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范文1

【关键词】经济转型;创业政策体系;体系建设

1 我国创业政策现状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处在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过过渡的时期,人口就业压力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高于知识创新型产业。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方面来看,市场经济的建设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比如劳动力市场不灵活等仍然存在于国民经济生活中。从中国的文化来看,中国数千年“轻商”的思想观念阻碍着人们对创业的追求;创业文化淡薄,舆论对创业英雄的宣传力度小。

从构成创业发展的各种基础设施来说,比如说市场经济欠发达,企业进入或退出的程序复杂。金融体系不发达,融资困难往往成为创业者创业的主要难题。创业教育落后,法律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破产法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2 我国创业政策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创业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中国创业政策的制定又缺乏理论上的系统思考,造成创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够,创业水平相对较低。

2.1 创业融资难,融资缺口大

根据中国创业观察报告的研究,初创企业时常是无资信、无固定资产,想从银行获取贷款相当困难,这一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另外,由于中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是私营企业,在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中,初创企业融资除了受到“重大轻小”的“规模歧视”外,还要受到“重公轻私”的“所有制歧视”,融资难度更大。

2.2 有效规避创业风险的机制不健全

初创中小企业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与大企业相比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有关研究表明,约有50%的中小企业在创立的3年内死亡了,在剩下的50%企业中又有50%的企业在5年内消失,即使剩下的这1/4企业也只有少数能够熬过经济萧条的“严冬”。创业投资的介入不仅帮助初创企业融资,还能凭借自身经验,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而中国创业投资发展的相对滞后,既不能为创业企业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分散风险的制度功能。

2.3 创业教育落后,创业人才短缺

为了适应美国经济结构的变革,美国百森商学院1967年在全球第一个设立了创业教育课程,目前美国创业教育已贯穿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而中国才刚开始在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多年的GEM报告均显示,受过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的个体从事创业活动的比例更高。当前创业教育的发展远不能满足中国大学生强烈的创业意愿及其对创业技能培养的需求。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78.95%的中国学生表示自己希望能创业,但仅47.22%的大学生参加过有关创业方面的活动,因此在创业能力的获取上,有3/4以上的学生希望学校进行创业创新教育。

3 我国创业政策体系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我国应从机会、激励和技能三个方面来制定相关创业政策保障措施。

3.1 机会方面

设立专门负责创业政策的中央和地方机构,同时重视各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为创业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采取各种措施营造社会创业文化,激励各类人才参与创业。

3.2 激励方面

完善创业和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或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的创建和成长。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推动建立包括创业融资、信用担保、创业咨询、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内容的中小企业和创业服务的体系。

3.3 技能方面

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创业教育课程,逐渐开展全民创业教育。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应联合出台相关政策或规定,将创业教育引入普通高校的课程,并逐渐推广到大专和职业学院乃至继续教育领域,以增强和提高青年等潜在创业人群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强创业教育及创业领域的师资建设和课程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1)

[2]张茉楠.面向创业型经济的政策设计与管理模式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5(2)

[3]李政,邓丰.面向创业型经济的创业政策模式与结构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范文2

常委会深度参与立法调研起草

2013年,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在参与五年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积极主张并坚持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社会急救“三位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立法理念,推动有关方面达成共识,使之成为规划的正式项目。

2014年,教科文卫委制定《关于开展2014-2015年立法调研活动的工作方案》,开展系列立法调研工作。一是以个别访谈的方式,走访曾在或仍在卫生行政部门或综合性医院负责医政工作、拥有长期管理急救医疗工作经验的老专家,听取他们对立法结构、主要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调研市医疗急救中心和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发现院前急救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包括救护车难叫、等待时间较长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急救医师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人员流失严重;非急救病人呼叫救护车现象普遍,比较稀缺的急救资源被大量非急救病人占用。三是暗访部分二、三级医院急诊科,感到不同级别医院急诊室利用情况反差明显,一些二级医院急诊资源利用率较低,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而许多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室收治大量非急诊患者,急诊分流不畅,导致急诊室人满为患,急救“压床”现象比比皆是。四是与来自红十字会的市人大代表沟通,了解到由于缺乏法律保护和培训力度不足,掌握急救技能的公民不敢救人,有意愿救人的又无能为力,“不敢救、不会救”现象普遍。五是考察杭州、广州、深圳、南宁等城市,了解本市急救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学习兄弟城市的有效管理措施和立法经验。六是会同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政府法制办、市立法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急救医疗服务立法课题研究,先后形成了立法研究报告和《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建议稿)》。在这些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委员会梳理出立法涉及的39项主要问题。

2015年,教科文卫委制定了立法相关工作方案,充分发挥立法中的主导作用,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提前介入调研和起草工作。第一,分别设立领导小组、专家小组、代表专业小组、工作小组,各自承担研究、决定立法中的重大事项、针对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和草案主要内容提出专家意见、深度参与立法调研、从事具体工作等职责,做好立法的组织保障。第二,定期与政府相关部门召开双向通气会,沟通起草工作的进度,讨论立法主导思想和关键条款内容。委员会办公室还参与市卫生计生委和市政府法制办相关处室的具体起草工作。第三,针对立法涉及的与市民密切相关的难点问题设计问卷,如由谁决定120救护车上的患者送往哪家医院、急诊室就诊顺序如何决定,由800余位市人大代表在联系选民过程中开展调查,了解市民呼声。第四,召开三次专家、代表研讨会,针对立法草案文本,听取来自医疗卫生领域、法律实务部门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

草案明确院前、院内、社会急救相关规定

在11月16日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常委会上,市政府提出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被提交审议。草案共七章六十一条,主要包括总则、院前急救医疗服务、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社会急救、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总则部分,草案第4、5条明确,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的领导,将急救医疗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财政投入机制和运行经费补偿保障机制,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保障急救医疗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管本市范围内的急救医疗服务工作;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辖区内的急救医疗服务工作。院前急救部分,草案第10、14、18、23条明确了院前急救机构的建设要求,救护车配置与使用方面的要求,规范了院前急救呼叫受理和指挥调度,强调了院前急救的送院原则。院内急救部分,草案第30、33、34、36、37条提出了院内急救能力建设要求,完善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机制,强调了首诊负责制,规定了转诊分流的要求和引导措施。社会急救部分,草案第39至42条鼓励紧急现场救护,明确了应当配备急救器械和相应人员的场所和单位,明确了特定人员的培训要求,提出了普及性急救培训的要求。保障措施部分,草案相关条款明确了救护车通行的保障措施、信息共享与信息化保障的要求、突发事件的急救保障措施。

人大审议提出修改完善建议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模式改革 PBL

【基金项目】此论文由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Q1172-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31-01

1.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管理学科一样,是一门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导向性。从我国目前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发现, 创新教学方法的要求还没有在教学实施中真正体现, 传统的课堂单项灌输和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比较普遍。随着市场经济的渐趋成熟与完善,对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目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依然是授课型为主,没有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教学组织上依然严格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以知识点的传授为主要形式,遵循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框架开展教学,与企业实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并不吻合,导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支撑;考试方式上注重结果考核忽视基于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过程中的检查和提高。

2.基于PBL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1 PBL教学法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白瑞斯首创的,它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学习环境中的4大要素创立的教学模式。PBL作为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authentic)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self?鄄directed learning)的能力。同时,PBL也是与当前所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原则非常吻合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PBL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非常有效,因此它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2.2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PBL教学模式的运作流程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虽然课程体系涵盖现实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但是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仍然欠缺,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技能, 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适应性改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流程节点控制是关注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以企业现实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为基础,首先给学生引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要求学生在现有信息基础上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想要更好地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进一步学习掌握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而一旦学生确定了他们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并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时, 他们就会积极地搜索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这个搜索过程需要发现和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 而学习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可以适应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风格。然后, 学生在获取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问题, 并尝试能够最终解决这个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2.3 PBL教学模式改革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和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PBL 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自发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基于PBL教学模式改革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现了以下五大重点突破:(1)教学方法上实现由授课型为主向学生“在做中学”的突破;(2)教师角色上实现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的突破;(3)学习形式上实现由各自独立学习向学习小组团队学习的突破。(4)教学组织上实现由知识结构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突破;(5)考试方式上实现由结果考核向基于过程的评价的突破。

3.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PBL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丰富教学手段、深化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保证基于PBL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能够保质保量、科学合理、健康良性地推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市场意识;2.修订教学计划,满足主导需求;3.加强基地建设,拓宽实训平台;4.培养师资队伍,打造双师人才;5.拓展信息渠道,实现资源共享。

4.结论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 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人才培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由于PBL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非常有效,因此它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PBL不断得到推广和发展,已经被应用到许多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引入PB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对实用型管理人才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郁震,高伟,陈颖辉. 高校PBL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中国青年科技. 2008(1)47-52

[2]李昱,叶秀峰,李丹,米粲. 谈PBL理解误区[J]. 西北医学教育. 2006(2)196-197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范文4

一、确定质量方针与目标

质量方针表明了人才培养部门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承诺,[2]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注重以就业为导向,以学前教育岗位和岗位群需求为依据,持续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确立了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通过“院园合作、学‘教’结合、顶岗支教、置换培训”培养出“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技能型学前教育人才,力争三年内把本专业打造成为省级特色专业,使学院成为本地区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基地。

二、制定质量保障措施

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要想保证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不偏离目标,必须针对关键问题制定质量保障措施。为了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从根源上避免出现问题,制定了以下措施保障质量。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搭建优质成才平台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为确保高职学前教育人才能够更好为用人单位服务,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合理做起。我们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听取学前教育专家意见,召开在校学生座谈会,毕业生反馈回访等各种形式的实地调研,引入学前教育工作一线的优秀教师与园长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力求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

(二)积极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传统的学科型学前教育课程结构培养出的人才,走到工作岗位往往会感到学的内容和实践工作场景有较大差异,需要较长时间适应。为确保学生上岗就能用,上岗就好用,专业与各实训单位合作开展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师和业界专家共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工作岗位,选取任务内容,创设学习单元,再由课程专家和教学督导小组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指导和综合,突出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实践得到保障。

(三)建设高技能、高素养的专业师资团队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技能修养、创新实践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障。首先,通过引进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打造学前教育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使其在专业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其次,选拔培养专业骨干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出外进修、国内外专业考察调研等活动提高其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使其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学、教研、培训工作中带好头;最后,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院园合作”新机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选拔、培养、提高工作。

(四)遵循PDCA循环程序,逐步建立专业自我评估机制遵循PDCA循环程序,建立专业自我评估机制:P是编订专业建设的周年计划(设计软硬件建设指标及项目责任人);D是实施专业建设计划,检查进度并克服建设困难;C是拟定评估计划及自评指标、程序和工具,就各项目重要环节进行评估检视;A是明确专业建设成效和需要改善之处,为制定下一周年的专业建设计划奠定基础。四个阶段进行循环转动,每转动一次,质量就提高一步。

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管理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主导思想就是“顾客的满意和认同是长期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关键”。为此,必须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工作业务流程中,即在各个环节都应该牢固树立“顾客第一”的思想,坚持不断地改进质量,进一步拓展用人市场。

(一)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是提升专业品质的重要促进手段,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专业教师执教能力;促进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及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增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贯通人才培养通道以学前教育专业“3+2”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通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与评价办法,探索中高职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增强专业办学活力。

(三)强化院园合作、开放育人逐步与各实习基地幼儿园结成网络联盟,引入行业新技术、新理念,院园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幼儿园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通过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持续满足专业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范文5

关键词:辽宁省;校园足球;小学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09-03

作者简介:张宏家,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加快推进辽宁校园足球工程建设与后备人才梯队培养研究”(编号:L12DTYO11)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在辽宁省仅有的三个校园足球布局城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中各选15所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官方网站了解校园足球在全国各地的开展情况,为研究校园足球提供现实依据。

(2)问卷调查法。小学生问卷发放450份,回收426份,有效问卷403份,有效回收率94.01%;校园足球指导员问卷发放92份,回收82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96.28%;校园管理者问卷发放45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100%。

(3)数理统计法。将问卷调查的结果输入spss16.0,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及检验。

(4)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运用纵向与横向的对比方法,揭示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及特点。

二、结果与分析

1.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分析。

(1)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人数分析。在对指导员进行“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人数占到在校学生人数百分比”的调查,并以此来了解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人数。调查结果显示,指导员的选择集中在“51~60%”选项,共有44人选择,占55%;其次为“61~70%”选项,共有25人选择,占31.25%;最后为“71%以上”选项,共有11人选择,占13.75%;“50%及以下”选项无人选择。以上数据表明,辽宁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都达到并超过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中规定的“保证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参与活动”的要求。

(2)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分析。对各学校开展的校园足球活动组织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体育课中足球教学内容”选择的人数最多,达到97.5%;排在第二位是“校内足球比赛”,共有76人选择、达到95%;第三位是“其他”,共有29人选择、占36.25%;排在最后的是“组织课外足球游戏及活动”共有14人选择、占17.5%。以上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学校在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形式上比较单一,以体育课上的足球教学和学校内部年级间、班级间的比赛为主。学校应该在这一规律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以加深学生对足球运动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足球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

(3)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现状。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是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最主要内容。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借鉴了足球发达国家的经验,弥补了小学足球比赛在竞赛系统性与竞赛场次方面的不足。首先,在竞赛的系统性方面:校园足球联赛涉及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至大学的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保证了比赛的系统性;其次,在竞赛的场次方面:参加辽宁省校园足球联赛的小学不再像以往的比赛一样进行淘汰制的比赛,而是采用双循环的赛制,增加了比赛的场次。从调查中看出,在各学校的比赛成绩之后只有积分并没有排名出现。目的是弱化校园足球联赛的功利性,强化比赛本身带给学生的快乐。

2.校园足球指导员的现状分析。

(1)校园足球指导员足球专业技能、知识的调查分析。校园足球指导员由学校的体育教师担任,负责对学生参加的各项校园足球活动进行指导。通过对校园足球指导员学习足球知识途径进行调查,以期掌握目前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指导员的专业能力情况。

在被调查的80名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指导员当中,没有足球经历背景的指导员数量不在少数,共有33人,占总人数的41.25%。经过足球专业训练或者学习的教师人数为47人,占58.75%。在这其中:通过“体育院系足球专修课程”学习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15%;经过“体育院系足球普修”学习的有20人,占25%;经过“体育中专”学习的有6人,占7.5%;通过“其他”渠道或途径学习足球知识的占11.25%,有9人。上述数据说明,辽宁省校园足球指导员在足球专业技能、知识的获取途径上参差不齐,其中以没有足球专业学习经历的人居多,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2)校园足球指导员对待遇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对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指导员的待遇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名指导员当中,对待遇“非常满意”的6人,占7.5%;“很满意”的8人,占10%;满意15人,占18.75%;“不满意”的人数最多达到32人,占40%;“非常不满意”有19人,占23.75%。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指导员人数达到51人,占总人数的63.75%。从对调查进行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指导员对于待遇的不满具有普遍性。有些小学的校领导对校园足球指导员的工作存在观念上的偏差,认为组织足球活动乃至校园足球联赛只是带着学生玩玩,没有升学压力,工作轻松等,导致指导员的待遇明显偏低。

通过对部分指导员进行访谈,得知目前各学校给予指导员的待遇仅仅是训练每小时8~10元的结构工资。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员参加校园足球培训班的培训课时,已经被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之内,同时指导员在校园足球活动当中获得的种种奖励,都能够作为职称评定时的依据。

(3)对影响辽宁省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因素影响的分析。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校园足球在辽宁省小学开展的因素进行研究。为了便于研究,对专家评定的影响活动开展的20个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KMO值和巴赫莱特检验得出:KMO值=0.817,巴赫莱特检验X2=131.051,P

3.公共因子的确定及命名。

(1)公共因子数量的确定。依据对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对20个变量进行R型因素分析。根据“凯泽法”取特征值大于1的6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3.658%,基本上可以反映总体信息量。

(2)公共因子的命名。按照步骤对原始变量进行分组与归类。首先是主因子的确定,未旋转的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不好解释。因此,对公共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20个原始变量被归纳为6个主因子中。F1命名为“经济因子”,F2“学生主观态度因子”,F3为“家庭因子”,F4为“学校管理因子”,F5为“政策法规因子”,F6为“保障体系因子”。

4.主因子分析。

(1)经济因子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影响。根据调查,辽宁省目前开展校园足球的90所小学当中,有51所为人造草坪,占56.67%;沙土场地为35所,占38.89%。这样的情况源于辽宁省校园足球在其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将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限制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小学,也没有仅仅挑选场地设施优越的学校。校园足球在沈阳市的开展学校中就有苏家屯区朝鲜族小学、于洪区南李官小学,校园足球在鞍山市的前沙河小学,大连市的普兰店五一小学,等等。这些小学校由于所处地区远离市中心,处于经济条件不是最为优越的地区。这部分学校的足球场地类型集中于沙土地,场地条件相对较差。

(2)学生主观态度因子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从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学校中学生的调查可以看出,对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抱以“积极”态度的学生人数达到78.41%。对学生进行参与动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将“学习足球技能、知识”作为参与动机的小学生有198人,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9.13%,另外有136人选择“锻炼身体”占33.75%。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辽宁省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生在其主观态度上都十分重视校园足球活动,并且参与动机正确。但仅凭这些还不够,校园足球应借助目前学生主观态度的优势,进一步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足球与健康的关系、重视校园足球活动,使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并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家庭因子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从对辽宁省小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长在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动机方面主要集中在“锻炼身体”与“学习足球技能、知识”两个方面。但在参与态度方面对家长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结果显示有42.68%的家长认为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态度为“一般”。家长持有这样态度也并不是偶然现象,在本因子当中有“家长对校园足球活动的了解有助于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经过调查显示有24.07%的家长并没有获取校园足球信息的渠道。但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深入及宣传力度的提升,尤其是各城市、各学校校园足球活动网站的建设,会使更多家长对校园足球有更深的了解,会促进辽宁省校园足球活动进一步地开展。

(4)学校管理因子对开展校园足球的影响。在校园足球活动当中,学校管理者是校园足球活动的决策及管理者,他们对校园足球活动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校园足球的发展。对辽宁省校园足球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营造足球氛围”成为首选,占46.15%,其次为“普及足球人口”,占30.77%。校园足球在开展过程中一改往日青少年培养的作风,把在校园内普及和开展足球运动作为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要任务,以塑造高素质足球人才作为标准。校园足球活动并不是单纯的组织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参加各地区的校园足球联赛。校园足球指导员的工作任务决定了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足球专业基础,但对指导员的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校园足球指导员的足球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其中以没有学习足球专业知识的人数居多为41.25%。获取足球知识的途径多样,以“体育院系足球普修课”为主,占25%。也正因如此,指导员培训才显得尤为重要。

(5)政策法规因子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影响。从调查中可知,目前在辽宁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小学当中,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在校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如此大规模的足球普及工作在短短半年就取得这样的效果,正是取决于《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的出台与实施,在这些文件中明确的提出了如“指导员培训”、“校园足球联赛”等活动内容的具体安排,基于政策的指导校园足球活动才能在辽宁省各地区有条不紊地开展。

(6)保障体系因子对校园足球开展的影响。对辽宁省小学生家长的满意度调查也显示,联赛中保障措施的开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81.14%的学生家长认为保障措施满意,而在家长不满意的保障措施调查当中,交通问题排在首位,其次为比赛服装,最后是购买学生保险。因为校园足球联赛采取主客场的比赛,使得学生要到本校以外的其他几个学校进行比赛,校园足球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学校进行交通补贴其目的就是为学生选择更安全、更快捷的交通方式,也为家长省去了一部分支出,结果显示有58名家长对此“不满意”。

此外,有15名家长选择对比赛服装不满意。与交通保障措施相似,为比赛及训练提供服装也是减少家长支出费用的一条举措,但都多少受到了家长的不满。为学生购买保险是针对学生安全的保障措施中最重要的部分,从调查结果来看,仅有3名家长对此表示不满。在对家长最为关注的保障措施进行调查之中,学生的安全保障最受关注,其次为对学生学业的保障,最后是对家长支出费用的保障。

校园足球联赛中保障措施的出现及实施,是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中的重要特征。完善校园足球当中的各种保障措施,对校园足球的开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辽宁省各布局小学均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在校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校园足球联赛在沈阳市、大连市及鞍山市的布局小学中顺利开展。

(2)辽宁省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

(3)足球场地与器材不能满足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说明长期以来小学足球运动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阻碍了校园足球的发展。

(4)校园足球指导员待遇偏低,足球技能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以没有足球学习经历的人居多,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有所影响。

(5)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学习足球技能、知识”,而家长关注的则是学生在“锻炼身体”方面的价值。

(6)校园足球联赛中对学生的保障措施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

(7)影响辽宁省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学生主观态度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管理因素、政策法规因素和保障体系因素。

2.建议。

(1)组织多种多样的足球娱乐、游戏活动,丰富校园足球活动内容。

(2)增加指导员待遇,鼓励指导员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构建网络教育平善校园足球指导员终身学习机制。

(3)加大对活动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状况。

参考文献:

[1]樊莲香.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历史回顾与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2]张庆春.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3]王鹏涛.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4]俞继英.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

[5]梁栋.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与转型期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6](德)卡尔・海因茨・黑德尔戈特.新足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范文6

关键词:“双证”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两种不同的证书体系,两者的功能、内涵及核发部门均不相同。最初,学历证书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互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院校的发展,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本位, 以职业能力为重点, 以强化应用、突出技能为特色, 推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举的培养制度”的办学主导思想,使得“双证”教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基准。

一、高职院校实行“双证”教育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学历证书”体现学生在专业领域里的学识和知识,偏重理论;“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各行业从业人员规定的执业资格准入的凭证,是对从业人员从事某一职业提出的基本要求。我国提倡“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为高职学生能顺利就业提供了机遇和保障。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实行“双证”教育势在必行。

近十年来,全国各级高等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推行“双证” 教育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探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但是由于观念、认知和实际操作等环节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存在教学与技能鉴定相互脱节的现象。另外,目前国家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多方认证与管理,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对“双证”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对“双证”教育的改革建议

推行“双证”教育必将引发一系列改革,这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各项保障措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双证”的推行,既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使教学和考证密切结合,学生就业和职业岗位实现了“无缝对接”。

(1)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学校要针对“双证”教育的特点,转变“重学历、轻能力”的传统观念,将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计划中,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在以往的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部分没有涵盖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知”内容,实践教学也没有反映职业资格“应会”部分的要求,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学校只是在维持原来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开了考证所需的理论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因此,做好职业能力评估,制订涵盖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教学计划尤为重要。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课程重组,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将职业标准要求的各项素质与课程设置相对应,课时分配与技能鉴定中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各知识点所占分值相对应。课程设置要反映当代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突出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训练。同时,在教学计划中要明确学生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和级别。

(2)教材选择向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大纲靠拢。目前,许多职业院校所使用的专业教材仍偏重理论方面,教材内容与技能鉴定的内容有偏差。因此,教材选用应向鉴定考试大纲靠拢,重视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并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确保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直接参加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不必再突击培训。

(3)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情景学习。目前很多教师仍是以课堂传授为主,以学生通过考试为目的,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禁锢于课堂,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采用课堂讨论、分组协作等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合作能力。

(4)考核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相适应。“双证”教育的考评方式应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标准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创新考核模式,改变卷面考试的单一评价方法。考核方式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水平、实践应用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将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的情况计为相应的学分,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体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紧密结合。

2.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来支撑,但是有“资格”不代表有“能力”,“双师型”教师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重点外,更要求现场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在实践操作中能抓住技术动作要领,在训练中有的放矢。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是高职教学的需要。

实践中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更新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代职或短期实习,参与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邀请行业专家来学院举办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讲座,使教师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参与工程实践;为教师提供各类学习培训及交流的机会,参加相关展示会、报告会,开阔教师的视野, 更新专业知识;从企业、科研单位中聘请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以此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

3.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高技能人才不能纸上谈兵,优越的实训条件是“双证”融通的根本保证。如今,高职院校大多采取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及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

高职类院校的校内实训场所应参照行业规范和实际工作场景,结合教学特点进行建设, 以满足专业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和专业技能训练要求。通过校内实训、实验基地,增加学生动手训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动手能力,使他们融入到职业氛围中,有效地学习现场作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学校可以依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设备、灵活的办学机制,吸引社会企业与学校联合建设实习基地,将基地作为培训员工的场所,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共建。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顶岗实习的场所,对学院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工艺师、高级技师的指导,操作水平和技能水平大大提高,为其获取岗位资格证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与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享资源,优势互补,走“依靠产业办专业,发展专业促产业”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4.保障措施

在全面实施“双证”教育的过程中,要从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构建实施“双证”的保障, 实现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与学历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有效

衔接。

教师和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动员和指导学生报考国家承认的各种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出路和学院的发展。首先,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还要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完善职业道德课程建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品质、职业原则、职业心理的教育。其次,在就业指导课中,要对学生进行择业观、创业观、择业心理、择业技巧及法律意识的教育,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再次,要将学习、考证与就业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参与职业资格考证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为自己的未来储第一桶金。

“双证”教育的实施必须得到社会的肯定,各界对于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及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应给予尊重,对于表现突出的典型应视其成绩、贡献给予充分、正面的宣传,从而推动“双证”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结束语

如何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加强专业教育相关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融通与衔接,已成为增强职业教育灵活性、开放性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双证”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我们应不遗余力地不断进行探讨、完善,真正发挥“双证”教育的人才培养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Z].2002.

[2]王年红.高职院校实施“双证制”的途径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 (4).

[3]王丽.浅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甘肃科技,2009 (3).

[4]韦余亮.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的实践性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

[5]程相春.浅析高职院校“双证”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