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范文1
1.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虚实偏差
课程目标的虚实,与课程目标层次有切实的关系。有研究认为,课程目标由教育培养目标和分科课程标准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构成。宏观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时代性、市场性、专业性特点,它基于国家制定的课程方案之中。微观目标是指具体分科课程标准的目标,它具有更直接的操作性和指导性,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2.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呈现不清晰、滞后性状态
教育部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组织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通过研究,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因此,高校普遍存在以体育教学目标替代课程目标;以体育教育目标替代课程目标。调查显示,在校生认为湖南一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很清晰的占14%,比较清晰的有38%,认为不太清晰的有37%,还有11%认为不清晰。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针对课程目标的研究很少,大部分被教育、教学目标替代。
3.新建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
本科院校体育教育课程目标要体现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结合,但多数单一的培养目标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社会和体育事业的要求。通过研究,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至于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到临毕业时才匆忙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据所调查的102人中,只有48%人对自己未来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不清楚,甚至几乎没有规划的意识,而是过分依赖自己已有的经验。有43%人对就业现状较为清楚的了解,而57%的人对就业现状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对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形势的了解。有59%的人不清楚就业的途径,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沟通交流,没能及时而全面把握就业渠道等,以为只要获得毕业文凭就意味着做好了就业准备,就能较顺利地就业,结果往往会导致被动就业或找不到就业岗位。
二、转型期体育教育专业目标培养的实现途径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时展的需要,使课程目标符合体育人才市场的要求,作者对新建本科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进度以及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我院情况,进行了课程目标实施的研究探索。
1.优化适合体育教育专业目标的课程设置
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师资条件、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有目标的设置和优化适合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加强基础学科的应用性、应用学科的时代性、技术学科的一专多能、加强基础学科的通用性,是改革的要点;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目标、专业方向、专业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入研究应是改革的指南。
2.加强教学方法的教学与运用
作为体育专业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知识是基础内容。从长远考虑,体育运动与知识的传授教学则是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掌握多种教学手段,是学生成为教师角色转变中的重要基础。
3.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及训练环节
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及工作是符合时代性,市场性需求。科技技术日益翻新和该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相对较低的现状,提高专业学生科研素质是当务之急。实践性建议: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丰富的体育科学研究课程,科研基本方法课,资料查阅课,论文撰写课;进行体育科学实践性研究;各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
三、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和反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方面表现的专项能力突出,非专项水平一般;管理组织能力、训练竞赛能力较强,教学手段科研能力不强;顽强拼搏、责任心强但吃苦耐劳不够。
2)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现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虚实偏差,专业课程目标呈现不清晰、滞后性状态,新建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范文2
时俱进,具有国际化倾向;注重对学生进行PISA型读解能力的培养;注重通过语言活动掌握国语,对我国
小学语文教育具有极富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小学国语课程目标特点启示
众所周知,日本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而中日两国有着类似的传统文化背景,同属汉字文化圈,有着相似
的教育传统和相同的现行学制,如今又面临着相同的时代要求和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分
析日本现行小学国语课程目标及其特点,以期对我小学语文教育产生一定的启示。
一、 现行日本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一)现行日本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国语》课程目标 [1]
现行日本语文课程目标是以1998年12月14日,2002年4月开始正式在日本全国的中小学使用的《学习
指导要领·国语》为基础的。其关于国语教育的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在培养适切的表达与正确的理解
国语的能力、提高学生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语言感觉,增强学生对国语
的关心,养成尊重国语的态度。"[1]小学部分的课程目标为:"要在正确理解国语、培养表达能力的同
时,加深对国语的关心,培养语感,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分别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对小学生应具备的国
语能力作出具体的规定。日本小学目标按学段展开,每两个年级为一个学段,具体如下:
1、"说话·听话"领域的课程目标
各学段中有关"说话·听话"领域学习的目标要点:
(1)一年级及二年级
①一边考虑事情的顺序一边说;
②不丢重点地听;
③积极与人交流的态度。
(2)3-4年级
①对应不同的对象和目的,把调查后的事有条理地说出来;
②注意对方说话内容的中心、重点来听;
③进一步主动与人交流的态度。
(3)5-6年级
①对应不同的目的和意图,把自己的思考或想要表达的话准确无误地说出来;
②一边揣摩、抓住对方说话的意图,一边听;
③有计划地主动、积极地与人交流的态度。
2、"写"领域的课程目标
(1)1-2年级
①顺序清晰,能注意词、句间的衔接来写句子或文章;
②乐于表达的态度。
(2)3-4年级
①为把自己调查下的结果等有效地传递给对方,能对应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段落间的关系进行写作;
②形成运用恰当、贴切的方式进行表达的意识和态度。
(3)5-6年级
①对应不同的目的和意图,把自己的思考列成提纲,有条理地写成文章;
②形成明确的考虑自己表达效果来进行表达的意识和态度。
3、"读"领域的课程目标
(1)1-2年级
①能注意事件发生、发展顺序和场景进行阅读;
②形成乐于读书的态度。
(2)3-4年级
①能对应一定的目的,一边考虑文章内容的中心和段落间相互的关系进行阅读;
②形成进一步广泛阅读的态度。
(3)5-6年级
①能对应一定的目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中心进行阅读;
②形成通过读书扩展思维、加深思考的愿望与态度。
在此基础上,日本国语课程目标在近几年有所修订,但总有一部分核心内容保持相当的稳定。这样,在不
同的时期课程目标有不同的内容补充和调整,但其核心内容保持一定的时间不变,既体现了时代对国语教
学的要求,又保持了教育目标的稳定性与一贯性。
(二)修订后的日本小学国语课程目标
日本于2006年和2007年先后修订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以此为依据,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2008年
提出修订现行学习指导要领,并于2011年4月全面实施。修订后的小学国语指导要领新增了以下几个方面
的内容[2]:
1、新增了体现培养PISA型读解能力的指导项目
新的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在听说、读、写各个学习领域,都体现出了以课题解决过程为特征,重视了对
信息的提取-解释-思考、评价为内涵的PISA型读解能力的培养。例如,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领域新增设了
"把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相联系,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并相互发表"的指导项目。小学三四年级在说听领
域新增设了"从图表、绘画、照片中获取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听说训练"的指导项目。小学五六年级在书
写领域新增设了"利用图表、图像等''非连续型''素材,书写并传达自己的想法"的指导项目。
2、新增了"传统语言文化和国语特征"的项目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报告中指出:"国语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是日本文化的基础。国语中的每一句
话都凝聚着祖先的情感与感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继承,创造发展新文化,国语是不可缺少的" [2]
。这一表述揭示了传统文化和国语的关系,突出了国语的重要地位。为此在新要领中,用"传统语言文化
和国语特征"的项目,代替了以前的"语言事项"的项目。
3、新增设了语言活动项目
本文第一部分列举的小学国语课程目标的听说、读、写三个领域都只是由"指导项目"构成,而新要领中的
三个内容领域都是由"指导项目"和新增设的"语言活动项目"构成,以使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记
录、报告、摘要、说明、感想等语言活动能力。例如,三四年级"B书写领域"里的语言活动中列举了语言
机能和表现样式各有不同的诗歌、故事、报告、年级报刊,对资料的说明、委托书、通知书等语言活动的
实例。试图让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活动去学习国语,而不是学了国语之后再去运用。体现了在语言活动中学
习国语的新理念。新要领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语言活动实例。并对通过语言活动,培养学生
的有关能力和态度上也有了明确的要求。
二、日本小学国语课程目标的特点及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启示
1、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
日本国语教育的总目标明确表明,要培养学生表达与正确的理解国语的能力、提高学生沟通与交流能力,
进而上升到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语言感觉,增强学生对国语的关心,养成尊重国语的态度。并且
,在小学国语课程目标的听说、读、写的各个领域、各个学段都有有关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的表述。可见
,日本从小学开始就非常重视语言能力,尤其是交流能力的培养,并形成良好的语言态度。
我国对小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培养的也进行了一定的关注,但更多的注意力仍然放在对课文(教科书
)的阅读上,对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语言态度的提升和要求在课程目标中体现得不是很明显。而学会交流、
尊重各国语言是当今社会具有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国家与民族之间,共存与合作的先决条件。语文教育
如何站到这样的高度去审视自身,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具有国际化倾向
日本新要领中新增的"传统语言文化和国语特征" 是以日本传统语言文化为基础,培养活跃在国际社会上
的日本人的教育理念在国语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国语教育民族性的体现。
日本教育的国际化倾向是建立在民族化基础之上的,尊重和理解本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作为日本人的自觉
意识,在此基础上尊重和理解其他国家的多元文化,培养活跃在世界舞台的、有所贡献的日本人。表现在
国语教育课程上,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要求课程内容要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要有益于对世界风
土人情的理解、国际协调精神的培养。
与时俱进也不是紧跟政治形势而动。而反观我国的语文教材,一方面是与政治结合得过于紧密,应景之作
过多;另一方面是不能与时俱进,过时的选文素材较多。民族性与国际性是紧密结合的,两者都不能偏废
。与时俱进并不是背离经典语文素材。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得进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顺应时代,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彰显自己的民族精神,这样才能使语文课程获得新的生命力。
3、注重对学生进行PISA型读解能力的培养
PISA型读解能力以课题解决为依托,要求学生把获得的直接信息同自己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通过推理,
对内容做出更加深刻的思考与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客观地看待事物,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信
息进行提取、解释、思考与评价的思维方式。这是与传统意义上读解能力在本质上的差异。但是从传统的
读解能力向PISA型读解能力的转变是国际化的趋势。应当引起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视。
4、"从语言活动中学"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从做中学",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而日本新增的语言活动
项目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对学习者来说,书本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终极的目的,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通
过学习书本知识而能在实践中更好地生活,这才是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因此,通过语言活动学习语言符
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还是偏重于知识的讲授,每一单元总有许多知识点要落实,读写听说等能力培养成了
知识点的附庸。为了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完成练习。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如何达
到夯实基础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平衡?日本国语教育通过语言活动去学习国语的理念和举措,对我国语文教
育、教学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范文3
[关键词]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评价
[作者简介]曹茂才,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许嘉,泉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lo)06-0165-03
语文校本课程经历了十多年的变化与发展,逐渐演变成了两种主要形态:“课程形态”与“活动形态”。“课程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像“唐诗鉴赏”、“走近鲁迅”、“红楼寻梦”等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都是属于课程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活动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主要是以课外活动为主,像“演讲与辩论”、“感受吴文化”、“北京建筑”等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都是属于活动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
不同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由于其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其评价内容等方面的不同。
一、从课程环境看
影响语文校本课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相关智能、课程资源保障。两种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环境的不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教师智能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教师的智能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要相当熟悉。教师这方面的智能因素将会对课程开设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像开“唐诗鉴赏”这门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对唐诗有相当研究。任课教师必须对唐代各时期代表诗人有相当了解,必须对唐代主要诗歌流派诗作也有相当了解,必须对李白、杜甫与白居易有相当研究。任课教师有这样的智能,才可能胜任“唐诗鉴赏”这门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教师的智能要求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教师智能要求更高,除了要求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很熟以外,还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与语文校本课程理论修养。像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所开设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1)对吴文化基本含义的理解;(2)对问题的研究方法(如何选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如何形成小论文等);(3)吴地文化研究(吴地人物研究、吴地语言研究、吴地山水研究)。显然,要开好这门语文校本课程,要求教师对上面的那些内容要十分熟悉。
从“感受吴文化”这门语文校本课程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学生要顺利展开对吴地文化的研究,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展开大量的课外活动,如教师要组织学生到实地去采访吴地一些名人,到实地去察看吴地山水,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活动能力和语文校本课程理论修养。这样,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才可能关注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注到地方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对课程资源保障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保障的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低,一般只是要求一定的资料保障。像“唐诗鉴赏”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在课程资源上主要是要有唐诗读本、读诗解读本等资料。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保障的要求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的依赖程度往往比较高。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开发利用水平,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像语文校本课程“北京建筑”,它所依赖的主要课程资源有:北京地区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从事北京建筑研究的有关人士,北京建筑的大量相关文献,等等。如果缺乏这些基本课程资源,我们要开展对北京建筑的研究,那是不可想象的。
二、从课程教学来看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拟定和课程教学。由于两种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对它们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对课程目标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所拟定的课程目标往往比较单纯,一般是针对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像“走近鲁迅”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基本在课堂展开,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学目标可以拟定为:研读鲁迅作品并写出相应的研读文章,从而“走近”鲁迅。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所拟定的课程目标往往比较复杂。其教学大部分是在课堂以外完成,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关注学生的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比较关注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创新思维、探索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像锡山高级中学开设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其课程的教学目标拟定为:(1)感受吴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2)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对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1)课程内容要丰富。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所拟定的课程内容一般比较单纯,但不能单薄。像开设“小小说导读欣赏”这样的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小小说让学生阅读;然后再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小小说赏析文让学生阅读;最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些小小说赏析文。这样,课程内容就不会显得过于单薄了。
(2)课程内容应是一般课堂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应能体现出与一般课堂读写教学所不同的趣味性。像“红楼寻梦”这样课程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我们对其教学内容的设计显然不能局限于一般的文本阅读。我们可以透过《红楼梦》作品的阅读,寻找其中有关“梦”的故事。据说在《红楼梦》全书中,总共记叙、描绘了二十二个梦。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其中梦的解读,从而把握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与主题思想。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1)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要保持一致。从前面所提到“感受吴文化”这样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来看,其课程内容纷繁复杂,往往可能出现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不太一致的情形。
(2)课程内容价值取向要合理。课程内容要能体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要能体现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前面,我们所提及的“演讲与辩论”、“电视制作与播音采访”、“感受吴文化”等这样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课程内容的拟定都要能体现这方面功用。
(3)课程内容的容量要适度。在实际教学中,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往往过于膨胀。某校开设了“庐陵文化”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含有丰富的知识介绍、大量的实地参观与考察(佛教圣地青原山、名窑古镇永和镇、当地民俗风情等),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性小论文写作。像这样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内容容量是相当大的,这无疑会给课程实施带来极大困难。
(三)对课程教学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要求
我们对课程教学的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与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我们前面说的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小小说导读欣赏”来说,我们对课程教学的评价既应关注学生对小小说欣赏方面知识的获得,也应关注学生对小小说欣赏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要求
我们对课程教学的评价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像“感受吴文化”这门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学生有大量的语文听说读写与学科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很有意义的。
(2)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像“感受吴文化”这门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中的人物研究是由几个学生去分别完成“无锡顾恺之”、“归氏状元门”、“从吴语中看吴人”等论题研究。显然,这些人物方面的广泛而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是多么需要学生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课程学习。
(3)关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前面我们谈到,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的依赖程度往往比较高。这点,我们从“感受吴文化”这门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清楚看到。如果不能有效开发与利用吴地山水、人物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学生要开展相关研究,从而有效学习“感受吴文化”课程,那是不可想象的。
三、从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来看
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而就两种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来说,其主要不同不在于评价主体,而在于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一)对课程学习成绩评价内容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学习成绩评价内容的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像“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走近鲁迅”等。其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往往都比较单纯。因而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也比较单一。
目前这类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指向基本都是针对语文听说读写的某方面能力。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时就应该把对学生语文某方面能力的提高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像前面提到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小小说导读欣赏”,我们对其评价的内容就可以确定为:学生“小小说”欣赏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学习成绩评价内容的要求
这类语文校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像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在其设计中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基本保证;而学科综合应用能力是学生未来工作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2)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目标往往以此作为基本定位。像“感受吴文化”、“庐陵文化”、“北京建筑”等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学习都需要学生要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能探究问题,要能与他人进行良好合作。
(二)对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不同要求
评价内容决定评价方式。两种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由于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不同,因而其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也就必然不同。
,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要求
它侧重于采用终结性定量评价。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语文某方面能力的提高程度。而这样的能力提高程度主要是在学习终结时才能得到完全的体现,因而在课程学习终结时才好去对学习成绩作出评价。而对学生这种语文某方面能力的提高程度所采用的评价尺度,用等级定量会显得比较客观。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范文4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与推动
1、对校本课程实施者进行研究与推动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往往就是理想课程转化为现实课程的过程。教师在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有权决定“怎么教”,而且有部分权利决定“教什么”。因此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重要性的理解、课程内容选择的能力、课程实施执行的能力以及教师的专业情意等因素直接决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效能。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培训、课例观察、专家讲座等方式,让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进行理解并掌握一些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是进行确保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基础工程。
2、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教材进行研究和推动
开发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可操作性的校本教材是推动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物质资源保障。要在不遗余力地鼓励教师们大胆开发适于自己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可操作性强的校本课程的同时,依据教师们开发出的课程内容统筹管理进而进行有效的课程实施。
开发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校本课程实施教材
学校通过用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明确的办学目标来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教师的整体力量,使之系统化、科学化,使国家课程的实施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血有肉,并把本来属于学生的那部分权利: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及学习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
(2)开发系统化、规范化的校本课程实施教材
校本课程实施容易出现随意性课堂和无意义课堂,因此校本课程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是确保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学校一方面要通过任务驱动的让教师们进行自主开发,另一方面要通过整合、协调充分把所开发的课程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关于校本课程有效的实施与开展
(一)探索课程目标的统整,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需要性依据
新课程改革推出的学科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主要区别是学科课程标准是相应学段的最低学业水平要求,加上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办学定位与不同的生源,笔者认为不同的课程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有适合本校实际的系列化的学科课程教学目标。因此要求教师们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科课程目标细化的研制为载体,确定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的细分目标,确定的依据应是学科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和学校办学定位。
(二)探索课程教材的统整,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可行性基础
好的校本课程不仅要有适合本校的教学目标体系,还应该有相应教学内容的配套练习、评价题库等。这是各学科教学质量保持持续稳定的基础工作,也是教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研究内同之一。因此,鼓励校本课程开创主题论坛,进行 “走近课程统整”大讨论。通过定期的研讨,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情意与课程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团队的研修水平,进而推进课程统整。在这个基础上,应该进行两方面研究:一是学科内部课程统整,围绕学科内容进行同题会课,体现课程内部的统整;二是同一主题下的学科之间课程统整,同一主题我们从语文、数学、外语、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入手进行课程统整。通过统整开发出适合于校情的、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配合教学使用的配套练习、题库等,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使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与需求,从而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
(三)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课程目标、教材甚至学习实践进行“再”开发,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效度。
在不断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的几年里,不少学校积累了相当多的课程,这些课程有些是符合学校校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彰显出校本课程实施效能的。同时有些课程是不能适合时代要求的,或者是课程实施条件改变了的。这就要求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开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到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给予教师及时的指导和调整,通过校本课程“再”开发,让校本课程的实施始终和国家的教育教学纲领及学校的育人理念相适应;始终得能够得到课程实施的资源和条件;始终有具备课程实施能力的教师的参与。
三、关于校本课程客观的评价与完善
校本课程实施与开展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外部的监测才能产生客观中肯评价,实效性的评价才能促进校本课程实施的不断完善。因此,作为校本课程实施评价体系制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尤为重要。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初始阶段应该鼓励各课程开发的教师们同期进行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的构建。当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达到一定规模和效应时,要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品质,凸显学校的课程特色,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必须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系列化、特色化、精品化建设。其主要措施为:确立学科拓展类和综合拓展类两类课程的系列化建设的主题,使系列课程呈现分层递进的特征;充分挖掘优势课程资源,促进课程的特色化形成;加强校本课程“课、研、修”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提高特色课程的课程品质,使其向精品化发展。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范文5
关键词:校本课程;地理;兴趣
开好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应把地理专业知识融于校本课程,目标要明确,教学计划要详细,让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地理教师发展为前提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策划者和实际执行者,在课程开发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根据自己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
(1)教师要转换角色,做课程的设计者、研究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被当作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工具”,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具有自。教师需要考虑课程是“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成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对此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做法以求有所改善。教师的研究应该在实践中进行,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
(2)教师要扩充专业知识,学习课程论知识。课程论是关于学科知识如何组织成适合学生学习规律并便于实施和测量的理论体系方法。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局限在某个专业领域,但更多的是需要跨学科交叉的知识。所以只熟悉某一学科的单一型教师已不能胜任新的教学要求,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视野广阔、与时俱进。教师要成为这样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全能型教师,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扩充知识领域,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更新学科知识。此外,教师还应该学习课程论知识作为知识储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及技能时,自己还必须了解教学内容及其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以及知道多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学生层次和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
(3)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掌握课程编制技术。要开发课程,首先要增强课程意识,教师作为课程方案的设计者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来达到课程目标,理解课程方案设计对课程要素一致性的内在要求;教师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境对课程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其次,教师还需要掌握课程编制技术。课程编制即完成一项课程计划整个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它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课程等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可合并为课程设计阶段。教师需要掌握课程编制每个阶段的基本技术,如制订具体的课程目标;确定每一教学单元的范围,组织内容,拟定教学计划;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等等。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生为主体
校本课程以学生为基础,直接指向本校学生发展中的个性、特长、兴趣。校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完善学校办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他们的终身发展为目标。
(1)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校本课程更具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校本课程活动本身感兴趣,才能发展为对校本课程内容和结果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多开发有利于激发兴趣教材。针对初一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少,学生好动、好奇,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时尚、一种追求,因此,初一开设校本课程是“钦州特色旅游”。初二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了解一些地理现象,开设“生活与地理”。
(2)让生活融入课堂,校本课程更有效。“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教学中强调“生活化”的知识,要让现实生活的理论、现象走进课堂教学。在“钦州特色旅游”教学中,介绍钦州有名的旅游景点:浪漫的三娘湾、云海的五皇山等;再通过多媒体播放旅游景点,在观看森林公园五皇山时,让学生说一说五皇山的美,五皇山最吸引你的地方等活动,因此说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上特别注重钦州地方特色,围绕家乡的美,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以钦州为荣的感情。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范文6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33―01
学校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八轮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生长点,抓好这个环节,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校的学校课程建设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和办学特色,为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学校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学校课程开发,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建了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程开发小组。制订了《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开发原则、开发内容、课时安排及管理、教学评价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二、强化业务指导,不断规范学校课程的管理
我校新开发的课程都经过了前期论证、确定课题、师资培训、撰写纲要和开展选题等基本步骤。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广泛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通过前期论证,我们确定了学校课程的开发范围,确定了课题。学校课程开发小组对所承担的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了一系列培训,让教师有了主体意识,有了展示才华、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同时,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求,每一位申请开发学校课程的教师每人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同时附有课程介绍,交给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核。《课程纲要》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二是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三是课程实施建议,四是课程评价建议。
三、注重评价与反思,不断充实和完善学校课程的开发
为保证学校课程的正常开展,促使学校课程在实施中完善,在总结与反思中的充实和提高,我校在学校课程开发的评估过程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侧重评估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与实践能力,对教师在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一切创新与付出的劳动记入绩效业绩考核。我们组织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性、不间断地听课,及时反馈成绩。对教师开发、实施学校课程的能力作出鉴定,对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选修课予以调整,不断优化学校课程设置结构,不断提高区域范围内的学校课程实施水平。
四、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齐头并进,建成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需要与兴趣爱好的拓展型学校课程体系
我校现已建成各类学校课程30个,其中学科课程9个。分别属于以下五个类别:
1. 人文素养类。包括《文明礼仪》《孝德教育》《我爱文县》。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使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关注社会,关心家乡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奉献意识,具备正确的辩别是非的能力。
2. 科学素养类。包括《我眼中的大自然(生物)》《地理爱好者》《启明星物理探究》等。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健康素养类。包括各类舞蹈、体育课程。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理、心理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抗挫折能力,养成终身健康的习惯和一定的审美情趣,具备一定的体育、舞蹈技能。
4. 生活技能类。包括《电脑爱好者》《青春广播》《工艺制作》《象棋》等,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本领,具备基本的社交能力和经济意识。
5. 学科拓展类。包括英语、文学、音乐、美术等,目标是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和智力背景,协调发展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