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

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范文1

>> 对网络欺凌防范与干预的思考 青少年网络欺凌:现状与思考 校园欺凌与暴力的特点、成因及防范 网络欺凌与网络活动的实证研究 自恋与网络欺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透析与对策 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总结与思考 少年网络欺凌诉案 网络攻击与防范 欺凌与玩笑边界在哪? 校园欺凌与“善良教育” 当代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探析 孩子遭遇网络欺凌家长怎样做? 上海:首推《网络欺凌预防指南》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述评 美国网络欺凌立法及其启示 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 南非防范校园欺凌行为的“全校参与”模式 校园欺凌及其预防与干预策略 隐藏的欺凌与放纵的暴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⑩Wanda Cassidy, Chantal Faucher and Margaret Jackson. Cyberbullying among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to policy and practice[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13 (5):1-38

张乐 《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J].2010(12)

Ken Strutin,Social Media and the Vanishing Points of Ethical and Constitutional Boundaries, 31 PaceL.Rev. 228 (2011)

Perren, S., Corcoran, L., Cowie, H., Dehue, F., Garcia, D., Mc Guckin, C., et al. (2012).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inal Report of the COST IS 0801 Working Group 5 (published online)

Wanda Cassidy, Chantal Faucher and Margaret Jackson. Cyberbullying among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to policy and practice[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13 (5):1-38

Livingstone, Sonia, Leslie Haddon, Anke G?rzig, and Kjartan Olafsson 2011. Risks and Safety on the Internet: The Perspective of European Children: Full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rom the EU Kids Online Survey of 9—16 Year Olds and Their Parents in 25 Countries. London: LSE.

Perren, S., Corcoran, L., Cowie, H., Dehue, F., Garcia, D., Mc Guckin, C., et al. (2012).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inal Report of the COST IS 0801 Working Group 5 (published online)

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范文2

对于类似的新闻,近年来可以说常见于报上。仅统计近三个半月公开报导的,就有17起事件浮出水面,而且手段之残忍,都跟这起案件不相上下。

为什么会愈演愈烈?大概是因为对于未成年人,处罚手段还是太轻了,以至于他们对施以暴力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定性上不过是“小事一桩”。

美国:立法先行,依照法律进行规制

在美国,校园欺凌被称为“bullying”,根据美国教育部门2015年5月公布的最新报告,发生在12-18岁孩子身上的校园欺凌事件在减少,2014年大约有22%的学生被欺凌,是2005年开始收集这类数据以来首次显著下降。一名独立于该调查的欺凌预防专家称,学校进行的各种反欺凌项目和努力收到了效果。那么美国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明确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法律救济和施害者的法律责任,主要表现在不断完善有关欺凌的法律法规。早在2000年到2002年,加州等15州就通过了禁止校园欺凌的法案。美国绝大多数州也在现实中不断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惩罚,使学校安全成为法律规定的政府目标。,

美国官方有专门的反校园欺凌网站,和各类预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机构,很多公益性组织和专家也参与其中。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控体系。除此之外,美国近年来也向部分州的学校派驻警察,警察除了维护学校秩序外,还负责督学工作。

前不久,一群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因为群殴、欺辱同学而面临最高终身监禁的新闻也引发广泛关注。而当事人之一翟云瑶直到出庭时,还没弄清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在她看来,这不过是在校园司空见惯的学生恶作剧或打群架之类的小事。

她从未想过竟然闯了一个可能“终身监禁”的大祸,因为同样的群殴行为,在美国加州被定性为“酷刑折磨”重罪,对酷刑的惩罚是判处终身监禁,并处最高1万美元罚金。同样都是面对未成年人,都具有保护的天然责任,然而在最后的处理方式上却差距悬殊。

英国:学校为主,结合家庭、社会、司法的综合模式

在国家政策上,英国制定了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政策法规。在社会层面,创造出有助于有效治理校园欺凌的社会环境,从2005年起,英国每年的11月会举行反欺凌周活动,集中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在教育者层面,强调教育工作者在关注青少年学生成长上的法律责任。近年来,英国教育当局高度重视老师在服务管理学生行为上的地位和作用,拨付专项经费用于老师的培训,帮助老师掌握识别校园欺凌和进行早期干预和行为矫正的方法。

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校内行为,也关注他们校外的表现,对学生校外行为进行管理,如果学生家长发现老师在校园欺凌方面处理不当,就可以向校长乃至地方教育当局申诉,以追究教师和学校管理疏漏的责任。

2007年,英国启动了一项小学自助反欺凌工程,主要是请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协同老师,一起反对同学间欺凌行为。

德国:从人性入手,从源头上解决

德国对校园里出现的恃强凌弱的“小霸王”关注态度鲜明,打击力度也很大,其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西方国家。在对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校园“小霸王”,校方有权把他送到“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强制管教,

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从爱护小动物开始,通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这种以亲自动手喂养小动物为载体的“善良教育”,已经成为德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要尽力相帮,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公德。

挪威:政府支持,学校干预,全民行动

在挪威,政府鼓励学校对包括网络欺凌在内的校园欺凌问题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学校建立了全校范围的反欺凌政策。

例如,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 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

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范文3

关键词:网络欺凌;青少年;危害;对策

在生活当中,用肢体行为攻击受害者,或者用孤立、恶意中伤、排挤、传播谣言等方式来达到让受害者心灵受伤的目的,都属于欺凌行为。因此,有人把欺凌定义为恃强凌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以及社交网站的盛行,网络世界出现了一种欺凌的新形式――“网络欺凌”。青少年是网络欺凌的主要对象。笔者通过大连心理咨询机构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大连地区部分学生患有学校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网络欺凌。

一、“网络欺凌”行为界定及其现状

(一)行为界定

欺凌:在生活当中,用肢体行为攻击受害者,或者用孤立、恶意中伤、排挤、传播谣言等方式来达到让受害者心灵受伤的目的,都属于欺凌行为。因此,有人把定义为恃强凌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指 恃强力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关于“网络欺凌”,大众比较认可的概念是:个人或者群体通过网络或者通信工具对受害者进行侮辱、威胁、骚扰的行为。常见的现象有:在网上对其他网民使用语言暴力;把受害人资料(如真实姓名、容貌等)公开,俗称“起底”;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这些相片旁加上诽谤性文字,俗称“改相”;在论坛中通过发帖甚至“洗版”等方式公开侮辱受害人,等等。

所谓“网络欺凌”(Cyber-bully),是指通过在网络(包括电脑、手机或其他可以连接网络的通讯媒体)散布个人隐私、图像,甚至是虚假的谣言等来使受害者在线上和线下遭到骚扰和侮辱。这种被公开或者匿名侮辱的经历会给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严重的甚至导致很多青少年的抑郁与自杀行为,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 现状

“网络欺凌”(Cyber-bully)开始演变成全球的浪潮,并逐渐成了困扰各国的校园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的香港与台湾都有资料与数字显示,有10%-30%的青少年遭受过“网络欺凌”,美国、日本都有过“网络欺凌”受害人不堪痛苦而自杀的相关报道。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香港游乐场协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联合在广州、香港及澳门三地同步进行了一项有关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调查,并在2013年11月12日了《穗港澳青少年网络欺凌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在2460个调查样本中,有394名欺凌者及469名受害人,约占调查样本的16%和19%。可见,在“网络欺凌”现象中,青少年当中的欺凌者和受害者人数是相当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都接近两成人数[1]。

二、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行为透析

导致青少年产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外也与外在的环境密切相关。

(一)内部因素

1.基于青少年自身特殊的心理特点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是受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认为不能委屈自己,不满意就要表达出来,这是自己的权力,在性格上难以,加上好胜且不安分,尤其是女孩子她们在学校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并用各种损招排斥、报复一些她们认为与众不同或是不合群的同学。因为网络具有传播面大、传播速度快、便捷等特点,成为了这些青少年攻击他们“看不顺眼”的同学的首选途径。

2.青少年缺乏管理情绪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很多青少年与同学同伴生矛盾后,由于缺乏合理的沟通方式,导致愤怒与敌对情绪较高,而因为个体缺乏应对这些情绪与冲突的心理技巧与方法,带着这种情绪状态面对网络时,其极高的负性情绪导致了思维的偏激,一些偏激的、冲动的思维、观念与想法萦绕脑中,挥之不去,此时他们已经失去了理性,无法对他人形成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完全处于偏激、敌对片面、钻牛角尖的状态,消极思维又进一步推动负性情绪,在大脑中不断地增强循环,这时那些恶意中伤的、夸大的、甚至是诽谤的语言经由指端流淌而出,个体不会想到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给别人带来的伤害。而这种行为很容易与网络建立条件反射,即每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只要打开电脑,其负性情绪与消极思维首先优先兴奋起来,长期以往,甚至发展成个体从事“网络欺凌”的一种超凡的能力与灵感。

3.弱势群体表达不满的途径

有时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一些令人气愤的网络欺凌事件的肇事者在现实生活竟然是性格内向、软弱、胆小的个体,呈现出双重性格。当一些孩子因为性格懦弱而不敢在现实的世界里去对抗比他强大的同学,他可能会选择网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们是弱者,只能在虚拟的世界去实现他们成为强者的梦想。

(二)外部因素

1.社会大众转播媒体的负面导向作用

电视剧与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的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起到了不良的导向作用。如2004年美国就曾以女孩的欺凌行为为题材拍摄的《坏女孩》,韩国的《我的野蛮女友》、 台湾的《流星花园》等影视作品的风靡一时,其中很多情节是关于主人公的暴力与欺凌行为,其实对青少年的以强欺弱、以大欺小、拉帮结伙等欺凌行为提供了示范与效仿的榜样。

2.网络欺凌行为容易实施

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与隐匿性,导致了网络欺凌行为的“去个性化”,使个体需承担的行为后果的风险降低了,导致个体的自我道德约束力也随之降低,沉溺于网络交友的青少年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和人沟通,情绪上易焦虑、易激惹,容易与人发生冲突。所以当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游荡的时候,心中充满的是阴暗与敌对的情绪,而这种敌对情绪激发了他们在网络上表达对某些人的语言攻击行为。

三、网络欺凌行为的危害

网络欺凌行为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毁灭了无数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可以说网络欺凌社会的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研究表明,网络欺凌行为与学生的缺课率有关,遭受过网络欺凌行为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缺课率。即使那些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个体在学习成绩上也没有明显的提高,更多的个体呈现出迷恋网络,成绩下降的状态。

(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危害严重

抑郁是欺负给青少年带来的最明显健康危害之一。青少年早期抑郁的持续发展可能会扩展到整个青年期和成人期。无论是受欺者,还是欺负者都表现出低自尊的倾向,各角色都有严重的抑郁的风险。他们也会因为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诱发物质滥用[2]。

(三)自杀行为

自杀是网络欺凌行为带来的最令人震惊的后果。2013年8月初,一名14岁的女孩因在ask.fm网站表达自己受到抑郁困扰而受到欺凌者的持续谩骂,最终精神崩溃,上吊自杀。短短一年时间,仅该网站遭受网络欺凌而最终自杀的人已经超过10人。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人正在遭受网络欺凌行为的毒害,自杀在他们心中已经是解决这个问题有效途径。

四、减少与预防网络欺凌行为的对策

“网络欺凌”行为已经是网络时代的一个副产品,是需要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下面仅从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角度为大连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预防与减少提出几点建议:

(一)学校要肩负起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

1、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具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给青少年科学的心理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理性处理负性情绪的方式方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具有合理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能力,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提升每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康而优秀的人格品质,如果每个学生的心理能够充满阳光,客观评价与对待外界事物,就会从根本上减少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3]。

2、加强学生的网络素养与道德的宣传教育。利用有效途径进行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与道德教育,但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要创新、灵活、高效,比如可以利用心理课、德育课或者主题班会等形式,采取角色扮演、情景剧、心理剧、头脑风暴讨论等活动方式,对网络欺凌行为进行认识与讨论,让每一个孩子通过活动方式,去真实呈现并真切感受网络欺凌行为给他人心灵带来的巨大伤害与后果,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换位思考等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培养道德情感,培养当代青少年 “慎独”的道德品质,即独自一人是,也能做到善良、正直、公正、行为检点,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会焦虑、内疚与良心不安,以加强个人独处时的修为。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们知道,网络欺凌现象对他人造成的精神伤害,已经构成了侵犯行为,严重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恶意中伤、诽谤、严重的人身攻击导致了他人精神失常或者生命的丧失,是需要承担法律后果,树立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

(二)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与引导,做孩子心灵的好朋友,当孩子情绪上有所波动的时候,要及时关注引导,不让孩子心理留有阴暗与灰尘,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向父母倾诉,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与减少孩子的网络欺凌行为,同时对受网络欺凌的孩子,家长也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与途径保护孩子受伤的心灵,及时解决其所到来的消极后果。同时教育孩子在遭受 “网络欺凌”时,要能够打破沉默,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勇敢地站起来保护自己。

(三)大众传播媒体要有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绿色和谐的媒体环境

大众传播媒体包括网络、报纸、影视作品等要注意舆论导向,多一些对社会正面的积极事件的报道,减少与淡化一些负性事件的报道,如果都社会负性事件大肆宣传与报道,会给媒体受众消极的心理暗示,为大众提供了可效仿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恶性事件报道后,会接二连三的发生同类事件。(如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一下岗工人的校园杀人事件等)

(四)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网络外的娱乐方式

学校与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比如:体育运动、绘画、音乐、棋类等健康的娱乐方式,尤其是鼓励孩子每天都要坚持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调节情绪的最好方式之一,体育运动会通过改变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如肾上腺素的分泌而产生积极情绪。这些活动均会让孩子获得愉悦、轻松、宁静的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思维与对事物的看法均是积极的乐观的与理性的。

(五)网络主管机构要进一步健全网络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内容审核,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保护个人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规定,严格落实先审后发的管理要求,不得转载传播有关“网络欺凌”信息内容,对蓄意传播此类信息的用户关闭账号。

[参考文献]

[1] 姜萍.当代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探析[J]. 广西教育,2014(2).

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范文4

 

 

一、 校园意外伤害的概念和类型

 

何谓校园意外伤害?它通常是指在学校辖区上发生的非人为因素导致的人体伤害事件或者虽有人为因素但并非故意导致的人体伤害事件。校园意外伤害有两个基本要素:其一是在学校辖区范围内,脱离学校辖区的不属于校园意外伤害;其二是在人的意料之外的人体伤害,在人可以控制的意料之内的人体伤害不属于意外伤害。

 

从已经发生的事故来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常见类型大体上包括以下类别:

 

第一,拥堵引起的意外伤害。例如,楼道、厕所、校门、校园内的栏杆、围墙、水泥地面等可能成为“隐性杀手”。第二,体育活动中以及学生之间互相玩耍造成的意外伤害。例如,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例如某小学一男生把篮球打出了围墙,男生翻墙捡球,不幸摔伤手臂。第三,食物中毒造成的校园意外伤害。中毒事故涉及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夏季为多发季节。根据统计,发生在校内的占81.3%,其中发生在学校食堂的占61.5%。中毒原因多为扁豆未炒熟、空心菜等易发虫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外购食品变质、购买无证摊贩有毒米粉等,还有食堂条件差、不按有关要求操作等原因,也有个别投毒事件。第四,因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意外事件。例如四川德阳某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造成1名学生当场死亡、18人受伤。第五,校园交通事故引发的意外伤害。例如重庆市奉节县一无牌无证客货两用车在私自运送27名学生返校途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5名学生死亡、3名重伤。第六,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例如地震、雷击、洪水、泥石流、山体塌方、台风、海啸、冰雹等。二、 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机制(一)构建学校安全预防机制

 

第一,健全安全责任人制度。校长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各部门领导分别就各自负责事项承担安全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第二,健全安全教育常态机制。学校组织相关部分(如消防、公安等)定期对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讲座,时间上每月至少一次。教育内容主要为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如何自救和互相救助、如何使用110、120等紧急电话,等等。第三,健全安全事故汇报制度。学校出现重大伤亡事故要在获悉后第一时间内向教育局汇报,报告采用书面、电话、当面汇报等形式。第四,健全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第五,健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二)构建安全的校园内部环境

 

校园内部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校园客观环境(硬件),二是校园社会环境(软件)。兹分述之。

 

校园的客观环境包括校园宿舍、食堂、体育馆等学生衣食住行的地方。例如1.教学和办公的地方、学生宿舍楼道中的安全出口、学校内部道路旁的照明设施等,应设立好安全疏散指示标记并保障相关的照明设备等切实完好可用。2.实验楼上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必须专人负责保管,在做实验的时候,教师需要全程在场,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防止学生受到化学用品的伤害。3.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楼、计算机中心等场所严禁吸烟。4.加强学校用电管理和维护。学生宿舍不允许私自更改线路,使用大功率的电器。5.食堂中使用的压力容器、锅炉,要质量合格并定期检修。6.校内各种消防设施,要定期检查,并留下检查记录。并设立监管人保障制度——谁负责谁监管。

 

校园的社会环境包括日常影响学生和老师交流以及沟通的政策、规范、风气和管理机制等。良好的校园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安全,较差的社会环境会增加校园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营建安全的校园社会环境:一要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因为学生出现的容易导致校园伤害的偏差行为(诸如酗酒、泡吧、打架斗殴、上网成瘾等)与学习成绩比较差等密切相关。相对应的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较少出现此类行为。因此,学校可以提供专门的资讯和帮扶,例如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二是营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学校应切实采取制度化的措施,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反对懒惰怯懦和欺凌弱小。学校应积极组织乒乓球、篮球、足球、书法、体操、游泳等比赛,使每个学生的特张都得到发挥,提高每个学生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勇气。①(三)构建安全的校园外部环境

 

一是与学校所述辖区的派出所、司法局、街道办(或社区)、卫生局、交通局、文化和教育局、法院排除法庭等建立长期的工作联动机制。二是学校应建立校外危险预防机制。一旦发现校外社会闲散人员(如小混混、古惑仔之类)对本校学生有进行威胁、骚扰或聚众斗殴等事件或有发生此类事件的危险,应及时启动该预防机制。三是可定期请交通局等合作单位派员到学校宣讲。例如教育学生遵守具体的交通安全规则。四是建立校外或假日学生活动安全防范机制。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必须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遵循下列程序: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交给学校领导审阅——获得批准——实施过程中及时反馈——备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组织学生外出活动(例如游玩和进行野炊等),禁止组织类似攀岩等危险活动,在野炊中注意食物的健康和卫生以及用火的安全。(四)构建医药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校医院药品必须有正规进货渠道,该进货渠道需要由卫生许可部门同意(或者在卫生主管部门指导下在特定医药公司购买),不得从药贩子手中购买。

 

发给学生药品时要告知学生安全使用药品方法,并在药袋上写明每日服用次数、服药时间、药量、分几次服完等告知语,警惕用药过量引起的药物中毒。第二,学校医院医生要定期对全校师生进行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做好常见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防止发生全校性传染病事故,影响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第三,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群体防治工作,应遵循学校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预防接种及其他群体防治措施的时间,以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第四,为杜绝意外发生,我市学生疾病防治用药统一由市卫生防疫站提供,各校不得擅自接受其它途径药物。未经市教育局、卫生局、卫生防疫站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组织学生实施群体性防治措施。违者要对当事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三、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法律应对

 

一是建立、健全校园社会保险机制。笔者认为,建立社会保险,转嫁风险责任,使损害赔偿社会化,是解决当前学校事故损害赔偿的一剂良方。就当下而言,应当由教育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保障学生在校安全。在教育行政部门所给的现行保险政策下,学校要强化保险意识,主动购买的“校园责任险”和“学生意外险”等险种。②

 

二是建立、健全校园依法治理机制。学校治理方式的“进化”是当前中小学生校园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校园治理模式以行政指令为主,该种治理模式有见效快、失效快、不持续的弊端,而且隐患颇多。笔者认为,建立、健全校园依法治理机制是学校治理的必经之路。1.理念的更新。认识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要合乎法律的规定。充分保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教育管理的法治化。2.建立依法治理机制。例如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后,学校应及时依法组织调查,并通知保险公司到场参与其中;学校无法自行调查处理的,上报请求有权部门(如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处理。如果出现重大学生伤害事故(如大面积中毒事件),应当由学校所在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如教育、公安、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相关事故详细调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特定时间内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3.受到意外伤害的学生的监护人或其他近亲属必要时可以参加学生伤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并有知情权。4.事故的民事赔偿事项,当事人可以自愿协商处理,或者向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等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5.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人,一般应根据过错程度按比例对受伤害的学生给予赔偿。在当事人均无过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公平原则处理。此外,至于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费用的范围和标准,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措施应依法予以制度化,使之成为校园治理的法律保障。

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范文5

【关键词】中学生 间接欺负行为 受欺负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14-05

欺负行为是中学校园内常见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欺负行为的种类很多,间接欺负行为只是其中一种。间接欺负行为是指欺负者借助第三方对受欺负者实施的精神攻击,如造谣离间、社会排斥、运用人际关系网络孤立受欺负者、背后说坏话等,给受欺负者以精神上的打击。学生之间恃强凌弱的间接欺负行为不但破坏学校的风气,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很多学生欺负他人成性,拉帮结派,欺凌弱小,有些甚至加入犯罪团伙。而受欺负者因此害怕上学,变得焦虑、抑郁、敏感多疑、压抑等,不敢与人交往,慢慢形成孤僻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因为胆怯、退缩而被同辈认为不友好,因此受欺负者更容易受到同辈的忽视与疏远,在受欺负时得不到同伴的支持与帮助,往往成为欺负行为的长期受害者。本文试图探讨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的总体关系,以及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最后探究父母、教师、同辈朋友对间接欺负问题的干预。

一、学校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研究概述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挪威瑞典心理学家 Dan Olweus 已经开始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进行研究,当时仅仅局限于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进行概念上的澄清,使得最后逐渐形成一个边界相对清晰的研究领域。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因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出现恶性校园欺负事件,3 名少年不堪受欺辱而自杀,才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许多精神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针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展开一系列研究,慢慢地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截至 2000 年,已经有加拿大、美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芬兰、英国、荷兰、意大利和日本等 20 多个国家对此开展研究,并就间接欺负行为问题进行各具特色的干预研究。

最早对欺负行为进行研究的 Dan Olweus 教授,他将间接欺负行为定义为“某个学生在某段时间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这种行为包括语言上的辱骂、威胁、嘲笑戏弄等”,并认为欺负行为即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

学校的间接欺负行为与性别、校园因素、年龄、年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个体本身性格的形成、学习的效果等起着重要作用。国外多项调查显示,间接欺负行为不仅对受欺负者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欺负者也产生影响。一方面,受欺负者长期受到欺负会导致情绪抑郁、恐慌不安、心情忐忑等,不能专心于学业,可能还会引发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甚至严重者会导致自杀。由于受欺负者长期受欺负,如果缺乏倾诉对象,往往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对中学生人格发展极其不利。此外,欺负者长期欺负他人,时间长久形成恶性循环,可能会养成暴力的性格,甚至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到目前为止,国外已经形成与间接欺负行为相关的一系列的假说,并研究出一套适用于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措施。挪威和英国的研究者较早地开始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并取得较大成功。他们采用 Dan Olweus 制定的欺负行为问卷,加深旁观者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认识,精确地把握干预的时期,将欺负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在我,关于学校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小学教师及家长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缺少系统的了解,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今,我国对欺负行为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对儿童欺负问题中存在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对中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及基本特点的研究。相对国外而言,我国对学校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也是比较滞后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

(一)研究对象。南宁市某中学的学生,共 274 人,其中男生 158 人,女生 116 人,年龄范围为 12-17 岁。

(二)研究工具。SMTIH 欺负行为问卷(中学版)的微调问卷,是参考 Olweus 儿童欺负问卷(中学版)进行微调的。问卷主要是对个人事实资料和经验的测量,总共包括 20 个项目,分为 4个不同的维度,维度 Ⅰ 关于朋友,维度 Ⅱ 关于被欺负,维度 Ⅲ 关于欺负,维度 Ⅳ 关于旁观。问卷的重测信度为 r=0.66。

(三)资料处理与统计方法。对收回来的问卷进行认真筛选,将不符合标准的问卷剔除,然后采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分方法从“无”到“有”分别记为 0,1,2,3,4分,共有 8 个题目,分别为第 1,2,3,8,10,15,16,20 题,得分越高,说明欺负/受欺负的频次越高,其他的是反映被试主观感受的项目,根据所得数据的分布情况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比例。

(四)实施程序。问卷于 2016 年在南宁市某中学实施,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以匿名的形式完成问卷,对收回来的问卷进行认真筛选,将不符合标准的问卷剔除,然后采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总共发出问卷 275 份,回收 274 份,其中男生 158 人,女生 116 人,废卷 1 份。

(一)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总体关系。具体如下:

1.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总体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中学生受欺负者的朋友个数为 2-3 个的人受欺负最多,受欺负的频率集中在 1-2 次上;有许多同辈朋友的人受欺负的频率次之,同样的,受欺负的频率也是集中在 1-2 次上;没有朋友的人受到的间接欺负是最少的。

2.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相关关系。由表 2 可以得出,同辈朋友个数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相关性为 -0.165**,对应的显著性 P=0.006

(二)同辈朋友多少与故意散布谣言或造谣诽谤的关系。具体如下:

1.间接欺负各个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由表 3 可以看出,在间接欺负的各个类型中,故意散布谣言发生的频率是最高的,占 27.73%;其次是通过其他形式来实施间接欺负行为,占13.14%;最后是造谣诽谤行为,占 9.85%。

2.同辈朋友的个数与故意散布谣言的关系。由表 4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的多少与故意散布谣言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故意散布谣言的事件(占 47.06%)。由表 5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个数与是否会发生故意散布谣言的相关性系数为 -0.175**,对应的显著性为0.004

3.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的关系。由表 6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的多少与造谣诽谤的发生存在紧密联系。有一个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造谣诽谤的事件。由表 7 可以看出,同辈朋友个数与是否会发生造谣诽谤的相关性系数为 -0.092,对应的显著性为 0.130>0.05,说明同辈朋友个数与是否造谣离间差异不显著,且总体不存在一致性。

(三)不同性别中学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性别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各个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由表 8 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的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和女生的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排首位的都是故意散布谣言,但是女生所占的比例要高于男生。

2.不同性别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由表9 可以看出,将男生、女生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的百分数观察发现,男生、女生的受欺负者所占的比例并不高。通过受欺负者的人数来看,发现男生的受欺负者人数多于女生。

3.不同性别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由表 10 可以看出,对不同性别的中学生自我报告受欺负者的平均数进行单因素简单方差分析(One―Way ANOVA),F(1,272)=5.832

(四)不同年级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年级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各个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由表 12 可以看出,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排在首位的是故意散布谣言,其次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实施间接欺负行为,排在最后的是造谣诽r。

2.不同年级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由表13 可以看出,将一年级、二年级的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的百分数观察发现,一年级、二年级的受欺负者所占的比例并不高。通过受欺负者的人数来看,发现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人数减少。

3.不同年级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由表 14 可以看出,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自我报告受欺负者的平均数进行单因素简单方差分析(One―Way ANOVA),F(1,272)=0.9820.05(见表 3),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无显著的差异。由表 15 可以看出,对一年级、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自我报告受欺负者的平均数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F(2,273)=3.599,P=0.245>0.05,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发生无显著差异。

(五)对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干预情况。具体如下:

1.老师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由表 16、表 17 可以看出,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者向老师报告的占55.26%,而 44.74% 的同学不向老师报告;计算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老师之间的 Spearman 相关,发现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老师之间呈正相关,r=0.618,P=0

2.父母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由表 18、表 19 可以看出,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者向父母报告的占43.86%,而 56.14% 的同学不向父母报告;计算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父母之间的 Spearman 相关,发现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父母之间呈正相关,r=0.661,P=0

3.朋友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由表 20、表 21 可以看出,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者向朋友报告的占82.46%,而 17.54% 的同学不向朋友报告;计算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朋友之间的 Spearman 相关,发现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受欺负次数的多少与是否告诉朋友之间呈正相关,r=0.676,P=0

四、讨论分析

(一)同辈朋友多少与间接欺负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呈负相关。从变化趋势来看,同辈朋友个数为 2-3 个人,发生间接欺负的概率较高。同辈朋友越多的人,受到的欺负次数就越少。同辈朋友多的人,形成小群体的力量就大,抵抗外界欺负的能力就会相对较高。

(二)同辈朋友多少与故意散布谣言和造谣诽谤的关系。具体如下:

1.间接欺负各个类型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故意散布谣言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发生的比例是最高的。故意散布谣言这种间接欺负方式,不易被人觉察,对受欺负者的伤害程度大,是最直接的间接欺负他人的方式。

2.同辈朋友的个数与故意散布谣言的关系。研究表明,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但同辈朋友的个数并不是越多越好,以有一个要好的朋友为宜。这种间接欺负行为的产生,是由学生同伴群体的“同质性”所产生的。学生同伴群体的“同质性”的特点是群体成员在行为、学业成绩上及兴趣爱好上具有较高相似性的群体。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被结成团伙的人欺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多与人交流,结交朋友,但也要注意谨慎择友。

中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和自我判断能力都非常弱,同伴群体的某一个小小干扰都会影响到其他成员的判断,导致同辈朋友个数太多的人,可能会因为同伴群体的“同质性”而发生故意散布谣言的行为。

3.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的关系。研究表明,有一个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造谣诽谤事件,且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学生常用的负性情绪调节策略依次是表达倾诉、转移注意、压抑、接受、回避、责备别人、积极幻想、哭泣和分析问题等。说明中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的主要方式是表达倾诉,当其只有一个要好的朋友的时候,他将会选择向要好朋友进行倾诉,这就成为造谣诽谤的导火线。同辈朋友的个数与造谣诽谤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说明朋友的个数并不是越多越好的。

(三)不同性别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性别中学生在间接欺负各种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之间发生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有所差异,虽然男女生发生间接欺负行为方式排在首位的都是故意散布谣言,但是女生是以造谣诽谤次之,男生是以其他形式的间接欺负行为次之,且女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男生。这与 River 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Lever 认为男生有较广、较分散的社会网络,而女生更喜欢关系密切的小团体生活,因而间接欺负更可能给女孩造成伤害,更容易成为女生之间攻击他人的“有效”方式。

2.不同性别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总体的比例并不算高,但男生受欺负者的人数与女生受欺负者的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男生人数要多于女生。这说明男生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率要显著地高于女生。由于我国现今性别观念变化,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教养方式及教师教育方式“趋同化”,使男、女生都倾向于建立自己的广阔而分散的社会人际网络,但男生更可能使之成为进行间接欺负的“有利”条件。

3.不同性别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上存在的性别差异,不论是单因素方差分析,还是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都表明中W生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故意散布谣言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比女生更有可能成为受欺负者。显然,这种性别差异的产生的原因很多,是遗传生物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认知和移情特点与特定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四)不同年级中学生的间接欺负行为情况。具体如下:

1.不同年级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各种类型上的总体情况。研究发现,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之间发生间接欺负行为的方式有所差异,一年级学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二年级的学生,这一结果与前人研究的间接欺负行为的年级差异情况相一致。

2.不同年级中学生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情况。研究发现,一年级和二年级中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所占总体的比例并不算高,但一年级受欺负者的人数与二年级受欺负者的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年级要多于二年级,这说明受间接欺负学生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下降。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又刚进入中学,生理和心理各方面还不成熟,胆小怕事,因此容易遭受更多的欺负。

3.不同年级中学生与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在间接欺负行为的发生上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不论是单因素方差分析,还是二因素方差分析。而一年级和二年级在所受间接欺负行为类型、受欺负者的人数这两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一年级受故意散布谣言的比例高于二年级,一年级的学生比二年级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受欺负者。但就总体方差而言,一年级和二年级受间接欺负的变化不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受到被试的数量和测量工具的局限性而造成的。

(五)对间接欺负行为问题的干预情况。具体如下:

1.教师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研究发现在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有大部分的受欺负者愿意向老师报告。研究结果还显示,越是频繁受欺负的人就越是愿意跟老师报告。这个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不符。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更注重校风建设,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即使有偶然的间接欺负行为发生,学校也会即使发现制止,并且老师在师生关系中不再是处于控制的地位,而是师生平等,学生更愿意与老师交流。老师的年轻化发展,不会对校园的一些间接欺负行为熟视无睹,学校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生理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2.父母对间接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研究发现,在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大部分的受欺负者不愿意向家长诉说。越是频繁受欺负的人就比较愿意跟父母诉说,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一方面,在受欺负者家庭中,虽然家庭环境比较温馨和睦,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缺乏正确的教养方法,也很少鼓励孩子独立,过分保护子女,亲子之间多是矛盾性的关系;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与生理急剧变化的青春期,他们这一时期的叛逆对象就是家长。因此,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不会倾向于向家长求助。

3.朋友对间接欺负行为干预情况。研究发现,在间接欺负行为发生之后,有大部分的受欺负者比较愿意向朋友倾诉。越是频繁受欺负的就比较愿意跟朋友倾诉,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大体上保持一致。低年级的中学生与朋友的联系非常频繁和密切。朋友作为一个同龄人,更了解受间接欺负的心情,更能与其进行心的沟通,同时也更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受欺负者走出欺负的阴影。总而言之,在受间接欺负之后,他们认为向朋友的倾诉最有效。

五、结论

第一,中学生受欺负者的朋友个数为两到三个的人受欺负的频率最高;同辈朋友越多,间接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越少。

第二,故意散布谣言在间接欺负行为中发生的比例是最高;没有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有一个同辈朋友的人更容易发生造谣诽谤事件;朋友也不是越多越好的。

第三,中学生在g接欺负的不同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男生;男生受欺负者的人数要高于女生。

第四,中学生在间接欺负的不同方式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一年级故意散布谣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二年级;一年级受欺负者的人数要高于二年级。

第五,大部分受欺负者在受欺负之后,比较愿意向老师报告,或者和朋友诉说,比较少的人愿意告诉家长。并且调查结果显示,越是频繁受欺负的人越是愿意和老师、家长和朋友报告。

【参考文献】

[1]史高岩,张冬冬,刘金同,等.校园欺负行为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0(1)

[2]Zhang Wenxin. Bullying in schools:Some basic facts that we know(in Chinese).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2001(3)

[3]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山东帅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4]Olweus,D.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M].Oxford:Blackwell,1993

[5]Olweus D etc: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a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M].London:Routledge.1999:7-27

[6]张文新,文,鞠玉翠,等.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

[7]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4)

[8]Mynard H,Joseph S. Bully/victim problem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ysenck’s personality dimensions in 8 to 13 year-old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7(67)

[9]陈世平.中小学欺负行为调查[J].社会心理研究,2001(1)

[10]李进拴.校园欺负行为及其干预[N].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1]李国露.初中负性情绪特点及其调节策略调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2]李莉.学校的欺负行为类型、特点及其干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13]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等.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4)

[14]卢晓灵,刘红,张金勇,等.贵阳市中学生欺负行为的现状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3)

[15]孙昭,赵红霞.中学生欺负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