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发展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电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电发展规划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要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110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为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推动工业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规划工业园区理念相对工业园区的实践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对工业园区新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此同时,问题和矛盾不断,因此需要系统理论的指导。

一、现代工业园区的特点

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生产的大尺度以及力量足以撼动人心,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地形成一种工业文化。传统的工业园区,仅是工作地点这一简单意义,但是长期的工作中,人们需要一定的休闲及生活基础服务等,所以逐渐发展而来的住宿、医疗服务、娱乐以及休闲等生活基础条件等。在最近这些年里,人们越来越密切注意到工业园区的污染状况,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污染是指对生态环境以及野生物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其中主要有废渣、废气、废水。在现代工业园区中,普通的生产常需要高新技术来完成,由于国家新颁布的防治工业污染的一系列举措,因此在我国的工业发展中,其工业污染取得了进一步改善。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原则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要体现“减量、再利用、资源化”(3R)原则。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以消除或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为根本目标,同时这一根本目标也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大前提。3R原则指导生态工业园区内不同产业企业进行内部过企业之间的副产品交换,是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根本原则。3R原则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规划的最基本原则。在规划的具体编制中要遵循以下5项原则:

(一)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原则,注重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以及生态效应三方面的相互平衡。园区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及优化园区内产业结构,并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力度,争取资源利用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同时减少工业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破坏影响。

(二)区域发展原则

工业园区建设应加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联系,并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发展的进程中,同时园区建设应与当地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

(三)生态效率原则

应在园区的规划建设、产业布局过程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同时园区的不同工业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也要实施清洁生产方案,以降低资源的消耗及废物的排放,并通过各企业间的废物交换,降低园区总体的物质消耗。

(四)生命周期原则

对园区企业生产原料及生产排放的废物应加强其生命周期管理,使得企业生产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五)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园区企业应加强其对生产技术的科学研究,采用现代化、高水平的生产过程管理方法进行整个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三、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一)工业园区组织管理问题

当我国出现工业园区这一概念时,工业园区发展中呈现了不同形式的大规模发展趋势,这些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区,多是注重生产的经济效益,而忽略相应的生态效益,并不能遵循我国一直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虽然各类工业园区都有所了解,但是却不给予根本的治理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治理中仍处于末端治理的状态。因此而导致了工业生产中的资源投入多,但是生产效率却低下的状况。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生产废物,资源相对匮乏,致使生产成本愈来愈高,随之而形成的综合生产效益却未能提升。这便使得工业园区的运行机制以及组织管理不能实现现代化及自由化,因此使企业的主体地位失去了市场为主导的生产运作模式。究其现代工业区发展的根本,我国的工业园区组织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效益低下。

(二)工业园区规划的技术问题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作为工业园区发展的载体,在诸如循环回收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我国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虽然工业发展中,其解释工业已经得到相应的控制,但是总体的工业生产中能源的消耗仍然很高。而且在能源综合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工业生产中,其技术的应运转化周期较长,在控制成本方面也显得较为困难,因此导致了整体的产业效率低下。

(三)工业园区规划问题

现代工业园区规划中,虽然会对生态环境做出一些考虑,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仍旧是以节约资源及工业生产中的经济利益为主,虽然我国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工业园区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但是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回收利用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在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中要对回收工作做全面考虑。如果没有对回收工作做认真详实的考虑,那么就会影响整个工业生产的运行成本,因此在我国现代工业园区建设中,设计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运行已经成为了一项重大课题。

四、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一)加强现代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在现代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中,应对产业布局做相应调整,并对产业结构做到合理优化。以此来使资源实现最高循环利用效率,为了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要对产业布局做出相应的调整,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加强其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建立整体而稳定的工业网络。监督并管理工业园区,需要相关部门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确保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项目目标相一致,使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加强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落实力度,使生态工业园区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龙头企业。依托生态工业园区支柱产业,逐步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联动机制,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的带动作用,引导并支撑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转变思维模式和发展范式,促进生态工业园区逐步从概念走向实践,合理利用和配置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工业园区良性循环。

(三)提升生态工业企业建设水平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可以针对工业园区系统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有选择地进行改造、建设,培植新的生态工业园区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地促进能源、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多级利用,扩大生态工业园区企业的知名度,提高生态工业园区产品品质和竞争力,逐步完善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开拓生态工业园区物质循环新通道,使生态工业园区经济产业链不断得到强化、网状化,完成由传统的重污染行业到绿色产业的战略转变;由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废物排放的开放型线型物质流动过程向整体半开放、局部封闭的准循环物质流动模式转变;促进传统工业园区的生态经济结构重组和生态工业园区经济结构发生一定的转变。

结束语

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应加大公众的宣传及参与力度,加强培训及宣传工作,提高广大民众及工业园区管理者的现代科学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及相关网站等宣传工具,加强工业园区内的信息交流,宣讲现代工业园区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时更新动态教育及思想知识。

参考文献:

[1]孙念念.山地城镇工业园区的用地选择与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金盛杨,刘景洋.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7-10.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鹿特丹港;曹妃甸港;规划发展

一、鹿特丹港的成功经验

鹿特丹港工业区在发展中除了依托港口强大的吞吐能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优良的转口贸易条件等优势外,还在其他方面提供了非常成功的经验:

1. 建立了高效、迅捷的集疏转运系统

鹿特丹地处北海航运要冲,扼西欧内陆出海咽喉。在先天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又开凿了连通莱茵河的运河航道,修建了连接西欧各国的高速公路、铁路、石油管线等陆上运输网,将包括西欧、中欧和东欧部分地区在内的广大内陆地区囊为其经济腹地。以鹿特丹为中心,半径500千米范围内的英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等西欧国家的主要工业区都通过它与世界市场交流。欧盟30%的国际公路运输由荷兰承担,而这些公路运输绝大部分又是以鹿特丹为起点或终点的。从鹿特丹出发,只要4到5小时即可到达德国鲁尔工业区和比利时大部分地区,到达巴黎、法兰克福和汉堡也仅需8到10个小时,即使是北欧这样较远的地区也可以在24小时之内到达。铁路运输和内河运输也是鹿特丹与其经济腹地联系的重要途径,每天都有一列列的集装箱列车驶向欧洲各地,莱茵河两岸的集装箱码头有定期的集装箱驳船航行。

2. 具有强大的货物存储和管理能力

鹿特丹港的存储能力大,具有适合各种货物的存储和保管场所,如其已具有3000万立方米的液体散货储存能力,可以停放上万量小汽车的停放场地和650万吨的矿煤堆存能力。同时,对存储和调度货物采用了无人操纵的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EDI技术,整个港区通过先进的港口信息系统进行指挥和监控。作业自动化程度很高,在货物到达之前就已经知道具体行程安排。从而降低了堆场搬运等方面的费用。集装箱码头装卸和转运等作业全过程完全通过码头的信息中心调度,无人驾驶专用车运送,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3.依托交通便利,建立起规模巨大的外向型加工工业区

在鹿特丹港的工业区里,既有壳牌、埃索、伊斯特曼这样的大型石化企业,也有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食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在工业区内将内陆和海外运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深加工,再将产成品通过港口运往世界各地。同时,在工业区企业的建设中还非常注重产业协调功能,以及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从而更大程度的减少了运费降低了成本。

二、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的发展潜力

曹妃甸港作为环渤海地区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位于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区域,临近京津唐重工业区,后方交通便利,很有潜质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鹿特丹港,成为我国第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引擎。具体而言,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优势:

1. 自然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就港口建设而言,这里30米深海岸线长达6公里,锚地宽阔,不冻不淤,无需过多的挖掘和规整即可建设30万吨级的大型泊位,可以停泊超大型货运船只,从而最大可能的降低运输成本。就地理位置而言,曹妃甸岛与陆地之间有150平方公里的滩涂地,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低廉而广阔的土地资源。就区位条件而言,曹妃甸后方交通网络发达,京山、京秦、大秦、通坨四条国家铁路干线形成交通主干,唐遵、汉张、坨港、迁曹等地方铁路和专用线作为联结,还有京沈、唐津、唐港等高速公路以及众多的省道、县道,可以快速地转运大量货物。

2. 资源丰富

这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冀东地区有我国著名的迁安铁矿和开滦煤矿,再加上山西内蒙的煤炭资源,非常适合建设钢铁基地。冀东、渤海湾地区石油储量本来就非常丰富,最近又在冀东南堡地区发现了储量达10亿吨的大油田,为建立临港重化工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此外,唐山的陶土、秦皇岛的石英砂资源,长芦的海盐资源都是重要的工业材料。

3. 经济腹地广阔

曹妃甸港可以辐射的经济腹地囊括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内蒙等广大地区,国土面积176.1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35%,总人口18879万,占全国人口的13.62%,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6.4%。腹地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雄厚,经济活动活跃,煤炭、冶金、石化、汽车、机械、建材、电子、纺织业等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都为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发展环境和机遇有利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转口贸易、进出口加工贸易成为主流贸易形式,这就使得依托港口的外向型经济区的发展更具活力。另外,随着首钢等重化工企业整体搬迁、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环渤海经济圈的启动,国家将对这一地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将更有利于曹妃甸港的发展。

三、曹妃甸港口工业区发展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所面临的自身特点和鹿特丹港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在规划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港口发展需要,加强物流、交通、仓储等行业的发展。港口物流化已成为港口发展的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今天,跨国工业巨擘正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部署其生产网点,推动港口从纯粹的运输中心经由配送中心逐渐发展成为综合物流中心。随着国际多式联运与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现代大型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的节点,将朝着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信息流的汇集中心。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曹妃甸港的建设应把握这样几个关键:其一,要如鹿特丹港一样,充分发挥自身自然地理和经济区位优势,在原有铁路公路系统的基础上,修建更多的集散通道和货物存放仓储设施,同时对集散通道和仓储设施进行系统化管理,提高其运转效率,从而将曹妃甸港与其身后广大的腹地相联;其二,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将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信息自动化处理技术运用到港口物流活动和管理中去,实现港口物流过程的可视化、自动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将包装、运输、 装卸、配送、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降低港口物流活动的成本,提高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效率;其三,要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建设,在发达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先进的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只有同时具有一支业务熟练的物流人才队伍才能使整个物流系统科学高效得运转起来,在这方面,可以学习鹿特丹港的模式,即一方面与周边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先进的智力资源,另一方面,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培训了解实际情况的在职员工。

第二,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契机,选择主导产业,着力发展钢铁,石油、化工等产业。在临港地区建立大规模的钢铁和石化企业,最大限度利用港口集散功能降低成本是鹿特丹港等世界大港口的成功经验,同时,曹妃甸临近煤炭、矿石、原油等原材料燃料产地,又处于钢铁、石化产品需求旺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区域,再加上远离城区、可以免受用地、供水、环境等方面制约,决定了在这里建设大规模钢铁和石化企业具有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配合钢铁石化企业的发展,将产业链条向上游和下游相关产业延伸。任何成功的经济区都是在某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从而达到总体的发展。相反,如果主导产业与上下游产业不协调,不但会使主导产业的带动效应无法体现,甚至还会反过来阻碍主导产业发展。对于钢铁、石化产业而言,电力工业、海水淡化工业是它们的上游产业,而机械制造业、建材工业等是它的下游产业。由于这些产业在生产技术上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同时发展这些产业,既可以协调产业发展,从而达到集聚效果,又可以最大限度得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为增强地区竞争力和为将来进一步发展需要,逐步完善金融、保险、咨询、法律等行业发展。鹿特丹港的实践证明,为配合港口物流企业和港区其他产业发展,建立起一整套的金融、保险、咨询、法律等服务产业是必不可少的。这里仅以金融业为例,如果能在曹妃甸地区建立起发达的银行、投资、保险等系统,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吸纳国内外资金投入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内的企业建设,并会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入住曹妃甸工业区。

第四,协调与邻近城市和经济区的产业关系,尤其是与天津港和滨海新区的协调和合作关系。曹妃甸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周边城市和经济区的发展情况,将自身的发展与整个经济区的发展规划相适应,与周边地区的产业链条和生产需求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效益。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最大发展引擎的天津滨海新区,与曹妃甸无论在港口发展还是经济发展侧重点上都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因此,建立起两个地区的经常联系机制,在政策和规划上进行协调,避免恶性竞争,是一条有效的发展思路。

作者单位:王宪明 河北金融学院

陈峰 河北大学研究生

马志峰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沿海地区临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俞来宝.鹿特丹港的经营管理[J].中国港口,1998,3:67-70.

[3]李华.未来我国港口发展的趋势――港口物流[J].港口经济,2003,1:78-80.

[4]于文金等.曹妃甸深水大港与临港工业对环渤海经济圈崛起的影响研究[J].海洋地质动态,2006,7:37-39.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3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主要内容:

2.智者学派思想的主要特点:

(1)专业性。智者学派多是知识渊博、才能出众的职业教师。

(2)狡辩性。智者学派常用各式各样的狡辩语言和方法阐释其观点。

(3)进步性。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3.古希腊哲学中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二)文艺复兴

1.主要内容:

2.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

(1)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

(2)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3)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人生态度。

(4)提出和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和国家学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5)重视科学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6)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欣赏新的文学艺术和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影响。

(2)德意志四分五裂导致天主教会的掠夺。

(3)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主要内容:

(1)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2)其他新教: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影响:

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四)启蒙运动

1.兴起原因:

(1)自然科学取得重大成就。

(2)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内容:

3.基本特征:

(1)从批判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从批判领域看,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

(3)从批判方式看,摆脱宗教的束缚,强调“理性”。

(4)从历史作用看,为资产阶级革命和统治做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六、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历程

(一)物理学

1.发展历程:

(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对解释和预见物理学现象有着决定性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3)爱因斯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指出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的。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由此使人类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现象的认识,将物理学发展推到全新的高度。

(4)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能量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2.牛顿学说的主要影响:

(1)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并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

(2)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发展树立了楷模。

(3)推动了启蒙运动。

(4)当然,牛顿的机械决定论对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生物学

1.主要内容:

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①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物种产生,旧物种灭绝。②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③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④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

2.重大影响:

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结束了上帝造人类的神话。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它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科技革命

1.概况:

2.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②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直接对立阶级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活结构的变革。③都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④受到多国政府的重视。

(2)不同点:①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发明成果绝大部分是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后两次科技革命的主导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几乎都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之上取得的。②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之后慢慢传播到其他国家;后两次科技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③从突破口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④从社会环境看,前两次工业革命都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开始于二战期间。

3.科技革命的主要作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成为新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使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步形成,促进了近代城市的产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电力成为新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也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同时也极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核能成为新能源,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引起人类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革命性的变化,同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七、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

(一)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比较:

2.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二)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浪漫主义美术主张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与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的比较:

(三)音乐

1.发展历程:

2.现代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1)多样性。有摇滚、蓝调和爵士乐等。

(2)时代性。一战后爵士乐成为主流;二战后摇滚乐成为主流;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更多风格。

(3)音乐的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4)音乐发展呈现大众化和多元化趋势。

(四)影视艺术

1.发展历程:

2.社会影响: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核电;人才;储备

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三五”末,我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国内各核电企业针对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均制定了企业各自的“十三五”发展战略。

为有效支撑核电企业的发展战略,保障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落地,必须获得人才上的竞争优势和保障,前提是人才总量保障,基础是人才储备。

一、人才储备问题及分析

1、人才引进渠道单一,人才培养周期长。核电企业人才引进基本以校园招聘为主,人才培养完全依靠核电企业自身资源和条件完成,培养周期较长。2、人才储备目标不清晰,缺乏动态管理机制。核电企业一般设定了具体的人才储备数量,但尚未完全明确具体输送去向及目标,且人才储备量未进行动态管理,储备数和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3、人才储备方式不合理,不适应新项目开发管理要求。部分核电企业新项目采取自身储备的方式来解决人才问题,项目一旦进展不顺,容易造成“周期性冗员”或局部“窝人”的现象发生。

二、解决措施

(一)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

1、制定清晰的人力资源战略和相关政策。根据企业战略,结合内外部市场,制定公司清晰的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指导核电企业及其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明确人才储备政策的前置条件和影响因素,包括新项目进展、新业务拓展、标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三定”标准以及各业务领域业务外包边界等。2、修订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企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预期中长期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和需求情况,持续修订和完善“十三五”人力资源规划。在储备总量上,达到既满足核电新项目及公司其他业务发展需要,又合理控制人才引进与储备节奏,避免出现浪费人才现象,不断提高人才使用效用。3、明确人才储备方式。“十三五”人力资源规划中,新项目部分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应明确由运行核电基地承担,并明确储备数量。人才储备方式逐步由各新项目公司“自行储备”向“全委托储备”转变,已基本完成储备的新项目,可以继续按照目前模式开展储备,尚未储备或部分储备的新项目,明确全部委托运行核电基地储备,自身不再储备,人才储备应做到“事先有计划,计划有落实”。

(二)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和招聘工作

1、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大力推进校企订单联合培养。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开展订单联合培养,提前锁定优质毕业生资源。订单联合培养通过在校期间提前接受企业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培训课程,提前进行准员工的角色转变,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与高等院校建立定期的沟通联系机制,定期举办校企交流会,定期举办大学生夏令营(冬令营),在高校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2、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各类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适当提高社会招聘比例,弥补短时期内自身无法培养的缺口,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节省人才培养成本;拓宽社会招聘渠道,可利用猎头服务甚至国际人才市场,招聘所需各类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三)夯实人才储备培养

1、强化运行电厂人才储备和培养职能。从既满足新项目人员需求,又合理调整运行电厂人员结构,并实现人力资源有效利用为出发点,通过签订人才储备协议,联动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十三五”期间,要强化核电企业总部在人才储备中的组织、主导、管控能力,转变人才储备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形成机制健全、供需双方运作顺畅,人员流动趋同组织发展方向的人力资源内部市场。2、实施多种方式储备,明确人才储备目标。实施人才多方式、多元化储备。对于堆型相同或相近的运行电厂和新建电厂,生产准备等关键岗位进行一对一的定向储备;对于通用的关键岗位和职能领域岗位,由总部统筹,分解任务至运行电厂进行联合储备;具体由人才需求方制定引进计划,总部根据规划,协调人员供给方(运行电厂)制定人员输出规划,签订三方储备协议,条件成熟的可明确具体的输出人员。3、重点落实关键岗位储备规划,加强储备的动态管理。“十三五”期间,总部应加大关键岗位人才储备,作为新项目关键岗位人才人来源。明确人才储备目标,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修订储备规划。通过用工总量“一盘棋”,对储备情况开展动态管理,每半年对储备和输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尤其是关键岗位人才,根据各成员公司项目进度和储备输出情况,及时调整储备计划和人员招聘计划,控制人才引进与储备节奏。4、开展适度比例的职能领域岗位人员储备。根据“十三五”规划和新项目进展情况,运行核电基地针对工程、商务、财务、人力、审计、党务等领域人才开展适度比例的人才储备,具体由总部下达计划。5、落实国际化战略,加强国际化人才储备。根据国际化发展战略,结合国际化业务策略和潜在的国际化业务,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储备侧重于国际化市场开发人员(财务、法务、投资)和国际核电市场运维管理人员和高端运维人员。针对不同地区和市场,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外语培训、业务培训,有计划地提前储备和培养关键核心岗位。积极创造和争取机会向有关国际组织推荐相关工作人员,锻炼培养国际组织相关人才。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四川省核工业;核电;产业

1 概述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能源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为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能源结构发生转型,开始向着低碳清洁的方向发展。“十三五”期,四川省将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开发将进一步加快。

核电是一种安全、环保和经济的能源,国家能源规划明确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四川省拥有良好的核工业基础和完整产业链,具备大力发展核电的基础。核电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企业多,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2 四川能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四川省的能源结构主要以水电为主,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全口径总装机8928.93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7097.77万千瓦,约占全省装机总量的80%。然而水电季节性明显,丰水期弃水电量大,枯水期发电量小。为满足枯期负荷而补充的火电装机,存在运行年限长、煤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由于四川煤炭质量差,需省外来煤,火电厂电煤供应问题突出。其他新能源如风电、太阳能发电受制于资源有限,难以形成大规模并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根据四川省“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将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开发将进一步加快,除水电新增约1600万千瓦外,还要新增1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2020年全省总装机将达到1.15亿千瓦。四川发展核电,将有助于把四川打造成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实现水核互补的能源结构。

3 四川发展核电的意义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为3363.2万千瓦,按照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约5800万千瓦,另加3000万千瓦在建。要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5%的目标,以及更长远的经济目标,预期核电发展会有较大空间,在四川发展核电具有重要意义。

3.1 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电力配置

四川的电力构成以水为主,火电及其他新能源为辅。水电受自然降水量,季节枯水等制约,发电量变化大;火电煤耗高,污染重,电煤运输压力大。而核电站带基荷运行,可作为电网的主力电源支撑,有利于解决四川电力峰谷补偿与洪枯调节难度大的问题,增强电网调峰能力,改善能源结构,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有效保护环境

2016年,核电累计发电量为2105.19亿千瓦时,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6568.1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7208.66万吨、二氧化硫55.83万吨、氮氧化物48.60万吨。四川煤炭普遍煤质较差,含硫量高、灰分高。严格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是四川省经济能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新的环境保护政策,煤电环保投资将大大提高以满足新的环保要求,但煤电的排放量仍大大高于核电,而四川省的环境容量空间终究是有限的。

3.3 推动四川核电及相关产业发展

核电是技术密集产业,且多为高新技术。核电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企业多,产业链长,四川具有除核电站以外完整的核电产业链,作为全国主要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几乎占领了国家核电装备生产能力的半壁江山。发展核电,无疑会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四川省核电产业地位。

4 发展核电带动产业提升的建议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核电资源(铀矿)基地和核工业基地,拥有核动力研发、核装备制造、核燃料供应三大优势产业。在核动力研发方面,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九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广核工程设计院成都分院、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等一批科研院所。核电装备制造方面,拥有东方电气集团、二重集团、川化机、长钢厂等一批核电装备研发和生产企业。在核电燃料供应方面,拥有中核集团下属的一批专门或深度涉及核电资源浓缩、燃料元件生产、后处理企业。为加快发展四川省的核电建设,推动核电相关产业提升,提出如下建议。

4.1 抓住国家重启核电建设的契机,推动四川省核电产业升级

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给今后五年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带来约3000亿元的巨大市场需求。同时,国家实施核电“走出去”战略,又为我国核电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建议充分整合省内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依托核动力院、核九院、西南核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和科研实力,进行深度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把四川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核动力研发基地;依托东方电气、二重、川化机等核电装备制造企业,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组合优势,进一步提升四川作为我国重要核电装备供应基地的地位;推进省核工业地质局和中核集团合作,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把四川打造成我国重要的核电燃料供应基地;支持一批有管理基础和技术能力的中小企业向核电配套设备领域转型,为核电站配套生产数量庞大、产值可观的核级和非核级管材、泵、阀、电气设备辅助产品,使我省形成以围绕大型关键设备成套供应为中心的更宽领域,更多品种材料和设备配套供应的产业集群。

4.2 加快推进四川省核电前期工作

基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能源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这一宗旨,四川省为应对新常态下的能源发展形势,提出了未来能源工作的新目标,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幅提高了新能源装机容量。

四川是核工业大省,核领域涵盖从铀矿资源到燃料元件研发生产、反应堆设计、中低放存储、退役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近年来,在建核电站及科研院所大量使用了四川制造的主设备、主管道和试验系统等。因此,在川建设核电站既能起到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环境问题,及带动整个核电产业链的作用。

目前,四川川东、川东北及川南地区完成了核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将川东、川东北和川南核电项目列入规划。

4.3 积极拓展核技术应用新领域,培育和发展核技术应用新兴产业

发展核电对核技术应用领域亦有促进作用。放射性技术和产品已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工、农、医、科技等各个领域,在辐射加工、食品保鲜、辐射育种、灭菌消毒、医疗诊断、示踪探测、分析测量和科技生产等方面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高新技术领域新的增长点。依托核电产业,可以有效整合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在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实现科学配置、优势集成、资源共享,加快核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领域的融合,形成组合优势,培育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立多种形式的成果转化平台,加快推进核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产业优势。

5 结束语

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核工业基地,四川省打造清洁能源基地,核电作为安全清洁的能源,有助于解决四川能源结构矛盾,优化电力结构,改善环境条件。核电站建设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对产业带动作用强。随着我国核电形势逐步回暖,核电技术“走出去”步伐加快,在四川发展核电既能满足未来四川的电力需求,调整能源结构,也对带动相关产业的整体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6

《财经》记者了解到,有关核电发展的安全规划,正由国家核安全局和国家能源局分别牵头起草,核安全局负责的是核安全规划,能源局则负责核电安全规划。从目前已完成的规划讨论稿看,双方的编写思路和关注焦点并不完全一致。

“中国不太可能出台两部核安全规划,我估计,两个部门编制的规划最终会合并为一部。”参与核安全规划讨论的环保部核安全和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郁祖盛向《财经》记者表示,或者由国务院合二为一,或者先合并再提交至国务院。乐观预计,规划的最终公布将在明年一季度。

知情人士透露,核安全规划对在运、在建、拟建核电站分别要达到的安全要求给予了明确规定,而核电安全规划则回避了这一问题。

“按照核安全局目前编制的规划安全要求,二代技术反应堆已经没有发展前途,不会再建了。此外,对在建核电站的安全标准也提出了很多新规范。”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新建项目可能要求全部使用AP1000技术。

对此,参与能源局核电安全规划讨论的专家不予置评,该专家强调,获得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即获颁小路条,包括设计、“五通一平”、关键设备采购等),而未被核准开工的项目目前已超过10个,其中5个已于3月1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通过,后因福岛核事故被紧急叫停,其中4个为二代改进型技术。

“不是说不建就能不建的,这些工程的设备订货都已提前三四年完成,现在改反应堆型的话,怎么改?”该专家分析说。

这也正是两份安全规划的大分歧之一。核安全规划旨在构建国家核安全管理体制并确定清晰的技术路线,核电安全规划则着重突出核电运行、建设、设备供应、基本安全、设计验证等内容。

郁祖盛介绍,核安全局和能源局相关人士将于8月召开沟通协调会,讨论磨合各自的方案内容。“双方都有这个诚意,要进行内部协调。尽管很难说谁听谁的,最后就看谁说得更有道理了。”

究竟是全部选择AP1000,还是允许压水堆技术路线下的多种堆型齐头并进?

按照“国四条”要求,所有停建和拟建核电项目,均须待核安全规划公布后方可重新审批,无论技术之争结果如何,这些项目都将重新评估,而这也将影响到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长期格局。

AP1000争议未了

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反应堆,是第三代核电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堆型,也是目前压水堆技术中唯一的全非能动堆型。

不过,从2006年中国决定引进之日起,AP1000就一直伴随着激烈讨论,甚至强烈质疑。在正在编制的两部核安全规划中,这一争执再次被凸显出来。

核安全局编制的核安全规划讨论稿中对在运、在建和拟建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运和在建项目需重新考核其在地震、水淹、长期断电等突发状况下的应对措施,若不符合要求则需做硬件修改;如果修改不现实或不可行,则允许加强管理措施来弥补,如临时电源、应急电源准备等。若仍无法达标,就再进行风险评估,评估不合格者必须停运或停建。

对拟建项目则制定了更高安全标准,要求其对上述严重事故的预防必须纳入到设计基准中,不再允许通过加强管理措施来实现。

郁祖盛告诉《财经》记者,“说实话,现在运行的核电站是扛不住福岛这样的事情的,但新建项目就要求你扛得住。”目前,在运的13台核电机组全部采用二代或二代改进型技术,装机容量达1080万千瓦。

这也意味着,若要“扛住”福岛核事故的灾难级别,新建核电站将全面采用三代技术。若再对“非能动”提出要求,新建项目全部上马AP1000技术则成为唯一选项。

可就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即便在AP1000原产地美国,AP1000的安全性也遭遇质疑。

5月20日,美国核监管委员会(NRC)公告,确认AP1000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其中最核心的是,AP1000安全保护壳的设计能否遏制事故条件下的压力峰值。在公告中,NRC称已对西屋公司提出明确要求,直到得到满意证明之后,才会对其颁发设计认证证书。

此后,国家核能动力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原主任温鸿钧撰文质疑AP1000的安全性,表示如果批量建设AP1000核电站,将埋下安全隐患。

郁祖盛解释,鉴于“9・11”的教训,美国对核电站设计建造增加了抵抗大飞机冲撞的法律要求,因此AP1000的安全保护壳才会被质疑存在安全漏洞。而在中国,法律上并没有防大飞机冲撞的规定,故并不存在保护壳的安全性问题。

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能源与电力系统分析师曹寅指出,AP1000在局部安全标准上没有通过NRC审核,并不代表其不安全。核电站堆型安全不安全,根本上还需通过实践来验证。

缺乏运营检验正是AP1000的最大软肋。2006年决定引入AP1000时,当时在场的国务院高层领导曾在会议上发问,既然AP1000是成熟技术,为何当今世界上没有一台建成投入运营?当时在场的包括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内的AP1000支持者们没有给出答案。

目前,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正在建设四台AP1000机组,这也将成为AP1000在全球的示范机组,其中三门1号机组预计于2013年发电,其余三台则计划在2014年和2015年发电。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研究员冯毅表示,机组至少需要运行一年才能证明是否可行,既然是示范工程,投产后需至少更换一次核燃料才能了解堆芯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能证明AP1000是否能大面积商用。

“新批项目全面采用AP1000的可能性太小了。”冯毅对《财经》记者说,“这是工程规律,需要一个验证过程,不是说你把谁搬出来就能决定的。”

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专家张禄庆认为,国家应该统一核电厂的堆型,而没必要也不可能统一核电站机型,后者随着核电技术发展不断改变。中国早在1983年就已确定了压水堆路线,就像每个汽车品牌下有不同型号汽车一样,应该允许达到三代技术要求的各种机型并肩发展,包括AP1000、EPR、俄罗斯三代技术,以及国内自主研发的三代技术。

“经济性也是考量核电站技术的重要指标。”张禄庆说,如果只用AP1000,目前设备国产化率只有20%左右,而采用中广核、中核自己研发的三代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至少可达80%。

然而,福岛核事故的发生还是给二代和二代改进型技术蒙上了阴影,也在客观上逼迫中国尽快在技术路径上作出选择。

曹寅表示,如果中国继续上马二代或者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可能会遭致地方政府或反核人士的反对。如果直接上三代,起码在设计理念和理论测算上,安全性更胜一筹。

国核技有关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福岛核事故之后,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会大幅提高核电站的设计基准和安全标准。以此看来,只有AP1000才能满足新的要求。“并不是因为选择AP1000才放弃二代技术,而是在新的形势和安全标准之下,二代技术面临淘汰。”

不过,即使最终出炉的核安全规划明确新建核电站必须采用三代技术,也并不意味着AP1000会成为新批准核电站的唯一机型。张禄庆表示,虽然当前国家更倾向于采用AP1000,但中核与中广核并不会放弃自身的技术研发。

“核安全规划只会提出必须满足的核安全要求,而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则是核电设计单位的职责。”张禄庆介绍,目前中核与中广核自主研发的三代技术,即结合了能动与非能动的要求。

安检评估仍待结案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3月16日,国务院颁布“国四条”,要求开启对国内已运行和在建核电站的安全检查。

此次检查从5月份开始,由核安全局、能源局、中国地震局联合组织的检查组负责,清华大学原校长、核电专家王大中担任检查组组长。

检查组专家介绍,此轮检查共涵盖11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外部自然事件叠加或组合情况下的应对;防洪抗震措施完备性;严重事故的预防和完结措施是否合适;应急组织、应急储备、应急协调指挥能力;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等。

《财经》记者获悉,8月初,28个在建核电站的安全检查已全部结束。

在运和在建核电站的现场检查结束后,接下来,检查组将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由核安全局为主要执笔人撰写相关报告,在主要结论和观点经过核安全专家委员会确认后,再提交至国务院。安全检查报告可能分为在运和在建两部分编写,其中会提出具体的纠正行动。

《财经》记者获悉,目前,在运核电站安全评估报告还没有完成。

“国四条”中明确规定,要用最先进的标准进行核电站安全检查,但在真正的检查进行当中,“最先进的标准”几成空文。原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总工程师汤紫德直言,安全检查“敷衍了事”。

《财经》记者了解到,此次安全检查的大致程序是:每个核电站在福岛核事故后按照核安全局要求首先进行自查。检查组抵达现场后,先由核电厂对自查情况进行汇报,而后检查组专家再分若干组,分别进行文件检查、现场检测、分析讨论等。

一位检查组成员说,平均每个核电站的检查时间大约是三天到五天,“但这个检查还是很有用的”。

也有专家质疑此次检查仍然不够充分。郁祖盛介绍,福岛核事故后,欧洲与美国也同样展开了核电站的安全检查,但他们留给业主的时间一般是三个月到四个月,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极限能力测试,测试完成后还需提交详尽的检查报告。

核安全局仿照法国做法,给核电企业提供了一份涉及11个方面的安全检查提纲,但内容比法国方面简单得多。

郁祖盛表示,“我们这里一个电厂一般就待三四天,每个电厂有四五个堆,平均一个堆能有多长时间?”

“首先时间太短,看的东西太多,走马观花是看不出什么来的。其次,没有硬性标准进行规范,只是原则上进行分析,然后讨论。”汤紫德认为,检查过程较为短促,很难说这次检查是到位的。

中广核从事核电站工程建设的人士则认为,公众对核电有担忧,“国家进行检查也算是给公众一个交待。”

郁祖盛直言,“我们可能有点急于求成,或者更多的是形式主义,弄几十个专家到现场待三四天,像我这样的就算干了一辈子核电,到电厂只待三天的话,连东南西北的门朝哪开都搞不清楚。”

前述检查组成员未对此次检查结果作出评价,仅强调,“结果需由三部委来定调,他们会给出全面、综合的评价。”

在这位专家看来,中国核电站的安全措施有充分保障,不过,随着国际安全标准不断提高和福岛经验陆续反馈,也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

决策层善意、及时的安全检查指令在执行中流于形式,而更让人担心的是,核电运营中的怠忽态度亦显现出来。

一位核电站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核电站年度发电任务越来越重,留给两台机组的计划外停机检修时间已缩短到三天到四天。出了小问题后,上面给出的意见是“允许在当前状况下运行到下一次计划大修”。

监管体制短板难补

多位专业人士提醒,中国现行核电安全的监管体制,也多有不适应之处。

郁祖盛表示,中国整个核电的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从福岛核事故上便可反映出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多头管理,二是效率低下。

按目前体制,对运行核电站进行管理的是三个部门,包括作为行业主管单位的发改委下属的国家能源局,管理核燃料的工信部军工局及其常设机构国家核电应急委员会,以及环保部下属的国家核安全局。

郁祖盛透露,福岛核事故期间中央电视台的“权威”,其信息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确认,到最后出来时,“已经过了至少一个星期”。

福岛核事故期间,上述所有管理机构均各自向国务院汇报信息,但没有谁是权威机构,最后均须国务院在听取了多方汇报之后,再汇总作出决策。

郁祖盛还表示,在目前的核电管理体系中,各核电集团的利益分歧和矛盾更加凸显出来,且得不到有效沟通和协调,因此中央政策在企业落实的实践当中,往往会打折扣。

业内人士指出,核电站的运作,需要可靠和透明的监管,需要运营者与监管方之间的制衡,以及高标准的建设质量。但实际情况是,在这些问题尚未解决之前,中国就已快步进入到核电高速发展阶段。

郁祖盛指出,即便受福岛核事故影响,中国“十二五”期间不再审批新的核电站项目,当前在建核电站发展速度,也已经是“跃进”了。

2007年,中国政府将核电从“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是年,国务院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

倘若没有福岛核事故发生,中国核电建设可能还会提速。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计划,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将2020年的目标提升到8000万千瓦以上。

《财经》记者获悉,这一规划将与核安全规划一并推出,发展目标可能调至7000万千瓦左右。

冯毅表示,根据“国四条”规定,只有在完成核电站安全大检查,调整完善核电中长期规划及出台核安全规划后,新核电项目才会放行,新的核电项目审批可能要延至明年下半年。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林伯强对《财经》记者指出,即使核安全规划和新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新核电站项目在审批和项目落实方面,也存在变化的可能性。

林伯强说,中国在未来新增核电项目时,至少面临两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是政治压力,在全球都在缩减核电的时候,中国不可能自己一家还在大踏步前进。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压力,随着核电站在安全方面的投入逐步增加,核电经济性面临大考。

按照福岛核事故前中国规划建设的核电站计算,到2015年,中国将每年新建五个核电站反应堆。若核安全规划明确采用三代技术建造新核电站,则意味着今后的五年至十年中,中国每年将建造至少五个AP1000核反应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