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范文1
提起校园欺凌,有些人总认为只有身体欺凌等极端行为才能称为校园欺凌,而仅仅语言上的谩骂侮辱算不上校园欺凌。显然,其中暴露出这样一个误区或者说不足:我们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仍然不够清晰深刻,而且对身体欺凌等明显欺凌行为足够重视,对语言欺凌等相对隐蔽的“微小”欺凌行为容易忽视。在实际中,学校和社会的主要发力点也集中于身体欺凌的发现和治理上,对于语言欺凌则常常当做小事一桩,更鲜见明确有效的治理措施。
那么,难道说语言欺凌真的比身体欺凌危害程度要轻一些吗?显然不是。语言欺凌虽然看起来没有直接的身体攻击,不容易造成被欺凌对象的身体伤害,但其对被欺凌对象的心理伤害比身体欺凌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常说孩子的身体是弱小的,但其实他们的心理更加需要保护,所以语言欺凌与身体欺凌在性质上并无太大差别,反而可能造成更多不可逆的心理伤害,某种层面来讲其潜在危害尤甚。简而言之,校园欺凌的伤害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我们不能因为语言欺凌没有造成直接、严重的身体伤害,就轻视其真正的危害。
另外,语言欺凌很多时候并不孤立存在,而与身体欺凌相生相伴、互相助长。当一名被欺凌者长期遭受语言欺凌而未得到有效保护时,欺凌者往往会得寸进尺,进行更重度的语言欺凌或者增加身体欺凌;而当一名欺凌者采用身体欺凌的方式欺负一名被欺凌者时,很多时候也不只是进行身体攻击,而是打骂并用的双重欺凌。可见,语言欺凌既可以说是身体欺凌的苗头,也可以说是身体欺凌的加强升级,其深层危害丝毫不逊于身体欺凌,治理语言欺凌同样应是校园欺凌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范文2
关键词:校园欺凌 小学生 生命教育 敬畏生命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无论世界的哪个角度里发生了何种事情,不论事情大小,都会第一时间被外界知晓,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生活也变得透明,所以,进来网上铺天盖地的校园欺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社会舆论界掀起了惊涛骇浪,让我们不得不把视角投到这一问题上。
校园欺凌,还被称作欺负、学校欺凌或者叫欺凌,是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持续的,不间断的对于个人或者群体,无论是对其心理进行恐吓,还是对其身体进行恶意言语的攻击,或者行动上的攻击,并且前提条件是受害方与欺凌方是在权力、体型等外界因素极其不对等的情况下,致使受害方不敢作有效的反抗的行为。校园欺凌的欺凌方和受害方可以是个人,亦可以是群体,通过攻击受害方的身体和心灵,让受害方感受到无法承受的痛苦、恐慌、羞愧、尴尬以及忧郁等一些列的不可逆转的伤害。无论校园里或者校园外都是有发生校园欺凌的可能的,更有甚者可能也会发生在互联网上。
在当今的校园中,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基本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索要钱财和贵重物品,如果不给就恐吓威逼利诱。二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倚强凌弱。三是伺机找茬,因为很小的事情就大打出手,侮辱他人人格的同时,伤害他人身体。四是莫须有的讲“义气”,用非正常手段暴力争论高低。
近来我们关注较多的校园欺凌案件有:山东省兰陵县8名中学女同学群殴一位初一女同学,她们从网络上学来的大人方法,而后又将整个打人的过程记录下来,传到网络上去。南京的一位初中生再被高年级的学生索要财物不成后,不仅遭受毒打,还被拉到厕所被强制吸食粪便,更有甚者他们将这一行为记录下来,发送转发给其他同学,完全是非人的行为,人人闻而诛之。
不论是何种的欺凌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校园欺凌是对受害方和欺凌方都有着同样的伤害的。对于欺凌方,长期的内心得到欺负他人带来的成就感,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缺少同情心的不健康心理,不能及时正视自己,会误入歧途。对于受害方是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创伤,会留下很久都不会平复的阴影。
其实,我们在震惊于校园欺凌案件的频发的同时,应当正视这一问题,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呢,我认为,答案就是现在的学生们没有对于生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重视生命,敬畏生命,他们对于自己欺负他人,欺辱他人生命所带来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根本没有意识,根本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结束是多么的悲痛。所以加强当代小学生对于敬畏生命的教育,亦是解决校园暴力不可缺少的一环。
所谓敬畏生命的教育就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敬畏生命的教育是通过对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的生命,建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
在美国,从州级立法到校园管理再到家长的介入,都有明确的规定来约束和要求他们对于孩子敬畏生命的教育,从而管控校园欺凌案件的发生。这点是我国应该借鉴的,在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中,应明确规定让当代小学生们有敬畏生命的意识,不轻易欺凌他人,这一点应当在小学生行为规范或者行为守则中得以体现。大数据显示,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孩子是校园欺凌的参与者,要么是欺凌方要么是受害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校园欺凌案件闹得沸沸扬扬的今天,我国也必然有所作为了,作为一名小学生命教育的老师,我认为,应当先营造出一个大环境,从规章制度中强调教育学生们敬畏生命的信念,制定一个从高到低,从无到有,不断细化的规定。在规定的遵守和实施过程中,不得有任何偏颇和不正确履行的异样标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敬畏生命的生命教育,对高年的学生在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法治教育,加强他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珍爱生命的意识,不随意欺凌其他生命个体。
此外,要求学校必须采取三项措施:首先是提供举报欺凌事件的渠道,老师和教职员工一旦发现欺凌行为必须举报;第二是必须对被举报的欺凌事件进行调查;第三是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开除学籍。对于那些因为欺凌而被开除的学生,政府会安排社会组织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这一层面,亦是要对家长强调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敬畏生命的必要性,如果学生在学校有了问题,马上进行沟通,同时告知父母,他们对于子女的责任是必须要尽到位的。
敬畏生命不仅能增进人的希望,而且能在压力与抑郁中起调节作用。小学生对于敬畏生命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越是敬畏生命的人,就越能与社会相适应。自然就能生活的越来越好。
生命是伟大的,斗转星移,日升日落,每一天,都有一些生命的开始,每一天,都有一些生命的离开,生生不息,由此,我对生命不禁充满敬畏……
参考文献:
[1]曹保印.直击中国教育底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
[3]刘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01).
[4]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03).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范文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种可怕的现象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因为一点小事,有的同学就对自己的同学大打出手,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反校园暴力观后感初二,供大家参考。
反校园暴力观后感初二1校园是求知者的乐园,是探索者的天地,那里充满了我们快乐的身影,洒满了我们成功的泪水,到处洋溢着我们欢乐的笑声。然而,校园暴力的出现,严重扰乱了校园的清净,危害了我们的健康,影响了我们的学习。
开学伊始,学校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本周二的班会上,倡议各班开展“远离校园暴力,争做文明学生”的主题班会。
班会上,老师讲述了一个个校园暴力事件,同学们听得目瞪口呆,万万没有想到,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勒索敲诈、威逼利诱这样的事情会在校园里发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对这些行为的不满与愤恨,并向老师保证,坚决不做这样的事,如果碰到类似的事情,及时告诉老师,大家齐心协力杜绝校园暴力。因为校园暴力影响了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危害了我们的身心健康。
这次班会让我深刻体会到,平安是家人和老师对我们最美好的祝愿,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因此,我发出以下倡议:远离校园暴力,争做文明学生。
反校园暴力观后感初二2校园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是我们读书、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校园应该是和谐的,安宁的。在和谐、安宁的校园里,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常常可以感觉到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互相谅解的浓厚氛围。
然而,我们也会时不时听到,或从电视、网络上看到在学校里也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校园欺凌。有的同学总是出口成脏、恶语伤人,把脏话都变成了口头禅,殊不知这些表现都显得很没有素质、很没有教养。有些同学总是横行霸道,以大欺小,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校园欺凌事件的起因都是一点小事,有的甚至没有直接原因,通常是无意碰撞、出言不逊等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学生个人修养差、自控能力弱;比如,有的学生受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校园欺凌不仅造成同学身体的伤害,而且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伤害,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每个同学应该怎样做才能远离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呢?我们应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控能力,做一个文明的学生,说话不盛气凌人,不讲脏话、粗话,不给同学取“外号”。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管住自己的手脚,凡事要考虑后果。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与同学集体外出,不要单独外出,身上也不要携带太多的钱或贵重物品。尤其是,当我们看到即将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必要时报警,去阻止事件的继续发生。
让我们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拒绝校园欺凌,共同创立一个和谐的校园。
反校园暴力观后感初二3最近几年来,校园暴力一直是市政府和教育局的重视对象。虽然教育局一直在尽力维护校园不良现象的发生,可还是有学生表示经常会看到校园暴力的发生。所谓的校园暴力,轻的只是口角挑衅,严重的会发展成打架、打群架等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不良现象。
虽然校园暴力只是个别现象,但是依然要进行管制。随着新闻的播报和人们的口口相传,校园暴力看起来已经非常严重了。有些人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一些心智都没成熟的人,这些“正常学生”还会去做如此过分的事。新闻里播报的不单单是校园暴力多严重,还揭示了一种新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早熟。这种早熟不是指对异性的那种早熟,是指青少年过早接触到了本不应该出现在他们绿色健康的生活里的东西。
男孩子们从小时候开始就接触了血腥暴力的“穿越火线”“生化危机”等靠杀人和打怪通关的游戏。有的男生甚至为了那种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投入大把时间精力和钞票。甚至为了“传说级武器”去买所谓的“点卡”,我做过调查,在所有射击游戏中,所谓的“神器”都是论几百元的出售。更何况校园暴力的实施者一般都是学习不好,打架和体育不错的“坏孩子”,受欺负的一般是身体瘦弱,性格内向,体育不好的孩子。这种差异和从小血腥暴力的灌输也奠定了校园暴力的产生。
校园暴力的发起者如果是女生,一般也是学习不太好的,而且家里比较有钱,就会联合这几个“好姐妹”去欺负家境不好的女学生。还有一些女生纯粹是嫉妒别的女生衣服好看或太拔尖却没有抵抗能力。但是女生的校园暴力比较极端:要么是光讽刺几句,或故意孤立她。要么就直接上手扇耳光甚至会有拍等严重损坏被施暴者心理的残忍方式。那么女生又为什么会施暴呢?这是因为女生拥有表现欲。我们在一个案例里可以看到,宿舍里的五个女生对一人施暴却非要拖到阳台上去打,这是因为女生的表现欲是她们想要成为众人的焦点,想要别人知道她们多“厉害”。也就是说,女生施暴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施暴给别人看。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女生为什么会校园暴力”也就解开了。
为了学校的宁静和人心间的信任,我们要防治校园暴力的发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健康、向上,时刻充满正能量!
反校园暴力观后感初二4校园,本该是我们快乐学习的净土,可是因为这几年校园暴力无情的侵入,这片净土遭到了大幅破坏。抽烟、喝酒、打架这类事情已经屡见不鲜,甚至还有学生触犯法律的底线。打人者不听劝阻,被打者忍气吞声,最后事情将会越来越严重。今天呢,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远离校园暴力的灾难。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欲远离校园暴力,应了解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又称校园欺凌,它是发生在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它多发生于中小学。
了解了校园暴力后,我们就要知道怎样与它抗衡了。鄙人浏览了一些过去的校园暴力事件后,发现了几个共同的问题点。其中一个就是被欺凌者忍气吞声,不告诉成年人——父母或老师。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因为你不告诉别人,欺凌者就会认为你好欺负,以后会“多多照顾”你。有些被欺凌者是因为欺凌者的恐吓才不敢相告的。其实,欺凌者的恐吓并不能对你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如果你向成年人说了,他们会保护好你的。所以,如果被欺凌,一定不要忍气吞声。
还有一点就是欺凌者不知错。有一些欺凌者因为低年级时被欺凌,到高年级后就认为:别人欺负我,我为什么不能欺负别人?他们就抱着这样的心态欺凌别人,殊不知到最后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校园暴力似洪水猛兽,千万不可靠近。我们不要做被欺凌的羊,也不要做欺凌别人的狼。今天我们为拒绝校园暴力尽一份责,明天我们就会获得一个和谐的校园。
反校园暴力观后感初二5校园,是求知者的乐园,是探索者的天地。校园应该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地方,更应该是最美好、最阳光的地方。然而,近年来各地校园暴力事件却频频发生,群殴、羞辱等恶性举动令人瞠目结舌,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例如: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一名女生放学途中6分多钟遭同学38次掌掴;邯郸26中女学生吴华被同校七八个女生多次暴打、折磨,被送进医院;广东开平的一位初二女生因为得罪了校园里拜把子的七姐妹,被掳到一家宾馆肆意殴打、凌辱,并将施虐过程录像,上传网络取乐等。
校园欺凌是一种校园暴力行为,这种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在网络发达,几乎每人一部手机:QQ,微博,微信等媒体的发达,使同学们获取不良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加上影视片对欺凌、暴力场面的过度渲染,给部分学生的大脑种下了欺凌意识的种子。其次,有些家长由于自身的素质问题,对孩子采取不正确的教养方式,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养育孩子是自己的事,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推给学校,推卸自己的责任。再一个就是自身的问题。有些学生性格懦弱,逆来顺受,助长了欺凌者的嚣张气焰;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年轻气盛,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冲动。所以现在对青少年恰当的引导和疏通显得尤为重要。
我觉得,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欺凌除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等等,同时还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范文4
网络频现未成年人施暴视频
2015年6月21日,一段初中生围殴小学生的视频被大量转发。视频显示,一名小男孩脖子和身上被绳索捆绑,数名年龄稍大的男生对他拳打脚踢,甚至将点燃的香烟头丢入他的衣服内。小男孩无处可躲,被逼到墙角后惊恐哭叫、求饶,男生再次用烟头烫小男孩手臂,并嬉笑不止。
该视频立即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陈里也在微博上转发并希望当地公安机关及网络运营商负起责任,给网友一个交代。很快,事发地浙江庆元公安部门介入调查,事情的经过随即浮出水面:2015年5月初,视频中被打男孩小毛(化名)与两伙伴一起到一间冷饮店偷窃,被店老板发现后,小毛与一伙伴逃离,另一伙伴被抓。被抓的伙伴并未如实供出同伙,而是谎称与陈某(即这段视频的拍摄者)等一起实施了偷窃。陈某得知后,叫上同伴找到小毛,要求其带路去寻找造谣者。寻人未果,他们找小毛要钱,而小毛身无分文,答应过几天从其父亲那里“拿”钱。几天后,陈某去找小毛拿钱,不仅没拿到钱,反而被小毛的父亲一顿责骂。一气之下,陈某等几个孩子将小毛强行带到一间废弃的简易房内实施殴打,陈某拍摄了殴打过程。
同样是6月,另一段未成年人施暴的视频“网曝江西省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在微博广泛传播。这段视频最早发于22日,时长5分33秒,视频中多名初中生模样的女生出现。1名穿着牛仔裤的女生跪在地上面向5名女生。5名女生连番对下跪女孩扇耳光,边打边嬉笑并骂着脏话,而被打女孩一语不发,双手护着脸。接着,几个女孩用脚踹下跪女孩的背、前胸、肋部及手臂。下跪女孩试图起身时,马上被一女孩扯住头发,其余女孩则继续对其扇耳光、踹身体,一名黑色上衣女孩还拿起矿泉水瓶和拖鞋砸其脑袋……
据永新县多名网友介绍,该视频最先是被拍摄者在自己的QQ空间内,随后被传播开来。当地公安介入调查,通过官方微博“永新”通报事件发生经过:视频上的受害人黄某刚刚初中毕业,毕业前是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学生管理中曾与刘某发生矛盾。刘某心生怨恨,和几名同伴于6月21日通过QQ把黄某约到县城,在金鼎大厦顶楼天台对黄某进行殴打并拍摄了视频。
同日深夜,一条四川资阳未成年少女遭多名同龄人扒衣的网帖在贴吧传开。曝光的多张图片显示,4名少女一起合影,其中一少女上半身,单手抱在胸前,还有一白衣少女一只手搭在裸身少女肩上,另一只手比画出剪刀造型……
一名自称知情者的网友透露,“扒衣”合影照片最早出现在一名“扒衣”女生的QQ空间里。该网友说,照片中4名女孩原本认识,被扒衣的那个女孩之前说了另3个女孩的坏话,遭到报复。
去年以来,发生在懵懂少年间的暴戾行为屡现网络。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持刀威胁……这些原本在影视剧中才能见到的暴力情节,如今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发生在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中间!施暴者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均超乎成年人想象。尤其有的施暴者,在让受害人承受皮肉之苦的同时,还热衷于炫耀“战果”,仿佛对方越痛苦他就越有。这种病态的行为,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少年暴力折射成人社会失序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怀着一颗善良、友爱的心来到这个世界的,但上述案例中的孩子,小小年纪为何一身戾气?这就应验了另一句古话:性相近,习相远。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那些未成年施暴者不可能一开始就贪恋暴力,他们变得如此暴戾,不仅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有关,还与学校的教育偏颇有关,更与监护人的责任缺失及整个社会风气有关。总而言之,孩子犯了错,他生活的环境脱不了干系。媒体评论员王钟说,孩子的行为是社会秩序的折射;孩子怎么理解法律与道德,取决于成人社会创造了什么样的环境。
未成年人施暴案频发,家庭责任首当其冲。调查显示,施暴少年大都家庭情况特殊,有的是父母离异,平时缺乏家长管教;有的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缺乏亲情抚慰;还有的父母关系紧张,家长本身就有家暴行为。
有样学样,这是民间的一种说法,意思是孩子很容易照着大人的样子学着做。小文(化名)是人们眼里的“问题少年”,他从上小学开始就爱打架,被周围人称为“打架大王”,上初中时更是不断升级武力,除了动拳脚,还用棍棒甚至匕首等凶器,同学们甚至一听到他的名字就不寒而栗,他也因此成为一群问题少年中的“老大”。大家有什么“摆不平”的事就找他。小文后来因打群架被派出所抓了起来。他的父亲去派出所保人时,呵斥了他几句,没想到遭到他当面顶撞:“我打架是跟你学的!你连自己都管不好,有什么资格管我?!”
原来,小文从小在充满暴力的家庭中成长。打他懂事起,他的父母就经常打架。说是打架,其实只是父亲单方面的行为,母亲只是做微弱的反抗。父亲爱喝酒,喝完酒回家就找碴儿,母亲成了他的拳击对象。小文常常在惊恐中躲在角落里看着暴力的一幕。后来,小文渐渐长大,对母亲受欺凌不再冷眼旁观,偶尔会替母亲说话,试图制止父亲的暴力行为,但结果却是遭到父亲的报复性殴打。小文从10岁开始被父亲家暴,直到14岁那年,已长得跟父亲一般高的他愤怒地向父亲举起了拳头。父亲在惊愕中将挥起的拳头停在了半空。从那以后,父亲有所收敛,但小文的拳头却再也无法放下。在与父亲的博弈中他已经学会了武力征服。在“拳脚外交”中,他的性格愈发暴戾。
施暴未成年人中,像小文这样受家庭影响的不在少数。有专家指出,不少父母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孩子长期得不到家庭关爱,就会采取极端方式来引起家长注意,而这时家长又会以孩子犯了错为由,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心理灰暗、性格孤僻。特别是离异、家暴、留守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尤其在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本来就不稳定,就更容易出现极端性格,有的攻击性强,容易将愤怒指向外界;有的缺乏安全感,容易有自虐倾向。
未成年人施暴案频发,学校教育也难逃其责。15岁的小丽(化名)因召集校外人员殴打同学而被开除,班主任受到牵连被学校通报批评后,愤愤不平地抱怨:“我早知道这个女伢不一般,早晚会出事!当初大家(指其他班主任)都不愿接收她,是学校硬塞到我班上的!”她所说的“硬塞”,是指两年前小丽从外校来插班的事。小丽上初一下学期时,她的父亲看她成绩不好,托人将她转到现在这所重点中学。她一转到新学校就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排。同学们大都两周调一次座位,而她的座位永远都固定在最后一排。她的个子并不高,在班上顶多算中等,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她坐在教室最后排常常看不到黑板。开始,她以为自己是新来的,调座位时被老师疏漏了,便去办公室找班主任。班主任沉着脸说:“我们的座位是按成绩排的!”小丽哑口无言,转身离开时,她隐约听到班主任跟另一个老师的对话:“成绩这么差,我能接下就不错了,还来争座位!”另一个老师说:“还是你姿态高,接纳差生为学校分忧解难!”小丽的心顿时像大冬天被人浇了冷水,原来她是老师眼里的差生!再放眼看去,跟她坐同一排的全都是跟她一样的“差生”!老师是怕他们影响别人学习才有意这样安排的!
敏感的小丽后来发现,老师从不点他们坐最后一排的同学回答问题,从不批改他们的作业,他们可以上课看小说、玩手机,就是不来上课老师也不追究,只要不影响他人就行!小丽的心彻底凉了,她开始自暴自弃,上课经常睡觉,甚至逃课跟“差生”们一起出去玩,不时惹出是非来。后来她召集人“教训”那个女生,是因为那个女生是班主任的“得意门生”,曾趾高气扬地要跟他们“差生”划清界限。
在应试教育依然强势的教育背景下,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味地重视书本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的心理教育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无视孩子心理感受,将成绩不好的学生硬性贴上“差生”标签,无异于将这类学生推向歧途。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表示,为什么暴力屡禁不止,往往是施暴者想弥补学校中学习、人际交流的失败,通过实施暴力来释放压力。
未成人施暴案频发,反映出社会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在接连不断的此类案例中,其涉事未成年人很多都经常出入网吧,有的事发地就在网吧。各地都相继出台了网吧等娱乐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的规定,但在利益驱动下,网吧、游戏厅、歌厅、酒吧等这些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场所,大都在门口装模作样地竖块牌子后堂而皇之地接纳未成年人,而相关部门在监管上也失之宽失之软,使得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进入娱乐场所染上江湖气。加上网络暴力游戏、网上暴力小说屡禁不止,无形中给一些原本个性偏执、性格暴戾的少年提供了施暴的蓝本。
保护与威慑须并重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法律的威严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一旦触犯法律,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很多未成年人施暴案曝光后,除极少数施暴手段特别恶毒、伤害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的案例外,其他施暴者并未受到应有的惩处,因为他们未成年。
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李云龙说,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形式呈现多样化,很大程度上与“处罚从轻”不无关系。这种尴尬局面导致的后果不容忽视。一是对未成年受害者的伤害难以估量。十几岁的少女被连续殴打,扒去上衣,拍摄视频公之于众,造成的精神创伤可能终身难愈。二是助长了校园施暴行为。恶行发生后,一般都是采用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教育手段为主,惩罚手段为辅,而且惩罚力度很轻。暴行的代价太小很难让这些施暴者放弃恶行并警戒模仿者,甚至为校园凌虐提供了样本。
对此,李云龙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进行适当修改,未成年人犯罪应公开审理加大曝光。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式,媒体应该多曝光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行为,曝光和惩罚应该及时进行,让他们有羞耻心,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著名时评作者王学进也认为,未成年人施暴不能成“法外之地”。在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同时,须补上法制建设这一课,让其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威慑力。其一,法律须对校园暴力列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惩戒规定。其二,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那些实施严重不良行为造成被施暴者严重人身伤害、但因未满法定年龄不能追究刑责的孩子,法律应当设计新的条款和教育惩戒措施,使惩戒有法可依。其三,设立少年法院。这样便于形成侦查、、审判、执行以及教育、改造、帮教、安置等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工作体系,把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及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应尽的教育、挽救责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此才能达到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同时还应加强法制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不少学生把违法行为当玩笑,根本意识不到校园暴力的严重性,视规则和法律为儿戏。因此,强化法制教育,让法治成为青少年的信仰,也是铲除校园“暴力杂草”的必要手段。
除了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和强力介入,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共同对未成年人施暴行为说“不”,让孩子不再成为欺凌者,也不再成为欺凌对象,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孩子们不受到伤害。
作为家庭,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远离暴力。父母之间需要避免暴力行为,尽可能减少冲突,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远离暴力影视和游戏,避免孩子模仿电影、电视和游戏中的攻击。更重要的是,跟孩子及时沟通,给予他们更多的家庭关爱和正确引导。
有专家建议,当孩子有攻击倾向时,家长要出手矫正以防微杜渐。一要及时制止,做到“零容忍”。1岁前温柔地推开,1岁到3岁坚定地制止,3岁后耐心地引导。二是适当惩罚,让孩子体验后果。如果孩子的攻击行为带来的影响或者后果比较严重,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比如要求孩子当场道歉,或暂时剥夺孩子的某项权利等,既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又让他体验犯错的后果。
作为学校,在开展法治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孩子“非暴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对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进行有效引导和帮助,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通过积极的课外活动来发展他们的人格和社会性。教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并通过聆听、妥协来和平处理人际冲突。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范文5
关键词:青少年;攻击行为;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073-02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时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使得青少年对于唾手可得的优质生活产生了厌倦。由于受不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青少年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这就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向产生了偏差。有些青少年觉得“拳头才是硬道理”,“所有人都以伤害我为目的”,“有些人就是不值得像人一样对待”,“这种人就应该孤立他、骂他”,这些都是典型的攻击行为的表现。有研究者在2006年使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湖北省4010名6-15岁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攻击行为的检出率为3.27%[1]。所以攻击行为应尤其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一、攻击行为的概念界定和现状
(一)攻击行为的概念界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遇到不同形式的攻击行为,但是人们并不能十分明确地界定他们。《心理学大辞典》中对攻击的解释为:“攻击可能表现为一种细腻情绪状态或人格特质,如愤怒、激动、敌意等;也可以表现为攻击行为”[2]。盖伦(Galen)和安德伍德(Underwood)认为攻击行为有两个特征:给受害者以消极的感觉和攻击行为应该是有意为之的[3]。综合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笔者认为攻击行为首先,要具有伤害他人的意图并付诸行动;其次,实施攻击的个体要有外在的行为表现,且要指向有生命体征的个体;第三,被实施攻击的受害者要具有避免伤害的动机。如果要确定个体是否产生了攻击行为,就要看是否具备以上三个热点。
(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危害
国内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形式之严峻超乎想象,已经开始有低龄化、成人化、团伙化和手段残忍化的趋势。国内外研究表明,具有攻击行为的学生,尤其是具有身体攻击行为或暴力倾向的青少年,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差、愤怒感强、发泄水平高[4];高攻击组在愤怒状态、愤怒特质和愤怒表达上极显著地高于低攻击组,而在愤怒控制上极显著地低于低攻击组[5]。可以说,攻击行为影响青少年成长发育,尤其是社会性等多个方面。
(三)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都飞速发展的敏感期,心智发育与生理发育的不协调造成他们易激惹、不冷静、做事注重情感而非后果、急于向他人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等,于是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又进一步提高。
二、青少年攻击行为发生的原因探析
(一)个体认知方式的改变导致个体倾向于用攻击行为解决问题
近年来校园内攻击行为发生的频率居高不下,部分原因在于学生认知方式的改变。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生理特征因素和个性特点,这也就造成他们在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差异。如果青少年社会认知能力低下,如交往不良、同伴友谊或人际关系紧张等,会使得他们同理心能力降低。有研究表示,有些个体即使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因为自己移情能力差、同理心能力低,便不能理解他的行为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对方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和自己行为的不道德性[6],进而继续施行攻击行为。
(二)生活气氛不和谐与教养方式不得当造成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萌芽
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家庭暴力、亲子关系紧张都会造成个体从儿童到青少年甚至是成年后的性别角色混乱、性格偏执或神经质、处事方式偏激甚至暴力、人际关系紧张和攻击行为增多等负性影响。如,放任型的父母不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忽视对青少年责任心的教导,易造成青少年用武力解决问题;父母的越轨行为造成其与家庭成员交往时受到压抑、同伴关系不好、学习成绩差、对父母不顺从、产生更多的攻击行为;父母文化水平低,就更少采用说理和讲道理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较少采用引导性的约束方式,不易促进青少年价值观和社会规则的内化。
(三)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缺失是攻击行为滋长的“温床”
校园攻击行为问题虽然严重,但地域和学校差异还是很大。地区差异,尤其是文化上相对落后的城镇和农村,由于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教学水平低、学校的管理或监管方式不当、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等,使得攻击行为有了滋长的“温床”。教育资源的缺乏造成学校进行教育时不能够设置充足的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每个学生都会在道德问题上有过挣扎或者真正实行了攻击行为,但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教师照顾不到每个学生,这样就不能监控他们道德思维的发展,不能对攻击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学生对攻击行为的发生不以为然,进而引发更多的攻击行为。
(四)社会风气的负面作用扩大了攻击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
社会是个体生活的宏观环境,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会影响到个体的攻击行为。社会硬件的不完善可以导致社会对青少年不道德行为的约束不到位甚至纵容。社会上媒体暴力的广泛传播、商家基于商业利润对负面榜样的细化和渲染、不道德竞争手段被不断模仿、社会对特殊群体的歧视与偏见等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了一定的文化暴力。随着世界资源、经济、文化等的全球化、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更加容易,这就使青少年成为文化暴力真正的受害者。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生理和心智都还在飞速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辨别好坏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都很弱,很容易受到误导而导致攻击行为。
三、减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有效对策
(一)培养个体正确、积极的认知方式
现如今,有些家长和教育者提出减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我们的方法要想真正得到青少年的认可与实践,必须要从提高青少年认知水平的角度出发,训练学生提高移情能力,加强应对能力,还要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心理辅导课时间,提供问题界定训练的条件,即针对那些有攻击倾向的青少年,让他们充分注意和利用环境中有利的社会线索,选择性地忽略攻击和消极线索[7];创设后果认知训练课程,即向学生进行示范和讲解如果有人破坏了同伴关系之后造成的后果或受到的惩罚等;教授思维出声法,即让学生在思考他们的每个道德决定时都要把决定和思考的过程出声说出来,这样以便于教师或心理辅导员及时掌握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动向;多提供团体之间交流的空间,多组织课余活动或兴趣班,即让青少年多余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喜欢的课余兴趣小组中去。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气氛使青少年拥有更高的移情能力
青少年在实施攻击行为之前,往往会遇到思想冲突、不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的情况。国外一项实验研究历经15年证实,对有道德冲突的学生进行培养责任心的训练后,可以明显减少他们的攻击和行为[8]。所以关注孩子的日常情绪反应、使用温暖的关怀方式、增加沟通和交流的频率和尽量避免使用权威的教育方式压制青少年等,会更好促进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内化和发展[9-11],从而增加他们的移情能力而减少攻击行为。还有研究表明,增加父亲与孩子交流的频率和程度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的攻击行为。
(三)加强学校对青少年的德育示范教育和情绪控制辅导
如果学校在提升其硬件设施方面还需时日,那么学校等管理层应将注意力放在道德的教育和引导上。如学校可以设置道德辩论课堂或道德辩论赛,让孩子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心理辅导员要增加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情绪体验”的干预,让他们放大积极情绪体验、缩小消极情绪体验;教师应该在课堂或班会上开展青少年的品格教育,向青少年展示各类道德失范事件的原委,解答他们遇到的道德两难的问题;教育部门及学校定期开展习得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课堂或讲座,即让青少年习得各种亲社会技能,如专心聆听、礼貌待人等基本的亲社会技能,实施帮助、安慰他人等高级社会技能,理解他人的情感、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适当排解压力和自己做规划等技能。这些技能除了用教师讲解和学生报告的方式来进行呈现,还可以采用榜样示范法、逐渐渐隐和消退法、角色扮演法、教师反馈和应用迁移等方法。
(四)从多种途径减少不良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负面作用
如果校园攻击行为可以在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下得以减少,那么青少年的课后生活就会被社会的各种负性因素所影响。如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课后的学习生活,青少年就很可能将课余时间消磨在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造成社会不良因素深深根植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比较适宜的解决办法就是由社区组建各类适合于青少年生活、学习和课余娱乐的社团或俱乐部等组织,由社区监督和辅导,由青少年自己组织和管理。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组织和工作能力,又能让他们早日踏入社会,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在社区的监管过程中,还应该对青少年进行“良心教育”,即在他们违规后感到情感不适时及时向他们提供思想辅导等帮助,帮助他们进行违规行为的控制,以减少今后发生的不道德行为甚至是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1]王俊, 余毅震. 攻击行为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配对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3): 222-223.
[2]林崇德, 杨志良, 黄希庭. 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27.
[3]Galen,B. R.,Underwood, M. K. A developmental investiga-
tion of social aggression among childre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7, 33(4): 589-600.
[4]王振宏. 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5.
[5]张蔚. 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与气质、情绪的关系[D].曲阜:山东师范大学, 2007.
[6]Miller, P. A. , Eisenberg, N. The relation of empathy to aggressive and externalizing antisocial behavior[J]. Psycholo-
gical Bulletin, 1988(3): 324-344.
[7]Dodge, K. A. , Frame, C. L. Social cognitive biases and deficits in aggressive boys[J]. Child Development, 1982(3): 1386-1399.
[8]Lantieri, L. Hooked on Altruism: Develop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At-Risk Youth Reclaiming Children and youth[J]. Proquest Psychology Journal, 1999, 8(2): 83-87.
[9]Kochanska G, Aksan N, Knaack A, Rhines H M. Maternal parenting and children' s conscience: early security as moderator[J]. Child Development, 2004, 75(4): 1229-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