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服务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服务发展规划范文1
今年2月9日,《邮政行业快递服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这也是国内快递业诞生近三十年来,国家第一次将快递服务纳入整个邮政行业发展规划之中。与快递刚刚起步时的一张桌子、几部电话相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不但成就了国内几家大型快递企业,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快递服务与社会各个层面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当然,能将快递服务纳入邮政行业“十二五”规划,与一部法律不无关系,那就是《邮政法》。这部历经十余年、在修改过程中曾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但最终于2009年4月24日通过表决的法律,将快递服务正式纳入了邮政业。不能不说,除了国家层面的因素外,快递这个新兴行业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和广阔前景是毫无疑问的。而这个结果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快递业的发展格局。
民营快递的巨变
撇开国企、外资,民营快递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而且对整个快递业的影响将越来越来大。走在国内民营快递业前列的如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企业都致力于成为民族快递品牌。但是,理想归理想,现实的情况是这些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依然不能满足巨大的快递消费需求。也就是说,整个快递市场依然需求旺盛。正因为如此,先前发端于华南的一些快递物流企业挥师东进,或者北进乃至进军全国快递市场。当然,这些企业中,有的已经夭折了,如DDS。另外,2009年10月悄然进军华东市场的广东龙邦物流也于日前黯然退出。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也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而另外一些仍在坚持或者野心更大。
2010年1月6日,依靠到付、代收货款、港澳台代买货三项拳头和加盟、模式推进全国网络的鑫飞鸿快递将总部“落户”上海。鑫飞鸿快递目前有员工12000多人,日揽收快件达17万票,网络遍布除以外的全国省会(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并将网络延伸至香港、澳门和台湾。仅仅四个月之后的2010年5月23日,于1994年12月30日在广东惠州成立的亚风速递也将总部迁到了上海。亚风速递经过16年的发展,网络已经覆盖大陆主要沿海地区城市,拥有200多个网点,3000余名员工。
毋庸置疑,上述两家快递企业将总部迁到上海,都有一个目的:进军华东快递市场。虽然他们都发端于快递业繁荣的广东省,而且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良好。但是,随着《邮政法》的颁布实施,他们抓住机遇,放眼快递业发展的全国视野,寻求更大的发展。
另外,同样发端于华南的港中能达和速尔物流也准备以上海为据点进军华东乃至全国市场。2002年8月组建速递网络的港中能达快递和2006年6月才开始营运的速尔物流虽然都有着清淅的市场定位,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颇费周折。
然而,无论如何,以上信息表明,《邮政法》颁布实施一年来,国内快递业活跃,“发展”二字深入人心。从仅有市场地位,到有了法律地位,所有的快递企业都把精力放到了企业的成长、改革和发展上。尤其是国内各大型快递企业,他们对于国家邮政局开展的《快递服务》达标和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工作莫不热烈欢迎。作为全国网络型快递企业,这种规范化的管理活动,不仅为他们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更重要的是,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快递业未来之希望。
国家邮政局发展规划为指引
然而,我们离民族快递品牌有多远呢?让我们回到《邮政行业快递服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来。与这个规划相呼应,国内各快递企业也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
以实现“中国人的快递”为奋斗目标的圆通速递则提出,到2010年发展成为国内大型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网络型快递企业,并完成集团公司的组建;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创造相应的条件,争取成功上市,同时为社会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实现业务收入跨入百亿企业行列,使圆通成为具有国内较大影响力的快递企业集团。同时,圆通还计划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使圆通成为具有国际较大影响力的快递跨国集团公司。申通快递提出,以国际化的视角和专业化的战略思维转变发展模式,做优、做强、做大;同时,积极准备,选择时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快递市场的竞争。韵达快运则提出,未来五年内,将把整体服务质量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力求给客户提供最快速准确可靠的综合物流服务,力求做到快递服务区域无盲区无超区。中通速递提出要立足国内,走向国际,力争上市,力求从同质化服务向差异化服务转变;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变;从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转变;从加盟制向直营+加盟网络体制转变;从国内快递向国际快递拓展。
而对于整个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局长马军胜在2010年1月19日至21日召开的国家邮政局工作会议上表示,未来五年,我国将进入快递业务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到2015年,将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形成便捷高效、安全有序、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快递服务体系,使快递业务能够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成为新型的战略业。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快递发展阶段性战略目标。
也正是这个目标,让国内一些大型快递企业在发展道路上加快了步伐。如圆通速递与IB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申通等快递企业要么大力投资建设转运中心,要么加快网点铺设。而另外一些“很差钱”的企业则通过兼并收购或被兼并收购谋求更大的发展,如天天快递、汇通快递等。
各地快递行业发展有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旨在促进区域快递服务发展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09―201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10-2014年)》已经。而另外一部力促环渤海经济圈中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快递业务协同发展的区域规划《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10-2014年)也于日前通过评审,也将于近期。我们相信,有了这三个区域的快递服务发展规划,将更好地促进区域快递服务的发展,并实现全国联动和协同发展。快递业较为发达的江苏和上海也先后制定并了《江苏省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09-2015)》和《上海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09-2013年)》。
企业服务发展规划范文2
一、主要目标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服务业税收总收入增长15%以上。推进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311”工程,即全年新开工10亿元项目3个,亿元项目10个,5000万元项目10个;实现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000万美元,内资实际到账20亿元。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10家,新增限上企业20家,服务业重点企业15家,纳税过千万服务业企业10家,实现服务业企业发展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二、工作重点
1、规划引导,加快集聚
按照《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及《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求,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积极打造“一主、两圈、三区、四片”服务业功能区域,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特色板块集聚。
一主:镇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释放发展潜能,致力打造服务业发展的主阵地。要加快城东新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城市综合体,积极发展文化旅游、金融商务、楼宇经济、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服务业,做大主城区服务业经济总量,提高服务业占比和贡献份额。
两圈: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北海商圈优势,完善北海商圈组织体系,编制商务服务业集聚区规划,进一步提升业态、扩大规模、增加人气、创建品牌。规划建设城东新商圈,加快建设世贸广场,着力打造盐河两岸商贸区,积极推进盐河以东服务业项目建设,完善新区功能和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城市形象。
三区: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菱塘光电科技园区作为生产型服务业的主要载体,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经济开发区着力建设科研服务、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四中心”,推进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彰显产业优势和特色,打造“政产学研金”综合示范区。城南经济新区倾力打造软件信息、汽车市场、专业物流、总部经济“四园”,加快形成城市新区、副中心。菱塘光电科技园区,结合“区镇合一”新体系,规划发展民俗生态旅游、光电科技、灯具市场、现代商贸“四重点”,争创新型示范镇、高新产业区。
四片:三垛、临泽、卸甲、界首四个中心镇作为服务业特色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结合《集镇总体规划》的修编,编制服务业专项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要根据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差别化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专业市场、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等,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争创全国或省级中心镇。其他乡镇结合城镇功能配套和民生工程,加快建设生活业项目,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突出“四重”,做大培强
(1)狠抓重点产业。继续加大旅游业、文化产业、商贸流通、现代物流和软件信息服务业推进力度,力求五大重点产业在规模、业态、项目上有新突破。旅游业。加快清水潭旅游度假区、神居山文化旅游度假区、界首芦苇荡景区等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提升景区形象;借助菱塘乡全省最美乡村称号和有关乡镇的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年内开工建设1-2个乡村旅游景点;积极组织景点创A、宾馆创星、旅行社创强、导游创佳等活动,推动盂城驿创国家3A景区,全年争创五星饭店1家,开通至豪华游轮游和湖水上游览线,实现年接待游客达350万人次。文化产业。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艺术品生产业、广告创意业等重点产业,积极招引文化产业项目2个。商贸流通业。整合提升北海商圈业态,培育商贸集聚区;积极打造城市新商圈,世贸国际购物中心年内竣工开业;开工建设镇五星级大酒店及商业综合体,加快引进大型连锁超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培育尚程国际家俱城、苏中农贸城、汽车城、灯具科技城等大型专业市场成市旺市,培育年营业额过10亿元专业市场1家,过5亿元2家;调整提升盂城路、琵琶路、府前街等特色商业街商业业态,大力引进名企、名店、名牌、名品,鼓励特色化、品牌化、连锁化经营。健全社区市场体系,完善便民商业网点,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增加服务功能。现代物流业。着力推进港口物流、应急物流、冷链物流、综合物流、特色物流园区建设,力促向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努力提高税收贡献份额,争创省、市级服务业物流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推进开发区10万平方米科技综合体项目竣工运营,睿诚科技争创省级工业设计示范中心;加快建设城南新区软件产业园;进一步发挥灯具质检中心和中国路灯网的科技信息平台作用,加快推进菱塘光电产业园的交通信号灯产业向物联网智能交通产业转型;大力推进大型制造业开展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积极实施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社区等数字化示范工程,打造“数字”。金融业。加快引进射阳农商行、常熟农商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等一批金融分支机构落户,全年新增信贷投放36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现价增长15%以上。健康服务业。贯彻落实《市关于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整合现有制药业、医疗器械制造、中医药等城乡健康养老资源,培育竞争力较强、附加值较高的健康服务产业
链;市社会福利中心建成运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开发集养老、健康、休闲于一体的养老地产,健康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促进健康服务业与文化旅游、商务商贸和金融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房地产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总部经济、旅游地产、养老健康地产等楼宇经济项目。
(2)培育重点企业。制定出台《市服务业龙头企业认定办法》,加大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力度,设立服务业纳税十强企业奖。实行一企一策,重点培育物流、旅游、商贸、金融、科技研发、软件信息等行业服务业龙头企业;建立完善限上企业和重点企业数据库,继续推进服务业限上企业和重点企业的申报认定工作,限上企业和重点企业数增长20%以上。
(3)推进重点项目。全年实施“311”服务业重大项目工程,加快推进澳洋金属物流、镇五星级宾馆及城市综合体、神居山文化旅游度假区3个10亿元项目建设,确保年内5000万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开工率90%以上。继续组织招商引资活动,组织专题产业招商4次以上,力争落户大型连锁超市、城市综合体、文化旅游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
(4)建设重点集聚区。按照《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着力培育建设物流、旅游、商贸、软件信息、专业市场等服务业集聚区,积极组织专业市场、研发中心、物流园区、旅游度假区申报省级和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3、创建品牌,提档晋级
编制全市服务业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服务业品牌的储备和培育机制,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鼓励服务业企业引进先进服务技术、服务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模式,创新服务产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改革创新,加大品牌建设,积极争创服务业领域的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市级知名商标,保护修缮老字号名店。年内积极争创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组织申报现代服务业示范区1家、服务业集聚区2家,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10家。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完善服务业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五大重点产业指挥部季度例会和服务业经济运行季度监测分析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督查推进职能,强化组织力量,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完善乡镇、园区服务业机构,明确配备专职助理(主任)和统计人员;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网络,扎实做好服务业统计月报工作;不断完善限上企业和重点企业联网直报系统,形成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整体推进机制。
2、加强规划引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规划调整,组织修编《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完善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商贸流通、软件信息等重点产业规划。推进乡镇、园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三大园区以及中心镇要编制专项服务业发展规划,一般乡镇要将服务业发展规划纳入到乡镇规划修编文本中,形成“总体规划引领、产业规划支撑、专项规划覆盖”的服务业规划体系,引领全市服务业融合发展、集聚发展、特色发展。
3、加强政策扶持。制定《关于促进服务业企业提档晋级的实施意见》,加大对服务业项目税费、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对招商落户的重大服务业项目和企业的要素供给,实行“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差别化扶持;降低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门槛,提高奖励额度,培育骨干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助推全市服务业发展转型升级。提高年度服务业先进单位奖励标准,进一步调动做好服务业工作的积极性。
4、加强招商引资。精心筛选包装2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编制服务业招商活动手册,加强推介。五大重点产业指挥部和各乡镇、园区要围绕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组织小分队赴外开展服务业招商活动,面对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实力名企,实行敲门招商、定点招商,大力引进龙头型、旗舰型服务业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全年新签约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企业服务发展规划范文3
■重工业主导型城市发展特点与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经验借鉴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集中了大批重工业主导型城市,典型城市如抚顺、辽阳、鞍山-本溪、大庆、唐山、淄博、太原和攀枝花等。它们依托本地丰富的煤炭、石油、金属等矿产资源,在历史上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对资源的持续开发,重工业主导型城市也面临着资源供给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环境压力大等多重危机。
重工业主导型城市编制“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应围绕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以技术为依托,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产业内部调整,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再加工,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三是第一产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走生态工业之路。
■轻工业主导型城市发展特点与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经验借鉴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橡胶、造纸、塑料、电子元器件、家居用品和家用电器等多个行业。轻工业具有“拉动内需,扩大出口,支撑就业,服务三农”的特征,对保障民生、扩大内需、维护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份的轻工业在其工业结构中占居主导地位。我国轻工业主导型城市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技术创新能力仍需加强,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环境压力大等方面,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
轻工业主导型城市编制“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应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企业间形成绿色供应链,构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清洁型工业。
■资源衰退型城市发展特点与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经验借鉴
2013年《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范围涉及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资源衰退型城市67个。资源衰退型城市的发展基础涉及到煤炭、森工、石油、金属等各类资源,共性特点为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处于起步阶段,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能力弱,创新水平低,进一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支撑保障能力不足,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
资源衰退型城市编制“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可以园区循环化改造为抓手,通过对资源的有序开发、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同时依托资源型城市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多元发展和优化升级,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同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高科技服务型城市发展特点与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经验借鉴
企业服务发展规划范文4
昨天,我们发改委全体同志认真听取了市委孙书记的工作报告,大家感触很深,启发很大,一致表示要以本次会议为动力,进一步在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上狠下功夫,解放思想谋跨越,凝心聚力促发展。具体要做到四大创新:
一、要创新合作联动机制,科学制订发展规划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当今经济建设的主旋律,是桥港时代、沿江沿海开发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建立健全“发改委牵头,部门配合和部门负责,发改委参与”等规划编制整体联动机制,拓展思维,与时俱进,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统筹考虑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各类规划,进一步完善沿江沿海及大桥大港的区域规划。要以国务院最新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契机,集中精力做好沿海板块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布局好临港产业,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要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海域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积极参与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要抓紧启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以科学规划来推动科学发展。
二、要创新产业壮大机制,认真落实产业规划
“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今年国家、省和南通市陆续出台了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们发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牵头组织编制了《*市关于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工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市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下一步,我们发改委将迅速贯彻落实好“一个意见、规划”,将意见和规划中的各项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凝心聚力发展好电子信息、船舶与重大装备、电力能源、临港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和医药与精细化工、电动工具、精密机械、纺织等四大支柱产业。以全新的产业调整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强有力的发展后劲应对当前的一切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与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计划盘子,争取更多的资金扶持。要进一步加大已获中央扶持资金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力争早日见效。
三、要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激发内在动力
创新体制机制,能决定一个部门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工作中,我们发改委将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的总要求下,以全新的工作思路全面激发内在工作动力,进一步完善和严格落实市重特大项目挂钩制度、现场办公制度、重点项目推进市长会办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到“一个确保、两个加大、三个提高”。一个确保:就是紧抓全市年初计划干实劲,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两个加大:加大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加大扶优扶强的工作力度。全面落实“222”培大扶强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新培育亿元企业200家以上,10亿元企业20家以上,百亿元企业2家以上。三个提高:一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强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强化节能减排,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二是提高项目建设成效。优化规划引导、优化项目准入、优化绩效管理,加速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优秀企业、优质项目集中;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全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发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要创新高效服务机制,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企业服务发展规划范文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产业集中、发展集约、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要求,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布局合理化
、产业发展集聚化,全面提升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科学定位。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纳入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和园区发展相衔接科学确定各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明确空间布局、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引导和管理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优质社会资本投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做大产业规模,带动产业升级,提高集聚区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盘活存量,集约发展。结合城区扩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和高新区、科技产业园、新区、新区扩容升级,在现有区域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尽量利用存量土地和现有废旧厂房,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过服务业的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实现服务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打造特色,有序推进。立足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努力挖掘和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以先进完备的设施和全面快捷的服务,营造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纳入规划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按照建设和成熟程度,实行分类指导、分批实施、梯度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
经过努力,到“十二五”期末,建成国家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2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5家,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10家。集聚区项目投入占全区服务业投入总量的7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80%以上,引领和辐射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四、发展重点
按照“重在培育、示范带动”的要求,重点推进七大类18个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培育树立一批示范典型,促进竞相发展。
商务服务集聚区:以城区经济为核心,以金融、会展、咨询、广告、中介等活动为主体,以商务楼、展示中心为载体,与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相配套,重点优化提升高新区中央活动区、建设路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中国家纺网销村,规划推进城东新区中央活动区、高新区金融港,形成城市经济繁荣、企总部集中、发展环境一流的商务服务业集聚区。
现代物流集聚区:充分发挥交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优势,重点在沿江、沿海、空港、铁路、公路等交枢纽和道口节点以及专业、商贸市场附近,培育、构建物流园区,形成社会化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货代、信息等现代物流集中区域。加快推进供销物流园、平潮汇晟建材物流园、空港产园,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和湾港口物流基地,形成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物流业集聚区。
软件和服务外包集聚区:以高新区为依托,以技术研发、信息网络、软件研发为主体,推进桑夏软件园设,吸引研发设计和软件企业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入驻,形成软件和服务外包集聚区。科技服务集聚区:以科技创业为重点,以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孵化器为载体,集技术检测、技术推广、技术研究与试验、技术成果转等功能于一体,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重点提升东大科创园,加快建设高新区大学科技园,推进高新区以内涵式发展和创新驱动为特征的“二次创业”。
文化创意集聚区:以家纺创意设计、建筑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为主体,加快规划建设中国家纺创意村,打造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文化创意集聚区。
生态旅游休闲集聚区:以我区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升级开沙岛旅游度假区,规划开发余西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加快启动进鲜港生态园和城市生态林风景区规划与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具有观光、休闲、商务、会议、培训、疗养等综合功能的特色旅游区。
市场与商贸集聚区:以专业化分工为特征,集中销售专业产品,推进产业升级,着力打造家纺城龙头带动型市场,优化提升东大商贸市场群,拉动我区商贸流、专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认定条件
(一)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按照省发改委《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发改服务发〔〕52号)、《关于印发〈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知》(发改服务发〔〕280号)文件精神,申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须经过1-2年培育期,由市发改委组织专家论证,经审核后,上报省发改委认定。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标准如下:
1、有园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边界清晰,形态突出,目标明确;
2、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能够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融资、合作交流、人才培训、信息管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
3、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实行统一管理,一站式服务;
4、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对过中心城市主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老建筑保护性开发等利用城市存量资产开发的园区,可适当降低标准;
5、经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批准或经省发改委批复园区发展规划,并已列入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二)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按照市发改委《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精神,申报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须经过1-2年培育期,由区发改委组织专家论证,经审核后,上报市发改委认定。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标准如下:
1、有园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边界清晰、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目标明确;
2、有公共管理服务体系,能够为入园企业提供投融资、合作交流、人才培训、信息管理、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
3、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实行统一管理,一站式服务;
4、有一定规模,建筑面积一般在1万平方米以上,入驻企业不少于20家,对过主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老建筑保护性开发等利用城市存量资产开发的园区,可适当降低标准;
5、经市发改委批复园区产业发展规划。
(三)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按照我区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参照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现明确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标准如下:
1、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必须有明晰的产业布局和空间规划;
2、利用旧城改造、“退二进三”等存量土地以及老建筑保护性开发形成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可直接认定;
3、集聚区入驻企业15家以上,吸纳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规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较为完善,具有一定公共服务功能;
4、按照市场整合、运作先进、功能完善等基本要求,能形成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区域;
5、已经省、市批准的软件、物流等其他园区,可直接认定。
六、支持政策
1、对当年认定的区级、市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对当年认定的市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分别奖励20万元、30万元;在当年认定的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对于产业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业绩显著,在全区同类集聚区中名列前茅,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经区发改委组织论证,由区政府认定为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奖励10万元。
2、凡是入驻服务业集聚区,符合集聚区功能定位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房地产项目除外),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可优先列入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实行“一事一议”的优惠政策。
3、新入驻服务业集聚区、符合产业指导目录的企业,建设完成后第一年度纳税额达到100万元(含100万元)-300万元的,当年给予企业10万元奖励;年度纳税额达到300万元(含300万元)-500万元的,当年给予企业20万元奖励;年度纳税额超过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的,当年给予企业30万元奖励。
4、对集聚区内符合国家、省、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方向的项目,优先予以推荐申报;列入国家、省、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计划的项目,区级引导资金按1:0.5的比例配套补助。
七、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协调。区发改委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牵头部门,要会同经信委、商务局、科技局、文广新局、规划分局等相关部门规划、指导集聚区的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各镇区园人民政府(管委会)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责任单位,要加强集聚区内的统一管理,注重即期、着眼长期,按照集聚区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项目,加强运行管理。区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合力。
2、注重规划引导。坚持科学规划,强化分类指导。区发改委要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合理确定集聚区发展的布局形态和功能定位,抓紧制定规划建设类集聚区实施办法和建设方案,引导培育发展类集聚区资源有效配置和集约利用,加快优化提升类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在全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行业垄断,降低准入门槛,实行非禁即入,营造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环境。抓住国际服务业资本加速转移和服务业外包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创新服务业发展的实践区,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集聚区的层次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企业服务发展规划范文6
论文摘要:试图探究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间缺口及对研发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对中关村研发人员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不同职业时期的不同职业需求,尤其是深受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之间缺口影响的人,其工作满意程度取决于职业阶段。因此,为了提高研发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应针对其职业需求提出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
0引言
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其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价值更加凸显。研发活动被广泛地认可为是一种创造竞争优势和支撑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研发人员为代表的知识员工越来越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性因素。随着企业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能够吸引并保留研发人员的能力越发重要。但是,与高教育水平和知识水平相伴随的是其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偏好以及高成就导向,研发人员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普通员工回。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核心人力资源之一的研发人员的流动性比整体产业水平更高,是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留住研发人员,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上海信息产业146家企业技术开发人员的网上定向抽样调查结果表明,91.43%的被调查者希望流动。
Leavitt认为,缺乏职业发展机遇是导致研发人员流失的主要因素。现实中,大量研发人员碰到技术发展瓶颈,阻碍其在岗位上有效工作和顺利发展个人职业生涯,工作满意度降低。Leavitt(1996)还认为,即使没有高薪,采用适宜职业发展规划的公司也有能力提升内部工作满意度。不过,职业需求的重要性和动机会随人、环境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需要深入客观地了解研发人员职业需求,并针对其提出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
1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1.1不同生涯阶段的职业需求
Super(1976)认为,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情、状态的连续进展,综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个人对工作的贡献而呈现独特的自我发展形式同。虽然员工为企业服务能提升个人潜力,但是个人会有特殊的职业关注、待着手的发展任务和想要克服的个人挑战。因此,员工是否愿意留在企业,取决于企业是否采取具体的满足个人职业需求的措施。Super(1957)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期、探索期、确立期、维持期和脱离期5个阶段。后4个阶段是在正式进入职业之后,随着职业不同阶段角色和工作内容的变化,员工的心理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在探索期,建立职业自我意识,确保自己工作表现优秀,有效地为企业做出贡献;在维持期,保持以前建立的基础和现有表现的同时找到更多工作和发展机会;在脱离期,大多数员工随着退休年龄临近,责任感开始减弱,只关心怎样成功完成职业目标,在准备退休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表现水平。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l:在不同生涯阶段,研发人员对其职业需求有不同看法。
1.2职业发展规划与工作满意度
持续的员工职业开发经常被企业当作一种积极的投资,而且能够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C0rder0等(1994)也发现,满足科技人员期望的发展机遇会提高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㈣。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研发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对其工作满意度有积极影响。
1.3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间差距与工作满意度
然而,让很多专业人员失望的是,现有管理政策没能理解他们的需求,更未能与他们作为专业人员的期望相融合,而缺乏对期望足够的理解与他们对职业方向的不满意度有密切联系。这种与抱负相匹配的规划很明显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是否留在某一企业或寻找第二就业单位的决定㈣。如果员工认为职业规划的投入是徒劳的、不能产生实际利益或无法存活下去,那么不管企业提供和主动追求的职业发展实践是什么,这整个过程都会是完全无效的。而通过准备适当的职业发展规划来满足未达成的需求,企业有能力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或提前有所预测。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研发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对其工作满意度有消极影响。
1.4不同生涯阶段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需求间差距
在确立期,研发人员希望稳步前进,关注职业需求与职业发展规划间的协调水平;这种协调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整体的工作满意度。相比之下,那些在探索期、维持期和脱离期的人,或者是新人,或者是保持早先地位的人,再或者是为退休做准备的人,他们不会更多地关注职业需求与职业发展规划问的协调水平。所以,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更大程度地是影响确立期。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不同生涯阶段对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间差距的影响不同。
2研究设计
2.1调查对象
中关村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和先驱,从“两通”、“两海”到联想、方正、四通,再到新浪、搜狐、网易;从电子产品到电脑一条龙,再到多层次综合性软件园,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典范,是全国科技人员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本文选择中关村研发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2.2测量方法与工具
(1)职业生涯阶段。职业生涯阶段的可操作性定义包括:Super(1957)的成人模式包含的四个阶段、任期理论、年龄理论。采用年龄代表职业生涯阶段与Super(1957)的模式采取的方法相似。Weeks等(1999)认为,由于年龄能被测量得非常准确,使得测量年龄与关注职业阶段其它方面的测量相比,有足够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对研发人员而言,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并进而提升职业生涯阶段。将样本分解成Cr0n(1984)职业生涯阶段分类中的四个年龄组,即小于等于30岁为探索期,30至45岁为确立期,46至65岁为维持期,大于等于66岁为脱离期。
(2)职业需求。职业需求被定义为:个人对职业目标、任务和挑战等的个人需求;随着职业生涯阶段的变化而变化。Chen,Chang和Yeh(2003)对应于多种职业生涯阶段的多种主要的职业需求,为测量这些职业需求开发了一个量表,为被试提供一个从“强烈不同意”到“强烈同意”的五点线性反应等级,内部一致信度(系数)为0.737。
(3)职业发展规划。基于研发人员的职业需求,职业发展规划被分为三类:面向目标的职业发展规划,面向任务的职业发展规划和面向挑战的职业发展规划。Ivance—vich和Glueck(1989)开发出测量具有前瞻性的职业发展规划量表,为被试提供一个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的五点线型反应等级,内部一致信度(d系数)为0.856。
(4)职业发展规划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职业发展规划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被界定为研发人员的职业需求与其对公司采用的职业发展规划的意识水平的差异。通过从平均的职业需求值中抽象出职业发展规划的意识值来测量二者之间的差距。
(5)工作满意度。Gregs0n(1987)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对一个人工作或经验评估得出的积极情感状态。工作满意度的准度主要包括:工资、工作本身、提升、主管监督以及同事。来自Smith等(1969)描述工作的30个项目指标。Chen,Chang和Yeh(2003)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项目,评价被试对以下目前工作方面的满意水平:①工作内容;②监督;③同事关系;④晋升的机会;⑤薪资;⑥对所在组织的满意水平,提供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的五点线型反应等级。这六个项目的加总平均分即工作满意分数,内部一致信度(仅系数)为0.920。
2.3抽样与调查方法
由于研发人员工作非常繁忙,为提高被调查者的配合度,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混合抽样方法,由在中关村若干家重要高新企业工作的朋友在其同事、同行中帮忙发放,采用电子邮件调查与现场纸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整个问卷征集过程持续了较长时间,避免因时间急迫而造成无效问卷或样本数量不足。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83份,回收率为95.7%;虽然收回的问卷中较少存在不看题目就填的现象,但仍按以下原则剔除无效问卷:(1)有规律填写,如整套问卷要么选3,要么选5;(2)由同一发放者发放且回收后发现答案几乎完全相同者。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64份,有效回收率为95.0%。
3实证结果
3.1量表信度分析
本研究所用量表均为被较多研究者使用过的量表,效度较高,此处不再重复测量。为检查测量工具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反映被测特征真实程度,本研究进行了信度检验。信度有外在信度和内在信度两类。在“多选项量表”(Multiple Item Scales)中,内在信度特别重要。Cr0nbach仅系数是应用最广泛的检验问卷内在信度的指标之一。
职业需求量表按职业生涯阶段划分为探索期、确立期、维持期和脱离期四个分量表,其信度系数分别为0.713,0.801,0.753和0.869,四个阶段的职业发展规划分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01,0.790,0.739和0.812,工作满意度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648,基本满足统计分析要求。分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70以上,0.60至0.70之间亦可接受。
3.2职业生涯阶段分布
被调查者中,处于职业生涯探索期的占58.4%,处于确立期的占38.4%,处于维持期的占10.2%,处于脱离期的仅占3.0%。
3.3假设验证
本研究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单一主效应分析等结果来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
3.3.1不同生涯阶段研发人员职业需求不同
首先运用SPSS的Mean过程,检验不同职业阶段上的不同职业需求的均数。结果如表1所示,职业需求随着职业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以职业目标需求为例:确立期(4.353)>探索期(4.271)>脱离期(4.103)>维持期(3.839)。而且在同一职业生涯阶段,各种需求之间也存在差异,以探索期为例,任务需求(4.531)>目标需求(4.271)>挑战需求(4.193)。
Mean过程还不足以肯定地说明不同生涯阶段研发人员的职业需求会出现明显不同,为了进一步说明,需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职业阶段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区分度和相互影响程度,以及职业阶段和职业生涯的单一主效应(见表2)。
从表2可知,不同生涯阶段的职业需求存在显著差异(F=14.083,P=0.001),同时不同职业需求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F=18.93l,P=0.001)。这就证实:研发人员在不同职业阶段有不同的职业需求。同时生涯阶段和生涯需求相互影响,且这种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F=2.275,/P=0.031)。为了区分是单一成分产生的影响还是交互效应产生的影响,需进行单一主效应分析,结果证实,在不同生涯阶段,研发人员有不同的职业需求;也可以说明:不同生涯阶段研发人员对于三种不同的职业需求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假设1成立。
3.3.2目前研发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对其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不显著
为了研究职业发展规划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对二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职业发展规划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并没有统计意义,所以,假设2不成立。这与Schein(1978)的研究结论一致,即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创造力和长期组织效率这一说法仍存在争议。
3.3.3职业发展规划与各职业需求间差距与工作满意度显著负相关
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与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职业发展规划与各职业需求之间差距与工作满意度都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假设3成立。
3.3.4不同生涯阶段对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间差距有不同影响
职业阶段能否缓和来自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对工作满意度形成的直接负面影响,即不同职业阶段是否对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问差距带来不同影响,需通过方差分析进行验证(见表5)。
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与生涯阶段间的交互作用对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影响。为了证实生涯阶段对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间差距的影响,需进行单一主效应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问的差距在不同生涯阶段具有显著意义,既不同生涯阶段对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有不同影响。因此,假设4也被证实。
4结论与讨论
4.1研究结论
本文以北京中关村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回顾,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检验假设,得出结论;通过抽样回访探讨结论的可能原因,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启示。
(1)不同生涯阶段职业需求不同。研发人员在不同职业阶段会有不同的职业需求:确立期最高,其次是探索期,维持期最低,脱离期较低。具体而言,研发人员对任务需求更加关注,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在上述四个职业阶段都高于其他需求,其次是目标需求,最后是挑战需求。这主要是因为在工作岗位上必须先要完成工作任务,所以职业任务需求是最基本的。只有经历了任务需求阶段,才能达到目标需求层次;等达到职业目标,就开始进一步规划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形成挑战。
(2)职业生涯规划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大。通过回访被调查者发现,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工作满意度并不单单依赖于企业所采取的职业生涯规划,即使企业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做得很好,但是研发人员对工作并不喜欢,可能满意度还是低。事实上,研发工作具有高挑战性,研发人员总是高度敏锐并且繁忙,工作压力巨大是其普遍遇到的问题;长此以往,可能会产生厌倦心理。另一方面,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普遍开展得不尽如人意。
(3)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间的差距对工作满意度有负面影响。研发人员有自己的职业需求,最终是否继续服务于企业,基于企业是否会采取促使其职业需求获得满足的职业发展规划。当企业所采取的职业发展规划与研发人员的职业需求高度一致时,研发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高,企业就可能减少人才流失,赢得竞争优势。
(4)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需求间差距随着生涯阶段不同而变化。因为其职业需求随生涯阶段不同而不同。如果职业发展规划一成不变,其与生涯阶段的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工作满意度。因此,企业不能一劳永逸,管理者不仅要仔细考虑应怎样开展组织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而且要清楚其与个人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尤其应随个人生涯阶段发展而及时调整职业发展规划,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企业认同。
4.2研究不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