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店内部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店内部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对策
仔细分析酒店业的管理流程与各个环节,不难发现,支撑起酒店最佳赢利模式的,无不将管控的核心放在财务管理上。在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中,赢利模式的追求已然成为酒店投资人、经营者的最大关切。
酒店业为了适应市场,就要全面提升酒店的服务。酒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财务管理是这些问题中最为重要又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基于酒店本身的构造比较复杂,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也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的酒店财务管理的问题,并对酒店内部控制的措施和管理对策以及酒店的发展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一、酒店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酒店业作为经营的行业,其财务状况决定了其发展的基础,所以酒店管理必须明确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务管理是酒店管理的基础
酒店在经营的过程中,资金的收入、分配都和财务息息相关,而财务状况是最能直观反应酒店经营状况的要素,所以无论是酒店当前的运营管理,还是酒店未来的经营计划,都必须以财务为基础,财务管理能够监督和控制酒店经营活动,良好的财务状态也是酒店能够长期经营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二)财务管理是酒店与外部沟通的桥梁
财务管理能够为酒店提供酒店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信息,以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各种报表为基础的财务信息,可以为酒店的会计核算作为基础,并且能够很好的反应酒店在经营的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这些经济信息也是酒店和外部进行交流的数据与基本材料,并且在酒店财务经营的过程和酒店经营的结果的评价时,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数据。
(三)财务管理是酒店经济效益的导航仪
在酒店经营的过程中,财务管理随时随地的收集酒店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数据,这些经济数据高度敏感,能够第一时间反应经营状况,时效性的特点也非常显著,酒店在经营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财务管理的各项指标可以很及时的反应情况,比如收入和支出的配比问题、酒店经营管理是否良好等等,都可以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的运算、分析、预测发现问题以及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而提出酒店经营应该注意和改进的方面,从而进一步有利于酒店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酒店长期的发展。
二、现代酒店财务管理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内部控制力有缺陷
所谓酒店的内部控制力,即是酒店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酒店内部控制能力决定了整个酒店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酒店财务管理的水平,当前情况下,酒店内部人员密集且众多,消费群体广且流动性大,价格层次高低不一等特性,在这些复杂的现状下,如果酒店的内部管理系统设计不合理,便会加大酒店经营的难度,不利于优化配置,也不利于成本节约,会导致资源浪费,酒店经营困难等问题。比如某沿海城市度假区的一家中型星级酒店,由于各部门人员编制、工资预算不合理,导致餐饮部人工费率高达50%,餐饮严重亏损,原因很简单就是内部管理设计不合理,餐饮部的岗位设置过多且分散,不仅浪费人工成本,员工都吃“大锅饭”,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缺乏。
(二)酒店的投资行为不具有科学性
当前的酒店业,尤其是一些档次高级,服务高端的精品高星级酒店,其前期的建设投入成本大,其回报周期长且回报率低,在对市场分析不充分的情况下,对酒店的发展状态和当前市场定位不清晰的情况下,没有科学的规划和调查就进入此行业,风险大,一旦遭遇问题很容易造成投资失败。比如某些酒店内部投资桑拿等养生项目,由于中国国情及法律法规的要求,消费者对养生项目的环境有较高要求,然而一旦投入下去,其经营状况又要受到政策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有些项目,形成投资大、风险大的不稳定经营局面。
(三)酒店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
财务管理是酒店经营和发展的核心,没有好的财务管理系统就没有好的酒店发展前景,而酒店中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更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现在的社会,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酒店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性强的财务人员,不能对酒店的经营进行良好监管、计划与预测,会影响到酒店管理的方方面面,而酒店常常忽略了财务管理中财务人才的重要性,缺乏培训和职业教育规划,不利于酒店的长期发展。目前,在不少地方的宾馆酒店,使用品牌连锁经营,由管理团队管理,不注重自己酒店财务团队建设,加上酒店财务部门属于后台部门,员工资历较浅,往往受制于其他经营部门,比如销售部门、餐饮部门,不能很好地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四)酒店的预算管理制度缺乏或滞后
在酒店的若干重要财务管理制度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实现酒店目标管理的重中之重。预算管理可以为酒店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出预测和制定发展方案,但由于国内酒店行业普遍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导致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参与预算人员的素质不高,预算不准确,没有把握酒店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总的来说,普遍没有系统的预算管理体系。即使有的酒店建立预算体系,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只是每月拿来与实际数据做一些对比,不能通过预算管理实现酒店经营的预期目标。
三、提高内部控制的对策
财务管理可以说是酒店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对酒店经营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酒店的长期良性发展和经营上的盈利,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酒店内部控制离不开人才
酒店的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成本控制,良好的成本控制需要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酒店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行成本控制的同时也要不断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把员工工作的热情激发出来,把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酒店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提高酒店经济效益。比如上面提到的某人工费率过高的酒店,后通过并岗缩编等整合措施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推进人才发展战略,构筑长期的、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人人有机会,个个有平台”的职业发展人才培养机制,对员工进行一专多能培训,让员工能提升业务水平轻松上阵。酒店的关怀备至与职业发展平台也让员工寻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更增强了酒店的竞争优势和凝聚力。
(二)建立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要建立良好的酒店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完善的预算体系,必须将预算分解到小目标再到个人,协调共同完成预算目标和任务。在预算编制方面,要打破原有的定期预算的方法,灵活的根据市场的情况,实行灵活的按月或者按季度进行酒店的预算,优化资金配置。同时也要加强财务管理的事中监督,对大的项目或者大金额投资时,要实施全面的监控。最后也要注重事后监督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实施绩效管理,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酒店的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素质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能够起到提高整个酒店财务人员的素质的作用,高级财务人员可以对酒店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培训体系,对每个员工都要重视其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开拓视野,例如培训外语可以提高酒店接待外宾的能力,酒店员工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对话,也可以增强酒店的国际视野。比如某酒店财务部门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个员工都能系统地学到财务知识。同时每半年开展一次员工的技能与专业业务知识大比武,不仅比财务理论知识,还要根据所在岗位的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财务管理见解。酒店给予成绩优秀的员工加薪及晋升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提高酒店的品质。总之,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融入到培训中,不断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团队精神与凝聚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使全体员工都能更好为酒店服务。
(四)强化成本控制工作
在酒店财务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注重成本控制工作,成本是酒店经营的生命线,而在成本控制中,首先要注重的是控制采购的进货成本,因为酒店采购进货是酒店资金周转的第一部分,所以物料的采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成本的控制直接决定了酒店的盈利水平,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采购制度,对成本进行全程的核算和监控。有必要实行多渠道采购,货比三家选择同质最低价,同时顺应市场、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直销平台,把控采购成本。与供货商签订90天付款协议,保证酒店资金运转有序,降低财务费用的发生概率。
结束语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励,酒店业的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酒店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经营,加强内部控制能力,强化成本控制力度,不断重视财务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发展和创新酒店内部财务管理的方法,使酒店能够持续稳定的经营并有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洋.经济全球化下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J].科技致富向导,2014(2)
[2]刘彩虹.浅谈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与思考[J].华章,2014(3)
[3]齐雪桥.论酒店财务管理的特殊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3(6)
酒店内部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酒店管理;问卷;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8603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文文化的综合化,酒店业数量增加,同时也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然而,酒店服务的同质性,使酒店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一直以来,酒店业的服务都为消费者所诟病。由此,通过对各大酒店管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酒店的发展趋势和酒店内部管理及服务环境,对调查结果深入分析,有助于洞察酒店业存在的症结,对酒店管理体系进一步改善提出建设性建议,推动酒店不断向前发展。
1大学生关于酒店消费者调查问卷(A)
各位先生/女士:
您好!我们是XX大学的在校学生。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酒店管理方面的调查研究,耽误您一些宝贵的时间,本次调查无任何商业目的,仅为我们自己研究所用,请放心回答,多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本问卷制作于X年X月X日。
[请将您认为是正确答案的代码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中!谢谢!]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的年龄是:()
A.22岁以下B.23-30岁C.30-45岁D.45岁以上
3.您的学历是:()
A.初中及以下B.高中(中专)
C.大学专科D.大学本科E.硕士及以上
4.您的职业是:()
A.高级管理人员B.中级管理人员C.专业技术人员D.专职销售人员
E.一般职员F.政府或事业工作人员G.离职退休人员H.工人
I.务农人员J.军人K.学生L.其他(请填写)
5.您的个人年收入:()
A.2-3万B.3-5万C.5-10万D.10-20万E.20-50万F.50万以上
6.您最常出行的目的:()
A.商务B.旅游C.探亲访友D.展览会/会议E.公务F.其他(请填写)
7.您平均每年外出入住酒店频率为:()
A.3次以下B.4-5次C.6-10次D.10次以上
8.您每次出行的平均天数:()
A.1-3天B.4-7天C.8-15D.15天以上
9.您会选择哪种主体类型的酒店:()
A.商务型B.经济型C.度假型D.会议型E.青年旅馆
10.您平常入住酒店能接受的价格为:()
A.200以下B.200-300元C.300-500元D.500-700元E.700以上
11.您选择酒店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酒店品牌B.服务质量C.硬件设施D.信誉E.酒店主体特色F.其他(请填写)
12.您认为酒店收取价格的合理程度:()
A.收费合理B.比较合理C.一般D.不合理(不合理原因:)
13.您对酒店内部的综合环境:()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4.您对酒店服务员的服务态度:()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不满意原因:)
15.您对现大多数酒店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6.您一般选用的订房方式:()
A.酒店网络订房B.携程、艺龙等在线第三方预订C.酒店前台电话订房
D.114等平台电话订房E.企业协议客户订房F.其他
17.你是否愿意将钱存入会员卡内,让每次消费自动扣取:()
A.我愿意,我经常这样做
B.我愿意,可以不需要每次都去排队付款了
C.我比较担心金钱的安全
18.您主要通过什么渠道获取酒店相关信息:()
A.同事、亲戚朋友B.报纸及杂志C.网络媒体D.广告牌或酒店标志E.其他
19.您希望酒店内有哪些功能(限选三项):()
A.餐饮功能B.酒吧咖啡厅C.娱乐功能 D.阅览室E.健身室F.其他(请填写)
20.您希望酒店给您的最强烈的感觉是:()
A.放松、减压B.温馨、舒适C.精致、高雅D.私密、尊贵E.其他
21.对于一个酒店来说,您觉得必须达标的硬性条件是什么(限选三项):()
A.酒店房间硬件设施B.酒店服务品质C.人性化服务D.酒店文化
E.酒店整体风格及环境F.酒店周边环境设施G.其他(请填写)
22.您除住宿外,还期望酒店提供哪些服务(限选三项):()
A.商务服务B.会议服务C.购物服务D.洗衣服务
E.接送服务F.购票服务G.自助烹饪设施H.其他(请填写)
23.您对目前酒店行业的其他宝贵意见及建议:
2大学生关于酒店员工调查问卷(B)
各位先生/女士:
您好!我们是XX大学的在校学生。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酒店管理方面的调查研究,耽误您一些宝贵的时间,本次调查无任何商业目的,仅为我们自己研究所用,请放心回答,多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本问卷制作于X年X月X日。
[请将您认为是正确答案的代码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中!谢谢!]
性别:酒店名称:所在部门:
1.您的年龄是:()
A.20以下B.21-25岁C.26-30岁D.31-40岁E.40岁以上
2.您的学历是:()
B.初中及以下B.高中(中专)C.大学专科D.大学本科E.硕士及以上
3.您现在的任职时间:()
A.3个月以下B.3-6个月C.6-12个月D.1-2年E.2年以上
4.您认为酒店目前的工作环境:()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很差
5.您认为目前的工作:()
A.很合适,并且有信心、有能力做好B.是我喜欢的工作,但我的能力有所欠缺
C.不是我理想的工作,但我能够做好D.不太适合,希望换一个岗位
6.您认为您的上级(请将以下选项填到以下括号中):
A.是的B.不置可否C.不是
①能够公平公正对待部门员工()
②对我比较尊重,能倾听我的意见()
③能够经常指导我的工作,指出不足及改进方法()
④员工都对他(她)感到信服()
7.您认为本店对员工的绩效考评会合理吗:()
A.非常合理B.比较合理C.一般D.不合理
8.请问现在的工作制度与保障是否让您满意:()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
9.和您目前的工作付出相比,您对目前的收入满意吗:()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10.请问现在工作其薪酬福利分配的公平性是否让您满意:()
A.非常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D.不确定E.极度不满意
11.您对目前酒店的福利政策(节假日福利、全勤奖、年终奖、带薪休假等):()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置可否D.不太满意E.完全不满意
12.酒店的晋升机制明确、合理:()
A.非常合理B.比较合理C.一般D.不合理
13.您对本店培训(请将以下选项填到以下括号中):
A.很满意B.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①新员工入职培训()②部门在岗培训()
③培训数量()④培训时间安排培训效果()
14.您对公司管理创新及改进方面的工作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D.不确定E.极度不满意
15.您对本店企业文化建设:()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6.您认为以下哪些方式最能够更好的提高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限选3项):()
A.对工作给予评价及奖励B.提高工资收入C.改善福利
D.给予更多培训机会E.给予职位晋升F.其他(请填写)
17.您希望通过何种方式的培训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限选3项):()
A.增加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授课B.开展学历进修C.不同部门间调动
D.部门内工作岗位轮换E.外派培训F.其他(请填写)
18.你认为本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人员素质差B.人际关系复杂C.职权不清D.分配平均
E.考核流于形式F.沟通不畅G.权力过分集中H.制度不健全
I.发展目标不明J.其它
19.我认为目前跳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公司没前途,谋求个人发展B.工资太低C.个人能力没有充分发挥
D.人际关系不好E.福利不好F.其它原因
20.您准备多长时间在这里发展事业:( )
A.不到12个月B.1-3年C.3年以上
21.您对目前酒店或部门工作有哪些宝贵建议:
3问卷设计说明
3.1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酒店的数量与日俱增,加上酒店业服务的综合化,酒店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坚持提高服务质量,改善酒店的管理体制势必成为酒店发展的不二法门。酒店的服务质量与员工的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员工的服务质量更是影响酒店盈利的直接因素。服务质量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和酒店管理水平?为了解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现状及酒店员工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对各大酒店进行专业的调查研究,进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建议来帮助酒店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获得更好的效益。在俞老师的指导下,我组成员苏刚、李丹、叶莉芬、高曼、李婉、朱娣灵制作了大学生酒店管理调查问卷,以期付诸于社会实践。
3.2调查内容的设计
3.2.1调查对象的确定
消费者是服务的受体,是酒店服务质量的检验者,对服务质量的优劣有客观的评判权,能够客观揭示酒店服务存在的潜在问题,同时也会折射出酒店内部管理存在的缺陷。员工是酒店服务的主体,是酒店服务质量的根本保障,是酒店的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本项目调查的重点。结合消费者和员工的双面信息,能更充分掌握酒店的相关信息。为了对各酒店的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我们制作出A、B两份问卷,调查对象分别是消费者和酒店的在职员工。问卷A,问题1-5对消费者的身份、社会阶层、文化程度个人基本信息进行收集,确立调查对象为酒店消费者。问卷B,问题1-4对酒店员工个人基本信息进行了收集,确立调查对象为酒店员工。
3.2.2调查范围的确定
问卷A的调查对象是酒店消费者,问题1-5调查的内容包括消费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个人基本信息,以便于其它问题的综合研究。
问题6-8调查消费者的出行情况;
问题9-11调查影响消费者选择酒店的相关因素;
问题12-15调查消费者对酒店的综合评价;
问题16-18调查消费者获取酒店信息的渠道及订房方式;
问题19-23调查消费者对酒店业的需求期望及建议;
结合以上调查的各个方面,能够体现消费者的整个消费过程及消费后感受,也是酒店内部管理问题的反映。B卷调查的对象是员工,同样包括对员工性别、年龄、学历、所在部门等基本信息的收集,问题4-5调查目前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问题6调查员工与上级的关系;问题7调查公司对员工的绩效考评;问题8调查酒店的管理体制;问题9-11调查员工对薪酬、福利的满意度;问题12-13调查调查员工的晋升,用人机制和培训;问题14-15调查员工对酒店管理创新及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其他问题则对员工的需求和对公司的意见进行了调查。B卷的调查内容主要是酒店员工的满意度,通过调查酒店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福利政策、工作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来分析这些因素对酒店管理及服务质量的影响。
3.2.3影响酒店管理质量的因素
酒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从业人员具有数量多、密度大、年轻化、成分复杂等特征。人和组织等许多方面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酒店的管理质量,从总体上来说,人的性格特征、工作任务的性质、工作过程中的角色、文化价值观上的一致性以及工资福利,都会影响员工的满意度。我们把重点放在研究酒店的公司体制、部门职能、管理制度、福利政策等比较重大的影响因素上,这些问题大体是:(1)员工对酒店管理人员的满意度;(2)酒店用人机制是否合理;(3)员工对酒店福利政策的满意度;(4)酒店是否会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舞员工工作;(5)员工继续在酒店工作的意愿如何等等。
4结束语
酒店需着眼未来,把握酒店发展大局,把酒店建设成为符合时代需求,和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品质酒店。通过调查,对酒店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深入了解,探究当前酒店业的基本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将酒店服务更加全面、周到、发展水平更高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凯.论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经济工作导刊,2012,(15).
[2]郭敏文.餐饮服务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张雪明.浅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2,(02).
酒店内部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酒店从业人员;调查研究
一、贵州省酒店业从业人员现状
(一)从业人员总规模快速增长。2000年后,随着贵州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2010年贵州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贵州拥有星级酒店214家,到2009年增长到323家,平均每年增长近15%。同时,酒店从业人员数量也大幅度增长,根据2010年贵州十二.五旅游人才规划调研得到的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酒店从业人员数量为2.6万人,到2009年已达到8.6万人,平均年增长46.2%,并且酒店从业人员总数在旅游行业和部门中一直占居首位,2009年从业人员数量占整个旅游从业人员总数的33.5%。
(二)从业人员学历与专业结构状况。根据国家旅游局十二.五人才规划对旅游人才的定义,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均称为旅游人才。根据以上定义,贵州酒店业旅游人才总数从2005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省各行业、部门旅游人才总数的首位,2005年酒店业人才总数为9753人,占当时全省旅游人才总数的56.3%;到2009年酒店人才总数达到31377人,占全省旅游人才总数的57.3%,人才数量年增长44.3%。但人才数量与从业人员总数比较,比重并不理想,十一五期间,平均比重仅为37.02%。从人才学历结构分析,2005―2009年大专学历从业人员平均占整个酒店业人才的81%,本科生大约占19%,而研究生学历为数甚少,到2009年仅8人,并全部集中在贵阳。
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省酒店从业人才所学专业结构呈现出管理类学科占据强势,约占所调查学科的42.5%,其他略占优势的学科依次为市场营销7%、信息与通讯工程或计算机技术5.7%,财务管理4.7%,而星级酒店奇缺的外语类人才占全部调查总人数的不到0.1%。
(三)从业人员地区分布状况。根据各地州市酒店业调研结果分析,贵阳市、遵义地区、黔南州、黔东南州是酒店从业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2005年―2009年从业人员占全省酒店从业人员总数平均每年达到76.7%,并且贵阳市从业人员总数自2005年来一直居各地州市之首,到2009年止,从业人员总数占全省酒店业从业人员总数的36.1%。铜仁、毕节、六盘水地区分布最少,三个地区所占比例还不足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8%。黔西南州酒店从业人数增长较快,但从业人员绝对数量规模较小,反映这一地区酒店业发展迅速,但从业人员总量匮乏的情况。
(四)从业人员流动情况。根据各地州市调研结果显示,在全省各旅游行业和部门中,酒店业从业人员的流失率达到各行业之首,平均达到40%以上。特点呈现出:餐饮部员工流动性较大,客房部、前台员工流动性相对较小;22岁―27岁年龄阶段员工流动性较大,35岁以上员工流动性较小;毕业生在工作1―3年的时间内流动性最大,学历越高、职称越高者流动性越大等特点。
(五)从业人员培训状况。由于酒店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行业内部都较为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在职培训等培训制度相对其他旅游行业较为完善。其中,中低层员工培训主要以酒店内部培训为主,由于行业内部从业人员流失率过大,为节约成本,大多酒店采用定期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培训,而中高层培训主要以短期脱产培训为主。一般情况下,星级越高,内部管理越严谨、经营越正常的酒店,越重视员工的培训。
二、贵州省酒店从业人员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流动性过大,对酒店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目前省内各旅游行业中酒店业人员流失率已占据各行业之首,大量的从业人员和人才流失,一方面会造成酒店内部一系列的成本损失(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和离职成本),对工作绩效带来干扰,对酒店内部的士气、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以及相互的合作也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不利于整个酒店行业的整体发展。而根据抽样调查问卷分析,导致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是:1.员工观念,包括对酒店服务行业的传统偏见,员工对酒店未来工作机会的预期和评价过低等;2.酒店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缺乏对各层次从业人员有吸引力激励机制;3.来自外部优越工作环境的吸引。
(二)酒店业整体发展不成熟,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因缺乏有效激励机制而造成酒店从业人员转行的占整个问卷比例的68%。目前全省酒店业激励机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1.缺乏和忽视对基层员工的激励;2.激励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员工知晓率也低;3.薪酬福利与其他行业比较缺乏竞争力;4.精神方面激励不足,培训重形式,轻效果,对员工潜能开发不够。虽然酒店意识到员工专业素质对营运质量造成的直接影响,但长期以来由于人员流动性高与酒店投入培训成本形成矛盾,致使酒店内部培训过于简单,培训效果差,造成员工培训积极性不高,对本职工作认可度低,最后导致员工离职的恶性循环。 5.激励缺乏公平性,奖惩不分明:6.酒店企业文化匮乏,员工缺乏深层次的精神激励。
(三)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低,不能适应现代酒店的运营。现代酒店业的运营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更讲求酒店内各部门工种的专业化配合。因此,从业人员有无酒店专业背景知识,是否经过相关培训等,会直接影响酒店所提供服务产品的质量。而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全省酒店从业人员中63%为大专以下学历,并且多数为高中、初中文凭,缺乏酒店专业的学科背景。大专以上学历的酒店人才中,管理类学科背景的占42%,由于酒店管理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中的一个小分支,该学科在国内起步也较晚,对口专业毕业生人数有限,导致真正专业对口的从业人员比例更为稀少。此外,与酒店商业运营相关专业如外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等专业从业人员也相当匮乏,严重制约了全省酒店业的正常良性发展。
(四)从业人员分布不均,过于集中于省会城市和高星级酒店。调查资料显示,全省酒店从业人员过于集中于贵阳。2009年贵阳拥有星级酒店为55家,占全省星级酒店总数的17%,而从业人员却占整个行业从业人数的36.1%,并且所拥有的人才总数也占据整个行业人才总数的37.6%。全省其他地州市拥有83%的酒店,却仅仅只拥有64%的从业人员,酒店数量与从业人员配备比例在地区间出现较大差异。此外,全省大专院校教育部门每年培养的酒店人才80%都集中输送到贵阳及其他省外大中城市的4星以上酒店,因此造成酒店业从业人员虽然自2005年来大幅度增长,而地州市一些3星级以下酒店(包括3星级)常出现从业人员短缺的怪现象。
(五)省内酒店业人才培养规模小,培养模式落后。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业急需一大批具有专业背景的从业人才。而目前酒店从业人员供给市场的现状表现为数量增长较快,而人员质量欠佳,大部分酒店始终处于人才奇缺的状态。从人才供给方面分析,目前贵州共有旅游教育培训院校(专业)45所,其中本科层次不到10所,且70%集中在贵阳市,其余为大专和中职层次。2009年贵州省各类旅游学校及专业招生总人数不足6000人,除去非酒店相关专业,以及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毕业生,粗略估计大专院校每年能向社会输送的酒店专业人才不足总招生人数的30%。此外,由于酒店管理专业在国内起步较晚,在省内更是不到10年的新生事物,因此,教学培养硬件与软件上都非常欠缺,表现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少,多为其他专业转行,缺乏双师型教师,并且教学过于理论化,缺乏实操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实训设备简陋甚至缺乏等,导致毕业生难以很快适应酒店实际工作,进一步增加酒店的培训成本。酒店人才供给的规模与质量问题,已成为贵州酒店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三、对策及建议
(一)外部大环境营造向酒店输送高素质从业人员的大通道
1.政府政策引导。基于贵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政府政策应向相关方向有意识进行倾斜。通过政府行为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酒店专业人才;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奖励省外和省内酒店专业相关毕业生留驻本省酒店行业工作;各地州市政府定期为当地酒店行业举办招聘会,为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政府每年投入一部分资金和人力,聘请国外或国内酒店业知名专家为本地区酒店业管理层人员进行培训,或组织专业培训师进驻酒店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政府应多鼓励、扶持建立社会性质的职业培训学校,以解决公立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压力等。
2.市场规律调节。通过酒店人才市场的供求调节机制,多成立社会性质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通过社会和市场渠道,增加对酒店服务人才的供给量,减缓现有旅游教育培训院校培养压力。
3.完善全行业用人制度,营造良好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目前国内、省内酒店都存在员工流失率高,从业人员短缺的现状,其中重要根源之一是国内酒店业起步晚,行业发展不够成熟导致。因此要解决从业人员现状存在的问题,规范、完善全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行业步入成熟期是酒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4.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改善培养模式。在现有的旅游教育培训院校增设与酒店相关的专业,增加每年的全省招生人数。不断改进培养模式,完善教学培养计划,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加快实训室建设,多与本省酒店签订实训基地,多增设实训课程,增加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教育。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定期选派现有教师去酒店实习基地挂职培训,或聘请有较高职位和多年酒店管理经验的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来校授课,以解决“双师”不足的问题。
(二)提升酒店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降低从业人员流失率
1.构建“以人为本”和“能本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对于劳动密集的饭店企业来说,饭店企业的员工是饭店经营运作的基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饭店企业文化是饭店企业减少员工流失的基本和核心的工作内容。同时也要顺应行业的时展,在深入揭示以人为本立足点的基础上,看到人的能力在确立和实现人的主体性及其价值中的基础地位,从而认识到只有以人的能力为本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认识到以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本的价值。
2.完善优化薪酬福利体系。薪酬制度直接反映酒店的物质激励。公平性、具竞争性、透明化的薪酬制度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可实行多元化和分层的薪酬福利制度,以及建立宽幅交叉薪酬制,真正实现酒店内不同层次员工薪酬待遇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3.重视员工精神激励。在重视员工物质激励的同时,更要重视员工的精神激励,特别是针对中高层次员工。具体举措包括:参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关注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特别是中高层核心管理员工,建立酒店与其共同的利益机制;重视员工的专业培训,使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潜力,认同职业发展空间,增强对酒店的忠诚度等。
4.合理设计工作内容,减轻员工工作压力。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工作内容的合理设计和规划,保证工作的多样性、工作任务的丰富性、挑战性、职位的自等,减少员工因此而引起的工作压力,改善员工工作条件及环境,从而降低员工流失率。
参考文献:
[1]郭满女. 地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梧州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高教论坛.2011年6月第6期
[2]达滨.兰州市星级饭店员工流失对策研究.西安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论文.2010年
[3]刘娜.我国旅游饭店激励机制研究.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0年
酒店内部管理制度范文4
摘 要 我国餐饮酒店业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成长,但相比国际知名企业我们的规模和管理还有待提升,这对我国餐饮酒店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组织机构设置、成本费用控制、收入与坏账控制、资金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档餐饮酒店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进行财务管理。
关键词 餐饮管理 酒店管理 财务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餐饮酒店业已作为一个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餐饮酒店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虽然行业内涌现出了全聚德、湘鄂情等上市公司在酒店式经营的道路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快餐连锁巨头肯德基、麦当劳等在规模和管理上依然相距甚远。在此情况下,我们以高档餐饮酒店为例,探讨在竞争中如何利用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
一、财务机构设置层次化
酒店财务管理涉及酒店资金流向的每一个环节,从采购到加工、到销售、到资金回笼、再到采购,都渗透着财务管理。酒店资金的循环过程称作酒店供应链体系,供应链体系是否高效有序运转,决定着酒店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合理的财务机构设置是资金链高效运转能否实现的前提。
国际餐饮酒店行业的财务机构设置一般根据不同的规模、等级和内部管理的需要而制定,没有固定一成不变的模式。对于高档餐饮酒店来说,应分两个层次来进行财务管理,即集团统一资金调配及绩效管理与分店收入成本控制管理。财务结构设置也相应采用分层式,集团财务总部负责资金管理、重大投资活动分析、成本收入控制制度的设计、内部审计和经营业绩评价;各分店财务部可分为四部分:会计核算、信贷管理、成本费用控制、采购供应。在国际酒店的先进管理体制下,采购部通常直属财务总监领导,这样设置便于了解商业、市场行情,降低经营成本,防止滥用资金和积压物资。
二、成本费用管理标准化
财务部下设的成本控制部直属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管理,负责对整个酒店的成本费用控制、毛利率的调整、成本核算、合理库存量的调整等。成本费用控制部的工作范围就是成本费用核算和监督,包括餐饮成本、人工费用、低值易耗品与洗涤费用、能源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对于餐饮成本而言,酒店各餐厅菜单上的每一道菜肴,都必须有一份标准的成本核算单,又称“菜单工程”。集团成本控制中心应与经验丰富的厨师共同完成每一份菜肴的所有原料、辅助配料的分量预算,制作菜肴成本卡。但菜肴的成本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分店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性和原料、辅料采购价格的变化对菜肴成本卡适当作出调整。成本费用控制部要据此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发现有不正常的成本讯号,应向厨师长提出预警,同时出具成本异常情况表,为厨部成本控制管理的分析提供有效的依据,以切实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
对部分常规性的、需求量大的原材料采购,集团可以采取集中定向采购,如与该类原材料的源头供应基地建立良好合作的关系等措施,来降低原料的采购成本。高档酒店的费用控制对总成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可采用预算管理方式,将各项费用预算分解到部门,重视考核的过程,具体可依靠对部门或人员实行激励机制来实现,目的是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合理有效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成本费用控制部应履行好监督的职责,并为绩效奖惩提供合理依据。
三、收入坏账控制精细化
对收入的确定是国际酒店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保证收入准确及时,国际酒店专门设置了日间稽核员(日审)和夜间稽核员(夜审)。日审、夜审人员由内部审计部门委派,日审是指对餐厅送来的菜单定单与日报表核对,从管理制度上保证收入的准确无误;夜审主要负责审核各营业点交来的收款报告和账单,做销售总结报告。一般来说,餐厅收款员下班后,他们的收款机要由夜班核数员去清机,清机号码和钥匙交夜班专人掌握,清机的同时打印出当班收入报告及收款员的值班报告。当天的收入报告第二天早上报告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经过双重审核后,收入的入账、结账的及时性大大提高,也能防止跑账漏账现象的发生。
此外,高档酒店可能因承办宴席或单位会餐等存在大客户较多,对应收账款的授权和信用期实行严格控制,同时加强和客户的联系,尽量做到服务与回款不脱节,最大限度的减少酒店损失。同时,酒店可能涉及到其他的收入,比如小酒吧,洗衣等其他服务,虽然这类收入的比重不大,但是对此类收入的账款也应当进行详细的控制,防止由于一个小失误而引起大的损失。
四、资金管理程序化
国际酒店对现金流量的控制与管理十分重视,“现金为王”的理念深入人心,应由集团财务总部集中管理资金的统收统支,内部控制程序严谨又十分清晰。财务部对库存现金(含银行存款)要求必须每日盘点,并向财务总监提交《每日现金流量表》。现金的盘点由日审人员进行监督,保证库存现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财务部应按规定每月编制现金流量计划与供应商付款计划,并向总经理报告付款情况,以保证现金按规定计划流动。对酒店现金的支付也应进行严格审查,根据不同的管理审批权限,逐项逐级进行审批,缺一项签章现金都不能支付出去;特别是对于涉及大额资金支付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
集中管理酒店资金最大的好处是便于集团调配资金,能够及时调整投资计划和决策,提高资金的回报率。同时,集团统一管理资金,也有利于了解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信贷政策,督促信贷部门尽快回收款项。
总之,餐饮酒店的财务管理是酒店经营管理的核心,酒店内的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人都和财务管理发生着关系,选择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提高我国高档餐饮酒店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应尽快落实餐饮酒店业组织机构改革,实行科学的收入、成本控制制度和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这对我国餐饮酒店行业做大做强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
参考文献:
[1]游亚芹.关于酒店业加强财务控制的再思考.江苏商业会计.2010(03).
[2]杨超.高星级酒店财务再造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07).
[3]张国新.浅谈酒店业财务管理的定位.现代商业.2010(07).
酒店内部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饭店质量 管理 控制
0 引言
随着酒店业快速发展,酒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服务质量已成为酒店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赢得信誉已成为酒店管理者的共识。出售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饭店才是真正一流的酒店,如何搞好质量管理,一直是酒店管理的核心。
1 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1.1 质量的定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是质量管理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对象已从“实体”产品扩展到了“服务产品”和服务过程。包括了产品、组织、体系和融入到产品之中的人,以及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
1.2 质量的重要性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它直接影响到酒店的声誉、形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酒店要获得成功,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从而赢得市场取得经济效益。因此,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已成为酒店经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内容。酒店质量控制实际上是对顾客的一种承诺,它增加了顾客的信心,满足了顾客的心理期望值及心理需求。我们只有保持质量的一致性和持续性才能使酒店的产品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 酒店产品质量体系的组成
谈到酒店质量,我们的直接感观无外乎酒店产品的有形载体和无形内容,特别是做为服务行业,所有为客人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酒店各岗位员工与宾客接触的每个瞬间,都是我们产品的具体体现。
2.1 酒店产品质量的有形载体——酒店硬件设施
酒店的各项设施设备是我们产品的基本元素,它包括酒店客房、餐饮等对客服务设施,以及保证酒店安全、高效运转所必备的后台设备。它们自身质量和运行状态就是酒店产品。在酒店硬件设施方面,做好质量控制有许多相当成熟的方法,比如6T法、五常法。它们的重点都在于突出对酒店硬件品质的持续不断的关注,不断地检查,不停地重复,以此来形成制度,形成员工的良好工作习惯。我们认为,在酒店硬件品质的保障上,培养员工对硬件品质好坏标准的正确认识非常重要,将酒店各项设备的使用和保管落实到每个岗位的具体员工,是工作的重点。“谁都管”往往就意味着“谁都不管”,责任的明确是所有工作有效落实的前提。与此同时,硬件设备维护的责任又具有全员的高度,也就是说,酒店的每位员工对于酒店中的任何设施设备都具有爱护和保养的义务,我们必须在全店上下形成统一的认识,大家同抓共管,酒店硬件的质量才能获得最大保证。同时,对酒店所有设备的前瞻性的管理和把控是硬件质量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们不可以坐等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再来进行维修,必须在各项设备运转良好的时候就要进行系统的保养和巡查,将设备的损坏机率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之所谓“防患于未然”就是这个道理。
2.2 酒店产品质量的无形内容——酒店软件服务
酒店的服务标准与规范、对客服务的全部过程、员工素质与行为表现以及酒店内部管理的整个体系都是酒店的软件,也是酒店产品的更高内涵。
我们不难看出,在酒店软件方面,人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对于酒店各项服务规范和具体标准的贯彻落实,还是酒店员工的个人质素与行为表现,以及在酒店产品“生产”过程中,酒店与宾客的每一次交流和沟通,无不是由具体的个人行为做为载体和表现形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酒店的软件服务质量既是无形又是有形的,对服务质量的把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员工服务意识、行为方式的塑造和调整。因此我们认为:员工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酒店提升软件品质的重点,是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源头。在这一管理方向上我们耳熟能详的管理模式已非常成熟,诸如“关键时刻”概念的引入、走动式管理的运用,强调的都是对酒店服务每个瞬间的掌控,并通过这些方式将酒店服务的要求牢牢植入员工的工作习惯之中。
3 酒店质量管理的对策
3.1 从制度入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
首先,服务质量管理是一项全过程控制的系统工程。由人事培训部牵头成立质量检查管理委员会,以员工手册为依据制定质量“奖罚条例”,从酒店的硬件设施清洁卫生到员工的仪表、举止,乃至宾客的意见,满意度都一一制定出详细的管理制度,推行“奖罚记分条例”。
其次,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管理是一项全方位开展的系统工作。要确保质量工作的有效开展,酒店在号召全员参与质检工作的基础上,形成质检体制和网络。酒店质检办主要对质量工作重点和方向做出部署,主持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菜肴档案、服务标准等。质检部门有针对性地以部门抽查、专访夜查、座谈等形式对酒店的质量情况实施监督,部门质检员对本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全店形成酒店质检办——部门质检组——各班组质检员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及质检办——部门质检员的质检网络,对酒店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的质量工作全方位管理,确保质检工作畅通实施。
3.2 重视并解剖宾客投诉的所有问题
建立定期分析讲评宾客投诉问题的机制,从中研究对策,确定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新举措。细致研究每一项投诉内容,汇集主要问题和重点突出问题,制定完善服务体系和服务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见。
3.3 加强沟通,发挥员工积极性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要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要把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作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倾听员工对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见;发挥每位员工的聪明才智,为酒店优质服务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一经采纳,予以奖励。这也是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方面。它有利于调动员工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珍视酒店质量的自觉性。
其次,质检管理机制建立后,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渠道做保障,工作的落实就会落于空谈,所以一定要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工作。
3.4 质量检查与培训有机结合,保证服务、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在服务、产品质量管理工程里,检查是手段,培训是途径,提高是目的。
3.4.1 质检暗访。请酒店管理方面的同行、专家对酒店服务质量进行暗访是一个好办法。暗访、暗察最大的特点是比较真实。检查人以客人的身份(特殊客人的身份),来体验酒店各项服务。这样能查出酒店内部管理人员平时检查发现不少问题。
3.4.2 要彻底地解决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进行轮训,最好以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工作。培训工作以服务、产品质量的薄弱环节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开展,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保证了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3.5 综合考核质量,建立激励机制
3.5.1 从酒店管理层的角度来看,要建立质量考核与工作激励的机制。
3.5.2 每个月各方面的质量考核情况(宾客投诉、大堂检查、总经理、驻店经理和夜间经理的巡视督导、安全、设备、卫生、纪律等职能委员会的考核检查等),由大堂副理分门别类做一次考核汇总。
3.5.3 这个考核汇总是总经理和驻店经理对每个部门整体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酒店的服务质量是饭店的生命,是不容忽视的,优质服务是现代饭店赢得顾客、取得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保证。对饭店特性的研究对饭店体系的解析,有助于现代饭店企业把握控制服务质量的正确方向,寻找改进饭店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现代饭店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承强编著.
酒店内部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全球化价值链;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59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123-02
一、引言
酒店业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行业之一。目前我国酒店业发展过程中依靠数量型、外延型增长,资源浪费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由于酒店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在不断变化,为求生存与发展,酒店的发展经营管理方式必须进行方向性调整和革新,即进行酒店战略转型。第一,根据酒店转型所处状态,分为顺势转型与逆势转型。在低碳经济时代,顺势转型指的是酒店在经营高峰期,顺势主动加入低碳战略。逆势转型指的是在酒店经营困难时,培育与开发符合低碳经济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再加入低碳战略;第二,基于酒店资源和能力的战略转型,根植于酒店的企业文化转变,加入低碳经济战略的内容,酒店在新的企业经营规则面前,改变企业原有的经营战略,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培育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逐渐形成以单个企业为带动点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行业规范。
运用价值链原理分析在低碳背景下的酒店经营战略是企业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支持活动以及主要价值流程,并分析其增值内容和其他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经营绩效。
二、低碳经济下酒店战略转型价值链内涵
评定碳排放,预测风险机遇,设定目标,优化财务机制和确定外部环境是制定低碳战略的主要工作步骤。低碳经济下,酒店对业务界定和业务运作将形成新的标准,并在产品确定、价值链优化、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进行新的探索。首先,从酒店提品到消费者消费的各环节,生产更具专业性,是将有限资源运用于核心业务的开放式专业化经营;其次,产品—市场的确定,在制定新的低碳经济商业规则的新形势下,应与各国酒店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突破本国市场的局限以开拓国际市场;第三,管理的价值,从酒店内部的各职能部门扩展到与酒店经营有关的分销商与供应商的管理与沟通;第四,组织管理的柔韧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优化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精简管理机构,以建立更适应价值链管理并且能够快速响应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创造性。
基于价值链从产品市场确定到价值链优化及酒店核心竞争力确定等环节,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酒店转型经验。第一,酒店战略转型中对内部环境的转型变为价值链中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权衡关系,成功有效的企业管理经验及多种激励机制的借鉴有利于酒店业务人员在新形势下发挥其业务优势并提高业务水平;第二,组织变革需要借鉴成功酒店精简机构的策略,根据现有酒店的具体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合适的组织构架,在新的组织构架下,精简不必要的组织,减小变革风险;第三,借鉴成功酒店的业务流程管理经验,加强信息流通建设并实施新的业务流程。
三、在全球化价值链背景下酒店转型战略的重新定位
酒店产品从出口国的生产者到进口国的消费者经历采购、生产、销售、出口和进口分销等环节,并构成一个完整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在低碳经济发展初始阶段,国内酒店在战略转型过程中调整自身价值链并将原有的价值链重新组合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酒店战略转型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有利的分析工具。
(一)明确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延伸价值链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树立品牌意识,形成品牌产品,和国外酒店合作,形成自己的品牌;与国外酒店合作,合作中要坚持建设资金的品牌;开发新的低能减排、环保产品;为酒店消费者提供一个符合环保和消费者需要的消费环境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优化业务能力和营销能力,扩大酒店知名度,提高顾客对酒店企业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二)优化价值链,实现成本优势
加强内部管理,努力开发新产品、培育新的业务人员,积极吸取国外酒店在低碳经济来临时的经营经验。增加客户资源并增强企业间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内供应链环节的优势资源以提高新形势下酒店竞争力。
四、结论
针对低碳节能减排各种政策的出台,诸多酒店顺势战略优势,投资者对低碳酒店的日益青睐,为酒店向低碳化转型提供了动力。酒店应基于其核心竞争产品及企业文化,进行内部管理变革与价值链优化工作。在外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进行酒店经营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精简人员,提高效率,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新产品上市时,做好员工培训工作。提高酒店与合作方的沟通能力,并在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增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及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