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内部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业协会内部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业协会内部管理制度

行业协会内部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出口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现状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70%左右,并表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同时,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结构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动,虽然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仍然会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的较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但是技术密集的、较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和终端产品出口的比重也正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随着中小企业更好地掌握对外贸易的规律和趋势,逐步建立起外贸综合经营基础,大力增强对国际市场适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大幅度提高。

二、制约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因素

(一)制约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企业自身因素

1.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弱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出口的瓶颈。一般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内源融资,即企业将自己的积累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即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散资金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内源融资获得。

2.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采用家族式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满足企业经营要求的统一性和行为的一致性,还能节约管理费用,在中小企业初创期具有很大的适用性,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家族式的管理体制逐渐显现出它的弊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着其管理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其出口规模的扩大。

3.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强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而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大多采用“三来一补”,这使得企业只是发挥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忽视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即产品的市场研发与生产技术的改造。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水品低,大多不具备品牌优势,而且企业间也具有很高的同构性,这使得中小企业的产品缺乏竞争力。

(二)制约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客观因素

1.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政策体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日益适应于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基本要求,对外贸易的体制障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根本性消除。但是,目前仍有不利于中小企业出口的地方。外贸进出口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以后,对促进中小企业产品出口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目前从登记制手续上看仍然存在着不利于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地方。登记制的手续并不比审批制少,可以说基本上一样多,由于管理体制产生的高成本并没有得到有效削减。中小企业开展的进出口贸易往往具有品种多、规模小、计划性弱的特点,企业哪怕是为了不多的一点出口业务,也同样要跑多家政府管理部门,盖很多章,过去标准过严,手续繁杂,耗时费力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采取“挂靠经营”的方式进行对外贸易或跨国经营,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消极影响。

2.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综合实力较弱,在技术、信息等方面需要专业中介组织的社会化服务。中介组织是指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所、咨询公司、行业协会等等。目前我国的中介组织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总体实力不强,发展比较缓慢,且发展不平衡。第二,职能定位不到位,管理职责不清。第三,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第四,国家对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以上种种制约着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从而制约了中介机构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使得中小企业在出口方面缺乏来自社会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持。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发展。

3.国际上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制的逐步加强,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大为削弱。但是许多表面与国际贸易规则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开始盛行。这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劳工标准、环境标准、技术标准等对进口产品实施贸易限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能进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出口商品以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大多技术含量、档次不高,而新贸易保护主义中对劳工标准、技术标准的要求降低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劳动成本方面的优势,致使出口受到制约;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信息了解不准确,因此在应对措施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以致频频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

三、促进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出口竞争力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筹集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因此,中小企业应做到:第一,规范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而且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公司治理结构是决定企业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企业管理者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二,提高诚信意识,加强企业内部诚信体系建设,以良好的信誉立足于市场,赢得银行和市场的信赖。第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支持和信任,就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

2.深化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进行治理机制改革,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阶段的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首先要冲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合理实行分权。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领导者无法处理企业所有事务,此时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合理分权,采用合适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其次,企业应该建立标准的规章制度,可以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但是一定要有章可循。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企业领导者能对企业内部实行更有效的控制,尤其在成本呈现上升趋势的形势下,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并且使企业经营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促使中小企业尽快成为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和国际化经营需要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体。

3.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由于缺乏规模效益,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生产新、特、优产品获得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更多的接近市场和直接面对消费者,使产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对创新更具有适应性,大多数经营者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而且中小企业管理层少,技术效益高。中小企业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数量在全国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新技术材料、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小企业要利用这些优势,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树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二)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1.政府为中小企业出口贸易提供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

(1)加强对中小企业出口的宏观协调指导。围绕中小企业的出口和国际化经营,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和贸易政策。将中小企业纳入我国整个国际化战略体系之中,做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转移。

(2)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精简外贸审批及登记程序,使中小企业在出口贸易中节省时间和费用,更快更好地抓住商机。

(3)为中小企业出口提供融资服务。完善金融体制,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出口的金融机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融资问题;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作用,对中小企业出口提供信用担保;对办理中小企业出口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应给予政策上优惠和支持。

2.发挥行业协会及其他中介组织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同业竞争者的联合组织,它以维护协会成员的利益并实现行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价值理念,因此,行业协会可以较好地促进和维护自由、公平的竞争。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督,实现行业调控,为促进中小企业出口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

参考文献

[1]罗鹏,刘英侠,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问题的几点对策[J],现代商业,2007,8.

行业协会内部管理制度范文2

近年来,为加强和改进法律服务工作,省厅先后在全省开展了律师队伍集中教育整顿、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律师事务所规范建设年、公证岗位培训、基层法律服务队伍集中教育整顿等活动,对于提高法律服务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法律服务管理,改进法律服务行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次在全省开展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是省厅着眼于新形势对法律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着眼于法律服务工作自身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推进我省法律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并逐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的重要举措。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展和谐的法律服务关系,更好地服务于安徽跨越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法律服务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发挥好法律服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规范法律服务管理和法律服务执业行为,提高法律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法律服务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保障司法公正的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物质基础、夯实法治基础、加强司法保障、创新管理体制、培育文化基础。

(二)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保证法律服务工作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包括司法行政工作在内的整个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毫无疑问也是法律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所涵盖的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律服务工作的本质属性,深刻揭示了法律服务工作的特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必须大力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服务工作管理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执业理念和管理观念,切实纠正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意识形态在法律服务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保证法律服务工作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是发展和谐的法律服务关系,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现实需要。法律服务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性、社会性、群众性和专业性,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法律服务行风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法律服务队伍的形象,而且影响到司法行政全局工作的成效,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任。要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机关、对法治的信任感,就必须从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入手,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增强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为民的坚定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法律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四)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是加强司法行政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法律服务管理水平的具体举措。管理法律服务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这次开展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规范司法行政机关对法律服务工作的行政管理。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以这次活动为载体,通过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改进工作作风,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管理职责,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效能和为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服务的水平。同时要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研究法律服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逐步建立起加强法律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法律服务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二、把握重点,明确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

(一)要把握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的目标任务

年初“三长”会上,孙厅长在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的主题是“规范管理、诚信执业”。围绕这个主题,省厅印发的实施方案确定这次行风建设年活动的目标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诚信体系。诚信,是法律服务行业立业之基、兴业之道。完善法律服务诚信体系,目的就是加强对法律服务行业的社会监督,提高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失信成本,即如果失信,不仅会受到主管机关和行业协会的处罚,也会因此失掉客户,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使法律服务诚信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诚信信息得以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布。深入开展法律服务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法律服务诚信监管机制,努力使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诚信执业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管理。法律服务行风存在的问题多数是与管理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改进法律服务行风,必须要规范法律服务管理,包括规范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规范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和规范法律服务机构的内部管理。要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切实把司法行政机关对法律服务的行政管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使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法律服务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机构内部管理。

三是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不规范,是法律服务行风不正的突出表现,也是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行业反映强烈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法律服务行风建设中,必须加强对法律服务队伍的监督,规范其执业行为。要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意识,使违规违纪执业行为明显减少,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基本杜绝,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行业行风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四是进一步改善法律服务执业环境。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一方面取决于法律服务行业内部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整个社会是否具有适合的、能够促进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既要加强和规范管理,也要积极为法律服务机构执业做好服务工作,为法律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要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不断加大法律服务工作宣传力度,使法律服务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有明显的提高,使法律服务市场更加规范有序,法律服务执业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要把握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的重点内容

司法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和法律服务各个行业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行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司法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重点是要解决:不依法履行法律服务管理职责,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特别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不落实的问题;行业管理规范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律师行业重点是要解决:律师事务所自律性基础管理缺失,人员管理松散,制度约束混乱,对律师的执业行为、办案质量放任不管,放弃监督的问题;律师执业指导思想不端正,诚信服务意识淡薄,收费不服务或者服务不尽责、漠视当事人利益的问题;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压价争揽案源、不按规定项目收费或私自收案收费的问题;律师向司法人员请客送礼甚至行贿,办“关系案”、“金钱案”的问题;律师参与赌博、酗酒等不健康娱乐活动的问题。公证行业重点是要解决:公证处内部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的问题;不按标准收费,压价争揽业务、给付或变相给付回扣等不正当竞争的问题;超越业务范围、超越管辖办证的问题;随意简化办证程序、不注重办证质量的问题;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将公证员收入单纯与业务创收挂钩的问题。基层法律服务行业重点是要解决:基层法律服务所内部管理不规范,违反统一收案、统一委派、统一收费及财务专人管理制度,收费项目不公开,不按标准收费的问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私自收案收费、冒用律师名义办案,超越业务范围、执业区域办案,压价收费、搞不正当竞争,办案中诚信缺失、服务不尽责的问题。司法鉴定行业重点是要解决:收费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严重违反鉴定程序的问题;鉴定人违反法律规定、拒不出庭履行作证义务的问题;鉴定人私自接受委托、接受当事人吃请、违反保密和回避规定、不配合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等违反司法鉴定执业规则、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问题。

三、扎实推进,认真抓好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

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从3月份开始,到今年年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动员部署阶段,时间是3月上旬和中旬。以这次动员大会为标志,正式启动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会后,各市司法局要及时做好本次会议精神的学习传达工作,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使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行业协会法律服务管理人员深刻领会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此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内容和具体任务,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厅开展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的部署上来,增强参加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阶段是对照检查阶段,从3月下旬开始,到4月下旬结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思想发动的基础上,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和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要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所在岗位工作情况,认真查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执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要坚持开门评议,采取聘请法律服务行风监督员等形式,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公、检、法机关的监督作用。

第三阶段是集中整改阶段,从5月上旬开始,到11月中旬结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对照检查阶段清理和查摆出来的问题,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和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要认真进行汇总、分析,深刻剖析原因,并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有效地加以解决。要将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立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结合集中整改,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服务行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四阶段是考核验收阶段,从11月下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组织考核验收。各市司法局要按照要求,认真总结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于11月底前上报省厅。省厅将组织考核验收组,对各市行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于在法律服务行政执法质量被考核评议为不合格的市司法局,按照省厅有关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评优受奖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为加大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力度,省厅决定将开展行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列入市司法局局长2007年度重要工作报告的内容,进行重点考核评议。

四、强化措施,确保把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是今年省厅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到司法行政机关多个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以及全省1700多个法律服务机构、9000多名法律服务人员,涉及面广,持续时间一年;而且,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加强教育、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改善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工作任务比较重。近几年,司法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厅相继开展了多次专项活动,有关法律服务工作的专项活动也开展了数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坚决克服厌战情绪和疲沓心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实加强对行风建设年活动的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一是要加强领导。要把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作为今年全局性的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过问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加强指导、督促,抓好落实。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经常听取法律服务管理部门工作汇报,深入分析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认真研究解决的具体措施。法律服务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要坚持业务工作与行风建设并重,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指导、同检查、同落实。

二是要加强督查。省厅将建立厅领导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联系和督导制度,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也要建立相应的联系和督导制度,加强对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要对行风建设工作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组织专项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三是要强化责任。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和落实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工作的责任。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本地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工作负有组织、领导的责任,法律服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所管理的法律服务行业行风建设工作负有指导、督查的责任,法律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对本机构行风建设工作负有直接管理、监督的责任。行业协会按照行业管理的职责,承担对所属会员的管理责任。对在法律服务行风方面出现问题并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相关行业协会要依法严肃处理。

行业协会内部管理制度范文3

“四省五地担保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基本情况

上饶市、苏州市、杭州市、温州市和福安市各级政府对担保业发展高度重视,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注重制度创新、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上饶市:共有担保机构19家,其中市本级3家,县(市、区)16家,注册资金2.76亿元(其中政府资金1.38亿元),累计为1080户中小企业担保贷款7.33亿元,目前在保余额2.92亿元。2008年底新成立省、市、县(市、区)为总、分公司模式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 20 亿元。

苏州市:截至2008年底累计注册登记的担保公司192家,纳入经贸委备案管理的有71家,注册资金77亿。政府及国有资本参股的有15家,国有资本金投入累计14.5亿元,占注册资金的18.8%。71家担保公司中政府及国有控股的有9家。历年累计为20938家企业提供25360笔融资担保,担保总额达717亿元,其中担保额超过10亿元以上的担保公司有8家。

杭州市:截至2008年底担保机构有230家,加入担保协会的会员单位78家,其中,国有参股19家、纯民营担保机构53家、外商独资2家、互助型担保机构4家,总注册资本金为29.7亿元,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有7家。2008年共为3399家企业提供6490笔担保,总额达121.76亿元,受保企业新增销售总额144.31亿元,新增利税11.4亿元,新增就业3.08万人; 温州市:现有各类担保机构250多家,注册资本合计超过30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有的有4家,大部分注册资本在3000万左右,累计为27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担保额超过80亿元。

福安市:截至2008年底共有担保机构7家,注册资本9.22亿元,其中注册资金超过1亿元的有6家(注册资金最大恒实担保股份公司为3.09亿元),累计为500多家企业提供4000多笔贷款担保,担保总额近百亿元。仅2008年一年担保总额就达到51.62亿元,目前在保责任余额23.13亿元。

主要做法和经验

政府高度重视,信用担保体系日臻完善。福安市政府1999年开始就确定一名副市长牵头有关部门,成立了“福安市恒实担保有限公司筹备领导小组”,并协调福安市财政出资560万元,组建成立福安市恒实担保有限公司。杭州市政府为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成立了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和协调全市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的有关事项。最近,杭州市又针对国家银监局要求“各专业银行内部要设立小企业融资机构”的规定,组织人员专程赴北京向各家银行推介杭州投融资环境,争取各商业银行在杭州设立“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专营机构”。

在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各地政府普遍鼓励金融机构尽可能多地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投放量,并根据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增量给予奖励。为规避担保行业风险,福安、温州等地市政府均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相关政府部门各担保机构组成的担保联席会议,出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对担保行业的管理和监控,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四省五地中担保业发展好的地方,当地政府都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视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总量进行风险补偿,以降低担保公司的经营风险。

苏州市的主要做法:一是以担保机构新增担保额为基数,按1%给予补助,张家港、昆山按2%补贴。二是江苏省政府对2008年增资扩股的担保机构按增资额的6%给予补助。三是苏州市政府计划出资2亿元成立再担保专项基金,对担保公司进行再担保。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工作。政府引导担保企业组建担保行业协会,有效督促担保机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苏州市的担保协会成立后,通过行业自律、评比评选示范担保机构和优秀担保机构等活动,向银行和企业推荐了一批信誉好、运作规范的担保企业,为这些担保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突出市场运作方式、积极创新担保模式。各地对担保品种和担保方式积极开展创新。

一是“银园保”融资模式。代表性为上饶市推出的担保公司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商业银行建立“银园保”合作模式。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推荐园区内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并协助办理抵押登记等相关手续。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前审查和贷款。担保机构负责贷款担保及授信企业的贷后跟踪管理工作。

二是同行业互助担保模式。代表性为福安市围绕船舶、机电、农产品加工等三大优势产业,组建行业性担保公司,为行业内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担保服务。如恒实担保股份公司的164个股东均来自机电行业企业,其注册资本3.08亿元,2008年在保余额为10亿元。而其服务对象大部分为股东企业,这样便于了解情况相互监督,化解风险,多年来福安市的担保公司基本没出现代偿现象。

三是联合担保模式。代表性为杭州的地域间联合担保(即市区担保机构与县市担保机构之间联合担保),国有控股担保机构与民营担保机构联合担保,对大项目采取几家担保公司联保方式。

四是再担保模式。代表性为苏州市政府计划出资2亿元,由国有控股的国发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运作,对担保公司进行再担保。杭州市政府目前也在探索研究筹集专项资金对担保公司实行再担保。

五是“桥隧模式”。代表性为杭州市以企业股权为质押,落实反担保措施,在担保机构、银行和中小企业三方关系中导入第四方,包括风险投资或行业上下游企业。第四方事前以某种方式承诺,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而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时,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由第四方来购买企业股权,为企业注入现金流,偿还银行贷款,避免资金链断裂,保持企业的持续经营。

规范担保行业管理,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各地经贸委作为担保行业的业务管理部门均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担保业的管理工作。杭州市几年来走的是一条发展、整顿、规范、再发展路子,并在全国率开展对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已实行6年),每年对获得AAA级的担保机构给予表彰奖励。苏州、温州、上饶等地也都不同程度开展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温州市经贸委率先对辖区内的担保机构实施两证备案制,即登记备案(指工商登记)和营运备案(指与银行签订担保协议后到经贸委备案)目前两证齐全的担保公司已有40多家,经贸委定期将两证合格的担保公司以公告形式向社会披露,并向银行和企业推荐。

南平市担保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现状

截至2009年4月末,闽北山区南平市辖内10个县(市、区)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担保机构有183家,注册资金总额为26.4亿元。2007年以来共为3000余家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服务。2008年成立担保行业协会,现有会员30家。

存在的主要问题

担保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的成效不明显。目前由于担保行业准入门槛低,南平市在工商注册登记的担保机构数量居全省之首,但有开展担保业务的公司不多,2008年仅占8.3%,担保总量仅占全省的3%,担保公司平均注册资金不到1200万元,全省备案担保企业139家,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担保企业有49家,而南平市列入省上备案的担保企业仅22家,其中注册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的担保机构仅6家,超亿元担保机构仅1 家,主要为在沪的闽籍贸易企业开展承兑汇票担保业务。

商业银行与担保企业间的互利合作关系脆弱。由于担保公司管理经营状况良莠不齐,存在隐性风险,加上商业银行受各自上级行规定的制约,缺乏自主性,因此南平市各商业银行同担保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双方合作门槛偏高,表现在风险承担比例、放大倍数、保证金、利率标准等方面。大多数合作银行没有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担保机构共同承担风险,而担保机构所承担的是几乎全部的担保风险责任。四省五地的担保贷款资金的放大倍数一般都在5~8倍,有的甚至达10倍,而南平市大多在3~4倍。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担保机构设立后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的10%提取保证金,存入指定的商业银行,而南平市有的协作银行要求担保公司按注册资本的30%提取保证金,存入协作银行。且放贷银行执行的贷款利率上浮一般达20%~40%,有的甚至接近90%,不仅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增加了担保企业的经营风险。

经营管理失规范,导致担保市场不规范运作。据了解,南平市相当部分的担保机构没有根据《担保法》规定的经营范围正常开展业务,而多数正常开展业务的担保公司又没有按财政部[2001]77号文件要求规范运作,个别担保公司甚至没有按要求提取“两金”,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相当部分的担保公司名义上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而实际的服务对象却是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消费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担保服务产品品种少,运作方式简单。目前南平市在融资担保业务的品种方面比较单一,为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成为担保公司的主要业务品种,而承兑汇票担保仅占极小的比例,需要进一步去开拓、去创新。

促进欠发达地区规范、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

建立促进信用担保业规范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牵头,市经贸、财政、工商、人行、银监、各商业银行和主要信用担保机构组成。建立政府部门、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通报、考评与奖励制度。联系会议定期召开,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全市信用担保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促进信用担保机构有序健康发展的措施办法,以提高政、银、保之间互动、合作的成效。

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担保机构可由政府、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自然人等出资组建。市县两级在建立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创办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区域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不断扩大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规模,逐步实现各类担保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较为完善的担保体系。

努力形成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管与服务的合力。各级经贸、财政、工商、人行、银监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监管和服务职责,促进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对各类资本投资创办的担保机构,不分所有制性质、投资主体,一律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统一管理。

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各信用担保机构要建立科学严格的担保责任制度、代偿追偿责任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做到规范化、公开化和制度化。要严格担保操作程序,控制担保风险,做好担保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化解工作。同时,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登记、报表统计、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机制,按规定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风险准备金。

充分调动商业银行银保合作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金融机构信贷服务考评奖励规定和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精神,把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业务合作量纳入考核内容。各商业银行要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大局和培育银行优质企业客户的长远利益出发,取消与担保公司合作的资本起点限制,切实提高与担保机构合作的积极性。同时,商业银行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区别对待,主动对管理规范、信用好、实力强的担保公司放宽合作门槛,降低保证金存放比例、提高担保放大倍数(按5倍以上比率放大)、降低担保贷款的利率(视项目风险程度执行基准利率或利率上浮控制在20%以内)。

全面开展担保行业信用评级活动。由人民银行牵头负责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制度,组织有资质的专业资信评估机构开展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加强信用评级市场的监督管理,实行扶优汰劣,促进担保机构的发展。信用评级结果纳入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金融机构信贷审核的参考依据。金融机构对评上优良信用等级的担保机构提供贷款担保,在贷款指标上要给予倾斜,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

行业协会内部管理制度范文4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出口增长潜力表现强大,出口额占我国总出口额的七成左右。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内它们出口产品仍是以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的较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但近年这情况也出现一定的改变,例如以技术密集的、较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和终端产品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稳步上升。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中小企业如果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如熟悉和掌握对外贸易的规律和趋势、建立起良好的外贸综合经营基础等,再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国际贸易大环境的适应能力,它们在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将会大大的增强。

二、制约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因素

第一,制约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企业内在因素。

一是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弱。一是外源融资能力差,是指企业吸收其他外在资金并转为自己投资的能力不强。二是内源融资能力弱,也就是企业将自身利润转为企业再投资的资金较少;

二是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因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产品的生产依靠的还是以低劳力、密集型的生产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品牌效应,而且企业间产品的重复性较高,竞争恶劣,这都让中小企业的产品的竞争力被大大削弱。

三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有很多还是采用家族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中小企业创业的初期优势明显,例如可以减少管理费用的支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致性等。但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的中后期弊端渐显,严重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出口规模亦被限制。

第二,制约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外在因素。

一是出口贸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一职能定位、管理职责不明确;二发展缓慢,且不平衡,总体实力不强;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不规范。四国家对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有所欠缺。

二是出口贸易的政策体制不完善。一虽然我国外贸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变化重大,但就目前而言依然有很多对中小企业出口不利的地方;二外贸进出口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以后,对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种登记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促进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第一,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出口竞争力。

一是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企业进行治理机制的改革,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符合自己发展管理体制。一企业老板要有勇气打破家族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实行合理分权;二企业的管理应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建立起符合自己实际的规章制度。因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优势明显。

二是增强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一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增强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支持和信任,就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二提高企业诚信经营意识,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诚信体系建设,以信誉为本赢得银行和市场的信赖。三规范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与大企业相比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中小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进行技术的创新,生产一些新、特、优的产品。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艰难,大部分的经营者都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对技术创新都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层少,实施技术创新速度更快,所以近年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高新技术创新方面水平提高很快。中小企业要想树立自己的品牌优势,获取更大的效益,就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第二,发挥行业协会和政府的作用。

一是发挥行业协会及其他中介组织的作用。协会在实际中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督,对行业实行调控,从而维护企业间的自由公平、良性的竞争,为促进中小企业出口提供支持。

行业协会内部管理制度范文5

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其他改革的牵制作用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因此,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治理商业贿赂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等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管等制度。特别是要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及地区性封锁,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化市场体系,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经济的方式,从源头上根治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

要建立健全有效防范商业贿赂的相关制度。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及个人的信用管理制度、社会信用联合管理制度、会计制度和金融管理制度等。建设行业要加快制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坚决铲除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的生存土壤。总之,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对商业贿赂进行全方位治理,才能不断铲除商业贿赂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要深化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要深化投资体制、金融监管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等改革,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有效机制。通过改革和完善制度,有效防止决策失误、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积极推动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查处商业贿赂的协作机制。建立健全财会信用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完善的信用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法人及个人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实施企业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公示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重构我国会计监管体制,加大对公司、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防止因商业贿赂做假账行为。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内控机制,防范集体决策带来的“集体免责”风险。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企业自律,推动企业守法经营,公平竞争。制定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或者修改、完善现有的刑法规定。

经营者要加强自律建设和自查自纠工作。要加大对经济组织廉洁经营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使廉洁经营成为每一个经济组织经营理念、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打造健康的商业文化,树立以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健康进取、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国有资产出资人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监管和约束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综合运用行业管理措施和手段.依法加强对行业内经营组织的引导、监管和约束,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依法制定各种行业标准、行业行为规则,努力在行业内形成良好商业传统和惯例。加强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社会监督力量等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监督。

行业协会内部管理制度范文6

根据市效能办《**年**市直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蚌效能[**]2号)文件精神,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保持连续性,突出开创性,增强特色性”的要求,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全面落实市效能办提出的十四项工作任务,努力打造高效单位,建设和谐机关,奠定构建效能建设长效机制的基础。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职能关系,建立协调规范有序的内部管理、行政审批关系

1、按照一件事一个机构,职能相同或相近的机构要综合设置的原则,以及市编办职能配置的规定,积极协商市编办等单位,进一步明确内设机构职能和与其它单位的职能关联,并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重新核准人员编制数额。(责任部门:局效能办,有关科室)

2、进一步核准行政审批项目,并按要求做好跟踪落实、后续监管等工作,真正做到行政审批项目改到位、放到底。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落实好首席代表制和重点招商项目“绿色通道”制,对局里的招商项目实行局领导跟踪负责制。坚决落实“两次终结制、缺席默认制和超时默许制。落实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行政审批项目“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许可、限时完成”,不断完善并联审批、全程、市县联动等审批模式,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责任部门:局效能办、法规科、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有关科室)

3、进一步健全、认真落实效能建设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界定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科室、个人的目标责任,建立起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清楚、要求明确,彻底改变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等问题。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责任部门:局效能办,各科室)

二、深入推行政务公开,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围绕局项目审批、展会筹备、市场建设、运行监测、市场监管等内容,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做到内容合法、程序规范、形式简明、操作方便。绘制履行职能运行流程图,公开标准和程序。加快商务局网站建设,尽快将商务局工作职能、科室职责、近远期工作目标、办事流程、工作进展等内容全部推向网络。尽快建立起网上办事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网上互动、方便快捷的运转机制。(责任部门:中心窗口,各科室)

三、培育和规范各类行业协会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根据商务局工作职能,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建立相关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好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的功能。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管,严禁借指导监管之机乱用行政职权、乱作为。(责任部门:有关科室)

四、加强对效能建设活动的监督检查。

局效能办按照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文件要求,结合局工作实际,定期对局效能建设活动进行检查,定期公布检查情况。对违反机关效能建设要求的人和事,按照市效能建设有关文件要求和局里规章制度,及时进行严肃认真的查处。局效能办还将根据各业务科室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效能监督。对重大活动进行前置监督检查。对局里出台的部门规范性文件,督促其及时与市法制办联系,进行前置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