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范文1

【关键词】压力控制 钻井 工艺 技术 防漏 堵漏

鉴于油田开发现状和开发难度,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成为开发本油田的首选方案。然而经过论证,欠平衡钻井技术虽能够实现防止井漏、保护储层的目的,但在海上油田应用存在以下风险:

(1)联合作业,安全风险很大;

(2)海上场地局限,大量地层流体进入井筒,处理困难,存在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对钻完井工艺技术进行了优化,在充分考虑了海上油田特殊的作业环境后,结合欠平衡钻井技术的相关特点,研究并制定了“海上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作业方案。“海上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是将欠平衡钻井技术应用于海上油田的创新,同时参考该区块古生界地层岩性、井壁稳定性、井底温度和压力等因素,选定了水包油钻井液体系作为潜山地层的钻开液。

“海上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具体为:

利用欠平衡设备调整使井底当量密度约等于储层压力系数,达到防漏和保护储层的目的;

确定合理的钻开液密度,本次通过专业软件―Hubs软件,结合设计的钻井液的性能参数用软件,计算出不同排量下较准确的循环当量密度,通过调节泥浆泵排量来调整循环当量密度,使液柱压力略高于储层压力;

优选适合于潜山地层钻进、可满足MWD等测量工具正常工作且油保效果好的水包油体系钻井液;

完钻后,逐渐加重,附加量为超过地层压力系数0.03~0.05g/cm3,以实现微过平衡起钻、电测。

2 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

与欠平衡钻井技术相比,压力控制钻井不能实现钻井全过程的欠平衡状态,钻井结束后对钻井液适当加重后起钻。该技术可很好地适应海上场地小设备摆放困难、环保压力大等地作业条件,该技术继承了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大部分优点,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技术优势:

有利于发现油气层、保护储层,提高油气产量,与常规钻井相比可提高产能2~10倍,最高可达几十倍。

有利于提高机械钻速,提高作业效率,节约钻完井成本。

采用低密度钻井液,对于低压易漏失储层,具有非常好的防漏效果。

对于特殊的海洋环境、特殊的海上钻井平台等作业条件要求严格的地区更便于组织实施,可顺利实施海洋钻井油层段“零排放”要求。

可以通过控制排量实现衡条件下的安全钻进。

完钻后对钻井液适当加重,不需要井下套管阀或不压井起下装置,设备简单。

3 海上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作业程序

下面以渤海某油田N8井的作业程序为例,介绍国内首次在海上实施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作业的实施步骤。

用海水钻完水泥塞及套管附件(3523.6m),替入水包油钻井液,密度0.96 g/cm3,点燃燃烧臂,并用液化气保持小火苗燃烧。

钻进入新地层1.9m(3525.5m),停钻,进行压力系数测试。

循环(800L/min)一周,泥浆池面稳定,最大气全量3%;降低排量至400L/min,观察20min后泥浆池液面保持稳定;停泵,观察5min后环空有溢流,开泵700 L/min,继续循环观察,泥浆池液面稳定。

继续钻进至3530m,接立柱后,开泵后发现泥浆池液面上涨2m3,通过调节地面节流管汇节流阀循环排气,45min后发现套压达到6MPa,气全量99%,燃烧臂火苗增大,最大焰长约3m。

软关井,通过钻井平台阻流管汇循环排气,测得出口泥浆密度变小至0.95 g/cm3,且测试结果推算地层压力系数约为1.0,因此逐渐提高密度至0.98 g/cm3,气全量逐渐降低至10%,燃烧臂火苗减小至初始状态,泥浆池液面稳定。

恢复钻进至本井完钻井深3784m,垂深3247.86m,整个钻进过程中燃烧臂火苗没有明显变化。

起钻前加入碳酸钙粉提高泥浆密度至1.05 g/cm3,起钻顺利。

为保证确保电测作业的安全、顺利,在电测期间使用电缆防喷器,后电测安全、顺利。

N8井整个6”井段进尺260米,钻进潜山264.6m,整个钻进过程实现了衡钻井,作业过程中没有发生井漏等井下复杂情况,作业安全顺利。

鉴于N8井压力控制钻井技术应用效果良好,防漏和油层保护显著,在对N8井进行总结后,对压力控制钻井技术和水包油钻井液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将S3井开钻的钻井液密度设计为0.98 g/cm3,排量800L/min,

两口井完钻后的投产表明,通过在N8井和S3井采用压力控制钻井技术,储层保护效果显著,实际产能都远远超过了配产要求,这表明在中海油海上油田实施的压力控制钻井技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海上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是欠平衡钻井技术的补充和发展,是对欠平衡钻井技术的一项新的革新,经过N8和S3井两口井的实践,这项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中海油首次在海上油田首次运用欠平衡设备实施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尝试,将欠平衡钻井技术结合海上油田的特点进行了创新,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安全顺利高效地完成了BZ28-1油田补充开发井的作业,而且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储层,并取得了较高的产量。

中海油首次在海上油田首次使用水包油钻井液体系,该低密度钻井液体系良好的性能和储层保护效果完全满足了钻井作业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优选水包油钻井液体系,并通过专业软件计算合理的开钻密度,确保井壁稳定、作业安全,同时该体系还可保证MWD等测斜工具的正常使用。

缩短了钻井作业周期,整个钻完井项目比施工设计提前了30.95天,平均每口井的建井周期仅有51.18天!

压力控制钻井技术的成功实施,为今后勘探和开发潜山裂缝性地层提供了新的开发思路,为海上油田钻井工艺提供了技术储备,是渤海油田对优快钻井技术新的发展,并树立了利用新技术成功开发老油田的典范。

4 结论及建议

海上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是欠平衡钻井技术的补充和拓展,经过N8和S3井两口井的实践,这项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压力控制钻井技术的成功实施,为今后勘探和开发潜山裂缝性地层提供了新的开发思路,为海上油田钻井工艺提供了技术储备,是渤海油田对优快钻井技术新的发展,并树立了利用新技术成功开发老油田的典范。

压力控制钻井放喷管线规格等还需要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可形成规范。

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范文2

【关键词】工商管理 广播电台 经营管理

一、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M)技术改进广播电台经营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TQM)以全面提高质量而著称。西方国家在上世纪末开始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政府部门,对政府绩效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TQM提倡的这种关注顾客、自我改进、坚持不懈的精神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运用到传统媒体的营销管理之中。以往广播电台制作节目往往只从内部需求出发,从政治舆论导向出发,传播党和政府需要传达到群众中间的信息,改革开放后,广播电台从“革命的号角”转变成了连接政府、企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

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关注的核心是“顾客”,顾客的满意度就是工作的终极目标。广播电台的“顾客”,一方面是听众,一方面是广告客户(包括行政部门和企业)。广播电台应注重媒体CI系统的设计,加大培训、制定规章制度力度,树立起“办听众喜爱的节目”这一理念,从而提高收听率,提升知名度、美誉度。

然而在广播电台这样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媒体,全面质量管理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对于工作过程的全方位分析和改进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TQM需要一整套制度的、文化的背景加以支持,完善制度和技术手段对于广播电台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整个广播电台上下多个部门的一致努力。

二、目标管理使广播电台经营管理计划科学化

由于受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以往三四线城市广播电台媒体通常对本年度的新闻外宣或营销目标没有制定具体的计划和目标,新闻记者和营销人员仅凭着自身自觉性撰写稿件或寻找创收源,考核也流于形式化。广播电台引进目标管理机制,结合自身资源和实际,合理安排、科学部署每年的新闻外宣工作和营销目标,将年度总目标分解到部门,又由部门分解到个人,既让整个广播电台管理计划科学化,又奠定了职工绩效管理的良好基础。

三、绩效管理建立合理激励约束机制

广播电台除领导班子划分为行政评估之外,其余几个部门几乎都要用业务绩效来评估其工作成绩。根据年初签订的绩效合同,到年终时以量化及专业评审小组的分数最终确定部门或个人一年的工作绩效达标项目进行奖励或惩罚。

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彻底打破的以往吃大锅饭的“和平”局面,引入了竞争机制,能者上,不能者退。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公平竞争精神贯穿其中。另外,长期目标和绩效追踪有助于广播电台在制定下一年度的目标和绩效考核办法前,能在横向和纵向上对不同部门、不同时期的绩效做出对比,从而使制定出的目标更加科学可持续。

四、战略管理为广播电台未来发展提供战略性发展方向

当互联网兴起,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的今天,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各类微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三剑客的地位受到冲击。网络媒体不再局限于声音、图像或者是文字,它融合了三者甚至超越了这三者,加入了互动技术。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广播电台应该顺应时代,积极开发以传统媒体依托的新媒体,用当今的互联网技术弥补传统媒体的劣势,在声音之外,拓展出更具战略性发展潜质的微媒体,方能在这一场媒体的混战中生存发展。

五、顾客导向打造对公众与客户负责任的媒体

在公共管理中,“顾客”一词是个比拟的说法,将广播电台与听众、客户之间的关系比拟为市场中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内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与专业素质的提高,听众要求打造“负责任的媒体”、“阳光媒体”等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地区的广播电台壮士断腕,毅然砍掉了占据整个广播电台创收近三分之一的医疗类广告,还广播电台媒体一片清新,真正在听众心目中树立起了责任媒体的形象。

六、标杆管理促进广播电台自我更新与进化

不论是体制的管理上,新闻的撰写上还是营销的技术上,国家级广播电台和省级广播电台永远是最佳标杆。标杆存在的意义就是促使广播电台进行自我更新和进化,借鉴好的经验和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把符合发展需要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去。

七、流程再造帮助应对行业根本性变革

在传统广播电台媒体,现有的流程已不符合新媒体时代媒介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对广播电台媒体进行流程再造。获得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的理想的流程。广播电台要秉持“全媒体、无边界、有思想”三大核心理念;从业务整合、管理创新、技术革新、人力资源、组织文化五个方面重构业务主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突破传统媒体的形态界限,打造高效的音、视、图、文等多媒体融合的内容生产、分发及增值运营能力;全面实现技术、内容、渠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应对瞬息万变的行业变革。

八、结语

越来越多的媒体特别是广播电台媒体已经开始运用工商管理技术来进行营销管理。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要适应变革,重塑竞争力,必须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运用工商管理技术从业务整合、管理创新、技术革新、人力资源、组织文化五个方面对广播电台进行重构。具体战略规划从聚合、整合、融合三个阶段来实施,由易至难,由至核心,逐步深入,从而打造独具特色与优势的媒体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清,刘嘉.客户关系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美】杰克.吉多.《成功的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范文3

关键词:工商管理;研究内容;比较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对工商管理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进展,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也逐渐增多,及时把握国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最新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将对我国工商管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与启发作用。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营利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本文按照学科代码将工商管理学科分为十个研究领域,对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工商管理各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以发现国内、外研究的差异,更好地促进国内工商管理研究的发展。

1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

本文在检索国外工商管理论文数量时,选择了SCI和SSCI中影响因子大于0.5的59种管理类期刊,时间范围是从1990年到2000年。通过关键词检索,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领域,故将其他九个领域按检索到的论文篇数做出趋势图。

从纵向来看,1990~2000年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理论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企业文化、财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则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没有明显的增长。其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在90年代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某些年份,市场营销研究虽有下降,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在近5年内发展很快;而运作管理的研究在突破最高点后开始逐渐持平甚至下降;不能忽视的是对项目管理的研究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从横向看,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其他领域,可见近十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外是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从其他9个领域的论文数量排序中可以看出,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理论、运作管理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分析各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时的1997-2000年进入SCI检索的文章,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关于国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1):

2国内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

对国内工商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从中国期刊网中筛选出44种学术性较强的管理类期刊,根据关键词对各二级科目的论文进行检索,将各领域检索得到的论文数量进行趋势描述

从此趋势图纵向比较,几乎每一个领域的研究在近7年中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这表明国内工商管理各领域的研究力度在加强,这也与国家经济改革的进程和力度有一定关系。横向比较,研究成果较多的是市场营销,说明我国的经济改革及国企改革的力度加强,企业不再只靠抓生产提高企业利润,而是越来越注重市场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同时,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项目管理也是研究较多的领域,相比而言在工商管理研究范围内国内近几年对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从代表性文章中,得出国内工商管理各领域研究热点如下:

3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内容与热点的比较及结论

3.1工商管理研究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从国内外的研究趋势比较过程中可以看出,国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增长速度较快;项目管理的研究在持续增加;企业战略管理的论文数量曾在1995年左右达到最多,随后又有所减少。国内则对运作管理研究较多,企业文化、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人力资源也是理论界研究较多的领域。

从国内外文献数量的排名次序角度看,国内论文数量较多的是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作管理、项目管理,而国外的排名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与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理论。

国内外研究热点存在必然的交集,但侧重点仍有不同,国内理论研究滞后于国际的理论研究,国内的研究热点往往是国外前几年的研究热点,而国外正在形成的热点在国内往往是刚刚涉足或者还未涉足。

4结论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从整体上落后于国际水平,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有一定关系,但是也要求此领域的学者们能把握工商管理的最新研究方向,以加强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在研究内容与形式上存在差别:国外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将理论运用于管理实践;而国内的研究经常停留在理解国外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对一些较新的管理问题介入较少。鉴于工商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国内此领域学者们应注重研究形式的改进,注重对管理问题深层面的研究。

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差别:国外注重规范研究,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国内多是思辩研究,研究仅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或是虽有理论基础但是缺乏严密的推理。国外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较多,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等方法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证,而国内则不重视实证的研究。这与各国间的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管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在进行管理研究时,应该多作些实证的工作来充实我们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2]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3]WebofScience.[DB/OL].2002.

[4]中国期刊网.[DB/OL].2002.

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范文4

[论文摘要]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亟需提高,现有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这种转变。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也应有所改进。本文在提出就业能力导向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就业能力导向的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改革的相关建议。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各种组织生存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工商管理类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即一方面是市场对具有扎实管理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熟悉企业市场运作,具有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复合体和应用型国际化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则是高校本科工商管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的学生就业难,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有效供给减少。因此,建立就业能力导向的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重要而有意义。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继续、补充和深化,是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及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课堂理论教学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由此管理类各门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是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工商管理类主干课程之一,《技术经济学》应该怎样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这个方向进行改革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一、就业能力导向的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内涵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学习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为目标,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活动。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交叉学科,将数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优化运算与经济学原理相结合,为各种宏观和微观经济评价提供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技术经济学的实用价值很大,目前一些应用理论知识如项目可行性研究、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和价值工程等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实践中。系统的学习本门课程将为学生以后从事技术经济决策、预测、评估、可行性分析等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就业能力导向的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通过一些案例或问题的引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讨论中增强其团队意识,并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其次是通过技术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工具的讲授,比如一些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和spss的使用,让学生真正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经济评价应该怎么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最后是通过实践教学更进一步延续、补充和深化理论的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并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就业能力的人才。

二、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技术经济学的课堂是学生掌握技术经济相关理论与知识、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主要路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技术经济学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学生相关就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但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技术经济学的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当匮乏与不足,很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教学设施和设备阻碍了实践教学的系统开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无法得到系统的提高。以本校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管理专业技术经济学课程的课时为64,而其中实践教学时间为仅为8个课时,所占的比例很少,且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实践教学也大部分都在教室内完成,学生真正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时间有限但再加上学校用于实践教学的设施和设备的不足,学生没有机会真正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因此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技能。

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上学生薄弱的知识累积使得实践教学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预期效果。技术经济学的理论部分不仅模块比较多且比较深奥,再加上学生本身知识累积的不足阻碍了这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技术经济学是管理类学生的主干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掌握技术经济决策及预测的相关步骤和技术,为将来进行的相关技术经济应用如项目可行性分析、设备更新等打下基础。但这门课的理论部分比较多,相对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又是一门交叉学科,要求学生具备数学、经济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这对大三学生来说尚可,而大二的学生则较难,比如技术经济预测里的线性回归、非线性预测、马尔科夫链等章节的虽然反复讲解,仍然有些同学不理解。实践教学是建立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实践教学开展的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现有的技术经济教学方式的引入不适应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系统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具体课程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上的素质的提高。而现有的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入式教学都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学生上课就忙着记笔记,甚至基本理论都还没消化,怎么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呢,没有系统的小组讨论,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学生对案例不是很理解,就没办法进行讨论,只能学习案例。比如房地产开发可行性分析案例,学生看都看不懂,怎么自己操作呢,也就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

三、就业能力导向的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相关技能和素质。对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而言,主要应该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系统掌握技术经济学相关知识和基本技术的能力;二是相关意识的培养如团队合作意识、领导意识、刻苦创业及诚实肯干等意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

1、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建议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强化和深化理论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技能。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实践课时量的增加。传统的技术经济实践教学课时严重不足,这无法满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必须提高实践课时的课时量。比如将管理类的64个课时内的8课时提高到12课时以上。只有实践教学课时有保证,才能保证学生掌握实践动手的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其次,教学形式的转变。我们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实践课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安排机房上课,一直都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教学的形式必须转变,比如,我们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上机,教学生如何用一些计算机软件如Excel等工具解决技术经济学的复杂计算问题。另外,还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外调研活动。以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技术经济学是校级优秀课程,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老教师,他们参与了不少课题和城市规划等实践操作,比如有几位参与了“乡巴佬”的可行性研究,都具备较高的研究水平和理论指导水平。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的企业或园区进行一次以上的实际调研,让学生切实体会技术经济分析的实用性和价值,也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基于能力培养的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

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老师应该综合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首先,教师可选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已经被许多教师采用,但在技术经济学方面还可进一步提升其应用的深度。在实践课上,教师可以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高一些有价值的情境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组团队、自主思考、自我评价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领导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是“案例教学”的改进。案例教学是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案例,学生可对所学的理论深化和强化,并进一步提升其将理论应用与实践的能力,但传统的技术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基础不牢,案例陈旧等都是原因,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改进。教师可以将案例与自己的研究联系起来,尤其是一些课题的研究,并提供一些可选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比如某某企业可行性报告,某某项目经济评价报告等等。要求学生自组团队,选题和设计,做报告,做论证。最后以报告的形式展现其结果。这样学生实际参与了一些有价值的实践分析工作,不但能强化理论知识,也让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和步骤的进行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并直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是Excel等运算软件在技术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在技术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学生在学习中有巨大的压力。由于这是一门主干课程,相对来说比较难,理论课堂上满是方法和公式,有些方法计算起来很是繁琐。但实际上这些都可以用一些软件来运行,而这样操作起来是不难的,比如IRR的计算,由于查表无法得到确切的结果,往往求解的过程很繁琐,学生需要反复的试算。可用Excel来解决就很简单了。所以,在技术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中使用Excel来帮助学生计算一方面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高了速度,也激发了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计算机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一些其他软件如SPSS等的使用可使学生绕开回归方程繁琐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

3、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结束学习后学生成绩的评定,不仅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关系到教师对学生真实水平和能力的认识。客观的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是激发学生自主评价和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的技术经济学教学中实践教学的评价往往在课程总评价中占的比例不高。以技术经济学为例,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主要以平时成绩的形式出现,只占最终成绩的30%。要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本人认为一方面应该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可加到40%左右。另一方面平时成绩的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各种能力来进行。其中,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相关知识和基本技术的能力可以从最后的考试成绩得到结果;相关意识的培养如团队合作意识、领导意识、刻苦创业及诚实肯干等意识的评价可以从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学生的团队组建,团队合作的情况,实习作业完成的报告水平,探索性学习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则可以考察学生是否有信心面对选题、遇到困难是否能自己动手解决,调研的过程态度是否严谨等等各方面来衡量。这些指标可以设置一定的比例和权重,最终通过这些指标总值得到实践教学的评价结果。

总之,技术经济学是管理类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内容比较抽象,相对来说具有一定难度,但它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技术和知识无疑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传统的教学都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并缺少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等能力的培养。因此技术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但这种改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比如教师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实验设备和教学设施哦改进等等方面。所以,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技术经济学实践教学应该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技术经济学的教师和学生都将是这种改进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闻超群,熊高强. 技术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G].教高(2007)1号文件.

[3] 宋翅云等.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高教高职研究,2010,(43).

[4] 许驰. 体验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 .

[5] 赵公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6]朱涛,马恒,刘强.专业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91-93.

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范文5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科学管理;措施

目前,我国人们大众对于企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当今企业具备了现代化管理的水平,从而达到了较高的工商管理阶段。但是,我国企业距离工商管理还具有一定的距离,目前主要就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的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所以,目前我国企业仅是刚刚开始市场竞争,还远远没有达到现代化的进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具有较大的差距。

1企业工商管理的概要

企业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其主要就是结合了科学管理思想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方法,必须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企业管理主要包括了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诸多内容,不仅具有这些硬性管理,同时还具有诸多软性管理,比如企业文化以及非营利性社会活动等。工商管理工作必须要对日常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才能够保障企业逐渐的朝着目标发展,并且采取先进的措施进一步促进企业实现目标。

2企业工商管理和科学管理的作用

2.1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资源的消耗,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通过工商管理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企业工作流程,将不必要的程序删除,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的目的,能够从最大程度上避免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发生。

2.2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对于企业来讲,在进行工商管理工作的时候能够设定相应的方案,从而在进行市场调研的过程中能够科学、合理的决定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路线,制订科学、合理的目标和任务,从而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企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且还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2.3发挥奖惩制度的优势

企业员工作为企业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进行工商管理的过程中,人员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制订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的时候,必须要最大程度上激励员工们的积极性,从而才能够提高企业本身的工作效率,另外,必须要认真的落实员工们的各项福利待遇,从而才能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条件。

2.4准确把握企业的资本状况以及财务情况

为了能够保障企业实现正常化以及有序化的发展,必须要重视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从而要求工商管理部门以及人员必须要科学、合理的掌握企业自身资本的基本情况,才能够为后续的金融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条件。

3企业工商管理和科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市场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是比较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尤其是在市场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主动性,企业本身的组织结构还没有得到完善,从而无法真正的约束企业的日常行为,与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无论是在本质还是管理规模上都还具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我国大部分市场企业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竞争力的重要性,另外,我国企业对于效益问题还不能完全的掌控,国外大部分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自身的经济效益,所以,我国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无论是自身的经济效益还是综合管理体系都远远没有达到国际上平均水平。

3.2企业的经营模式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机构的市场调研表明,目前我国一部分企业对自身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改变,目前比较常见的经营理念包括了零库存以及即时生产等,但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来讲,这种经营理念并不科学、合理,市场销售与企业生产呈现正比的关系,并不是没有联系的两个项目,所以,企业为了能够达到销售目标,必须要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生产者必须要真正的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生产,从而才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企业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才能够保障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3企业自身价值的定位不明确问题

随着我国逐渐的由传统的技术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工商管理理念逐渐的被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变化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更多的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长远目标的制订,为了能够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企业在进行长远目标制订的时候,工商管理机制必须要符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应该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从最大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否则就会导致因为企业对自身价值定位出现问题,不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还会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3.4企业类型的转变问题

传统企业模式主要就是依赖于外来订单,并没有自身去开拓市场的能力,最终就造成了目前大部分产品都是MADEINCHINA的现象发生,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朝着学习型方向发展,否则不仅不能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还将会逐渐地被其他企业替代,失去上升的空间。

4提升工商管理发展的主要措施

4.1牢固树立企业诚信理念

对于企业来讲,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了诚信的理念,才能够真正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保障企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从而才能够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必须要不断的深入诚信的理念,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4.2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让每个员工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所以,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讲,财务管理的发展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并且从某种角度来讲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要打造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财务管理队伍,才是保障财务工作的基本条件。通过科学、合理的拓展财务管理的范围,才能够更为精细地开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4.3强化人员管理

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要提高员工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真正地关心员工们的日常生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够提高员工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提高员工们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能够加强员工们对企业的归属感,真正的从心理认可企业。

4.4朝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在国际市场上证明自身,并且通过国际市场不断的促进自身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对于市场开放度高以及具有激烈竞争的产业更是这样。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逐渐的趋向饱和。如果依然坚守国内市场,进而就会获得比较少的利润,所以,必须要不断地拓展市场空间,逐渐地朝着国际市场发展。

4.5强化关键技术和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技术和创造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必须要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创造力和关键技术,更好地配置和优化企业的资源,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进行工商管理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资,从而才能够真正地培养企业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才能够赋予企业更多的生命力。工商管理和科学管理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要积极地引进更为专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进一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

作者:王子安 单位:第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参考文献:

[1]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92-94.

[2]李俊.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J],企业导报,2011(9):186.

[3]陈子琼.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J].大众商务,2010(16):122.

工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范文6

【关键词】工商管理 特色建设 管理教育 新型经济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涵学科发展方向、资源优势、学科重点及特色,还需要从战略发展高度来深化学科规划、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从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上来整合人、财、物、信息、科研、课题资源,为促进学科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机制。

一、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内涵分析

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培养适用的人才队伍,而学科建设作为大学教育特色的关键,需要从系统扎实的创新工作中来提升自身优势,突出学科重点。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从内涵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人力因素,作为学科组织中最活跃的首要因素,人力上主要包括授课师资、学生管理队伍、实验人员及其他辅助人员,而作为引导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教师,又是人力队伍建设的核心,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整体水平;二是财力因素,从教学经费及科研经费上来看,离开经费无异于“无米之炊”;三是物力因素,基于相关教学和科研的硬件设施通称为物质基础;四是信息要素,现代信息环境下,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是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动力,如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充实,教学资料、文献等数据的整合等;五是课程及课题要素,学科建设需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科研活动来完成,而教学内容与课时都与课程设计相关联,尤其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科研课题,更是构成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二、影响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因素分析

从学科建设内涵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只有统筹发展好各个子系统,尤其是对人力因素的建设和优化,并从管理措施和制度上来促进各系统协调与发展。结合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实际,从制约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办学理念问题,理念是蕴含大学教育目标、社会责任、运营策略及办学方法的基本思想,也是构成高校师生对学科未来发展的共同追求,理念作为学科建设与创新的向导,是高校实体与精神的统合,而在实际管理中,由于我国高校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机遇前,对于高校办学理念的认知存在模糊性,尤其是对高校办学主体的明确上存在分配不公,挫伤教师积极性的负面影响,再加上行政领导学科现象的存在,对于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和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不利于自身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还容易造成优秀师资的流失;二是内部运行机制问题突出,从高校内部管理来看,一流的大学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而当前部分高校在办学理念及内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激励、反馈、调控机制,在学科建设上更是问题突出,如人才聘任机制不合理、师资晋升制度不完善等,都给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严重影响;三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大学的关键在于大师,而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整体优秀程度,学科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更离不开追求卓越的学者大师们,张维迎教授将大学的核心逻辑表述为“大学必须有一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的教师队伍”。

三、推进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有效保障机制

(1)确立与学科建设相一致的发展理念。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基础工程,结合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实际,从学科规划、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进上、学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建设,以及实训基地的构建等方面,从治校理念上来明确战略发展规划,将学科建设与推动学科发展进行关联,进一步拓展、延伸、新建、嫁接与其他高校同专业的协作,增强学科优秀师资的交流合作。提升从工商管理学科的内容和方法上融入创新理念,顺应时代经济体制发展需要,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知识,建立学习型学科组织,不断探索出与企业组织结构相适应的扁平化、柔性化管理机理,创新出满足时展的新的管理模式。

(2)确立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制度保障。制度建设是推进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保障,也是构建学科竞争力的核心。从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内容上进行分解,如学科管理体系、组织文化、学术伦理、学术风格等,从激发活力和积极性上来完善制度措施,推动多出成果,如建立学科学术研究团队,加大学术科研经费的调配,强化学术沟通与交流,鼓励师资队伍继续深造和学习等,从而发挥师资的主动作用。

(3)构建学科师资队伍发展的梯度保障。人才梯队是促进人才动态更迭的有效保障机制,从学科层次结构、人力年龄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的编制上融入梯队建设理念,从而构成递增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优化各层次人才的交流,为他们创造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大对优秀中青年教师的遴选和激励,并从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上建立民主、动态、科学的岗位设置和任职要求,增进人才队伍的互补。

(4)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率。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为现代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使得课程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新的转变。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借助于现代计算机、大屏幕投影设备,运用技术软件来实现对学科知识的全景画展示,并通过教学手段创新来组织课程教学与实务操作的融合,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上提升了知识与技能间的转化;另一方面CAI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协作,利用现代网络来获取相应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并从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导入现代营销理念,通过声图并茂的模拟软件来实现学生的自学和综合测评,从而为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理论和策略,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结语

随着市场分工的不断深化,对于财经类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来说,更应该从传统的企业管理职能向以市场为主体的服务管理核心转变,依托行业发展背景,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政策的影响作用,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上,确立专业建设战略,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