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县域产业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范文1

学校校办产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历经20多年,多数还没有形成规模,方向也比较分散,学科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不多,有的企业长期亏损,有的企业投资无回报,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两年来,学校加紧进行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紧紧围绕以提高校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质量为目的,做了一些思考,形成了一些思路,开展了一些工作。

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加速产业资源整合

思想重视,组织落实

企业改制,首先要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今后校办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把校办产业工作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首都医科大学2004~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中。《规划》提出了“两个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规定在2010年前要重点完成第一阶段基础平台的搭建任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其中对于产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设思路,即:要形成产业集团的构想,建立必要的模式和机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在服务社会同时,形成学校主要的产业基础,加强产业创收能力。增强自主造血能力。

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学校从校办产业的现实情况出发,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校办产业的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即:尽快建立校办产业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平台。提高资产公司运行管理能力,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学校挡住麻烦又要为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一条快速高效发展之跷校办产业要努力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学校筹集建设与发展经费的一种重要渠道。更好地服务学校和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

遵循上述思路,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加紧推进产业改制与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资产公司董事会,充实了管理骨干,为企业改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干部保障;对于企业改制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进行研究。并区别不同情况给予了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在规范化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以发展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和统一有效的领导体制,为企业改制和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使产业工作面对种种困难,不松劲,不懈怠。

摸清“家底”,拓清基础,制定方案

结合经济整顿、国有资产清查、企业改制等工作,对开办各类经营性实体的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查。制定了“先装后改”分两步走的改制方案:先装即先装筐,弄清实有情况。统一纳入改制范围;后改即后改制。2007年上半年,又发动全校各二级单位对开办经营性实体的情况进行清查,基本摸清了底数,明确了重点工作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校产业分类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报经学校批准执行。

三年来,学校提出并推进了“两个撤出”。即“企业撤出学校,学校撤出企业”,实现企业与学校的相对分离。其中,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清理问题。拓清基础,建立“防火墙”,使新组建的资产公司能够轻装上阵。主要措施是:

对于长期经营不善、品种不对路的企业坚决关闭;对于因校办企业关联产生的社会企业,尽快脱钩等;区别不同情况,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启用中介单位清理关闭企业税务等问题对于关闭及脱钩企业的首医在编的老职工,结合产业人事制度改革和首次产业岗位聘任,予以妥善安置,确保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

在清理整顿基础上,将具有一定优势的全资和控股企业。以及部分清理关闭企业的经营性资产重新整合。目前,顺利完成了第一步“装筐”工作,已将6个企业“装”入首医大资产经营中心,并开始第二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

依托学科优势,构建服务平台,在改革基础上加快建设进程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一方面加紧进行校办产业的改革与改制工作,另一方面,加快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努力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为校办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将开展如下工作:转变市场运作方式,建设CRO服务平台

CRO是一个新兴的行业(Contract ResearchOrganization,简称CRO),即“合同研究组织”。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公司提供新药非临床研究和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的专业公司。

学校建设CRO平台的主要内容是:

临床前研究的CRO,主要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化学、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等业务内容;临床试验的CRO,依托学校众多附属临床医学院和跨院学系专家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和动物实验中心等资源开展研发服务新药研发咨询、新药申请报批等业务内容的CRO。

学校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设成为从创新药物市场分析――临床前研究――制剂工艺研究――新药申报――临床样品的制造――新药的临床实验服务――创新药物及技术知识产权的申报――产权交易中介服务的CRO服务平台,实现从医药研究开发到产业化“一条龙”的全流程服务。使学校科技企业市场运作方式向为北京和境内外医药企业提供PDS全程服务发展,从而摆脱传统的思路和运行管理模式,努力将学校产业发展与运行融入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中,尽快实现与国际生物药产业的接轨。进而提高科技贡献率。

加强企业认证建设工作

学校临床诊断制剂企业在取得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基础上,2007年又获得ISO9000体系认证。

学校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2007年已经启动GLP国家级实验室认证和国际CAP认证准备。计划在2008年底前后完成GLP国家级实验室认证和AAALAC的认证。不断提升竞争实力。

加强临床检验中心建设工作

学校临床检验中心还与诊断试剂企业等有关方面,联手共建,努力把检验中心建设成为面向首都各社区医疗站点提供标准化临床检验结果的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可以对在校各层次医学生提供医学检验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的教学实训基地。

继续建设和运行新医药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

依托学校牵头建立“新医药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的优势,联手在京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医院以及医药企业,为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制剂向新药研发转化、中小医药企业孵化等“搭桥铺路”;作为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新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平台,使学校与北京地区相关院所和医药卫生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推进地区生物医药事业做贡献。

积极探讨医药科技园区建设

为落实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和任务,首都医科大学将进一步加强调研,依托学科优势。整合现有优势资源,覆盖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积极探讨,并争取上级领导支持逐步落实首医大医药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为医药科技企业“筑巢”、“引凤”。以推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加强研究,为企业转型后的规范化运行与管理做好准备

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促进规范化建设

坚持实践中研究、研究中实践的思路,2005年以来,在改制实践中,抓住学校企业改制工作的重点、难点,产业系统已先后申请到学校校长基金4个课题的资助。通过调研和实践验证,完成了《首都医科大学产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并在学报发表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文章,就学校产业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出建设思路;2007年又获准三个延伸课题研究的资助。包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企业转型期的会计事务到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以及企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培训,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2007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产业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进行了首次产业职工岗位聘任,增聘了资产公司兼职副总经理以及公司企管、财务、综合三个部门主任和必要的工作人员。初步建立了资产公司运行框架;同时制定并启动了“2007~2010产业人员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全面提升产业人员素质,为产业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准备人力资源。

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制度建设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对策见解

县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和层次,不仅是我国的国土的主体,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是中国主要人口的居住地,养育着全国74.46%的人口。从经济总量看占全国半壁江山;而同时,县域几乎提供了全国粮食、油料、肉类的生活保障,是全国安全、稳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为 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棉花、粮食、油料等基本原材料。它处在“城尾乡头”的位置,既有城镇也有农村,既有第一产业也有二、三产业,既有城镇居民也有农村居民,可以说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

一、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抓手,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规划对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使地区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制定发展规划要着力做好定位――宏观的和微观的区位分析与选择、定性――发展内容和主题的分析与选择、定量――发展规模的分析与选择三个方面的工作。

(二)要切合地区实际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间在资源、区位、发展速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而上学和假大空。要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特征,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

(三)要坚定不移的实施

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当然,规划是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制定的,随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其局限性也会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务求切合实际,紧跟时展步伐。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

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和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必须坚决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来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发展实绩来检验。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大力发展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发展县域 经济 ,必须突出工业化,大力培育县(市)属企业,通过新型工业化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工业的增量。一要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突出县情和自己的特色,建立科学的县域工业发展规划。二要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措施,做大做强县域工业,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三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改变县域初始工业的粗放生产和经营,积极推进信息化、生态化产业发展,有效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四要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加强信息引导,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形成全社会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环境。

(三)突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把县域经济发展为特色经济就是形成自己的优势经济。为发展特色经济,一是调整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从当前来看,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内容是降低县域经济的经济内容重复率。根据调查,目前县域经济小而全的体系基本没有打破。这种经济结构导致谁也没有优势,在市场经济好时一片繁荣,市场不景气时则一片凋零。调整原则不是什么一、二、三产业比重,也不是轻重结构比重等,而是优势比重,只要占优势,不管是什么产业,是什么部门,都应当重点发展,否则都应逐步淘汰。二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把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避免开发不足使资源整体闲置或品位开发缺位,又要避免过度开发,使稀缺性资源价值降低,寿命缩短。在发展特色经济中,一定要强调对稀缺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注意领域内市场,在巩固域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外拓展。对域外市场,在售后服务、质量、信誉上要给予域内市场同样的重视度;同时,要注意保护地方品牌,不要轻易放弃、更改名牌,以保证品牌的连续性、稳定性,离开了一定的地方品牌,特色经济将失去其最有影响的外包装。

三、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激发县域的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县域内各种资源的优势。重点要抓好两点,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切实搞好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种活力竞相迸发的氛围。二是全面激发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形成全民创业、共谋发展的局面。同时必须明确,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而是开放经济,只有扩大开放,加强与外部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承接“两个转移”,积极引进经济要素,实现更大的发展。同时,县域经济规模的有限性和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也要求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所以,在坚持自主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开阔视野,扩大开放,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参考文献 :

[1]刘克俭:促进县域经济 金融 和谐发展的思考[J].济南金融,2006,(2).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   县域    经济    创新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崛起将对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作一初步探讨。

一、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抓手,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规划对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使地区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制定发展规划要着力做好定位——宏观的和微观的区位分析与选择、定性——发展内容和主题的分析与选择、定量——发展规模的分析与选择三个方面的工作。(二)要切合地区实际。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间在资源、区位、发展速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而上学和假大空。要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特征,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三)要坚定不移的实施。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当然,规划是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制定的,随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其局限性也会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务求切合实际,紧跟时展步伐。

二、高质量、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切实做好名牌战略工作,树立名牌意识,强化名牌观念,积极探索实施名牌战略的新路子。(一)强化创名牌意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名牌,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推介名牌、保护名牌、争创名牌的宣传网站,在扩大宣传的同时,引导现有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及产品,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活动,引导企业运用现代营销,强化广告和形象策划,塑造企业形象,打好名牌战略,叫响地方品牌。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三化同步” 河北 县域经济 转型升级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延伸、细化、发展,县域是实施统筹城乡“三化同步”大战略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三化同步”战略背景下,需要以更高的站位审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河北下辖140个县级行政区,位居全国第二位,是典型的辖县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0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15170.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4.4%。近年来,伴随发展阶段的深入,全省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一是产业聚集度低,特色不突出。我省县均国内生产总值108亿元,大大低于江苏的363亿元、浙江的209亿元;县域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比山东少10000亿元,百亿元规模的集群数量少三分之二;进入全国百强的县由7家减少到3家。二是经营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一产特色不强、二产不优、三产不大,县域服务业比重不足31%,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5-12个百分点,而且多为传统业态,近20%的县没有外资注入,涉农商标不足浙江、山东的一半。三是均衡协调发展能力差。全省仍有52个贫困县,22个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足亿元。环首都14县(市、区)只有三河、涿州、霸州3县(市)地方一般预算财收过10亿元,而北京规模相当的通州、大兴、房山都超了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四是制约因素多。客观地看,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水、土地等资源制约,融资难、资金外流等资金制约,市场制约等等。从主观发展看,主要是来自于历史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所导致的思想制约,体制机制制约。

二、促进河北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政策举措

针对存在问题,结合发展实际,当前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应重点实施如下政策举措:

1.壮大县域工业规模实力,强化对县域经济的主导作用

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项目向聚集区投放、企业向聚集区集中、生产要素向聚集区汇聚。促进聚集区建设与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培育产业关联度大、企业依存度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地理标识,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名片和品牌。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市)要以增强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层次为重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县域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工业基础薄弱的县(市)要以壮大规模和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工业聚集区,培育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努力实现由工业弱县向工业强县跨越。

2.强化县(市)城区和重点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把城镇化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重要依托,推动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支撑的新型县域城镇体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机制,开展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试点。城镇建设要与市场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相结合,提高城镇对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建设。以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发展壮大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到主产区建立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提升服务业规模档次,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强化要素供给和引导资金投入,壮大生产业,拓展生活业。围绕农业和县域工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发展以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科技、信息等为主体的农村生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生活业,加强村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县城商圈和商贸重镇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生活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示范村、示范区,逐步改变县域服务业规模小、档次低的状况。

5.壮大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县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坚持走特色之路,着力构建“一城一品”、“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格局,真正使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资源型县(市)要制定替代产业和经济转型规划,加大接替产业的培育发展力度,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原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排放,延长老工业的生命周期。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要立足当地实际,集中有限资源,明确发展重点,规划新兴产业园区,实施重点突破。非资源型县(市)要加快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实现规模扩张,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引导县域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对接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工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用,集中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要增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围绕主导产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城郊型县(市)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市配套工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都市农业建设步伐。努力在装备配件、新型材料、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配套工业和建设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老保健、康复休疗、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基地上实现新突破。要发挥城郊区位优势,率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要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拓展绿色空间,为吸引城市要素集聚提供优良环境。

6.加快推进扶贫攻坚,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两大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特别是环首都9个贫困县为重点,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着力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重点发展以设施蔬菜、设施养殖和高效林果为主的家庭增收项目。推进移民扶贫,对山区、坝上地区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就地难以脱贫的特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现易地脱贫。加大以工代赈扶贫工作力度,改善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收入。推动对口扶贫,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重点村及革命老区,广泛动员民营企业、扶贫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7.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长效支持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激励性财政体制,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困难县、民族自治县乡的支持力度。发展“飞地工业”,支持两地政府间就产业转移项目协商建立指标统计、财税分成等共享机制。二是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考核机制。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增设分支机构,加快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积极鼓励各金融机构扩大县级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县域涉农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县域贷款。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县级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及林权抵押、合作社担保及其成员互保、农业龙头企业担保等担保贷款。探索水域滩涂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设施农业以及宅基地等抵质押贷款,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8.推进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切实改进政府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完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行“阳光审批”,完善“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选择一批县(市)开展项目代办制试点,为投资者全程免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公开、网上监管。积极探索对县(市)经济发展、综合农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相近部门进行整合,提高执行力,形成精简高效的大部门体制。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依托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吸引技术水平高、发展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建立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县域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范文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旅游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太白而言,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发展生态休闲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因此,紧紧抓住关天经济区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省上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和宝鸡市发展旅游文化名市的战略部署,加快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休闲产业在县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休闲产业是全球发展较快、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品位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生态休闲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效应显著,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生态休闲产业涉及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包括休闲娱乐业、森林旅游业、休闲保健业、观光农业、民俗旅游业等领域。在这些产业中,不仅包括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而且包括为消费者提供休闲产品、休闲设施等条件的制造业、加工业、建筑业等产业,是一个吸纳大量劳动力的跨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因此,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将改变太白产业发展中第三产业滞后、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酉赜蚓济协调发展。

第二、生态休闲产业可以促进人们发展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生态休闲产业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其价值包括作为生活方式的生态休闲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减压功能和作为产业形态的休闲对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功能。积极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生态休闲产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本质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休闲产业发展的基础。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产业系统和经济形态的日益完善,可以合理利用太白生态资源优势,繁荣城乡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生态田园新太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四,生态休闲产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要求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等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使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可以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 从事文化娱乐休闲活动,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和谐。据国际权威人士预测,休闲娱乐、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 旅游休闲产业在一些地方将成为支柱性产业。

太白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的优势

太白县生态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具备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的综合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太白县位于宝鸡市东南,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北连关中,南通巴蜀,处于关中和陕南的接合部,为川陕之要冲。西安通往汉中的姜眉公路穿境而过,距西宝高速公路4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拥有林地39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95%,有“天然空调城”和“天然氧吧”之称,对投资者和包括以商务、休闲等为目的的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是生态资源丰富而独特。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土地面积2780平方公里,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县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天然植物园”和“生物基因库”之美誉,是全国同纬度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之一。太白山海拔3767米,山势高耸,地貌、气候、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有第四纪冰川的雕凿遗迹,是南北气候交汇带。秦岭第二高峰鳌山,也位于县境内。独特风貌的生态地理格局,成为多学科进行科学考察、教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对陕北黄土风情和关中人文景观旅游业的重要补充。

三是文化底蕴和人文自然景观深厚。太白景色秀丽,名胜古迹历史悠久。唐宋以来,许多名人学士登临太白山观光,留下了李白、杜甫、苏轼及现代于右任等名人的诗作;横穿全境120公里的褒斜古栈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栈道,迄今部分遗迹保存完好;太白云海、鳌山雄姿、石沟瀑布、百年松钟等景观秀丽迷人,“太白积雪六月天”更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四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改革开放以来,太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已建成以生态观光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峰峡森林公园和国家3A级黄柏塬原生态风景区,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褒斜古道百里生态画廊、药王谷风景区、翠矶山公园、龙华山景区,以避暑度假为主题的太和园、兴业生态园、雪岭生态园等景区景点。成功举办建县五十周年大庆、“两节一会”、红叶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游客人数逐年突破,太白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攀升。太白县也先后荣获“一生最值得去的66个全国生态旅游大县之一”、“全国最佳的6条户外运动线路之一”、“ 中国(陕西)最具魅力自驾游县域”、“最美生态旅游景区”、“陕西十大最具吸引力旅游重点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和陕西最具人气旅游县等多项殊荣。

太白县发展生态休闲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太白县生态休闲产业大有可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制约因素较大。受军事管理区、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的影响,外地客商投资风险较大,项目引进较为困难,严重制约了全县生态休闲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旅游投入不足。受资金困难等因素制约,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健全。此外由于投融资能力弱,旅游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虽有厚重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因投入不足,产品开发滞后,旅游景点数量少,规模小,开发建设粗放、层次不高、配套不足,文化特色不浓,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景点和主打产品。

三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太白旅游市场培育相对滞后,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种类少、包装简陋,缺乏核心产品,缺乏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旅游综合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全县的旅行社、宾馆饭店、餐饮、娱乐等设施数量少,档次不够高、配套程度低,市场运作能力差。全县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商品、旅游接待服务等均未形成规模和龙头,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不足。

四是旅游人才匮乏。太白县旅游企业总体上处于“少、小、弱”的状况,整体上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管理队伍总体上不适应现代旅游规划、管理、营销的需要,从业人员尚未完全接受专业技能知识培训,缺乏合格导游人才。旅游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对旅游人才的吸引能力相对较弱,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和R等瞬咆逊ΑB糜未右等嗽闭体素质偏低,数量偏少,队伍不稳定,旅游服务质量、旅游管理水平和接待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是旅游交通滞后。由于地理和经济的原因,太白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旅游干线和景区公路等级不高,旅游环线路网不畅。特别是近年来姜眉公路、潘太公路连年大修改造,加之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旅游线路的快捷畅通。

六是体制机制不顺。在现有管理体制下,行业管理职能和体制尚未理顺,旅游行业主管部门难以管理和协调旅游要素中的主体,不能形成发展旅游产业的合力。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旅游开发资金整合难、融资难、招商难,旅游市场化水平低等。部分景区管理方式相对还比较落后,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够活,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七是开拓创新不足。加快旅游发展的观念不够新,思想不够解放,办法不够多,对外合作和市场开拓创新不够,对外招商引资手段不多,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方面的创新不够,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旅游、兴办旅游的鼓励措施不具体,效果不明显。

加快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太白县生态休闲产业正处于突破发展的关键阶段,市场竞争力亟待提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夯实发展基础,壮大产业规模,太白生态休闲产业才能在全省旅游发展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1、不断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的紧迫感

随着绿色浪潮的蓬勃兴起,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生态休闲成为新的时尚和追求。当前陕西各地抓住改革开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休闲为主的区域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太白县的西部,凤县开发了七彩凤县、嘉陵江源头、通天河森林公园等生态重点项目,开通了旅游专列,生态休闲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北部的眉县抢先开发森林休闲业,开通了汤峪-红河谷-太白山生态休闲线路,形成了规模效益,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与太白县比邻的汉中和安康地区,也提出了建设绿色生态陕南的发展理念。太白县处在全省休闲产业发展的重围夹击之中,生态产业与目前新形势还不适应,与周边地区比拼争先发展的态势还不适应,与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还不适应;思想还不够解放,思路还不够开阔。因此,要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休闲产业的认识,强化发展大休闲、开发大市场、培植大产业的意识,立足资源实际,突出生态特色,创新工作举措,加快生态休闲产业突破发展。

2、制定科学规划,形成合理的生态休闲产业布局

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才能正确地评价县域休闲资源,确定休闲产业和项目的开发方向,从而确保太白生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坚持“生态开发、规划先行”的工作思路,立足“关中城市后花园”、“天然空调城”、“西部慢城”的定位,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开发、体现特色、有效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认真搞好生态资源的调查研究,做好生态休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评审工作,使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休闲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规划的执行力度,合理布局产业,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充分挖掘一产、二产休闲功能,提升三产服务水平。严格休闲项目审批和限制,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3、加大投入力度,抓好重点生态休闲项目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是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集中精力,坚持不懈地抓好一批生态项目:一是要抓好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以生态休闲、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为重点,优化生态资源结构,形成产业集群,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使之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和生态示范区。二是抓好重点景区建设,包括青峰峡森林公园4A景区、太白山历史古道景区、黄柏塬原始森林景区、青峰山佛教名山等景区的建设和龙华山、翠矶山开发,建成一批生态休闲精品景点。三是认真做好民俗旅游、休闲农庄和观光农业的建设,开发农业休闲资源,形成观赏、品尝、习作、娱乐、疗养、度假等系列服务的农业休闲格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4、完善政策措施,扶持推动生态休闲产业快速发展

休闲产业是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发展的新兴产业, 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政策强力支持和全县人民参与建设,才能逐步发展壮大。因此,要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激励机制,促进休闲产业大发展。制定休闲产业扶持政策和奖励办法,修订完善《太白县生态休闲产业发展规划》,设立生态休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生态资源向生态产业转化步伐, 引导生态休闲产业向着有利于生态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挖掘生态文化潜力。围绕“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全省水资源涵养区等生态建设成果,搞好宣传策划,大力宣传太白生态涵养、休闲观光、绿色产业等优势,通过举办“两节一会”、“徒步登太白山节”、“太白山绿色产品展示会”、“太白避暑度假节”、“太白民俗休闲节”、“金秋红叶节”等活动,采取“走出去推介,请进来观光”等方式,吸引文人墨客来太白休闲观光,著书立说,写生作画,摄影制片,开展生态文化研究;吸引各地客商来开发建设生态休闲产业,不断提高太白知名度,做亮太白休闲大品牌,将太白建成名副其实的西部慢城。

5、强化服务能力,营造生态休闲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认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休闲产业管理理念和技术,按照“突出特色,合理开发”的要求,抓住基础设施、精品景区、服务体系、文化开发四大重点,精心做好“吃、住、行、游、购、娱”六篇文章,努力提高建设管理水准。进一步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地位,强化政府作为市场主体服务的职能作用。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提高等级公路里程,开通生态休闲直达专线,使游客能快捷进来方便出去。突出法制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等软环境综合整治,为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一厅式”办公服务,提供符合政策的用地便利。通过改善环境,增强吸引资金、人才和项目的能力,广开门路,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生态休闲产业,激发生态休闲产业发展活力。搞好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产业融合,发展现代林业、生态农业和休闲产业,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促进全县生态休闲产业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太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太白县“十三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范文6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是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南县域文化资源多样丰富、特色突出,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优势。当下,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已具雏形,但在产业定位、文化资源利用、文化品牌打造、产业市场化运作、文化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发展受困,需要湖南各县结合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解决的对策,寻求适合自身需要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资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98

2014年8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号召与要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2014年,湖南省将县域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湖南省县域文化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种类多样、特色鲜明,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发展缓慢、参差不齐,存在诸多的问题。

1特色文化产业定位不清晰

特色文化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然成为一个地区公众消费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产业。但实际情况是湖南不少县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政策不明。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对县域文化资源缺乏充分的调查与了解,对本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与背景、优势与劣势认识不清,而是简单地借用他人发展模式、做法或者凭借主观经验进行本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摸索,无法对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同时也导致产业政策上的不够清晰和明朗,指导性缺乏,使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路径不明确,发展凝滞、进展缓慢。

2文化资源分散缺乏整合导致优势利用不充分

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资源为依托,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和出发点,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必须充分挖掘县域文化资源的特色与内涵,并使其向产业化转化。由于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和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湖南各县都形成了各自风格鲜明的、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在湖南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对这些深厚优秀的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未能将各自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县域特色文化产业难见“特色”与规模,影响力有限。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县域文化资源缺乏科学有效的整合。文化资源向特色文化产业转化过程中,资源的整合是关键的一环,通过整合能够实现资源的互补共生,将零散、未经整理的文化资源组合成新资源,突出优势与特色,实现文化资源向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有序性、体系化、集群化的转化,达到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湖南县域文化资源多样丰富,但明显呈现分散化,不够集中。不少县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缺乏对县域文化资源的整体观照与整合,资源利用无序、单一、分散,文化资源共性的内涵与特色未能挖掘出来,无法形成合力、突出优势,形成点、线、面的规模化与整体化发展,因而特色文化产业链条难以延伸,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更没有办法做大做强。

3文化品牌特色不突出

品牌就是市场和效益,特色彰显魅力。品牌的特色是品牌的精髓、灵魂,代表着品牌的价值。湖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诞生了一批特色鲜明,价值突出的知名品牌。如全国知名的湖南电视产业——电视湘军,形成了以湖南卫视为标志的精品频道品牌、以电广传媒为标志的资本运营品牌、以金鹰影视文化城为标志的产业经营品牌、以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为标志的节庆活动品牌四大品牌,极具品牌特色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关键在文化品牌特色的有效建立。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不长,许多县刚刚起步,文化品牌尚未建立,已打造起来的品牌也存在特色不够突出、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不高的情况。如近几年,长沙周边宁乡、望城、浏阳、长沙县等县,结合地理优势和消费者需要,大力发展新型特色休闲文化旅游产业,打造特色农庄品牌,一度吸引了不少都市消费者前往,局面火爆。但现在不少农庄却经营困难、无以为继,难以持续发力获得良性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众多特色农庄“特色”雷同,产品内容相近,文化特征不鲜明,品牌培育与维持乏力,文化品位和品牌形象无法得以提升,产业价值链条难以延伸和拓展。培育、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品牌,这已成为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4市场化运作程度有待提升

立足于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产业目标定位、产业结构的调整、文化品牌的建立等,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发挥文化育民、乐民、富民作用”。当下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以政府为主导办文化,缺乏在创意研发、品牌培育、渠道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起龙头作用的特色文化重点企业;投资主体和经营体制单一化,资源与资金引入不足;宣传推广、营销形式和媒体选择传统化导致文化产品与品牌难以“走出去”等。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应坚持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结合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不断提升特色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水平,才能提升县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

5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匮乏

文化产业的发展贵在人才。目前,我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迅速,发展势头强劲,但人才资源却普遍不足,一是数量缺乏,二是结构、素质不平衡。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类似问题,一方面,从事特色文化产业的人才总体数量不足;另一方面,人才结构不均衡,初具规模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休闲娱乐产业等人才比较集中、甚至达到饱和,其他新兴特色文化产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再者,人才素质不高,高端创意和管理人才普遍稀缺。这已经成为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素,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对县域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与扶持,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

发展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对于加强县域经济软实力和增强湖南全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在湖南省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湖南各县应结合自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寻找对策,解决县域特色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飞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蒙.湖南:湖湘特色长沙担纲,文化产业实力非凡[EB/OL].(2014-01-27)[2015-01-13].http://gd.xinhuanet.com/newscenterztbd2008-05/19/content_13308265.htm.

[2]苏丹丹.文化部、财政部印发《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N].中国文化报,2014-08-26(2).

[3]李兵磊.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