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卓越计划;实践教学;探讨
在高等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后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卓越计划”的实施基础是我国先前执行的工程教育,在此基础上要求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一般情况下实行“3+1”,即学生三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学习)来推行“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注重工程教育服务企事业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适应“卓越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本文根据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就基于“卓越计划”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莆田学院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存在问题
现在的大学教师绝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就进入高校任教,其教学观念还是遵循其本人在当学生时的教学观念――重理论、轻实践,即使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也大都是以传授知识为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突出,有企事业单位参与教学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些观念导致在实践教学中与工程实际脱节,毕业的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工作后用人单位反映学生“上手慢”。
(二)实践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比如: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偏低,占比不超过25%;实验中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偏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占总实验项目数不超过50%;一些实践环节的内容多年不变。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全面反映当前的生产实际和科学前沿;由于近年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和施工单位担心安全问题,使得组织学生进入工地实习非常困难,因此,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得不到实际锻炼;培养方案中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的时间一般不超过8周,毕业设计阶段一般是在学校进行的真题假作或假题假作,再加上施工企业由于多种原因不愿意接收学生进入工地,因此校企共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任务是流于形式,没有成功。
(三)缺乏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
对于土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必须有工程领域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我院大多数教师是从高校毕业进入到高校教学,其身份的变化从学生直接变成教师,其拥有的理论知识是满足需要的(一般是博士或硕士毕业);而缺少工程领域的工作经验,入职后理论教学任务量繁重,虽然按照学院的要求每年抽出时间到企业进行锻炼,由于学校在培养“双师型”方面对在职教师没有强有力的实施政策,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只能满足一般的技能训练。
二、改革与探讨
(一)转变教育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开展“转变教育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教育思想大讨论,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改变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工程单位相结合,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与工程实际零接触,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脱离实际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基于“卓越计划”,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创新精神,对构成实践教学环节的所有要素进行重新整合,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在土建类专业中探讨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土木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提高土建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研究”“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工程造价专业试行‘卓越计划’”等项目的教学改革。建立“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大系列”的立体化、全过程(四年)实践教学体系。
“一个中心”是指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均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为中心来展开;“三个阶段”是指把实践教学活动分为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基础阶段、综合阶段、创新阶段;“四大系列”是指把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四大系列。
1.“实验教学”系列。该系列主要包括课程内实验和课程外实验。课内实验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外实验主要是指创新实验。
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进行预习,在实验课上教师简单讲解所要验证的知识点、实验方法、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以及实验中必要的注意事项,讲解后让学生分小组去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只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综合性和设计型实验是指针对某门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或与之相关课程知识,要求学生先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提交给教师进行审查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审查通过方可进行实验,一般情况下指导教师在实验全过程中不作讲解,只作必要的辅导。比如:我院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属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点位测设”实验(属于《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沥青混合料车辙”实验(属于《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矩形界面量的纯弯曲”实验(属于《材料力学》课程)“土的三轴”实验(属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等。目前,我院已有综合性和设计型实验的课程占所有实验课程的85%以上。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能力、设计创新能力。
课外实验(创新实验)是指学生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实验项目,如近年来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土木工程专业12级洪晓毅同学负责的创新训练项目“校园景观休憩场所3D模型的设计与开发”,土木工程专业13级黄小冬同学负责的创新训练项目“沥青稳定碎石路面材料不同压实条件的实验分析”,工程管理专业13级同学负责的创业训练项目“二维码在礼品中的运用”等。
2.“实习(实训)教学”系列。该系列主要包括课程实习(实训)和课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实习(实训)是指:针对某门课程在课程结业后进行的实践锻炼,如:地形测量实习(属于《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工程地质实习(属于《工程地质》课程)、造价软件实训等。
认识实习是指新生在第一学期学了《专业概论》课程后,组织学生对施工工地或已经竣工的工程项目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结构组成、使用功能、施工程序等方面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尽早了解专业背景,激发其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
生产实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后,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从事各种施工工序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能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深一步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除了积极利用实习基地实习外,还在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独立联系实习单位进行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是指在毕业设计之前,对大学四年中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实习基地进行系统地现场锻炼,并且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从而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思想上、业务上对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得到全面锻炼。
3.“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系列。课程设计是指在某门专业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指四年大学中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中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合格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旨在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资料收集、设计计算、手工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英文翻译、文字表达等方面得到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进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系列。该模块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科研创新是指学生利用课内或课外实验,通过参加省校两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内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各种学科竞赛(数学建模、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大赛、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社会服务是指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我院团委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并形成了我院社会服务活动“三结合”的特点,即“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科技服务与接受国情教育”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相结合。学生通过参加以上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服务社会的精神。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适合“卓越计划”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的实践经验通过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来提高。首先,建立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的机制,让青年教师轮流到企业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管理,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和土木工程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考试(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评估师等),提高其为企业服务能力;第三,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通过培训让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成为适合“卓越计划”的“双师型”教师。到目前,土木工程学院已与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宏峰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莆田市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新茂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并实施了福建省教学改革项目:福建省一般本科高校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建筑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试点专业:土木工程)。到目前为止,在41名专任教师中,同时具有高校教师系列职称和工程系列职称或执业资格的有22名,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比例为53.7%。其中,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13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人次,注册建造师6人次,注册监理工程师3人次,注册造价师4人次,以适应培养应用型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要求。另外还在莆田市建筑规划设计院、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宏峰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莆田市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新茂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聘请了12名高级工程师作为我系的兼职教师、客座教授。
三、结语
建立“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大系列”的立体化、全过程(四年)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分散设置与集中设置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尽早接触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工程施工能力、绘图能力、计算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等。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大赛” “全国高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全国高校“广联达”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竞赛、“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竞赛活动,激发了创造力和求知欲,有效地推动了他们的创造精神,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改变以前学生毕业后须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慢慢胜任现场工作的弱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R].2010,6.
[2]宋佩维.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卓越工程师[J].黑龙江教育,2011,(6):4-8.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2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市“115人才工程”创业创新表彰会,这充分说明了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我们表彰了27位在创业创新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市“115人才工程”的人才,3位代表发了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听了很受启发。“115人才工程”在我市深入实施“创业创新、富民强市”总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出了很大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获得表彰的市“115人才工程”的人才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各类人才表示诚挚的慰问!
一、充分肯定“115人才工程”取得的重要成绩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推行人才强市战略,找到了一条选拔、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方面,我们抓住国家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省实施“151人才工程”的契机,加强了以市“115人才工程”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市“115人才工程”已经成为我市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和人才工作的一个品牌,形成了一支层次分明,涵盖学科门类齐全的梯级人才队伍,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养造就了一批学术技术拔尖的领军型人才。目前,市“115人才工程”队伍中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有11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的有153人,获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的有6人。这批人才为我市争了光,取得了荣誉,值得大家学习。
二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培养期内,“115人才工程”的人才为我市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科教文化、医卫等社会领域的贡献也十分突出。虽然人才的价值很难用一个确切的数据来体现,但我们能够体会到整个“115人才工程”队伍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三是技术学术成果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市“115人才工程”的人才先后完成项目、课题469项,取得各级科技资助1.3亿多元,获省科技进步奖40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208个,国家级和省级学会、协会奖222个。这些成绩的取得,对推动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核心技术的研发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基本形成。通过选拔培养,我市已基本形成一支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层次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队伍,真正成为我市学术和技术领域的“领头雁”,推动了全市的人才培养工作。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和强大推动力。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中,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增幅位居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37.5亿元,在全省中所占比重提高了0.8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增长11.3%和11%,另外,在城乡建设、生态建设、平安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群众的共同努力。
“十二五”时期是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突破期和民生事业的提升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这一要求,坚持走高起点、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两个崛起”,实现“三大目标”,打造“五个”,力争“六个翻番”。实施好规划,实现各项预定目标,就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
要把人才工作作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来抓,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增强人才工作的服务意识和保障意识,切实把人才工作放到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加快科学发展中统盘谋划,统筹推进,进一步增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科学发展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要进一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切实增强人才工作对推动科学发展、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强大合力。
要以深入实施“115人才工程”为抓手,把人才优先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工作的始终,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打造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我市形成发展新优势,实现《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要求打下扎实基础。
三、明确要求,提高人才创新能力
要围绕《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大“115人才工程”、海内外领军型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措施,全面提高人才的创业创新能力。
一要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岗位育才、岗位成才,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周边”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要坚持边培养、边提高、边使用的做法,围绕我市构筑大平台,培育大产业,发展大企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生态的要求,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提高培养人员的原始创新能力,突出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要鼓励和引导人才到基层一线开展“三服务”活动,在我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中开展创新工作。要抓住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大的气魄,突破常规,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四、完善机制,推动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目前,我市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还不相适应,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人才队伍规模、结构远远不能满足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探索人才发展规律,建立人才引进、选拔、培养、使用和评价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明确工作责任,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一要在人才选拔机制方面有新突破。要打破以往唯资历学历的评价体系,坚持“量质并重,服务发展,创新机制,以用为本,多方联动,协调发展”的原则,探索“以项目技术引才、以能力业绩选才、以学用结合育才”的新路子。特别是要紧紧抓住经济主体这个“牛鼻子”,把抓好企业人才作为全市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健全和完善分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统分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二要在人才发挥作用的途径方面有新突破。要积极为人才的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科研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引导人才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调整等作出贡献。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妥善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人才全身心投入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中去,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三要在人才的使用配置上有新突破。要在发挥本地人才作用的同时,着力引进和我市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吸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人才,积极推行人才柔性流动,为我市可持续发展积累人才资源。要努力加强各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四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经费投入。要努力拓展人才使用平台,提高人才待遇,增加人才专项经费,改善人才发展环境。要加大人才创业创新奖励的力度,要重点奖励那些成果档次高、业绩效益好、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项目。鼓励企业高薪聘任尖端人才,配备必要研发设备,建立试验基地,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五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各“115人才工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提高认识,拓宽思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才工作,找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点,把握做深做实人才工作的着力点,研究创新人才工作的生长点,促使人才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传媒的舆论宣传作用,大力宣传我市人才工作的政策,宣传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成功事例,宣传人才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激发人才干大事业的人才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才工作才能欣欣向荣,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我市经济社会才能迈向快速、科学、和谐的发展轨道。
借此机会,我想向市“115人才工程”的人才和全市各级各类人才提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志存高远,爱乡敬业。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有宏大的抱负。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继续发扬热爱家乡、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是敢于创新,助推科学发展。要敢于想前人没想过的事,敢于做前人没做过的事。中青年是最富创造性的时期,全市各类人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拿出敢于超越自我的气概,掌握一流的技术,创造一流的业绩。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特点;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11-01
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客观存在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到大脑后,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经过思维加工而产生的特殊的理性认识。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有以下特点:
1.强烈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成为现实
新时期,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个人的前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紧密相关。大学生和青年人的思想特点的区别:
1.1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有知识,最有创新精神和发展前途最远大的群体。虽然大学生某些方面的技能不如其他青年群体,但大学生仍然最有前途,原因在于大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并且正在吸收最新的专业知识。
1.2 大学生最具创新精神。首先,由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正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正在形成创新精神。虽然其他年龄段的青年也在形成和培养创新精神,但是缺乏好的环境。鉴于环境、培养机构和大学生本身的优势,大学生就成为了最有创新精神的群体。
1.3 大学生发展前途最远大。国家把大学生定位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我国今后第一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等,都会出现在大学生中。其次,在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只有大学生是全程参与者。最后,由于大学生是两个"百年目标"的全程参与者和主力军,他们所有的理想,人生所有的价值都将在这个阶段实现。
2.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欲望强烈
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创新的欲望强烈。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渴望了解外部世界,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吸收能力强。认识论告诉我们,大学生通过视觉到感觉认识事物,只需通过机械记忆就能学习并掌握部分理论知识或现实问题。由于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应通过逻辑思维能力展开对理论知识或者现实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够在思想上构建出抽象的模型。
2.2 专业知识水平高于其它青年。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高于其它青年群体,其他人没有条件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大学生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指导他们进行高水平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只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
2.3 未来责任重大,特别关心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要求新生事物相伴而行。随着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很多新生事物,对这些新生事物利用率最大的是大学生。重大的责任就引申出大学生需要关心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
2.4 渴望参与创造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由于大学生学习到了部分专业知识,他们的心理活动特征就是希望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来展现才华,从而开始创造性的活动。
3.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现在我国制定了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对大学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从2010年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组数据告诉我们:
3.1 国家需要的人才数量巨大,十年间要增加6600万人才。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受经济实力和教育水平影响,人才数量无法任意增加,但是国家必将尽最大努力达到该水平。
3.2 社会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面临宝贵的机会,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勤奋是大学生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意志是大学生学习和人生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因素,方法是实现目标、把握住机会的手段,应善于将方法和目标联系起来。
3.3 大学生能否进入这支人才队伍,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直到2020年,初步估计现在的大学生中有三千多万进入不了该行列。该形势警醒着大学生们:无论学历多高,如果自身不努力,就可能被挡在人才队伍之外,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所淘汰。
4.逆反心理较重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对外界的意见、要求持反感或抗拒的态度。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仍然存在,因为他们思想还未成熟。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四个方面的缺陷:
4.1 盲目性。盲目性的最大表现就是对问题缺乏理性分析就急于下结论。当然,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具有盲目性,而是部分学生容易受情绪的控制而冲动,从而对问题不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容易忙下结论。
4.2 片面性。片面性指的是大学生不能辩证的看问题。比如,对于儒家道德,有的大学生认为全是精华,而有的学生就只看到儒家道德的坏的方面。儒家所提倡的"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见利思义"的以义制利精神…… "仁者爱人"的泛爱大众精神等等,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都可以找到为现实服务的积极内容,成为培养高尚精神的源头活水。[1]儒家的"男尊女卑"论,客观上给中国妇女人生带来重大影响,即使她们丧失了天赋人权,也使她们在生活上遭受了种种虐待。[2]大学生需要辩证的来看待儒家道德,辩证看待任何事物。
4.3 极端性。在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使他们抗挫折能力明显下降。一旦他们学习生活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不少学生在入学之后仍在心理、生活上对家长依然有较强的依赖性。[3]大学生心理失衡最严重的情况就是走极端,可能对事物全部否定或者全部肯定。大学生在做出极端行为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关心自己的父母的感受,不妨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遇到的问题。
4.4 排他性。 排他性心理是以个人为中心,符合自己意愿的事物就接受,不符合的就摒弃。排他性的一个表现就是大学生主体意识很强,但集体意识缺乏。由于大学生收到西方公民社会的思潮影响,大学生对集体和国家的关注呈下降的趋势,他们对个体特别强调。喜欢表现自己,在团队合作上则较少表现出谦和礼让、以集体为重的素质,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不强。[3]排他性心理严重的大学生,对与自己感情越要好的人越排斥他们的意见或者建议。
参考文献:
[1] 黄钊.儒家道德与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J].学校思想教育,1996(4):42~45
[2] 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87
[3] 马永春.李杰."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5):77~78
[4] 高辛.凡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及疏导[N].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2(1):35~37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4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2011年,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167万人,毛入学率(当年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占当年18~22岁人口的比例)达到26.9%,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如大家所知,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先后实施了高等院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使得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作为这两项工程的延续和发展,2013年,中国启动了一个新的项目——“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一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中国高等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日益提高。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12-2013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位列46位和52位;在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500所研究型大学中,中国内地共有28所大学榜上有名,相比2011年增加了5所。虽然排名不能全面地反映大学的整体水平,但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面对21世纪新技术革命提出的挑战,中国提出了今后10年的发展目标: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提高质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职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争取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等院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二、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开展的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国际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能力建设的巨大推动力,肩负着促改革、促发展的历史重任。2010年7月,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其别对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在规划纲要的指引下,中国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双向留学、合作办学、中外人文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
(一)出国留学
中国的出国留学政策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39.96万人,比2011年增长17.65%;2012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7%。大批青年出国留学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宝贵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对中国社会进步和民族素质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反哺作用。
(二)来华留学
2012年,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总数已达32.83万人,比2011年增长了12.21%。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国际学生的数量及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他们可以向国内学生提供不同的文化视角,更可以“倒逼”大学改进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社会服务等工作。我们计划到2020年,实现来华留学规模达到50万人的目标。
(三)中外合作办学
中国政府一直大力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截至2013年1月,全国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1780个,其中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项目732个。已批准设立或筹备设立8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包括上海纽约大学、海口华南伦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给我们带来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
(四)境外办学
高水平教育机构赴境外办学关系到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对促进世界各民族和谐相处具有积极意义。中国高校目前在境外共成立70个机构和项目,合作对象覆盖美国、英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积极有益的探索。为了适应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设立了合作办学处,积极支持和帮助中国高校开展合作办学。
三、对中心城市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建议
高等教育在提高城市的劳动力素质,提升城市的经济、科技综合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可以说是一个中心城市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我们鼓励和支持各国家中心城市和有关高校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发展需求,借鉴各国中心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走出去”和“引进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一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促成国内外高校间的学分互认,为学生流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学生。二是加快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鼓励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加大从国外高水平大学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三是大力开展来华留学工作。配合落实“留学中国”计划,建设一批国际化品牌学科专业和课程,完善来华学习的软硬件条件,优化留学环境,增强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四是扎实推进“双向合作办学”。积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及优势,积极开辟境外办学市场。五是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地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5
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是初步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体系,民办高校数从2003年的29所猛增至2009年的71所,增幅为144.8%,明显高于全国93%的平均水平,且高出51个百分点,这足以说明在西部大开发的拉动下,民办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目前,西部民办高校数已占全国总数的21.3%,与2003年相比,经过短短6年的发展提高了4.5个百分点。独立学院更是异军突起,从13所一跃发展到70所,增幅为228%,且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有效地提升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优化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成为广大考生升学的主要选择。二是涌现出一批规模大、层次高、质量较好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陕西和四川分别有30所和24所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占西部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总数的38.3%,且一些民办高校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西安培华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思源学院、四川天一学院、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三是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技能型和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经估算,近30年来,西部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等教育机构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350万余人,为西部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宏观上讲,西部的民办高等教育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偏低,整体水平相对落后。西部各省市区之间、各校之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从微观上讲,西部民办高校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办学资金严重不足,专业设置过于重复集中,学校的筹资力度和家长支付教育经费的能力有限,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回首历史,西部民办高等教育应运而生;纵观现状,方兴未艾;展望未来,前途光明,挑战严峻。
近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公布,其中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寄予厚望。结合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笔者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展望如下:
总的趋势是: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除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可以进入全国前列外,四川居中,重庆居中下,、青海、宁夏、甘肃等还将垫底。这里既有压力,又有机遇。若国家加大对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扶持,各省市区政府的跟进措施得力,学院富有创新开拓精神,那完全可以缩短与东部、中部的差距,实现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突破性发展。
一、依靠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政策是发展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众所周知,西部地区的财力有限,社会筹措资金的难度很大,如果仅仅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政、靠大中型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大规模投资举办民办高等教育只能是一种奢望。西部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依靠扶持政策甚至是特殊的政策支持。例如:在审批成立民办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时向西部地区倾斜;在确定当年招生计划时向招收西部省市区高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倾斜;对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允许进行高教自考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开展高教自考的类别、学制、专业、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国家公共财政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专项用于扶持民办高校发展;设立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实验室建设配套资金、专项扶持资金等,以充分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力度。近来,云南省人民政府、昆明市人民政府决定加快民办教育的发展。省财政每年安排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市财政每年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二、西部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总量将由现在的21.3%提高到25%左右。在2001年至2009年之间,西部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增长4.5%,而后10年有望再提高4%左右,使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数占到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在总量上和所占比例上均有所提高。
三、西部民办高校本科院校仍会继续增长,由现在的7所增加到18所左右。现有7所本科民办高校均在陕西,而具有相对实力的四川、广西、重庆、云南目前还没有一所。在未来10年中,国家会从均衡布局考虑,在具有设置条件但没有本科院校的省市区设置民办本科院校。以上四省市区有可能各成立2所民办本科院校,陕西也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3所左右。
四、西部民办高校要坚持面向地方经济服务意识,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样性和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继续进行,西部的经济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相对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民办高校不仅能从资金等物质方面得到支持,还为广大青年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相应地说,民办高校务必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创出新路,在学校学科、专业定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上力求适应当地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以“为”求“位”,才能使学校的发展植于深深的沃土之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西部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民办高校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等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适应西部发展的需要。
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高校;专业设置;责任感
一、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率的现状
近日,媒体披露了教育部的全国和各地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电子商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动画等近几年颇为时髦的15个专业榜上有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高校专业设置应该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定位,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形成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一方面是“热门”专业就业遇冷,另一方面则是很多高校申报设立新专业的热情不减,全国有61所高校在一年内申报设立7个以上新专业,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年竟然申报新设立56个本科专业。这种反差引人深思。高校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国民整体素质越来越高,但高校向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功能却并不明显。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提高的原因,固然与社会人才需求现状有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高校专业设置不够科学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教育部对低就业率专业亮红牌,出于一种教育责任感,对高校释放的信息是:要警惕这些红牌专业误人子弟,也应在设立新专业时,多一些社会责任的考虑。
对学生而言,爱好什么专业固然重要,但也要结合未来的就业需求。但对高校而言,什么专业热门,什么专业报考的学生多,就设置什么专业,是一种学科规划短视的功利主义行为,是一种误导。有的高校,在新专业设置上热情很高,可高校的自有资源和师资力量却明显存在短板和缺陷,如此盲目的去迎合热门专业,甚至出现教材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未完善这种现象,这不仅是对学校的饮鸩止渴,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二、高校专业设置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原因
高校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前沿性工程,也是基础性工程。除了极少数不以就业为取向的特殊性专业,应当由重点高校或指定高校招生外,其他面向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有的放矢,着眼于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需要,着眼于人才的饱和度,着力于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上下功夫。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并获得社会认可,是检验高校及其高校专业设置成败的重要因素。高校商业味过浓,过分迁就学生或家长对专业的要求,或者捧热专业,是高校培养学生无压力、无责任,对学生、家长、社会和国家不尽职的表现。
2012年9月,教育部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逐渐下放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审批权,92%的本科专业设置权直接交给高校,由其自行决定,高校享有了更大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自。但有了自后,专业设置也不能拍脑门确定。高校专业开发和设置应走出无序化、无责任的误区。那些把就业率低的专业推向社会,让这些专业的学生受困于社会,不是育人而是害人。
社会既需要脚踏实地者,也需要仰望星空者。如果仅仅用就业率来衡量专业的命运,那么,仰望星空者从何而来呢?就笔者的看法,用就业率来判断判断专业,是典型的实用主义逻辑,是功利主义的反映。说穿了,就是在用实用主义的管理来培养实用主义的人才,完全忘记了教育的本真目的。
站在教育学的立场上,教育部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是个相当奇怪的名单。早在2004年,就有教育部领导明确表示,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延续了这一简单化的实用主义判断标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越来越严重。加上部分学校过分强调与市场接轨,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而忽视了教育规律及其本身的优势专业,结果是待到学生毕业时人才市场上已经人满为患。实际上,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完全按照社会这一指挥棒来调节自身的教育内容,是教育工具性价值的反映。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的工具性和实用投机完全背离了教育规律。
三、高校专业设置的方向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探索
笔者认为,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表面上与就业竞争压力增大有关,实则是没有原则的过度实用化和对社会迎合的结果。一方面,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教育的理想和超越的本质又要求其独立性,更应该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让其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而当前,我们的教育却越来越热衷于追求所谓的效益和实在的功利,由此,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出笼了。
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指出:“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复杂的,具有双重性。第一,在基本要求上,社会需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第二,在具体要求上,社会需要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人才结构基本一致,大学生能充分就业。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教育发展重要战略。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时代内涵,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路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若要满足社会需求,就不能抛开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仅仅满足于找到一份工作。”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管理部门思考的课题,而教育问题上的实用和功利逻辑比“红牌专业”更可怕,更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