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课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课题研究范文1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课程。它对有效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由于农村小学受师资质量、教育资源的制约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困难更多,需付出的更大努力。我校通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开发出了校本课程《可爱昭化》。现将工作体会赘述于后供同行指正。
一、立足本土,找准课程开发方向
我校地处有着2300多年建县史的昭化古城,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奇特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建筑、闻名全国的特产……。2006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着力打造这座“三国古城”,全力发展昭化旅游,“川北明珠”昭化已享誉海内外,如今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昭化的历史文化缺少了解和宣传,就连生活在昭化的“本地人”对昭化的历史也知之甚少,这样就形成了人与文化的强烈不对等,制约了昭化旅游发展。挖掘昭化特色资源,以其为载体传承和弘扬昭化文化,是每一个昭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教育引导每一个昭化人从我做起,弘扬地方文化,促进昭化的发展已刻不容缓。作为昭化的教育基地,理当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让昭化人从小了解昭化、宣传昭化、热爱昭化。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课题“弘扬昭化文化,创办特色教育——《可爱昭化》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就应运而生了。
二、多方参与,营造课程开发氛围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校课程的开发,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家长的配合、社区的支持,才能有效展开。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缺乏学生的合作、参与,则开发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我们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启动前,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网络以及“可爱的昭化”系列主题报告会,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宣传昭化历史文化。在校园内播放关于昭化的宣传片(《昭化印象》、《昭化恋歌》、《昭化流韵》、《昭化古镇》等),张贴昭化古城的宣传图片,悬挂关于昭化的诗词等,激发学生的昭化情。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通过家长了解昭化的历史,邀请对昭化历史比较了解的家长代表、关心昭化发展的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座谈,听取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运作的意见。这些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学校师生、家长及热心人士主动参与课程的开发,充分调动了校内外各种有利因素,形成了良好的课程开发氛围。
三、团结协作,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它需要实验者既要有高度责任感,又要有强烈的团结协作意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使用,一方面需要有统一的领导,有序的运作体系。同时还需要全体教师在开发过程中积极创新,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更需要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教材的开发之中。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领悟课改精神,明确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教师深入分析昭化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当好昭化的主人、做昭化教育人能做的事”。然后通过学校教代会、行政会确定把“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并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学校先后制定了开发方案、活动计划、评价方法以及教育科研奖励办法等,切实保障了课程开发的有效实施。在学校课题组的组织下,发起以教学区为单位的众多教师参与的课标、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工作。一是组织教师在学习国家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编写了《课程标准》;二是动员全体教师查阅资料、调查走访,收集整理后编写了关于昭化地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人物、民俗文化、地方特产、民间传说等方面的文章79篇共计十余万字;三是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课程《可爱的昭化》的教学建议一书,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四是根据时间顺序设置编纂体系,我们兼顾不同年代、不同诗人风格,考虑山水、人情、言志、叙事等不同内容,精选历代名人关于昭化的诗词,编注了《昭化诗词选》作为阅读欣赏教材。编纂过程中,还组织美术教师绘插图、设计封面;语文教师给诗文标注了拼音,文后附上了作者生平简介,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总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老师们或推荐诗词,或上网查找资料,或搭配图片、或调查走访……主动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自己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并乐意为之竭尽所能。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课题研究范文2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武安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课题研究范文3
一、学校背景分析
(一)教师资源
优势:
1、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多年的办学实践与人文积淀,使教师在新课改的教育实践中,积极转变观念,潜心钻研,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全校教师充分意识到,只有立足课堂,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2、骨干教师队伍日趋成熟。学校开展多层次的结对拜师活动,为教师搭建不同层次的发展平台,从不同层面提升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加速了教师的成长步伐,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校际合作交流常态化。借助托管资源,建立了与海南中学两校互动的校本研修机制。学科对学科,年级对年级,互帮互学,获得双赢。两校教师共同参加课改实验基地和兄弟学校的重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研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举措,交流针对性教学材料。推进了校本研修互动机制运作的常规化和“主动有效”课堂的实施。
不足:
1、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差异。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但部分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不重视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受主客观因素限制,学校缺少县内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2、教师发展不够均衡。自觉性高的教师与主动性有待提高的教师并存,成熟型教师与缺乏经验与方法的教师并存,创新意识与愿望强烈的教师与重短期效应靠经验处于较保守状态的教师并存。
3、个别学科的团队教研能力不强,研讨氛围不浓。组长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有待培养和提高,研修管理机制需要健全和完善。
4、国家基础型课程已能按照上海市课程计划的要求执行,但对照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标准和要求,学校三类课程体系门类和科目不够丰富,教师缺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和尝试,有待培育教师教学研究文化自觉的态度和能力。
(二)学生资源
优势:学生来自农村,比较朴实,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不足: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整体下降。由于地处城区边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相当数量的家长外出务工,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我们的生源中,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长文化水平很低(家长的学历都在初中及一下),农民进城务工后家庭教育出现缺位现象,特殊家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家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参加各类活动的态度和水平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学习习惯不佳,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较弱;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足。
(三)地方资源
优势:学校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村和开发中的崇明新城,为教师与学生进行课程开发及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凸显了学校和地方特色。
不足:地方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力度有待提高。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交流,为拓展型课、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开设提供有力的指导、帮助。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发展目标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一方面学习实践,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容方式,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地域文化、教师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努力建设以学生健康发展和现代社会需求的符合学校校情和生情的课程。积极夯实基础型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地制宜开发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在分析学校情况和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设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建设学校的课程文化。
(二)教师发展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学识优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会教学,能教研的师资队伍。教师基本功扎实,学科知识丰富和完备,能有效地解读和整合教材,面对不同的群体能因材施教,教师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的能力,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力,探究型课程的指导与管理能力有较大提升。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有在区域层面有影响的教师。
(三)学生发展目标
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有所长(zhǎng)。
“学会做人”即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懂礼仪、懂感恩、讲诚信、能抗挫,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向着自己的追求奋勇前进。
“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刻苦的品质。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尤其是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使学生愿学习、会学习、乐学习。
“学有所长”即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得到生动活泼地成长。
三、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原则
1、多样性原则:坚持以上海市课程标准为课程设置准则,兼顾以学校办学目标、特色要求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科目设置力求丰富多彩,可供学生充分选择。
2、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建设、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3、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实践课程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课程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4、可行性原则: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课题研究范文4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建设;整体推进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36-04
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15年来,北京市基础教育始终坚持“优质、均衡、特色”的发展思路,从首都课程改革实际出发,系统总结课程改革工作经验,全面推广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本着务实、创新的态度采取多种举措,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特别是郊区的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工作,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加快推进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两大主题。北京市中小学校建设坚持硬件和软件并重,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课程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由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的教学,由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转向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健康个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课堂真正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一、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机制走向深入
北京市中小学课程建设确立了“市、区两级分层管理,统一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基本策略。市级课程管理部门坚持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思路,研究制定北京市课程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设置结构,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修订、完善并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全市课程整体建设的调控和指导,加强对自主课程建设实验学校的指导和管理,鼓励改革,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项目组以及各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得到认真严格的贯彻执行,三级课程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规划并开发管理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区和学校全力保障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课程设置方案的适应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明显增强。区、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关注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执行力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在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实践创新等诸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市、区、校三级合作的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专项研究、专题研讨、评选推优等多形式、多途径的课改实践活动,在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典型引路、成果推广等多个重要环节全面推进,带动全市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同时催生了一系列推动课程改革的规章制度、法律文件的建立健全,确保了教育部、北京市的课改文件、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在区、学校的严格贯彻落实,确保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沿着科学、正确、良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区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下大力气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课程整体建设的文件精神,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边远的山区农村,学校都努力做到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有效落实地方课程;而且依据学校实际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开发出诸多系列化、富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领导干部的课程领导力显著提高,围绕着学校的核心理念设计出具有系统性、实效性、创新性的课程规划方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用课程特色作为学校核心特色的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认同,并初步显现出它的实际效果。从课堂教学的实际看,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等理念效果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显现。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观,即便是深山区的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校园网建设等都向城区学校看齐,并且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学校实实在在着力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教师自觉地落实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效果明显。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上加强可行性研究,注重实效,不求热闹,不做表面文章。在推进三级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把落实课程计划提到依法办学的高度,寻找与学校日常工作的结合点和增长点。注重校本课程建设以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加强三级课程之间相互融通结合,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和学校的基本共识。
二、课程建设整体育人效益逐渐显现
全社会日益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重视未成年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身心健康、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支持作为学校育人工作核心的课程改革建设向着纵深推进,为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方面的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基础教育战线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日益明确,三级课程建设的整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实施的原则得以认真贯彻。科学的三级课程评价机制的积极推进,促进了三级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特色的形成和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和科学实施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表彰制度和活动,有力地引导、促进了区、学校和教师全面、协调、有序地整体推进和实施三级课程,使北京市义务教育的课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区和学校由“被动卷入”转为“主动参与”,更加理性帐档赝平课程改革实验,更加冷静地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常态建设和机制创新。自觉地将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育人和发展的核心载体纳入学校中心工作,以课程整体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抓手。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条件对课程进行拓展、深化和二度开发,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重组,形成体现学校个性化特色的课程。一批具有地域或学校特点的课程资源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教师、学校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学校育人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
区教委和教科研部门日益关注学校的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和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从不同角度审视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凸显的课程意识。多年以来一贯坚持的专项调研督导工作有重心、有计划,活动越来越深入,主题越来越聚焦课程改革,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持续重视远郊特别是山区学校的课程建设。督导活动也从听取报告到深入课堂,从走近干部到走进教室、近距离接触学生,从观摩学校到观察课堂,从收集信息到与业务部门、学校的研讨到重视内部交流,更加关注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和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发展。
在持续的督导调研中积累了大量鲜活的、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和资料,明确下一步应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市区两级协调推进深入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深度思考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课题研究如何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如何做好精品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夯实基础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如何针对民族传统文化类课程进行整体研究,如何提高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的实效性,教师如何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和灵活运用,如何进一步增强学校干部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如何进一步通过课堂教学体现课程建设的效益等。
课程是学校变革的核心,课程改革实际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整体改革,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学制改革的探索尝试。不涉及课程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只把课程作为局部变化的突破也说不上是学校内含式发展的成功。在建设特色学校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和推进课程的整体建设,并逐渐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应从课程专业建设的视角对一些创新探索举措进行鉴别和判断,形成对于一线课程发展实际的看法,并从中发现问题,形成业务突破和研究的新的增长点,更好地指导一线课程建设。
课程专业研究、管理人员深入学校和课堂应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坚持出特色、出质量,形成规律与方法,从对课堂、教师行为的观察转向对课程、教材变革、学生主体的关注。带着问题和计划有目的地走进学校和课堂,通过坚持和积累形成基于课程建设视角的学校调研标准或规范,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向着纵深、健康的道路持续前进,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
三、课改推进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国当代社会是相对的新生事物,在不断更新观念、总结反思中修正方向、摸索前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探索前进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不到位,新理念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实施层面创新性不够,操作实践方面出现细微偏差,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和现象,盲目追求课改政绩的形式主义、花架子、表面文章,等等。如此种种,恰恰说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科学、规范、务实、良性发展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学校在课程整体规划、门类设置的总量控制、自编教材的处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举措以及过程监控与评价上还存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学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于深入,未能厘清三级课程的特性,对课程特性把握不准,把学科拓展训练材料当作校本课程,打着“校本化实施”的旗号随意更改课程计划、变相挤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课时,因而在多种课程形态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某些方面的混乱失序现象。校本课程内容重复开发、简单追求门类数量,导致课程过多过杂、质量不高、实效性不强,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部分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缺少联系;有的学校虽在课程规划中有明确的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但在具体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对核心思想体现不够,理念和实践脱节。有些学校在观念和实践中仍未跳出升学与课程冲突的误区,在学校推进课程策略和措施以及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考试仍然是最高指挥棒,仍把升学率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教学中以应试为导向、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指导针对应试得分的倾向突出,偏重应试抓分数的片面化技能训练;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层次偏低、实效不高。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郊区小学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的课程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实际状况:
郊区学校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有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山区校缺少专职教师,比如地理等科目没有专职老师,多靠兼职授课,教学质量上难以保证。补充的师资中有部分人员是从社会招聘而来,大学研修专业并非师范教育背景,专业不对口,课改意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相对缺乏,更没有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实习实践工作。进入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尽快地进入角色,完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学科素养、专业技能的常态化培训,提高师资的专业水平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优秀教师数量相对偏少,特e是农村学校,部分较有教学实力、崭露头角的教师往往设法调入城区甚至市区,这种带头人的移动和流失对区教师队伍建设影响较大。对城区、市区优秀教师到郊区、农村支教工作还有相当的现实需求。生源方面,郊区的家长也是尽力设法把孩子送入城区或者市区名校。不少郊区学校在校生中本地学生远少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且班级生员数量较城区学校班额明显偏少,客观上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地方课程和地方教材的关注度差别大。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部分区级教科研部门和学校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对于地方课程的研究是三级课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有些地方课程虽然进了课程表,但实施层面上的落实还很不够,存在课时被挤占、被挪用的现象。地方教材建设滞后,表现在修订不够及时,课程内容相对没有依据社会发展及时对教材修订更新;教材本身的行文规范方面待提升的空间较大,别字、病句的出现频率偏高,离精品化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
校本课程建设相对薄弱,有的学校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受困于课程资源缺乏,校本课程数量总体偏少,数百名学生面对仅有的几门校本课程,学生可选择的余地小,还远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成长需要。不少学校还未达到针对校本课程结构乃至学校三级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在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重分科课程,轻综合课程;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这两种倾向造成校本课程结构稳定性和平衡性的缺失,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依然重严密的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点。对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关注还不够。
四、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全市课改质量和水平
能否全面提升全市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质量和水平,郊区农村校、山区校的课程改革步伐和实施效果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从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整体建设推进的角度考虑,目前应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着力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重视规模小、班额小的学校建设
部分学校规模较小,一个年级一个教学班,有的班生员数量甚至到了个位数。课程实施上缺少专职教师的现象较为突出,兼课质量难以保证。而现在教师的编制额度又难以突破,如何补齐应有员额是个紧迫问题。任课教少,同头备课、教研等活动也多有限制,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能也存在诸多实际困难。需要区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多关注调研,予以政策诸方面的倾斜性支持,确保课程建设不掉队、教育教学质量不打折扣。这类学校应立足当前学校实际情况,尝试精细化、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借力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名师教学资源供给,主动开展“一对一”教育教学的方式、途径和实施效果等诸方面的业务研究,突出精耕细作、整合课程资源,统一规划设置学校的课程建设方案,整体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2. 完善进入学校课程内容的严格管控机制
纳入课时的课程门类越来越多,比如廉政、人口、法制等,今后必然还会有诸多内容都要试图挤进中小学校的课堂。而北京市课程计划是有法律约束效力的,学校课时是有限的,应及时进行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建议规定:除国家课程外,各部门不得以行政命令或其他形式途径增加进入中小学校课堂内容;如果确有必要,应编制地方教材由区和学校进行选择。所有进入中小学校课堂的课程门类和内容都必须通过北京市教委行政审批;对已经进入课时安排的课程加强督导,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负责,实施效果不佳的课程门类应建立退出机制,真正凸显课程育人效益。
3. 规范地方课程实施要求,强化地方教材质量建设
市、区相关管理部门应勤加督导、狠抓落实,要研究形成针对地方课程的统一考核标准体系,不单纯以地方课程门类的数量作为评价参考依据。保证地方课程课时的专时专用,注重地方课程教学实施效果,加强地方课程的师资培训和教科研建设。课时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很有必要加强区域地方课程规划建设,对已开发的区域地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努力提高人力、物力的经济性,切实提升课程教材质量,向着精品化方向迈进。避免或减少相关相近地方课程的重复性研发投入。
4. 校本课程建设走重实效、出精品的思路方向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的总体质量还有待提升,学校自编校本课程讲义或者称为教材的质量整体不高,部分学校经费投入大,校本教材印刷装帧精美、求全面成系列,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提升空间。东拼西凑、不成体系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简单重复性的照搬内容多,体现课程自主创新探索精神的内容少,利用校本课程课时进行国家课程延伸拓展训练的现象仍然未能杜绝。区级课程管理部门应加强审核和督导,切实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考核要有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要求,还原校本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
5. 持续强化三级课程整体建设
从市、区教科研部门层面到学校层面,都要加强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建设的意识和研究力度。从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体系的建构、诸学科的全面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多角度、多维度来理解并实践,真正落实,体现学校课程特色,这一点将成为下一步课程建设重点努力突破的长远方向。细化市区级教科研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立足于长短期规划结合,追求项目推进的实际育人效益。
6. 深入贯彻落实学科教学改革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转变、更新理念,以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来指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学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课程标准作为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进度、开展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严格坚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强调学业基础、扩大知识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构建开放性的教与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学习活动,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重视教育新技术、信息化对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
7. 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建设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课题研究范文5
微型校生存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对微型校予以重视,出台了若干政策。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叫停“撤点并校”,并要求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设置村小和教学点;有必要恢复的,要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给予恢复。11月28日,国务院颁布《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提出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探索机制和管理办法,“乡村小规模学校”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12月7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的通知,将按年度定期开展专项督导,督点包括农村偏远地区是否保留了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孩子就近上学。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也为化解乡村学校“超编缺人”现象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
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农村教学点曾有过较快发展,由1987年的16.26万个增加到1995年的19.36万个,可是到2010年仅剩6.54万个,2014年又增加到8.76万个。近两年,小规模学校在增长,许多现实问题却不容忽视。国家规定课程开不全、开不足也是农村学校的普遍现象,艺术、体育、科学、综合等课程成为被放弃的对象。邬教授的团队对全国115所小学的调查显示:乡村小学除语文和数学100%开设外,其余课程均没有开齐。其中,品德、美术、音乐三门课程的开设率为70.8%,英语、科学、体育、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地方课程的开设率分别只有60.4%、56.3%、52.1%、29.2%、29.2%、25.0%。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首先,从理论上说,适度规模是办学质量和效率高的理想选择。微型校相对适度规模的学校成本较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相对于当下城市大量存在的大班额、大规模学校,它们的优势就很明显。其次,农村的微型学校有众多被忽视的资源――宽阔的场地,良好的空气,接近大自然,依据它的特点组织教学,而不是简单照抄大校大班的教学模式,同样可以办出高质量的学校。一百余年前,各地对私塾因陋就简的成功改造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有合适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能够在一般的学校按部就班教学,还能具备全科素养,能够适应乡村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和复式教学的优势。
微型学校发展联盟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联合周边14所小学创立“广元市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让偏远小学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为当地的微型校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2014年7月,张平原接任范家小学校长。在范家小学,最多的一个班只有12个学生,最少的只有6个。针对这样的情况,张平原开展了“小小班教学实践研究”。首先是开设了集成教室,将桌椅板凳围成一圈,写作时孩子们围着坐下来,没有写的要求时,孩子们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听课,大大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他改革考试制度,建立“自主申请、多次考试、以优定绩”的考试模式;创新表彰机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与表扬,并废止了“三好学生”评选机制;确立了适应儿童有趣发展的系列乡土校本课程……
在发展联盟中,大多数乡村学校缺少专职的音体美教师,联盟首先在这些课程上下功夫:联盟内邻近学校共享教师资源,丰富了孩子们的课程。张平原说,现在联盟正在努力促成暑期乡村兼职体育艺术教师孵化与留守学生特长培育夏令营工作,虽然短期培养不可能让我们的艺术体育达到真正专业的水准,但做总比不做强。
张平原认为,微型学校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方便孩子上学,还在孩子的情感培养、个性养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小”并非死路一条,而是充满生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多次赴广元微型学校发展联盟课堂进行研究。他评价说:微型学校发展联盟这种组织形式走在了全国前列,联盟组织架构、运行方式、课题研究、联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培训方式、校本课程开发等很多工作,都是有创新的、有实效的。
高科技与教育现代化
山东潍坊高新区已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配置100%、录播教室学校普及率100%。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附近的几所中小学合并而成。在这里读书的,除了家在附近的农村孩子,还有不少是外来打工者的子女。校长臧秀霞说,无论多先进的技术,终究还需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终究还要靠人来实现,一些看起来不怎么高大上的技术,却能发挥大作用。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课题研究范文6
一、寻土在“服饰”
前艾中心小学校长束伯华是一位有追求、有思考的教育工作者。此前他在胡桥任教时,就从当地盆景和根雕入手,走生态化教育的路子。我第一次和束校长见面,他不是介绍前艾,而是说起胡桥,可见胡桥的教育实践在他生命的年轮里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记。到了前艾以后,他发现这里的农村正在被城市化,原先充溢在乡村校园里孩子身上的野性、纯朴、天真烂漫、泥土芬芳已经很难寻觅。在外在面貌的现代化建设令人炫目时,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乡土情却迷失了。他决心利用乡土资源来追寻原汁原味的教育,来守住孩子纯洁而宁静的心灵。所以,到了前艾,他首先“寻土”:前艾的乡土特色在哪里?前艾的地域文化是什么?通过调查,他们发现,当地是有名的服饰之乡,学生家长中有65%都在从事服装业,前艾的乡土就在服饰,前艾的文化也在服饰。服饰,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积淀和优秀文化因子在传递、衍化过程中绽放的物质和精神花朵。服饰文化作为学校建设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内涵中可以较好地与教育连接。于是,束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就在这“一方水土”安营扎寨,步步扎实地做起了服饰文化育人的实践研究。当然,这样的选择,与他难以忘怀的胡桥根雕一脉相承,既是乡土的,又都是审美的,所以他的前艾故事从胡桥说起,也顺理成章了。
二、服饰与文化
在“寻土”之后,束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就认真开始“营土”。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服饰很“文化”,它记载历史,表现社会,蕴含宗教,反映民俗,继而他们又提炼服饰内涵的文化元素,发现“规范、得体、精神、审美、开放、活力”等都可以直接应用于教育情境。于是,他们持续十多年,开展了“服饰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前艾中心小学的“服饰文化育人”研究,坚持课题引路,十多年来,先后进行了“开展服饰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立足实践创新,开放性地进行服饰文化教育”“开放性服饰文化校本课程研究”“服饰文化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等课题研究,以课题为抓手,集中突破了学校特色建设的难点问题;建设校本课程,每周一节服饰文化课,每月一讲一演,每学期一展,每年一评“服饰文化形象代言人”,推进服饰文化与学科整合,开展服饰与英语、服饰与科技、服饰与体育、服饰与信息、服饰与美术等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加强制度保障,从穿戴着手,制定教师、学生、食堂人员、保安着装规范要求,定期开展“形象代言人”评选、服饰文化节等活动;出台“班班有板报,月月有更新,期期有评比”的规定;编写校本教材,2000年开发出省内第一套文本形式的服饰文化校本教材,紧扣“审美素质”“实践创新能力”两条主线编排,接着又编写了电子版的校本教材,为教师、学生、家长间的便捷联动提供了可能;开展综合实践,以“服饰文化形象代言人”评比为主线,开展“四个一”(一把剪刀、一根针线、一支画笔、一只鼠标)评比、文化之星命名、特色中队评比、家居环境设计等等,大课间共做寓穿、戴、行、劳动、体能训练、形体训练于一体的“服饰操”,组织师生进行服饰文化的整体设计,恰到好处地美化学校、班级的环境;发挥基地功能,利用区域的教育资源,将“华莱士”“沃尔夫”“帅英特”等公司确定为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厂区参观,聆听专业人员讲解,同时加强校内设计室、操作室、工作室、展示室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如展示室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作品精选等立体直观的形式,让师生感知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从服饰文化到“得体教育”
在“服饰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取得成功之后,前艾中心小学怎么往前走?束伯华校长在讨论学校特色建设时,说得最多的关键词是“坚持”和“创新”。正是坚持中的创新,才是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创新的坚持,学校的文化传统才具有在不同情境中蓬勃生长的活力。可能是坚持的内在韧性和创新的激情活力,在某个语境中契合了,他们抠出了“得体”这个关键词。“得体”由服饰文化而来,又与教育的内在要求相一致:教育旨在“得体”,“得体”方是真教育、好教育、美教育。于是他们树立起新的文化旗帜:基于服饰文化的“得体”教育。
在校本的意义上,“得体”源自服饰文化。服饰文化的基本意蕴是什么?一是实用性,二是审美化。穿戴得体,就是服饰发挥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在讨论“得体”教育时,他们借此展开,提出“得体教育”的基本模型:“得体”的德育――基本规范+恰如其分;“得体”的课程:共同基础+个性选择;“得体”的教学:基于标准+差异发展;“得体”的环境:经济实用+赏心悦目。这样的理解和设计,服饰文化的内核和肌理顺其自然地体现在“得体教育”之中,同时又显然有所拓宽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