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十三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十三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范文1

__年6月8日-11日

了解__县“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听取编制__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思路设想、意见和建议。

课题组专家一行6人

(一)召开座谈会

课题组成员分成两组分别召开座谈会:

1、综合口和政法口调研座谈会

时间:__年6月8日下午3:00—6:00

地点:县行政大楼1248会议室

参会名单:县政府办、财政局、人保局、审计局、统计局、地税局、国税局、人民银行、金融办、司法局、法制办、行政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县委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分管领导。

2、城建口和商贸口调研座谈会

时间:__年6月8日下午3:00—6:00

地点:县发改委1201会议室

参会名单:国土局、城建局、房管局、环保局、城司、商务局、烟草公司、供销社、商业行业办、工商局、恩江镇、佐龙乡、古县镇、瑶田镇、坑田镇主要负责人。

3、工交口调研座谈会

时间:__年6月9日上午8:30—12:00

地点:县行政大楼1248会议室

参会名单:工业园、工信委、交通局、公路局、质监局、安监局、邮政局、供电公司、电信局、移动公司、藤田镇、陶唐乡、石马镇、县电子商务产业办、县碳酸钙产业办、县循环经济产业办、县食品医药产业办、县电子信息产业办、电子商务办、龙天勇有色金属、源

丰金属、广源化工、科越科技、南方水泥、鹰鹏水泥、航盛电子、忠明电子、源生狼和、美媛业、绿海油脂、万山茶油主要负责人。 4、社会口调研座谈会

时间:__年6月9日上午8:30—12:00

地点:县发改委1201会议室

参会名单:科技局、教体局、文广新局、卫生局、计生委、食药监局、旅游局、民政局、残联、龙冈畲族乡、上固乡、君埠乡、沙溪镇、潭头乡、三坊乡、中村乡、上溪乡主要负责人。

5、农口调研座谈会

时间:__年6月9日下午3:00—6:00

地点:县行政大楼1248会议室

参会名单: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扶贫办、新村办、农开办、气象局、蔬菜局、粮食局、鹿冈乡、沿陂镇、七都乡、八江乡、潭城乡、官山林场、李山林场、罗铺垦殖场主要负责人;鹿冈乡光明家庭合作农场、钟光平家庭农场、灵华山有机白茶基地负责人。

座谈会内容:各单位根据《“十三五”规划调研详细提纲责任分工》,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提出“十三五”发展思路、目标、主要措施和拟实施的重点项目,乡镇要重点介绍本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四大统筹区域发展的情况和设想,并对编制全县“十三五”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实地考察

路线:

6月10日上午7:30县城出发 龙冈畲族乡上固乡沙溪镇藤田镇。(具体考察点由乡镇安排,每个乡镇考察时间20—30分钟)

6月10日下午3:00县城出发 生物医药产业园源生狼和桥南建材市场__县天然气公司航盛电子广源化工抚吉高速入口源丰金属龙天勇现代农业示范园惠丰设施农业。(每个考察点10-15分钟)

6月11日上午8:00县城出发 鹿冈乡沿陂镇罗铺垦殖场佐龙乡。(具体考察点由乡镇安排,每个乡镇考察时间20—30分钟)

1.请各单位参会人员做好发言准备,《“十三五”规划调研详细提纲责任分工》明确的单位必须提交书面材料。

2.请各相关单位根据《“十三五”规划调研详细提纲责任分工》收集整理好相关资料送县发改委,有电子版的同时发送电子稿。

十三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范文2

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会议公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

对于农民工市民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业内解读多从房价入手,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却表示,对“农民进城”的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将深层次激发实际需求。

中国房地产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也表示,产城融合较好、基本公共服务配套的情况下,新型城市化吸引的人口自然会化解楼市库存。

房地产投资“急踩刹车”

2015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公告明确表示,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去库存”这一提法并不新鲜,引人关注的是,楼市还有多少库存要“去掉”?

1998年“房改”大幕开启之后,中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奔跑”了15年,近十年间,房地产实际投资额同比增速几乎每年高达20%以上。然而2014年以来,房价高企、库存增加、投资下滑、区域市场严重分化等现象加剧,房地产实际投资增速由2013年的19.8%迅速跌至10.5%。

2015年年中,有机构预测2015年这一数据应当在8%左右。然而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70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

虽然投资“急踩刹车”,但由于持续去库存与降息等政策利好叠加,2015年的房地产销售低迷状况有所缓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092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74522亿元,增长15.6%,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

然而,销售增速下降,楼市库存仍处高位。同样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637亿平方米。这一数据还不包括报告期已竣工的拆迁还建、统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筑、房地产公司自用及周转房等不可销售或出租的房屋面积。此外,全国商品房在建未售面积约为48亿平方米,待开工面积为8.5亿平方米,以2.4的容积率计算,全国整体库存约为63亿平方米。

“踩刹车”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企稳?对于上述数据,孟晓苏估算:“截止到2015年11月份,整个房地产投资下滑,跌掉9000亿元,销售跌到了-6.3%,丢掉了2.7万亿元的房地产销售额。”对于房地产市场整体形势,他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压力仍然存在,整体还处在低迷期,整个产业的复苏迹象还没有到来。2015年受2014年房地产的拖累,库存压力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买涨不买跌”的怪圈也同样压抑了购房欲望。孟晓苏表示:“2014年社会舆论倾向于‘房价会下跌’的预期,百姓购房欲望不足,更倾向于观望,也间接导致了房地产业销售惨淡。”

“市民化”的农民工占比已达8.9%

从制度改革、政策配套,到产业引导,这一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对“楼市去库存”的部署可谓详细而具体。

在制度层面,公告称,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在产业引导上,公告表示,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此外,对于新型城镇化,会议明确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这一提法如何解读?

国家统计局对城镇化率的统计指标有两个: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以及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统计,中国2014年城镇化率为54.8%。按户籍人口统计,2014年城镇化率是35.9%。二者之间有18.9个百分点的差额,主要构成就是2.5亿左右的农民工。

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按这一数据测算,“十三五”期间,如果外来人口入户比例能够大幅提升,城镇户籍人口将增加1.3亿。

朱中一表示,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解决“3个一亿人”的问题,2015年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以及多次讲话中均提到,首先要加快落实一亿左右的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地区落户的目标,而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这一途径,不仅能有效消化楼市待售库存,也将使社会整体消费上一个台阶,对经济“稳增长”来说意义重大。

“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哪类供给?

城镇化是在以人为核心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农民进城为标志。城市对劳动人口最核心的凝聚力,大多来自就业机会以及配套公共服务。如果缺少系统性的配套方案,去库存的过程依然障碍重重。

朱中一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产城融合较好、有产业发展机制的地区,能提供就业岗位、有聚集人口能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库存及市场消化比较好,最典型的就是北上广深。“深圳(楼市)为什么那么好?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比较强,在二线城市里,楼市销售好的都是这一类城市。与之相反,三四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比如东北的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对接不上,劳动人口持续流出,楼市去库存压力很大。”

除此之外,朱中一还认为,人口流向和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发展方针不一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国家希望控制大城市规模,要发展中小城市或小城镇,但是大城市就业岗位较多,基本公共服务好,人口流入在加速,尤其是一线城市,周边人口一般都会向这类城市聚集,流入中小城市的人口在减少。所以,大城市供求关系稍微紧张,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库存量相对较大。”

近年来,对于“农民进城”的配套政策相对模糊,“进城速度”全靠自然增长。在诸多生存与发展压力尚未化解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民进城之后依然租住,长期打工,攒钱买房。对此,孟晓苏表示:“农民进城遇到的艰难是与政策不配套的。”

除了“进城群体”,城市自身的发展与产业定位,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另一难题。

对于目前楼市的所谓库存,孟晓苏将之部分归因为限购、限贷等 “懒政”,“当时提出限购限贷,已经说是临时性措施,但一直不愿意取消,这条捆绑中国经济的绳索,压制市场需求,也令楼市供给畸形发展,既打压了消费又打压了生产,在麻醉市场的同时也麻醉了开发商。很多城市实际供应不足却限购,开发商被迫到非限购的三、四线城市去开发,形成了如今的大量库存。”

此外,在经济尚未找到新的增长动能之前,孟晓苏表示“不要急着‘去房地产化’”。他表示,很多潜在需求是附着在房地产行业之上的,例如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科技入户,物业管理,家政服务,金融服务……去房地产化,也在某种程度上打压了这些行业的创新动力。“比如不保温的房子现在有了外墙保温,WiFi进入家庭,网络入户,冬季取暖有了地暖,家电也在智能化。再比如前总理提出的节能瓷砖、节水洁具,光提倡这些,没有房子,这些瓷砖洁具装在哪?去房地产化,这些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进城住房,支付能力如何匹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对于住房制度改革,主要以新市民为出发点,主要是农业转移人口。由于这部分群体支付能力有限,会议提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等,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朱中一分析称,农民向城市转移,相对应的是农村居住占地面积减少,城市占地面积将增加,相应的制度改革应当跟上,“如果农民的宅基地房产可以依法转让或抵押贷款,就可以提高他们在城市购房、住房的能力,这就是与能力相适应。”

孟晓苏也表示,农村宅基地问题存在了很长一段时期,然而民间这部分市场依然存在,要促进农民进城落户购房,对于原有的农宅、宅基地的流转问题急需法律补齐短板。

与之相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发掘潜在的租赁市场或许是相对容易的疏解渠道。

朱中一表示,房地产的协调发展就是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房地产应当与其他产业互相适应,地方政府也应当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应当配套,建设宜居城市对房地产的发展是有利的,“不能只追求快,配套政策、硬件都要跟上”。他举了个例子:“比如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其他机构联手开发房地产租赁,现在的房地产库存,大部分都是毛坯房,要把毛坯房转化为租赁房,需要装修,达到拎包入住的程度。”

实际需求与成本推动新型城镇化

对于新型城镇化,坊间有种说法――“造城运动”。孟晓苏对此不以为然,“城镇化一定要造城,这种说法有点极端,不造城难道要造乡吗?”

他表示,新型城镇化必然会增加新市民,很多改造之前的原城市用地也必然会转为开发用地。此前城市化强调改造老城,不注重新区开发,实际上,老城的改造成本往往比建设新区更高。例如北京、上海,可用地都在6400多平方公里左右,建的城区也差不多大,1300多平方公里,大约五分之一,“五分之一的面积用来建设城市,另外五分之四用南水北调的高成本水,在北京种庄稼?非要强调北上广深保留农田,不科学。”

对于北京市政府要迁往通州及京津冀一体化将带来的“造城”,孟晓苏表示,这并不是“硬造”,而是源于城市发展、匹配居民工作与生活的迫切需求,“建新城成本低,比如医疗设施这一基础服务,同仁医院、协和医院改了好几回,现在人们发现70%左右的就医者不是北京市人,是周边城市的,那么,是把医院的楼拆了、盖得更高,人们还得到这个地方来看病,还是在通州另建一座协和医院呢?”

放弃盲目供给,重视有效需求

住房制度改革将面对农业转移人口形成的“新市民”,释放这2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楼市库存问题也将基本解决。目前,楼市库存累积严重地区主要还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举措也需要更具有针对性。

孟晓苏认为, 从2015年初两会传递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政策信号来看,“房地产业仍将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引擎”这一观点慢慢扩散,逐渐被接受。到了2015年底,借助“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倒逼机制,以“问题导向”来推动难题解决,党内与社会统一了认识,变得相对容易。2016年将以去库存为指导,推动农民进城,让农民工变为新市民,进而围绕新市民的需求进行改革,一度停顿的城镇化也将迈出更大的步伐。

与此同时,孟晓苏表示,农民进城的意义也绝不仅仅是为了化解楼市库存。通过去库存,城镇化改革有了更多的空间,新的住房制度改革也将被更多的人接受。“上一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让多数城镇居民获益,这一轮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将惠及包括农民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孟晓苏称。

十三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范文3

在新的发展时期,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在兵团人的手中,一幅宏伟蓝图已缓缓展开。

谋篇蓄势

棋语云:善弈者谋其势,不善弈者谋其子。谋势而行,蓄势而为,才能有所为。

审视兵团大局,需要对形势作出科学分析和把握。“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是兵团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的重要时期。

新起点、新理念、新常态。在“十三五”工作目标中,兵团要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发展迈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到2018年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方向已定,目标已明,如何开好局、谋好篇?兵团各师具体规划的总纲,必然是紧紧围绕兵团党委六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落实重点,分清主次,抢抓机遇,认识到自身发展的短板与优势。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八师、石河子市认识要到位,适应要主动,引领要有为。”谈到八师、石河子市的发展规划,兵团党委常委、八师、石河子市党委书记、八师政委徐志新指出,要将发展重点放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

作为兵团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八师、石河子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可谓是兵团经济的晴雨表。“十二五”期间,八师、石河子市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八师、石河子市在“十三五”时期将从多个方面着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推进三次产业联动融合,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对传统工业产业提级增效,更要加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发展金融、养老、环保、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型产业。

而位于新疆“东大门”哈密的十三师,作为兵团“东联”内地发展的首要窗口,把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作为突破口,把预期目标设定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迈入中高端水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不低于20%。

五师、双河市在未来五年中,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抓好双河市城市设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提升城市发展保障能力,积极打造双河市产业孵化园,努力建设好兵团级工业园区,促进产城融合。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在北疆垦区,兵团各师思路明确,判断内外部深刻变化的发展形势,准确把握阶段性新特征,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充分做好了“十三五”工作的科学谋划。

砥砺前行

回顾兵团“十二五”时期,在卓著成效的背后也存在着发展的短板,因势各异,因师不同。如今,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关口,兵团要更好地出发,必然要打破发展的桎梏,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坚定步伐,砥砺前行。

回首2015年,在伊犁河谷伫立的可克达拉市,成为兵团的第八座城市,写下了兵团在祖国西陲浓厚的一笔。

“十二五”期间,四师完成生产总值15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2.9%,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35.1∶43∶21.9调整到26.8∶52.6∶20.6,实现了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工业现代化提升,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站在新起点,要打造充满动力、活力、魅力的可克达拉市。”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副书记、四师师长钟波在谈及“十三五”发展时说,将围绕“伊水绕城、水绿交融”发展理念,构筑以景观水系为“魂”的空间体系,构建多层次城市园林景观,打造高质量人居环境,使其尽早成为四师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发展,要借势而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紧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四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构建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憧憬美好,但更需冷静面对。四师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规模偏小、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和人才不足,体制机制建设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不适应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四师发展。

四师不避问题,直击问题所在,将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健全体制机制等解决办法清晰地写进了规划之中。

“七师要走出七师,各团场要走出团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好的发展。”面对发展瓶颈,七师党委书记、政委赵轶平明确“十三五”发展的重点落在推动改革上。

补短促固强,固强拉补短。兵团各师在补齐短板的同时,要让优势强项变得更强,让发展之路走得更稳健,为补短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更坚实的基础,进而在补短与固强的“互动”中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

强势开局

当时间勾勒出新的年轮,2016年,对于兵团来说意义非凡。

五年看头年,开局最关键。今年是兵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更是各师、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年。

开头难,高点起步更难。实现2016年的良好开局,有利于更好地提振信心、引导社会预期,有利于把兵团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汇集起来,凝聚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兵团各师纷纷将确保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开局的首要任务,这也是“十三五”发展的根本要求。

从天润乳业到爱登堡,从希望电子到昌平矿业,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兵团核心区建设的十二师迈出的第一步,就将发展重点放在了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和加快开放融合发展上。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并向中高端方向发展的同时,十二师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努力在开局之年打造好“东联西出”的物流通道,做好园区产业发展工作。

“扎实做好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六师、五家渠市要坚持从资源和优势出发。”六师、五家渠市党委书记、六师政委马新平在布局开局之年的发展工作时冷静分析,“要依托已有产业基础,扩大对外开放,尽快把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文化旅游产业、金融产业等做大做强。”

2016年,六师、五家渠市的发展目标主要是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用好园区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增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立足乌昌、面向中亚的商贸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和先进文化传播高地。

十三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范文4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多数人认为城镇化政策会伴随许多的政策出台给某些行业带来机遇,尤其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究竟“城镇化过程中”对哪些城镇(市)的房地产有推动力?又会产生哪些新的需求?原因何在?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政策措施推进或者应对新型城镇化?

新近颁布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需要严控城区人口;100~500万的大城市,需要合理控制城区人口;城区人口50~100万的中等城市,需要有序放开城区人口;只有城区人口50万以下的小城市才可以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城区人口100万人以下的城市才有吸引人口的政策,其所在城区的房地产市场才有希望。有舆论认为,未来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最有价值,三四线城市、城镇有可能成为“鬼城”“空城”。对此,政策应该如何制定?产业应该如何布局?城镇化如何走?笔者基于城镇化中的新市民――农民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相关研究综述

“城镇化”是指农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迁移与聚集的历史过程;表现为: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逐渐进入城镇生活并与市民融为一体;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村地域自然景观、产品和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体系、行政管理制度等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变化,社会形态逐步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的城市社会转型;社会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

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上升至52.57%,有城镇户籍的人口比率为36%左右(约2亿人左右),按城镇化率需达到75%的国际标准,中国城镇化之路至少还可以延续20年。李迅雷基于农村青壮年人口数量的研究发现“农村化率(已经)很低”(即城镇化率较高),认为目前中国在农村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大约只有1.6亿左右,而未来农村可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大约只有4 000~6 000万,并且认为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目前中国或许已经步入城镇化的后期,到2020年前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可能结束了;并认为城镇化会导致的购房需求未必是有效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存在地域差异,有地域的选择性。另据国土资源部官员透露,按照近八年来住房用地的供应,如果按照容积率1.5来计算,可以建出的住房面积达到84.36亿平方米,如果按照人均30平方米的标准来计算,可以满足2.82亿的新增城镇人口住房的需求;而同期,真正进入城镇的实际新增人口只有1.67亿。按目前的人口政策,预计到2050年中国总人口可能由目前的13.5亿减至13亿以下(调研了解,目前县域农村多数家庭是二孩或者更多子女,二孩政策对农村居民的影响不大),按人口计算,届时中国人将“不缺房”。事实上,中国的空房现象正日趋严重。许子枋则认为,未来三四线以下城市(镇)购房主体应该是进城农民,由于进城农民数量和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造城的速度和房价的上涨速度,预计三四线城市难以消化过去几年大规模的土地供应,部分城市(镇)存在房地产过剩风险,并且现实中已经出现了三四线城市(镇)的房地产过剩和去库存政策。基于这一预测,笔者认为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对居住型房地产的刚需可能会成为“伪刚需”。

二、农民需求意向

为了确切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城市化意向,课题组在寒暑假期间进行了务工农民的调研。课题组向全国25个省市的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7 500份,收回6 300份,其中有效问卷5 450份,占比86.5%。调查范围涉及23个省市主要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提取因子:年龄16~45岁及以上;学历(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婚姻状况涉及已婚和未婚;城镇分为县城、较大城市(地市级城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

(一)落户意愿

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意愿比较强,但有地域的选择性(见表1)。统计显示,愿意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占被调查人总数的55.8%,有18.8%希望在城市生活但暂不落户,两者合计比例达到了82%。农民工的落户意愿有城市的选择性,落户较大城市的意愿比较集中(37.45%),其次为县城及其他城镇(30.73%),其余为省会城市(16.18%)和直辖市(15.64%)(见图1)。

(二)影响落户意愿的因素分析

1. 年龄结构对落户意愿的影响明显。一方面,年龄结构与落户城市的意愿呈负相关,表现为年龄越大,落户城市的意愿越低(见图2)。超过一半的“80后”农民工愿意在城市落户;“90后”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意愿超过2/3;45岁以上的第一代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意愿不到40%,比“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低28.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年龄结构也会影响落户区域的选择(见图3)。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落户地域的选择有差异性。统计显示,不论哪个年龄段,较大城市(地级城市)都是首选,认为那里的落户条件和生活成本都低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生活条件和生活秩序相对又好于县城及其他城镇。其次是县城及其他城镇,并且选择数量与年龄成正相关,反映了大部分农民工对于在城市落户的困难程度有着理性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但年轻人还是愿意到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去落户,认为那里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更多的机会对他们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2.学历对落户意愿的选择有影响。统计显示,学历层次与落户的意愿呈正相关(见图4),学历越高到城市落户的意愿越强烈,但在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中出现了一个向下的走势,在“愿意在城市生活但暂不落户”这个选项上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历者,反映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自我意识较强、追求自由的意向。他们认为如果当前务工的城市生活符合自己的愿望,就留在这个城市继续发展,不符合则继续流动寻找。由于担心流动时受到户籍和与户籍有关的其他因素的羁绊,所以选择了暂不落户。

3. 婚姻状况对落户意愿有一定影响。未婚者较已婚者落户城市的意愿强,数据统计高出17.2个百分点(见表2)。但从“愿在城市生活但暂不愿落户”的情况来看,已婚者则要多于未婚者。已婚者配偶的户籍对落户意愿的影响较大(见表3)。凡配偶为务工地户籍的被调查者落户意愿比较高(城市户籍62.3%,农村户籍57.1%);配偶为非务工地户籍落户的意愿稍弱(城市户籍51.1%,农村户籍44.9%);配偶为城市户籍的落户意愿强,配偶为农村户籍的落户意愿弱。但“愿在城市生活但暂不落户”的情况正好相反,外地户籍多于本地户籍。统计显示,子女教育、老人抚养、就业的稳定性等因素对是否在某一方所在的城市落户有很大影响。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1. 城镇化的政策效应会给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带来发展机遇,但是房地产发展空间有限。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城镇化会带来居住、教育等多种需求,由于新市民对城市(镇)选择有区域性差异,这种需求给不同的城市(镇)带来的发展机遇有差异。从调研情况来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自身认知较为理性,认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镇)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虽然也向往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等大型城市,但认为不适宜;这与新出台的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取向相吻合――城镇化的重点是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和城区人口50万以下的小城市才可以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但是由于居民收入、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居民对房地产的有效需求有限、房地产发展空间有限。

2. 新型城镇化政策给新市民带来忧虑或者恐慌。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面对城镇化,未来新市民的忧虑涉及到城市(镇)的选择、住房、婚育、子女教育、职业发展、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城市的住房问题(主要是价格问题)和工作机会,其次是生存技能和生活素养的提升,以及子女的教育问题。

(二)启示

“十三五”规划显示,截至2015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分别为56.1%和39.9%;规划“十三五”末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应分别达到60%和45%。按城镇化率75%的国际标准,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城镇化”过程可延续10~15年。要圆满完成“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任务,需要统筹规划、科学规划。

1. 树立科学的城镇化理念,以发展和开放的思维做好城市发展规划,满足城市化过程中新市民(农民)的差异化需求。城镇化的重点并非仅仅是给农民一个城市户口、些许的养老金和部分医保,满足农民暂时需求的形势上、表面的城镇化,真实目的应是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缓解农民的心理焦虑、保证他们有可预期的稳定收入,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城镇化带来的满足感、实现幸福梦。这样,新型城镇化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希望,提出了新的差异化的政策选择:第一,利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调整产业的空间布局,吸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进而成为当地城市(镇)居民。在产业布局上,力争做到既有利于发展生产,又方便居民生活;构建起既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又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减少农民工向大中城市的集中流动。从调研情况来看,近70%的农民首选所在地附近县城(镇),费用低、支出少;但是,由于所在地县域经济发展迟缓、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约50%的农民只好选择到其他地方打工,由于距离远需要支出租房、择校等费用,使得生活成本增加,既增加了进城农民的生活负担,也加剧了对城镇化的恐惧和担忧。第二,对于那些已经在大型城市和直辖市居住且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的农民工放开户籍限制,接纳他们的子女与所在城市居民子女接受无差异教育。第三,强化中小城镇尤其是县城的建设,加强道路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中小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也可以率先放开县域城市的教育资源,无条件接纳农村居民子女接受与所在城市居民子女无差异教育,吸引农民到中小城镇就业、置产、落户。

十三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转型升级;综合交通;城乡统筹

1 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时期和决战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发展的内外环境、方式、需求、重点等诸多方面有本质的区别,面临新的形势。如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物联网的发展,分布式能源的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人们对科学、民主、平等的诉求,对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期盼等等,这些新的形势都对交通发展提出多层次、多样性、高水平的要求。

江苏省提出推进“苏南率先发展、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苏北跨越发展”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加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更为紧迫,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连云港市作为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龙头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战略点、江苏省加快发展重点地区,已形成快速发展的政策叠加效应,必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灌南县作为沿海大开发战略发展核心区域、连云港加快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工作重心,坚持城乡统筹,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打造为苏北地区精细化工为特色的新材料生产、研发、冶金铸造产品出口和船舶工业基地、重点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出口加工贸易区、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这些形势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而言,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刚性的制约作用,影响重大,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以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务实态度提出面向未来五年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更好地指导交通运输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

2 发展趋势

“十三五”是我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转型时期,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时期。

2.1 经济现代化发展与改革的深化要求交通行业转型谋求新发展

经济社会开启现代化发展新征程,要求交通行业更加注重服务的要求。从“十三五”起,我省、连云港的经济社会将开启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中明确提出了针对交通的两项现代化指标都是以服务为核心的指标,这就明确了我们交通行业将逐步从建设转为服务,从行业行为转为政府行为,这是“十三五”期间最大的行业转型。

国家全面推动和深化各项改革,对交通行业发展的方式路径和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新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其中,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综合执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对现有交通行业的发展理念方式、管理体制、管理方式都提出新的要求。“加快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行业的各项事权和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和清晰,将对交通行业发展的方式路径和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新的要求。

2.2 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要求交通引导连云港、特别是灌南的区位条件提升

全面提升灌南对外开发能力,成为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整合、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期间,灌南县需要切实融入“江苏沿海”、“一带一路”、“长三角”等重要的国家战略中,充分享受政策机遇。“长三角”,构筑与上海、苏南地区直接便捷联系的运输通道,其核心是城际铁路的建设;“江苏沿海”,顺应沿海开发战略,加快沿海港口的建设;“一带一路”,紧密联系连云港港。

2.3 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

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时灌南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力弱的县情,也要求灌南“十三五”交通运输更加要把生态文明观念贯穿到交通建设始终,以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转变交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水运、铁路交通,加强综合枢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节能运输装备和技术的应用,加强交通需求管理,重视多式联运等高效运输组织方式的推广,打造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4 城镇化发展要求城市交通服务能力与城乡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与完善

于灌南县而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增强和品质的提升必须以便捷高效舒适的优质公共交通为基础。主城区辐射功能提升,对人流、物流、现金流的凝聚力增强,对运输服务的品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完善服务城市的主城区综合运输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是提升城市品质,夯实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基础的必然要求。逐步完善城乡交通的服务水平,引导城镇发展和城乡集聚,由城乡差距明显的二元模式向城乡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模式转变,逐步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构建体系完善的“一级城市-二级城市-重点镇-一般镇”的城乡空间结构。

综上所述,灌南交通在“十三五”期间需要通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交通战略要素、发挥综合运输整体效能,针对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外部约束条件(资源和环境压力),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调整、优化和提升,促进交通资源的空间最优配置,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在约束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和整体效率,真正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3 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灌南县交通运输发展将进入“综合运输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向“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转变。

一是,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整体把握好灌南铁、公、水的发展节奏,加强对铁路交通的倾斜力度,大力提升水运交通的发展力度,继续巩固公路交通的基础地位。

二是,完善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综合运输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也是灌南利用铁路资源,推进交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抓手。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将以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为目标,突出加强交通运输枢纽的整合,引导各种运输场站共建共享和加强连接性设施建设。

三是,强化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一方面,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和完善边界区域交通规划建设的协调机制,加强与相邻兄弟市、县交通网络的衔接;另一方面,抢抓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强化对接,“跳出灌南看交通”,深度参与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四是,加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突破城乡交通的壁垒,强化城市交通与乡村交通的衔接。积极发展城乡公交,大力推进运输管理、服务的一体化,最终实现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推进农村道路与客运站点的建设,提高农村交通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交通服务均等化。

4 发展目标

4.1 总体目标

2020年,灌南交通运输基本实现现代化。围绕“六个交通”建设,有效支撑和保障灌南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交通基础设施能力充分、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城乡居民出行更便捷、更公平,货运与现代物流业更具竞争力。信息化、智能化有效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交通运输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法治交通、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于全过程各领域。改革与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4.2 具体目标

一是,建成布局完善、衔接紧密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综合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一体化交通网络,构建更适应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公路网络、高效便捷无缝衔接的铁路网络、海河联运全面通航的水路网络,促进以公路为纽带的各类运输方式充分融合,快速铁路和高等级航道在基础设施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是,建成快速便捷、城乡一体、多式协调的综合客运体系。构建面向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的城际客运体系,城际客运保障快速出行,形成与周边市县半日往返的快速客运系统。实现铁路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提供乘客方便的换乘条件,实现公交与个体交通的有效转换。构建市、县、乡三级换乘体系,加强县、乡客运站和乡镇公交站、回车场建设,实现居民出行零距离换乘。城市公交更具吸引力,城乡客运普惠民生,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100%。构筑与小伊机场的直达运输通道。

三是,建成分工合理、衔接高效、运行安全的综合货运体系。依托运能充沛的交通通道,以灌河口港区为支点,通过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内河航道与主要物流园区的沟通,建成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的分工合理、衔接高效、运行安全的综合货运体系。

四是,构建高度融合、开放兼容的信息应用体系。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各领域全过程高度融合,现代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内河干线航道船闸ETC和沿海港口EDI系统覆盖率达到100%,普通国省道重要节点测覆盖率均达到100%,交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交通行政许可在线办理率达到90%以上,联网售票和交通运行实时查询水平提升公众出行效率。

五是,构建法制文明、绿色安全的交通治理体系。交通运输文明素质普遍提高,法治交通水平明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安全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价值理念,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增强,安全运营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循环低碳的价值取向贯穿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相比现状大幅减少。基础设施管理维护水平和运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六是,构建改革突破、创新主导的发展驱动体系。通过改革突破交通运输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在转变政府职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调动整合资源,推动交通运输发展;通过管理手段创新,促进行业规范化文明化发展;通过工程建设创新,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到2020年,灌南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将更上一个台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构建,发展的协调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十三五城镇化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投资拉动型;新增投资;趋势外推法;加权移动平均法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018-01

近年来,我省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支撑了加强经济建设的需要。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资本性商品生产产业发展来看,“投资拉动型”将是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因而投资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投资发展目标也因此倍受关注。

一、投资发展现状

2008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35.15亿元、增长3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在西部名列第二。其中城镇投资完成4510.44亿元、增长32.9%,房地产投资完成749.23亿元、增长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在西部名列第二。2000-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了6倍多,年均增长25.7%。三大区域中陕南以39.5%的速度领先,高出关中和陕北0.2和3个百分点。2000-2008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了6倍多,年均增长25.7%;房地产投资规模扩张了10倍,年均增长31.4%;投资率由41.34%上升到70.8%。投资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有力支撑了我省加强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或更高,2006-2007年接近55%,2008年稍有减弱。投资效果系数,即同期单位累计投资带来的生产总值新增率也在上升,2008年达到38%,比2007年高2个百分点。加大投资促进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壮大发展,2008年比2002年能源化工产业投资翻了两番多,产值翻了三番多;装备制造投资翻了两番,产值翻了两番多。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建设投资,使基础设施瓶颈明显缓解,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居民生活也有了显著改善。

二、投资发展目标预测

1.“十一五”末预测

“十一五”前三年我省新增投资分别为628亿元、1032亿元和1200亿元,增长显著。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35.15亿元,增长32.8%,2009年上半年完成2930亿元,增长41.6%。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使作为我省经济发展重点的优势资源、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等项目的投资力度增强,我省财政实力增强使政府以财政投资主导和调动社会投资的能力增强,居民收入和企业资本扩张使省内社会投融资能力增强,扩大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和东部地区生产要素向西部转移等给我省扩大招商引资带来更大机会。以目前我省的投资增长态势看,考虑当下保增长的现实需要,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投资刚性需求,今明两年的投资增幅仍将十分迅猛,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500亿元左右,2010年完成8000亿元左右。

2.“十二五”末及“十三五”末预测

一是采用趋势外推法来预测固定资产投资。经测算,2002―2008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投资实际增长23.2%。由于考虑到我省财政实力增强使政府以财政投资主导和调动社会投资的能力增强,居民收入和企业资本扩张使省内社会投融资能力增强,扩大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和东部地区生产要素向西部转移等给我省扩大招商引资带来更大机会,所以总体投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但同时考虑到目前我省投资率已很高(达到70%左右),所以目前到2020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低于2002―2008年水平的19%来计算,预计2015、2020年投资总额分别达到19000亿元和46000亿元左右(2010年价)。

二是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来预测固定资产投资。构建加权移动平均函数来预测2009-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和)。据模型测算,2010-2020年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为15%,2015、2020年我省投资总额分别达到16000亿元和32000亿元左右(2010年价)。

综合以上不同方法预测的结果来看,我省投资总额“十二五”末16000-19000亿元之间,“十三五”末在32000-46000亿元之间(2010年价)。

三、促进目标实现的建议措施

1.抓紧交通项目建设不放松

我省已经形成新一轮交通建设,要按照新的规划方案,加速推进铁路、公路和机场基础设施项目上马和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建设关乎全国交通发展的包西―西康铁路复线、西安至平凉铁路、宝(鸡)天(水)高速公路、西安成都客运铁路专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等国家路网中的骨干项目,积极促成与之相配套的省内连接道路项目多建、快建,在争取国家多投入的基础上抓紧促使我省交通设施在几年内再上一个大台阶,为金融危机后“十二五”、“十三五”产业振兴和经济的再“起飞”做好坚实铺垫。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

农村和社会保障主要作用在于保基本生活消费,但在经济危机时期,促消费的重点是在超越基本消费的城市消费。所以,要结合提高中心城市承载力,加大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道路、防灾、动力、休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引导消费。同时,要在城乡着力加强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未成年人保护、儿童福利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改革等,保证居民基本生活消费不下降。

3.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工程建设

根据产品成龙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结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技术集成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关中、陕北大型先进制造、能源化工产业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加快产业园区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活保障区和商务配套区,在全省建设几个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4.防范形成无效投资和过剩能力

越是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越要注重投资的效果和质量,不管是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还是产业化项目投资,都要加强深入调研、科学论证,不仅要充分估计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和人的全面发展,对基础设施、公共资源供给的大量需求,充分估计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市场容量,也要合理把握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点、远景与现实的结合点,避免造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供给过剩,形成新的社会生产能力过剩,把拉动经济的投资变成拖累资产,把有效的流动性变成无效的固化沉淀,给经济危机雪上加霜。

参考文献:

[1] 统计预测和决策,徐国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