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法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法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BT;建设项目;审计;优势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一、采用BT方式可为项目业主筹措建设资金,缓解建设期间的资金压力
同时,通过成立BT项目公司,项目建设方可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实现表外融资,可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散投资风险。
二、采用BT方式可以降低工程实施难度,提高投资建设效率
BT项目由建设方负责工程全过程,包括工程前期准备、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建设环节,因而可以有效实现设计、施工的紧密衔接,减少建设管理和协调环节,实现工程建设的一体化优势和规模效益。
三、BT方式一般采用固定价格合同,通过锁定工程造价和工期,可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转移业主的投资建设风险
四、BT项目回购资金有保证,投资风险小
BT方式通过设置回购承诺和回购担保的方式,可降低投资回收风险,其投资回收期限较短。对大型建筑企业而言,BT项目是一种良好的投资渠道,通过BT方式参与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既有利于避免与中小建筑企业的恶性竞争,又能发挥企业自身技术和资金的综合优势。
五、查什么
(一)项目背景
BT项目建设打破了过去由投资人直接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实施投资的传统,改由投资人通过对出资人的融资间接投入建设费用,同时承担融资费用。只是建设项目因融资方式不同导致建设方式改变,并未改变政府是最终出资人的实质,也未改变建设项目资金的国有属性,审计机关有权且有责任对BT项目进行审计监督。2014年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当年11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条例》第三条第四款规定“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投资人,由其承担资金筹措和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后移交政府,政府
按照合同约定回购的项目”,明确了国家建设项目也包含BT建设模式项目。
(二)项目特点
1.BT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BT建设项目明确政府作为委托方将需要建设项目委托投资人和施工单位进行融资建设,并按规定支付其建设费用和融资费用,最终获取建设项目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政府的目标在于降低建设费用和融资费用。业主为特殊主体,即政府、政府组成部门。投资人为具备一定投融资能力和建设资质的投资公司、建筑企业等。
2.BT投资客体的特殊性
其特殊性在于:一是BT项目的客体大部分为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如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公路等,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对其享有建设权和所有权;二是BT投资客体的所有权存在转移性,即业主通过合同方式把某一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的权利和责任委托给投资人,投资人在合同规定时间内,拥有该项目的所有权,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业主回购项目并获得项目所有权。
投资人和施工单位作为受托方接受政府的要约,按政府对建设项目要求进行融资并实施建设,并按约定接受其建设费用,交付建设项目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而投资人和施工单位的目标在于提高建设费用和融资费用,从而获取更高经济回报。
3.BT参与主体法律关系的复杂性
BT项目涉及融资、投资、建设、转让等一系列活动,参与人包括政府、投资人、施工企业、原材料供应商、融资担保人以及其他可能的参与人,从而形成了众多参与人的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
4..BT方式所涉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通过合同确立的
其中包括贷款合同、建设合同、回购协议、回购资金担保、完工履约担保以及联合体协议等,是一系列合同的有机组合。
(三)审计内容
由于采用BT方式必须经过确定项目、项目准备、招标、谈判、签署与BT有关的合同、项目建设、移交等阶段,涉及到政府许可、审批以及资金担保等诸多环节。
重点对项目审批、招投标、合同签订、征地拆迁、设备(材料)采购、工程造价(隐蔽工程验收、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财务收支等环节作为跟踪审计重点。
1.项目审批和招投标审计
BT项目是否经过本级发改、财政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报同级或上级政府批准;融资实施方案、建设方案是否经过同级或上级政府的批准
投资人的确定是否经过公开招投标,如采取邀请招标的,是否经过批准;投资人是否为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财务投资实力及银行资信能力,是否具备国家核定的与融资项目规模、类型相适应的工程施工承包资质,投资人的业绩情况、履约信用、回购价、投资收益、回购期、经营期等内容是否进行了综合评审等;勘察、设计、监理、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是否依法公开招标。
2.对BT项目合同等相关资料审计
加强对合同等业务性资料进行重点审查,包括深入分析相关招标文件,以确定BT项目性质,开展对BT项目背景情况和运作整体情况调查,对政府回购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审计;资金使用、回购款及调整、回购款的支付;双方权利与义务(包括工程管理、质量管理、有关的资金投入等),合同的变更与解释、违约责任及争议的解决方式等内容。BT项目回购价(合同总价)是否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审查回购价的组成及确定原则。
3.征地拆迁审计
一是审核资金在支付的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
二是采取征地包干方式的,审核是否以包干名义,巧立名目挤占征地补偿费用。
三是由村(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配的征地补偿费用,审核是否建立了财务公开制度并定期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收支状况。
四是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是否及时足额支付,应监督其进行张榜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并深入群众调查核实
4.工程造价审计
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是对计量计价审核。在明确承包商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原则和要求前提下,跟踪审计要对项目设计变更和施工单位现场签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在工程相关重大节点进行资料收集,对于土方工程、隐蔽工程等对投资影响较大的工程量实施现场监督,必要时对监理的数据进行现场复测和计量,掌握一手真实数据。
5.设备材料采购审计
重点审查是否设备材料采购招标工作的监督、管理情况。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招投标;是否按招标书中要求设备的技术规格、型号、参数、性能选择了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材料质量、时间、型号等是否符合标书要求,有无质检部门报告;项目采购费用合同规定支付方式是否合理。
六、怎么查
除了按常规建设项目的审计思路外,从审计方法的选取、手段优化和组织形式方面进行创新。在审计方法上将常规审计方法与计算机审计方法有机结合。积极合理运用新型审计手段,以国家审计为主、合理运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等各方力量,最大程度发挥审计效能。审计方式上,结合项目实际,对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采取全程跟踪审计。
七、为什么这么查
通过对我市33个BT建设项目进行审计调查,发现从项目建设前期招投标,合同签订和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一)审计结果
1.招、投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别项目融资实施方案、建设方案未经过同级或上级政府的批准进行建设,BT投资人未经过公开招标确定。
(2)设计、监理、重要设备材料供应单位未通过公开招标。
(3)未经批准或备案擅自将设计、施工采取邀请招标方式
X公司实施的滨江景观带工程施工采取邀请招标。
2.BT、BOT项目合同签订、执行及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合同签订方面,缺乏风险控制
合同签订方面存在主要条款不完整,无总投资控制目标,缺乏投资控制相应约束条款。
(2)BT项目回购价组成、利息或回报率的约定存在问题
某项目虽已于2013年10月21日经公开招标,确定中标企业,但截至审计日,尚未与施工中标企业签订项目施工合同,回购协议中也未对BT项目回报率进行书面约定。
(3)项目投资人未与政府签订回购承诺函及第三方担保协议。
(二)审计方法经验总结
1.在审计内容上,根据BT建设项目特点,紧紧把握前期审批、过程控制、和项目终结审查三个主要环节开展跟踪审计
(1)对BT项目前期审批决策开展跟踪审计,全面降低项目风险,保证政府利益不受侵犯,同时保证投资人合法权益。
包括:是否认真编制方案,加强评估论证,完善决策机制,严格实施方案四个方面进行审计。在可研阶段是否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和论证,从投资决策阶段就开始进行风险分析。是否周密组织编制融资建设方案,严格设置项目的各项具体条件。业主是否对建设方案项目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咨询中介机构进行评估论证;并报项目所属的市、县(区)政府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业主是否严格依据经政府批准的融资建设方案组织实施。
避免BT项目按一般建设工程承包办理相应手续,重视BT项目的签约管理和履约管理,对有关合同方,建立完善风险预防机制,拟定风险应对措施。
(2)对过程控制开展跟踪审计
一是强化项目招标审计。BT项目特殊性决定了招投标是其重要环节。与一般建设工程项目不同,BT项目首先要确定投资人,再由投资人承担资金筹措和工程建设。首先需要招标确定投资人,其次是投资人依据国家规定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供货等环节的招标。不仅要对投资人、还要对勘察、设计、建立、采购等招标情况进行审计。
审查招标资料与中标合同一致性;审查合同签证时间,对合同滞后性原因进行分析。个别BT项目投资人为获取更多利益,提出过度要求,往往导致谈判时间超出文件规定时限。
不仅要对不规范招标行为进行审计(应公开招标的,降低公开程度,打球。进行邀请招标或竞争性报价项目或商务谈判);还要对项目进行肢解、规避招标行为进行审计(将一个项目肢解成若干个小项目规避招标)。
二是加强对BT项目分包、转包行为审计。在BT项目中,工程分包和转包情况比较普遍,是影响项目工程质量的重要风险因素。审计中要注意对此种行为进行详细审查。
三是对BT合同签订开展跟踪审计,控制合同风险,从而达到控制投资总额目的。对BT项目投资收益和回购方式等关键性条款,对合同价款、投资回报率、工期和回购期、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风险分配、工程分包、工程价款结算方式、投资回报和回购款支付方式、违约责任与索赔、纠纷争议解决程序等作详细审查,科学合理确认回购价格,减轻政府回购成本。
四是对工程造价(隐蔽工程验收、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工程结算)进行跟踪审计。特别关注对BT项目设计变更资料和施工单位现场签证资料的实施跟踪,在工程关键节点进行资料收集,明确有关单位的责任,规范各自的行为。
(3)开展对项目终结的竣工决算、财务收支审计,为政府回购奠定基础。
2.在审计组织实施上
从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中选取适合项目审计的专业人才,由审计机关牵头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更好地解决跟踪审计力量不足的困难。
建筑法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建筑法规课程;改革;实践
一、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1、经调查研究发现,以前学者在研究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时候往往只是站在理论教学的角度,片面地对理论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忽视了建筑工程法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从查阅的资料中,即使有少部分学者对高职院校建筑法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但是,他们大都处于将案例教学法的引入理论教学或是仅仅在理论上对实践教学进行探讨,没有进一步依据企事业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模块。
2、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空间研究处于空白阶段。建筑工程法规是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学生在校学习、获取相关职业/执业资格、进一步了解和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等政策以及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公民在建设活动中沟通、协调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筑工程法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尤为重要。
3、对建筑工程法规课程实践教学进行多方面的评估研究还有待提高。目前,从我们查阅的材料中,尚未发现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包括: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任课老师等多方面的评估研究。没有有效的评估体系,就难以在高职院校中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二、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研究现状的述评,基于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视角,以某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与该课程能够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土建类及相关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依据企事业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模块、教学空间、教学评估等方面展的研究,分析其对我国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最终为提出并完善我国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持。
1、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主要采取纯理论教学的授课方式,忽略了学生建筑工程法规知识实践方法、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不适应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实证分析对象执行大专业招生分方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已经有四年,学生毕业后可到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监理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材料员等多个岗位就业,每个岗位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建筑工程法规专业知识、技能侧重点均有不同。
因此,在实证分析对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大专业招生、分方向培养”的背景下,针对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岗位群及能力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分方向能力模块的设置与课程组成、分方向能力课程模块,拟制定新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调整和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建立建筑工程法规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对接的紧密关系。
2、更进一步的,在实证分析对象中建立适合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依据企事业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进行现场模拟教学,使课程的学习情境与真实工作环境和真实工作任务一致,安排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工程项目报建、招投标、合同管理、索赔等工作流程,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使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
3、形成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与就业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分析报告。完成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课程模块、教学空间等改革后,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约束力,往往会导致教学改革的中止。所以,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课程模块、教学空间等改革是否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任课老师的认可,或将其结果运用到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中,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与就业岗位、知识能力需求评估体系。
因此,通过设计针对建筑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建筑工程法规授课教师的不同问卷,进行“四方”问卷调查研究,探索职业能力取向的、校企合作相关的建筑工程法规知识教学模式并进行评估。
三、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1、建立适合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案例—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是课程教学的最佳途径。本课程加强工学结合,改变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相分离的教学方法,建立适合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在新的教学空间中,模拟报建、招投标、索赔等真实情景,通过班上成员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改革,各班级分成若干各小组,各小组扮演土建类及相关专业所涉及工作中的各岗位,使学生全面获得岗位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中,通过采用现场示范教学法,边讲边做,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作用,发现学生操作不正确时,及时通过示范进行纠正。
建筑法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施工企业 合同管理 现状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2004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满3周年了,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3年保护过渡期结束,2004年12月11日起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资、外资企业都将享受“国民待遇”。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逐步对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建筑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另外,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法律强制性,因此在建筑领域逐渐出台了《合同法》、《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以合同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合同是联系各合同主体的纽带,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必然要受法律的制裁,从建筑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
2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与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到国外承包的工程及在国内承包的国际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严格的合同管理是这些国际工程的惯例,一般都严格使用FIDIC合同条件。
就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完全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建筑和合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空子可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2)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施工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性太强,存在不按合同、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的现象。
(3)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统计、考核、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对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另外,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重合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建筑市场上,不慎签订的一个合同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 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3.2 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一个合理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权责及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的合理界定,是合同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合同管理人才,需要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需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内容有《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促进人,
3.3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制度没,这些环节应包括:介绍信的开具、信息的跟踪、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用印、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索赔、违约、解除、终止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减少失误。
3.4 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建筑法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状况;探讨;建议
1 当前建设工程监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工程监理事业在旧的管理体制中探索着一步步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工程监理法规体系和工程监理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专门调控和规范建设监理高层次的法律法规。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行业进行整理、规范,但建筑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的太快,且中国的监理行业起步较晚,所以出台与之相应的法规、条文势在必行。②建设工程监理覆盖面宽,服务内容肤浅。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绝大部分停留在施工阶段的管理服务上,且侧重质量管理,离全方位、全过程服务还有较大距离。监理其实是深入的、细致的管理工作,只有小的地方、环节、部位不出问题才能有整体的目标达成。③监理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主要反映在,我国的监理人员来源比较广泛,主要来自基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勘察设计单位,他们由于在知识结构、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方面缺乏,且少有机会接受岗前培训和实践探索,所以很难有效地发挥组织、协调、管理作用,开展监理工作。④监理取费普遍较低。严重制约着监理行业的发展,很多工程项目的监理费甚至达不到合理的监理成本水平,使监理企业无法挽留和吸引高素质监理人才,严重影响了监理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发挥监理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多数监理企业无力组建能满足工程监理工作需要的完备实验室,缺少性能优良的检测、监测仪器和设备,从而使监理工作受到影响。⑤监理机构难以完全行使监理职责。在建筑行业市场机制中,市场的主体应该由业主--监理机构--承包商三方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业主授权,承包商实施,监理机构监督,相互衔接,层层制约的关系,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展开和最终目标的达成。监理机构在其中扮演监督的角色,监督承包商的所有与项目有关的工作,对业主负责,然而,监理工作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却未必能完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很多时侯,监理工程师被充当作承包商的质检员。⑥业主对施工过程主观干预较多。业主一般不具备项目管理能力,对基建程序尤其是监理制度不了解,经常出现市场行为不规范问题,突出表现为监理企业低价抢标和业主盲目压价;在委托监理业务时仅委托质量控制,随意压低监理费,拖欠监理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过多的干预监理工作。⑦监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清晰。⑧普遍规模小,实力弱。
2 目前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建筑法》中规定: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理内容及权限,书面通知施工承包企业。建筑工程监理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①对项目施工招投标的监理。施工招投标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业主能否选到优秀的承包商,能否得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②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做好施工质量的的监理,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的保障。这个环节的管理其实就是质量控制,做到每个环节不出问题,最终达到预期质量目标要求。③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借鉴国际和国内工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熟练掌握工程合同文件《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对工程承包合同进行管理,项目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3 改变目前建设监理状况的建议
①规范企业和业主行为。规范企业和业主行为,是“三制”良性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②加强监理人员法制理论学习,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合同法、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对合同进行管理。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是监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这是监理市场化之必须。③加强承包商监理知识方面的理论引导,提高承包商对“监理”的正确认识,便于工程项目的实施。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我国实行监理制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目前仍然以施工阶段监理为主,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既要从完善既有的监理制度,也要加强建设单位和建立企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⑤强化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优化工程监理企业结构。加监理人员强岗前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4 总结
监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提高。在对控制工程质量、造价、工期等目标最终达成方面的影响日益显著。通过实行建设监理,在为建设工程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投资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等方面创造了条件,建设监理工作,正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迈进。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虽然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但随着市场的导向作用,其发展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并且监理的内容和形式也正在发生变化,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一个成熟、完善、开放的监理行业会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s].1998.
[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及条文说明[s].2002.
[3]田金信.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建筑法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China has also been a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howed the problem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has many safety accidents in construction, cause personnel injury, so the safety management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has been highly valued. The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mmon issue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主要分为: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施工前的准备。下面我们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⑴施工项目管理内容。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是为了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保证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进行的全过程和全面的规划、控制与协调。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其项目的目标,该目标确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这里的三控制指的是:控制施工进度、控制工程质量和控制费用;三管理主要是指对合同的管理、信息的管理和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一协调是指全面组织协调。对于施工项目管理,首先必须对其施工的目的生产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才能真正的强化其管理内容。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我们主要分为: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操作人员准备、管理人员准备、施工用具准备和现场准备。
技术准备,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相当重要,工程的技术人员在工程总部的指导下,根据项目的特点,编制出整体的施工设计,其中包括主要的施工方案:施工准备、施工的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降低项目成本措施、保证工期和文明施工建设措施。
施工材料的准备,材料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提高材料计划的准确性,应由专人进行需求材料的统计,然后由采购人员根据统计的数目和种类联系供货单位,从而保证了材料的供应。
操作人员准备,工程部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施工计划,对建筑施工的各工种人员进行施工安排,让工人在开始施工前,对工程的技术难度和工程质量进行了解。并对重点施工部分的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专业培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管理问题:
⑴管理模式脱节。建筑施工企业在失去控制管理权力时,不能够很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工程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等,在建设施工中始终处于被动形式。
⑵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将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没有真正的了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于国家的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标准等没有很好的进行落实,在安全管理方面没有将国家的有关文件进行传达,安全文明施工监管环节相对薄弱。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由于事务繁忙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没有进行认真的管理,只是通过口头将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进行讲解,并没有将国家的相关文件下达给各个部门,只是停留在被动的管理与检查之中,影响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工作的落实。
⑶安全生产体系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于竞争相当激烈的建筑业来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其生产机构更是名存实亡,而且没有积极的开展安全生产机构、文明施工机构、消防机构和卫生机构的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也没有很好的落实,其承包商没有很好的体现出从施工企业—项目组—班组—施工人员,没有认真的落实安全生产指标。
⑷质量管理监管安全。建筑施工安全属于动态管理,注重过程保证人员的安全,而质量管理则偏重与结果,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需要专业的建筑施工团队,进行专项的跟踪管理和专业的施工安全员,但很多的施工现场没有按照规定配备专业的安全员,而是配备了质安员,实质是主管建筑施工质量。
⑸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建筑施工现场对《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国家相关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规范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不够明白和精通,对其内容不熟悉,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落实。
解决方式方法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⑴在建筑工程进行招投标时,对于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工程款专款专用等必须按照《建筑法》中的内容进行落实。除了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专项费用,应设立工程的独立资金账户,费用进行统一的收取,并且要通过施工安全监督机构的审查,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安全评价,进行分阶段的拨款,真正做到专款专用,避免违规挪用。实施建设工程的意外伤害保障制度,将施工项目参保安全保险,这是建筑施工安全受监和工程开工的必要前提,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项目经理抓好项目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⑵彻底根治瘫痪的建筑工程管理形式。首先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进行逐级的管理,明确各级的责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落实施工安全生产;在紧抓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要发挥更多的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各部门的职责,管理好施工的安全生产,从而更好的实施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等相关文件,一级紧扣一级,时刻专注严管,避免了相关文件得不到落实的情况。提高对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企业安全资格审核的动态管理,对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评估,积极努力的建设完整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保障机制,并利用该机制来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安全管理目标和文明措施的贯彻落实,在建筑市场中认真把好安全资格标准关。
⑶积极吸收新的观念,重视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动态性,并适当的调整其管理机制,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建筑施工企业是其安全生产保障的主体,想要根治主体必须从企业角度下手,在施工现场建立施工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用其相应的制度去规范安全施工行为。严格遵守法律,规范建筑业的各种行为,真正贯彻落实其安全责任,有效的减少建筑施工企业的压力,保证安全生产。吸收新理念,真正了解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人命关天,责任重大,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我们一点也不能松懈。
⑷安全生产培训。应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工作,在建筑业中积极开展《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使每个施工人员都知道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违规、违章事件的发生。
⑸加强对事故多发地的管理。在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应加强对危险施工地带的安全管理,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避免危险的发生,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我们应加以重视,认真落实国家的相关条例,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保证施工的安全,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
1.戴鹏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信息 2011年18期
建筑法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s a big problem related to the beneficial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y in front of us is always an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expounds the concrete 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市场准人把关不严。市场准人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 而且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 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无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 ,或逃避市场管理搞私下交易等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性。
2.工人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建设一线人员90%以上是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事故伤亡者也多属此类。
3.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4.对潜在凶险缺乏认识。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门或薄弱环节。据统计,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深基坑坍、触电、机械伤害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总数的80%以上。一些企业对重大凶险源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 更没有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致使其造成的事故有增无减。
5.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 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 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其结果往往保护了落后,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做好工程管理前期准备
1.人员的控制起作为保证施工质量的人,是直接参与施工工程的管理者和操作者,一方面要确保其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失误,另一方面要具有充分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的能力。因此,第一,必须以态度—管理能力—技术—施工经验为次序精选合适人员;第二,以个人专长、生理及心理特点为依据对人员做出合理的组织安排,实施人性化管理,改善工作及生活条件,以确保工作人员处于最佳状态;第三,对所有工作人员要有计划地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以适应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工艺、技术、设备和规范的要求;第四,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健全和完善责任人签字制度、责任文件存档制度以及追究当事人责任等责任问责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责任制度实际是在姑息和纵容工程质量低劣行为不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施工质量水平根本无从谈起。
2.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建筑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等,这是施工的物质基础,其质量优劣对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抓好源头控制,这一方面需要精选采购人员,挑选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高质量鉴定能力的人员负责各种材料的采购,另一方面要掌握各个厂家生产材料的详细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其次,材料进场时,要加强检查验收,对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以及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核对验收,并且要对材料做二次鉴定,鉴定不合格不能在施工中使用。再次,加强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提前安排材料存放的布置规划以及运送路线,施工中,落实材料管理的责任制,本着“干什么,用什么,管什么”的原则,划片分区,责任到人,搞好材料平衡。
3.施工方案的控制此处的方案控制,包含工程建设整个周期采用的技术措施、工艺流程、组织方法,检测手段等多方面内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可以说是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方案的制订和审核,应以技术可行,有利于施工难题的解决,经济合理为目标,因此必须以工程实际为基础,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技术、工艺、操作、管理、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来确保工程质量,加快进度。
三、制定工程质量监理目标
监理工程师应依照《建筑法》、《建筑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质量验收标准体系,根据建筑建设工程的概况、针对工程要点,结合业主的要求,编制详细工程质量监理目标,明确监控的目标、标准。工程监理目标要充分反映该工程的特点,根据监理目标拟定所监理项目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监理目标的要求,实施专业工程监理,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
四、建立完善责任制度
要想做好建筑质量管理,完善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是根本。监理单位进驻现场以后,要切实做好监理责任,根据监理质量的目标,完善分工,协调工作。确定监理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签订责任书;制定出相关的监理工作制度,如监理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监理人员考核制度、监理日记填写制度等;拟定出相应的监理工作程序,做到监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立沟通协调制度,要求相关岗位责任人定期与承包商、建筑工人沟通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措施不当、材料不合格等问题,督促落实到位,杜绝质量隐患。
五、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1.严格把关建筑原材料
施工原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建设中,材料的好坏扮演着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严格检查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质量监理人员要严把建筑材料关。控制材料质量,要严格把关,设置材料样品,严格按样品进货。特别是对于钢筋、水泥等重要材料,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严谨严格检验,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准用于施工。对于使用劣质材料施工的坚决不给予验收,确保给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
2.加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各级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作用,通过加强相关的技术规范、施工方案组织设计、施工质量监察检验、施工原材料检验规定等相关管理制度,实现操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此外,还要鼓励施工单位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通过不断提升建筑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为达到质量预控目标,注意及早发现问题,监理工程师要通过现场巡视,以真实的检验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
3.综合治理,加大管理力度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力度,依法加强监管工程质量。随着《建筑法》的颁布实施,很多不规范不合法的问题将得到改变,但这也要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同时必须积极持久宣传贯彻《建筑法》,严格依法治建,规划、建管、造价、招投标、建筑执法、房产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围绕工程质量安全服务,形成“综合治理”态势。
此外,对质量监督人员要从严控制入职标准,加强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建立健全用人机制。省建设主管部门每两年对监督人员进行一次岗位考核,做到择优取用。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对照法律和制度,建立起一个切实可行的自律和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层级监督办法以及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办法等等,赏罚分明,让制度通过监督和奖罚机制运作起来,真正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