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开发区 规划 城市管理 对策
1 利津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
利津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6月,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35平方公里。利津经济开发区已经经历了规划起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向优化发展阶段转型,目前已建成工业区约15平方公里,划分为西部综合新区、东部新城区、西部综合工业园区、北部化工工业园区和南部综合商贸物流区五大功能区,其中工业区布局为石油化工区、纺织工业区、精细化工区、盐化工区、高技术产业区、机械加工区和食品加工区七大产业区。区内基础设施投入超过12亿元,搭建起了“六纵十二横”的道路框架,集中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处理厂及高压变电站等设施齐全,为每个入区项目提供“七通一平”的直接入住条件,已经成为利津县工业项目的重要集聚中心、利津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开发区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调整跟进速度慢。利津经济开发区在规划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缺少适应性调整,缺少分期实施引导和适应不同发展条件的应变方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态势下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的各类发展规划的研究和调整工作也明显不足。规划要么被无序调整、更改、突破,要么停留在原始规划控制面积以内,在开发效益和产业布局上,不能够在地块、项目等方面完全满足发展的需求,制约了经济开发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2)特色产业、园区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利津经济开发区还处于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尽管工业区布局为石油化工区、纺织工业区、精细化工区、盐化工区、高技术产业区、机械加工区和食品加工区七大产业区,但目前除去石油化工产业形成高端多产品产业链条外,其他产业大部分仍然处于单体企业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产业集聚能力。没有形成单独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各功能区分区不够明晰,项目布局相对散乱,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艰巨。
(3)规划管理职能落实不到位。利津经济开发区还没有完全实现县一级的管理职能,影响了区内各类规划的有效实施,造成管委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滞后于经济发展。即,与经济投资建设规模相比,管理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跟不上区域扩张速度,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母城或周边区域衔接不够,行政管理体制活力不够,乡镇(街道)部门之间的行政管理缺乏必要的协调机构和利益协调机制。
3 开发区优化管理的对策
(1)落实并强化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在机构设置上重审开发区“封闭管理区域”范围界限,实行封闭式管理。依据新的县城总体规划对园区分区规划进行修编,对开发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实现经济发展与区域空间的和谐布局。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通过法律、经济、行政以及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利用,从宏观上对开发区城市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引导和调控,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开发区发展的长远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把城市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益的领域和行业,发挥出更大社会价值。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在执行开发区规划上也要接受广大市民基于法制轨道上的监督,提高规划的有效性和社会效益。也可按照建立省规划委员会的原则,成立规划委员会,其专家学者要多于公务人员,并尽可能邀请省里的专家参加,以增强规划的调控作用,而不成为政府决策的附庸。
(2)切实加强和创新体制建设。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发挥管委会与街道办合署办公“人区物”的“三权合一”的职能优势,协调县直各职能部门委托或授权,提升开发区内设部门或派出机构的自主决策权,提高执行力。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制度,推行行政问责制,使区内环评、安评、能评审批及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工业技改项目备案、项目登记备案等县级审批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着力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打造开放式公共决策支持平台,对原则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形成公众参与决策的整体智慧,达成管委会、社区与企业协会之间的积极合作,最终形成经济开发区良好的分工体系,实现区域优势的共创和共赢。
(3)立足长远,处理好开发区发展与环境、空间、群众利益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把好项目准入关,督促、帮助现有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加强水气污染综合治理,逐步淘汰“三高一低”类产业,逐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积极推进用工企业、技能培训机构、劳动者间加强合作,千方百计帮助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实现当地就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增加在文教卫生、弱势群体救助、“三农”工作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和谐。加强社会监督,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利用好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监督手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服务机构体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依法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和绩效考评制,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公信力、执行力。
参考文献:
[1] 米景峰.试论开发区规划管理的几个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2008(4):42-43.
[2] 闫飞.我国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34-41.
[3] 张丽.现代城市长效管理的制度完善与模式优化[J].城管天地,2012(5):63-66.
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发展规划滨海新城赣榆
规划背景
赣榆濒黄海而居,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的脐部,是一座齐鲁与吴越文化兼容并蓄的千年古邑,是江苏省沿海北起第一县,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县,是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是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的20强县市。在这么多光环的照耀下,赣榆却始终未能实现大跨越的发展,眼见仅一河之隔的临省岚山声名越来越响,面对前面标兵越来越多、后面追兵越来越少的尴尬局面,赣榆不得不加快发展的步伐。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把连云港发展摆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作为连云港市“一心三极”城市格局的重要组团、“一体两翼”港口规划的战略北翼,赣榆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一、基本情况分析
赣榆所处的区域位置、自身绵长的海岸线资源和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布局赋予的交通资源都给赣榆的发展增强了竞争力。
(一)、海岸线资源
赣榆海岸线总长达62.5公里,其中,兴庄河以北为侵蚀型海岸,水深、建港条件较好;以南为淤积型海岸,不利于建港,但在海头附近拥有长达10公里的沙滩,被誉为――“江苏北戴河”。
(二)、区位交通优势
赣榆地处中国沿海产业带和沿陇海兰新线产业带交汇区域, 受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辐射,北倚青岛,南望上海,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重要。另外,赣榆境内交通发达,沿海高速、204国道形成了南北向快速通道。沿海铁路和临连高速的建设为赣榆的发展将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在建的242省道,将赣榆和连云港市滨海新城快速连接,为赣榆融入连云港大市区添加了催化剂。242省道通车后,赣榆新城距连云港市滨海新城仅15公里、距连云港市开发区仅22公里、距连云港港口仅30公里。
(三)、工业园区概况
依托优势条件,赣榆已形成柘汪临港工业区、海州湾生物科技园区、海洋经济开发区、赣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四大产业板块。柘汪临港工业区重点发展石化、钢铁、新材料、新能源;海州湾生物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化工;海洋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海洋食品、海洋医药、海洋化工 ;赣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机械、新型材料、先进制造业 。
(四)、城市建设态势
县城作为县域发展的核心空间,现已形成 “一心三片”城市空间格局(北片海洋开发区、中心老城区、南片开发区和东片滨海新城,画面显示)。整体城市框架已拉开,客运站、热电厂、 水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近几年,赣榆县紧紧围绕在全市“一心三极”中率先崛起的总目标,以“两头带动中间”发展策略为抓手,创新经营城市理念,突出民生城建重点,快速突破新城核心区,有效改造提升老城区,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以全新的姿态,加速融入全市国际性滨海城市建设大局。
赣榆独特的区位优势,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赣榆将在江苏沿海开发中肩负重要的历史任务,注定要承担更多的希望和梦想!
二、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区域定位――规划目标
(一)、沿海区域定位
1、市域职能定位
连云港市生产力布局调整以及一体化发展要求,促使赣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子。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根据连云港发展战略规划对赣榆的职能定位,赣榆沿海岸线分配由北向南依次为:
(1)、柘汪、海头产业区:“双沿”(沿海产业带和沿东陇海产业带)产业带的北端,连云港市重要临港石化产业基地;
(2)、赣榆港区:一体两翼的组成部分,连云港港北翼港区。
(3)、海州湾旅游度假区:依托黄金海岸,发展滨海旅游;
(4)、海洋经济开发区:水产养殖、海洋加工基地;
(5)、赣榆新城:市一心三极重要组团,现代化滨海新城;
(6)、省级经济开发区:以研发、高端制造业为主的都市工业区;
(7)、罗阳生态保护区:临近连云港市滨海新城,加强滩涂湿地保护,成为连云港市三大组团中心“绿肺”。
2、与周边区域协调
融入连云港,对接岚山,实现四个方面接轨。
(1)强抓机遇,主动呼应,实现观念接轨
(2)找准定位,明确重点,实现规划接轨
(3)立足主动,错位发展,实现产业接轨
(4)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要素接轨
(二)、规划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解读《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本地区发展的指导与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合理引导产业、人口、城市向滨海地区集中,凸显沿海优势资源要素,着力推进港口及基础设施建设,强力发展临港、临海产业,全力提升城市规模与服务水平。
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连云港市“一心三极”、“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为指引,赣榆将实现三大目标。
1、结合连云港建设特大城市的目标,将老城的行政、文化等部分功能向新城转移,力求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布局合理、宜居的现代化生态滨海新城。
至2030年,赣榆将建设成为人口48万人、用地50平方公里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中等滨海城市。城市空间拓展采取“东围南拓” 的思路。“东围”顺应连云港滨海新区的围海造地,利用滩涂改造,建设滨海生活游憩岸线,打造赣榆东部新城真正的亲海空间。重点实施滨海公园工程,改造淤泥海岸,打造黄金沙滩,实现赣榆人真正的滨海城市的愿望。“南拓”即将城市功能向青口盐场延展,积极利用盐田、滩涂作为城市空间储备,通过242省道与连云港市滨海新城串联,加速赣榆融入大市区的步伐。
2、以海洋为依托、港口为牵引,发展重型临港产业、海洋产品加工业以及一系列特色经济产业,形成中国中部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
以可建深水海港的区域为重要节点,依托临海重要城镇,集中布局石化、钢铁、车船、造纸、粮油加工等临港产业。石化产业:依托大型深水海港,规划布局大型炼化项目,吸引内陆及沿江钢铁企业搬迁沿海地区,重点发展机械、汽车、船舶、港口等产业发展需求的特钢产品,推进钢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车船产业:提升汽车和船舶产业发展水平,壮大产业规模,强化自主研究,加快配套产业发展,形成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粮油产业:利用国际大宗农产品的中转和仓储条件,积极发展粮油加工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支持连云港发展石化、钢铁等重大基础产业,重点建设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一体化大型石化基地,鼓励南钢等内陆钢铁企业搬迁改造,建设新型钢铁基地。
突出区域产业特色。依托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临港特色的主导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优势和新兴产业。积极拓展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兴海洋产业、海洋化工。
3、通过柘汪、海头、青口多类型的港口建设,形成连云港北翼的现代化的综合港群,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规划提出,适时启动赣榆港区10万吨级以上深水航道建设,积极推进赣榆港区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和灌河港区万吨级以上泊位建设。
三、发展思路
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统揽,围绕全市“一心三极”、“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集中精力打造“一线”、“一心”、“四大园区”、三个特色镇。“一线”就是沿海岸线;“一心”即以赣榆县城为中心;“四大园区”即柘汪临港工业区、海州湾生物科技园区、海洋经济开发区、赣榆经济开发区等四大产业园区,三个特色镇为罗阳生态休闲镇、海头旅游度假镇、柘汪临港产业镇。实施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发展,利用赣榆沿海岸线长的优势、造港有利的条件,集中精力发展港口,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围绕赣榆未来发展腹地大、滩涂多的特点,形成洼地效应,打造一批大石化、大钢铁产业,同时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功能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使沿海地区成为全县重要的产业带和城镇带。
(一)、拓展城市规模,提升服务职能
作为连云港大都市“三极”之一的赣榆城区由五大板块组成,即赣榆老城、东部新城、青口盐场片区、海洋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赣榆老城以传统商业零售、本地常规居住为主,东部新城以行政办公、商务金融、现代社区、滨海休闲为主题,青口盐场以生产业和都市产业为核心功能,两个开发区作为科技研发、先进工业等都市型为工业的载体。
(二)、围绕港口建设,推进产业发展
1、赣榆港区作为连云港组合大港的北翼,拥有良好的建港条件。围绕赣榆港区,以柘汪为主体,整合石桥、海头北部区域,建设连云港北翼大型临港产业基地。借助区域交通廊道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船舶、机械、金属)、石化、港口物流等基地型、龙头型产业,对接连云港徐圩临港工业区,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产业集群。
2、以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海州湾生物科技园区为载体,沿城市的北翼展开,大力发展临海经济。海州湾生物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海洋食品、海洋医药、海洋化工等临海产业。
3、以赣榆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及研发功能,借助242省道、204国道等交通廊道与连云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融为一体。后期向南发展,集中精力打造青口盐场,建成高科技都市工业园区,增加新城区发展后劲。
(三)、推进沿海地区城市化,打造特色城镇
1、蓝色海头:以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和国家一级群众渔港(规划)为依托,打造滨海风情特色城镇。其发展以“蓝色海头、绿色海头”主题,以滨海度假、渔家风情、生态休闲为主导功能,构建一个尺度宜人、绿荫葱葱、类似欧洲地中海风情小镇的滨海特色城镇。
2、生态罗阳:借助临洪河口滩涂、湿地等资源,构建大连云港的近郊湿地公园,使其成为与云台山并驾齐驱又特色各异的城市绿肺。从主题上构建以水为魂的“水镇”,以绿为魄的“都市绿心”,以优雅为特色的“生态居所”,以闲适为精髓的“咫尺天堂”。以健康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居住、产品研发为主导功能。
四、结束语
通过科学的规划,我们坚信,赣榆下一站的风景将更加动人。“抢抓江苏沿海开发新机遇,建设科学发展新赣榆”,今天的赣榆目光更加坚定而辽远,她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疾行的足音将更加铿锵有力,充满韵律。
【参考文献】
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范文3
论文关键词:区域环境评价;新经济开发;REIA;污染物预防
一、区域环境评价的概念
从1979年中国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至今,其相关制度在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协调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众多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例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及边贸开发区等,使多个建设项目在相同地区,相近时间陆续开展。届时,如果对各建设项目进行逐个环境影响评价(EIA),就不能准确预测最终的环境变化,不能显示区域开发的总体环境影响,进而导致无法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使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落空。故而,应当将这类开发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全部区域开发的建设行为,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从理论上说,REIA可归入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IA或SEA)的范畴。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和要求,依照评价的性质、行政区划、区域类型、环境要素等,可以把REIA划分成多种类型,与开发建设项目息息相关的常见类型有:
(一)新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沿海省市开辟了一系列新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区一般都有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有的制定了区域环境规划,因此,应该开展相应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二)现有城市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发展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利用它们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了许多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开发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开发区的建设普遍都需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做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进行区域发展综合决策的有效途径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制定区域开发建设决策之前,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目标、区域环境承载力、区域废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按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环境功能的科学规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区域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将环境保护做为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
单一建设项目的EIA,使合理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成为空谈;因为评价范围小,导致许多单项环评无法对区域大气和地表水环境容量进行估算。而区域环评却能对确定的区域,着眼于整体,根据区域环境规划与保护目标、功能区的划分、区域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状况来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准确地制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为实现总量控制奠定基础。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污染物有效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
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是兼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为一体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单项建设项目环评虽说能把拟建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充分的诠释,但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只能提出宏观建议。在这方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其优越性,即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总量控制目标,对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应用“工业生态原理”,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使一个项目排出的废物成为另一个项目的原料,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上述基础上,再提出统筹治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控制方案),为区域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以及推行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创造条件。
(四)有利于识别不良的累积效应并在区域范围采取对策
单个建设项目的EIA难以从整体上分析其与区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累积效应。REIA有可能比较确切和全面地分辨区域各时段的开发对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恶性累积反应,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加以预防和消除。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般而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制定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实施之前。实际上,区域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制定是一个同期,互补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区域开发规划的启动就同时介入了,以区域环境特征等因素为基准,综合区域开发性质、布局和规划,进而编制出区域开发规划方案,评价每一个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分析修改后的方案的环境影响度,最终达到协助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目标,促进整个区域可持续性开发。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上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的考虑分析可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尽可能的减少对区域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优化选择等决策的有效依据。
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范文4
一、黑龙江省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全省产业园区数量偏多、规模偏小,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各类开发区169个,其中,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发区11个,经国家批准的省级开发区25个。事实上,全省各类开发区数量还要更多。地方和部门都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纷纷建立属于自己的园区。纵观全省,大小园区建设不仅过多而且过于分散,造成产业园区经济规模过小,难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难以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据省商务厅统计,全省开发区中,GDP超过300亿元的只有哈尔滨高新区和大庆高新区。2010年,全省开发区GDP总量是4022亿元,不及苏州两个产业园区之和,而广东省仅一个广州经济开发区GDP就达3425亿元。
(二)全省产业园区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经比较,黑龙江省重点产业园区投资强度、基础设施投资远远低于国内先进产业园区水平。以哈尔滨高新区为例,2010年实际投资强度为50亿元/平方公里,而上海张江高新开发区是160亿元/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哈尔滨高新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约12亿元/平方公里,其投资强度、基础设施投资在黑龙江省产业园区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大庆市16个工业园区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开发83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9亿元,省内大多数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在8000万元至1亿元/平方公里,这与国内先进产业园区比标准很低。据查证,苏州工业园区初期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400亿元,集中建设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厂、集中供热厂等,实现高水准的“九通一平”。
(三)全省产业园区建设的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问题比较突出。纵观全省,地方政府、园区都面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园区建设资金、企业资金紧缺等问题。哈尔滨开发区、大庆高新区、利民开发区等批准规划的土地早已建设开发完毕,急需扩区。与此同时,一些产业园区土地资源浪费惊人,一些引入的企业“圈地”,目的就是奔着廉价的土地资源而来。多数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资金紧缺,园区内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资金矛盾突出,融资困难;有的园区引入的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生产方式粗放,市场一变化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压力;开发区所在地方财政可支配财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全省产业园区现行的管理体制不理顺、管理权限弱化,管理条例难以出台。在开发区的管理上,目前没有统一的模式,多数开发区是由当地政府设立管委会进行开发建设管理,也有的由其他部门代管。有些管理权、审批权没有完全下放或委托,特别是中、省直部门如土地、工商、质监、税务等管理权限的委托或授理更是无法到位,导致开发区管理和协调难度加大。高新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园区现有管理体制国家是由科技部、商务部分别管理,省里相应由科技厅、商务厅负责。由于省商务厅在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时,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始终不能达成统一意见。因此至今没有完成对 “黑龙江省开发区条例”的制定。
二、加快推进黑龙江省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编制和完善全省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应综合考虑全省经济发展现状、资源及能源条件、产业基础和特色,科学编制和修订全省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紧密对接,集中管理,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借鉴哈尔滨市将产业园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做法。对老园区已有的规划重点在完善上下功夫,突出产业定位、功能特色和资源整合;对新建园区要树立现念,广视角、高站位、高标准地搞好规划布局。建议省发改委牵头组织一批专家和开发区管理人员,对 “哈大齐工业走廊”5个重点产业园区规划,逐一评审,实现“产业园区建设定位准,标准高,质量好的局面。
(二)加紧研究和实施园区整合、区位调整、扩区和升级工作。黑龙江省应通过整合土地、产业、招商等资源,提升规划园区的建设水平,形成产业明晰、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开发区发展格局。哈尔滨高新区、大庆高新区应尽快与土地、规划部门配合,进行开发区区位调整,把不属于高新产业的部分调整出去,增加园区实际土地面积。其中,哈高新区现有区位内已没有可利用的产业发展空间,急需重新划定一块区域以补充被非高新产业占用的土地面积。新规定的区域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同时,应积极做好国家级开发区扩区方案的争取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土地规划部门应积极协助园区完备扩区方案,沟通上下,争取国家早日审批。建议省直有关部门加大对现有园区的包装扶持,继续协助地方,将亟待升级的园区尽早升级为国家级园区,从而争取享受国家级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积极化解土地制约。黑龙江省应将建设用地指标和农用地转用指标重点扶持哈大齐重点园区,积极支持其它产业园区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势大项目。千方百计盘活园区内的存量土地,通过税收等杠杆逐步淘汰占地多、用地少、效益差的项目,鼓励产业园区实施落后企业退出机制,把被浪费的资源整合出来以续利用。推广大庆高新区集中建设“企业公寓”的做法,既节约土地,又便于形成产业集群和基础设施功能配置。鼓励地方和企业积极改造盐碱地为耕地、草原、林地,实行“占一还一,或占一还二”,即改造一亩盐碱地,由国家增拨一亩或两亩建设用地指标。土地指标尽量向园区倾斜,建议探索建立工业建设用地省内调剂机制。应向国家建议将审批建设用地指标和农用地转用指标由每年一次为多次,做到随时审批,适应园区建设的实际需求。
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范文5
一、关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层级
主体功能区划到底分几个层级?现在意见尚不统一,有的主张分中央、省、市、县四个层级,有的主张分中央和省两个层级,有的主张就是一个层级,由中央统一划分。由于主体功能区划是约束性、政策性很强的具有空间调控性质的区划,按照行政管辖权层层编制区划,很难体现宏观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初步决定在国家和省两个层面划分主体功能区。我们赞同在国家和省两个层面划分主体功能区,并建议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下面再适当划分若干主体功能亚区;在省级主体功能区下面除了适当划分若干主体功能亚区外,还可以在主体功能亚区下面再划分一批具体功能区块。这是由于每类主体功能区的区域范围较大,内部的均质性相对较低,对开发方向的规定只能是原则性的,更多地体现战略性和政策性。如果长江三角洲地区总体上划为优化开发区域,由于长江三角洲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实际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东部地区还要承担率先发展和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重任,因此也应确定部分区域为重点开发区域。同时,为了增加主体功能区划的可操作性,可以在主体功能区下面再分成几个亚区。以重点开发区域为例,重点开发区域是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的区域,在这个总体定位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两个途径划分亚区:一是根据重点开发区域的开发时序进行分区,可以分成近期开发区和远期开发区,这样划分更加有利于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开发格局;二是根据重点开发区的主导功能进行分区,可以分成都市经济区和人口-产业集聚区两类。
二、关于确定主体功能区的主要因素
主体功能区划是兼顾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的综合性很强的区划,在划分方法上更强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规模的综合评价,更注重主体性和前瞻性。确定主体功能区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处于良好状态前提下,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它可以通过土地、水等重要资源丰度,环境容量,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程度等指标来反映。二是现有开发密度。指特定区域经济开发的强度,集中体现在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程度上。它可以通过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单位面积GDP产值、单位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建设用地面积占区域国土面积的比重等指标来反映。三是发展潜力。指在一定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条件下,按照规划的发展方向,区域未来发展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等指标来反映。要在明确主体功能区划主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每一区划单元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三个维度的综合分析评价,以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
三、关于主体功能区划与城市、土地规划的关系
当前空间规划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各部门相互独立、自成一体编制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尤其是空间规划之间缺乏衔接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互衔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空间开发的矛盾和无序。因此,亟需从全局出发,建立一个能够协调各类空间布局规划的基础平台。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由于缺乏空间约束的刚性,在空间协调方面无法发挥统领作用;而主体功能区划作为各类涉及空间布局规划的基础,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空间布局和空间调控总体要求的载体,可以成为政府在区域内协调各类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基本平台,从而有利于加强空间规划的衔接协调和综合管理工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逐步建立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空间规划体系。主体功能区划要统筹区域内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城市格局、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网络。城市规划要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做好城市容量、城市功能分区、市政设施和城市建设详细规划。土地规划要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城市规划和其它涉及空间布局的专项规划,做好土地保护和土地利用的详细规划和具体供地计划。
主体功能区划要发挥优化空间布局、规范空间开发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为其他涉及空间布局的规划提供依据和指导,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主体功能区划必须具备科学性,要有扎实的分析和科学的预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这是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二是必须通过立法提高主体功能区划的法律效力,目前城市规划、土地规划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主体功能区划也必须从法律角度确立其基础性空间规划的地位,这是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保证。
四、关于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的关系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主体功能区划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制定相应配套政策的过程。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存在明显的功能差异,生态功能区划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划,主体功能区划是以调控和规范区域开发行为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划。在区划性质上,生态功能区划主要考虑区域的自然属性,是根据区域自然要素进行的专项性区划;主体功能区划除了考虑区域的自然属性,还要考虑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属性,是建立在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基础上的综合性区划。在区划作用上,生态功能区划主要在生态系统维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发挥作用,主体功能区划主要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调控空间开发格局方面发挥作用,其政策性和约束性更强。总体上看,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生态功能区划是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主体功能区划是保障生态功能区划落实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两个区划各有侧重,不能替代。
五、关于主体功能区和开发区、自然保护区的关系
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按照统筹区域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要求来划分的,并辅以相应的配套政策。每个主体功能区域覆盖的面积都比较大,有的可能会覆盖几个省市区。由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范围较大,内部的均质性相对较低,相对于区域内部存在的许多具体功能,只能从宏观上调控和规范区域开发行为出发,确定该区域起主导作用的区划,即主体功能。区域的主体功能确定以后,该区域内的其它具体功能仍然存在,有的具体功能可能会弱化,有的具体功能可能会加强,还有的可能会形成新的具体功能,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体功能。在主体功能区划工作过程中,应该妥善处理好主体功能区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各类自然保护区是依据法律法规或政府规章设立的、具有特定的开发功能或保护功能的区块,其范围较小,内部均质性较强。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原则上不论被划入限制开发、优化开发还是重点开发区域,均应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开发活动。但是被划入重点开发区域的,其保护范围和保护强度应当作适当调整,妥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清理整顿以后,经国家和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原则上仍应继续作为经济开发和产业集聚的重点。但是,被划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应该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重新研究产业导向和项目准入条件,危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必须取消或调整;可以继续存在的,其开发范围和开发强度应该调减,必须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六、关于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法
划分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必须体现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意图,选择具有国家甚至全球意义的区域作为国家级的主体功能区。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门会同省级政府共同划分,做到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联动开展。在工作方法上以国家发改委为主,自上而下,国家在划分主体功能区上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让各省先划分主体功能区再由国家选择,势必会出现各省都把重点开发区数量报多、范围报大的情况,而且协调起来比较困难。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划应当把跨省市区行政界限的主体功能区作为重点;在划分过程中要让省级政府参与,充分考虑地方的意见;在初步划分方案形成后要书面征求省级政府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建议国家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省市区之间的协调。协调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就是统筹区域发展的过程,就是处理相互利益关系的过程。
七、关于省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法
从我省的情况看,由于我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较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空间开发的密度和强度较高,因此,我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宜实行全覆盖。同时,由于我省地形复杂,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同一类型主体功能区的开发方向和具体功能定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提高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主张在划分省级主体功能区时,在主体功能区下面再分若干主体功能亚区,在每类主体功能亚区下面再划分具体功能区块,全省设立包含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亚区和主体功能区块三个层级的、以乡镇为基本空间单元的区划体系。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在方法上也应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省市县联动。建议国家制定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指标体系和总体要求,明确主体功能区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工作要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进行,同时要加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衔接,充分反映国家确定的主体功能定位。市县主体功能区划工作,要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同步。我省已经根据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总体部署,明确了省市县不同层级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主要是:省级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报告,明确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亚区、具体功能区块的体系和划分方案;市级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明确主体功能亚区的范围和功能定位,理顺主体功能亚区和具体功能区块的关系;县(市、区)级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意见,明确具体功能区块的范围和具体功能定位。省市县不同层级的主体功能区划工作,都要高度重视周边地区跨行政区域的功能区划,主动进行研究、沟通和协调。关于省级主体功能区与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衔接问题,我们认为应当遵从下位区划服从上位区划的原则,在服从国家确定的大尺度主体功能区的前提下,通过在该类型区下再划分主体功能亚区和具体功能区块的形式,充分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求。
八、关于配套政策的上下衔接
总体来说,省级主体功能区的配套政策应该从属于国家相应的配套政策,其政策效果应该是同方向的,而不能相互抵消。对于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其最主要的配套政策是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国家级的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其转移支付应该通过中央财政加以解决;省里确定的省级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其财政转移支付应由省级财政解决。对于这两类开发区域的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人口转移政策等,省级配套政策应该在国家相应政策范围内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对于重点开发区域,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由国家制定配套政策加以重点扶持,其政策实施的范围应该是覆盖全国的;省级重点开发区域配套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应大于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的扶持力度,省级重点开发区域的产业集聚、人口吸纳的作用范围一般要限于省域范围内。对于优化开发区域,关键是通过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土地政策等限制其粗放式发展,促使其转入集约节约、高效清洁的发展模式。省级优化开发区域配套政策的实施范围和政策力度均低于国家,这主要是因为省级优化开发区域的资源环境制约还没达到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的程度。
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范文6
一、工作目标
全面了解阳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准确把握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借鉴发达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编制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方案,加快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阳逻港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招商力度,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以《阳逻新城总体规划》为指导,以现有物流企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依托市区已有研究成果,制定扶持政策,整合港口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努力为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组织机构
(一)聘请吴玉梅、王炳炎为顾问。
(二)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区长王世益任组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易晓、阳逻开发办副主任桂新民、阳逻开发办副主任兼阳逻街党工委书记魏久明、区发改委主任王建生任副组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经贸委,区农业局、水务局、交通局、国土局(规划局)、科技局、统计局、广电局、粮食局,阳逻开发区财政分局、国土分局,阳逻开发办秘书处、发展研究处、招商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阳逻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建生兼任办公室主任,高志宝、易斌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在武湖二泵站办公。
(三)聘请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管理系教授徐章一,市发改委物流处处长王强,市商委商业发展改革处处长易晓飞,市经济研究所杜涛、施雯组成工作指导组。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专题调研。
1.阳逻交通基础设施及货物运输的情况、问题;
2.阳逻港、阳逻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阳逻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的情况;
4.阳逻产业发展现状和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及发展趋势。
(二)编写发展规划。
聘请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陶德馨教授等物流专家、学者编写阳逻物流业发展规划。
(三)举行专题座谈。
召开物流相关企业、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物流专家学者参加的专题座谈会。
(四)外出考察学习。
组织发展战略方案起草人员到大连、成都、重庆等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
(五)组织起草方案。
起草发展战略方案,征求意见并组织论证,制作规划图。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分管责任人,深度参与,积极做好此项工作。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责任分解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各自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