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百合栽培技术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百合栽培技术方法范文1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草本植物。百合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1,2]。我国的百合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收集、新品种的培育、产业化生产等方面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越来越多的百合种处于濒危的边缘,应当加强百合种质资源的保存和收集工作,建立濒危百合种保护区。百合种质创新已成为我国切花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瓶颈。而珍贵的野生百合种质资源搜集、评价和利用是种质创新的基础[3-6],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亟待加强。贵州百合属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对百合的了解和认识;建立百合属植物种质基因库,为选种、育种及深度开发做准备;加强对外宣传,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分区域地开展调查、收集、鉴定和评价,重视栽培繁育技术,建立科学系统的繁殖体系,为濒危种的繁衍发展创造新的可能性;建立长远的百合育种计划,开展有效的保护,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并对其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现将贵州野生百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繁殖方法
1.1鳞片繁殖
对既不易获得种子,又不易产生株芽、子球的百合种类,可用母球的鳞片扦插繁殖。用小鳞茎繁殖虽然速度较快,但容易退化,球茎产量也会逐渐下降,因此进行鳞片扦插最为适宜。鳞片繁殖是常见的繁殖方式[7-9],方法简便,易掌握,繁殖系数最高。在秋季选择健壮无病植株,采挖鳞茎作繁殖材料,剥除鳞茎表面病枯鳞片,采用苗床扦插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生产期间注意追肥、管理,3年后鳞茎长成。
1.2子球繁殖
对不易获得种子的百合种类,可用其茎生子球繁殖。即利用植株地上茎基部及埋于土中茎节处长出的鳞茎进行繁殖。先适当深埋母球,待地上茎端出现花蕾时,及早除蕾,促进子球增多、变大。也可在植株开花后,将地上茎切成小段,平埋于湿沙中,露出叶片,约经30d,在叶腋处也能长出子球。在10 月收百合时,把小鳞茎摘下,种在苗床上。苗床宜选在湿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或腐殖土地段,整细,做到畦高、沟深。
1.3珠芽繁殖
珠芽繁殖是用叶腋间产生的珠芽于夏末成熟时采收,然后直接播种或湿润沙混合,贮藏在阴凉通风处,于9~10月在苗床上开沟3~4cm,点播行距10cm左右,株距6~8cm,覆细土盖草帘保温。待翌春揭除草帘追肥。出苗1周后即可将其移栽于苗床上,日常注意遮荫。到第3年秋季有一部分可达到种茎标准,较小者可再培养1年。
1.4种子繁殖
利用百合成熟的种子播种,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百合子球,供鳞茎生产和鲜切花培育用。百合种子发芽有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2种类型,前者播种后15~30d子叶顶端露出土表;后者种子在土中形成越冬小鳞茎,至翌年春季才由小鳞茎内长出第1片地上部的真叶[10,11]。播种用土可用2份肥土、2份粗沙和1份泥炭配制,同时加入少量磷肥。床内温度保持在15~25℃,10~15d出苗。
2选地整地
2009年3月,把引种的百合种植在贵州省植物园内。百合喜凉爽,较耐寒,喜干燥,怕水涝,适应范围广。百合栽培地选择在贵州省植物园内。贵州省植物园地处中亚热带,地理位置为北纬26°34′,东经106°42′,海拔高度1 210~1 411m,常年平均气温14℃。栽培地是肥沃的砂壤土,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选好地后,施足基肥。先撒施优质腐熟厩肥,耕翻25~30cm,耕细整平。整地成平畦,畦面宽120cm,长240cm,畦间距30cm。
3田间管理
百合在种植前进行田间除草,彻底清除土中草根等。在封垄前进行多次除草和中耕,中耕宜浅不宜深。在百合生长期进行适当除草,以不伤百合的根部为宜。百合比较喜肥,应适当追肥。百合休眠期在畦面上施1层腐熟厩肥。在生育期追施2次肥,第1次在百合苗高10cm左右,第2次约在6月中旬收获珠芽后。百合的水分管理主要是排水防涝。春末夏初,温度高,湿度大,应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7~8月,百合进入休眠应保持土壤疏松,以保持土壤湿润。
4病虫害防治
百合主要发生病毒病、茎腐病、疫病、立枯病、叶斑病等病害,在引种栽培过程中,发现严重病株,应及时拔出、烧毁。叶斑病用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虫害主要是地蛆、蛴螬等,可用呋喃丹或乐果喷杀。
5采收及贮藏
试验引种的野生百合于2
[1] [2]
百合栽培技术方法范文2
关键词:百合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S68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205
兰州百合是全国唯一食用甜百合,七里河区是兰州百合的主要源产地,所产百合味道甘甜鲜美,有“兰州百合甲天下”之称。七里河区位于兰州市中南部,总面积394.92km?,百合留床面积达3533hm?,是广大产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1 兰州百合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百合连作障碍、土壤缺素症状明显
百合连作障碍土壤缺素是引起百合秧苗“黄化”的最直接最敏感因素。每年发生面积数百甚至数千亩不等,发生时期伴随百合秧苗生长整个过程,发病程度影响百合生长周期长短,相应对百合鳞茎膨大和产量产生直接作用。引起百合秧苗“黄化”的缺素种类很多,如氮、钾、镁、锰、锌、硫、硼、铁等元素缺乏时,都能使叶片产生“黄化”。只是“黄化”的程度和特征有所不同,难以使土壤肥力保持平衡,加上长期种植百合,连作障碍和土壤缺素症在百合主产区今后将长期存在和随时发生,并将影响百合的产量和品质。
1.2 土壤耕作条件恶化,病虫害增加
倒茬轮作不够,有机肥使用量减少,造成土壤板结、肥力降低。土壤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土壤养分亏缺、土壤理化性状恶化,严重影响了百合正常生长发育。
单一施肥、单一茬口和单一作物种植,使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有益微生物数量下降,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病菌和病原体的大量积累,使百合根部组织和叶片组织遭到破坏,如根腐病、根茎病等表现最为普遍。
1.3 肥害、药害引起百合生理性病害
因生粪入地、撒施氮肥、超量施用等造成的肥害,和使用农药过量造成的药害等现象。
2 发展建议
2.1 加强品牌建设,依法对兰州百合实施保护
规范兰州百合包装,打造知名品牌,保护生产、经营和消费者3方利益。要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百合质量等级标准,做到统一包装, 开展市场打假,坚决杜绝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行为,维护好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强制推广使用“兰州百合”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识,依法对兰州百合实施保护。
2.2 建设生产基地,落实标准化生产
按照有效、实用、农民接受的原则,集成生物技术、物控技术、节药节肥技术等,全面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做到“五化”、“六统一”和“六个100%”,即: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商品化处理和品牌化销售;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为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打造样板。积极创建省级、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每个乡镇创建1个千亩标准化生产园,全区建成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兰州百合生产投入品使用登记制度,全程登记建档,确保百合产品符合绿色无公害标准。
依据国际标准,采用GAP栽培技术,依据基地选定、品种栽培、采收加工、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规定,建设高标准的出口型GAP种植基地。加快建设科学、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兰州百合GAP栽培种植技术规程,在GAP种植基地严格实施落实,提升兰州百合产品质量标准,通过GAP认证,积极推动兰州百合出口,提升产品竞争力。
2.3 培育提纯品种,开展工厂化组培快繁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在成熟的切花百合组培脱毒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兰州百合组培营养液配方,支撑工厂化脱毒快繁。建立完善规范的兰州百合组培技术规程和标准,依托企业,建设工厂化的兰州百合组培快繁中心,对已脱毒的兰州百合良种,采用弱光低成本快繁技术,进行规模化的快速繁殖。研发兰州百合组培营养液配方,建设组培中心,完成百合组培技术规程和标准的制定;进行脱种组培扩繁,年繁育脱毒组培苗200万株以上。力争建立千万级规模化的组培工厂,为种球标准化、规模化繁育提供优良种苗。
百合栽培技术方法范文3
一、延平百合产业状况
延平地处中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土质富含各种花卉生长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延平是栽培百合花最适宜区域之一。我国有原产百合46种、18个变种,占世界百合总数一半以上,延平就拥有其中16种,蓝色百合花“绿金” 为延平特有品种。近年来我区狠抓机遇,加快推进花卉产业跨越式发展,特别是百合花种植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王台、峡阳、茫荡等乡镇建立百合花生产基地,面积达2500余亩,种植品种达10余种,每年可供国内市场百合鲜切花3000余万支。年创产值1.8亿元,220多户从事百合花生产,同时带动加工业、包装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新增农村就业1000余人。延平百合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发展面积可达6000亩。
近年来,延平区先后引进人工栽培品种81种,并从中筛选出适应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34种,目前在我区种植的百合花品种有:索邦(粉红色)、西伯利亚(白色)、木门(黄色)、黄天霸(黄色)、罗宾娜(红色)、西安(黄白色)、曼丽莎(白黄色)等品种。产品远销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江西、北京及福州和厦门等地,延平百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二、百合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
1.生物学特性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近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等。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鲜切花观赏,有些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和药用。
百合属于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鳞茎花卉,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属长日照植物,光照长短不但影响花芽的分化,而且影响花朵的生长发育。
2.形态特征
百合的鳞茎是由地下短缩茎,茎盘上的数十片肉质鳞片聚合而成,属无皮鳞茎,是百合的养分贮藏和繁殖器官。直立茎是鳞茎顶芽发育而出,抽出地面,高达80~l00 cm,不分枝,顶端最后形成花芽。百合的根由茎根和基根组成,茎根又称上根 ,由埋在地中的茎节产生,起支撑和吸收功能,寿命一年 ;生根又称下根,是由鳞茎基部产生,是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寿命2 年以上。百合叶多散生,稀轮生,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条形等,无柄或短柄、合缘 、具光泽。百合花多为总状花序,着生茎顶,花朵数与品种形状和鳞茎大小有关,花序由下而上逐朵开放 ,花序花期长达2 0 天,花被片6 枚,分内外两轮,花色鲜艳,有白、黄、红、橙、粉色及复色等多种色彩。自然花期在5~8月份,如设施栽培一年四季均有切花上市。
三、百合种植技术
1.园地选择
百合最好不要连作,宜采用水旱轮作。要求在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种植,并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多数品种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为5.5~6.5。
在种植百合前要进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方法有蒸汽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土地要深翻30厘米,基肥要腐熟,亩施厩肥2500~3000千克,沤制饼肥100~15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翻耙入土,平整作畦,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以利排水。百合适宜氮肥,以豆饼、菜饼,农家堆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为最好。
2.种球解冻和消毒
种球到货后应立即打开包装,放在10~12℃度 的阴凉条件下缓慢解冻,待完全解冻后进行消毒。收到种球后,要立即打开塑料包装,不要堆放,因为一旦种球解冻,种球就会变得很活跃,表现在种球的呼吸作用增加,开始产生CO2,种球本身将产生热量。由于包装基质将保存种球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箱内温度高出10℃以上,对种球的发育极为不利。
2.1消毒方法是:将种球放入l ‰的多菌灵、克菌丹、百菌清等水溶液中浸泡30 分钟 ,也可以将种球放人80倍的40%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3 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种球上的残留药液,然后在阴凉的地方晾干后方可定植。解冻后的种球若不能马上种完,不能再冷冻,否则会发生冻害的危险,可以将种球放在-2~2 ℃条件下,但最多只能存放2 周。也可以存放在2~5 ℃ 环境中,最多可存放一周。同时必须打开塑料薄膜包装。种球在种植于土壤前务必在冷库育芽2~3周,直至茎部出现白色的根点。经过育芽的植株要远远好于未经过育芽的植株,特别是在气温高于20℃的夏、秋季,表现非常明显。
2.2 育芽方法:第一步:百合塑料箱底部铺草炭土5cm;第二部:将种球紧挨着、整齐的排放在草炭土之上;第三步:在种球上盖10~15cm的草炭土;第四步:浇透水;第五步:将浇水后的种球塑料箱移入冷库,冷库温度设定为9~12℃,如果没有冷库,可选择一个阴凉的房屋,用空调来降低室温。2周后开始检查种球的发芽和茎生根状况,然后根据发芽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移出。将育好芽的种球小心地取出,种植于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土壤最好覆盖芽体。如果没有条件购买空调,可选择阴凉的房间来育芽,其结果也要远远好于直接种植于土壤。大棚设施及遮阳网等必须在种球种植前至少3~5天搭建好,以降低土壤温度,并保证种植前土壤有湿气。
四、栽培技术与管理
1.种植与管理
主要依切花上市时间及百合品种的生育期而定,采用设施栽培周年均可种植,以正常产花计,11月下旬到元月上旬切花上市,可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定植;如要在11月至翌年4月连续产花,可将种球冷藏,在元月前陆续取出定植。选择在阴、雨天种植种球,夏季高温季节,最好在气温降低后的傍晚种植。定植后即浇灌一次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若有条件,可在种植地面撒一些碎木屑作土壤覆盖。这样既可防止杂草生长,又可保墒和降低土壤湿度,以利鳞茎发育。在花芽分化期、现蕾期和花后低温处理阶段不可缺水。百合喜肥,定植3~4周后追肥,以氮钾为主,少施多次。但忌碱性和含氟肥料,以免引起烧叶。种植密度因品种、种球大小、季节而异。东方百合(如:索邦、星球、西伯利亚等)种球规格12~14cm的每平米40~50个种球,14~16cm的每平米35~45个种球、16~18cm的每平米25~35个种球、18~20cm的25~30个种球。
2.大棚光温调节
要想获得高品质的百合花,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在定植后3周,土壤温度必须保持12~13℃ 的低温,以利茎生根的发育。温度过低会延长生长周期 ,而温度高于15℃,则会导致茎生根发育不良。在这个阶段,种球主要靠基盘根吸收水分、氧气和营养。当茎生根开始生长后,新的茎生根很快就会代替基盘根为植株提供90%的水分和营养。所以要想获取高质量的百合,茎生根的发育状况十分重要。好的茎根标准是:颜色呈白色且根毛多。生根过后,东方百合的最佳温度为15~17℃,在白天棚内温度会上升到25℃,还可以承受,但若温度低于15℃,则可导致落蕾和黄叶。
百合对温度较为敏感,管理上有三个时期较为关键。第一个时期为种植后20~30天内,要求温度不可超过30℃,其中亚洲百合要求不高于25℃。第二个时期为现蕾后至切花采收前,温度若持续低于5℃或高于30℃均会引起裂萼。第三个时期为花后低温处理阶段,白天最高温度应控制在15~18℃以下,最低气温应控制在0℃以上。夏季生产要适度遮光降低温度。及时观察大棚温湿度及时做好通风与保湿工作。
3.百合病虫害防治
在百合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相对较少,但也要注意防治。主要是做好预防。每周喷施药液,主要以杀菌消毒以及增加植株抗性的叶面肥 、预防红蜘蛛的药剂为主,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百合花的几种常见病害有:百合花叶病、鳞茎腐烂病、斑点病、叶枯病等。
3.1百合花叶病。此病又叫百合潜隐花叶病,病发时叶片出现深浅不匀的褪绿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叶缘卷缩,叶形变小,有时花瓣上出现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开放。
防治方法:
①选择无病毒的鳞茎留种
②加强对蚜虫、叶蝉的防治工作
③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3.2斑点病。此病初发时,叶片上出现褪色小斑,扩大后呈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产生许多的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部变黑而枯死。
防治方法:摘除病叶,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洒一次,防止蔓延。
3.3鳞茎腐烂病。发病后,鳞茎产生褐色病斑,最后整个鳞茎呈褐色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浇灌50%代森铵300倍液。
3.4叶枯病。多发生在叶片上,多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和基处开始发病,发病后睛上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状病斑,因品种不同,病斑浅黄色至灰褐色。严重时,整叶枯死。
防治方法:
①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加强管理
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第7~10天喷洒一次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3~4次即可。
4.采收包装、储藏运输
在花枝上第一朵花蕾充分膨胀、透色时采收,百合的采收标准是:10个以上( 含10个) 花蕾的植株有3 个花蕾着色,5~10个 花蕾的植株有2个花蕾着色,5个以下花蕾植株有一个花蕾着色时采收,过早采收影响花色,花会显得苍白难看,一些花蕾不能开放。过晚采也会给采收后的处理与包装带来困难,过早开放不好,影响花色,过晚既给包装造成困难,又会因花粉散出而污染花瓣。花瓣花粉粘上影响其观赏,并且花保鲜期大大缩短,影响销售。采收百合最好在早上,宜在早上10时前进行,这样可以减少脱水,出于同样的原因,采收的百合在温室中放置的时间应尽量限制。采收的花枝应尽快离开大棚温室,将切花及时运送低温冷藏室待包装或及时插入清水中。
分级成束后,应直接把百合插入清洁水中。如果温度较高,最好用已冷却的水温度最好在2~3℃。当百合吸收了充分的水分时,它们可以干贮于冷藏室,但还是以储藏在清洁的水中为宜,而且储藏时间越短越好。如果在30 ℃的温室温度或更高的温度下,采收并且储藏在2~3℃的冷藏室中,有些品种如“ 凝视星空” 会在花瓣的出现褐色斑点。在这些情况下,储藏温度至少要在4℃ 以上,这与品种的种性、抗性有关。
包装运输:百合应包装在带孔的包装箱中,每扎10枝用牛筋捆扎好,依次压实将扎好的百合放入包装箱中,包装时,要确保装在干燥的箱内,这样可防止过热及真菌的繁殖,百合鲜切花运输时应保持2~3℃的低温。
五、今后发展思路
1.规划指导、完善服务
目前,要加强百合花卉市场建设的宏观指导,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完善功能,改善服务。建议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重点选择主要生产基地,在政策、信贷、技术、信息和资金投入上给予重点扶持,建立网络服务体系,并由南平市延平区百合花协会负责,建立延平百合花信息网,为广大花农、百合花爱好者及国内外花卉公司提供及时、准确的延平百合花产业动态信息。完善和增强服务功能,鼓励花农积极上网,掌握国内外最新花卉技术和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花卉生产,避免重复盲目生产。
2.加大科研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充分发挥福建现有的花卉科研院所的作用,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在观赏植物开发、新品种引进培育栽培技术应用;贮藏保鲜、度夏、催花以及花卉产品包装、运输等方面进行开发、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以闽台农业合作交流为基础,扩大同荷兰、比利时等花卉主产国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国外现有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花卉业的跳跃式发展。
3.标准化生产、争创品牌
按照农产品国际贸易规则,尽快建立健全百合花标准体系,积极推行花卉生产标准化,包括品种标准、生产栽培技术规范、商品切花分级标准、贮藏标准、卫生标准、包装标准等。以标准规范市场,产品质量严格按照协会制定的百合花"企业标准"进行定级包装。积极开展花卉评优活动,评选优质产品,向社会广泛宣传推介,逐步创立延平百合名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加强质量监测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延平百合花”品牌。通过网络、电视、花卉展览等媒介,提升“延平百合”的品牌效应。以政府推介、广告宣传等方式提高延平百合花的知名度。
百合栽培技术方法范文4
关键词:铃兰;生物学特性;生境适应性
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百合科铃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1],我国多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在园林绿化、室内观赏和作为药用植物应用范围广。马成亮、田洪等对铃兰繁殖栽培技术方面曾进行研究,总结了生产管理技术要点[2,3,4];程志国、袁秀云等对铃兰、百合等其它宿根植物在不同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铃兰在引入地生长良好,可作为园林地被绿化植物应用[5,6,7];房晓君用遮荫方法对铃兰生理生态学方面进行初步研究,30%遮荫处理效果较好[8]。为丰富皖北地区植物资源,提高铃兰利用价值,本项目研究皖北地区铃兰引种生物学特性和不同生境的适应性,为合理确定生产管理技术和提高利用价值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条件
试验于2011年11月~2014年7月主要在安徽省利辛县现代农业生态园区进行,部分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进行。铃兰引入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表1),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春温多变,夏雨集中。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大风、冰雹、干热风、低温、霜冻等。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之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1.2 方法
采用铃兰多年生根状茎分株繁殖,每5~7d浇水1次,萌芽期、现蕾期各施复合肥1次。在不同地点连续进行3年进行观测,生长发育过程中选择发育正常的植株进行指标测定,2~3d观测1次,特殊天气随时观测并记录数据。设置铃兰生长不同生境(表4),生长过程中进行常规管理,利用对适应性指标进行定量赋值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特性
通过对铃兰引入地多年观察,铃兰植物学特性如表2。
2.2 铃兰生长发育物候期
铃兰物候期研究采用目测调查法,生长发育周期主要包括萌芽期、休眠期、开花结果期,各时期又划分为不同阶段(见表3)。铃兰从3月中旬出苗展叶开始至4月中旬开花期,全生育期短,根据不同生育时期确定生产管理措施非常重要。物候期是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反映,可以作为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于植物影响的总体效果。
2.3 铃兰不同生境适应性指标差异
鉴于不同生境特点,不同生境对铃兰适应性指标差异显著(表4)。水杉、雪松组成的生境植株成活率高(>75%),后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生长势强,观赏性好,对气候、土壤和逆境适应性好。相反,遮荫严重的生境植株生长势弱,易出现植株早衰、弱苗、病苗等症状。
2.4 铃兰不同生境适应性综合评价
铃兰生境适应性综合评价采用一级数学模型,主要步骤为:(1)建立不同生境适应性指标集合U={u1,u2,...,un}={成活率,生长势,...,抗逆性}。(2)建立适应性评价集合V={v1,v2,...,vm}={强,良好,...,差}。(3)综合评价[9 10]。对U集合各指标采用赋值方法赋予不同权重(表6),可表示为U集合上的子集A=(a1,a2,...an),令ai+ a2+...+an =1。则最终综合评价模型为B=A.R,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如表6。
3 小结与讨论
植物引种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扩大植物资源体现多样性的一种方法,对于铃兰引种还需要后期深入研究其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理生态变化规律,通过人为措施进行调控使其正常生长。植物生境受植物本身和环境因素影响,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适宜生境。因此,铃兰在不同地区进行园林绿化观赏和生产管理时可根据实际因素灵活应用。适应性较好的生境要求低温弱光,土壤弱酸性至中性,理化性质良好,养分丰富。
(收稿:2014-12-08)
参考文献:
[1]黄春辉,夏宜平.铃兰-优良的园林观赏宿根花卉[J].中国花卉园艺,2009,(6):38-39.
[2]马成亮.铃兰的栽培及利用价值[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3):24.
[3]田洪,于翠兰,张宝国.铃兰的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1997,(5):28.
[4]娄凤菊,连立峰等.铃兰栽培与应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9):22.
[5]程志国.野生宿根花卉铃兰生态适应性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9,(3):54-55.
[6]袁秀云, 张仙云等.河南百合科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及观赏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 7) : 2935-2936.
[7]夏定雷,宋玉霞,张岩等.14种园林地被植物在银川地区的引种栽培评价[J].宁夏农林科技,2010,(4):7-9.
[8]房晓君,王奎玲等.铃兰耐阴性研究[C].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36-38.
[9]刘龙昌,尚富德等.植物品种综合评价方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5-17.
[10]张静.作物―地域多种组合中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与权重配置方法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
百合栽培技术方法范文5
关键词韭菜;深液流;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39-01
韭菜是百合科葱属中的多年生宿根草本作物,原产于我国,韭菜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白天24~26 ℃,夜间12 ℃左右。适宜温度范围为日平均13~22 ℃,以日平均18~22 ℃为佳。在保护地栽培,夜温以7~8 ℃为宜。韭菜的抗寒力很强,属长日照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太严格,一年四季只要温度在10~26 ℃都能够种植。韭菜由于连年栽培,病虫害积累较多,目前病虫害防治仍以药剂防治为主,因此农药造成的污染很严重。由于过量施肥现象越来越严重,韭菜的化肥污染问题也已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1]。
用深液流水培方式栽培韭菜,不仅可生产出不受污染、卫生、质优的产品,而且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粗纤维含量较低。该栽培技术为解决韭菜的无公害化生产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笔者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商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展示温室,选用平韭四号韭菜进行水培种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深液流水培设施的组成与结构
深液流水培设施的种类多样,有些是固定式的永久设施,有些是可拆卸的拼装式设施。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是水泥砖结构深液流水培设施,包括定植槽、定植板、储液池、营养液循环系统四部分[2]。种植槽宽度一般为1~2 m,易于操作,槽内深度控制在12~15 cm,槽长度为10~20 m。定植板用密度较高的白色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厚度为2~3 cm,在定植板上钻出定植孔。株距4 cm,行距5~13 cm,种植525万株/hm2以上。选用海绵剪成较定植孔大0.5~1.0 cm的方块,将韭菜苗固定在定植板上。储液池一般建在地下,利用水泵把营养液抽入种植槽中,而槽中的营养液一旦达到预设的水位时,会随重力作用从回流管流入储液池中。营养液循环系统一般由供液系统和回流系统两部分构成,管道为PVC塑料管。
2种植前准备
由于韭菜的品种不同,其栽培季节略有差异。韭菜品种繁多,在北方常用的品种有大青苗、大白根、汉中冬韭、保定红根和平韭四号等。种植前,种植槽、定植板、储液池和循环管道都要清洗消毒,首先用清水把种植槽、定植板、储液池和循环管道冲洗干净,然后用含有效氯0.3%的次氯酸钠溶液(84消毒液)喷洒消毒,再用塑料薄膜盖严以保持湿润30 min以上。也可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植槽和储液池30 min后排掉消毒液,用清水冲洗干净。加入营养液,在种植槽内排布好定植板。
3育苗定植
通常采用平盘育苗的方法进行育苗。播种前先用清水浸种12~24 h,然后用湿纱布催芽,催芽温度为15~20 ℃。待3~4 d,80%的种子芽尖初露时即可播种[3-4]。播种后75 d左右,苗长至6~8片真叶、株高20 cm左右,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为500株/m2。
4加强管理
韭菜适宜的pH值为5.6~6.5,以微酸性为佳。过酸过碱的营养液均不利于其生长。韭菜成株对盐碱有一定的耐受性。选择营养液配方时,可选用EC值为2.0~3.0 ms/cm、pH值为5.6~6.5的配方。如华南农大的叶菜B配方:硝酸钾700 g/t,硝酸钙1 kg/t,七水硫酸镁350 g/t,磷酸二氢钾100 g/t,磷酸二铵80 g/t,微量元素采用通用配方。韭菜耐肥能力较强,吸收的养分多,而且一次种植连续收获。为维持其长势,需经常补充营养物质。EC值要控制在1.5~2.5 ms/cm,最高不要超过3.5 ms/cm,每隔2个月补充1个剂量的营养液肥。补充水分量根据蒸腾消耗量的添加而增加[5]。每天检测1次营养液的pH值,营养液的酸碱度调节在5.5~6.5,用氢氧化钾和磷酸调节pH值。韭菜的根类似变态的肉质根,具有贮藏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因此要适当调节营养液循环次数和时间来补充营养液的溶氧量,满足韭菜根部的呼吸需要。白天每小时开20 min,停40 min,夜间2 h,开20 min,停止100 min。
5病虫害防治
韭菜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疫病、霜霉病、潜叶蝇、蓟马、韭蛆。防治上,做好选种和栽培设施的消毒工作,切断病源。采用黄板诱杀害虫,温室通风口处设防虫网[6]。喷施低毒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苏云金杆菌等。
6收获
一般在华北地区,韭菜用于保护地栽培时,全年可收割8~10次。
7参考文献
[1] 宋元林.韭菜高效益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1.
[2] 刘士哲.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79-205.
[3] 万富强.小拱棚韭菜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8):42.
[4] 许正成.小拱棚韭菜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0(10):16-17.
百合栽培技术方法范文6
关键词 重楼;人工;栽培技术;四川万源
中图分类号 S567.239;R2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070-01
重楼,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重楼以蚤休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已久。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主治跌扑伤痛、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疗疮痈肿、惊风抽搐[1]。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其还有止血、抗肿瘤、抗生育、免疫调节及心血管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2]。
1 重楼资源现状
重楼属多年生喜阴草本植物,适宜生长在海拔1 200~3 000 m、腐殖质较好的土壤中[3]。万源市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相对高差达2 000 m,山地占幅员面积的83%。大巴山主脉自西北向东南绵亘于境内北部,主要山峰有花萼山、赵家山、歪头山、老八合山、九盘石、龙池山,海拔均在1 600 m以上。最高峰花萼山,海拔2 380.4 m。非常适合大面积栽种重楼。
目前,重楼野生资源已陷入“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表1),越贵越挖”的恶性循环中,致使野生资源严重枯竭,从而直接影响到以重楼为主要原料的中药品种的生存和发展[4-5]。为了缓解重楼的资源危机,加强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快发展重楼人工种植规模,解决种源问题,避免品种混杂、退化;选择适宜的环境建立种源基地,选育出优质、高产品种;加强对重楼野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势在必行。
2 人工栽培技术
2.1 栽培品种
主要品种有多叶重楼(P.polyphylla var.polyphylla)、滇重楼(P.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毛重楼(P.mair)等。
2.2 选地整地
主要在花萼山、赵家山、歪头山、老八合山、九盘石、龙池山等海拔均在1 600 m以上高山区域推广种植。万源地区重楼一般在秋冬季节栽培。首先翻耕田块,除去杂草及石块,然后翻晒1~2 d,最后施入腐熟农家肥30~45 t/hm2。平整土地,做厢,厢面宽1.4 m,沟宽40 cm,沟深30 cm[6]。
2.3 繁殖育苗
根茎繁殖是重楼常见的无性繁殖方法,技术可操作性强,易成活、见效快,育苗时间短。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进行繁殖育苗。将无病虫害的重楼地下茎切块,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带顶芽的切块直接到大田栽种,种植密度为27万~30万株/hm2;不带顶芽的切块按10 cm×10 cm行株距栽种于苗圃中。
2.4 田间管理
重楼喜荫蔽、怕强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为好。因此,出苗、移栽后,就要采取遮荫措施。遮荫方式有2种,即遮荫网和林下遮荫种植。在万源市,重楼人工栽培多采用林下种植,以经济林和重楼套种的方式,经济效益最佳。5月中、下旬对直播地进行间苗,同时查苗补缺。间苗前要先浇水,用竹篾撬苗,补苗时要浇定根水,充分利用小苗,保证全苗和足够的密度。
田块四周应开好排水沟。地上茎出苗前不宜浇水。重楼出苗后遇干旱应及时浇水,雨期注意排水。一般每年冬、春季各施肥1次。一般在12月上旬进行,选择晴天,施复合肥225~300 kg/hm2。翌年苗出齐后,施腐熟农家肥15.0~22.5 t/hm2;苗高3 cm时,追施复合肥300 kg/hm2。
2.5 病虫草害防治
重楼的生长过程中,应注意病虫害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重楼病害主要有叶枯病、根腐病、黑斑病等,其中,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可在发病初期用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根腐病主要为害地下茎,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生石灰水浇灌。虫害主要有地老虎、金龟子,为害根部,可在田间撒播敌百虫熏蒸或拌米糠、麸皮,诱杀。一般于9―10月进行中耕除草,立春前后,发现杂草应及时进行人工拔除。
2.6 采收加工
于10―11月进行采挖。采收前先清除杂草及枯枝残叶,用洁净的锄头先在畦旁开挖40 cm深的沟,顺序向前刨挖。采收后应及时运到室内摊开,避免曝晒。分级过筛除去须根,洗净后滤干。可直接晒干或阴干。
3 参考文献
[1] 李恒.重楼属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51-154.
[2] 袁宏伟.中药重楼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21):32.
[3] 海峰,赵越平,蒋永培.重楼属植物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1998,29(12):839-842.
[4] 苏泽春,王泽清,李兆光,等.云南重楼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15(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