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建筑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建筑法

古代建筑法范文1

关键词:建筑,防水技术,刚性防水材料,柔性防水材料屋面

 

建筑史上,渗漏是建筑物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一起各种矛盾和纠纷,工业建筑的渗漏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物的渗漏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中国建筑防水史长达上万年,是辉煌的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人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建筑防水经验,创造了良好的防水材料。比如,“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等等延续至今仍是经典的优秀建筑防水理念。

古代建筑的防水原理:

建筑防水是以排为主,防水为辅,放排结合的原则,以构造防水为主,材料防水为辅,构造防水与材料防水相结合的办法,双管齐下,兼使并用,多种途径,终合治理的方针。以瓦为例,叠搭与屋面,雨水直泻下而不存蓄,这是排水,瓦瓦搭接,阴阳二瓦仰覆相合,水流逝而不入瓦缝,这是构造防水。。瓦结成片,鳞次栉比,随屋面之曲而曲是柔性防水材料的特性,但是瓦是烧陶制品,击之有声,摔碰则碎,为刚性材料,瓦面涂敷瓷釉,高温成玻璃,光洁致密,五彩斑斓,水浸不入,当是防水材料,瓦下垫的很厚的灰背,能够吸收少量雨水,也有一定的阻绝水渗的能力,这是吐纳式防水的应用,总结古代建筑防水措施,可以概括为:多道设防,刚柔相济; 因地制宜, 就地选材;选材施工,苛求质量。

二 我国建筑防水的发展经历了的重要转折点

(1)茅草屋面的房屋形式 让先民走出洞穴,离开悬居,这一阶段的防水材料是干燥的植物。

(2)瓦的诞生使屋面防水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是屋面防水的一次技术革命,在今后的几千年里,瓦一直作为刚性防水材料而被用于各种建筑物。。 (3)柔性防水材料的发现,是对构造防水的瓦进行的彻底的革命,使屋顶不再因为构造防水而成为坡屋顶,促进了平屋顶的诞生,进而可以产生多功能的屋面 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可以做到全封闭的材料防水,不用再依赖坡度防水,将成为未来防水材料的主宰。

三 屋面、墙和柱的防水

屋面防水的类别主要有:茅草屋面、瓦屋面、金属屋面、毡毯屋面。

茅草屋面: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防水方式。安全性比较差,是远古时期科技不发达时的落后防水材料。

瓦屋面:瓦是由粘土烧结而成的,瓦本身为不透水材料,可以大面积的扣在一起防止雨水流入到屋面上。

金属屋面:用于制作屋面的主要金属有铜、铅和锡。金属屋面具有安全、可靠、环保的特点,如果拆除,可以百分之百的回收再利用,值得现在防水材料研发的借鉴。

毡毯屋面:主要用于蒙古包和藏式幛房。由于毡子中含有很多憎水材料,所以雨雪不入,还具有很强的保温能力,并且安装拆卸都比较方便。

墙与柱的防水:古代墙和柱采用的防水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墙表面泥敷灰泥,能防短时间小雨;

(2)加长屋檐伸出墙柱的距离,防止雨淋到墙和柱上;

(3)墙根用石料砌成,或者做隔碱处理;

(4)加高房屋台基,将房屋建在高的台基上;

(5)墙面披作蓑衣墙草;

四我国古代的主要防水工程

(1)窑洞:黄土能作为洞室的特点有: 1,黄土颗粒间的粘着力强,可自成陡壁; 2,黄土的天然含水率低; 3,黄土颗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由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比较少,深层的土体含水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湿度的大小正适合人们居住;4由于黄土高原处的雨水深入速度锐减,所以窑洞距地表越远,受雨水影响就越小。

窑洞的防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黄土峭壁,横挖窑洞,峭壁是由冲沟形成的,在冲沟两侧挖洞,沟底打井汲水,窑洞层层向上,好像楼房,另一种是沉院窑洞,在没有冲沟的地方,挖方形地坑坑四周挖洞数个。

窑洞的防水是吐纳式防水,洞顶至上层土至少有四五十米,雨水渗入土中消失,表层土含水较多,晴天后又会迅速蒸发掉。

(2)地下粮仓:除了黄土高原的窑洞可以作为地下粮仓之外,还有一种是专门的粮窖。粮窖的防水措施主要是陶化窖壁,陶化是指将窖壁烧结成如砖一样坚硬的强化结构,不会坍陷,也能防潮。窖顶是木构瓦面,也可以阻挡来至地表的水分。

(3)地宫、陵墓:地宫砌石 石缝用融化的铜液灌注,石缝的密封效果非常好;为了防止淋雨渗入,在地宫之上堆砌成一小山丘,并且里面夹杂着砂以及木炭、芦苇能可以防止水下渗的材料。

综上可知,由于古代没有很好的防水材料,只能依赖于灰土采用巧妙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来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五 我国防水材料的发展现状

近30年来,我国防水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随着建筑防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以纸胎石油沥青油毡为主体的“三毡四油”或“两毡三油”在建筑防水工程中一统天下的格局渐渐被打破,使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技术整体水平出现了新的里程碑。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逐步贯彻,防水材料出现了耐候性能优异、耐高低温性能优良、不透水性能好、拉伸强度高、断裂延伸率大、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适应性强的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双面复合防水卷材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同时,能更好地顺应建筑物外型复杂和变截面工程防水层施工的需求的新型防水涂料的开展,也是防水科技上了一个新台阶

六 建筑防水的重要意义

建筑和防水是相辅相成的,防水材料的革新和防水技术的提高,使屋顶更加壮丽,墙柱得以耐久,并促使了台基建筑及高塔的产生。每当防水技术提高一步建筑就向前发展一步。没有很好的屋面防水材料,建筑就不能制造大跨度的房屋,也不能建造高楼大厦。因此,防水是推动建筑前进的原动力之一。建筑功能的增加和提高,又反过来要求防水材料的创新和防水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防水和建筑是相互促进的。

七 参考资料

1.沈春林 《新型防水材料产品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

2.沈春林 《建筑防水知识问答》 化学工业出版

3.《地下室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山西建筑》

4.高延继 《工程防水有关问题的思索》 《中国建筑防水》

5.王天 《建筑防水》机械工业出版社

古代建筑法范文2

关键词:现代建筑;结构类型;加固技术;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3 文献标识码:A

1现代建筑的常见结构类型

按建筑物以其结构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结构。

1.l砖头结构

用砖墙、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像大多数农村的屋舍、庙宇等。这种建筑结构不仅建造简单,材料容易准备,而且费用较低。

1.2砖混结构

用砖墙或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这是目前在住宅建设中建造量最大、采用最普遍的结构类型。

1.3钢筋混凝土结构

主要承重构件包括梁、板、柱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类结构类型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建筑里又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等。目前25—30层左右的高层住宅通常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1.4钢结构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它自重轻,能建超高摩天大楼,又能制成大跨度、高净高的空间,特别适合大型公共建筑。

2 现代建筑结构的常用加固技术

2.1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

(1)加大截面加固法。与置换混凝土加固方法相类似,通过加大截面积来进行加固应用已经十分的成熟,适应范围广且施工容易。但是与置换混凝土加固方法一样,需要较长时间的湿作业,从而对于建筑的使用造成影响。除此之外,经过这种加固方法之后,建筑物内部净空相对会缩小。该方法比较适合一般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

(2)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这种方法具有加固效果好,承载力大,施工环节相对较少的优点,但是这种加固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从而导致较高的造价和成本。因此不适合用在一般的加固场所,大多用于结构强度要求高且需要被加固的构件的面积不能扩大等场所。由于采用钢板,因此这种加固方法不适用在高温的场所的建筑结构的加固。

(3)粘贴钢板加固法。采用粘贴钢板来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加固的过程当中,不需要进行湿作业,且施工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对于建筑中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且这种加固方法对于建筑外观不会造成破坏同样也不会造成空间减少。这种加固方法的最大缺点就是胶粘的水平对于加固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固效果不容易进行控制。因此这种加固方法大多用于处于静力状态下的构件的加固。

(4)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这种建筑结构的加固方法顾名思义和粘贴钢板加固法类似,只不过材料上有差异。此外,由于所使用的加固材料是塑料,因此相对于钢板来说不怕潮湿和腐蚀,材料自身的重量较轻,且成本也要比钢板低很多。但是塑料材料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不耐高温,且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在使用这种加固方法的过程当中应该做好相应结构的耐火处理。

2.2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

(1)托换技术。系托梁拆柱、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的概称。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2)植筋技术。系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中。

(3)裂缝修补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形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护方法进行修补,使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的一种专门技术;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类裂缝的处理,但对受力性裂缝,除修补外,尚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3现代建筑结构加固的施工方法

3.1具体要求

加固施工管理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干头万绪,怎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管理人员最需要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的。根据加固工程实际通常分四部分进行。

(1)施工方案的制定。加固施工方案编制的基本思路应该建立在:①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构造物进行加固。②尽最大的可能避免拆除、敲打、撞击、振动损坏原构件。在具体编制时首先要熟悉图纸,吃透设计意图,并应去实地仔细地观察、实测,最终定出符合实际的可行的施工方案。切记不要凭经验,靠想象或照葫芦画瓢。这样的方案往往是不符实际甚至会造成返工的。

(2)在操作中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不能想当然,或自行其是。尤其是工序不能减少,材料更不能少用。施工中有时也会遇到现场实际与图纸要求不相符或有出入的情况,这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甲方进行沟通,施工人员不得自行作业。

(3)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通过文字把图纸表示的要求或图纸不宜表示的方法,写成作业人员熟悉的“施工语言”表达清楚、具体,使操作人员明确自己干什么,如何干,并对不清楚的地方通过技术交底进一步明确。所以在开工前要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领会有关要求、规定并做好记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同时技术交底也是质量事故分析、工艺改进及技术总结的重要的原始资料,所以我们在进行加固作业时,对技术交底应高度重视,认真仔细做好这一工作。

(4)做好自查、自检工作。自查自检主要包括两方面:①对文字资料及记录的检查。主要是看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有否漏签、漏写、漏报或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不符要求应及时纠正。②在现场通过目测或借助仪器、设备对实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其达到要求。

3.2质量通病的控制

在结构补强施工中对混凝土置换,增大截面作业时要足够重视。原因是这两种方法在加固作业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同时,也是加固作业中质量事故多发的环节。这两种方法在作业时,都会受到工作面狭窄、模板几何尺寸较小及模板空间有限的影响。另外在进行混凝土置换、增大截面作业时一般混凝土用量不大,很少使用商品混凝土,通常采用人工搅拌混凝土。而人工搅拌混凝土往往受场地、环境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浇注混凝土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尤其是目前施工现场大量使用商品混凝土,作业人员对人工拌和混凝土的要求基本不清楚。这种现象在大、中城市尤为突出。所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是该方法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要做好人工拌和混凝土,首先要做好“干三”、“湿三”的操作。所谓“干三”就是按照配合比完成称料后,将各种材料进行混合干拌三遍,将其混合均匀。判断效果的标准是观察混合材料的颜色是否相近。然后按比例加水再拌三遍,即“湿三”。这两个步骤按要求完成后可以满足混凝土的匀质性。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由于受模板空间小的限制不宜操作时,可在模板外,通过均匀适度地敲打、振动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形。

结语

建筑结构的科学加固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是建筑工程加固工作的前提。建筑结构加固的设备在日益发展,同时,结构的问题也经常表现出个性特征,因而加固方法也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灵活的运用加固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固施工重视施工监测,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古代建筑法范文3

    2001年9月11日,美国的两幢高417m的摩天大楼——纽约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 Towers,110层,1973年建成),被恐怖分子所劫持的飞机撞毁、倒塌,美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曼哈顿地标不复存在了。恐怖分子选择以攻击标志性的超高层大楼来打击美国的做法,令全世界感到震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标天际的建筑物在人们的心目中,确实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从“9.11事件”后人们对高层大楼的关注态度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实,甚至,有些杂志还就此展开了有关高层建筑的讨论。实际上,高大建筑物从古至今就一直普遍受到人们关注,它不仅是人类财富和技术实力的表现,是社会物质文明的象征,而且还代表着人类精神的追求和创造的愿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或许也可以说,人类的建筑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新的建筑高度的历史。

    一、古代的高大建筑

    人类的建筑历史已经有数千年。在古代,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即已为建造更高高度的建筑而努力,从《圣经》中的通天塔(《旧约全书》)到秦二世“起云阁欲与南山齐”(《三辅黄图》),都表达了这一夙愿。从文献记载和建筑遗存来看,最早的高大建筑,当推埃及的金字塔①、巴比伦的观象台②、玛雅人的塔庙③和中国古代的高台建筑④。其中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Khufu,公元前2500年)的高度,已经达到了146.5 m,但是这些建筑虽高,却都不过是建筑形体的高大,并非使用空间的立体化,而真正靠楼层的叠加、向高层大楼发展的建筑演进,则很可能是起始于中国汉魏时期的楼和塔。

    中国汉代时期楼阁建筑已大量出现,从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木构楼阁的高度都超出人们的想像。《汉书·郊祀志》中记载,汉武帝曾效仿黄帝建“井干楼,高五十丈”。《历代宅京记》中载:铜雀台“经石虎更增二丈,立一屋……又于屋上起五层楼,高十五丈,去地二十七丈”等等。当然,这些文学性的描述往往会有些夸张,但是汉代出土的明器和画像石中的楼阁,却多是3~4层的多层建筑,其中最高的竟达到了7层。而且,出土的数量之丰富,分布的地域之广阔,也足以证明其时木构多层楼阁之发达。

    至南北朝,楼阁建筑又与佛塔相结合,并影响到日本。按《洛阳伽蓝记》:北魏洛阳的永宁寺塔高9层,“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这就表明,在罗马人用砖石材料创造前所未有的高大建筑空间的时候,中国人开创了木构架叠层架屋的建造方式(框架结构),将建筑的使用空间推向高空。或许可以认为,中国人在约2000年前进行的这种建筑实践,就是后来建筑向高层发展之滥觞。

    二、中世纪宗教建筑的塔楼

    随着技术的进步,宗教建筑的发展,塔式建筑开始在世界各地控制着城市的天际线。中国的佛塔、伊斯兰建筑的光塔和哥特式教堂的塔楼,占据了世界各地人类聚集地的领空,人类开创的建筑文明,在中世纪又创造出了新的建筑高度记录。

    中国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是建于10世纪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塔高9 层、67.3 m.最高的砖塔也差不多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河北定县开元寺塔,13层、83.7m高。印度德里的库特普塔(Qutb Minar)建于12世纪,塔高72.5m.埃及开罗的苏丹哈桑礼拜寺(Madrasso Sulten Hassan)的光塔高达81.6 m.而其时,欧洲一些教堂的塔楼高度,已经接近或是超过了100m.如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钟塔(Piazza San Marco Bell Tower)高98m,法国沙特尔教堂(Chartre,12 世纪)的塔楼高107 m,英国索尔兹伯里教堂(Salisbury,12世纪)的主塔楼高124m.而在中世纪,建筑高度达到了顶峰的,是德国的乌尔姆教堂(Ulm,14~16世纪),它始建于1337年,建筑高度161m,超过了埃及“胡夫金字塔”的高度,而成为当时世界第一高塔。欧洲教堂塔楼的这种高度竞赛,直到19世纪都没有停止,工业革命到来之际,意大利的The Mole Antonelliana (始建于1863年)更以164m的高度,打破了乌尔姆教堂保持了200多年的高度记录,而成为迄今为止最高的砖石结构建筑。

    超过100m的砖石结构建筑,已将材料特性和当时的建造技术推向了极致。与古代高大建筑物服务于王权不同,中世纪的这些宗教建筑则维系着人们的信仰和精神寄托。这些巍巍壮观的塔楼,后来又被广泛地运用于市政厅建筑,其象征性力量始终震撼人心,并对文艺复兴建筑和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工业革命和高层建筑

    18世纪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促使建筑技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和新的施工方法,使建筑物可以被建造得更高。钢铁被大量生产并应用于建筑业。早期钢铁结构建造的建筑多为植物园中的温室,第一座铸铁框架结构的多层建筑,是美国纽约的哈帕兄弟大楼(Harper and Brothers Building,1854年建成),虽然它只有5层高,却为钢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奠定了基础。

    1889年,一座空前高大的钢铁建筑出现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埃菲尔铁塔。铁塔全部以钢铁建造,高达328m,在当时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得最高的建筑。以当时的经济情况、现实需求和建筑技术而论,要建造这样高大的建筑物还只能选择“塔”这种形式。但是,由于它采用了全新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这便预示了今后建造具有实用价值的摩天大楼的可能性,而埃菲尔铁塔本身,也成为古代象征性高塔和现代实用性高层建筑之间的分水岭。

    19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和资本经济的形成,一种新的建筑类型的出现,又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拉开了人类建筑高度竞争的序幕,这种新的建筑类型就是“高层建筑”(high-rise building)。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的出现,主要得益于钢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进步和电梯的发明。至此,人类建筑高度的竞赛热点,便也很快由非实用性的高塔转向实用性的高层建筑。

    第一座高层建筑,是1885年在美国芝加哥兴建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Home Life Insurance Company Building,10层,55m)。这座大楼首次采用了钢框架结构,在结构体系、材料应用等方面开创了历史新纪元。此后,美国的芝加哥等地又陆续兴建了一大批高层建筑,并形成了所谓的“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至19世纪末,美国最高的两幢大楼“卡比托大楼”(The Capitol,22层,1892年建成)和“公园街大楼”(Park Row,29层,1894年建成)的高度,已经分别达到了91.5m和118m.

    四、20世纪初的摩天楼

    20世纪初,由于美国经济中心的转变,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心,也从芝加哥转移到了纽约。社会经济实力的发展、人口的集中、攀比心理和商业广告效应的作祟,促使美国的高层建筑竞赛大大加快,建筑高度大幅攀升。纽约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大楼”(Metropolitan Life Tower,50 层,206m,1909年建成)是世界上第一幢高度超过200m的摩天大楼,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座超过古代埃及金字塔和中世纪乌尔姆教堂塔楼的实用性建筑物。

    但是,好景不长,这一记录只保持了4年,便又被“渥尔华斯大楼”(Woolworth Building,52层,241m,1913年建成)打破。接着,1929年建成的“克莱斯勒大楼”(Chrysler Building,77层,319m)又再破建筑的高度记录,成为超过300m的建筑,此时高层建筑的出现才仅仅半个世纪,而建筑高度的升幅却超过了已往。至1931年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120层)建成,建筑高度更达到了381m,超过了埃菲尔铁塔成为世界第一高楼,这一世界记录一直保持了40余年,这也使美国成为继欧洲之后的世界建筑高度记录保持者。

    与美国相对,这段时间世界其他地区高层建筑的建设却少得多,甚至一些国家还限制高层建筑的建设,对高层建筑多少存在一些抵触情绪。

    欧洲由于城市建设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基本完成,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建筑理论。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人们对传统城市风貌的保护意识十分强烈,从而导致了许多国家在很长的时间内都用“建筑法规”来限制建筑物的高度。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也使得整个欧洲缺少发展高层建筑的经济刺激。直至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的汉堡和杜塞尔多夫,才出现了一些体量较为高大的多层建筑,然而最高的也不过9层,而且还建在远离传统建筑的地方。

    在亚太地区,当时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开始对高层建设加以限制,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由于当时结构抗震理论尚未成熟,所以政府部门只有通过控制高度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日本1920年颁布的法规规定建筑物的高度最高不得超过31 m,这项法规在日本一直沿用了45年。澳大利亚曾在20世纪初尝试过兴建高层建筑,当时最高的建筑是“澳大利亚财产和投资公司大楼”(Australia Property and Investment Company Building),高45.7m、12层。但是由于消防和日照等原因,澳大利亚很快便又对建筑物的高度加以限制。1912年悉尼率先实施45.7m的限高,此后墨尔本也实行了40.2m的限高制度,到1920年,澳大利亚的其他地区也都相继实施了对建筑高度的限制。

    就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高层建筑加以限制的时候,亚洲另一个经济发展得最快的国家——中国,却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又一个积极探索高层建筑建设的地区。当时,中国的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利用西方的技术、材料,甚至直接聘请欧美建筑师进行设计,建造了一批接近当时世界水准的高层建筑。特别是上海,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已建有 10层以上的建筑 28 座。1929年第一座超过 10 层的高层建筑“沙逊大厦”落成,高77 m、13层,由公和洋行设计。1934年“四行储蓄会大厦”(现上海国际饭店)建成,高86m、23层,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最高的建筑。另外,除了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设计的高层建筑之外,中国的建筑师也设计了一些很有影响的高层建筑,如76m高的“中国银行大楼”(陆谦受设计,17层,1937年建成⑤和68.4 、m高的“广州爱群大厦”(陈荣技设计,14层,1937年建成)。

    五、二战以后世界性建设热潮中的高层建筑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高层建筑的建设,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兴盛时期。世界各地的许多主要城市都建起了摩天大楼,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建筑高度都达到了100m,至70年代中期又突破了200m.美国在此次世界性的高层建筑建设热潮中,仍然处于统领地位。这不仅是因为美国在高度竞赛中又再次打破了人类建筑的高度记录,突破了400m(纽约世界贸易中心110层,417m,1973年建成),而且,高层建筑的建造数量也大大增加,从几个主要城市发展到遍及美国各地。在高层建筑设计理论、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方面,美国也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1974年在芝加哥建成的“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110层),以443m的高度成为世界最高的建筑,并称雄世界22年。

    在欧洲,高层建筑主要出现在一些经济中心城市,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法兰克福和意大利的米兰等地。高层建筑在保守派的反对声中,突破了教堂的尖塔,成为控制城市天际线的新型标志。1952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建成的“塞森·阿德姆大楼”(Thyssen Adm Building,30层,160m),是欧洲第一座高度超过100m的现代高层建筑,而法国的“梅因·穆特帕萨斯大楼”(Maine Montparnasse,64层,229m,1973年建成),则是欧洲第一幢高度突破200m的建筑。与此同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修改了建筑法规,成为高层建筑建设的热点地区之一;而南美的巴西在1940年就已经建造出 30层、120m高的高层建筑。

    日本在解决了结构抗震这一最为棘手的问题之后,也开始大力兴建高层建筑。建筑法规一经废除高度限制,第一座高层建筑——“霞关大楼”(Kasumigaseki,36层,1968年建成)的高度就达到了147m,而仅仅6 年之后,建筑高度便超过了200m,建筑高度发展的速度之快,超过了欧洲各国。至1978,“阳光大厦”(Sunshine 60,60 层)又以其226.3m的高度成为亚洲第一高楼。就100m以上高楼的建设数量而论,到70年代末,日本已建成40 余座,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六、20世纪80年代至今崛起的亚洲高层建筑

    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经济持续萧条,建筑业发展缓慢,高层建筑的建设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建设的侧重点也从数量的增多、高度的增加,转化为质量上的提高。而此时,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领先于世界,加上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极大,这就促使这一地区成为当今世界新一轮高层建筑建设的热点地区。随着亚洲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建筑高度的竞赛也开始由美国转向亚太地区。

    继日本之后,新加坡、香港、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亚洲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出现了大规模的高层建筑建设热潮。在短短的20~30年间,新加坡、日本的东京和中国的香港、上海、深圳等城市便已成为高层建筑的密集之地,不但建设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欧美,而且建筑高度也急起直追。

    1985年建于槟城的Kompleles Tun Abdul Razak大厦以245 m的高度,打破了日本保持7年的亚洲第一记录。仅仅相隔 1 年,新加坡的“海外联合银行中心”(Overseas Union Bank Center,66层),又以280m的高度再破亚洲记录,而1989年在香港建成的“中银大厦”(Bank of China,70层)更成为亚洲首次超过300m的建筑。至1996年吉隆坡建成“佩重那斯大楼”(Petronas Towers,88层,452m),高度突破450m,超过了美国的“西尔斯大厦”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这就说明,自高层建筑出现以来,一直由美国保持了100多年的高度记录,已于20世纪末转由亚洲国家所取代。据世界“高层建筑与城居委员会”1999年统计,世界上超过400m的高层建筑共有6座,其中3座位于亚洲,超过300m的高层建筑共有20 座,也有10座位于亚洲,而20年前,亚洲却没有一幢超过300m高的大楼。可以明显地看出,亚洲地区高层建筑发展的速度之快,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所以有人曾预言,21世纪的亚洲,将会成为世界高层建筑发展的中心和高度记录竞争的热点地区。

    注释

    ①埃及的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3000 多年以前,最有代表性的是吉萨金字塔群,其中最大的一座胡夫金字塔高146.5m,是古代建筑遗构中最为高大的建筑物。

    ②古代西亚地区文化十分发达,巴比伦王朝时期的城市中曾建造过很多高大的观象台,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也是建于一系列高大的建筑平台之上。

    ③玛雅人常把庙宇建在阶梯形的金字塔之上,提卡尔城的一座塔庙高约70m.

    ④中国上古时期以高台建筑为最高,《诗经》中就有关于着名的“灵台”的记载。《陵贾新语》中曾载:“楚灵王作乾豀之台,百仞之高。”《史记》中说西汉的神明台,高五十丈。

    ⑤ “中国银行大楼”的原设计为34层,约100m,计划要建成中国当时最高的建筑,但是由于的影响,被迫改为17层,76m.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量的摩天楼由于地产的因素,得以在城市里实现。他们中大多数是由一些经营良好的私人事务所设计。

    1917年,建于美国旧金山的Willis Polks Hallidie Building首先实现了完全玻璃和钢框架体系。

    1921到1922年,Mies设计了两个玻璃摩天楼方案,一个是多边形,另一个带有古怪的外墙。

    20年代,处于经济的原因,在高层建筑上没能有突出的表现, 美国在此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期美国高层建筑界所表现的倒退和复古和22年的芝加哥竞赛一致。

    1922年的芝加哥透平机塔楼的世界竞赛, 是20世纪前半期最大的摩天楼的集合展。本次竞赛的获胜者是John Mead Howells 和Raymond Hood,他们的方案是一个哥特式建筑,没有任何创新和改革。

    而第二名Eliel Sarrinen的设计却被认为对后来的高层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闪烁着美学上的新理念的光辉。(下左一:Eliel Sarrinen;下中:Geropius)

    但是整个20年代,高层建筑在技术方面却没有什么改进,还是钢框架上垒砖石结构。芝加哥竞赛之后的20年代被认为是高层建筑史上最可怕的时期。

古代建筑法范文4

【关键词】网络平台;建筑民工;职业素养

2012年国发〔2012〕21号《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赣州要弘扬苏区精神,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赣南城镇化进程大大的依赖于建筑民工的辛勤劳动,但作为城市建设基础组成部分从业劳动者的基本职业能力素质一直良莠不齐。目前,赣州中心城区的建筑民工大多来自赣州市18个县,新生代民工的成长仍然沿袭老一代民工的成长方式,大多以“师徒制”的方式,由师傅手把手的传授,施工技术在多个施工项目上不断的成熟起来。但由于老一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水平的限制、理论水平的缺乏、道德培养的缺失,除施工技术外,对新生代民工的职业素养水平培养非常有限,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经调研发现,目前赣州市中心城区新生代建筑民工普遍存在没有信誉、随意变更施工约定、吃苦耐劳精神缺乏等情况,综合体现为新生代建筑民工职业素养的缺乏。但新生代农民工也具有学习性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计算机或智能手机运用能力的水平都更强的特点。针对这些新生代建筑农民工的特点,以赣州市某公司为例,运用网络平台对新生代建筑农民工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力争通过网络平台的教育提高新生代建筑民工职业素养。

1 对赣州市某公司若干建设项目中的建筑民工职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

此次调研涉及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共20个小问题,向赣州市某公司若干建设项目中的项目管理人员对18―40岁建筑民工的职业素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掌握目前赣州市中心城区建筑民工职业素养缺失的方面和程度,从而决定新生代建筑民工职业素养培养的方向和落脚点。

调研结果显示,65.3%的管理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较老一代相比,思维更加活跃,遇事往往采取较极端的方式解决;58.9%的管理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术水平一般,但大多做事浮躁,不踏实,不太会动脑筋,技术水平很难提高;80%的管理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意识很差,很难听管理人员的安排,以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特别是再三强调的安全施工,充耳不闻。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分析认为,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有三:1)新生代农民工大都初中毕业,没有接受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偏离;2)新生代农民工从小的生长环境也不差,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所缺乏,意志品质比较薄弱;3)缺乏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建筑法等相关专业知识。

2 建设建筑民工职业素养网络学习平台

平台采用购买或者自主开发等方式实现。平台应采用采用B/S模式,必须具备的功能:(1)建筑民工模块:民工注册与审核;课程选择;课程学习;课程测试(2)教师模块:教师注册与审核;课程注册于审核;在线答疑。在平台上进行计算机能力提升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的主要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基础应用为主。

3 建筑民工职业素养培养内容的开发

针对调查现状,着眼于职业道德素质、安全文明施工、建筑施工技术和法律方面,对培养内容进行开发。

3.1 职业道德素养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价值准则,通过古代寓言故事、现代典型人物事迹、心灵鸡汤等教育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民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道德水准。

3.2 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的基本要求;

(2)施工现场用电规范,基本消防知识;

(3)高空作业、夜间作业、深坑作业等高危作业的安全隐患及作业规范。

3.3 法律常识

以典型案例,宣扬《民法》、《建筑法》、《保险法》、《合同法》等与建筑民工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违法行为、将要承担怎样的后果、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基本消除法盲。

4 网络平台下的建筑民工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与分析

笔者在此以某公司建筑民工职业素养为调研对象,考察近半年的职业素养培养对新生代建筑民工的影响,是否对公司的管理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起到预期的作用。69.8%的管理者认为,因网络平台比较方便,阅读网络平台上相关知识的农民工较多,能很好的补充一部分农民工比较缺失的知识。同时,在工作时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改变,比如更加注重安全问题,戴安全帽、不穿拖鞋上工地的人数有增加。但由于时间比较紧,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观察。

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日益丰富的今天,面对工作任务繁重的普通劳动者,运用网络平台去教育和管理是趋势,更是必经之路。由于对象的特殊性,我们不可能把众多劳动者拉到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网络平台,让他们在每天看新闻、玩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这些实用的知识,提高个人素养,用正能量的事迹、评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赣州市某公司也会继续运用这一网络平台相关知识和信息,并将此手段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武器。

【参考文献】

[1]蒋凤昌.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2]王慧敏.中国“民工荒”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14,12.

古代建筑法范文5

【关键词】美术学 理论研究 美术实践 下乡写生

以“美术学”为概念的美术理论及历史研究已成为中国高等美术学院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教学及科研活动主要依附于传统美术或艺术学院之下。相较于国外艺术史学研究依托于综合类大学的构成方式,我国美术学理论在研究及对象上更注重视觉艺术的表达传统――如课程内容及招生方式的取向均以美术学训练的传统方式为主导。

在后期发展中,中国美术学理论的研究状态又往往以史料和方法论为主,忽视了视觉训练的相关内容,形成了“依附于美术学院,却缺乏与其资源相应的研究优势”的尴尬现状。

笔者自幼爱好美术,曾求学于西安美术学院,研读美术史方向,因学习及训练中强调针对地域美术形态的调研,开始对陕西区域的传统艺术遗存逐渐产生关注。后在西安美术学院的美术史教学及科研工作过程中,因陕西省渭南区域传统艺术形态丰富、保存完整,多次针对其区域内的典型遗存进行下乡考查,形成了对渭南区域传统艺术形态的丰富认知。

在下乡过程中,出于记录形态、深入细节等考察目的,钢笔速写成为了笔者在调研中最为重视的环节之一。以绘画作为美术研究的方法补充,可对研究对象产生更加细腻、真切的认识,尤其是针对以“手工”作为塑造过程的民俗艺术,以及构件多元、装饰繁密的传统建筑,手绘能以最快的方式通过技术性的角度弥补观感及文字阅读的隔阂,以达成行知合一的学习效果。这一点笔者在写生过程中收获颇丰。

2010年前后,在系统考察渭南市韩城元代建筑的背景中,笔者绘制了一系列表现韩城元代木构建筑法式及立面形态的速写,后随着下乡活动以及写生的深入,笔者将绘制对象扩展为整个渭南区域的艺术文化遗存,并集结成《渭南印象》一书,后经由北京学苑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发行。

《渭南印象》以陕西渭南地区富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景观及民俗事象作为表现对象,以钢笔速写为主要形式,力图展现渭南地区丰富而又深厚的风土及遗存。其内容与趣味见证了笔者在两年间行走于渭南乡土之间的关注和体会。

因渭南市囊括的区域范围较大,文物遗存相对分散,因而导致部分区域的遗存形态搜集不够完整。在保护及管理过程中,部分古建因依托环境的消损而产生了迁移(如韩城天圆寺大殿、高神殿、彰耀寺等),对搜集和调研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但其搜索、走访、观察,以至于表现的系列写生过程则使得研究者对于被研究对象产生了更为深切和学理性的认识。

通过归纳,笔者认为该过程对于美术学理论研究的补充主要有三点体会。

第一,在技术演进的过程中,数字化的图像复制技术正在取代传统概念的写生,成为人们观看与保存艺术对象的主流方式,其过程一方面压缩了信息储备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消减了人们对待客观对象的理解力和感受力。而以“手绘”的方式再现美术学研究的客观对象,则能通过观察和表现的形式过程强化研究者对其对象的理解深度。写生时往往遇见很多古迹遗存,因保护条件有限、状态不堪、景观荒蛮,若非出于观察及研究的需要,很少有人驻留,写生的技术需求则要求研究者对其必须产生细腻的观察及调研。

第二,写生及描绘,是将客观现实平面化乃至图谱化的重要方式。而通过图谱化将艺术史材料进行比较与研究的方法,则经英国建筑史学家弗莱彻尔在建筑史研究领域示范后长期盛行,①更在梁思成将其引入中国古代建筑立面的研究范畴之后成为了今人研究古代美术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在笔者自身的写生经验中,为了更好地复原古建筑立面的比例和范式,很多单体建筑选择了较为刻板的正立面角度,其绘画性和形式语言均为此做出了牺牲,却为相应的研究需要提供了材料。

第三,出于美术学理论专业的专业特性,写生之于其训练应产生相应的专业需要――其形式要求应从学生的绘画能力与训练目的出发,建立与之相应的教学系统,并与实践类专业的写生进行必要的区分。写生之于美术学理论专业而言,应是增加认识、提炼谱系的方法,而并非为了艺术化的表达写生对象。

综上,在美术学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强化写生相关的训练,对于构建研究对象的研究体系拥有立体并真切的帮助。1931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从此开始其针对传统中国古建系统的田野考察与研究,在近乎执拗的行走中,发现了唐、宋、辽、金的重要古建遗存,并留下了大量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古建制图,为奠定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他对学生说:“研究古建筑,不能像欣赏古玩似的坐着看,研究古建筑要有强壮的体力,要不怕吃苦,要有敏锐的时代感。”②其重视行走、观察以及图像记录的方式,在今天的美术学理论教学及研究过程中同样应具有重要的价值。

注释:

①李军.弗莱彻尔“建筑之树”图像渊源考.穿越理论与历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古代建筑法范文6

一、建筑立面的分离

从古至今,立面功能的发展变化一直极为微小,对立面的探讨更多地集中在形式美学上。多层立面的出现,更多的是源于现代社会对美学观的冲击,以及对立面功能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科技的发展。多层立面与单层立面相比,最根本的发展在于功能性增强。多层立面的形成是分离手法进一步运用的结果。分离是现代建筑的重要语言之一。现代建筑产生之初,分离手法在空间层次上的运用,使支撑与界面相对独立,对空 间形态产生了革命性影响。而现在,这一语言在界面本身得到再次运用,将立面各项功能分离,至少是将其中一些功能分离,目的是使建筑立面各项功能最优化,满足日益变化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同时也有潜在的美学影响),其形态也相应地变成多层立面。

1、立面功能的分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定义也更为广泛和苛刻,对温度、湿度、通风、光环境等有了更确切的要求,甚至有 具体的数值范围限定,这对建筑立面的功能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能源危机意识的增加,使人类更加注重于能源的有效利用。从空调使用以来,建筑立面便成为保存能量 的关键,因而逐渐受到重视。尽量减少室内能量的流失,抑或是更充分地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如风、光、太阳能等,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立面越来越 重要的功能。 例如: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点式街区。该街区住宅设计的一个 主要概念就是在保持室内环境高舒适度的同时,达到能源最低限度的流失。 为了减少能源损失,该建筑外墙材料具 有极高的保温性能,能够保存内部的诸多热源(人体、机械、灯光等)释放的能量。当所有的加热系统都停止工作时,室内温度也不会低于15°C。同时,在阳台 处,还有另一层立面:可滑动折叠的预制窗板。它的开启、关闭可由用户根据需要用手调节。这一层立面担负起调节日晒、通风和其他一些外界要素的功能,并提供 一定程度的私密性,也呈现出无限变化的形态。可以看到,机械设备与建筑立面(包括屋顶)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节约能源共同起作用。

2、与功能对应的构件系统形态

(1)保温隔热系统构件与通风系统构件。 现在的多层立面中通风系统构件通常与保温隔 热系统构件分离得并不彻底,更多的是由双层或多层构件共同担负这一功能。保温隔热功能本身,也常由多层构件系统来承担。

(2)采光系统构件与遮阳系统构件:采光系统构件与遮阳系统构件是另一对相对的系统,前者需通,后者需隔。前者同时担负着与外界视觉流通的功能,需要开启 或采用透明、半透明的材料。后者是对前者的辅助与补充,一方面能够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则使光线柔和,创造舒适的视觉环境。两者相辅相成,关系极 为紧密。例如:多米尼斯酿酒厂,该建筑位于美国加州某葡萄园中。当地气候温差极大。为了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该建筑设计了双层立面。内层构件系统为磨砂玻 璃,担负着采光功能。外层构件系统担负着遮阳及保温隔热的多重功能,具体做法为在网格状的铁笼内装上当地玄武岩,以此为基本单元进行砌筑。根据不同的需 要,石块排布有疏有密。这样不仅能保温隔热,而且产生了可变的透明度,形成了特殊的遮阳效果。光线通过石块之间的缝隙,还可产生更细微的变化。同时。外表 皮的形态使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

二、建筑立面的整合

从根本上来说,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组合,整合是实质,分离只是现象。构件系统的层次越多,相互之间的连接组合就越显重要。立面的整合通常需考虑诸多因素。

1、材料的位序

材料的位序基本上取决于各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能。一般来说,保温隔热系统构件及其外面的构件材料,必须具有抗腐蚀、抗氧化、挡风等性能,位于其内的构件材料则对这些性能要求较低,材料的位序应使材料组合以后,充分利用各自的特性,更好地发挥所担负的功能。

2、构件的连接

立面的整合过程需要由构件之间的连接来实现。不同材料之间、每层构件系统之间的连接都需要由一定的构造方式来完成。构件的连接方式不仅由材料本身的特性所 决定,而且还受到经济、技术和美学文化的影响,反之,不同的连接方式也影响着立面的形态和经济性。对连接方式的研究不断促进着建筑立面的发展。同时,在当 今建构文化影响下,构件、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经常被加以突出表现,丰富了人的空间与视觉体验。

三、建筑立面的可变性

现代美学范畴由“一元转向多元”,受其影响建筑立面的形态出现了多种变化,而不再是遵循单一的美学原则。在单层立面中,对构图、比例等美学要素的推敲只存 在于单纯的二维表面上,而多层立面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各层立面之间的比例、构图关系.即在整体和空间之间建立辩证关系。对高性能、有一定适应性的立面系统的持续需求,将使外立面从静止的系统转变为具有操纵器的多层系统。减少建筑能耗等的各种控制功能都将加入到传统的建筑表 皮的功能中。因此。可变的立面将越来越成为研究的重点,能够自我调节、多价的立面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由于新材料、设计手段、生产方式和现有材料与系统组合 方式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空间的不断探索,使得建筑立面的发展呈现出多元甚至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四、建筑立面的多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