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病案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历病案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历病案管理制度

病历病案管理制度范文1

第一条为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环境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品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第四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并颁布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和环境监督检查制度。

第五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要由环境保护、病原微生物以及实验室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有关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和环境管理技术规范,提出审议建议;审查有关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审查建议。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对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

承担三级、四级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具备甲级评价资质和相应的评价范围。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文件的要求,安装或者配备污染防治设施、设备。

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实验室方可投入运行或者使用。

第九条建成并通过国家认可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在取得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后15日内填报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见附表),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条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表之日起10日内,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第十一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对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实验室应当依照国家环境保护规定和实验室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置专(兼)职人员,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危险废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

第十二条实验室排放废水、废气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实验室产生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实验室对其产生的废水,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十四条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排放废气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标准或者规定。

第十五条实验室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妥善收集、贮存和处置其实验活动产生的危险废物,防止环境污染:

(一)建立危险废物登记制度,对其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危险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二)及时收集其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并按照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等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要求的专用包装物、容器内,并按国家规定要求设置明显的危险废物警示标识和说明。

(三)配备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危险废物暂时贮存柜(箱)或者其他设施、设备。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废物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危险废物交由依法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集中处置。

(五)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有关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六)不得随意丢弃、倾倒、堆放危险废物,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七)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其他要求。

第十六条实验室建立并保留的实验档案应当如实记录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实验活动和设施、设备工作状态情况,以及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集中处置以及检验的情况。

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实验室产生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国家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施行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三级实验室,应当按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限期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和监测计划,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实验室发生泄露或者扩散,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事故报告程序规定报告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管辖范围内的实验室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予以记录,由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并反馈被检查单位。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病原微生物泄漏或者扩散现场调查取证,采集样品,查阅、复制有关资料,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需要进入三级或者四级实验室调查取证、采集样品的,应当指定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实施。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实验室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建立实验室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或者未设置专(兼)职人员的;

病历病案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 确认制度;围术期病人;安全管理;作用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或紧急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每天的手术量大,工作流程重复性强,工作人员极易产生疲劳感。仅靠强调责任心而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差错事故仍有可能在手术过程中产生[1]。手术病人的围术期安全管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提出高效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患者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关于双侧器官开错部位情况时有发生。为了确实保障患者安全,做到患者安全识别并且要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的错误的发生,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结合我院手术室实际情况,我院于2009年12月1日起对于手术患者实施手术患者确认制度。该制度实施至今效果满意,取得了手术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现介绍如下:

1.实施方法

1.1制定手术病人的访视制度 术前一日由该手术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内容包括手术患者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内容,携带该访视单到病房结合病历内容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1.2制定手术病人的交接制度 设立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术前由病区护士认真填术病人交接单内容,包括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前患者禁食及皮肤准备情况,手术患者术中所需物品(如x光片、术中用药)等,入手术室前,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共同认真核对无误后由双方签字确认。

1.3制定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 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经治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记号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1.4制定手术病人的查对制度 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根据病历首页,患者腕带和询问患者再次进行核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药物过敏史、血型等。

1.5制定手术病人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并认真完成《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的内容并签名。

2.效果

本院实施手术患者确认制度以来未发生1列患者差错部位差错、术式差错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3.讨论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患者手术安全[2]。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是消灭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我院制定的手术患者确认制度由手术室访视制度,手术病人交接制度,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手术病人的查对制度和手术病人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五部分组成,从手术相关科室通知手术室决定手术后,手术室通过以上制定的这些制度层层把关,并由病房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患者共同参与核对患者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无误后并签字确认,从根本杜绝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3]在实施本制度的过程中,该制度的优点在于有书面文字的记载,避免了以往只履行口头查对制度,防止病人在术前紧张或应用镇静剂后容易回答错误,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4]。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处理已进入到法律轨道,人们更多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5]。加强围术期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运用于手术室工作中,我们在防范上,下功夫,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发生。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事故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完善,更好地为社会、为患者服务,最终得到患者的满意。

参考文献:

[1]彭金来,戴红霞,李翠媚.加强手术病人安全防护的实施方法.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54-55.

[2]中国医院协会.CHA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暨主要措施[J].中国医院,2007,11(1):29.

[3]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75.

病历病案管理制度范文3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一种常见病因,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更新了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认为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为主,存在收缩功能障碍[1]。DCM患者心肌功能失调程度不能用异常负荷状况或者心肌缺血损伤程度来解释。现在我科联合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及参麦注射液治疗的DCM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6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0~65岁;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8~67岁,合并高血压2例,糖尿病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合并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进入观察前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强心、利尿以及扩血管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和参麦注射液,具体给药如下:90mg环磷腺苷葡胺冻干针与30ml参麦针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一次。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主要症状及体症明显好转;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主要症状及体症有所好转;无效:心功能无改善,加重或死亡。显效和有效均计为有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排血量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 7例,有效19 例 ,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5% ;对照组显效 2例,有效11例 ,无效17 例,总有效率4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

2.3 不良反应 两组中各有1例因参脉滴注偏快出现面部潮红、胸闷症状,调整滴速后缓解。

3 讨论

参脉注射液由红参和麦冬组成。红参所含的人参皂甙不仅具有抗休克、抗疲劳、降血糖、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胆固醇代谢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强心作用,能避免血液凝固,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麦冬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扩张外周血管作用,能加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及免疫功能,而且还具有稳定心肌细胞膜及正性肌力作用。参麦注射液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心肌舒缩功能[2-4]、、血流动力学[5-6]心肌复极[7]、心率变异性[8]以及调控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9-12]、等有关,表现出多层次、多部位、多靶点的作用特点,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环磷腺苷葡胺葡胺为非洋地黄类 强心剂,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泵血功能,有扩张血管作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改善窦房结P细胞功能,防止心律失常[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及参麦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状况,而且应用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Richardson P,Mckenna W M,Bristow M,et al.Report of 199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mational Sociery and Federation of cardiology task force on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ardiomyopaties[J].Circulation,1996,93:841-842。

[2] 徐亚得,董建英,李子瑜,等.参麦注射液效应的实验性研究[J]。江西医药,1993,28(6):323-326.

[3] 倪新海,程显声,何建国,等.参麦注射液对大鼠心肌梗塞后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1999,14:70.

[4] 金仁力,张善堂,王钦茂,等.参麦注射液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室舒缩功能及血浆Angll水平的影响[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1,4(3):171-173.

[5] Cetal c.Determination of ginsengosides in ginseng crude extracts by HPLC [J].Chromgtogr,2003,684(2):243-245.

[6] 虞东红,贾边旺.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诊,2004,13(4):218-219.

[7] 汤归春,郑家年,陈薇,等.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诊,2002.11(4):114-116.

[8] 李庆海,吕安清,张芳,等.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5):273-275.

[9] 陈晶,杨华升,杨薇.温阳化饮、益气活血法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血浆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4,32(2):49-50.

[10] 王敬民,金炜,孙秀笺.参麦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EF及TNF-α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4-6.

[11] 王敬民,徐青,杨伟,等.参麦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3(2):95-96.

病历病案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病历管理;医疗纠纷

患者病历是医护人员记录治疗过程的重要载体,记录医务人员进行的各项医疗行为,是处理相关医疗纠纷的重要证据和资料[1]。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医患争执,近年来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疗纠纷也日趋上升,因此加强患者病历管理也越来越多的引起重视。本文旨在回顾性总结加强患者病历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起到的作用,探讨加强病历管理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病历管理改革前400例患者病历为对照组;改革后400例患者病历为观察组。见表1,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制定患者病历的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病历封存是否落实,记录内容、告知患者内容是否完整,以及医师、护士和患者的签名是否严谨。检查各组400例患者病历中由于病历原因发生医疗纠纷的比率。

1.3判定标准 检查内容达到标准视为合格,医疗纠纷中由于病历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比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P

2 结果

观察组400例患者病历中386例合格,14例不合格;对照组400例患者病历中345例合格,55例不合格,观察组医疗纠纷例数为1起,对照组为7起。见表2。

3 讨论

3.1病历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

3.1.1病历完成质量原因 部分医护人员没有认识到病历重要性,书写凌乱,记录不完整,返修率高,在一些紧急抢救中,检查和治疗的内容没有及时书写,甚至有些医生和护士在下医嘱和执行医嘱过程中没有及时签名,导致患者病历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诊疗情况和相应检查治疗完成情况,容易引起一系列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2]。

3.1.2对患者的告知内容不完整 在患者的就诊过程中,患者有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以及治疗选择权等。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这些合法权益没有重视,在临床治疗中对一些检查内容只是简单告知,缺乏医患沟通,主观认为患者不理解专业知识没有告知必要,甚至没有征得患者签名,这些行为也是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诱因。

3.1.3病历管理制度尚未完善 医院管理部门对患者病历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缺乏,对病历管理工作支持力度欠缺,因而患者病历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另一方面病历封存未能落实,病案相关工作人员执行力不足,或未能及时回收、整理不当,病案借阅制度不完善,个别科室长期借阅未还,导致病历缺失或不完整的现象。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提供的病历不完整,一方面不具有法律效应,另一方面患者觉得医院不负责,会激化医患矛盾。

3.2加强患者病历管理的具体措施

3.2.1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患者病历书写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完成,记录及时准确,降低返修率,若抢救时间紧急,也要及时补写记录。医院管理部门要加强医护团队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患者病历质控体系,强化病历质控环节,重视病历的终末管理[3]。此外加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可以通过医疗纠纷专案讲座和病历展览等活动,找出纠纷发生原因,防范医疗纠纷。

3.2.2对患者履行告知义务 患者有知情权和治疗选择权,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治疗内容,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尤其是诊疗过程中收费高和风险大的有创操作或破坏性手术,更要详尽的履行告知义务,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执行,减少由于医患沟通不当导致的医疗纠纷,降低医疗风险。

3.2.3完善病历管理制度 医院管理部门需要制订并落实系统性的病历管理措施,当前医院多采取纸质病历和电子病历的双轨制管理方法。纸质病历易发生缺损,虫蛀,发霉等现象,医院需要加强对纸质病历的安全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纸质病历在病案室专人专管,做好清洁,防火,防盗,防水等工作,杜绝意外发生;②电子病历做好备份,严禁终端与互联网连接,定时升级防火墙,防范恶意插件、病毒等。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400例患者病历的合格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疗纠纷比例也少于对照组,说明加强患者病例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可以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发生。当前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医院只有认识到当前病历管理制度的缺陷才能有目的的进行改进,加强管理,从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维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双方合法权益,医疗体系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波,平翠香.从法律角度加强病历管理防范医疗纠纷[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5):399-400.

病历病案管理制度范文5

    【论文摘要】目的:总结新形势下加强病案管理与应用的经验,为医院病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医院病案室按照病案回收、整理、归档、借阅以及复印等各个环节实施严谨完善的病案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结果:严谨、完善的病案流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有效杜绝了病案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病案质量,促进了病案的良好应用。结论:严格、周全的医院病案管理方式和良好的质量监控模式是提高病案管理质量的重要条件。

    我院是一所拥有i o00张床位的精神病专科医院,每年出院病案近万份,并逐年增长,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病案管理流程和良好的病案质量监控模式,现报告如下:

1病案流程管理

1.1病案资料的送交和质量管理每天由病案室专职病案管理人员到医院各个科室统一回收前i天出院的病案,实行签收制度。这样,每出院一例患者就要有i份出院病案。门诊则由门诊部专门负责收发病案的工作人员负责将每1份病案及时收集。加强病房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保证每1份病案资料的完整性,从而提高病案的质量。对于每i份病案,严格按医院制定的要求去做,不仅要及时送交病案室,而且还要保证病案的质量。

1.2病案资料的整理及输人计算机管理病案回收后按照整理要求排列顺序,并按规定做好整理、编序、装订工作。根据卫生部《医院工作制度》及《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住院病案资料至少保存30年。由病案工作人员将回收的病案首页(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等)输人计算机中,对病案资料进行计算机程序管理,直接对病案信息资料进行检索,保证在短时间内提取病案,让病案资料更好地为管理者、医护人员、法律工作者提供服务,同时达到节约开支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计算机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使用,提高病案资料的利用率,为医院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1.3病案的归档及借阅管理把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时效性四大原则,将病案资料整理、输人计算机后就要上架归档zl。病案资料上架保存后,查阅病案者都必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并制定一系列适合该院借阅的规章制度。医院医护人员(即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借阅时必须以胸牌为标识,其他医护人员必须经医务科同意方可查阅,并由病案工作人员做好借阅登记。医护人员查阅病案资料,必须在病案阅览室查阅,不得将病案带出病案室;因其他原因(如教学、科研、病案讨论等)需要病案外借时,必须由医务科出具书面许可证,由病案工作人员作好登记等工作,并嘱其妥善保管。病案资料借阅时间最长一般为1个月,如需续借,重新办理外借手续。在外借过程中,病案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病案的跟踪监控与催缴工作,并在外借病案归还时做好核对工作。

1.4病案的复印管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社会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对病案的利用率越来越高。随着医院患者的逐年增加,病案也在逐年增多。复印病案的目的主要是医疗保险报销及保险索赔等。复印病案资料的申请人是患者本人时必须出示有效证明(身份证或居民户籍证明等)。申请人为患者亲属时,必须出据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明和患者有效身份证明及彼此关系证明材料。申请人为保险公司或者公安司法机关,申请人必须出示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及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明。通过核实申请人有效身份的证明后,方可对病案资料进行复印,复印内容包括病案首页、出院记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经申请人对复印病案资料的核对后,病案室对复印件加盖证明印章。建立了病历满页打印制,以避免病历记录不及时,确保患者或家属随时封存病历、复印病历时病历的完整性

   病案信息既是医院临床工作、科研及教学的重要资料和信息来源,也是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保险的基本依据。因此,建立一种科学、规范的病案管理流程与质控,是当前病案管理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际操作,该院的病案管理流程取得良好实用效果。近10年来从未丢失过一份病案,保证了病案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并能使病案资料在医疗、教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体现它的社会价值与法律价值。

2病案质量监控

2.1完善病案质量控制体系

2.1.1设立完善的病案质量监控小组为进一步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对原病案管理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调整,由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病案室主任、各临床科室主任等组成。定期对病案管理中,特别是病案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向各科室通报检查结果,及时改进不足。针对病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改进措施,以完善病案管理工作。科主任为本科室病案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护士长协助科主任做好病案管理工作,主治医师负责科室环节病历的质量检查工作。科室设兼职质控医师、质控护士对出院病案进行检查。运行病历由医务科、护理部进行抽查,病案室专人负责终末病案检查。

2.1.2制定标准,完善制度在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基础上,制定了我院的《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明确了病历书写的要求、书写的内容、书写的时限、书写的格式等。并制定了《病案质量管理制度》、《病案回收制度》以及《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对出院签字不齐全的归档病案,病案室可拒绝回收。

2.1.3完善三级医师责任制住院医师要严格按要求书写病历,主治医师、主任医师结合查房严格审阅病历,及时纠正病案中出现的疏漏和错误。

2.1.4加大监管力度将病案管理作为全面目标管理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医务科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并负责在网上全面监控各科室病历书写质量,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科室予以解决,并对科室进行相应扣分,医疗控制办公室下科室抽查病历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组织资深专家专门负责审核出院病历质量,对共性的间题如病历记录不及时、病历不满页打印、化验单粘贴不及时、检查结果异常无分析、更换药物及停药无记录等问题,每月最少一次在医院质控月刊上通报,以警示全院科室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对出错较多的科室、人员办班培训,加强教育。定期举办病历展评,将优秀病历和不合格病历的专家点评同时展出,用展览的方式学习。

病历病案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医院;病案档案管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和深入,病案的社会化使用在不断扩大,病案资料已不是传统的应用与临床、科研、教学。更是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公、检、法办案的原始证据。作为基层医院如何加强病案管理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医院技术管理方面的重要依据。医院病案是有关病人资料的汇总,是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护理、手术等过程中的记录。随着科技发展,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中运用,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病案的内容和数量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本单位临床、科研、教学和外单位保险、医疗纠纷、伤残鉴定等对病案利用频率越来越高,这些对病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机械的病案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病案信息管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病案管理的制度、收集范围、病案质量管理、病案管理手段、服务方式、工作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改进病案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此作一简要论述。

1.规范病案管理过程。首先是要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加强病案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过程,必须按照有关法律的要求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于病历的记录、医务人员保存、传递、利用、病案建立、保管、查阅、复制利用相对应的可行性规章制度和有关提供服务的具体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强化源头管理。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在集中统一管理下分级分专业负责,实施考核奖惩制度,从挂号、住院、收费处开始到门诊、急诊、住院科室,确保病案合格率,只有切实抓好源头管理,输出无缺陷,才能保障高质量的病案质量。最后要健全病案建立的管理。病案的建设是指病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号、装订、登记、归档和排列、编制索引的过程。病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查收每一份病历,发现缺陷及时通知科室并兑现奖惩措施,按规定顺序整理编码、装订成册、编号排存、上架并确保病案完整;建立姓名索引、日期索引、疾病索引等索引工具;建立现案供应登记、借阅登记、科研教学病案阅览登记和入、出院病案登记等登记工具,便于查阅又确保万无一失。

2.完善病案室各项管理制度。由于现在病案管理工作是纸质病案管理和电子病案管理并存的过渡阶段,原有的病案管理制度已跟不上新的形势。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旧的病案管理制度,制定适应新形势的病案管理制度。在原有病案收集、整理、借阅、病案库房管理、管理员、助理馆员工作制度等多项制度基础上,新制定了电子病案接收、数据保存、归档、安全利用制度和馆员工作制度,以及纸质病案利用制度(按照2002年国务院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有关病案利用规定而制定的)。改进原有的病案收集制度,把扩大病案收集范围的内容写进新的病案收集制度内。同时制定病案室主管、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做到任务落实、目标明确,使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平时加强检查和督促,年底进行严格考核,充分调动每位同志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确保病案工作顺利完成。在时机成熟时,我们还设想在全院成立信息利用中心,把综合档案室、病案室、信息中心、图书室、设备档案、科研档案并在一起,加强对病案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

3.扩大病案收集范围,不断提高病案质量扩大病案收集范围。为了满足病案利用者的不同需求,扩大病案收集范围是做好病案利用工作的前提条件。我院自从2001年以来加强、加大对各种病案资料的收集,病案收集范围扩大为出院病人的病案、急诊观察室病案、门诊血透室病案、家庭病房的病案、特殊病案(爱心病房和干部病案)五大类病案。

4.提高病案质量。提高病案质量是现代化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既要求临床科室把好病案在病房的质量关,也要求病案室把好病案入病案室质量关。在病案室里细化病案管理工作,成立病案收集组、整理组、利用组、保管组四大组,把每份病案质量责任落实到人,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力争把差错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