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课间安全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课间安全预案范文1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也就是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运动伤残问题及活动安全问题,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大课间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一、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课之所以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是有很多的原因,但突出的因素就表现在学校长和学生两个方面。
(一)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家庭的成长环境及父母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初中生的思想和行为,即使他们有兴趣的事情也经常会被打压掉。父母切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我国,当今的“一考定终身”制度决定了文化课的地位。我们知道,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是很难考进理想的初中、初中及大学的,特别是语、数、外这样高分的主科,学好这些科目是家长对孩子的必然要求。即使有体育学习夙愿的学生,面对着巨大的考试压力和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自然而然的就会放弃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甚至会把体育课当做自习课或者休息课来对待。初中生自身不重视体育课,也更不会注意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了。初中生没有把其定位为提高素养,锻炼身体,学习知识和培养情感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他们在体育锻炼的时候不讲究科学请,在体育课上也很少认真的听取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和运动规范,这些都容易造成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二)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在初中学习阶段,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小升初问题,虽然我们实施片区制度入学,但实际的情况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是可以凭借成绩进入优质学生学习的。而学校要想在社会中有良好的声誉,争取最大化的生源,能得到学生、家长、政府、社会等方面的认可,其升学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取得较高的升学率和社会口碑,学好文化课已经成为必然的要求。至于体育课就会被学校冷漠,每逢到重大考试时,体育课就会让道其他考试科目,特别是主科。许多初中由于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上,而忽视体育课,学生缺少必要的锻炼,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体质锻炼。再者,部分学校由于体育器材以及体育活动场地的不足或者出现了安全隐患,致使体育活动较为单一,缺乏娱乐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日渐不愿意上体育课,由于设施的不安全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部分体育教师,工作消极怠慢,没有耐心给学生讲解一些安全常识,在体育课上没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这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开展中存在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确保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的路径探究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因为这对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为此,各学校、各相关人员必须想方设法优化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提升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一)调整认知,重视大课间活动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时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和行为上给予重视,提升大课间的地位,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很多的学校,由于管理的松散和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大课间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了确保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学校和学生都必须重视,把大课间活动提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上来。一定要把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摆在突出的位置,实现工作的常态化与科学化。另外,对于大课间活动,主管部门一定要设计好活动方案,不定期的开展活动调研,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二)依据实情,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初中生天生好动,注意力也不集中,他们经常会逃离老师的视线。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初中生在放松宽敞的场所更容易出现“自由活动”的状况,学生之间拉拉扯扯,不听老师的指挥等,都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为此,要想从根本上剔除安全隐患,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的安全意识。比如,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告诉学生体育活动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保障每一位学生掌握标准的体育动作,教育他们服务老师引导的观念及顾全大局的思想。在日常的班会课中,班主任要强化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遵纪守规的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同时,学校要强化宣传,让学生了解大课间的活动,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体育器材,学校要认真检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大课间的活动中,要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对于特殊的学生一定要特殊的处理,保障学生的安全。
(三)探究新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
当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新课改的实施,面对着异于以往的教情、学情和教学内容,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探究意识的提高,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确保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安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更加突出教学结果,过渡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说分数重于能力,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应试教育下这种格式化和复制式的机械教学与学习已经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这种做法,避免机械式教学的发生。为了应对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需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该首先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体育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还要给与学生及时的评价,做到鼓励为主,批评为辅,让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的信心,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一定要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的采取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
参考文献
大课间安全预案范文2
现在,体育大课间活动越来越引起学校的重视,大课间活动的实验、普及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在如何搞好体育大课间活动上,还有许多初中学校需要提高认识,有待规范,有待在实践中提高的地方。
一、提高认识,明确进行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
二、发挥好体育教师大的指导作用,做好安全工作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班级人数、学生的体育爱好和班级的体育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目的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把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内容,提早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对参与大课间体育项目的方法进行认真教授,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各得其所。作为体育教师来说,参与到体育大课间来,锻炼自己的身体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安全重于泰山,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本意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但由于参与人数多,有一定的竞争性,也可能会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为此,我们搞体育大课间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并制订好有关安排表和安全预案。
1、制定区域划分表。考虑到大课间活动中组织相对较松散,占用的面积和场地会很大,可以将学校原有的运动场地及可利用的只要是平整的地方,进行统一的规划,分成几大区域,由学校体育组统筹进行安排。
2、制定大课间活动安排表。要组织学生在同一时间且大范围的活动,必须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充分,准备工作做细。既要考虑活动内容的合理搭配,又要考虑场地的充分利用,还要考虑运动的合理性和趣味性及活动中区域的循环和轮换,可以把以上涉及到的情况和问题绘制成大课间活动安排表,下发到各个班级,让各班对场地和活动内容都非常明确。
3、统一口令和指挥。大课间活动从集合到结束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统一口令指挥进行的,同时所有体育教师和各班主任配合做好巡回检查,这样就有效地控制了活动程序。同时,成立检查小组,加强检查监督,使大课间活动的情况与评价方法配套挂钩,最大限度地保证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4、制订好安全预案。尽管各项工作做得非常充分,由于参与人数多,学生体质差别很大,体育器械增多等原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学校要制订好安全预案,让卫生室的人员参与进来。对现场发生的特殊安全情况,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迅速处理,科学调度,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三、增强体育大课间活动趣味性
课间操为何越来越流于形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容单一,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要想使体育大课间更有生命力,就要在丰富内容、增加趣味性上多下功夫,为其如是,才能受到学生欢迎。
1、在中学生群体中自发流传的课余游戏活动,大多是单一、狭窄的。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活动内容、步骤、过程做适当地调整,加以充实和完善,并积极鼓励他们自己在原创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创新改革,推陈出新,使活动内容更加具体、规范、富有趣味性。如学生玩的“跨脚步”游戏,起先只是单一的跨脚步,没什么新花样,学生们可以大胆地改革,在人数上突破以往只是两人或四人玩,使活动的人数成倍地递加。
2、我们在活动内容上可以增加民间、民俗、民族的体育项目。如阿细跳月、苍蝇搓脚、独脚舞、跳竹竿舞、踩高跷、走板鞋、玩空竹、抽陀螺、爬竿、坐跷跷板、象行赛、滚铁环。可以新设、新创时代感很强的体育项目。如沙滩排球、手球、轮滑、溜冰、划旱船、攀岩、自行车技巧、滚铁环、独轮车、登山车等。
3、可以与其它学科行整合。如“同唱一首歌”、“疯狂英语”、“精气神训练”、“呼号练习”、“诗歌朗诵”等。可以模仿新开发的项目。如从高处滑下来的“索道”,仿投掷靶做的“投掷索道”,仿匍匐前进训练的铁丝网做的可灵活移动的“逃生训练网”,仿投掷沙包和风筝做的“长尾沙包”等。如此的改革,既保留了学生原来的游戏内容和方法,又开创了新的内容,克服了单调、简单这一关,趣味性大大增强。
4、在开全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的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应尽可能地结合学校场地、器材实际,不断创新,丰富内容。同时,根据季节特点尽可能多地安排相应项目,扩充活动内容,增强趣味性和实效性。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参与到体育大课间中来。
四、抓好抓实,丰富体育课堂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领导的重视、家长的理解,场地、器材、经费、时间等六个基本条件是制约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要素。很难想象离开各种支持能组织好体育大课间活动。因此,搞好体育大课间活动,我们应在搞好保障上多动脑筋,下功夫。
1、加强宣传,争取各方面支持。利用媒体舆论加强宣传,呼吁全社会改变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引导全社会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从思想上真正认可大课间体育活动。我们的学生家长,作为监护人,只有家长改变了对体育活动的看法,才能真正意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消除参加体育运动的阻力。我们要注意通过发放明白纸、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做好家长工作。
2、争取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重视体育教学。领导认识到位,是决定体育大课间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作为群众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更应该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扩充人员编制,配备足够的师资。
3、落实好三个保证。第一, 制度要保证。学校应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保证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的地位,保证师生和员工对体育活动的关注和参与,根据参与体育工作实效,落实相应奖惩。第二,时间要保证。在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时,学校必须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切实保证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两不误,做到学习和锻炼共同进步。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第三, 经费要保证。加大“三室”(体育室、卫生、器材)的建设,经费投入要有保障,保证器械充足,使学校能有效的开展体育活动。
大课间安全预案范文3
【关键词】体育活动 运动 运动项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95
一、关于大课间活动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教育部于1999年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大,
二、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2.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在实处。
3.在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影响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客观原因。
师资力量不足、场地严重不足,限制了活动的开展。
2.学生人身安全问题。
场地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包括场地的不合理布局、场地学生多、设施老化及质量问题。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意识不够,活动中常有危险的动作及做法。班主任及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不高。安全教育不够,活动中安全保护措施不够。
3.校本化实施不够深入。
大课间体育活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留给学校和教师以灵活处理安排的权利,留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经济投入有着差异,即使是同所学校,各年级段学生的实际心理、生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具体设计安排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编排内容,做到因校制宜,因班制宜,甚至有些活动因人制宜,克服自身不足,充分挖掘和利用 自己的优势条件,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4.组织与实施不够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由于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出现的,其组织管理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我校领导对如何抓好大课问体育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对活动质量、活动内容、活动模式、组织形式等方面都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另外,对如何利用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并在长期的开展实践中不断改进、深化、创新,值得深思。
四、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建议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改正、探索、研究,找出一些适应于时展、适应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训练手段。
1.制度要保证。学校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约束和导向,保证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的地位,保证师生和员工对体育活动的关注和参与,根据参与体育工作实效落实相应奖惩。
2.时间要保证。在实施体育大课问活动时,学校必须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切实保证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两不误,做到学习和锻炼共同进步。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积极开展疾病预防教育工作。
3.经费要保证。加大“三室”(体育室、卫生室、器材室)等经费的投入,学校能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
五、健全机制
安全工作: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 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六、 活动要保证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3.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室内、室外分组活动的形式。室外以学校快乐体育训练为主,群体竞赛为辅;室内以班级特色创建为主,室内游戏、室内体育活动为辅。
5.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大课间安全预案范文4
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知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92.81%的中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很重要,但还有7.19%的中学生认为安全教育不重要。反应出中学生对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求知欲,希望了解和掌握应急自救常识和逃生技巧。在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这一问题的认识上,75.51%的中学生知道艾滋病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来的,3.77%的中学生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握手、进餐、拥抱、共用马桶等一般的接触会传染艾滋病。各级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并有一定的课时保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和载体广泛宣传安全知识。
在对火灾如何逃生的调查中,86.64%的中学生知道应朝安全出口的方向逃生,但仍有13.35%的中学生做出不恰当的选择。在对地震时首先应保护的部位调查中,91.27%的中学生认为首先应保护头部,与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后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宣传普及地震逃生知识有关。但还有分别3.77%、2.57%、2.40%的中学生认为首先应保护双手、胸部和双脚。因为绝大部分中学生并没有相关经历和实际经验,调查到的是行为知识,而非实际的行为和能力。尽管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应激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是正面的、积极的,但还需加强在实践中准确运用的演练。
2中学生对学校校园安全的认知情况分析
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学生,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表3可以看出,中学生认为打架斗殴居校园安全隐患之首,其次是违章用电,学生私藏凶器和外出上网也会引起一系列安全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8.05%的中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包括宿舍、教室、食堂等)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67.98%的中学生认为存在一点安全隐患;16.44%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内和学校周围环境非常安全,但有8.39%的中学生认为很不安全;49.83%的学生知道学校曾出现过安全事故。因此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加强学生管理与教育,加强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中学生对学校体育中实施安全教育的认知情况分析
3.1中学生在体育课中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在被调查的584名中学生中,80.31%的中学生在学校体育中接受过安全教育,19.69%的中学生坦言在学校体育中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表4)。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强调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培养,而对人心理、行为价值观、情愿态度、卫生保健等知识的培养不太重视,教师在课堂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成绩,忽视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由于学校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与特点:教学直观性强、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强、学生接触范围广、开放性大。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自我防护、救护知识、方法与技巧等,在遇到突发事件或灾害时有应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避免灾难的发生,这是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的一个具体措施。
3.2中学生认识的学校体育中安全教育的内容表5显示,学校体育中经常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地震逃生(43.84%),消防安全(41.95%),交通安全(38.53%),运动损伤的预防、扭伤的处理(36.47%)、网络安全(29.11%)。而对自卫防身术、野外生存、心肺复苏术等不经常进行。除了野外生存技能少于一半的学生不会处理应对外,其他诸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地震逃生、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和包扎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扭伤等均有超过70%的中学生表示会处理。但仍反映出学校体育比较强调安全意识的灌输,忽视了安全教育的技能训练,体育课程也根本无法包括安全教育的所有内容。
3.3中学生认识的学校体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安全教育内容进入体育课程,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表6显示,中学生认为可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游戏、体育课和课间操/大课间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与安全演习等安全教育。在课余活动时间开设拓展课程的训练将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对突发事件有积极应对的心理准备和身体素质能力。
在体育游戏中组织和开展了小型的安全竞赛活动,将前滚翻运动、跳山羊、跨栏跑等应用在障碍跑的比赛游戏中,使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了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在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也可融入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演习,教会学生掌握大量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及在灾难中的应急救人方法。课间操/大课间时间可以进行安全演习,将安全教育的实践内容通过变相的设置(比如规则、器材、场地等的变化),使之成为课间操的拓展内容。只要体育教师探索开发与安全教育有关的体育课程资源,一定可以找到好的结合途径,以实现安全教育的内容与体育课程进行整合。
3.4中学生认识的影响学校体育中进行安全教育的原因从表7可以看出,中学生认为影响学校体育中进行安全教育的原因排列依次是学生没有兴趣、教师没法去实际操作、学校对体育的要求是不受伤就行、难以体现体育课程的身体练习特征、学校场地器材设施不能满足安全教育、体育教师不重视安全教育以及体育教师不会进行安全教育等方面。可以反映出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应促进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间接兴趣,引导他们认识应急能力对自身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要性;其次如果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课程中的安全教育,那么体育教师自然对体育课程的安全教育也相应的重视;最后一些体育教师不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对体育的要求是不受伤就行,以及体育课程无法承担安全教育的重任,致使体育教师没有在体育课程中实施安全教育。这里面有学校重视程度的问题,也有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
结论与建议
(1)新疆中学生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总体上良好,对一些应激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仍有一部分中学生不了解安全教育,缺乏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学校可多角度、全方位地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如报告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体育图片展、辩论会、黑板报、校广播站、校园网络等,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安全重要”的意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其重要性,了解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加强法制观念、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大课间安全预案范文5
一、创设和营造工作平台,为教师服务。
本学期我线工作继续以“大力推进中队辅导员素质培养”为指导思路,通过提要求,促学习,搞活动,勤交流,抓典型等措施,来提高中队辅导员的素质。具体做法有:
1、继续以理论固化中队辅导员的思想水平,推荐各中队辅导员阅读各种班队建设有关书籍杂志,做到“以老帮少”结对活动,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共同管理。
2、定期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布置相关主题活动;做好周、月少先队情况反馈,做好德育月评工作并有记录有总结。
3、大队部要求各中队辅导员上好每一节班队课,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按中队辅导员会议要求部分中队辅导员开设主题班队展示课。
4、学校各种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大课间活动等)要求各班主任有过程,有小结。
6、积极开展教师“到家”家访,为学生送温暖活动,举行学校教师家访报告会。(其中xx、xx两位教师有孕在身而深入学生家庭走家串户,走工棚,过合租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做到一丝不苟地进行家访,深受同事、家长好评),
7、关注、倾听教师、学生心声。本学期向教师、学生各发放问卷调查25份、30份,共征求教师意见与建议14条,学生意见与建议6条。学校根据教师、学生的意见与建议,逐条进行梳理,并进行整改,共整改18条,其他几条正分批进行整改。
8、提倡教师外出学习,汲取窗口学校及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安排教师外出听课。本学期大队辅导员参加了市庆少先队成立60周年大会,受益匪浅、
(二)、强化和突出文化底蕴,为学校服务。
1、继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多渠道、多途径挖掘“文化元素”,通过造就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一是继续强化长廊文化意识:在“体艺长廊”、“诗词长廊”的基础上,鼓励和提倡我校学生学习长廊内容,体验长廊文化。定期定时更换学校学生体艺长廊板块建设,结合体艺两节的成果,定期展示在长廊板块中。二是继续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各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布置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定期出好黑板报,使之与学校的每月主题活动相互辉映。三是美化校园,本学期我校继续对校园环境建设投入资金,为各个花坛铺设草坪,重铺内操场水泥地,并打算建设内篮球场与学生游戏场地;四充分利用好教室门口“星级班级”和学校星级班级评比栏目。五是学生作品成果展文化:打造手抄报作品专栏,做到学生作品定时间、定主题展示。
2、少先队干部建设。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开展学生干部之间工作经验的交流活动。创新大队干部竞选方式,通过考试、演讲等形式,成立新一届大队委;成立三支实干的监督巡查小组,分工检查学校常规、文明礼仪、吃零食现象等。
3、学生校规建设。
本学期大队部继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在校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首先,开展“星级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星级班级评比内容(仪表、言行、卫生、两操、纪律、佩带)。评比为一天一检查,一周一评比,一周一小结,一周一公布。评比以经常性检查和抽查相结合,采用扣分制衡量执行情况,每周公布一次各班总分。以段为单位,每段评出星级班级一名。同时,为完善学校、大队部、班级三级检查制度,自下而上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在平时,加强例会制度,加强对星级班级检查人员的培训,每周一中午在队室集中,内容有反馈分数、情况说明等。“星级班级”活动得到了班主任的重视,各个班级为了争夺优秀中队你追我赶,不甘示弱。本学期校园卫生、学生文明礼仪等各种常规表现的较好。
三、幸福教育是主题,异彩纷呈活动,为学生服务。
少先队活动是连系少年儿童与家庭、社会、学校的纽带,是少先队开展的载体,直接影响着少先队员素质的培养,我校少先队以此做为创新机制,针对每月工作重点和社会热点,有序地开展一系列层层迭起的少先队活动如:
1、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喜人。
本学期,我校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喜获丰收。在学区篮球比赛中,我校女子篮球队获塘下学区第一名、瑞安市第三名(王世珠、陈芝义、陈帆帆三位老师指导);姜晓丽、王海霞、郑晓玲3位老师荣获瑞安市德育论文三等奖;在瑞安市科技节比赛中,戴婉、李甜甜同学小制作获瑞安市二等奖(涂美娟老师指导),贾超、杨柳微同学分别获瑞安市小发明二等奖(陈青云、戴丽雅老师指导),韩田小学科学小论文获瑞安市三等奖(吴云云老师指导),张敏瑞同学获瑞安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现场作品制作比赛三等奖(陈青云老师指导);在塘下学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现场作品制作比赛中张敏瑞、周莉媚同学分别获一等、三等奖,戴婉、李甜甜同学获塘下学区第25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比赛小制作一等奖;贾超、杨柳微同学分别获塘下学区第25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比赛小发明一、二等奖;林海红等同学获塘下学区第24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比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贾超同学在学区第25届科技创新比赛中获科学幻想画三等奖。
3、加强家庭教育,为学生送温暖。
我校外地学生多、学生家长的素质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德育领导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定期家访与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并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中登记,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在家表现,共同教育好学生。其中张瑞龙、王海霞班级召开家长会,深受与会家长的好评;积极开展教师“到家”家访,为学生送温暖活动,在家访中,姜晓丽、陈顺娜两位教师有孕在身深入学生家庭走家串户,走工棚,过合租房,了解学生,做到一丝不苟进行家访,其中木晓秋、戴丽雅、李雯三位老师闻之有些外地学生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平时穿着破旧,就到自己家里拿来女儿、儿子的旧衣服,分发给学生,学生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4、继续推进星卡激励方案,培养队员求实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品质
本学期,大队部继续组织推行“星卡激励方式”,队员们在激励的氛围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针对我校少先队开展的雏鹰争章活动的实际,辅导员老师们都认为争章活动虽有趣且有益,可是队员们体验成功的见效太慢,于是我们把争章与争星卡有机地结合,建立了苹果卡、绿卡、红卡等激励星卡层出不穷,琳琅满目,款款诱人。在学习生活的任何时刻,只要是一发现队员突出的表现,我们便马上给予肯定。在此制度推行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执行当中教师没给学生及时发卡,或者制度落实的不实不到位,亟需改进。
5、加强卫生、安全教育活动,共创和谐校园。
学校安全工作无小事,必须加强管理,从严治教。我们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坚决把学生的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学校与班主任分别签订安全责任书与落实学校安全预案要求。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是外来民工子女,学生的接种预防不健全,前两年均发生了水痘、风疹等传染病,由于本学期措施到位,宣传到位,卫生教育到位,大队部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出黑板报、宣传资料的张贴、开展队活动等,来使队员认识到要预防传染病,就要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个人卫生,饭前饭后都要洗手,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本学期甲流预防工作,王世珠老师亲临学生第一线,抓晨检,量体温、搞卫生,开通风。真正做到预防甲流的各项工作。
三、搞学校特色活动,
1、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条件和可利用开发的资源,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活动是在原课间操活动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一种学校课间体育活动的新内容和新组织形式。现在我们实施大课间活动后,活动时间增长了,活动的内容丰富了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运动强度也更加恰当适宜。现如今对于学生来说,每天4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他们一天中最为快乐的时光。(当广播员说:大课间开始,全体学生不约而同地“哇”,这正是叫出了他们那欢快的心声。)在这段时间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跳长短绳、滚铁环、太极拳、跳橡皮筋、踢毽子、呼啦圈、小皮球、游戏(老鹰抓小鸡、捉迷藏、大渔网、贴膏药等)趣味性跑、仰卧起坐......等十几个富有兴趣的活动项目中,他们欢快、自由地奔跑、跳跃……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并在体育节时对各项活动进行比赛,这样比赛与与活动相结合,快乐与运动相伴、欢乐与游戏相随,忘记了暂时的烦恼,摆脱了各种束缚,充分享受着属于他们的童趣。由于受到“甲流”的影响,在中间一个月期间,学生只能在班级里举行班级阅读活动。
2、编辑《凤凰苑》校刊,营造书香校园。
大课间安全预案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课间活动;毽球运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2-0053-02
一、方案设计
1.设计思路:我校是南通市体育项目传统学校,一直以来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严格执行艺体学科课程设置标准,实行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化,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特别是在班级自编操比赛中,学生的天赋得到发挥。就是班上那么少数几个骨干,带着整个班级的学生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表现力,比赛过程精彩纷呈。因此,我们得到启发,将班级上少数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教他们练习毽球,然后由他们在班上宣传、普及,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认真组织实施,毽球运动在我校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2.参加对象:我校共12个班级,每个班选择6~8名学生,男女各半。按低、中、高年级分成3组,每组30人。学校派出由专职体育教师领衔的体育组教师共6人,事先学习毽球技术,然后每两人一组带学生队伍。
3.活动时间、地点安排:我校根据季节不同,将体艺“2+1”活动时间安排如下:10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于每周二的11:50-12:30,每次活动40分钟;5月1日至9月30日因为中午炎热,活动时间安排在每周二、周四放晚学以后,每次活动30分钟。活动地点在我们学校200米田径场地中间区域。
4.相关准备:
(1)学校一次性购入1000只毽球,分至各班级代管,课间活动时学生人手一只练习,如有破损及时上报更换。
(2)纳入学校活动计划。除了每月组织一次年级对抗赛外,另在学校广播操比赛、冬季锻炼、运动会等活动召开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比赛或展示(视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的比赛、展示)。
(3)将毽球运动安排进入下午大课间活动内容,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每周轮换,由各班骨干学生负责技术指导。也就是说每周操场上应该有一个年级在进行毽球运动。
(4)毽球运动编入我校校本课程活动内容,与体育课堂紧密联系。
(5)每次活动有记载,有预案,有效果评价,有教学反思。
(6)带队老师除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外,还需加强安全教育。学校行政组、少先队组织抽查活动情况。
二、活动过程
以本人所带高年级(五、六年级)毽球兴趣小组为例。
1.成立毽球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职责,同时做好毽球运动宣传工作,如在学校橱窗张贴毽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方法与规则等。
2.组建毽球兴趣小组。在高年级各班按学生自愿的原则,从中挑选有一定踢毽子基础的学生6~8人,男女各半,计32人。
3.带队老师制定学期计划、课时计划。
表1为高年级毽球学年教学计划,前十八周为第一学期学习内容,后十八周为第二学期学习内容,低中年级教学计划与此相似,只是学习内容和难度有所减少和降低。
4.组织训练:
(1)熟悉球性的训练。毽球运动要求队员熟练掌握球的性能、反弹高度、方向等情况。一般可采取颠球熟悉球性,包括脚内侧踢球、正脚背踢球、脚外侧踢球、大腿击球、前脚掌踩压球等,可要求学生连续踢几十次为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双脚踢球能力,从一开始学习便要注意培养。
(2)传接球的训练。传接球技术是球性练习的深入,它要求队员在移动中完成踢、触传球,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意识,准确判断落点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同时规则规定每名队员一个回合中最多可击球两次,因而传接球的成功率一定要高。我安排两个人一组,相距2米用脚内侧传接方法进行训练,当他们传接得较好时,便增加到三人一组,成等边三角形状进行练习。
(3)接发球的训练。一场比赛是由发球开始,在平时训练中,强调发球的重要性,通常采取正脚背发球的方法。因为它较易掌握,稳定性高。而接球的常用方法一是脚侧接低落点球,二是胸部和大腿停高落点球。强调接球的第一目标应该是控制球,也俗称“停球”。
(4)进攻战术的训练。对目前尚未能掌握踩球、倒勾等高难度技术的队来说,进攻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打空档,二是打公共防守区。打空档即是打对方来不及撤退或补防的区域,而打公共区则是打对方三名队员都兼防的区域,使其出现抢击或互相避让而失误。
以上为毽球的几种基本练习手段,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并且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上学期只学习了前两个内容,从目前来看,球性练习还需要加强,而且必须始终贯穿在全部练习内容以内。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学生是我们挑选出来的,但是要求相对来说还是显得较高。因为我们计划是把少数学生教成毽球能手,再让他们去带动整个班级,从而使全校学生热爱毽球运动。
(5)建立评价、考核机制。
考核评价项目及标准:
①理论知识(10分):根据卷面评分。
②技术评定(70分):见表。
③平时成绩(20分):根据平时测验、课堂表现、出勤等评分。
表2仅为高年级考核评价项目、标准,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难度应逐渐加大。低中年级评价形式一样,但是难度降低。特别是低年级,不宜过分强调技战术,评价标准也只是着重于对球性的熟悉为主,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三、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