统一核算,统一控制,从而提高施工项目的可行性和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完整的施工项目包括许多互相联系的子项目,只有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众多项目有条不紊地实施。再次,针对施工企业都具有项目周期长、原材料消耗大、资金占用高等特点,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内部控制,合理规划、统一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能在保证项目质量、进度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最后,加强内部控制,能够充分掌握施工原材料和设备使用情况,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避免资产流失,使施工企业物资得到有效监管。
二、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都离不开稳定的环境,影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很多,其中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意识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不深入,对内部控制工作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导致内部控制在企业实施过程中缺乏权威性,部门及其员工没有给予积极配合,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有的施工企业虽然建立内部控制机制,但是在实施中贯彻落实力度不够,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2、预算管理不规范
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施工企业也不例外,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预算指标体系不健全。施工企业在编制预算指标时,只局限于传统的常用指标,而没有根据政策法规的更新而及时补充,没有形成完备的预算指标体系;二是预算编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没有结合施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缺乏连贯性,预算编制主观性较强,影响了预算计划的质量;三是预算执行不及时,由于用于预算依据的财务收支缺乏动态分析,多数为事后分析,存在滞后性,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或投资建设的收支信息掌握不及时,导致预算跟踪分析、预算评价等工作都不能及时作出准确、合理的调整与评价,缺乏对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完备记录,制约了施工企业财务控制的实施范围。
3、风险意识较薄弱,防范机制不完善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将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认为是相关政策法规与外部市场竞争造成,而没有考虑到自身内部控制不当对企业的潜在影响。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制定经营计划时往往缺乏对市场风险的详细调研和科学预测,不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盲目加大投资规模,扩张范围超出自我控制能力,使企业陷入较大的潜在风险。由于项目投标竞争激烈,造成很大施工企业为了中标,往往不惜冒着亏本的危险,一再降低标底,缺乏对项目相关信息的认真评估,如业主资信、工程的资金筹措状况、勘察与图纸设计阶段、工期要求、质量标准等进行评估,投资决策没有建立在分析这些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造成企业在投标承建之后面临一系列经营困难。
4、缺乏有效监督,组织执行不力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并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企业的财务控制难以落到实处。然而,随着施工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对象不仅包括银行贷款、开发项目的预收款,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款项,审计对象逐渐复杂化,审计难度随之大大增加,涉及的内容越多,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就越难实现,审计对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控制能力就会降低。还有部分施工企业虽然设置了审计机构,但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不足,因此对高校的审计流程不熟悉,审计效率较低,出现人为操作的失误较多,审计的客观性得不到落实,降低了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5、内控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施工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各企业积累的资金越来越多,对企业财务管理要求就随之越来越严格。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缺乏专业技能和行业基础,不能严格遵守相关管理制度,主观随意性较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造成一定约束。还有的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深刻认识和了解,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将制度与实际情况结合,对于出现的一些非常规状况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客观上造成内部控制的效率低下。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的项目正常运行,带来一定财务风险。
三、加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施工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既要设置如预算、财务、审计等各种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各方面工作,又要设立外独立董事以对内部人员进行监督和约束,维护企业权益;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利用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利用约束机制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让员工自觉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降低内部控制成本;三是加强员工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和修养。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基础,因此需要定期的对施工企业的员工进行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操守,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形成为企业共同奋斗的合力,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的成本和利润都来自项目部,而全面预算管理能很好地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成本开支。施工企业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应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应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监督和考核等环节。施工企业预算编制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业务招待费、职工借款以及各项统筹金等。各个在建项目应按要求报备资金使用计划,并定期汇报资金的具体支出情况,作为企业月计划的审批依据。同时,施工企业应加大对预算的控制力度,定期监督各项目资金的实际与计划的偏差,根据企业的实时情况来调整预算,要求保证在无计划或无相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各职能部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应无法入账。
3、完善风险防范控制机制
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特点决定了其风险特性,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尤其是对于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保证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首先,施工企业项目投资规模大,错误的投资决策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亏损,甚至破产的风险,因此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建立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严格按程序审批客户的信用情况,避免与信誉不良的客户合作,并做好实时跟踪。例如,加强对甲方资金状况、履约能力、社会诚信度和相关情况的考察。其次,重视合同风险的管理,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合同评审制,确保合同的公平合理性。对合同风险的防范应包括合同的起草、审批、监督、履行监督和违约等内容。再次,加强对施工日常性工作的风险防范,对施工过程中各业务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辨认和分类,找出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或规避。
4、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施工企业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充分发挥其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做好对施工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实际操作中,内部审计部门应对项目体系各环节的进行检查和评价,具体包括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合同管理、材料采购调拨、设备租赁、资金预算审批、分包结算以及最终的产值收入和效益情况等内容,监督检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是否存在违纪违规现象。内审部门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应及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的落实情况。另外,施工企业应制定一套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形成一定的约束力。
总而言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施工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内部管理手段。新时期的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认识到当前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存在的诸多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有效防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分先,同时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这样才能应对日趋复杂的竞争环境,确保企业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小琴: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分析[J].财会之窗,2010(12).
跟踪审计内部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PDCA循环;内部控制;审计
PDCA循环,又称质量环或戴明环,是管理学中通用质量控制模型,在质量管理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当前,国内PDCA循环管理对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工作的质量管理,而如何利用PDCA循环管理指导具体审计项目的现场实施研究较少。本文研究的就是PDCA循环管理在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中的应用,即利用PDCA循环管理指导具体内部控制审计项目的现场实施。
一、PDCA循环管理理论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控制中计划制订和组织实施的过程,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运转对质量进行管理。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1.P(Plan)――计划。计划是根据要求和组织的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要素,制定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
2.D(DO)――实施。实施就是具体执行,即执行计划过程,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Check)――检查。检查是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4.A(Action)――处理(亦称纠偏)。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或纠正,肯定成功的做法,予以标准化,形成制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总结失败的教训,以免重犯;对于一时未能解决的问题,提交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PDCA循环的精髓就是: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闭环管理,即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计划效果、修正计划的工作质量控制的闭环流程。单个PDCA循环组成一个闭环(如图一),但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运转,而是像爬台阶那样,经过一次PDCA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就提高一次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如图二)。
PDCA循环管理主要用于组织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以改善产品或项目质量,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之一。PDCA循环可以在单个项目过程中开展,亦可以在整个组织管理系统中开展,从而实现全面动态的质量管理。每完成单个循环即解决一批现实问题,其它或即将面临的新问题在接下来更高阶段循环中逐步解决,直至整体工作质量提高。
二、内部控制内涵
1992年,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的主办机构委员会(COSO委员会)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即著名的COSO报告,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报告同时认为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活动、监督评价与纠正、信息交流与反馈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这五大要素服务于上述三大目标。这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受到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中对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基本规范》也是包含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说明《基本规范》与COSO报告趋同。同时,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全面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三、内部控制审计概念
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评审是指由企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以内部审计人员为主,吸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参加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实施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评价等系统性活动,主要测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合理,以及执行是否有效。
我国内审协会公布的《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中定义: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同时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参考《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组织层面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以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形式反映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以及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结论、意见、建议。
四、PDCA循环管理与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审计内在联系
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穿于整个组织管理;PDCA循环管理作为组织加强全面质量控制和管理基本方法之一,适用于组织全面质量管理;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实质是评审内部控制工作质量。三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PDCA循环管理原理适用于指导内部控制审计实施过程。
1.内部服务对象一致。PDCA循环适用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其服务的对象是组织内部工作质量管理。内部控制是组织的一项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审计则是对组织内部控制进行审查评价,也是服务于组织内部管理。因此,三者均服务于组织内部管理工作。
2.内部目标任务相同。PDCA循环管理是围绕组织目标,不断改进和提升质量管理。内部控制是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审计则是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促进内部控制健全和有效执行。因此,三者的任务均是提高组织内部工作管理水平,防范风险,最终实现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标。
3.工作方法同理。PDCA循环管理是通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提高一次质量管理水平,像爬台阶那样,持续改进和提升工作质量。内部控制也需要与组织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不断完善和提高。内部控制审计则通过审计手段,促进内部控制不断健全和运行有效。可以发现三者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4.工作流程相似。PDCA循环工作流程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效果、进行纠偏的一个闭环管理。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执行、内部控制检查反馈和内部控制校正等贯穿于组织管理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一个全过程。内部控制审计则是从内部控制设计、内部控制运行、内部控制效果的审查、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因此,三者的工作流程和环节极其相似。
五、PDCA循环管理在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中的应用实证研究
综合上述对PDCA循环管理与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审计内在联系的分析发现,PDCA循环管理理论适用于组织内部控制工作管理,其4个环节流程的闭环可以用于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实务。即组织内部控制设计相当于Plan(计划),该环节审计需要审计人员收集分析相关资料,以掌握组织内部控制是否建立,以及内部控制是如何围绕实现组织目标进行设计的;内部控制运行相当于Do(实施),对该环节审计,审计人员需要深入现场了解、询问、测试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对一些重要内部控制措施还可以采取穿行测试、实地查验等方法实际执行一次,以确定内部控制是否执行;内部审计部门的审查相当于Check(检查),该环节是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具体可以对相关内部控制的决策过程、具体业务实施的工作记录、会计核算、资料保管、绩效考核等进行审计,检查组织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有效,是否实现了组织内部控制目标;审计评价即发表审计意见建议相当于Action (处理),该环节审计,需要内审人员在现场审计时,认真分析收集的相关证明材料,认定内部控制缺陷,通过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发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结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以促进组织改进完善内部控制,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以下作者结合参与某培训机构教材采购内部控制审计的案例,具体阐述PDCA循环管理在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中的应用。即通过对该培训机构教材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的设计、采购过程的实施、采购业务的监管、提出教材采购内部控制完善意见这个闭环审计,来审查和评价该培训机构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1.Plan(计划):审计组进驻后,根据采购业务可能出现的存在的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采购验收不规范等风险点,对该培训机构的教材采购内部控制环境进行总体调查,先从不相容岗位设置情况进行了审查和评估。该培训机构教材采购业务相关不相容岗位设置如下:
某培训机构教材采购业务
不相容岗位设置审查表
通过不相容岗位设置审查后,发现该培训机构教材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环境总体不完善,图书馆权限过大,存在重大缺陷,风险较高。在这总体印象下,审计人员开始收集该培训所的采购业务管理制度,并与其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制度进行比对,审查评估制度设计的有效性。
某培训机构教材采购业务
管理制度设计审查表
通过教材采购业务内控制度设计的审查后,发现该培训机构教材采购业务内控制度设计存在不规范的地方,管理制度存在缺失、制度内容不符合上级主管的规定等制度上缺陷。
2.Do(实施):在掌握内部控制设计情况后,审计人员开始对该培训机构实施教材采购过程进行审查评估。在审计现场,审计组通过抽样选择了一批教材采购业务,采取穿行测试方式,顺着采购业务流程图(图三),跟踪查验了该批教材采购业务的全过程。
教材采购申请:教务科根据培训内容,确定了采购教材种类(一套5本教材),根据预计报到学员200人,确定采购数量210套,向图书馆提报申请采购教材计划;教材采购、验收与发放:图书馆根据采购申请直接向北京金台路某家书店采购了上述教材210套,订购价为码样原价,每套298元,教材收到后由图书馆验收、存放保管,学员报到后,自行到图书馆领取教材,教材发放由图书馆工作人员负责;付款:收到发票和采购教材的清单后(发票金额为该批教材的码样原价),图书馆采购人员签字,图书馆负责人审核,报单位负责人批准,交财务科转账付款。
跟踪这批教材采购业务的流程后,审计人员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教材供应商是图书馆根据长期合作经验自行选择,且未签订购销合同,未确定图书折扣比例,实际购书数量不确定(本期培训报到学员实际人数为205人),教材发放无记录,财务按码样原价和210套数量付款,多购书和折扣款财务无记录。这些问题产生可能存在舞弊行为,反映出该培训机构内部控制执行存在缺陷。
3.Check(检查):在跟踪一批教材采购业务发现该培训机构内部控制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后,审计人员加大了检查力度,对大额教材采购业务进行重点审计。对采购业务决策过程、记录、核算、资料保管、绩效等进行了详细审计,尤其是对制度缺失和制度不完善的采购环节和付款环节进行重点核查。一是供应商确定审查。发现该培训机构长期以来大额教材采购都是北京金台路某家书店为供应商,调查了解到当初选择该供应商时经过了询价,由于时间较长未能提供当时的询价资料,但未履行招标程序。二是合同签订。解释为由于是长期合作关系,所以未签订合同。三是定价机制。通过深入调查,发现长期以来该培训机构在供应商一直享受了8折优惠。四是折扣款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经审计发现,购书折扣由供应商不定期打入图书馆采购人个人存折,再由经办人定期取现上交单位财务,财务账面长期挂列“其他应付款”科目。五是教材发放,根据学员实际报到人数发放教材,多余教材退回供应商或存在图书馆待处理,虽然登记了购、领台账,但未能提供教材发放签收记录。
经过审计,发现该培训机构在教材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设计存在缺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运行不到位,包括由于制度缺失或制度不完善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也包括有制度不执行或执行制度打折扣影响了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等一系列问题。审计组经汇总分析证据资料认为,该培训机构教材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4.Action(处理):对该培训机构教材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审计组在审计报告中逐一进行了披露,并提出了健全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设计,尽快建立供应商选择和定价招标制度,完善教材验收和发放制度,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制度,确保教材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同时,上级审计部门将该培训机构的审计纳入下一年度审计计划,进行跟踪审计,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总之,内部控制如同质量管理一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PDCA循环管理可以紧密结合组织发展和管理变化的情况,不断地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持续的总结、改进和提高。通过实证分析,PDCA循环管理能够很好地指导内部控制审计现场实施,通过审计督促组织设计出更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促使其有效运行,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饶庆林,谭文浩.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企业经济,2010,(10).
[2]杨鸿运.内部审计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应用研究――基于PDCA循环理论[J].中国内部审计,2012,(10).
[3]蒋小凤.对企业绩效管理PDCA循环系统的思考[J].人力资源开发,2010,(8).
[4]杨洁.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11,(4).
[5]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S].
[6]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的通知[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