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本特性

日臻成熟的群众文化已经从单纯的阶级工具转变成了独具个性、价值的文化。为了阐述方便,笔者把群众文化的基本特性归纳为五个方面。

1.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这是由群众文化的文化主体所决定的。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者,是全民性的,它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通俗的丰富的活动形式,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传播。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受民族、区域、季节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全国各地均能得到发展。

2.文化享有的民主性

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专业文化在文化参与和享受上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享有的民主性。在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那里,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过程中,主要处于文化受众的地位,文化参与显得十分被动。这正是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文化专制意味的展现。群众文化由于对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双重强调,人民群众能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

3.独特的文化传递性

从群众文化的当代文化格局来看,它处于中间位置,即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主流文化的传播需要通过一种合适的渠道,把其价值观念和内涵直接传递给人民群众。由于具备主文化性质和与人民群众的“亲和性”,正好使群众文化成为了主流文化意识与人民群众互动的中介。在这种状态下,群众文化是背靠主流文化和专业文化,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方面,主流文化需要利用群众文化的“文化亲和性”,一方面,人民群众离不开群众文化的“主体价值实现”渠道。这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传递性具有了无法取代的独特性。这一特殊地位使其文化传递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即:实现了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温和的文化制衡性

随着当代中国群众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逐步发展,群众文化已经具备了新的文化内涵:①群众文化的组织、创作、辅导、研究都扩大了文化视野,不仅考虑对象的需要,也考虑其他社会文化形态的状况,增加了与社会文化的互补意识;②在这种“互补”中,通过其社会美育职能,比较温和的去调整、融合其他社会文化形态,共同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生态环境。这使群众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文化意义——社会文化中的美育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指在多元化社会文化中,由经济、政治所决定的该社会的主文化,不断融合各种亚文化形态,从而营造一种“有主导”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

主流文化在当代显示出的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是主流意识形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生态的形成而创造的必要条件,因而,它对于大众文化(市场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不合理要求常常采取了退让的态度。但大众文化的无节制膨胀,又势必对主流文化产生冲击。所以,主流文化在既能体现多元化文化态度,又能压制亚文化的不合理甚至“反主流”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寻求一种比较温和(对稳定性的强调)的途径,来达成以上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再次成了主流文化的当然之选。

5.强烈的文化传承性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文化;保护;传承

1 务川仡佬族概r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东与德江、沿河自治县相连,西与正安、道真自治县毗邻,南与凤岗县接壤,北与重庆市的武隆、彭水自治县交界。县城距遵义市区195公里、重庆市区250公里。全县总面积约2777平方公里,辖10镇5乡117个村(居),总人口4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6%,是全国两个以仡佬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仡佬族人口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44%。

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雨量高于全国平均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

2 仡佬族文化介绍

2.1 服装与饮食

仡佬族人无论男女下身都统一穿筒裙,筒裙的群聊多由羊毛和麻编织而成。男女的上衣有一定的区别,女子多穿绣着鳞状花纹的齐腰短上衣,头缠青布长头帕。男子多为对襟短衣,头上缠的头帕可为青色或者白色。

在饮食方面仡佬族人非常喜欢酸辣味道的食物。大米、玉米都是仡佬族人的主食,由于对酸辣味道的偏爱,他们将新鲜的蔬菜做成酸菜或者腌菜。仡佬族人的特色饮食有辣椒骨、油茶、北河肉丝、牛肉干、灰豆腐果及“爬坡酒”等。

2.2 节日习俗

仡佬族比较具有特色的节日主要有“仡佬年”、“吃新节”、“拜树节”等。“仡佬年”的时间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无论男女都会换上崭新的仡佬族服装,聚到埋葬祖先坟墓的草坪上进行各种祭祀活动和娱乐活动,目的是迎接春天的到来和祈求神仙和祖宗的保佑,使人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吃新节”的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七八月份。在这一段时间里,新谷不断成熟,待谷子成熟后,仡佬族人便会选择一个日子尝新,也就是所谓的吃新。在“吃新节”这一天,男女都会穿着节日的盛装到田埂上采摘成熟的谷子,这天可以选取任意一家的新粮进行采摘,而不会受到别人的阻拦“吃新节”的意义在于欢庆丰收和感谢天地及祖宗的保佑。

“拜树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带上酒、肉、糯米饭、鞭炮,轮流向房前屋后及山上的树木“拜树”仪式,预祝林木旺盛,果树丰收,并刨掉树根周围的野草,培土,选远山上一棵高大的树作“代表”去拜。

2.3 婚葬习俗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着许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类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订婚时,要吃“鸡卦酒”,这是杀鸡后用鸡股骨占卜求吉利。“鸡卦”谐音“吉利的卦”,目前已不再按原始的“神判”那种形式去细细讲究鸡股骨上的纹样是吉是凶,而是把吃订婚酒统统称吃“鸡(吉)卦酒”。还有“把门枋”、“追姑娘”和“打湿亲”习俗,在仡佬族婚俗里也很有特色。“把门枋”是新娘离家出嫁时,要双手紧紧地拉着门枋表示不肯离去。这时候,媒人就要过来强行拉开新娘的双手,牵着新娘离开娘家。“追姑娘”是姑娘出嫁前要放声号哭,唱“哭嫁歌”。出嫁前还要乘人“不备”而“逃跑”,让嫁家婶娘嫂子等女亲戚把她找回来。离娘家出嫁前要拜别娘家祖宗,姑娘的父亲要解开她衣领边的扣袢,表示出嫁了的闺女已不是本家氏族的成员而加入夫家氏族中去了。“打湿亲”则是在新娘娶进夫家之时,一跨进屋,就要用夫家准备好的清水洒向接亲的人。传说这样可让清水淋去邪魔求个吉利。

在古代,仡佬族人死后主要采用崖穴葬、竖棺葬、悬棺葬,如《华阳国志》记:“有濮人冢,冢不闭户。”《魏书・僚传》载:“僚……死者竖棺而埋之。”《行边纪闻》载:“仡佬……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崖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以上仡佬族古老的葬俗遗迹,在黔北道真、务川及川南珙县等均有发现。近现代以来,仡佬族已经放弃了上述费用耗时的特殊葬俗,改行土葬。坟地多选在山坡上,因此出殡称为“上山”。孝子执“引魂幡”引灵柩前行,亲友随后送葬。仡佬族墓葬朝向特殊。一般墓葬以头枕山峰,脚朝山脚为顺。仡佬族墓葬则相反,脚登山,头枕空。所以,俗称仡佬族墓葬为“倒埋”。《贵州通志》载,仡佬族人死“丧葬击鼓而歌,男女围尸跳跃”

2.4 民间艺术

仡佬族民间工艺存留最多的就是雕刻,尤其是木雕和石雕具有代表性。它们主要为明、清工艺。在务川仡佬族自治县,雕刻工艺几乎遍及所有乡镇,如桃符村的“贞节牌坊”、“黑山老祖石雕墓”,同心村石步丫的“花坟”“项百万”旧居,分水、王武一带的石雕古墓群。都濡镇的藏凤崖、申佑祠,大坪镇龙潭村的古建筑群等等。

3 对仡佬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对策

根据目前我国实际情况和仡佬族民俗文化遗产的内容,需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3.1 扩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仡佬族民俗文化遗产的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正确与否决定行动的效果和价值。在国内外旅游日益盛行、民族文化研究异军突起以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可借助举办国内外旅游展览会、仡佬族文化研究会,以及大众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向国内外广泛宣传仡佬族民俗文化,从而加强公众对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仡佬族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唤起社会各界对仡佬族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

3.2 科学合理认定、立档和保存

在已有的工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驻仡佬族生活之地,进一步开展仡佬族民俗文化遗产资源的实地调查,并借用文字、图片、音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技术,让它们以档案、书籍和数据库的形式真实地长期保存下来。

3.3 加强仡佬族民俗文化的活态式保护

可通过以下方式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的活态性:其一,举办地方文化艺术节。如务川每年承办的“仡佬文化研讨会”。其二,举办主题性文化艺术演出。如务川自治县举办的将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按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组合在主题演出之中的“黔北风仡佬情”、“山情水韵仡佬风”。其三,保护和配合区域内少数民族特定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仡佬族的祭牛节。

3.4 在开放中传承仡佬族文化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仡佬族文化缺失较多。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置换是必然的和肯定的,仡佬族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我们需要的不是封闭的去保护和传承,而要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去发展民族文化。在这个角度上,许多单位和个人已开始作有力的尝试和努力。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3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民俗修学游是专项民俗产品和修学游的结合,符合全民旅游大背景下“体验游”、“深度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缓解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和传承。深度全方位开发特色民俗修学游产品,必须采取以民俗文化传承人为核心、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主体开发模式,建立民俗社区,还原民俗事项,开发活态特色民俗产品,并采取社区主导、企业参与、政府协调的公共开发模式。

关键词 民俗修学游;文化遗产;开发;传承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6.009

民俗修学游,顾名思义,即是以民俗活动作为修学内容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是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以及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体验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201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国,中国“旅游时代”已经来临。在全民旅游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观光游已然落伍,个性化、注重过程参与性的体验式旅游越来越受欢迎。如外国人在中国过大年,体验包饺子的活动,通过揉面、擀饺子皮、包饺子的程序,亲身体会制作饺子的过程,对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会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源于民间的民俗是最具体验价值的。

一、民俗修学游的提出背景

当代的中国旅游,基本是依托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遗产旅游[1]。民俗修学游是一种文化遗产旅游。民俗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旅游产品中最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文化丰富多样,呈金字塔型,塔基是以民俗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塔中是通俗文化,塔尖是精英文化。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和原始形态,民间文化和通俗文化向上发展提炼出精英文化,三者并行发展,相互影响、渗透、依存,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2]。民俗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属于文化遗产范畴。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Her itage),1979年实施了“世界遗产名录”项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截至2012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43项(包括自然遗产9项,文化遗产30项,双重遗产4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另外中国拥有数不胜数的国家级、省市级文化遗产。民俗类别中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包含在遗产中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内容极为丰富。

现阶段的遗产旅游局限在观光层面,体验价值低。“世界遗产”概念的普及带来了遗产旅游热,只要哪个景区被冠以“世界遗产”的标签,就像拥有了一块“金字招牌”,迅速受到大众追捧,旅游者趋之若鹜,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文化遗产受重视和关注,民俗游也迅速风靡起来。旅游的本质在于它的奇异性,在民族旅游中正是由于民族边界的存在而创造了旅游吸引力[3]。奇异性带来了吸引力,参与性则决定了旅游者的体验价值。现在的民俗游大多表现为在风景区、民俗文化村、古村落、非遗项目村等参观游览、了解风俗、采风创作、看老人表演民俗事项等,依然只停留在看的层面。

民俗修学游的魅力在于,可以摒弃只看不练的浅层次体验,提高旅游者的参与度和体验价值,是个性化旅游的新方式。修学游兴起于100多年前的英国,是以青少年为对象,集旅游与学习于一体的全新体验形式,现已风靡全球。在中国,修学游主要以出境修学为主,是出国留学的“预演”。修学游的内容主要包括游览著名景点、参观当地高等学府等。在出境修学游中,学习英文成为一大亮点:全程英文交流,入住当地家庭或学校宿舍,教授英语等,让学生在领略异国风情的同时感受异国文化,了解国外灵活而先进的教育模式。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世界上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对全世界旅游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也是发展民俗修学游最深厚的文化根基。将中国大众化、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民俗作为修学游的内容,势在必行。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出生地,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对世界文化尤其是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文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因此,山东曲阜的儒家文化修学游对日本和韩国的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据统计,2001年7月到8月,山东曲阜仅接待的韩国修学团就多达4000人。仅在2013年前9个月,“三孔”景区就接待修学团队206个,修学团人数19889人,同比增长63.8%,团队数量和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日韩游客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2013年12月29日曲阜成立了孔府文化体验基地,供游客对中国古典礼仪和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体验。该基地再现了孔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古代礼仪,向游客展示和传播东方文化内涵。这一体验基地的建立,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曲阜体验充满魅力的孔府儒家文化。

二、民俗修学游的作用和意义

(一)民俗修学游能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有效的结合起来

民俗很多时候是要靠口头传承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有些甚至会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失,如口承语言民俗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社会性的民俗事项因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而逐渐消失,如居住习俗、丧葬习俗和节日习俗等。为了保护这些民俗,专家、学者和民俗工作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如“田野作业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这些民俗文化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和研究。然而就像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是脱节的一样,我国民俗保护与民俗旅游、民俗界与旅游界、民俗部门与旅游部门也是脱节的。民俗保护界将民俗事项记录整理,大多止于民俗保护,没有进入民俗旅游领域;而旅游界大多只进行民俗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但他们又很难理解民俗文化内涵。文化遗产不是僵化的教条,不是博物馆的陈列品,它既是遗产,也是资源,也可以变成文化资本,就看我们怎么开发和利用它[4]。再棒的文化都在纸上,都在书里,现场看不到,感受不到,你的文化就不能说棒(魏小安,2013)。民俗修学游必须要让民俗界和旅游界共同参与、通力协作才能行得通,必须将民俗的保护和开发结合起来进行,才能恢复民俗作为活态文化的生命力,而不是作为研究资料束之高阁。

(二)民俗修学游可以将旅游者纳入到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来

痴迷昆曲的人肯定不会满足于在剧院看昆曲表演,他会希望自己也能有模有样地唱上一段儿;喜好中国年俗的外国游客肯定也不会只是想吃一碗饺子,看一场秧歌表演,他们更愿意在一户农家住下来,从过小年请灶王爷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好好品味一个完整的中国年。然而对于我国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工作的重点大都放在传承人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在民俗文化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上做的少之又少。如大众网报道,截止到2013年底,山东省共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262名,市级传承人1460名,县级传承人3821名。山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规定,每名传承人至少带徒弟3名,对收徒传艺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将被“摘掉”传承人的帽子。但是对于文化遗产的大众参与性却没有类似的规定。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哪怕没有外界的压力也一样能做得很好。同样的,如果大量的旅游者都对某一项民俗感兴趣,都愿意花钱、花时间去体验、去学习、去传播这项民俗,必将带动这一民俗的传播、发展和传承,传承人的工作也会变的更加有意义。民俗修学游就是在旅游者和传统民俗文化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给旅游者提供一个机会和平台,让其主动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来。

(三)民俗修学游能提高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历史不可重演,体验应当深化(魏小安,20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旅游业从最初“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观光游,到现在提出的“体验游”、“深度游”等概念,其本质的变化是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旅游者参与程度越高,旅游体验越好,旅游经历越难忘,就会重复购买,旅游价值就越大,从而使旅游企业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修学游本身是一种扎根于当地文化的深度游,和一般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有着本质的区别。民俗文化有其产生的社会环境,这一环境与民俗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旅游者深入体验。这种体验,使旅游者停留的时间和空间得到延伸和拓宽,当地旅游业也就突破了“门票经济”的局限,使旅游收入扩展到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行业的全部领域,从而实现了区域“大旅游”的发展。从更深层次来看,若将某地的民俗修学旅游产品有形化,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修学旅游纪念品,如旅游者通过修学游自己制作的剪纸、皮影、泥人等,这些纪念品对旅游者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实际意义,可以明显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体验价值,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民俗修学旅游产品的有形化还可以创立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品牌营销,就像美国迪斯尼,其经济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四)民俗修学游能有效进行旅游者分流,缓解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国旅游发展“东热西冷”现象突出,这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相吻合,也与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驱动相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旅游者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兴趣的与日俱增,在中国的中西部,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开发民俗修学旅游产品,建设文化特色旅游区,必将推动中西部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中国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如若进行差异化开发,旅游者各取所好,就可以有效的对旅游者进行分流,从而缓解经济发达、旅游区位条件好的东部地区的旅游压力,从根本上解决游客在流量和流向等方面东西差异大的难题,缓解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

(五)民俗修学游具有教育功能,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即是民俗文化教育的结果。民俗修学游的发展应当唤醒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复苏,提高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文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应当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并使国民引以为豪;应当向国际社会展示和传播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文明。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国学热,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国学研究所,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加强了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国家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强化其教育功能,在游客游览过程中对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以一种寓教于乐的轻松方式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真正树立起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和强国风范。

三、民俗修学游的开发构想

民俗修学游不等同于民俗观光游。民俗观光游只是观赏民俗事项,走马观花,事后即忘,没有深层次的旅游体验。民俗修学游则是爱好某一民俗事项的旅游者深度学习和体验这一民俗事项的旅游活动,是专项民俗产品深度游和体验旅游的结合,满足了现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顺应了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

(一)民俗修学游主体开发模式的构想

传统观念认为,民俗传承的主体是该民俗事项的传承人,国家也因此建立了相应的传承人制度以及传承工作的考核机制,以确保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内在动力的不足是导致传承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文化的传承需要外部的激励机制。

民俗文化的传承应当调动广大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16.60%,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在2015年以后将会出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17.1%,2030年达24.4%,2040年达到35.9%,2050年将会达到38.9%。“未富先老”的人口衰老趋势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中国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但是如果将社区老年人组织起来学习和传播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泰安的皮影、潍坊的木板年画和剪纸、各地方戏曲等,让社区老年人参与到民俗事项的传承和传播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调动老年人力资源进行民俗旅游开发,还可以探索出一条积极有效的将民俗旅游开发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双赢之路。

民俗传承应当走进校园,走进学生课堂。中国的民俗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涵括了中华传统美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各方面,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这个民族就是空虚的民族。纵观当下社会生活,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此以往,会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导致子孙后代无根可循。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今年就不断出现有关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进校园进课堂的新闻报道: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美术教师何英将“皮影戏”搬进课堂,成立了工艺制造社团光影工作室;济南汇才学校将抖空竹、跳大绳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运动搬进了中小学体育课堂等。这不仅能够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是顺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中小学,大学校园也应利用科研、师资等优势资源普及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提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社区老年人和广大学生参与到民俗事项的传承和传播中来,必将形成浓厚的区域性民俗文化氛围,进而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影响到更多的人,尤其是民俗爱好者。通过耳濡目染,他们也会自发地参与到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区域民俗文化环境就会形成,并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旅游吸引物,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前来参与体验,这样就形成了民俗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民俗修学游活动中,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可以充当讲解员和示范者,通过言传身教、表演示范,使民俗文化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并使这些旅游者自愿成为民俗文化有力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二)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内容的构想

民俗修学游产品应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和开发。民俗博物馆和体验基地只能提供一种民俗展示、表演和浅层次的参与和体验,缺乏深层次的体验和互动。对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采取民俗学研究的立体思维方法。立体思维方法是六维的,长宽高多角度的观察是静止的三维;第四维是时间,即民俗产生、发展、转化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第五维是内部空间,即民俗的本质(发展规律)等;第六维是外部空间——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民俗文化背景等[5]。六维的立体思维方法实际上是把民俗还原到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和环境中,恢复其活态文化的本质和全貌,使其散发生命力。也只有这样的民俗才是真正的民俗,具有更加强大的吸引力。这样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民俗在博物馆和书本上是看不到,也体验不到的。因此,只是单纯的建立一个民俗博物馆,象征性的表演一些民俗节目远远不能满足当代旅游者的需求。民俗修学游要求建立全真性的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镇、民俗文化城,我们不妨统一称之为民俗社区。在这些民俗社区中,民俗不再是展示和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的生活。民俗修学游就是让旅游者深入到民俗社区中体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民俗活动。只有这样,旅游者才能真切的感受最原真、最完整的民俗,他的体验才是丰富的、有价值的,也是旅游者最期望得到的。

对于民俗社区而言,恢复民俗文化并不是历史的倒退,因为民俗本身就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的特征。民俗是发展的,我们只有让民俗回归到群众中才能恢复其多样化和生命力,凸显其价值。所以,建立民俗社区,不仅仅可以开发民俗旅游,更有利于移风易俗,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模式的构想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最难处理的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关系的平衡,政府、旅游企业、社区三方权利和责任如何界定的问题。政府主导容易偏离市场需求,对市场反应迟钝;企业主导容易导致短视行为,追求短期收益的后果就是掠夺式开发,最终造成环境的破坏。因此,民俗修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采取公共开发模式——以社区为主导,吸引旅游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引导协调的共同开发模式[6]。社区主导才能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吸引旅游企业的资金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参与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过程;政府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利用其公信力和权威保障开发过程规范、有序、高效。只有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才能顺利进行。

除了上述三个核心利益主体之外,还需要将民俗学专家纳入到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来。将民俗学专家收集和研究的静态民俗学资料,还原到民俗社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真实的展现出来,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产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俗修学游是适应中国目前旅游发展大环境下“深度游”、“体验游”、“文化旅游”、“遗产旅游”等各种需求的优秀旅游产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遗产开发和传承的方式。只要政府、企业、社区和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良好的分工协作,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修学游产品,调动传承人、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形成民俗文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前来参与、体验,民俗修学游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嵩龄.我国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J].旅游学刊,2007(6):48-52.

[2]王娟.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16.

[3]徐赣丽.旅游和民族性的再创造[J].民俗研究,2006(1):129-136.

[4]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0.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4

一、民间剪纸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剪纸是民众的生活艺术,生长在民间,吸取民间文化艺术精髓,传播民间风俗习惯。剪纸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纯观赏性的,大多时候是要借助剪纸图案突出寓意,如春节剪窗花、元宵剪灯花、男女婚嫁剪喜花等烘托喜庆气氛,寓意吉祥。中国剪纸动画取材于民间剪纸与皮影等艺术,加上各种工艺的融合,使得剪纸动画更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造型采用民间剪纸风格,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影片采用雕、镂、刻、剪的工艺手段,色彩采用民间传统的红、黄暖色调,人物形象活泼,还将传统戏曲服饰设计融入其中,极具民族特色。所塑造的猪八戒形象稚拙可爱,使审美和娱乐性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剪纸艺术同中国其他绘画方式和造型手段相结合,还逐渐形成了画像砖风格、装饰画风格和水墨拉毛风格等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动画,代表作品如《渔童》《猴子捞月》《人参娃娃》《狐狸打猎人》《济公斗蟋蟀》等。

二、水墨画风格对动画创作的影响

水墨画是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画派,其对笔墨的运用、对意境的表达和追求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将水墨画风格融合到影视动画的创作中,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动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伸。水墨动画中虚虚实实的画面所展现出来的轻灵、优雅意境使动画片的表现风格较其他动画种类有很大的区别,也是一种突破和创新。1960年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水墨风格动画,其中的小蝌蚪形象取自齐白石大师作品,该动画一经便轰动世界。与一般的动画片存在的显著差异是,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的约束,水与墨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场景就是一幅别具一格的水墨画卷。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优美而有灵气,配合豪放壮丽的泼墨山水背景,充满诗意的柔和笔调。充分展示出中国画“神似”的传统美学观念,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同样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好评,再次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有待挖掘的深度。比较水墨动画和欧美动画的艺术表现风格,可以看出两者迥然不同。欧美影视动画在艺术表现上多使用具象的、色彩绚丽的角色和背景,而中国水墨动画更倾向于抽象的表现,色彩只有黑白,即使是发展到后来的水墨动画也只是使用少量的淡彩。

三、武侠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体现

武侠,是中国文化在全球语境中的一个典型符号。武侠作为东方神秘文化的一个代表,同好莱坞影视中的侠有本质的区别。武侠在中国不再单单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种介于正反两面之间的,更多地体现出正义感的精神化身。武侠与动画两者之间有天然的契合点,都是以动作为本体语言。我国最早的长篇动画,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中都有大段精彩的武打戏,可被称为武侠动画的前身,它们已经包含了武侠动画所具有的娱乐元素。后来的《哪吒闹海》《金猴降妖》《葫芦兄弟》也属于同类作品。进入21世纪以来,武侠重新回归动画的舞台,经历了《神雕侠侣》和《勇闯天下》等一些尝试之作以后,国产动画《虹猫蓝兔七侠传》《秦时明月》一跃而起,红透大江南北。《中华小子》《功夫熊猫》同样借助中国文化元素,向全球散播着中国的武侠功夫。

四、民间传说在动画创作中的广泛应用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菲斯克;大众文化;《理解大众文化》;大众

一、约翰・菲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写作背景及理论渊源

20世纪三十年代,二战结束,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这个时期出现的法兰克福学派,以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而著称。在60年代末,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激烈批判逐渐被友好乐观的,打着平民主义旗号的伯明翰学派所扭转,伯明翰学派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批判的传统,但反对这一传统中浓厚的精英主义文化立场。约翰・费斯克延续了伯明翰学派肯定大众文化的传统,结合自己对大众文化的浓厚兴趣,并吸取了几位欧洲思想家的理论影响,例如德赛图的日常生活的抵制理论、巴特的文本理论及符号学理论、巴赫金的狂欢诗学和布迪厄的审美趣味差异理论等,总之,约翰・菲斯克试图从大众文化的流行因素例如牛仔裤、购物商城、时装、化妆品、麦当娜现象等建立一种乐观的大众文化理论。这一理论在其《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二、《理解大众文化》 文本分析

1.大众与大众文化的界定

菲斯克主张用the people,popular,the popular forces来界定大众、大众的、大众力量,而不是用the masses来称呼大众,用folk culture(民间文化)或者mass culture(群众文化)来称呼大众文化。这种界定大众及大众文化的差异,已能表明出菲斯克不同于其他理论家的立场。菲斯克认为,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虽有相似之处,但不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一般是指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自古流传民间的民俗文化。菲斯克在区别与上述观点的差异的同时,提出了他自己的大众文化观,他认为,大众文化就是大众利用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提供的现有的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创造并流通意义和的积极过程。它是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体质内部生产出来的。概括的说,菲斯克的大众文化概念主要突出了大众文化的三个特点:生产性、差异性、对抗性。生产性即大众不是消极的消费者,而是积极主动的生产者,例如,《第一滴血》是澳洲沙漠部落原著居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他们能从电影文本中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意义。因此,大众总是通过利用资本主义体制所提供的资源,并且拒绝屈从体制,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文化。

2.生产者式文本及其特征

菲斯克虽然是从大众的主体角度来分析大众文化,同时也没有忽视对大众文化的客体――大众文化文本进行分析。菲斯克将大众文化文本概括为“生产者式文本”。这一概括出自于罗兰・巴特的论点。他区分了文本中“读者式”倾向与“作者式”倾向,以及二者分别引发的阅读实践。菲斯克认为巴特在阐释这两种文本时,主要关注的是文学作品,他认为“生产者式文本”的范畴为大众生产提供可能,且暴露了文本原本意义的脆弱、限制性――无论文本如何压抑大众的“生产式”解读,却不能摆脱无法控制和被生产的结局,“它(文本)包含的意义超出了他的规训力量,它内部存在的一些裂隙大到足以从中创造出新的文本。”

3.大众的“权且利用”的抵抗艺术及其政治潜能

菲斯克在本书中,引用欧洲传播德赛图的日常生活的抵制理论、巴特的文本理论及符号学理论、巴赫金的狂欢诗学和布迪厄的审美趣味差异理论等来诠释大众“权且利用”的抵抗艺术。我们在上述生产者式文本中主要阐述了菲斯克大众文化理论对罗兰・巴特文本及符号学理论(即指大众能生产出代表自己的意义与的符号,并以此为工具来对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控制)的借鉴,下面从对德赛图、巴赫金和布迪厄三位思想家的借鉴中探讨大众的“权且利用”的抵抗艺术。

菲斯克认为不能简单的将宏观、微观政治对立起来,大众文化也只是属于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社会变革模式。大众文化的抵抗意义只能是循序渐进、迂回巧妙的斗争,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和“革命”有着本质的区别,还是逃不出权力体系和制度的范畴。

三、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主要论点及贡献

我们总结菲斯克的观点,在其书中所围绕的大众和大众文化的辨识、大众的生产力、大众生产式的文本解读、抵抗、政治与社会变革的论证中,总结出大众文化的主要观点,即大众文化必然是“权且利用”的艺术。菲斯克“乐观的怀疑主义”,积极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观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菲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绩。笔者认为,菲斯克在其作出极大理论贡献的同时,书中的观点也有些许尚为欠缺的部分。例如,菲斯克只认识到多元化声音的符号学意义,却没有意识到统治话语的重要性;受众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势必决定他们可以使用的话语系统,那么受众在媒介文本中所获得的解读范围必定会影响到受众的创造力;另外菲斯克对受众快乐、含蓄的推崇,极易导致文化相对主义,使人们抛弃所有的文化价值,从而丧失判断力。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菲斯克的评价,虽然对其褒贬不一,但是菲斯克作为当代文化研究及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为大众文化研究理论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王晓钰 宋伟杰译.2001年版

[2] 邓筑虹.从《理解大众文化》看约翰・费斯克的文化理论.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0年4月第2期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6

大小旺火堆,几多欢乐情

民间社火,据说来源于古老的对土地和火的崇拜。这一活动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体现,尤其是在西北地区较为兴盛,在山西晋中地区则更为经典、更具影响力。据报道,这里的社火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丰富于明清,延续至今,史书记载已有2500年的历史。文化内容相当丰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

大大小小的旺火堆,是社火活动的基础。据左权县文化局局长王建军介绍,元宵节前后,当地群众用煤炭加木材垒成火堆,现在则多用蜂窝煤围成下大上小的园锥体,中间加上木材成为新式旺火堆。当天傍晚时分,我们在五里堠村与村民们一起垒就了一个高高的旺火堆,大家你添一块他添一块,热情高涨,恰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味。走进村民家中,每家都有规模不同的旺火堆,这已经成为当地百姓迎接新春的文化仪式之一。有的人家家门口还依照古老习俗,搭起了松枝牌楼,挂起了彩灯。

入夜时分,大家不约而同地点燃这些旺火堆,高高的火舌随风翻滚,有如红色的火龙在夜色中翻舞。真可谓村村点火,户户生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绕着这些旺火堆,载歌载舞,纵情欢闹。既表达祈福消灾的感情,更体现对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期盼。苍天在上,凌空俯看这些大地盛景,一定也会热血沸腾。

今年,左权县上下携手,在县城区恢复中断了二十多年的“串火盆”活动。即由各乡村的民间社火表演队在县城区的旺火堆旁客串、表演,增加喜庆文化气息。这就是本文开头见到的场景。在县政府门前的高大旺火堆旁,中国外文局记者采访团团员美国籍记者古博凯、日本籍记者胜又阿雅子、韩国籍记者李秀真等和中国记者一起与当地群众一起欢庆佳节,共同体验中国民间社火文化。我们一起与村民们敲锣打镲,一起分享喜悦。21世纪的社火组织也有了时代特色。活动组织者之一、副县长哇春芳介绍说,为了调动表演者积极性,县文化部门采取了奖励措施。每个表演队在三十多处旺火堆旁轮番表演,表演完有专人登记造册。根据表演队人数多少,每串一个火堆表演一次奖励100元至200元。这其实也是对表演者辛勤劳动的尊重。

这是一个寒潮笼罩的夜晚,寒冷覆盖着太行大地,但零下十五六度的严寒丝毫挡不住人们喜迎佳节的热情。在寒风中,在旺火堆旁,当地的百姓一起狂欢。左权县城 中心广场成为彩灯的世界,欢乐的家园。各处的彩灯多彩多姿,既有传统的民间故事,又有现代的生活场景,百姓自己扎制的孔明灯、动物形状灯等各种彩灯也在这里一展风彩。县委、县政府在百姓的喜庆中再添精彩,在城中空地燃放起吉庆焰火。持续半个小时的璀璨焰火,将革命老区左权的夜空装点得分外妖娆。火树银花不夜天,万民欢庆闹新春。

物我两相忘,文化永相传

晋中地区是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较为完整的地区。当地以平遥古城、榆次老城为代表的古城文化,以乔家大院、常家大院为代表的宅院文化,以左权小花戏、昔阳迎灯等为代表的民间文艺,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中市市长吴清海告诉我们,当地正在建设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以挖掘整理、抢救保护、创新发展为追求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开始了全新的追求,其文化意义深厚,文化价值重大。

新世纪以来,晋中社火活动不断发展壮大。从2007年开始,晋中市每年在元宵节期间都要举办社火节,逐渐形成了百万民众闹社火的文化大观。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晋中社火节已经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获得首届全国节庆中华奖“十大弘扬传统节日奖”。今年的晋中社火节,于2月6日元宵节当天上午,在市中心公园城市大道举行。来自晋中城乡的十多支表演团队参加了节庆活动。热闹的舞龙舞狮、喜庆的秧歌花戏、欢快的背棍高跷,就连去年中国航空航天的重大成就“天宫一号”也被聪明的表演者扎制成彩车,参加到狂欢之中。

与晋中社火侧重联欢巡游不同,左权的社火活动更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与表演的民间文化特色。左权民间舞蹈起源较早,相传宋代,县里已是村村结社闹社火,明清两代流传更广。如今左权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全县204个行政村,村村闹社火,几乎人人会唱民歌。全县有129个民间文艺团体,分为说唱班、舞狮班、武术班等。左权的特色文艺形式小花戏作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1953年曾经参加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获得过全国民歌民舞民乐调演大奖,还曾到北京怀仁堂演出,受到的亲切接见。

左权的社火活动将民间文化的精华集中起来。这里的社火门类齐全,分为“文社火”、“武社火”、“丑社火”三大类。所谓文社火,也就是小花戏,因其扮相、舞姿、词曲都比较文雅、清丽而得名。武社火,基本上是武术表演,枪棍刀棒等轮番表演,只舞不唱,锣鼓伴奏,铿锵激烈,勇武粗犷。而丑社 火,当地又叫丑花戏,演员扮相以丑为美,浓妆艳抹,以男扮女妆为主,舞蹈动作夸张,唱词逗笑打趣。

2月7日傍晚,我们中外记者采访团一到左权就来到城郊的移民新村东沟村,采访小山村的小花戏表演。村民们在村中空地搭起了简易舞台,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演员都是本村村民,既有初高中学生,又有中年男女。演出内容既有抗战内容,又有传统情歌,还有歌颂新生活的新创作。一位中年女演员既是乐队二胡演员,又能单独表演歌唱节目,一专多能。寒冷侵蚀着天地,演员们毫不畏惧,表演得认真投入,将他们心中的欢乐尽情地展现出来。随行采访的外国记者被他们的欢乐所感动,演出结束后与演员们深入交谈、采访,合影留念。小演员们告诉这些外国朋友:我们参加表演很享受!

就在这个寒冷而欢庆的左权之夜,在一堆堆旺火旁,左权丰富多彩的文、武、丑社火表演纷纷亮出了他们的绝活,或唱或跳、或舞或蹈、或敲或打,个个精彩,样样鲜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太行山区人民的欢乐与喜庆,体会到了优秀文化传统的强大生命力。他们这些来自于山乡村野的老少演员们仿佛已经融入到文化仪式中,融入到一招一式的演出里,他们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忘我。他们每一个人此时此刻仿佛真真切切地都已经化作为文化的符号,成为文化血脉的因子。他们那种认真与全身心投入的文化态度,执着与坚定的文化精神,不正是古老的文化传统得以代代相传的重要因素?不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永续的强大基因?

经济贫困县与文化强县的现代交响

晋中的社火节庆与左权的社火表演,都是进入农历正月就开始了的,而且贯穿正月的主要时段。这正是中国北方普遍的农闲时节。是人们调理心情,调理状态,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特殊时刻。

如果说,春节主要是家家户户以家庭为单位,享受团圆和睦的家庭亲情,享受家庭天伦之乐的节日的话,那么以元宵社火活动为代表的庆典,则是人们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寻找并享受人间欢情的特殊节庆。其灯彩娱乐活动遍布中国大地。尽管由于南北东西地域不同,文化活动形态有所区别,但人们闹元宵庆新春的文化追求都是一样的。也正因此,元宵文化活动简直可以说是一场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化狂欢。

晋中今年的社火节着力打造冬季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特色。设计推出了文化庙会、社火展演、传统情景剧表演、榆次老城祈福等系列活动。时间跨度从1月1日延续到2月中旬。左权今年以“崛起左权,唱响未来”为主题,设计了街头文艺游行表演、戏剧专场演出、迎新春灯展、串火盆活动、音乐焰火晚会等“九大活动”闹新春。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延续到正月十九。而且,在县城、乡镇、乡村三个层次展开,实现了文化活动全境覆盖、全民覆盖。进入正月,在这里的大街小巷、乡镇村庄,翻飞的彩扇随处可见,动听的鼓乐随处可闻,花戏队、高跷队、武术队、八音会等民间表演队伍活跃在太行城乡。这个时期,正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时期,是文明的演进与创生时期。

节庆活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节庆仪式更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无论是古老的东方文明,还是新兴的西方文明,包括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与文明传承都离不开特殊的节庆活动与节庆仪式。

晋中社火以其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特殊文化旅程,更为我们深刻地提示了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考察这一文化现象可以看到,以文化仪式的垒旺火为起点,配之以围绕火堆载歌载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村村欢歌、户户社火”为表现形态的大众文化活动,这种活动特点鲜明,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普遍的娱乐性、内容的丰富性、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的传承性。

文化与文明相伴而生。文化是有独特而强大的生命活力的,其自身汰劣扬优的基因使文化之树得以常青永青。有时时势使然,文化形态迫于某种压力暂时退居幕后,但优秀的文化是阻隔不断的。各个朝代的当下文化理念可能会一时中断传统的文化过程,但文化自身强劲的生命力能够修复暂时的表象断裂,实现文化的重生与新生。左权社火历经千年,虽朝代更替而文脉始终不曾断裂。即使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左权县城的串火盆活动曾经中断过二十多年,但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古老的文化活动便又顽强地重新恢复并且创新性地发展起来。正月十六夜间的串火盆表演一直延续到深夜12点以后。有道是,山重水复难断文化路径,天寒地冻也阻断不了文化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