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遥感技术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遥感技术基础知识

遥感技术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遥感 空间信息 地质 找矿 应用

一、引言

近年来,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遥感技术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此外,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遥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使得赢得了飞跃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一个高度重视的科学技术。在地质工作中,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属于新的工作方法,充分结合了当前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地质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地区岩性,构造的状况分析后服务与地调填图,矿产普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治理方面,有着其特殊的高效性,空间性和优势所在。中国遥感事业自70年代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也日渐普遍。相对国际发达国家,中国遥感事业与其尚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正证明了在学科应用教学方面的前景性和挑战性。本文结合“遥感地质”课程的学习,浅谈下其在未来地学相关工作中的应用。

二、遥感地质在地学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地质调查方面

在地质调查方面,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明显体现出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意义和作用。青藏高原空白区是我国存在最大的空白区,因为青藏高原独特的海拨,积雪,压力,缺氧以及交通等因素给地质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开展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尤其在藏北,属于“世界屋脊”这一片区域,是生命的,地质工作者很难实地进入,实施开展。青藏高原所占面积巨大,为我国地学,生物学,资源与环境科学提供了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和天然的实验室,其研究开发价值极大。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先后开展了多次地质调查,如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安多地区平均海拨4700多米,气候已变,极寒,其中部分地区很难进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师承担的地质调查局“安多1:25万安多多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中就充分利用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优势。

2.构造地质方面

遥感地质技术在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应用从空间宏观角度着手,“宏观看构造,微观看结构”。构造地质学在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后,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于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它的研究精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遥感技术的运用,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产生了极高的效益。虽然遥感技术引入到构造地质学领域已经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的发展以及构造地质学对其利用的不充分,使得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在构造地质学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利用好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能够使得不同尺度构造的研究有可能在成因和演化及运动学、动力学上结合得好,研究得更深入。

3.矿产勘查方面

伴随着“358”和四部委联合找矿突破行动的实施,遥感找矿将会在今后几年的地质矿产工作中升级为一热点。在矿产勘查方面,利用遥感影像波谱的不同,根据具体岩性波谱可宏观分析该地矿产分布和密集特点。在室内计算机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后,再根据具体结果配合以野外实地勘查将大大降低勘查的经济投入和地质工作者的负担,同时也将勘查工作推向了高效性。

3.1遥感找矿模型的建立

矿床模型的地质环境发生在矿床,矿床产出的时空规律、矿床特征等高度概括了矿床模型的特点,覆盖整个矿产地质形成和保全的各个因素,显示出了现在的矿产地质科学研究程度,也显示了理论化矿产资料这一观念认识水平。利用遥感技术在大面积区域寻找找矿化集中区,将图像上的色、线、环、影纹图像与旷田构造的基本要素(成矿岩体、控矿断裂、围岩蚀变)相结合,提取遥感地质矿藏信息,寻找区域找矿标志,通过矿床模型来识别矿床赋存的遥感影特征,建立矿床模型,遥感找矿在199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重点研究研究热点之一。这可以开拓矿床图像分析的新的思路,将矿床地质遥感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3.2综合成矿预测

遥感技术对区域性和全球性成矿带、成矿域研究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大量不同来源、不同内容的图像或非图像子量进行综合处理,把原来的地学理论和逻辑思维转换成三维的直观和形象化得、时间和空间模型,把原来的定性概念转化为定量的观念和分析方法,进行多元化地学综合成矿。地物化资料与遥感资料的综合研究提高了地质解译与综合分析的效果与效率,已成为寻找巨型、大型矿床最为有效的找矿方法,也是当前世界找矿趋势。

4.地质灾害方面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可完全应用与地质灾害预报和灾后治理救援方面。汶川地震所引发的堰塞湖,山体坍塌,泥石流等具多。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诸多交通线路中断,信息瘫痪,救灾队伍难以第一时间摸清里面灾害情况,而此时遥感技术将是处理一连续事情的最佳选择手段。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对灾后抢救和治理过程中的突发地质灾害的的观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治理和预测地质灾害是我国迫在眉睫的件大事,故遥感人才是国家急需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三、结语

遥感地质是一个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实际可操作性强,我们需要巩固理论基础知识,并不断应用。总之,随着地质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遥感技术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也会不断增多。通过短期课程,很难掌握遥感地质这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真正的掌握遥感技术还需要在以后的课程里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全面了解遥感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在国民经济发展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对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相关遥感技术。

参考文献

[1]田淑芳,邝生爱;浅析遥感地质学教学方法[J].中国地质育,2010.

[2]赵鹏大等;矿产勘查理论技术与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3]梅安新等;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张绪教等;卫星遥感在安多幅1:25万区域第四纪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代地质..

遥感技术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地方高校;遥感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22-03

遥感作为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中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法和手段[1]。目前,遥感与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构成的“3S”技术,为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遥感具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特点,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提高学生遥感实践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3]。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遥感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遥感概论”课程实用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也越来越强[4]。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3版培养方案指出,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研究方法和技能,同时将“遥感概论”课程作为地理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学习遥感的目的在于掌握遥感基本原理、掌握遥感图像处理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专业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如ENVI、ERDAS等)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和专题遥感应用研究,通过遥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借助遥感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5]。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中遥感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遥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手段进行改革,为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与思路。

一、“遥感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经过几年的“遥感概论”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遥感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理论课教材陈旧

目前国内遥感类教材大多较为陈旧、更新较慢,滞后于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法与日益更新的遥感技术发展相一致,与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相距甚远[6]。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遥感导论”(梅安新等),该教材于2001年出版,之后再无进行修订再版。然而,近年来无论是从多光谱到高光谱,还是从高空间分辨率到高时间分辨率,国内外遥感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国遥感技术及应用近年来蓬勃发展,其中以 “十二五”期间实现“百箭百星”计划,年均发射卫星20次左右,以及到2020年左右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而该教材的内容很大部分已不能适用于当前遥感技术的发展,如国外的SPOT 5、QuickBird、Worldview等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国产资源系列、环境系列、高分系列遥感卫星等均未涉及。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由于教务处无法订到该教材,通过征求各方意见,选用武汉大学出版社孙家m主编的国家精品课程教材《遥感原理与应用》,该教材于2013年6月出版第3版,相比其他教材,其内容上有所更新,加入了遥感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教材过于注重遥感理论知识,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来说,理论内容过深,部分内容甚至晦涩难懂,这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无法适用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实验教学课时少,缺乏合适的实验素材

现代遥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应用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决定遥感课程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步骤[7]。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遥感实验教材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出版的刘慧平等编著的《遥感实习教程》,该实验教材同样存在着知识滞后于遥感技术及遥感数据处理的方法问题。为弥补实验课教材的不合理,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科学出版社邓书斌的《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辅以教学,而由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如SPOT、QuickBird等无法免费获取,无法实现教学过程的数据本地化,学生实验过程中往往出现对所实验地区不熟悉,缺乏研究兴趣,对于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有所欠缺。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9、2011版培养方案中并未单独开设遥感实验课程,2013版培养方案对课程做了一定的调整,加设了遥感概论实验课,将原来54课时的理论课改为38课时的理论课时、16课时的实验课课时。针对课时量的调整,“遥感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也亟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教学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英语水平差,学习主动性不高

由于目前遥感数据及专业软件大多是国外产品,涉及较多计算机及遥感专业英语词汇,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学生由于底子薄,英语水平差等,初次接触英文软件及遥感数据,部分学生内心有对学习英文软件的抵触情绪。而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遥感理论知识准备不足,英文词汇量不够,在实验过程中,只记实验操作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不能够完全理解实验过程与实验目的。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影响到他们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了解发现,对于“遥感概论”理论课程,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可以做到认真听课,但做笔记的同学并不多,课后不能及时复习;而针对实验课的练习,也只是课上跟着教师一起做,学生本人并不深入思考,课后不再进行练习,导致掌握不牢固。无法达到学以致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考核机制不科学,与实践相脱节

“遥感概论”课程考核在2009、2011版教学大纲中,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学生成绩最终由平时成绩(平时作业、提问、考勤等)×10%+期中测试×20%+期末闭卷考试×70%组成。由于考试形式的限制,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部分学生只是临近期末考试前突击背诵,应付考试,导致考完即忘,无法深入理解及应用的情况。

二、“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遥感技术在高光谱、高空间分辨率,以及高时效性等各个方面得以长足发展。由于遥感知识和技术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进行“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传统遥感知识的讲授,在使学生了解遥感基本理论与原理的基础上,又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材中没有涉及新知识、新内容,弥补因教材更新较慢而遥感技术发展较快的矛盾与缺陷[8]。

通过网络、新闻、文献资料等各种途径,及时搜集遥感领域新知识、新进展,以及遥感研究的热点问题等,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及时融入相关知识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等,拓展学生视野[9]。特别是注重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融入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在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底子薄、英文水平差等特点,在教师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适度加入遥感专业英文词汇的方式,实现提高学生专业英文水平的目的。针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专业背景,在遥感实践课程设计时,注意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设计如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基于遥感的地质灾害信息识别与提取、基于遥感的土壤制图分析等专题遥感应用内容,使学生学以致用,了解整个专业各课程间的彼此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的再认识,同时加强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和衔接[10]。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遥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充分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光、影、字等相结合,学生能够多方位获取知识。对比分析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缺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本课程教师的课堂讲授方式较为灵活化,主要体现在关键知识或知识体系的框架上,通过板书形式在黑板展示,学生能够掌握学习重点,不至于因过多关注教师演示文稿文件,或演示动画或影片,而忽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易于内容表现,易于实践操作演示等方面的优点,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课件,对于需要现场演示的实验或展示的数据,进行多媒体展示。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及时将遥感技术发展相关新闻报道及相关应用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立体化教学的视听感受。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11]。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团队协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必要的互动环节。学生如果听不懂将会挫败自身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遥感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课堂讲授方式的多样性,改变了总是教师一个人讲的局面,适度组织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轮番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互相查找不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12]。

“3S科技兴趣学习小组”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生组织,于2013年11月成立,其成员涵盖了地理科学专业各年级学生,甚至包括部分已经考入研究生在读的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在读研究生分享学习经验,在职学生讲解实际工作中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引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相关科技学术活动,以“全国GIS技能大赛”为载体,各类科技活动为主线,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及科研项目的申报,提升自身能力,开阔自身视野,同时达到影响其他学生,提高整体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革课程考核机制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13版地理科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针对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要求,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组成,足以体现学校给予教师对学生更加灵活性的考核方式。本次教学改革将平时成绩分为课堂笔记、课后读书笔记、参与相关科技活动项目、作业、考勤、期中测试等,期末考核试卷出题过程中,注重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全国GIS技能大赛”为主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参加大赛,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围绕“全国GIS技能大赛”,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学校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项目,以及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等课外科技活动项目,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具体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进一步促进自身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遥感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有提高。自2012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遥感组比赛,获得三等奖一次、优胜奖两次,共有20人获得“MapGIS工程师证书”;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科研意识,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各类各级课外科技活动,自2012年至今,遥感方向共获得立项项目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5项,校级“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3项。

围绕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提高学生遥感专业技术应用,结合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认同感,对整个专业的学习形成良好互动效果。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同类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遥感能力的培养,以及地理科学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奥勇.《遥感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究[J].测绘科学,

2007,(5).

[2]潘竟虎,赵军.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理工

高教研究,2008,(1).

[3]芦少春.试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遥感课程教学[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12,(10).

[4]芦少春,孟庆燕.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遥感课程建设

与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5]郑文武.高师地理专业遥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

[6]姚高伟,姜蕊.高师遥感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考

试周刊,2011,(50).

[7]林卉,张连蓬,梁亮等.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

养方案探索与实践研究[J].测绘通报,2015,(12).

[8]李刚,万幼川.遥感应用模型实习创新型实验教学示范

[J].测绘科学,2015,(2).

[9]李刚,万幼川.基于CDIO模式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

设计”创新型实验教学示范[J].测绘通报,2015,(1).

[10]那音太.“遥感图像处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11]杜福光,刘晓春,高超.地方院校遥感课程教学模式改

革探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8).

[12]黄妙芬,李九奇,邢旭峰等.基于特色化理念的人才培

遥感技术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精细农业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引言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要利用现代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获取农田内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各种因素的时空差异,避免因对农田的盲目投入所造成的浪费和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农田土地管理、自然条件(土壤、地形、地貌、水分条件等)、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数据库,并对作物苗情、病虫害、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为分析农田内自然条件、资源有效利用状况、作物产量的时空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处方信息;在获取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合理地进行施肥、灌溉、施药、除草等耕作措施,以达到对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精细农业技术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传感器及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器及变量执行设备等信息技术,对大田农作物生产和畜牧生产实施监控,从而提高作物和畜牧产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

1.1国外“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精细农业”技术主要用于土地资源的详查及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和产量预测,灾害性天气、旱情、涝情和水情的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精细防治和大地号农田的优化施肥等方面。

到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由于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进行农情监测和产量预测已达到更加精确的程度,所用设备的数量和精度都在提高。目前全球已有20000台“产量监测器”投入了使用,有的就装在收获机械上。

目前,在一些国家“可变比率洒施机”的试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该机器的设计者试图借助于RS、GIS和GPS等技术获取田间信息(包括土壤参数和病虫害情况等),同时机器自动控制农药、化肥和种子的施入量。由于优化施肥,农场主从中可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种“可变比率洒施机”名为“实时闭循环系统”(Real-timeclosed-loopSystem),其设计者是想尽可能地摆脱对3S技术的依赖,田间信息直接由安在洒施机上的探测设备获取,并立即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自动控制农药、化肥和种子的施入量。这种机器保证了所测得信息与所采取措施的地点的一致性。

1.2国内“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因此“精细农业”技术对我国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利用地球资源技术卫星遥感资料进行土壤和水文调查开始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山西、内蒙等省(区)的土壤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就利用了卫星遥感资料。

1984-1986年,我国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冬小麦卫星遥感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果。1985和1986年小麦产量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2%和95%。

可见,我国“精细农业”基本上还停留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产量预测方面

二、“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

精细农业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土壤含水量、植物营养、病虫害、杂草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的分析,确定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最经济、最合理的投入,获得经济上和环境上的最大效益。精细农业之所以引起全世界广泛的关注,首先是因为它能显著提高产量,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潜力和保护环境;其次,是因为精细农业研究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其技术系统应用发展本身的范围,它提供的技术思想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思维方式,其影响更是深远的。

三、精细农业的技术构成

3.1GPS——全球定位系统推动精细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建立的全球定位系统。它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定时系统,它可提供连续、定位和原子时钟信息。

3.2GIS——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有关空间数据按地量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储、查询、检索、运算、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研究,并处理各种空间实体和空间关系。它有如下特征: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信息分析和预测预报的能力,可为宏观决策管理服务;能实现快速、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研究。将GIS用于精细农业中,可对农田小区的作物产量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存储、分析和管理。

3.3RS——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根据对遥感资料的解译,获得所研究区域内有关信息,具有宏观、快速、动态等特点。不同含水量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地表温度,因而具有不同的热红外特性和热辐射特性。农作物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生长情况均有不同的光谱反射曲线,所以结合研究区域内抽样调查的资料和GIS数据库,并依靠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利用RS可获得土壤含水量、作物长势和产量等重要资料。

3.4DSS——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根据农业生产者和专家在长期生产中获得的知识,建立作物栽培与经济分析模型、空间分析与时间序列模型、统计趋势分析与预测模型和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利用GPS、RS获得的各种信息及GIS建立的数据库,针对小区内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差异作出分布式投入决策,即生成田间投入处方图。决策支持系统DSS综合了专家系统ES(expertsystem)和模拟系统SS(simulationsystem),因而能为精细农业的实施提供正确的决策支持。:

3.5ST——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是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精细农业的实现首先在于认识农田小区内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物情况的差异而这必须依赖于各种先进的传感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非接触快速测量传感器和智能化传感器为精细农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 教学环境 优化 遥感导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环境所包括的各种环境因素,无论有形的物质因素还是无形的心理因素,都对教学活动的目标、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结果施加着重要影响。①

21 世纪是一个创新层出不穷、知识龄期越来越短、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各种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信息社会。②空间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遥感技术作为地理科学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领域中不可替代的获取信息最先进技术手段。从而遥感课程教学改革及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围绕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对遥感技术课程教学环境的提升需要从物质到心理、外部条件到内部动因的全过程、全方位重新审视。也只有通过全方位深入研究教学环境对学生的遥感技术课程学习兴趣的影响,寻找创造和优化教学环境的途径,才能够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 准确定位、明确方向

创新性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想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就应仔细解读全国高校及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生源、去向、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背景条件,找准自己的办学和发展定位,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传统大学本科教育的以学科知识理论的学习作为基本价值尺度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向以相关学科知识理论为依托,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上。即人才培养活动的价值标准和直接要求要发生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单一性变成多元化,从理论知识、系统知识为主转变成实用性、应用性知识、技能为主的理念。

2 优化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目标由可能转向现实的实质性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的。③而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具有主导、坚固、骨干作用。④因此,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结构的合理性和发展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科发展。要引进年轻教师的同时,走出国内外院校进行培训、交流的方法提高师资力量,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从学科发展、培养人才的连续性角度注重学科专业梯队的完善,形成一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由遥感专业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职称、学历、年龄、学术水平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并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科学研究活动和对年轻教师的带、帮、传等途径提高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为课程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提升教学实验环境

教学软硬件环境对教学起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⑤遥感实践的数据采集、输入、处理、分析到输出的整个过程对实验环境方面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硬件、软件、遥感数据和管理。加大投入,大大改善多媒体实验教学环境,满足学生一人一台高配置计算机是开展各专业遥感实验教学活动硬件要求。软件方面要拥有ERDAS、PCI、ENVI和ArcGIS、MapGIS、ArcViwe、Arcinfo、Mapinfo等专业软件,使学习的环境与研究环境一致,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遥感数据是遥感实践教学必备的基本资料,是教师教学的素材,学生学习实践的物质基础。可通过网上搜索、购买和与科研相结合具备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影像系列、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分辨率和时间序列的影像系列、不同教学内容的典型影像系列等,满足各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研究的需求。管理上打破针对固定对象,在固定时间集中实习的教学管理模式,改为专业开放、时间开放、内容开放的开放式管理模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健全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整个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评价教学效果的形式有多种,每一种方式的考核各有特点,各有其适用的范围。为了保证遥感类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平时的复习与巩固、课上操练、课后思考等多个环节的监控,建立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为了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和保证效率,开学第一节课就必须向学生讲清楚教学与学习全过程各环节的目的与要求、最终成绩评定的方法与比例,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实际考核中可采用如下方式:终成绩=课堂成绩�?.5+实践成绩�?.5;其中,课堂成绩=平时成绩�?.3+期末考试�?.7;实践成绩=实践过程�?.3+实践报告或论文�?.7。平时成绩又由出勤率、作业成绩构成。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程度;实践过程主要评价学生对实践操作的态度、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完成任务的进度;实践报告或论文是指将实践操作的目的、过程、结果、结论等以报告形式或论文形式提交的成果,反映学生对操作项目目的、过程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5 激发教学动力

教师、学生是教学动力的载体,教师教的动力和学生学的动力的合力形成教学动力。⑥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发动者、执行者和管理者,维持活动的进行和发展。因而教师的教学目的、动力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作用。不同教师的工作目的因其需求从最低层次的混一口饭的生存到被人尊重、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的差异而教学动力有也有弱有强。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动力要在发扬积极上进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从改善教学环境、鼓励和资助教学研究活动、明确目标、加强责任感等方法措施提高教师教学动力的层次,加强强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发动者和维持者,只有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才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学生个体的兴趣、需要、态度、情绪情感、好奇心、自尊心、求知欲、性格、意志和动机等。学校、学院和相关任课教师应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道德信念、职业理想教育和学术讲座、师生座谈、参观教师们的科研成果,让学生适当参与研究项目等不同侧面、不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学习动力从对遥感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到在遥感课程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进而发展成志趣这一更高层次。

教学动力不等于教的动力和学的动力的并集,而是两者的交集。教的动力和学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都向积极的方向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才能够形成理想的教学动力。遥感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遥感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和已取得的教师及学生遥感应用研究成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恰当的诱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习行为。学生受激发后的学习动力的驱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专心听课,质疑问难,认真努力完成任务,额外撰写学术论文,这些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强化教师的工作动力,促使教师挖掘教学潜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传道、授业、解惑。

几年来,通过社会大环境到学校、学院、班级小环境,硬件环境到软件环境的改革与建设,我校遥感导论课程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的课程教学环境改革创新思路,对进一步推进遥感导论及其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注释

① 田慧生.论教学环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58-63.

② 钱乐祥,秦奋.GIS 专业教育的实践与再思考[C].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8:104-110.

③ 林兆其.高等教育学[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④ 李成良,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遥感技术基础知识范文5

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日益成熟,它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地理课程的改革,新课标中大幅度增加“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并在课程理念中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本文对四个版本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信息技术”部分的内容编制特点进行研究,在知识点选取、栏目设置类型、图像系统设置方面相对比,分析各自的特点,希望为现有教材中该部分内容修改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地理教材;地理信息技术;内容编制;对比分析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带动了对专业地理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带来了基础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革新。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将地理信息技术这一专题纳入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地理信息技术第一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和选修课之一进入地理课程标准[1]。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出版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图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鲁教版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湘教版地理教科书。四套实验教科书都非常重视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编制,形式上和内容上各具特色,体现了教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

一新课标中的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写的依据、地理教学的依据,也是地理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2]。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地理课程标准也正在随着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做出调整。《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要求如下:“标准”中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视培养高中生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同时要求学生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与应用领域、形成用现代地理科学思维与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此外,新课标中较多使用“了解”、“举例”、“查询”等行为动词,对RS、GPS、GIS以及电子地图等具体内容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主要侧重结合实例来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使高中生具备获取地理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内容编制对比分析

(一)知识点选取比较

四套教材都选有RS、GPS、GIS、数字地球等知识,符合新课标对该部分的要求,基本上能够满足地理教学的需要。湘教版和中图版在内容安排、编排形式方面较为相似,都是用一章共四节的篇幅来讲述该部分知识,其涵盖的知识点也大致相同。两者较大的区别在于湘教版较偏重于介绍GIS和RS的基本理论,而实践应用方面较少;中图版则较注重RS的应用,以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为例,本节在简要阐述RS的基本原理之后,分别详细的介绍了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并在课后设有“准确预测易贡错决堤”的案例,以便于让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体会到遥感技术是与生活密切联系、切实可行的。鲁教版中设有“学用电子地图”单元活动,突出了电子地图的实用性,最能满足“标准”中对电子地图的要求。此外,鲁教版较侧重介绍“数字地球”,该部分知识共有7页,详细的表述了“未来的城市——数字城市”、“未来校园——数字校园”等内容。人教版中该节基础知识点只有RS、GPS、GIS,数字地球则出现在阅读材料中,与另外三个版本相比该部分内容较少,且偏重于介绍理论知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涉及较少。这一问题在访谈过程中也被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反映。但人教版该节最后在综合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活动,让同学们根据自身的学科兴趣、认知水平的差异来进行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弹性。

(二)栏目设置比较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鲁教版单元活动中的“问题”栏目旨在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他版本内的“思考”栏目功能大致相同;而“知识窗”和“阅读”都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可以把鲁教版单元活动中的“问题”作为“思考”,“知识窗”作为“阅读”,则四个版本“地理信息技术”部分栏目设置的异同点如下表所示:四个版本均设有“阅读”、“思考”和“活动”栏目。“阅读”是教材内容的扩展与延伸,也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它具有对正文知识进行解释、拓展和深化的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地理视野。而“思考”栏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便于导入新课,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中图版栏目最为丰富多样,每节均设有探索、学习指南、阅读、案列研究、思考和复习题栏目,而名词链接、活动栏目则视需要而定。“探索”设在每节课的正文之前,探索的内容与本节课的知识密切相关且富有创意,重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而“案例研究”位于每节内容的后面,具有总结。但中图版有的栏目知识性过强,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鲁教版中主要有“活动”、“知识窗”和“问题”三类栏目。其中“活动”栏目数量较多,共8个,也因为该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本来就是以单元活动的形式呈现,所以着重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如“分析和解译遥感影像”、“用电子地图查询路线”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知识窗(即阅读)栏目中多介绍一些实例或者基础性知识,注重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湘教版中“阅读”栏目较突出,共23个,大量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活动”栏目则依据具体目的不同,又分为活动思考、活动探究、活动实践三个子类型,其中活动实践的数量较多,例如设计了“搜索GIS定义,列举GIS简报”等活动实践,对学生搜集、整理、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动手操作能力。总体而言,湘教版教材栏目设计新颖,呈现方式多样,既具有知识性、科学性,也不失趣味性。而与前三者相比,人教版设置的栏目类型、数量都较少。但在访谈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案例很感兴趣,经常会询问老师RS、GPS以及其他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但由于课本上所给的实例较少,且只有简单的文字介绍,学生的学习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

(三)图像系统分析比较

林培英教授在《学校地理教材现代化研究》中对图像系统定义为:“地理教材除去文字和数字符号外,还有图像符号来表示、解释和揭示地理知识,称作地理教材的图像系统。”[4]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蕴含着大量的地理信息,且较为生动形象,易读易懂。总结多数专家的观点,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类型主要有地图、示意图、景观图、遥感影像图、照片、地理统计图(表格、线状图、柱状图、结构图、柱状折线图)、漫画等类型[5-7]。四个版本教材中的图像类型和数量统计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中图版和湘教版“地理信息技术”部分所展现的图片数量最为丰富,这两个版本的教材本身文本内容就较多,相对应的图像数量也较多,用直观简洁的图像来补充课文内容,可以提高教材的表达效果。不同类型的图像具有不同的功能。示意图立体感强,能够直观的表达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分布等,容易被学生接受。以湘教版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的图3-27“遥感技术系统”为例,生动形象且又真实地展示遥感技术的工作过程,便于学生明白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得到形象的概念。同时从表4中也发现,在这6种图像类型中,四个版本“地理信息技术”中均是示意图的数量最多。地图是地理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其他教材最明显的区别,它可以储存、选择、模拟和表达地理信息,具有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8]。鲁教版在“辨别地理方向”中使用了多幅地图,与文字密切配合,简洁清晰的表达了地理内容。而照片与其他类型图像相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形象生动,使用照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给予其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图版和湘教版都在讲述GPS的应用时插入了大量的实物照片。文字虽然可以表述概念和原理,但是不能反映空间结构,而图像能够直接迅速地表达出地理事物的结构和空间关系。“地理信息技术”的图像系统设计应结合教材实际内容,考虑到该部分内容与现代技术密切相连,且注重实践应用,而遥感影像图不仅拥有丰富的信息,而且直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因此各版本教材可以适当增加遥感影像图的数量。

三建议

四套教材都从各自的角度理解课程标准,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了不同的编制设计,虽各有千秋,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图版突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恰当的实例详细地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每一个功能,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地理信息技术。且在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原理时均采用了图示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但该部分活动设计的较为简单,建议活动栏目的设计要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通过活动确有收获。鲁教版中“地理信息技术”被编排在6个单元活动中,这种创新使该部分内容更为丰富,但这样的编排形式也可能弱化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整体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湘教版中该部分知识丰富详实,且设置了大量的阅读材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但这部分教材对地理信息技术原理的介绍过于简单,建议教材在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原理时能够用简单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其更有深度。人教版教材较为规范严谨,注重地理信息技术中各项技术的联系,但在访谈过程中多数教师反映该部分内容较为单薄,且偏重于介绍理论知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涉及较少。因此建议在教材中适当丰富本节内容,并适当增加一些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实际应用的案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目前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展,在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学习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积极完善教材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内容,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培养地理信息专业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四个版本教材“地理信息技术”部分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地理信息技术”内容的编制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总之,编写好一本教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实践检验下不断修订,逐步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培英.中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7)(7):58-62.

[2]李家清,陈实.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林培英.学校地理教材现代化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1985.

[5]王民,王英.中学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类型研究——以德国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11.

[6]杨向东.中学地理新教材图像系统特点与分类——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5):59-60.

[7]刘彩凤.初中地理新教材图表系统组成、功能与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8):89-93.

遥感技术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双语教学;遥感地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48-02

作者简介:张飞,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遥感与3S技术应用的教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交流的趋势日益增强,社会对人才所具备的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增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得到了强化。这种趋势要求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学科建设中进行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改革,实施国际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实施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实现培养既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通晓国际语言、熟悉国际惯例与规则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的目标。[1]双语教学是指为了实现学生能够运用母语和外语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并实现专业技能目的,通过采用两种语言――母语及第二外语,同步对同一知识进行描述的教学方式。[2]经过多年的双语教学证明,在我国高校推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可行的,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鉴于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3]因此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各个高校要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4]因此,本文将选择《遥感地学分析》课程作为案例,并配合我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探讨开展《遥感地学分析》课程双语教学建设必要性和内容。

一、遥感地学分析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进行《遥感地学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是3S(GIS,GPS,RS)学科发展趋势的必然需求。该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地学分析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重要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目前呈现出应用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体现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局限在3S领域,其它涉及空间信息的领域,如环保、林业等部门,对于具有空间信息处理的人才需求很大;另一方面体现在随着大量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如:ESRI公司)和中国公司跨出国门(如:Supermap公司),针对空间信息处理领域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有较强专业外语能力的人才需求强烈,因此推行遥感地学分析课程的势在必行;另外,进行《遥感地学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也是3S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素质硬、应用能力高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3S专业人才的需要。由于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英语学习与专业理论学习脱节的情况,使得很多学生虽然通过了CET4、CET6考试,但是在专业上使用外语的能力差,不能很好理解专业文献,不能熟练运用ENVI,ArcGIS,Erdas等专业软件,更不能进行专业方面的国际交流沟通,这种状况对3S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是一种危害。为了减轻这种危害,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遥感地学分析的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将专业知识的提高与外语的应用融合起来,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遥感地学分析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内容

1.双语教学的教材与教案建设

双语教学必须根据课程性质灵活选择使用原版外文教材或自编教材。在使用原版外文教材时,要遵守适用、适合的原则,积极进行原版教材本土化探索,自编双语辅助教材。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优秀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前提。笔者根据学校遥感地学分析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参考国外多种原版遥感教材,如《Satellite Remote Sensing》、《Advances in Land Remote Sensing》、《Remote Sensing:Models and Methods for Image Processing》的基础上,并结合其它中英文教材编写《遥感地学分析》双语教学讲义。

2.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结构合理、外语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的双语教学团队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虽然聘请国外专家参与双语教学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双语教学,但是立足于本校,建立一支本土化的教师队伍才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双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的授课。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双语教学任务,教师应经常阅读英文版遥感书籍杂志,特别注意阅读遥感专业英语期刊论文,如:《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等遥感类权威杂志,同时也要经常浏览影响力强的遥感类国际网站,如: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网站和加拿大遥感协会网站等,这样可以及时把握遥感发展动态,拓宽视野,为讲课提供生动的案例。

3.双语教学的内容建设

在教学内容的选材方面,需要反映国际上本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来组织,力求体现遥感地学分析的理念,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遥感地学分析》着重讲述遥感物理基础(Physical basis of remote sensing);遥感平台及特点(Remote sensing platform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特征(Sensors and imagery characteristics);遥感数据源(Remote sensing data sources);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Visible-reflection infrared remote sensing);热红外遥感(Thermal infrared remote sensing);微波遥感(Microwave remote sensing);遥感图像目视判读(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remotely sensed imagery);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Classification of imagery by computer);定量遥感(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土地遥感(Land remote sensing);植物遥感(Vegetation remote sensing)以及水体遥感(Water remote sensing)。通过对遥感地学分析课程双语教学内容的建设,使学生利用中英文对照教材进行预习,教学效果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在教学方法上,应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逐步推进。在教学中,采用“预习――授课――复习”三段式教学法,努力营造双语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地训练学生外语思维和应用的能力,除了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与重点增加中文解释外,教师与学生互动、作业等都用英语进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实际英语应用能力。课外,鼓励学生积极研读外文文献,培养利用外文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建立双语教学网站,把它作为一个平台,将相关的中英文教案、习题、实验指南、最新动态等放在网页中,实现资料共享。

5.本科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双语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重视语法、句法学习,忽视听说训练,忽视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首先,给学生布置提前阅读教材与讲义的任务,使他们预先熟悉课程内容,以便上课时能够跟得上。另外,布置一些听说作业并定期检查,努力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当然,建立一整套规范完善的双语教学模式,从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大胆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勤等.关于摄影测量与遥感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通报,2006,(2).

[2]施敏颖.关于在高校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几点看法[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