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范文1
一、市场细分的概念
任何一个旅游产品的供给者,都不可能面向整个旅游市场,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将旅游消费市场按不同消费特点细分为几块,把需求基本相同的消费者群体看成是一个细分市场。市场细分,就是指企业通过辨明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群体,将整体市场划分为不同类别的市场。同一细分市场中的个人、团体和企业、机关有某种或某些共同的特点,他们的需求之间差别很细微,而在各个不同的细分市场之间,消费者的需求则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企业通过市场细分,能更好地确定经营组合,使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产品(或服务)的种类、销售渠道、经销方法等更能满足某一个或某几个细分市场的需要。目标市场的选择是指企业从各个细分市场中确定其中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本企业的目标市场,并使本企业的定位策略和经营组合策略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市场学认为,市场可以分为“同质市场”和“异质市场”两类。只有很少一部分市场,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和对企业的经营组合策略的反应有一定的一致性。一般说来,消费者对各种属性的偏好程度会表现出以下三种类型:
1.同类型
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爱好大致相同,不存在自然细分市场。至少是消费者对这两种属性有同样需求,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生产者常常提供基本上相同的产品和服务,吸引相同的消费者。
2.分散型
市场上消费者的爱好很不集中,呈分散型。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很可能会设法吸引一部分消费者,并提供适应这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3.群集型
市场自然地形成若干细分市场,各消费者群体的爱好有显著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供给者会设法占据其中一个细分市场,并确定某种经营规划,提供能吸引这个细分市场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在细分市场时,要设法了解市场是否存在自然细分市场或能否人为地将市场划分为几个细分市场。
二、旅游市场细分的方法
1.按地理环境细分
旅游企业的接待对象来自世界各地,地理因素是旅游企业细分市场的重要标准之一。今天,越来越多的目的地国开始认识到:虽然潜在旅游市场遍及全世界,但是,如果旅游企业把邻近地区市场作为销售重点,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旅游企业可将旅游者划分为从远处来的和近处来的两个细分市场。
2.按人的特点细分
旅游市场也与消费者年龄、性别、家庭规模、家庭生活周期、收入水平、职业、文化程度、宗教、民族、种族等人口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人口特征方面的因素又比较容易衡量,因此,根据人口特点细分市场,是旅游企业常用的方法。
①老年旅游市场包括较多的度假旅游者,他们的经济地位较高,是远程旅游者的主要来源。老年旅游市场对旅游目的地产品质量,特别是住房条件、饭菜质量很关心。一般来说,优质产品政策较适合这个市场。
②中年旅游市场是当今国际市场的主力。人数最多,潜力最大。中年旅游者市场观光旅游者居多,但度假旅游的比例也不小,其中短途旅游者居多。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中年旅游市场很重视旅游价格。
③青年旅游市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旅游市场。从经济上说,青年人消费较盲从,大多数喜欢选择时尚的旅游方式,如自助游、背包游等。要分析青年旅游市场的旅游动机和行为。这些人喜好选择探险性旅游,高山、大川、大江、大河和新奇景点常常吸引他们。加强青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和管理,对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效益大有益处。按年龄不同划分旅游市场,可以从微观角度帮助我们研究分析具体顾客的购买行为,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发目标市场,避免盲目行事、事倍功半。
三、水利旅游的特点及市场细分
1.水利旅游的特点
水利旅游的载体是水利风景区,顾名思义,是依托水利工程而建的风景区。它以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内涵,满足了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对优美环境、良好生态的迫切需要。水利旅游除了具备旅游业共性外,还有以下特点:
①水利行业发展水利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国仅水库就有8万多座,而且分布极广,只是知名度较低,鲜有人问津,但开发潜力极大。
②水利旅游景点大多远离喧闹的都市,地处幽静山川,依山傍水且水域宽广,非常适合于开展水上旅游、水上运动及休闲垂钓。
③水利旅游景点的餐饮、住宿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可让游客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食与美景。
④水利风景区的景点建设和环境美化,可以做到寓教于乐,使游人在享受现代水利、优美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水文化、认识水利、热爱水利和环境,对提高全民族的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起到示范作用,成为展示现代水利风貌的窗口。
2.水利旅游市场细分
水利旅游市场细分,除了掌握传统的市场细分方法外,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创建品牌
在景点开发上,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水利自己的特色,创出水文化特色品牌,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例如,深圳没有古迹,没有文物和古文化,过去也没有什么名人,但是深圳的旅游业现在很红火,深圳市旅游局一位负责人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是细分市场。他们认为,5000年的文明看西安,1000年的文明看北京,100年的文明可以去看上海,他们要创造一个说法,那就是20年的文明要去看深圳。因此他们在全国现有的旅游项目之外,推出了很多旅游产品的新构思、新创意,如中华民俗文化村,明斯克号舰艇、欢乐谷等,都是别人没有搞过的项目。他们认为,只有搞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人变我转的旅游项目,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
(2)策划新闻热点,推销新的卖点
水利旅游要善于抓新闻热点,紧扣时代脉搏,突出水利旅游的新卖点,策划推出新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2001年是建党80周年,一些旅游企业推出的“红色之旅”就很是红火了一把,有的将红土地与田园梦结合起来,有的把红色根据地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各有各的特色,重庆市一家旅游企业还将他们开发的旅游线路注册了“红色之旅”的商标。
水利旅游企业依山傍水,大多是初次开发的新景点,开发的潜力很大,前景很广,只要在开发新项目上下工夫,一定会赢得很大的旅游市场份额。
(3)借力借势创造新局面
水利旅游企业占有天时地利,因此,必须在人和上下工夫。这个人和就是广交天下之客,在接待服务方面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需求,只有在服务上把市场细分,做好,才能真正把旅游市场这块蛋糕做大。水利系统有许多旅游资源有待开发。我国加入WTO后,水利旅游业要抓住这个契机,组建水利旅游集团,对外招商引资,借助国内外各种有利因素,借鸡下蛋,扩大宣传,创出新的水利旅游品牌。国外许多小国、岛国,就是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国际合作而发展旅游业的。
(4)塑造水利旅游企业形象
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 市场细分 产品差异化战略 必要性 实施建议
经济型酒店(Economy / Budget Hotel)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相对于星级酒店这种传统全服务型酒店(Full Service Hotel )而言的一种新型酒店形态,目前在欧美国家已成为相当成熟的酒店业形式。经济型酒店只重视提供客房和早餐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因而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在服务对象上,以中低端商务者、休闲旅游者、学生、社会大众等为主;在产品和服务上,以客房为灵魂,突出清洁卫生、舒适方便、简单实用的特点;在价格设置上,从100到300元/天不等,以突出“经济”的特点;在经营模式上,以连锁和特许经营为主。目前在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品牌有:如家、汉庭、锦江之星、莫泰和七天连锁等。
一、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型酒店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市场原始驱动阶段。1997年,锦江之星酒店在上海建立,标志着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诞生。在市场需求尚未明确分化的情况下,此阶段中大多数经济型酒店把主要目标客户模糊定位为商务人士和休闲旅游者。第二,产品成本控制阶段。自2002年如家酒店连锁成立后,经济型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纷纷围绕价格、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进行同质化竞争。第三,品牌建设扩张阶段。该阶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绝大多数经济型酒店以连锁、特许经营的方式综合各种营销手段创建品牌,采用上市手段融资,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在经历了这三个发展阶段后,发展初期在市场原始驱动下模糊定位的消费群体已发生明显分化,商务人士、休闲旅游者、学生等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呈现显著差异;产品和成本控制上的同质化竞争日益白热化。如何把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在产品差异化战略上扩大市场份额推动着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市场细分战略的实施是重点。
二、市场细分战略的必要性:
1、产品定位模糊,发展空间紧张
现阶段,绝大多数经济型酒店把关注重点放在市场份额和数量的扩张上,在客户群体细分和产品设计上关注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开发的产品单一,将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商务人士,对休闲自助游客、背包客等重要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关注不够,缺乏针对性产品。总体上看,当前的服务差异性也仅仅围绕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质量,尚未形成针对细分市场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的一套合理、完整的产品服务体系。面对着高端商务型酒店和低端社会旅馆分化客户群体的双重挤压,市场发展空间日趋紧张,直接体现在业绩增长乏力。
以当今行业排名第一的如家连锁酒店为例。如家在产品开发设计上,只制定不同价位等级,提供标准房、商务房、大床房等产品,然而不同产品间服务差别不大,没有针对不同消费人群设计的差异化产品。尽管如家当前已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场份额位居榜首,然而从2011年一季度公布的财务数据看,公司实现净利润3250万元,与上年同期下滑70%,入住率85.1%,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创八个季度以来最低。同时,相关研究数据表明,2007年,经济型酒店单店年回报率由两年前的30%~50% 下降到20%~30%,加上成本压力日益加剧,导致利润率不断缩水。因而,可以看到,在当前市场竞争态势下,未来发展空间日益紧张。
2、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日益白热化
在当今发展空间日益紧张的情势下,经济型酒店没有实行市场细分战略,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十分雷同,不同酒店都提供一样的客房,同样强调舒适方便、经济实用,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而面对较低的行业进入壁垒,市场拥有众多的潜在进入者,据统计,仅2007年,全国经济型酒店的数量就从727家,增长到至少1000家。这无疑使当前的同质化竞争渐趋白热化。从波特五力模型角度分析,经济型酒店面临巨大新进入者的威胁、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来自社会旅馆和招待所的替代品威胁,因而缺乏核心竞争力,这必然导致激烈的价格战。
价格战是指为了抢占市场,把对手彻底挤出竞争市场,通过降低自身产品价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目前,经济型酒店的行业利润率已经下降,面对通货膨胀和地价上涨导致的高成本压力,激烈的价格战必然导致两败俱伤。从长期来看,收支的不平衡、现金流的不畅都会对其未来发展造成阻碍。由此可见,使用价格战不是经济型酒店竞争的长久之计,寻求市场细分下的产品差异化战略才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如家的创始人,汉庭酒店董事长兼CEO引季琦所讲:“当年如家快捷和锦江之星旅馆的成功是定位的成功。而现阶段,经济型酒店的成功应该是产品细分的成功。”自引季琦在离开如家后,成功利用产品差异化战略创建了新的品牌---汉庭,囊括了为商务者提供的“汉庭全季”酒店、为休闲旅游者提供的“汉庭快捷”酒店以及为青年背包客提供的“汉庭客栈”。 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市场细分战略的推进使汉庭名列经济型酒店排行榜前五位。
因而,在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经济型酒店只有依靠市场细分,开发差异化新产品才能抢占新“蓝海”。
三、市场细分战略实施建议:
1、开发差异化新产品:
市场细分战略的实施首先必须明确不同目标客户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消费模式,然后依据企业自身的资源与能力选择适当的目标客户,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以求在差异化基础上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我国依据市场细分战略开发差异化产品可以从新市场及已有市场两个方面入手:⑴ 开拓新的目标市场,将更多的客户群体纳入目标客户群。长久以来,我国经济型酒店多定位于满足商务人士和休闲旅游者两大群体需求为主,忽视了其他消费群体的需求。而老年旅游者、青年学生和自驾车游客群体的规模日益壮大,开发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必将抢先在新的市场中占领制高点。例如,伴随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及老年人的对晚年生活质量 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老年人多选择同龄人团体出游或家庭一起出游,因此可以开发出针对老年旅游者需求特征的旅馆。我国公路网的建设渐趋完善,根据国外发展经验,汽车旅馆这一细分市场极具发展潜力。⑵ 发展主题式经济型酒店:对于传统的商务、旅游市场,其发展已较为成熟,经济型酒店可以选择结合当地文化和地域特征对店面进行设计、装饰,赋予酒店某些特色主题与元素,让消费者在入住的同时体验到浓厚的特色文化氛围。目前,南苑e家商务连锁酒店已初步显现经济型主题酒店的雏形,其内部装饰融合了欧洲时尚元素和中国传统元素,初步体现了主题体验的概念。市场细分战略下的主体化发展模式使南苑e家这个新品牌在当前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依然保持增长势头。
2、发展多品牌战略:
如前所述,我国经济型酒店目前正处于品牌建设扩张阶段。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通过消费者对其的忠诚度为企业占领市场份额,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当前经济型酒店的品牌战略多停留在单一品牌上,在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的发展阶段,只有采用多品牌组合经营模式才能满足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利用产品差异化战略提高市场覆盖率,从而在同质化的激烈竞争中占领新的“蓝海”。
多品牌战略是指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根据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利用当前已创立的知名品牌,开发出多个品牌,以形成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战略。多品牌战略为经济型酒店未来发展带来很多优势。第一,多品牌战略支持产品多元化,在细分市场时代有利于企业赢得市场份额。企业依据市场细分得到的不同目标客户群体,针对其不同需求开发出差异化新产品,使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提高市场覆盖率。第二,多品牌战略有利于经济型酒店制定营销策略。通过不同的品牌向消费者传递不同风格的企业文化、特色服务,从而通过网络和口口相传等方式进行营销。
在细分市场战略发展较好的欧美市场,经济型酒店的多品牌战略已发展成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雅高集团。雅高集团开发的多品牌囊括有针对商务人士的较高端的宜必思(IBIS)品牌、针对延时居住性顾客而提供厨房设施的套房6(Studio 6)品牌、针对青年背包客的大众品牌方程式1(Formula 1)和针对休闲旅行者开发的易塔普(Etap)品牌等。然而,在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多品牌战略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汉庭在多品牌战略上的成功,一向以连锁扩张著称的锦江之星也逐步开始探索开发较高端的商务酒店“白玉兰”和针对大众客户的“百时快捷”。因此,多品牌战略成为市场细分时代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必然选择。
3、抓住城市发展新契机:
市场细分战略的实施前提是市场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多元化产品需求不断增长。这不仅要求经济型酒店企业在市场细分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开发新的差异化产品、建立企业的多品牌经营,同时也要及时把握住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诸多新契机。
以上海市为例,针对上海市场,经济型酒店产业在制定当前的市场细分战略时可以充分利用以下发展机遇:首先,“两个国际中心”的建设。随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规划的逐步实施,在不断加大的开放力度带动下,国际商务会展业、油轮旅游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对国际商务、旅游业起到巨大拉动作用;其次,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凭借上海世博会强劲的后续效应,上海力图在未来五年以迪斯尼为核心,推进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据有关机构估计,随着迪士尼落户上海,中国内地可能将有80%以上的游客被吸引到上海来,更有可能吸引到大量亚洲游客前来观光。适时打造针对商务人士的“延时居住型”品牌以及适合来自于不同国家、文化游客的“主题式酒店”品牌必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它城市如深港合作建设三大国际中心,天津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等城市发展中的有利契机,都将对经济型酒店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
结语:
在依次经历过规模急剧扩张的市场原始驱动阶段,以及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成本控制阶段之后,经济型酒店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了以细化市场、推行差异化产品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能否成功地将竞争方式从过去的打价格战转移到建立一套系统的服务提供体系,提供满足更广阔客户群体自身特点的产品,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大计,值得每个参与者的深思。
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范文3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低碳旅游
1992 年,低碳经济(Low carbon)的概念首次出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概念首次正式出现在政府文件中。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尽量在旅行中减少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旅游养老目的地
旅游养老目的地即拥有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符合老龄人口特点的服务设施与功能,适宜老龄人口居住,并且其可在居住地开展一定旅游活动。首先,旅游养老目的地的核心功能是社会功能,包括养老、医疗、休闲旅游及社区发展等;其次,旅游养老目的地具备生态功能,即区别于城市环境的良好生态环境;再次,旅游养老目的地具有经济功能,这是旅游养老目的地的附加功能。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13个产业在内的老年消费者专用市场的开拓,一方面可以提升旅游养老者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对旅游养老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二、皖南齐云山旅游养老目的地开发研究
(一)皖南齐云山基本概况及现状评价
安徽省南部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皖南地区作为典型的旅游区域在集聚效应和类型效应上都十分突出。皖南地区不仅有世纪自然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其中,作为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境内,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但从历年的游客访问数据来看,齐云山的旅游效用几乎是在黄山市所有4A级景区(点)中最低的(数据来源于安徽省旅游信息中心历年旅客数据信息)。究其原因,首先,皖南旅游区域主要接待观光型旅游者,在旅游决策时,根据最大效益原则,选择此区域内名气最大的旅游地。齐云山虽属于国家级风景区,但其知名度于逊于黄山。其次,从景观特征、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齐云山自身的旅游价值体现在其典型的丹霞地貌和道教文化。由此可见,与皖南区域内其他的优质旅游地相比,其旅游发展弱势较明显,仅在其内部发掘特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将齐云山开发成旅游养老目的地的意?x在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旅游者所占据的市场空间和份额不断增大,这也直接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齐云山的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有充足的自然旅游资源可以成为老年人的观光休闲养老圣地,通过加开发老年旅游市场,不断推出具有景区特色的老年旅游产品,可以满足不断增加老年旅游市场的需求,并促进齐云山景区经济增长。
(二)皖南齐云山客源市场分析与定位
1.旅游养老目标市场培育和引导。市场细分的出发点是为了根据老年旅游者的需求设置相应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品种的创新不仅是打造新产品,也包括通过重新组合旅游资源、设施及服务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从而更大程度上对接老年人的旅游需求。(1)按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细分。针对国际市场,齐云山在开发老年市场时要做到有的放矢,既要巩固西欧及北美的老年旅游市场,也要加大对大洋洲旅游市场的拓展。而针对国内市场,齐云山则要着重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旅游市场进行开发,通过推出针对老年人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旅游中来。(2)按消费支付能力细分。从长期发展来看,老年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提升,所以,需要根据老年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能力进行合理的市场细分,然后根据不同购买力的老年消费群体制定适合的价格策略。对于有消费欲望及购买能力的城市老年消费者,可以提供高端舒适的旅游产品,满足他们的旅游需求;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城镇老年消费者,可以打造经济实惠的旅游产品。
2.客源市场定位。目前,我国老年市场比较有开发潜力的目标市场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年消费者,他们由于经济宽裕、退休后时间充裕,所以有很强的出游意愿。比如退休干部、教师、医生等群体,他们比较熟悉旅游活动,是老年旅游市场中已经成熟的客户群体。第二种是经济较为富裕的老年消费者,他们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但是在经济方面都比较丰厚,且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其次,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带来景区影响力的扩张,尤其是“十三五”高铁道路网的规划,使齐云山景区所在的皖南旅游区域优势扩大。因此,应将齐云山建设成为面向以长三角地区和省内游客为主的老年养生基地。
(三)皖南齐云山旅游养老产业体系构建
1.塑造自然与人文养老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是旅游养老目的地发展的基础,在产业层面,重点开发齐云山生态旅游、医疗旅游和道教文化旅游;在城市环境层面,在“原生态人文资源”的烘托下,强化旅游养老目的地面貌;充分利用黄山的游客资源,尽量通过旅游线路的优化,引导黄山游客资源向齐云山倾斜。
2.夯实养老产业基础。搭建和完善旅游养老目的地养老产业结构体系,以“养老旅游、养老地产、休闲度假”为核心,构建集养老服务、养老产品加工、养老培训、养老会展等于一体的养老产业体系。齐云山可以从大都市老年人喜欢清静安逸的心理需要出发,建设老年服务场所,比如有徽剧表演的茶馆,装修具有传统特色的推拿养生馆,提高养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舒适感。
3.构建旅游养老产品体系。以齐云山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依托建设的老年养生基地,包括老年公寓、银色住宅及疗养院,提供多种选择给不同层次的有养老需求的人群,满足他们对养老方式、休养时间和居所产权的不同需要。老年人不但可以长期居住在老年公寓,也可根据个人需要定期到疗养院疗养。齐云山景区管理部门,应根据景区的硬件情况和目标客源市场情况,对景区各个环节进行建设,使齐云山景区成为黄山市旅游养老的“套餐”组成之一。中心原则就是协调好齐云山“山上”与“山下”的协同发展,既要加强齐云山风景区硬件条件的建设;也要准确定位并完善好齐云山景区下城镇的规划建设,保证齐云山景区旅游休闲功能的实现。
4.配套养老接待与服务设施。建设满足休闲旅游、养老养生两方面功能需求的配套设施,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基础上,配备健康、医疗设施。制订并实施“健康计划”,加强健康体系建设,把健康理念融入齐云山旅游养老目的地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优势,增加休闲配套设施,形成合力,满足本地居民??健康、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引入健康管理系统,依托医学院、医院、康体机构,为旅游养老者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医疗于一体的个性化服务。
(四)皖南齐云山旅游养老目的地市场营销策略
1.旅游形象策略。旅游形象是游客对旅游吸引物认知和选择的重要参照系,也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手段。提炼和升华旅游特质元素,塑造旅游形象,创建旅游品牌,不仅对旅游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对地区建设和对外宣传都具有重大意义。齐云山景区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并结合道教养生文化,突出齐云山景区重视养生的旅游特色进行相应的产品设计,将齐云山景区打造成城市养老者的理想养老居所。
2.产品开发策略。综合考虑齐云山资源开发状况及其竞争形势,齐云山旅游养老目的地旅游产品应有所侧重,要明确齐云山今后应重点建设的拳头产品、形象产品。鉴于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圣地,加之其独有的气候资源和文化资源,因此,应利用齐云山景区的自然禀赋条件,重点开发道教玄妙的养生文化旅游和度假旅游,突出齐云山旅游形象。
3.市场促销策略。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6.88亿。因此,要充分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综合运用多元化媒体宣传渠道,及时地宣传、报道齐云山的特色所在和最新旅游动态,并针对主要目标市场集中推出广告宣传。
4.市场渠道策略。首先,齐云山景区管理部门作为旅游促销的执行者,应加强与黄山市旅游局以及周边旅游区的信息沟通与合作,拓展分销渠道;其次,重点开展针对旅游批发商、旅行社的促销活动,从而分流更多的旅游客流。基于齐云山独特的区位与资源特点,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
三、政策性建议与战略构想
通过前文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采用金字塔结构对旅游产业提出的政策性建议进行精炼概括及分析。
第一,建设旅游养老目的地信息系统。旅游养老目的地要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不仅可以随时查到老年人的体能健康报告,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远程视频,凝聚亲情联系,让子女可以随时随地知道其父母的健康状况,老年人也可以在闲时通过系统定制自己的私人档案。当地法规及目的地相关信息也要囊括在系统中,不仅可以为在这里养老的人提供政策便利,还可以起到对外宣传促销和交流的作用。
第二,积极引导旅游养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自从老年产业这一概念兴起以来,针对老年产业的营销手段的运用也更加丰富,这就使得与老年产业相关的其他行业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产生了更大的市场辐射力。这就需要对老年消费者根据他们的需求对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市场细分,将不同行业的产品、服务进行互补及替代,将针对性的产品服务提供给目标老年消费者。比如在向老年消费者提供住宅产品时,也需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配套的社区、医疗、娱乐、健身及旅游等产品和服务。
第三,加强各类专门人才服务技能的培养。在2011年,我国劳动保障部门修订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标准中要求,专业护理人员需要在国家要求的标准下进行工作,并需要取得相应执照后才能上岗。各地区可以根据地区的特点,增设旅游养老服务师等岗位,并按照标准不同进行级别的鉴定与区别,通过这种措施使旅游养老真正做到旅游、养老与医疗保健相结合,从而使旅游养老更加完善。同时,政府应采取贴薪补酬措施,吸引更多人投入到养老托老事业:可在旅游院校中开设老年旅游学课程,培养旅游养老管理专业的人才;充分利用低龄老人身体健康,并熟悉老年生理及心理需求等优势,培养低龄老人成为专业的旅游养老及护理服务人才。
第四,加快疏通旅游养老者流动渠道。强化对养老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不但需要逐步提高城市与农村养老体系的完善程度,还需要强化管理政策的全面性,同时需要针对跨区域养老旅游制定简便的流程,从而提高不同区域之间人员的流动性。民政部门需要对跨区域养老旅游进行政策方面的支持,及时方便地解决养老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人身疾病与意外伤害等特殊事件;旅游部门需要针对养老旅游制定完善的旅游政策,同时需要与政府专门负责养老管理的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制定特许制度,以此使养老旅游更加健康快速发展。
第五,全方位保障旅游养老者的合法权益。当地各部门要通力合作、相互协调,逐步提高养老金和退休金收入,加快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网络化办公和管理,简化异地养老旅游办理手续。针对老年人意外伤害、突发疾病或突然死亡等突发状况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加快旅游养老目的地的开发和建设,加强对养老旅游服务企业的监管,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扶持。
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定制营销 理念 旅游
一、定制营销概述
被美国著名营销学者科特勒誉为21世纪市场营销最新领域的“定制营销”正在风靡旅游界!通过研究和实战,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发现――面对“个性的”高端游客,旅行社、风景区完全可以像服装店那样可以根据游客的喜好和需要来制订旅游计划。旅游套餐力求让旅游目的地、旅馆、饮食和活动都符合游客的喜好。
许多旅游公司其实已建立起专属的顾客资料库,其中包含个别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等丰富的信息,它们利用这些信息以“大量定制”方式给各种游客提品与服务,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网上设立平台,让顾客能设计自己想要的线路。在不远的将来,相信互联网会出现在家就能体验全程旅游的服务商。“定制营销”使人们更大程度参与生产或挑选完全符合自己意愿的产品和服务,尽量满足客户对商品的个性化需求,以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旅游“定制营销”初现端倪
“定制营销理念”是旅游市场细分化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它要求旅游产品提供商能够提供给市场以多种产品的选择。前些年曾经出现的“旅游超市”就是这种理念浮现的端倪,但“旅游超市”的昙花一现曾经让人质疑这种旅游营销方式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市场是否成熟,二是产品是否够量。分而谈之,此前旅游市场的产品包装仍然更多的以观光型旅游产品占据市场,虽然其中泛起过不少的旅游新兴形式。但更多的仍然处于一种零散、萌芽的状态,并没有形成合力。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冒然投资必然会招致失败。其次旅游产品的终端提供商并没有将真正的旅游概念提升到比观光旅游更加完善的多种旅游概念上,更多地方仍然是在搞“圈地旅游”,仅仅将一块相对有利的资源围上墙便开始收费,简单地将资源等同于旅游常常导致了市场产品雷同和单一。从而最终导致“旅游超市”罗列的产品仍然是仅靠重复的景点拼盘上市,而没有达到“旅游超市”将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面向市场,赢得市场的目的。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模式无疑受到市场的排挤,在产品量没有完成必要的储备时候,旅游超市这种旅游定制营销理念的早期形态必然胎死腹中。笔者并非以此表述旅游定制营销理念是一种错误的旅游营销趋向,相反是一种真正能够代表中国旅游业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的旅游发展取向。
按照旅游定制营销“能够提供给市场多种个性化产品选择的目标要求”,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避免走弯路,旅游在这一方面的优势特别突出。在这里不但要再提出海南所具有的独特旅游资源优势,更要提出旅游业所具有的对多种产业链发展带动的优势。
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定制营销
旅游的过程中收获到独特,符合自身需求的另类生活体验,并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彻底放松心情和思想。这是旅游者最简单的旅游心理诉求,这一简单的旅游心理诉求也变得复杂和更加难以琢磨。首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认识的不一致;区域习惯的迥异造成旅游目的地所供给的旅游产品组合的困难。但是,作为旅游者,并不因为他的身份、消费量、年龄不同所享受到的旅游回馈就不同。作为旅游者,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同的仅仅是旅游产品在他们心中反馈的信息和生成的影响不同,旅游所达到的效果不同而已。对于旅游产品提供商而言,游客之间的不同还主要在于游客消费层次的不同。但是在面对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需求的过程中,如果真正按此方式去做市场,不但在个体的需求间无法求取平衡,同时在不同的区域市场需求中将难以寻找到真正的市场契合点。在面对不同旅游消费群体之间的态度上,旅游产品提供商还需要做到不偏不倚。
在如此多的要求和矛盾中,定制营销正是基于这样的困惑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发展而推出的全新营销理念。定制营销就是将旅游区和相对区域中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集中起来,根据不同需求整合产品,形成优势。同时以此为参考,不断深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丰富旅游项目。由此而看旅游定制营销的需求实际上就是游客群体细分化、个性化需求的表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整合、需要包装、需要推介、需要营销理念的引导,但更需要大环境的营造。建省成立特区二十多年来,海南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的整个旅游进入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使海南得到更多向外界展示的机会。
几年来旅游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国内旅游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应运而生的自驾游和自助旅游,这些新生的旅游方式同时又衍生了许多更加讲求个性的,多元化的旅游形态。旅游发展的前景在于定制营销的思维。加强区域的统筹和计划,强化海南旅游行业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健全缜密而又相对宽松的行业制度。形成旅游全岛一盘棋的局面,保证各个区域旅游行业的相对自由和根本利益,那么在海南旅游的发展中才谈得上以三亚为龙头带动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发展的战略目的。在此基础上,定制营销才能让海南已形成一定接待规模和相应条件的所有景区,一览无遗地呈现在游客的面前,才能根据游客的需要选择不同旅游产品的组合。这要求海南旅游行业的内部形成一个高度严密和主动的配合态度,形成一个高效的运行机制,也尽可能地避免岛内旅游区、景区可能出现的旅游项目重复建设的情况。
总之,无论如何,定制旅游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定制营销理念”是旅游市场微观化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它要求旅游产品提供商能够提供给市场以多种产品的选择,使消费者“一旦拥有,别无所求”。也许旅游企业切入定制营销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有多难,我们也无法抗拒历史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
[2]吴宪和,任毅沁.市场营销学.
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范文5
Poon(1994)在其著名的《旅游业:技术和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随着技术创新的迅猛发展与传播,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在发生质的转变。事实上,这本书的重点在于诠释旅游产业正在通过采用新技术为日趋成熟而高要求的旅游市场提供细分的、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但书中的一个关键理念认为,“新”游客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以往的,他们寻求定制化以及对文化、目的地和服务者的原真性体验。这一理念被许多旅游学者及业界人士所认同并习惯性的按照游客的“新”“旧”行为来进行两分式的市场定位。随着中国出境游市场的迅猛崛起,这一新兴的客源市场引来了世界的瞩目。然而新市场是否意味着“新”游客呢?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旅游发展的“新”游客理念对中国市场是否也同样适用呢?这些都是我们亟待回答的问题。
进一步来说,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4年旅游业的增长率为4.4%,输出国际游客达11亿人次。除燃油、化工、食品之外,旅游是全球对外贸易的第四大贡献者,占到全球服务类产品出口的30%和出口总额的6%(UNWTO,2015)。而旅游产业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不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样的。因此为了保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们非常需要去了解游客到底需要什么,他们是否满意以及我们如何平衡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与产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不同区域的游客,其动机与行为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新”游客这一理念到底应该属于全球通用的范畴还是只对具体的区域有意义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同理,在这个旅游市场需求飞速扩张、全球旅游人数激增的时代,我们是否真能做到为“新”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体验呢?换句话说,当我们朝着2030年20亿国际游客的数字逼近时,我们真的能够完全提供定制化的、个性化的、原真性的体验吗?
除此之外,我们对于“旧”旅游(批量生产、同质包价游产品)向“新”旅游(更加细分化、差异化、在意原真性)转型的理念也缺乏批判式的思考与措施。毫无疑问,旅游市场在全球性增长的态势下变得非常复杂。因此,旅游市场也正在变得越来越细分化,以适应游客们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但是,当今的游客动机与行为同那些二战后、大众旅游发展初期的欧洲旅游者的动机与行为相比,真的有天壤之别吗?这些新兴市场的游客与西方国家的早期游客又真的是大相径庭吗?如果我们抛开先进的技术,忽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那么旅游产业所提供的产品以及游客如何与产业、目的地、当地居民及文化互动的过程真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吗?本文将着眼于“新”游客的核心概念、旅游体验、游客的目的与动机来深入探讨上述问题以及旅游产业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中国“新”游客
什么是游客?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解释,游客的定义应该基于一些基本原则:游客应该是那些旅行离开他们惯常环境的人;停留时间通常多于一日少于一年;有具体的动机,比如以商务或休闲为目的。但是,这只是对游客最简单的定义。旅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度假游、长期停留、游船旅游以及公益旅游等。游客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可以从完全依赖(如包价游)到完全独立,即游客利用当地的交通设施、待在当地人家里(如沙发客)以及进行一些非传统形式的旅游活动(比如学习或者教育)。这些多样式的不同类型的体验,自古就已经存在了。毕竟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旅游作为休闲的一种途径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而现代社会,学者们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则是在休闲与旅游的大众商业化之后。
大众旅游的发展给环境和社会变化带来了我们不曾预料的后果,于是引发了对可持续旅游以及增长上限的争论。无论是“新”游客还是“旧”游客,都会渴望和需要享受高品质的环境和好客的氛围,从而最大程度地得到休息与放松。但是,享受休闲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属于比较新鲜的概念,因为在过去,休闲似乎是专属于有钱人的。如今,休闲已经越来越大众化了。2013年初,国务院更是颁布了《国民旅游与休闲纲要(2013-2020)》,希望通过改善国家的带薪假期制度来鼓励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Euromonitor, 2015)。除了拥有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外,中国还是目前全球最受瞩目的客源国之一。尽管全球50%的出境游客仍然来自欧洲国家,但根据中国旅游指南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境游客在2014年已经突破了1亿人次(),稳居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中国的旅游市场正在经历一个飞速发展并趋向于多元化的阶段。欧洲商情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 2015)在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年轻一代,随着物质上的富有、精神上的独立、科技的进步以及文化意识的增强,他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此外,报告还专门提到中国的年轻白领女性在旅游决策时的力量和影响力。但是,就出境游市场而言,中国仍然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根据中国旅游指南统计,70%的中国出境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是香港和澳门,剩下的游客里还有一大部分也只是前往邻近的国家。主要的原因包括这些地区和国家与中国的距离较近、交通比较方便,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在文化差异上也相对较小。远距离出境游对很多中国游客来说还是比较昂贵、新奇和有风险的,因此许多潜在的游客仍然会倾向于选择包价游产品来寻求一些安全感(Lietal,2013)。
在对中国远距离出境游客的研究中旅游者被划分为3个细分市场,即娱乐或冒险追求者、生活体验或文化探索者以及放松或求知者(Lietal,2013)。但是仔细推敲,我们不难发现,这3个细分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同质性,因为在一些关键的游客特征与行为上,他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这种同质化的现象很可能是由于作为新兴的市场,中国出境游客对于远距离出境游缺乏自信,倾向于做出一些随大流、较保险的决策,也有可能是中国文化中根植的集体主义所衍生出来的旅游偏好与行为的群体心态。不论是哪种原因,深入了解与研究中国出境游客的动机、需求与偏好都是摆在目的地国家与景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Li,2014)。
和所有的游客一样,中国的出境游客同样也希望在旅游目的地获得难忘的经历,体验当地的山水人情。然而,目前我们对于中国出境游客真正有什么样的旅游需求,追求什么样的旅游体验还知之甚少,这很可能是导致大量无差异、浅层次的旅游目的地产品与体验被提供给中国游客的原因。当然,现阶段很多的中国出境游客需求还停留在传统的大众旅游与无差异的产品与服务的阶段。但是这种状态还会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以中国出境游市场如此蓬勃发展的态势来看,中国游客的需求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急速增长,对旅游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高。
游客体验
从跨学科的角度,了解不同学科对游客和游客体验的理论对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个概念很有帮助。早期对游客体验的关注来自经济学学者对北美休闲娱乐领域的研究。比如Clawson和Knetsch(1966)对游客行为与决策过程中的体验维度以及游客体验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研究。早期的游客行为研究借用了购买者行为的研究模型,从理解整个旅游过程的角度来研究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因此,游客体验包括旅行前阶段(期望与信息搜索)、旅行中与旅行后的反思与回忆阶段。这种研究模式的主要用处在于它能够揭示影响游客决策的因素,并从整体的角度提供了游客决策的社会心理背景。
与此同时,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也开始关注旅游者这个群体,他们研究的角度主要是从游客行为所反映的与传统观念不同的对待工作、家庭生活和休闲的新的社会态度以及旅游过程中目的地居民与游客之间互动对双方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MacCannell, 1975; Boorstin, 1964; Graburn, 1983)。早期的社会学者一直对人们旅游背后的动机有所争议。游客到底是为了逃离其日常生活从而沉浸在毫无意义的虚假体验中,还是在寻找平时所体会不到的生活的真正意义?在对不同动机争议的基础上,游客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开始转向对可观察到的游客行为的分类以及游客特征及活动相同点的探索,由此各种游客类型学说便应运而生。
Cohen将游客体验划分为4种类型:组团大众游客、自助普通游客、探险者和漂流者(Cohen,1972)。这一分类也基于不同游客群体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稍后,Cohen又进一步纳入了其他一些构成不同角色游客的维度,包括永久性、资源性、方向性、距离、重复性以及旅行的目的(Cohen,1974)。最终,Cohen将这一理论深入到心理学层面,认为游客的类型划分还可以基于游客对其惯常居住地或是旅游目的地的社会与文化的认同程度。对目的地的社会与文化更加认同的游客对自己所在社会的依赖和归属感相对较弱,更倾向于具有存在主义感及实验性的旅游行为,如那些喜欢沉浸在他们到访国家的文化中的长住背包客们。相反地,更加认同自己的社会的游客会更偏好那些放松娱乐的,大众市场类型的旅游体验(Cohen,1979)。不同的类型划分为进一步的游客需求分析提供了研究框架,而不同人群对体验品质和属性的需求差异为知识的创造提供了基础。社会学视角对游客体验的研究更趋近于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强调主观的、多样的、可协商的个体体验特点(Uriely, 2005)。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研究主要侧重于了解游客的动机并通过对游客行为与心理的剖析来进行市场细分(如Lietal,2013)。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这类研究被旅游学者广泛借鉴和使用。比如Dann(1977)提出游客动机是由推力因素与拉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游客去旅游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摆脱生活压力和束缚的推力因素,另一方面来源于目的地的吸引力因素,比如异国情调、理想的天气以及自然美景等。尽管这种对游客动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旅游营销中仍然比较常见,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引入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视角,更加关注游客体验的不同维度,如何引起游客的情感共鸣以及如何将旅游产品与游客的自我感知联系起来等问题。从这个角度理解的游客体验涵盖游客在目的地所经历和感受到的一切,包括明示或暗示的行为与感知、认知与情感(Oh,Fiore&Jeoung,2007)。
旅游的消费体验过程被认为是非同寻常的、身份转换的和多感官的。这些特征使得旅游消费体验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消费的普通产品与服务。举例来说,最新的一个研究对游客的旅行博客进行了叙事分析,发现游客在博客中对风险、挑战以及技能获得等的情感性描述,帮助他们将单纯的旅行体验转化为更有意义的人生体验(Bosangit et al,2015)。这代表了旅游市场正在朝着更加强调游客个体的旅游体验的方向转变,充分关注旅行对不同游客的意义以及旅游与身份认同、个人目标以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的游客市场并非都是“新”游客,事实上,中国出境游市场上仍然有大量的游客愿意通过包价游的形式来进行娱乐与放松、逃离日常生活、游览著名目的地,也就是所谓的“旧”旅游。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快速兴起的邮轮旅游市场也是传统大众市场以及无差异化体验需求的突出体现。
对于学者和业界人士而言,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出境游客所追求的体验维度并引导他们也参与到服务改善和价值共创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新”游客的帽子直接套用在中国游客市场上。因为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速度与曾经的欧美旅游市场发展速度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中国不同地区发展的程度不同,必然导致游客市场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中国出境游市场的发展很有可能一方面是大众化旅游体验需求的继续增长,另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对多样化产品与服务的渴望。同理,如果仅仅是把中国游客市场看作是谋取大众市场利润的工具,不考虑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不重视游客与当地自然与文化的互动、也不去思考这个市场如何在将来朝着定制化体验需求的方向发展,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范文6
一、我国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地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的概念是从供给方出发的,生产同一类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的集合,而旅游业是一项以需求方来定义的活动和产业,这是旅游产业界定的特殊性。所以旅游产业的定义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来看,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旅游经济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形成了旅游产业,主要由旅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与旅游景区管理组成,其中旅行社,旅馆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所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也是一个形象产业。旅游业的开展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相互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游客会从旅游的过程产生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印象,旅游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向游客展示地区的整体形象。旅游业推动旅游城市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旅游业是一项对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有重要推动意义的产业。
二、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
旅游市场营销既指营销活动,又指营销理论。作为一种营销理论,旅游市场营销是研究旅游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以旅游者为中心,在旅游环境分析、旅游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市场调研和旅游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找准本企业和旅游产品的位置,通过营销战略、营销策略的整合使用和科学的营销管理,实现旅游企业、旅游者和社会“三赢”目标的实现。
旅游市场是市场学的一个分支,但与一般市场学相比又有其特殊性。表现在:(1)以旅游行业为背景进行研究,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龙头的旅游行业有“朝阳产业”之称,具有增长快、脆弱性、服务性、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旅游企业市场营销必须适应这些特点;(2)旅游消费需求不同于一般需求,它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以无形产品和服务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尤为明显)为主的需求,人们通过旅游消费满足其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旅游市场营销也要体现这一要求;(3)旅游市场营销是一种具有较高知识化要求的营销(旅行社等企业营销表现更为明显),知识型游客研究、知识型旅游产品开发、知识化手段、知识化管理等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运作活动,是指通过创造和交换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及其价值,以满足旅游欲望和需要的社会过程。其中交换是核心,满足旅游欲望和需要是目标,交换过程是否顺利,取决于旅游产品创造者或提供者所提供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价值满足游客需求程度及对交换过程的管理水平。
三、发展我国旅游营销市场的办法
(一)要建立行业协会,制定价格标准。使各个旅游公司都能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进行有序竞争,对违反价格规定的旅游公司,行业协会应当给予相应的制裁。协会成员应当预先缴纳价格保证金,存到行业协会,当哪个公司出现问题,协会立刻扣罚该公司,同时,开除协会,协会成员单位不许同其协作。
(二)要积极建立完备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对于一个长期发展的旅游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应包括:对游客售后服务满意程度的跟踪调查,获取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和意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旅游者建立一个完备的资料库,以便今后在进行旅游市场营销及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时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另外,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还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建立口碑效应,为今后旅游服务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同时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要注意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在各级导游证考试当中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考核,鞭策导游人员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在旅游公司经营活动中,旅游监管部门,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定期深入旅游市场,常抓不懈。聘请监督员,微服探察,适时进行监管,对有问题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停业或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