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引发校园欺凌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引发校园欺凌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校园暴力;心理因素;心理干预
在校园暴力中主要就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我国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的同学会对被欺负的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在众多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自身方面,由于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问题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学生大多是由本街道各个小学升上来的,也有少量外地转进来的学生,人数上百,形形,所以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学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同学也都是陌生的,在原学校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性也不同,行为观念相差比较大,所以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祸从口出,有些学生语言不文明,脏话随口而出,容易产生矛盾,结果同学双方争吵,恶语相向,矛盾进一步激化,发生打架事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甚至还会引发社会人员参与的群体斗殴这样的恶性事件。
二、结交一些辍学的同学和社会不良人员,近墨者黑。比如有网瘾的、抽烟的、打牌赌博等等而引发的学生矛盾事件。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与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化现象、不良风气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腐蚀和影响,特别是一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游戏充斥着大量的凶杀械斗,腐蚀学生的心灵,使得学生经不起诱惑,不自觉地模仿,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致使校园暴力频频上演。
三、因为男女生不正常交往,争风吃醋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是由于男女生交往过度,关系不正常而导致的,所以我们男女生之间一定要正常的交往,正确的交往。
四、家庭因素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能否让学生健康的成长起了很大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学生的父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偏激,孩子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也总爱用暴力解决问题。一位心理学家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摇篮。只有健康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一颗健康成长的心灵会在家庭环境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反之则不然。”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家庭的健康都是保持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很多问题可以从父母、家庭里找到原因。
许多家长从小就向学生灌输的是在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不少家庭的父母因孩子是独生子女就对其溺爱、娇惯,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较严重的唯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褊狭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会立刻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发泄自身的愤怒。
五、“哥们”关系,所谓的讲团结,讲义气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打群架就是因为同学互相帮忙、好朋友帮助调节问题,结果越调越乱,发生打群架事件。
六、学生心理年龄的原因,在每一届学生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性格缺陷问题。首先,从青少年这一群体身心发展的特点看,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加之面临考试、升学等诸多人生选择的压力,遇事往往不冷静、易冲动、敢冒险,处理问题也常常不计后果。一旦与同学、老师产生矛盾,就很容易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其次,从个别的人格特质看,一部分学生性格偏执、过激,遇事不冷静,钻牛角尖,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矛盾或语言摩擦,也会使其难以承受或丧失控制力,就会演化成极端的暴力倾向,催生出校园暴力事件。
针对校园暴力所产生的主要原因,学生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呢?
第一,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而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贸然攻击。
第二,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碰到“下暴”应尽量保持镇静,不要惊慌,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下暴”者的人数和体貌特征,以便事后及时报警或报告老师。最好还是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进行周旋,达到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巧妙制服坏人的最佳效果。
引发校园欺凌的原因范文2
校园本该是最神圣、阳光、安全的地方,但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也折射出当前部分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淡薄、情感冷漠、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等现实。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把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上升到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从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三方面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专业、细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
2016年,教育部、省教育厅又相继制订出台了依法治教实施纲要,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进程,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提升学生法治素养,防控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保障校园安全等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依据。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民族自治地区,近年来在依法治校、创建平安校园,特别是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刊发以飨读者。
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行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源头防范、标本兼治、综合施策、长抓不懈。近来,甘南州教育系统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把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作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滋生蔓延。
特别是2016年以来,教育部等九部委制定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精神后,甘南州迅速行动,组织人T对全州中小学及中职学校学生欺凌和暴力现象进行了深入调研,充分掌握了州内各县市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和特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甘南州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制度先行 突出防范
为中小学生创设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包括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多元主体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和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主要责任是教育与养育,社会同样肩负着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安全的成长环境的责任。
就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本身而言,发生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价值偏离、社会教育缺失等多方面。具体来讲,不但有涉事学生个人因素,还有学校教育管理、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诱发因素,偶发性很强,因此,只有把日常防治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遏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现象的发生。
“为此,全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先从制度建设入手,督促指导学校建立了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制度,形成了早期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干预等工作机制”。甘南州教育局副局长陈慧源说。
为了进一步加大防范管控力度,做到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发现、干预并防止事件恶化,甘南州教育局制定并要求各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常态化的预防和管控措施。
“根据州教育局的要求,我们遴选组建了学生信息员队伍,积极动员师生特别是学生信息员广泛搜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苗头动态,指定一名学校领导专门负责学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同时还设置并公布了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举报专线电话,密切监控和及时处置本校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甘南州合作藏族中学校长付海生说。
各学校在学校日常管理中严格落实门禁、值周领导督查、值班巡查、课余活动管理、管制刀具收缴等管理制度,狠抓学校日常管理。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防治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还建立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特困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女童、残疾学生、有心理问题学生等弱势群体及“问题学生”关爱保护工作机制。每学年初全面筛查掌握这几类学生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安排教师跟踪开展结对帮教活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重点关注学生异常表现并跟踪查找原因,对可能发生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社会参与 合力管控
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防治离不开社会参与。为了加大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力度,实现人防、物防、技防在基层综治中的深度融合,甘南州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校园周边地区安全防范工作。
甘南州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每学期进校开展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问卷调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欺凌和暴力问题,采取防范措施并通知家长,进行跟踪防治,有效教育转化。
针对当地部分学生习惯携带刀具的现象,甘南州教育局联合当地公安部门制定印发了《甘南州学校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管理暂行办法》,赋予学校排查收缴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的权力,加大了排查收缴力度,清除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滋生的一大隐患。
“为了充分发挥州教育局和各县教育行政部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我们定期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全面开展校园周边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出租屋、图书音像店、流动摊点及各类娱乐场所。并协调公安部门,在学生上下学、课余及周末等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坚持进行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最大限度地净化校园周边社会环境”。 甘南州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长程辉介绍。
此外,甘南州还建立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组成员单位与辖区学校定期交流研判机制,教育、公安、文化、司法等部门每学期联合进行1次“问题”青少年群体活动动态研判,组织学校排查学生欺凌和暴力隐患苗头,及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全面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治体系。
加强宣传 依法治理
防控校园欺凌和暴力,需要依法治理,尤其是明确法律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法律法规教育。近年来,甘南州上下加强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防治的法律宣传工作,从法理角度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利用学校校园网、校园广播、电子屏、标语、宣传栏、橱窗、黑板报等,坚持向广大师生宣传典型案例及有关法律知识,宣传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危害和恶劣影响,形成了校园反欺凌、防暴力的舆论压力和震慑力,警示学生加强自律。
同时,举办家长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和放假前,各学校都举办家长培训班,给家长讲授一些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防治方法,阐明学生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后家长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切实增强家长的监护人意识。指导家长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管教孩子,不放任自流,不简单粗暴,注重孩子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全面掌握孩子思想动态和日常活动情况,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紧密围绕《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法制教育。联合司法、检察部门每学期高质量地开展一次“法治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行为底线,消除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责任的错误认识,逐步树立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我们结合典型案例,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集中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专题教育。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活动、校报校刊、观看视频、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做到不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 甘南州合作二中校长宁世才说。
除了宣传、学习、引导,甘南州还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审判等活动进行警示教育。州教育局、各县(市)教育局联合司法部门在全州乡镇中心以上学校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选取近年来全国各地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典型案例,进行模拟审判,取得了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
突出德育 紧抓心理
《意见》提出,要通过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深层次分析那些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学生的性格品质,结合教育实际,可以得出结论:重塑思想道德观念、矫治不良心理问题,是防止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基础性工作。
为此,甘南州宣鞑棵糯头发挥职能优势,组织人员编写了《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到全州各学校,指导学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不恃强凌弱,不自暴自弃。
同时,各学校还紧密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专业心理教师缺乏的现状,甘南州全面加强了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逐步为乡镇中心以上各学校至少培训了1名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调配师资,组成心理咨询辅导队,深入县域内学校巡回进行心理辅导咨询活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积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
在寄宿制学校逐步推行“问题学生”家长入校陪读教育制度。对个别累教不改的“问题学生”,学校通知家长入校进行阶段性陪读,协助教师教育转化学生,直至学生思想认识有彻底转变方可结束陪读,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成效,大大减少了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
各学校每学期集中开展公序良俗和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宣传校园团结友爱、和谐共进的优秀事例,引导学生知礼仪、明是非、懂规矩、守法律,自觉践行和发扬温良谦恭的传统美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化解矛盾纠纷。
引发校园欺凌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校园欺凌 反欺凌法 社交情绪学习 男生问题 性别的协同性
一、引言
为了减少校园欺凌,创造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校园文化,美国开展了一系列反校园欺凌运动,每个州都进行了校园运动、立法改革、政策倡导等。尤其为了提高男生的校园表现,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中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引人注目的是自2006年开始的《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及其标准建立以来,公立学校更容易申请单一性别教育项目。欺凌问题和男生在学校中差强人意的表现,这两个问题是美国基础教育阶段(K-12 schooling)紧迫的社会问题,近期,学校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两项运动。这两个问题的紧迫性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包括人们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重点是什么,校园欺凌是否是新问题,与以前相比是否更加糟糕,改革是否使情况更加恶化等,这些问题备受质疑。本文探讨两项运动如何相互影响,作者认为在一些重要上,各方可能存在误解。
我们对男生问题介入的前提是:男生是独特的,他们具有希望成年人理解、接纳并支持他们的天性。他们不愿被规则束缚,得不到太多关注、往往具有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他们具有探索精神,他们身强力壮,争强好胜。换言之,试图解决“男生问题”者普遍接受男生及其男性化特征的刻板印象,与男生打交道时也遵从既有教育体系对男生的判定。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要介入欺凌问题,却需要持有不同的观点,即认为性别固化对个体境遇和个人归属感是危险的,他们通常不愿意像大部分墨守成规的男生或者女生一样,这些孩子将通过他们的同伴来理解性别刻板印象。多数情况下,未成年人因为性别不协同而遭到欺凌。性别不协同性的案例从非常明显的欺凌非异性恋者(LGBT)或者问题少年,到欺凌具有某种性别特点者,比如面貌和运动能力不同的孩子。在建立文化融合和去除非协同性过程中,最好的反欺凌实践是破坏固化期待。特别是学校设置了社交情绪课程,教授学生社交能力,而不是通过攻击或者自我破坏的行为方式表达情感。无形的在欺凌改革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校园文化,超越了对男生的刻板印象,鼓励在校园内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沟通。强调男生问题与解决欺凌问题存在紧张关系。
二、男生的问题
有研究人员从批判的视角研究了“男生问题”。在学校里,与女生相比,男生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迈克尔・凯摩尔(Michael Kimmel)将之概括为“数量、成绩与行为”三个方面。“数量”主要指与女生相比,男生的逃学率更高;他们完成高中学业、进人大学并顺利毕业的数量更低。尤其非白人男生更是如此。“成绩”是指男生子在许多语言艺术课程方面的成绩偏低,他们的平均成绩点数(Grade Point Av-erage,GPA)不理想,在一些科目中成绩偏差。“行为”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过诊断被认为具有行为偏差、情绪失调和多动症(ADHD);自杀率高;经常有危险,比如醉驾。“行为”也包括暴力行为,他们经常打架斗殴、犯罪、也极为可能成为犯罪活动的受害者。而非白人男生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则更大。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男生问题”通常会涉及到对男生的刻板印象:他们的行为不受规则约束;有多动症(ADHD);不太听话,精力过剩,具有攻击性;他们感情用事,讲哥们义气。传统规则假定这些男生有“问题”的,并在这一假定的基础上关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学校是给女生设计的,而在学校里,却同样要求男生久坐、与对手合作、讨论问题、遵守课堂纪律。有些规则制定者基于上述担心而提出男女生分校管理,也有人提出男女生同班,更注重男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需求。我们在讨论“男生问题”这一话题时,可取的态度是男生行为不应该被病态化,而应该得到尊重和非评判的赞赏。男生不能为了赢得在学校的认可而失去他们的天性。
我们已经明确应对“男生的特点不适合学校”这一论点进行批判,所以笔者对男生问题只做简短分析,进而要讨论席卷全美校园的反欺凌运动。《反欺凌法》及其政策已经悄然改变了校园的性别文化。这种重大的转变可以描述为:校园欺凌危机导致加强立法以督促学校减少欺凌,学校引入认识欺凌的课程,包括教授学生破除对男生天性的偏见,减少欺凌的影响。
三、欺凌问题
(一)欺凌的危害
反欺凌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9年哥伦比亚中学的枪击事件。两名哥伦比亚中学的学生(他们被认为是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持枪袭击校园。他们枪杀了名教师、12名学生,并造成23人受伤,然后饮弹自尽。社会公众关心校园欺凌带来的暴力和自杀问题,而通过对欺凌问题的长期研究,管理部门更加关注与欺凌行为相伴的出勤率、表现不佳、压抑程度、犯罪行为和药物滥用等问题。
反欺凌运动的产生并非空洞无物,它由一系列运动组成。反欺凌运动将很多有着深刻根源的微观问题连接在一个宽泛的概念下,有不同的参与者。例如美国女歌手Lady Gaga的生而如此基金会(Born This Way Foundation)为了实现为青年赋权的使命,明确拒绝反欺凌运动,为青年赋权的使命体现在建立“更加善良与勇敢的世界”项目(The Kinder & Braver World Project),来自多个学科的研究学者参与了对欺凌问题的研究。这些领域包括预防青少年自杀、因欺凌导致的逃学、对欺凌者零容忍政策而导致的出勤率低;预防校园暴力、涉枪暴力犯罪;反欺凌立法对青年人精神健康支持;社交情绪课程与教育;身份平等性的认知,包括同性恋者的权益、残障者的权益、性骚扰和对《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Title IX)的关注。
(二)法律应对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美国为应对校园欺凌而建立了一套法律机制。1999年哥伦比亚中学校园枪击事件后出台了第一部《反欺凌法》。如今,共有49个州通过了《反欺凌法》,一些州已经通过了第二轮的更为详细、深入而成熟的法律。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每个学生都受到了《反欺凌法》的影响。目前还很难评估这一运动在美国教育系统中的影响。
在以往的运动中,比如预防青少年自杀运动(Youth-Suicide-Prevention Movement)和基于身份的平等运动(Identity-Based Equality Movement),每个内容都需要我们充分运用既有研究进行干预,而这其中很多方面涉及法律问题。但最近的立法改革明确以反欺凌立法为特点,而且相当全面、广泛。由于立法刚刚出台,所以尚无这些法律对学生行为影响的权威评估报告。笔者认为,这一影响会在很长时间内显现出来,这可能超出法律制定者的预期。这些法律的特点是帮助学校朝着减少欺凌事件数量的目标迈进的。法律激励学校找到减少欺凌的方法。而这一路径可能带来社会文化的实质变迁。
尽管《反欺凌法》的内容在每个州有所差异,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点。最早的法规有些是激励性的,它们鼓励学校采取反欺凌措施,或者学习认识欺凌行为,而不要求地区或者学校采取行动。晚近的法律规定无论在特殊性还是在强制力方面都更健全。各个州的《反欺凌法》不同,但是基本都含有下面内容。
1.立法的主要对象是学校,即将学校作为法律规制的主体。媒体报道中认为孩子是受管制的主体,但是很少有州立法以可能实现的方式直接对孩子提出要求。
2.要求学校实施反欺凌措施。法律也逐渐地吸纳了某些学校措施的合理内容。这些法律规定包括欺凌的定义、不同族裔群体的融合,比如同性恋、有色人种学生、残障学生。有些州要求在提及欺凌问题时要以上述问题为基础,这一做法在很多州引起了争议。争议的支持者认为,立法并不必然以文化观念上的分离为起点,而笔者认为文化分离将源于这些法律。
3.要求学校教职工向学校领导报告欺凌事件。这要求跟踪研究,揭示出成人在欺凌问题上的介入往往是不充分的。
4.要求学校调查已报告的欺凌事件。一些立法要求学校政策要事先公布对特定行为将采取何种处置及其结果,一旦出现让公众能够依照政策有所预期。换言之,这些法律要求对欺凌事件有明确的处理方式和程序。有人批评这些内容有时太接近执法模式(“Law Enforcement”Model),虽然法规通常不规定任何后果,而是让学校教育自由处置,而不是涉及执法。无论学校选择哪一种公开反欺凌的方式,都要求学校按照自己的流程对欺凌事件做出反应,凸显学校领导的作用,激励学校进一步减少欺凌事件。
5.要求报告和记录保存。跟踪学校在减少欺凌方面的进展,对学校施加压力以减少欺凌事件。
6.早先的法律主要是对学校施压,间接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后来颁布的法律更为明确而直接的要求预防欺凌。例如,后来的法律通常要求教师、学生、父母接受学校的反欺凌政策培训,向学生和教师讲解预防欺凌研究中发现的促进欺凌的因素(Bullying Dynamics)。法律通常要求学校开设预防欺凌的课程,有r要求这些课程建立在“循证”(Evidence Based)的基础上。法律规定中的其他方面,如报告和介人,鼓励学校开设预防欺凌的课程,进一步减少欺凌事件。这些课程并未鼓励学校改变性别文化,但正如本文第四部分所示,这些要求确实带来了性别文化的改变
媒体高度关注由欺凌行为引发的自杀和校园暴力,欺凌问题短期与长期的研究发展,以及现代电子通讯方式对青少年欺凌事件的记录。媒体的高度关注度也引起了美国文化、教育和法律界对青少年文化中欺凌问题的普遍关注。法律的干预措施能鼓励学校减少欺凌,但是实现减少欺凌这一目标的措施却可能扰乱既定的性别规范,这也是措施带来的副作用。
四、对性别规范的悄然破坏
就第一部分中提出的男生问题,国家反欺凌法律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互动课程和社会能力技能培训。反欺凌课程教孩子如何避免这一行为,包括个人和社会的侵犯。但更为普遍而有效的措施聚焦在如何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Positive School Climate),因为消极的校园环境通常与欺凌相伴。社会科学研究认为,欺凌是校园环境功能失调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个人问题,欺凌产生的根源是校园环境,而不是所谓的坏孩子。因为循证课程致力于改善校园环境,所以极大地减少了欺凌事件,新的反欺凌立法鼓励学校积极管理同伴群体。
(一)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一词用来描述校园内的社会和情绪氛围。“输入”的是孩子之间以及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质量、真正的社会行为规范、融合行为和归属感。积极的校园环境与低欺凌率相伴,而从糟糕的校园环境到积极校园环境的治理过程往往会降低欺凌。在积极的校园环境中,欺凌不是对规则的破坏,而是对关系的破坏。
实现积极学校环境的重要元素是社交情绪学习,它能够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Collaborative for Social,Emotional,and Academic Learning,CASEL)调查研究并制定了一套社交情绪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的核心技能。这些是反欺凌法案鼓励的标准技能。社交情绪课程的主要技能学习自我认知(识别你的感受)、自我管理(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地表达感情)、社会意识(换位思考)、人际关系技巧(建立基于合作和解决人际冲突的积极健康的关系)。社交情绪课程教会个人沟通技巧,提高整个同辈群体的沟通水平。
社会环境的改善对儿童的情感体验、学校成绩和减少欺凌事件影响显著。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项目取得的成果。教授学生社交技能,构建安全的学校环境,这样他们长大成人时就可能带来互动文化规范的变迁。美国文化中广为熟知的紧张关系,在反欺凌改革的讨论中并不明确。在立法辩论时,文化中的紧张关系不受重视,而且表述不充分,当国家积极支持受欺凌的非异性恋少年,而没有维护保守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和宗教情感时,这些保守势力则试图通过立法反对非异性恋者。最近,密歇根州《反欺凌立法》的斗争就聚焦在这一特别冲突上。虽然立法辩论表面上重视文化冲突,但是并未着眼于表达模式(例如如何认知自我和他人的情感),而只作为表达的议题(在道德上是拥护还是反对非异性恋少年)。充分调查的地区很可能面临着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法律介入反欺凌和“男生危机”关系,这是一个是新领域,笔者只是发现了一部分。
总之,在减少欺凌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大有作为,《反欺凌法》也对此作出肯定。人们想知道反欺凌改革中哪部分发挥作用导致了欺凌案件的减少。于是在研究效果的基础上不断努力。根据研究,改革力图创造一个充满归属感和包容性的环境。学校教会孩子们如何社交,并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这些技能减少了学生的情绪冲动,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和运用更高层次的沟通技巧。社会变迁对性别期待提出了挑战。在许多法律中,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进行社会情感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反欺凌是学校的职责。法律实施后,兴起了社会情感教育,因为法律要求在课程中加强社交能力的培训,基于社交情绪学习是减少欺凌的措施之一。
(二)性别不协同与男生的非正式情感教育
1.性别不协同与欺凌。非异性恋者(LGBT)和“问题”少年往往成为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但是相对于年龄较大且能够明确自己为非异性恋者而言,6到9岁的孩子,我们在欺凌的研究中很难明确将之界定为非异性恋者,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是遭到欺凌最多的。研究人员将孩童时代性别协同性的衡量范围和程度做成量表,惊奇的发现,性别不协同的男生更容易成为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此外,当研究人员调查儿童欺凌的原因时,大量孩子回答说他们可以通过外貌、运动能力等来判断性别是否协同。
男生和女生在经历欺凌时表现是不同的。女生的攻击性更多体现在语言上,包括社会隔离。男生则更多的是身体上的冲撞和攻击。一些研究表明,最有可能成为其他男生持续性身体攻击目标的男生通常是不随意与其他人有身体接触,或者不愿参与恶作剧者。
2.嬉闹游戏和男生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更倾向于嬉笑打闹。学者认为,从发展上讲,男生使用这些嬉闹方式学习彼此之间的界限和交流方式。在心理学文献中,嬉闹游戏被认为是学习交流的方式。换言之,男生进行“身体交流”,通过身体接触学习交流技巧。这个意义上而言,在男生世界的语言中,那些不参与嬉闹游戏的男生不与他们交流,也最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一项对幼鼠的研究内容很好地阐述了这一过程。
我们认为打闹是重要而固有的社会行为,如果幼鼠不这样做,他长大后就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些幼鼠对良性的社会接触反映过度,比如社会性嗅探,这使得他们社会防卫过度,更容易升级为攻击行为。进而,在被带进大鼠的领地时,面对大鼠的主导地位,他们并没有表现出适当的顺从,他们不嘟行侵略性的攻击。他们采取的策略也无法避免优势鼠的愤怒。此外,童年期间没有打闹经历的白鼠,一旦遇到此类情况会表现得非常焦虑。最后,这些白鼠在协调与其他同类的关系时也会遇到困难。
尽管我们不能把白鼠和人类青少年的行为相提并论,但这一研究从侧面体现了人类嬉闹行为的原因。毫无疑问,白鼠的性别对分析问题很重要。对人类嬉闹行为的研究可能更为深入,但是同样认为身体接触是男生发展沟通技巧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
无论基于动物研究,还是神经心理学或文化规范,如果将身体接触作为我们对男生情感教育的中心,那么需要明确以学校为基础的社交情绪课程是社会沟通中自我认知的重要内容。
3.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校的欺凌问题比较。很多人寄希望于单一性别学校环境中的男生在学校的表现能优于男女混合学校中的男生。《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颁布后,公立学校单一性别项目大量增加。但是这场运动的背后是政治认同。支持者们的受害叙述都是基于对男性的刻板印象。相比之下,单一性别学校重视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据说这些差异与反欺凌课程中认为的威胁相反。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与男女混班或者混校的情况相比,单一性别班级或学校应该采取何种反欺凌措施。
对单一性别学校中欺凌问题的研究不多。2005年美国教育部报告评估了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校在很多方面的差异,结论是:“学校中的欺凌事件并没有作为独立问题而被充分审查”。在2009年5月,一份非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多米尼克・约翰逊(Dominique Johnson)认为当考虑到性别协同性问题时,单一性别校园中对欺凌的评估会出现不同结果。约翰逊通过分析性别协同的学生和性别不协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性别影响。约翰逊还考虑了特定学校中性别协同性的数量。她发现,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和女生更有可能被欺凌。她认为单一性别学校对性别不协同的女生而言更安全,但是学校安全与否似乎取决于整个学校的男女性别协同性。她对已有的男生数据持怀疑态度,但她解释说,事态可能被扭转: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在单一性别学校环境中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当学生不遵从学校的性别规范时,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已有文献尚无定论,这使得嬉闹游戏的研究备受关注,即研究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受到的惩罚,是来自于同伴欺凌,还是来自于单一性别学校为培养性别协同性而施加的惩罚。一些学校鼓励男生进行肢体沟通,他们鼓励表达的形式与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相反,而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能够降低欺凌事件,创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既有学校教育模式在男生身上体现了失败,如果基于此我们将男生分离出来,他们会无所适从。对刻板印象威胁的强有力研究表明,学生按照群体对他们的期望行事。许多基于族裔的研究表明,由于成绩不好而将男生分离出来将同样影响男生的表现。但是欺凌问题更重要的方面是,对男生的刻板印象导致他们表现不佳。反欺凌立法下诞生了社交情绪课程,但是单一性别教育可能与这一课程的设想南辕北辙。
(三)新的隐性课程
我们已经探讨了男生危机、反欺凌立法、社交情绪学习课程项目、男生的“身体沟通”以及性别不协同性与欺凌的关系,现在我们再回到法律和政策上来。现在得出立法的影响还为时过早,我们应该看到法律将会在性别交流方面会带来重要的文化变迁。
《反欺凌法》要求并鼓励学校制定政策和开设课程,这会导致学校和地区对欺凌事件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定期对学生的欺凌经历进行调查。这些公开的评估和报告包括学校环境问题的所有原因,能给学校领导施加压力,进行改善以达到预期效果。一些学校没有正确解决欺凌问题,他们或拥护零容忍(Zero-Tolerance)政策,或和政策玩躲猫猫游戏,或对公开的政策置若罔闻。但是对那些真正践行反欺凌法律政策的学校而言,他们不仅按照要求行事,而且扩展了反欺凌的内容,从零容忍到对欺凌事件的处置方法,社交情绪课程和校园文化和环境治理措施,都非常有效地降低了欺凌问题的发生率。目前很多学校都采用了社交情绪课程的方式来降低欺凌事件。由于既有的不温不火的介入策略令人失望,法律则更加严格,我们希望社交情绪课程的应用更为广泛。社交情绪课程教会孩子们如何辨识自己的情绪,直接的表达情绪,使用语言而不是肢体,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换位思考,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而不是处处找茬。学校要教授学生如何交往,如何融入社会,如果学生有进攻性的行为,要给予制止和指导,学校有义务减少欺凌事件。
社交情绪课程带来的改变可能远远超出立法者的预期。进一步的影响可能更令人意想不到。立法者歪打正着地建立了一个更融洽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每个人有着更丰富的情感和更融洽的社会交往。立法者当然也没有讨论学校中女性化的沟通方式和破坏男性沟通方式。他们已经着手减少严重的欺凌事件和与欺凌相关的自杀数量。
然而,当我们走过一个循证、有效应付欺凌的实践阶段后,我们看到学校文化的展开不知不觉中破坏了男生的情绪表达,不符合男生危机为导向的政策(Boy-Crisis-Oriented Policy)。这不仅是学校或者教育界的趋势,也是悄然影响到法律界。迈克尔・凯摩尔(Michael Kimmel)认为“当今,男生需要防御的恰恰是那些声称捍卫他们的人;需要救援的正是那些拯救他们的人。”
五、结论
引发校园欺凌的原因范文4
以上这些问题来自于澳大利亚的一份小学作业。这项任务是冲突解决教育的一部分。
冲突,通常是中小学校园欺凌产生的最初原因或终极导火索。因此,教育中小学生合理解决冲突,可以成为预防校园欺凌的“治本”措施。
结合年龄特征的教育
认识冲突、沟通和感受
澳大利亚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年龄实施相应的冲突解决教育,分为5岁至7岁、8岁至10岁、11岁、12岁至1 5岁四个年龄段。四个年龄段的冲突解决教育内容不完全相同,但核心内容都是认识冲突、沟通和感受、团队建设,冲突解决技巧、同伴调解,协商与和平。
在具体教育中,5岁至7岁的孩子就开始接触决策制定、妥协的内容:更大年龄的孩子则陆续学习关于偏见、人权、同理心和宽容的内容:12岁至15岁年龄段的内容增加了愤怒管理,以及自尊、善良,自律,毅力,诚实,责任、信任等价值观教育。
在教育方式上,相同的冲突解决教育内容也根据学生年龄的增长有所不同。例如认识冲突中,5岁至7岁的学生需要了解冲突可能发生的地方,明白冲突的问题是什么,推测冲突双方的感受,知道双方解决冲突的做法,回顾自己曾经经历的冲突,分析冲突问题是什么等;8岁至10岁的学生需要分析导致冲突的原因,什么使冲突变得更糟以及存在的偏见;11岁的学生还要知道双方是如何卷入冲突的,什么会让冲突升级,根据给定的冲突情境尝试解决冲突并说明理由;12岁至15岁的学生更要系统了解包括与家人、同伴或权威人士的各种冲突类型,分析并尝试解决电影、电视或书籍中的冲突,学习掌握包括约束、同伴压力、嫉妒、偏见、拒绝、服从等方面冲突的常见原因。
按步操作的解决方式
冲突解决、协商、同伴调解
澳大利亚中小学冲突解决教育有三个重点内容,即冲突解决、协商和同伴调解。针对这些重点,澳大利亚冲突解决教育提供给中小学生极具操作性的具体指导。
在冲突解决方面,具体步骤是冲突双方停止并冷静下来:明确问题,用“我……”的句式告诉对方发生了什么,以及各自相应的感受;冲突双方进行“头脑风暴”,想出多种解决冲突的方案:选出对双方都公平的解决方案,妥协是这一环节的关键:制订计划,明确一方或双方将如何付诸行动;同意这个计划,握手是表明双方都同意的一个好做法。
在协商阶段,学生要从自身出发,陈述发生了什么,具体感受和想法:懂得倾听别人的陈述,不打断;与对方一起想出对双方都合适的解决方案:选定最好的解决方案:同意接受一个解决方案;握手言和。
如果是同伴调解,具体的步骤是,调解者询问冲突卷入者是否想解决问题:找一个私密的地方进行调解:解释规则――冲突双方都应该倾听彼此的观点、不要打断或喊叫等,总是说真话:要求冲突双方分别说明问题并描述自己对冲突的感受:调解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冲突双方所说的话;一起想出解决方案:讨论每一个方案;选择一个解决方案,这一环节可能需要冲突双方做出一些妥协:最后双方通过握手或签署协议表示同意选出的解决方案。
培养友善的价值观
妥协、同理心、和平、宽容
澳大利亚中小学冲突解决教育非常重视训练学生对冲突情景的分析与尝试解决冲突。例如,教师会给5岁至7岁的学生设定一个场景――因弟弟看动画片影响哥哥做作业而引发的冲突,要求学生说出冲突的焦点,设想哥哥和弟弟在冲突中的感受,并指出哥俩应该怎么做:对于8岁至10岁的学生,教师会给他们提供三个女孩在编排舞蹈过程中发生冲突的情景,要求他们说出这些女孩怎么做才能冷静下来,冲突的焦点在哪里,分别扮演冲突卷入者,用“我……”的句式陈述相应感受、解决这个冲突的方案有哪些,他们会选择哪种解决方案,他们准备如何执行这个方案等:12岁至15岁的学生除了学习冲突的类型,还要具体分析一些情境,例如一群同学因为一位新同学的穿着而排斥她、威胁要赶走她:姐姐因嫉妒妹妹在体育和学业上的成绩而对她粗鲁地说话、损坏她的物品、打她,妹妹很生气,也以同样的方式还击等。
引发校园欺凌的原因范文5
而今,3名犯罪嫌疑人已经全部落网,令人感到惊讶的是3人都是未成年人,两个15岁、一个17岁。花季少年对同龄人施以如此暴行固然令人心痛,但暴力背后的深层原因却更值得人们反思。人们不禁在问,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是什么让少年们如此暴戾?
其实奶西村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之中,曾经两起轰动一时的涉及外来人口的新闻都与它有关。
第一次是2005年,一位叫艾绪强的人刺死一名出租车司机,劫车后在北京王府井先后将九名行人撞倒,造成了严重的伤亡。这场“艾氏血案”引发了全国关于城市流动人口“边缘化”的大讨论,而艾绪强正是来自北京外来人口集聚的奶西村。
第二次是2011年前后,由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暨土地储备工作,北京许多打工子弟学校被关停,奶西村文德学校也在其中,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得转到别处学校就学,有的学生干脆就不上学了。据报道,本次事件中的三个施暴未成年人都处于辍学状态。
笔者查到2012年公布的一个官方数据,奶西村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11人,居住的流动人口30015人,出租房屋14210间,且这组数字在未来几年间还在持续增长。这些流动人口中,有多少是学龄儿童?不得而知;这些孩子中至今未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又有多少?答案仍然是未知。
据报道,事件中的受害人已返回原籍的学校继续上学,但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往往不如公办学校,如果办学稳定,好歹还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庇护,可就是这些学校的“朝不保夕”,让那些本就处于边缘化状态的流动人口子女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校园归属感”。
同时,外来人员和当地人之间存在隔阂,在各种社会福利上都“低人一等”,使这些孩子没有了社会归属感;很多未成年人的父母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无暇顾及他们的成长,疏于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和情感交流,使孩子们缺乏家庭归属感;当然,从小就随着父母来到城市的他们,就算返回原籍上学,恐怕也难以寻找到家乡的归属感。
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缺乏是导致青少年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诸如奶西村这样一个流动人口高度集聚的边缘化社区里,这里的流动人口子女更是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典型存在。当身边的家人、学校、社会无法为自己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帮助时,当地的很多未成年人就通过相互抱团来寻求一种群体归属感。在此次事件中,是三个少年一起欺凌一个人,眼下报道的很多未成年欺凌现象也都是集体行为。
一项社会学研究显示,大部分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渴望被他人认可和接纳,成为团体中的一员。一旦被主流团体拒绝之后,就会通过极端方式去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形成小团体,从而获得个体满足。而城乡结合部的这些青少年,很多人别提是对校园、对家乡、对社会的归属感,甚至是对自己的家庭都没有归属感,想要抱团的欲望就更为强烈。但是,这种情况下抱团寻找的归属感,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极有可能造成对其他群体的疏远、背离和伤害,容易产生“暴力文化”,往往是多么残忍都有可能,这次事件就是一个极端例证。
回过头看,发生在奶西村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绝不是一个“意外”,而恰恰是流动人口群体在边缘化生态中演化出的“必然”,3名奶西村少年是此次事件的“施暴者”,但置于社会大背景中,他们其实也是城市流动人口边缘化现象的“体验者”!
引发校园欺凌的原因范文6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Campus Violence
JIANG Yueqing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Zhejiang 314000)
Abstract "Majiajue" case, the whole nation was shocked; Fudan University poisoning again shocking, it seems that, without any doub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th violence, fortunately, all kinds of news media have done. 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the incidence of school violence among young people, this phenomenon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from the governmen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experts and the media. From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on human behavior, especially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ampus violence, for the study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 on campus.
Keywords social environment; youth; campus violence
1 概念界定
1.1 社??环境
社会环境,是在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范围中的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上的社会环境是包括整个社会经济的文化体系,狭义上就只是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在本文中,社会环境取狭义,主要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生活在社会大背景下,就必然会与社会环境发生联系,那么二者主要是什么关系呢?龚晓洁、张剑等学者在编写《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书中认为:不同的环境塑造了人类不一样的行为,一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共同的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人行为方式的影响程度不同,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有着特殊的影响。在理解人类行为时就必须把人和环境结合起来,在特定的环境中理解特定的人的行为。也就是“人在情境中”不能孤立、不能分割。
1.2 青少年
青少年,是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它的宗旨是让孩子能够自己做好向成人角色转换的准备。在这一段时期内,孩子在生理上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在心理上也正在成长改变。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极易出现认识能力、控制能力与其心理、生理发展水平不协调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极易发生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
1.3 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外较为普遍的特殊社会现象。本文中的校园暴力是一种学生一族在校园或校园的周围地区用言语、物体或者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发出的侵犯他人身心以及对他人财产的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校园暴力包括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一般暴力行为是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其次,校园里一切事物,包括教师、学生及其财产等都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但都是以学生一族为主;再者,损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公共财产以及导致心理伤害,并因此引起自杀、跳楼等行为都是校园暴力所导致的。最后,常常会被有关部门忽略。
2 社会环境原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
不良的家庭教育会对青少年的校园暴力行为产生影响,虽然现在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还是不乏一些极端的家长,没有为孩子带来良好的家庭教育,溺爱、打骂、放任自流等都对孩子的成长和行为带来了不良影响。相关资料记载,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 其中过半是因为轻视家庭教育或是因为家庭缺陷。第一,家庭经济过好或者是过差,这两个极端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对青少年的校园暴力行为产生影响。“马加爵”一案,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诠释。马加爵的室友均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从骨子里看不起来自农村的穷人(马加爵),在对马加爵进行“奴才”一样的使唤时,校园暴力已经形成了。第二,家长的不良行为对校园暴力形成有影响,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说明了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引导和榜样作用。在耳濡目染的共同生活里,孩子没有正确的是非判断观念。父母的优良行为,孩子会继承学习;父母的不良行为,子女一样会模仿。如果家长脏话连篇,总是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也是在无形中教会了孩子做人做事只要简单粗暴,一切就能“迎刃而解”了。第三,单亲家庭对校园暴力的形成也有影响,由于离异、死亡、分居等原因,造成孩子只与父亲或母亲一方单独成长。这些都容易促成家庭氛围的紧张和矛盾,从而又会引发争吵,最后子女会因为缺少父亲与母亲的关爱和家庭的归属感,他们觉得孤单,迷茫,内心煎熬,情感受到创伤,最终形成了一种攻击性人格。他们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来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衡。而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实现这种心理平衡,这也正是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导火线。
2.2 校园因素
学校管理对校园暴力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不善,就会导致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学生容易形成自由散漫的性格,许多学校认为校园的暴力事件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一旦出了事情就选择息事宁人,态度不够强硬,这让校园暴力更加猖狂。第二,学业成绩对校园暴力的影响,学校搞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盛行,忽略了培养学生为人处世,关爱他人以及如何理智地把握自己的行为,这些思想如果不及时疏导,就会演变成极端的暴力事件,从而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除此之外,当前社会上的腐化之风也给青年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迫害,象牙塔里面的青少年也深受其害,例如校园周边小商贩之间的脏话和暴力行为,校园周边的理发店、游戏厅等不良场所等。这一切对三观还在发展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一时期发生猛烈的撞击,一旦发生矛盾,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想到用暴力来解决。
2.3 社会因素
社会上不正之风的留存,毫无疑问也指导了校园暴力犯罪的发展。模仿理论认为:一切违法行为以及犯罪行为都能在后天学会,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开放,社会不正之风也越来越严重,青春期的少年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因此常常随大流跟风。如果社会不正之风盛行,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影响,加剧了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此外,新媒体的泛滥,让一些不良信息填充了青少年的生活,让青少年在英雄主义崇拜的过程中,错误地认为暴力就是解决事情的最好方法。一些血腥暴力、复仇杀人的影片大量生产,把黑帮老大刻画成受人膜拜的“正派”角色,他们的杀人手段也被美化。在网游世界中,暴力更是不会受到批判和制止的,反而成为一个惊喜的卖点,以暴制暴是其中通用的情节,长期接触这些,青年不仅不会觉得暴力有何问题,反倒会不自觉地去尝试和模仿,最后运用于现实当中,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
3 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
根据对青少年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分析,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
3.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寻找正确的教育途径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思想形成,后续作为都有重要影响,对孩子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认知。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与时俱进,不做刻板威严的父母,而应做一个具有民主素养、懂得倾听的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中找到正确的教育途径。父母不仅仅是一个角色,还应是良师和益友。在平常繁忙的工作之后,积极参加社区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和活动,及时与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表现和动态。若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孩子,将校园暴力扼杀在摇篮中。
3.2 防范校园暴力,学校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首先,学校必须要改变其办学宗旨,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升学率只是作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定时检测而已,而不是所有。只有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体制,教育才可以避免内容上的局限性、行为上的短暂性、目标上的功利性。其次,发挥良师作用,营造良好班风。最后,因为学校是校园暴力的首选发生地,所以就需要快速作出正确应对措施。这就急切需要我们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树立正确的风气、及时压制邪气。对个别难以管教的学生严加管理。更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由于学校附近店铺人口比较复杂,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配备校园警察,这既维护了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能规范管理,防止不法分子跑进学校带坏学生。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全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3.3 充分利用教育和宣传的优势,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控制网络、动画等不良因素的传播,禁止孩子接触到关于暴力的文化。从报纸和舆论上,国家和政府应该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尤其是电视和电影上可以多播放励志和健康的内容,禁止播放过分血腥和暴力的内容。
3.4 提升自控能力,加强自身修养
当家庭、学校、社会都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时,这时也需要青少年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控能力,自觉远离社会中的不良文化和行为,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和冲突。其次,也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而不是一味逃避,提升自我的抗挫能力,多看一些励志电影和有益书籍,提升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