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

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1

一、明确方向,转变作风,履行职责

一是创建学习、创新、服务、和谐、廉洁型科室,大力提升了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能力。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克服科室人少事多困难,加班加点,积极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改变工作思路,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模式。四是加强了全市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人口计划的监督实施,推进基层基础管理工作。五是深入开展五项清理,完善三项清理机制。六是深入基层调研,强化统计分析,严格政策外生育报告单制度。采取通报、送阅材料等形式,不定期的向有关县市区提示需注意的问题和应把握的事项。六是坚持把综合访视服务和孕前型管理纳入项目考评,会同县市区开展调研、督查活动,提高对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准确把握日常工作过程。

二、建章立制,转变作风,提高效率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和AB岗工作制。二是实行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三是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四是实施工作失职追究制。五是完善学习工作例会制度。坚持每周例会学习并总结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布置、安排、调度下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期、按质完成。六是深入开展了“大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

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2

所谓西部人才高地,就是“三高、两优、一领先”(人才密度高、人才素质高、人才效能高,人才结构优、人才环境优,人才竞争力在西部领先),能够有效支撑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引领西部、紧跟东部、融入世界的人才强省。

关键词一

人才规划纲要:突出“24字指导思想”

《人才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中,对接国家人才规划,提出了“着力服务发展、坚持人才优先、注重以用为本、突出高端引领”的24字指导思想;提出了建设西部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并将其内涵阐释为“三高、两优、一领先”,在数量、素质、效能、结构、环境5个方面进行量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突出“两集聚”、推动“三优化”、注重“四统筹”的工作思路,加快人才开发由扩张规模向扩张规模与提升能力并重转型、由培养集聚向培养集聚与提高效能并重转型。

着眼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突破,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优势产业、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分别设计了“四大计划”、“三大工程”等重大人才开发项目。

着眼人才队伍整体推进,对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建设、农村人才发展、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人才开发、省外国外人才资源利用进行了统筹规划。

着眼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拓宽人才发展平台,提出了打造“四大人才基地”、强化八个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加快人才市场建设等内容。为保障人才战略和人才规划的落实,就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健全运行机制、加强考核督促、夯实工作基础等作出了规定。

当前,人才工作所面临的经济基础、人才基础、发展态势、内外部环境和形势任务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这次人才规划的着眼点更高、时间跨度更大、范围更广。

关键词二

10年总的奋斗目标:建设西部人才高地

建设西部人才高地是今后10年我省人才工作总的奋斗目标,人才规划对这一目标作了定性阐释和定量分析。

第一,在定性阐述上,“三高”是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我省人才总量已达到717.9万人,居西部第一,但每万人口中的人才拥有量、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人才效能并不高,因此还必须继续扩大人才规模、提高人才密度和人才素质,进一步发挥人才效能,使人才创造更多更好的业绩;“两优”是人才资源布局目标,强调把人才配置到重点优势产业和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一领先”是人才竞争力目标,就是要巩固扩大我省在西部的人才优势,做强做大我省的人才资源综合实力,确保我省人才发展走在西部前列;“支撑发展”是人才工作的功能定位,而“引领西部、紧跟东部、融入世界”则是对未来我省人才发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才竞争格局中的状态描述。

第二,在定量分析上,分人才数量、人才素质、人才能效、人才结构、人才环境5套指标对我省2020年前人才发展进行了预测。在人才总量上,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使2020年我省人才总量占全国的比例比2009年提高1个百分点,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的比例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在人才素质、效能、结构、环境指标方面,在统计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按达到或小幅超过全国平均的标准来确定未来目标。这些指标都经过了专业人士的科学测算,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关键词三

人才资源总量:到2020年达到1100万左右

“西部人才高地”是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配套、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西部人才高地”作为指引新时期人才工作的关键词,是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而确定的。

统计显示,“十一五”以来,我省人才总量快速增长,年均递增5%,到2009年底共有各类人才717.9万人,人才总量规模较大。但与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我省人才总量仍然相对不足。

《人才规划纲要》在制定“西部人才高地主要指标”时提出,力争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00万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的比例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其中,侧重发展高技能人才和农村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全国总量比例偏低,要求加快发展;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占全国总量比例偏高,要求平稳发展;社会工作人才刚刚起步,严重不足,要求超常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人才贡献率”要从现在的15.3%达到35%。

关键词四

人才战略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

当前,我省发展面临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重大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遇,需要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作支撑。《人才规划纲要》明确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突出表现在“两个集聚”,即集聚高端人才,集聚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并以项目作为加快建设的有效手段,设计了一系列人才计划或工程。

根据省委打造“塔尖”产业的部署,《人才规划纲要》指出,集中力量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油气化工、航空航天产业,持续实施战略性“塔尖”产业人才聚集工程,构建产业人才“塔尖”。围绕“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规划和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交通、物流、商贸、金融、电子信息等19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实施重点产业(行业)人才支撑工程,加快集聚行业专门人才。围绕产业构筑人才链,在各重大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集约程度高、规模效益好、专业特色新、辐射带动强的产业人才高地,支撑产业发展。

集聚高端人才。在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农业、民生工程和基础研究领域,实施“天府科技英才计划”;分“商界精英”、“明日之星”、“创业能人”三个类别,实施“企业家培育计划”;围绕建设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实施“高技能人才开发计划”;在重点创新项目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优势企业、金融行业和各类园区,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加快吸纳海外高端人才。适应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实施社会事业人才提升工程,以提升存量人才的能力素质为核心,在党政、政法、教育、医疗卫生等9个领域实施人才开发专项,满足社会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这些人才项目都反映了四川特色,体现了四川人才战略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这些项目和工程的顺利实施,必将极大地改善和提升我省人才队伍,并带动其他方面的人才开发。

关键词五

创新机制体制:彰显“人才优先”决心

人才投入不足是制约我省人才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从明年起,省财政将大幅度增加“天府英才”工程专项资金规模,主要用于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和培养、企业家和“塔尖”产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建设等方面。

省委、省政府在人才投入上的决心在《人才规划纲要》中得到充分体现,概括起来就是“保增长,提效率,多元化”。

“保增长”,即逐步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加大人才投入力度。

“提效率”,即完善政府人才投入管理政策,整合各种人才开发资金,提高人才投资效益。

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3

我市现在民办幼儿园一共 487 所,但由于长期以来国家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监管不严,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从办园审核到运营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一些隐匿在普通居民区的幼儿园,很多幼儿园的楼梯与楼上业主共用,教室内外甚至安装了防盗门、防盗窗,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疾病的相互传染,甚至存在无证开园的现象。这样幼儿园的存在不仅让我们为孩子担忧,还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例如幼儿园孩子活动的时间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室外的游乐场所还占用了居民的绿化用地。开设在小区内的幼儿园已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因此我们研究并探索如何建立社区幼儿园的对策与建议。

一、社区幼儿园的现状

城市社区幼儿园是以城市居民所居住的社区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服务机构,它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2003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调查与走访,我们了解到辽阳市社区幼儿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社会服务的意识浅淡,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许多幼儿园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还是一味地接收儿童,使得教学目的大打折扣;

2.幼儿园办学质量有待提高,很多幼儿园仅仅把确保孩子安全作为其办园根本目的,幼儿园变相成为一处照看孩子的场所;

3.幼儿园特色化教育意识淡薄,应试教育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了,许多学校和家长都会进行一些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园区、社区、家庭没有建立一定的联系,幼儿园没有充分的利用社区以及家庭的有效资源,还是将办学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

5.幼儿园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存在严重的流失现象;

6.社区幼儿园的布局不合理:

(1)部分社区配套幼儿园不足。在许多新建小区或者老城区没有配套的幼儿园,或者幼儿园少而入园儿童多,不能满足家长希望幼儿就近入园的要求。

(2)部分社区幼儿园分布过密,许多幼儿园不能足额招生,使得部分场地和设备闲置,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社区幼儿园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幼儿教育的发展是为更多的幼儿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居民孩子入园难的问题,基本满足了家长就近接送孩子的要求。但社区幼儿园现状令人担忧,若得不到解决将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那么如何改善幼儿园的发展状况,使孩子成长在快乐、轻松、安全的环境下,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幼儿园基地的选择

(1)应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并远离各种污染源。

(2)为了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幼儿园应位于服务半径不超过 500 米的居住区中心。

(3)应选在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且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

(4)要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4

高考成绩出来后,在一些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好不容易地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广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从那以后我也开始变得很忙了,虽然比不上杜子美和包希仁忙,邻居、三姑六婆、同学、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用各种各样的问题来问候我,总结起来不过是三类问题,真佩服亲们能演化出如此多的问法,这问题是?报哪间大学?报哪个专业?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前三个问题还可以勉强应付可是最后一个就,不过通过开学几周的学习我想以后应该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了吧。

这门课程还是有一定深度的,不过粗略了解还是可以的但是想吃透就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了,大概校方也明白这个道理,不想为难我们这些怀着美好大学梦砍杀几十万同胞打破几十万同胞的大学梦而踏过高考这条独木桥的天真烂漫的祖国花朵,于是做出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决定----专业导论只作考查不设考试。

该书作为我们专业的入门教材,让我们对以后要学习的专业概貌有一个比较系统清楚的了解,其章节安排十分合理,也方便老师按部就班地讲述,学生听起来也舒服,毕竟在从多科必考课中难得有一门课可以解解压,如果要挑选一门课来代表我国几十万现在还在题海中徘徊的高三学子们心中的大学课堂生活,那么《专业导论》当仁不让。偷偷说一句吧,我们这些理科人都有一些学科性通病,看待问题一般是用线性思维,更杯具的是绝对没有特殊情况,说话一字千金,不加任何修饰,不用任何例子,不管你听还是不听,只说地球人不懂的话,而且这种病的病情会随着对这些科目研究得越深而加剧;现在有资格站在讲台上上演一群人的独角戏的老师绝对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所以对于我们这个专业的发源发展及展望会没有独到的见解吗??想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校方的精心安排,为了贯切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而生产一大批人才,可谓用心良苦。

说回我们学生吧,人总会在被所爱的深深伤害过后对之有更加理性的认识。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对大学有先入为主的认识--认为大学是十二年学生生活的天堂,是应该放松一下的时候了;但是至少我从自出娘胎以来6000多个日夜里见到的认识的地球人口中听到的都是这种不约而同的回答,也就是说上“专导”这门课的大学才是国人心中的大学,其它的都是不务正业;这让少部分想学好课学一些技能的学生头上的鸭梨超大,但是正如在20世纪初期,果实被盗,连鲁迅先生也开始徘徊的黑暗时期仍然有苏曼殊这样的星星发出微弱的光芒,那些少部分觉醒者通过学习不多不少也学到一点知识也有一点的学习心得。

我们电气工程是工科中两大最基础学科之一,而且是工科中历史最悠久的,没有之一。21世纪后,虽然欧美发达国家对于电气类人才的需求量已达到饱和,但是在我们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电气专业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注意这不代表我国落后于西方,官方的解释是两者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也就是说电气类人才的需求旺盛,很有市场,所以毕业后我们的就业前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

有一位中科院院士曾说过:“现代社会中电相当于人的血液。”故在大学设置此专业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电气工程分三个重要领域,分别是电工理论,电工制造和电力系统。

电工理论是电机制造和电力系统的理论基础,电工制造业为电能的生产和消费提供物质装备,记得老师在课上还有提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与融合会日益密切,这是不是暗示了我们的就业择业范围更大了,总之对于我们这些以有无有用为唯一判断标准的现实主义大学生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天大的喜事。

此外,电气工程还包括五个重点学科,即电子电力与电力传动,电机电器与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高压电与绝缘技术;其中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早期是受父亲的影响,他以前是在镇上一个二级河床式水电站做杂工,后来调到镇的供电所做一个临时工,虽然是一个边缘小镇但是也挂名是南方电网名下,我很小就深受影响,不过慢慢的我也了解到南方电网是一个很年轻的国企,充满生机和活力,想或在里面工作的人都是人才,作为一个电气人都以能进入南方电网公司为荣。

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省际比较 高职教育 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吴结(1976- ),男,江西余干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终身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JA10014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12-03

《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把广东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打造成为我国南方的教育高地。“未来十年打造‘中国南方教育高地’,最有可能率先实现的就是职业教育。”①作为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广东高职教育正快步进入转型发展期。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与广东同属经济发达地区,它们在发展高职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无疑对广东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策略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高职教育发展状况省际比较

(一)发展规模比较

由于各省市的人口绝对数差异较大,省际高职教育发展规模比较只能引用相对量指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相对量指标分为三大类:每10万居民中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各级教育中高等教育学生所占百分比。②本文采用第一类和第三类作为衡量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指标,还增加每百亿元GDP拥有高职院校数和高职院校对地级市覆盖率的两类指标。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五省市,高职院校数(所)分别为78、80、46、76、31,在校生数(万人)分别为69、76、36.12、77.92、15.41,每10万人拥有学生数(人)分别为656.83、962.17、661.18、808.53、656.45,每百亿元GDP拥有院校数(所)分别为0.1481、0.1646、0.1438、0.1673、0.1615,各级教育中高职教育学生所占比重(%)分别为3.14、5.7、3.82、4.64、4.64,高职院校对地级市的覆盖率(%)分别为95、100、100、100、(上海属于直辖市,不做统计)。比较得出,广东的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绝对数分别居第2位和第3位,但在四类相对量指标比较中有两类处于最后一位,另两类处于倒数第二位。由此可以归纳出广东高职教育在发展规模上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相对总量与人口总量、经济实力不相对称,容易造成高职教育供给和需求的失衡;二是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比重偏轻;三是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显示,全省21个地级市,87%的高职院校地处珠三角发达地区,在校生人数也占87%,此外尚有2个地级市没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

(二)办学效益比较

衡量高职教育办学效益的指标较多,本文选用三项比较常见的指标:每千万人口中院校数(所)、校均规模(人)、就业率(%)。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五省市,第一项指标分别为7.43、10.13、8.42、7.89、13.21,第二项指标分别为8846.15、9500、7852.17、10252.63、4970.97,第三项指标缺山东省,其他四省分别为96.84、92.17、95.62、95.58。由此可见,广东高职教育在每千万人口中院校数、校均规模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初次就业率之所以较高,与地缘优势等外在因素密切相关。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相比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其就业规模略胜一筹,就业包容性也更高,所以对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因此,在办学效益上广东高职教育自身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三)专业布局比较

一般来说,区域高职教育专业布局应该与区域产业结构保持一致。具体到每一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能脱离本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必须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来“量身定做”,否则很容易造成专业趋同、专业就业率低和教育资源浪费。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省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5.0∶50.4∶44.6,6.2∶53.2∶40.6,5.0∶51.9∶43.1,9.1∶54.3∶36.6;三大产业专业设置比重分别为8.5∶50.8∶40.7,1.97∶32.81∶65.22,3.3∶49.83∶46.87,3.6∶21.8∶74.6。四省高职教育中的第三产业专业比重普遍较高,反映出四省高职院校都偏向设置办学成本较低的专业,客观上拉低了第一、二产业专业比重。与其他三省相比,广东高职教育专业布局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专业设置集中度较低。专业设置集中度可以从两项指标中来判断:一是专业布点数与招生专业数之比,二是专业布点数与高职院校数之比。第一项指标广东是6.98,表示平均一个专业有6.98个专业布点,而江苏、浙江、山东分别是6.8、3.78、5.05。第二项指标广东是27.53,表示平均每所高职院校设置有27.53个专业,而江苏、浙江、山东分别是25.04、24.35、21.51。专业设置集中度较低说明广东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较为分散,具有较高趋同性,特色专业建设较为薄弱。

(四)办学质量比较

截止到2011年底,广东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共有10所,占高职院校总数的13.16%,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分别是19%、23.91%、18.06%、22.58%;广东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占高职院校总数的9.2%,其他四省市则分别是26.58%、43.48%、13.89%、32.26%。截止到2013年底,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骨干)校只增加到11所。由此可见,广东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与其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的领先状况还存在不对称。

二、广东产业发展特征及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一)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广东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目标。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主要通过三个路径:以加强自主创新实现产业自身优化,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以实施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空间优化。③行业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操作主体,但在具体过程中还需要教育机构、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支持组织。就广东高职教育而言,产业转型升级也就意味着办学的转型升级。第一,产业自身优化的目标是培育或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升级农业产业、基础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等,实现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历史性转变,这必将产生大量与之相关的创新型、智能型专业技术岗位,需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广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2015年广东高技能人才将达到400万人,占全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的12%,占全省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8%,其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农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39万人,在社会重点领域需新增专门人才36万人。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体,广东高职教育面临的发展和改革任务非常艰巨。第二,广东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实现“服务大省”“装备强省”的发展目标,高职教育在专业布局、课程设计等方面应该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第三,产业空间优化的目标是通过产业转移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8年,广东提出“双转移战略”,即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向广东的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推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当地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珠三角地区转移。④广东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根据所处区域在“双转移”中的角色,重新调整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

(二)产业集群发展

20世纪末以来,广东以专业镇和科技园区为主要载体,发展形成四百多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成为广东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之一。产业集群以最终产品为龙头,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社会化协作为纽带,由在地理上临近的企业连接成一个大工厂,每个产业集群都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同时也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集聚,要求高职教育参照产业链设置相应的专业群,依据产业链中每个环节的实际需求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层次和规模。广东产业集群大部分是从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发展而来,或者是由于国际产业转移而形成的,普遍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二是产业链还不完全配套。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然需要高职教育输送大量创新型的技能人才,同时也要求高职教育在推动企业技术革新上能够有所作为,即利用自身智力资源直接参与产业技术研发,使产业集群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产业链不配套集中表现在产业集群中企业分工不明确和专业化程度不高,高职教育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为产业链中的设计、采购、生产、管理、营销、物流、售后服务等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三)产业区域差异

广东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体,在不同地理区域之间仍然存在经济发展差异,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粤东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以2013年为例,珠三角地区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80%以上。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其他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则着重承接珠三角地区的转移产业。产业区域差异性成为区域高职教育办学的重要依据。对于珠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应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专业设置倾向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一方面结合区域产业实际重点开办与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转移产业相关的专业,为本区域产业第一线输送高端专门人才;另一方面适当开办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相关的专业,既为珠三角地区输送高端专门人才,又为以后服务本区域产业升级积累人才培养经验。

(四)产业发展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的腾飞得益于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广东(主要是珠三角地区)扮演着世界制造业基地和跨国采购中心的角色,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采购订单八成以上落户珠三角地区。一般来说,地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经济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交流频繁的地区,教育交流也很频繁。⑤高职教育国际化主要是通过高职院校与国外职业院校、国外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办学,培养能够适应国际经贸交流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国内很多发达省份的高职教育国际化程度都比较高,如江苏早在2008年就有62所高职院校开展了具有实质内容的教育国际化,其国际化率达到82.6%。当前,广东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逐渐趋向国际产业链的高端领域,并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加快国际化步伐来为之服务。

三、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策略若干选择

(一)构建现代高职教育培养体系

现代高职教育培养体系的核心就是搭建高职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实现高职教育的纵向和横向贯通。纵向贯通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职教育、行业培训相互衔接。横向贯通是高职教育在自身的学历、学位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的统筹发展、横向贯通。当前,广东现代高职教育培养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完成两个试点,实现一个突破”。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广东在两个项目中被列为试点地区:一是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两个试点如果能够顺利完成,高职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将得以全面贯通。职教集团是高职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实现的重要载体,上海在2001年成立由民航、铁路、港口、交运等院校组成的上海交通职教集团,2007年又在电子信息、机电数控等领域组建起十个职教集团;江苏则早在1995年就成立苏州旅游教育集团,2003年成立江苏商贸职教集团,随后很多行业领域职教集团相继成立⑥;广东职教集团建设起步较晚,最早是在2006年成立的“南海职业教育集团”。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广东应着力在职教集团发展模式上有新的更大的突破,《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15年,广东基本建成10个省级行业性职教集团和一批市级行业性或区域性职教集团”。

(二)打造区域战略合作联盟

广东所实施的“双转移”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迫切需要以集群意识为导向,打造区域高职院校战略合作联盟⑦,合作联盟是解决广东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相对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专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合作联盟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同类合作联盟。如珠三角地区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通过强强联手而结成合作同盟,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高职院校之间也可以围绕服务转移产业承接和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合作。二是互补合作联盟。主要是珠三角地区与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之间实行联合办学,一方面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采取对口帮扶形式,向其他地区高职院校输送与转移产业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办学成果或进行师资代培、专业共建等;另一方面其他地区高职院校可以采取联合培养形式,为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生源。三是政校合作联盟。即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结成合作联盟,共同开办新校区、二级学院、实训基地、研发中心等。四是校企合作联盟。即区域产业集群如佛山家电、东莞电子、中山灯具等与区域高职院校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

(三)拓宽高职教育办学层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1993年编制的《国家教委简报》中指出,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中有两条基本规律:第一,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轨时,需要大力发展高等专科教育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高级化;第二,在发展高新技术时期需要大量培养本科以上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的发展也应大致与此对应。因此,与广东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相适应,广东高职教育除了在规模上继续扩大外,在办学层次上也应有所拓宽,推动高职院校参与更高层次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强调的是,高职教育办学升级绝不是简单地让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升格为普通本科,因为升格往往会驱使高职院校朝着普通本科的方向发展,最终弱化甚至消除其职业教育特点。高职教育办学升级的具体途径包括:第一,健全普通本科院校面向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招生培养制度,逐渐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直接升入本科院校的比例;第二,鼓励高职院校与广播电视大学等成人本科院校合作开展学历教育;第三,探索“四年制”人才培养的试点,可采取“部省院”合作模式,在产业聚集、有产业强烈需求的部分地区,选择与当地产业紧密联系、有实际需求的相关专业,依托办学水平高、办学条件好的高职院校,进行“四年制”人才培养的试点,给予本科毕业生待遇;第四,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高职办学层次提升的另一层含义是高职院校在面向产业第一线的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工艺改进、咨询服务等方面要有较高水平的主动作为,提高校企合作或校企联盟的层次。目前,广东省内产业集群与普通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已经比较普遍和深入,高职院校应尽快调整办学策略,增强与企业协同创新的能力。

(四)实施品牌示范战略

与兄弟省市相比,广东高职教育在办学质量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同时,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又对高职教育办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广东将实施高职教育品牌示范战略,以带动全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根据《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部署,品牌示范战略主要体现在三大工程的实施中。一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建成11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二是特色品牌专业集群建设工程,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每校建成3~5个示范专业,共建成200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和一批国家级品牌专业;三是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全省共建成300门精品课程。

(五)推进高职教育境内外合作

广东高职教育国际化是由广东产业国际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双重因素决定的。一是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港澳台、东盟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交流,合作项目包括师资交流培训、学生交流培养、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课程开发、合作基地建设等。二是拓展和落实与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项目。三是推动高职教育与国际标准接轨,参照产业国际标准来设计课程,将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课程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强学生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加快研发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课程标准、认证体系,并力争在相关国际标准领域拥有话语权。四是通过对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科学研判,作为专业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依据,以增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行业适应性。

[注释]

①佚名.点出广东教育未来十年新战略,代表热议“如何打造中国南方教育高地?”[N].南方日报,2010-09-02.

②郭书君,米红.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5(5):45.

③易毅.广东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与对策思考[J].社科纵横,2010(2):49.

④覃成林,梁夏瑜.广东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J].国际经贸探索,2010(7):45.

⑤刘正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结构适应性与对策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33.

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6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提升开放水平,着力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完成“十一五”时期各项改革任务,为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和“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按照这个要求,今年要突出在以下四个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取得突破。

(一)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在后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难点在于调整利益格局,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这方面,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推进电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以及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排污权交易等环保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污染者付费制度,促进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二是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优化需求结构。今年要研究提出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以完善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为重点,调节和规范初次分配,特别要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完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等。三是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在土地、户籍、农村金融、农垦、国有林区林场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对于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推进价格改革,既要重点考虑资源的稀缺程度,抑制不合理需求,体现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又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合理把握价格调整的力度和时机,避免集中出台调价项目,防止价格大幅波动。比如,对居民用水、用电实行阶梯式价格改革,基本需求部分大体保持原有价格水平,超量使用部分实行累进加价,这样既可以避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大的影响,又能加强需求侧管理,抑制不合理需求,今年要重点推进这项工作。

(二)更加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市场需求不足、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的情况下,更要着力消除制约扩大社会需求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今年,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垄断行业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一方面,要从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着力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快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加大力度推进三网融合,深化或推进电力、铁路、盐业、邮政等行业改革,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激励约束机制。

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今年年初,第97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明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当前要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选择10个城市先行试点,逐步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是今年电力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农电体制改革既涉及企业经营利益,又关系公共服务供给,今年要研究制订改革方案,重点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鼓励多元投资,全面实现城乡电网同网同价。去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盐业体制改革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信部经过认真研究,目前已形成了改革方案。今年要出台改革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推动形成新型食盐供给体制和盐业管理体制。

(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今年要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紧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文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动形成公平准入、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尤其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形势下,社会保障不仅是消除民众疑虑、安定人心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于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复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总体上还不完善。主要是,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今年,要以实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为契机,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要巩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要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23%的县。此外,还要抓紧研究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

事业单位改革与社会事业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公共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总的思路是,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地对现有事业单位分类进行改革。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改制为企业;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要强化公益属性,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

(四)更加注重提升开放水平

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短期形势变化充满不确定性,但没有改变中长期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我们仍处于战略机遇期,还应进一步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外需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货物进出口额仍分别达到1万亿和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一大出口国。扩大内需并非压缩外需,而是要稳定和拓展外需。稳定和拓展外需,是建立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基础之上的,不是单纯扩大出口规模。要全面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在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等关系全局与长远的改革方面,今年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与其他领域改革协调推进,形成合力。去年,七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各地自主开展试点的地区,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等战略任务,因地制宜推进改革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把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各试验区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实际,扎实推进各项改革,率先突破,切实为全国改革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编制“十二五”重点领域改革规划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切实体现中长期改革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

首先,“十二五”改革规划是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阶段的规划。现在,距离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剩下10年时间。我们要把一些影响全局和长远的改革任务,集中放在前5年里打攻坚战,“十三五”的5年,作体制机制修补和完善。可以说,“十二五”改革规划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改革推进阶段的关键性和重点改革任务的攻坚性上。

其次,“十二五”改革规划是积极应对外部发展环境变化的规划。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体制的竞争。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影响正在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在给我国带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利用“十二五”宝贵的五年时间,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十二五”改革规划是为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的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将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的各种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在这个关键阶段,选择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式,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就能抓住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否则,就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进入中等收入陷阱。

“十二五”时期,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我们要争取拿出一个高质量的中长期规划,正确指导和推进今后五年的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提出重大改革任务

“十二五”改革规划的战略重点,需要在各地各部门共同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

1、如何进一步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提高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8年来,我们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认识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还存在不少制约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土地、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国有经济调整尚未到位,垄断行业改革进展缓慢,有些还未破题;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还比较薄弱,等等。

在经济增长遇到严重困难、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特殊情况下,我们采取超常手段保增长、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投资和消费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作用的结果,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和短期性逐步显现出来。扩大内需,最终要靠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来并被实践所证明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改革中,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是研究制订“十二五”改革规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基本方向。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真正做到“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调运转、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如何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基础,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趋势。对这些问题,人民群众有意见,持续发展下去,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各方面承受能力较强,应该说有条件、有能力在“十二五”时期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在坚持基本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和私有财产,另一方面,要尽快扭转城乡、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趋势,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充分发挥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接近3700美元,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财富增长很快,存量很大。但是,所得税和财产税还不健全、不完善,对调节过高收入和财产收入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是目前我国在二次收入分配中的“短板”,是“十二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从现在开始到“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建立健全财产税制度,有效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切实发挥好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此外,要进一步完善资源税费制度,解决资源占有者和使用者获得超额收益的问题。

3、如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推进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和战略重点,也是拓展内需空间的重要举措。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我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体制转型国家。在这种条件下,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持续快速推进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在这方面,很多地区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成都市、重庆市、浙江嘉兴市等地的一些改革举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一些好的做法,要深入研究,全面总结,并在“十二五”改革规划中重点予以考虑。主要是进城农业人口的城镇化问题。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很快,但是在现行统计的城镇人口中,约有1.5亿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虽然常住在城镇,但是工作和生活并不稳定,在公共服务方面还没有完全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推进城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这样可以在实质上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村人口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融入城市的意愿更为迫切。逐步解决好他们的身份和公共服务问题,对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另外还有土地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城镇化将持续以每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快速推进。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同时,一部分农村土地要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将会产生巨大的土地级差地租。这些财富由谁来分配?按照什么机制来分配?如何从制度安排上既能够保护农民利益,又能促进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调研,认真研究,在“十二五”改革规划中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4、如何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形成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公共服务供求矛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十二五”时期,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当前,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有关,也与社会领域改革滞后有关。主要是,政府责任不到位和包揽过多并存,该管的没有管到位,该放的没有真正放下去,发挥市场机制、社会组织和民间资本的作用不够,活力不足。

“非公经济36条”从2005年2月出台到现在已经有五年的时间,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贯彻落实。从形式上看,民间资本进入相关领域的渠道是畅通的,但实际上困难重重、障碍很多,被形象地称为“玻璃门”和“弹簧门”。这些问题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领域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在公共服务中如何划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政府是公共服务的采购人还是直接提供者?这是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必须明确的原则性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责,否则社会就会失去起码的公平正义。但是,社会需求是多层次和多样性的,各项社会事业都应该区分“基本”和“非基本”。政府保障的是“基本”。“非基本”部分能够由社会和市场提供的,要切实交给社会和市场,政府履行好监管责任。如果政府包揽过多,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就会影响各方面参与发展社会事业的积极性和活力,这也是当前各方面反映比较多的问题。

即使是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也要讲究方式和效率。这里必须明确一个问题,公益性事业不等同于政府包办。公益性主要指政府的投入和保障责任,但不代表必须由政府直接举办和提供。要逐步做到凡是适合面向市场购买的基本公共服务,都应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只要具备资质、符合条件,就应该鼓励进入,政府择优购买。“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放宽准入门槛,加快形成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四、提高统筹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的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各地各部门要把改革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贯彻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辨证思维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改革工作者,更要提高这三种思维能力。

首先,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科学谋划改革思路是顺利推进改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工作者要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准确把握发展的时代特点和客观规律,深入研究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充分考虑未来可能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探索出适合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第二,要提高辨证思维能力。一是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改革工作领域广、战线长,哪些是重点、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些改革利益调整深刻,涉及全局,必须重点推进,率先突破。二是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做改革工作既要强调务虚,要加强理论、政策和业务学习,更要强调务实,要注重调查研究,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善于发现和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做改革工作,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要善于以短看长,以长看短。对体制建设的框架和蓝图要有长远规划,对改革推进的逻辑和顺序要有统筹安排。四是统筹协调与责任分工的关系。改革,说到底是对现有利益关系和格局的调整,不同部门站的角度不同,难免会有矛盾和摩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正确把握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主动沟通,加强合作,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合力。

第三,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30余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过程,是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创新过程,自始至终在矛盾交织中不断探索新途径,实现新突破。创新的前提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我们党在历次重大历史关头和重大抉择中能够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根本原因。做好改革工作,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要有新解放、实践上要有新突破、理论上要有新探索、工作上要有新举措。

(二)不断完善改革工作推进方式

第一,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各地各部门领导班子应当把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改革形势,研究改革工作。主要领导同志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推进改革。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党委、政府推进改革的参谋助手,积极提请党委和政府召开常委会、办公会,对重点改革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安排。

第二,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当前,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许多改革工作涉及面宽,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推进,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密切合作。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的改革,要认真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对有关部门为主推进的改革,发展改革部门要当好配角、做好服务。对部门意见分歧较大的改革,要加强沟通协调,重大分歧报请同级政府决策。各地各部门要因地制宜地建立灵活多样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要集中力量做好“十二五”改革规划编制工作。这是今年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组织精兵强将,认真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为更好地编制国家“十二五”重点领域改革规划,我委将采取建立部门协调机制、联合调研、共同开展专题研究等形式,加强与相关部门、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及社会研究机构的合作。希望大家能够统一认识,通力合作,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制订出一部高质量的改革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