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范文1

一、校本课程的有效解读

廖哲勋、田慧生在《课程新论》中指出: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现在的实践层面来看,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主要指学校和教师以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符合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类是学校开发新的课程,主要指学校针对本校需求和学生需要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和本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立足学生个性发展开发的、供学生选修的课程。

校本课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无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其构建平台、涵盖领域、涉猎内容等都具有地域的、文化的普遍性,不可能顾全到校域特殊性,因此,开发并开设校本课程,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

其次,校本课程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到了重要位置,在这一点上,仅靠具有普遍实践意义的国家、地方课程是较难实现的。校本课程在这一方面有着较好的优势。例如,很多学生喜欢箜竹,这在国家、地方课程中几乎是空白,但是,学校开设了,学生就可以选修,从而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另外,校本课程在积淀学校文化上有着重要作用。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无论在有形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还是在无形的精神文化、理念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厚重的积淀,而这些文化的传承,只有校本课程才能持久地完成。

二、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吴刚平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指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所开发出来的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既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兼顾两个层面:一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整合、拓展、补充,即在这两级课程中融入校本的元素,升格为国家、地方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或者落实;二是直接搜集学校、社区层面的教育资源,通过教师的筛选、整理,按照学段编撰、结集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如何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一直是教育界同仁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应该发挥有效的规划引领、督导评价作用。 转贴于

第一,校本课程的申报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通过学校相关部门的审核。学校从宏观上提出开发的建设性意见;学科组根据学科情况,提出课程申请;备课组根据学段情况,选定课程,提出生情;教师个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知识储备的优势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提出课程申请。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段学情,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决定课程开设项目,并为课程开课提供教材编印、场所设施、课时安排、学生分配等方面的保证。通过审核的课程,才能由相关教师分工或者独立编写教材,制定学期和课时计划,依据学校的开课流程,进行规范授课。这一机制越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有科学性、实效性,会有效地缩短课程的“试开期”。

第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机制。

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开设管理一样,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开设也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要有相应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例如对教材编撰的审定,对学期计划、课时计划的检查,对开课情况的阶段性总结等。只有规范有序地落实管理机制,才会保证校本课程的开课效果。

第三,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起着导向引领作用。笔者认为,这一机制应该有三种形式:一是量化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学校印制相关的评价量表,通过对课程开设情况进行数据性分析,做出评价;设计调查问卷等,定期或不定期下发问卷进行调查,做出过程中的动态评价,并把这些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相应结论,进而依据结论,评价开课效果。二是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开课一段时间后,通过教师书面总结、师生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开课情况,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课程开设全部结束后,做好总结评价,并与过程中的评价相结合,评估课程开设效果。三是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学校的评价汇总与学生的评价汇总集中在一起分析,更能评估出课程开设的有效性,并可以依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开课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功能。

参考文献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范文2

关键词: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1.011

前言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部针对过去教育中“接受性学习为主”、“学科分隔严重”、“理论脱离实际”等教学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豫北地区校本课程依据、体现、实践国家的办学理念,进行学校课程创新,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并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确定校本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根据学校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现状,促使学生主动发展。以下以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1 豫北地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

1.1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学校体育特色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开发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但是,体育又有着教育赋予它的特殊使命,也会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豫北地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同一般校本课程开发一样,需要明确的办学理念外,还要有学校体育特色。比如,某中学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培养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其内涵是:“第一;应该做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第二,应该做既继承了民族传统美德,又具有现代文明素质、行为习惯的人;第三,应该做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人;第四,应该做具有坚韧意志、强健体魄的站直了的人。”这是该校对现代化人才的理解和定位,也是该校对育人目标的形象化、概括性表述,是确定该校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的依据。在这一办学宗旨下,体育课程将其特色确定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健身能力的培养[1]。

1.2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保障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供体育课程使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体育课程由于其内容和方法的独特性,对课程资源条件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应不断对学校现有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课程资源进行积极合理的分析与评估,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同时,根据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应努力挖掘、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体育课程资源,以满足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1.3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氛围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氛围,这种民主开放的组织氛围应体现在两个层面上。

1.3.1 学校层面

校长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的领导,引导体育教师进行变革与革新,实现学校集体在教育理念、办学宗旨上的统一。为此,校长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方针要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使自己的办学思想同国家的教育方针相一致,符合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另一方面既然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是学校办学宗旨的产物,就要保证它运行过程的畅通,使学校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间、业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间形成良好沟通。

1.3.2 体育组层面

在一个民主开放的体育组的组织结构中,人们接受领导的根据是基于专业能力的认同,而不仅仅凭借权力。因此,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组长的职责非常重要。组长要具备个性化的管理风格和人格特征,以带领老师们变革与革新;组长要具有开放的意识,具备与上级行政部门、业务部门、课程专家以及其他专业工作者的协调与合作能力;组长要乐于助人,具备与组内教职工对话、鼓励、合作的能力[2]。

2 豫北地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设计实例分析

2.1开发背景

豫北地区为了响应国家课程改革,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河南省教育委员会关于课程改革文件指导下,某中学试图形成以必修课进行分层教学,增设选修课、活动课,实行“三大板块”的课程,改变学校以往单一学科教学的状态。课程资源开发以课程专家的介入和“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确立为标志,通过与课程专家的紧密合作,学校力求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突破,尤其是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2体育校本课程目标

体育校本课程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学校明确提出锡山中学学生要达到会打球、会游泳、会一项体育娱乐项目、会组织一项体育活动。

2.3体育校本课程结构及实施方案

该中学体育课程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体育显性课程,包括国家课程、活动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另一类为体育隐性课程,主要通过体育环境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如图1所示。

2.3.1国家课程部分

在每周2课时的必修课中,以国家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省编教材为主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不改变教材内容、要求和评价标准,而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刻板统一、平均用力的做法,将高中阶段的目标定位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达到或略高于同类学校的学生。初中阶段的核心项目目标是:学生的技术技能达到普通高中中等学生水平,并且要求初步掌握裁判规则。通过调整国家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体育课授课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等手段实施国家课程[3]。

2.3.2 活动课程部分

活动课程每周2课时。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开设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舞蹈、武术、棋类、航模等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自主选择,体育组根据学生的意愿来分组,改革原有的班级上课形式,重新以项目分类建立教学群体,聘请特长教师担任指导员。活动课程是兴趣体育的重要组成,它给学生创造了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改革了学校体育课程较为单一的状况,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要。

2.3.3 课外体育部分

课外体育包括每天早锻炼、两次课间操、两次眼保健操、体育竞赛、课余自主活动以及运动队的课余训练等,它是体育课程的第三个组成部分。通过充实内容、保证时间、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发展特长、充分展示等方式来推进。根据季节和气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将晨跑、健美操、系列广播操、跳绳和室内操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组合安排,改变了早锻炼、课间操在内容上重复和单一的状况;进一步加强眼保健操、体育活动课的管理,形成了基本稳定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和课余自主活动氛围与习惯。以上这些活动,都按照学校统一制订计划来进行,保证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

2.3.4 校园体育环境部分

校园体育环境属于体育隐性课程,它以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影响着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起着陶冶、导向、激励等功能,是健全人格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并且学校还在每个运动场地、区域都树有运动项目的宣传牌,有项目名称、项目简介、技术要领、锻炼作用及注意点。走进体育馆,门庭两侧布置有制作十分精美的健身宣传长廊,其中有锻炼对身心的影响、合理营养、准备活动的要求和功能、各年龄的身体形态的正常值等内容。精心制作的玻璃橱窗中有近几年在各级竞赛中学校运动队、运动员获得的冠军奖杯、奖状和锦旗。墙上布置着名人谈健身和体育的格言,默默地向学生召唤,加入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吧,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现代学生。

3 总结

从该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历程可见,其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在落实“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即“三大板块”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实现了由“选修课和活动课”向校本课程的转变。这一转变集中体现了课程权力再分配、学校与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学生有权选择学习内容的理念。同时,体育课程改革不仅促进体育课程形态发生了变化,还创造了学校良好体育环境。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了教学自主化,促进了体育终身化。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健康意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玉混,沈玉顺,代蕊华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13.02.

[2] 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3,(3):26-30.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范文3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评价 思考

校本课程属外来词,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如今,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许多地方已将是否开设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统筹考核内容中。然而学校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守,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另一个是校本课程大多是与学生的学业考试无直接关系的课程,所以不足以引起校方的重视,以防顾此失彼。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谈几点想法。

一、规范、统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一)明确主体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

由于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和广泛参与者,他们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有可能更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考虑到特定学校的具体教育环境。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尤其是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环境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因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教师主体性还体现在教师的团结与协作上。只要教师有团结协作精神,就会发挥教育合力。开发出最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而如今的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成为了“师本课程”,学校根据某位老师的特长或爱好,甚至是某位老师的精力充足,就安排其担任校本课教师,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颇和缺失。

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生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增强课程对所有学生的适应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然而当前的校本课程开发在重视教师和学校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变相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课堂组织形式成了辅导课或专题讲座,提不起学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样的课程完全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主动性被严重抑制,主体性严重缺失。

(2)实现学生参与是体现校本课程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发展主体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在不断合作与探究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来,才能形成终身受用的主体能力。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由于各校情况有很大差别,因而各校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项目及其具体内容与活动方式均因生、因师、因才、因时、因地而灵活确定。校本课是极具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它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说明学校的发展导向。其校本性决定其必须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否则校本课程就会失去生命力。

(二)明确步骤

1.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课程开发的副校长以及教研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的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做出决策,全面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必要时聘请相关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员进行指导。领导小组组织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小组,并按一个项目分别组建不同的开发小组。督促、指导各组制定本科目的开发方案,认真编写《课程纲要》和《教学指导书》。

2.分析学校现状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深入调查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可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别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大致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另外,调查和分析本校的特色优势、资源优势,包括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特殊才能、校园文化生活、图书资料、信息技术设备、活动场地、办学经费以及社区能够提供的课程资源。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科目。

3.制定开发方案

(1)开发方案应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明确体现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期望得到的重要结果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目标。也就是说一定学段的校本课程要力图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充分而各有特色的发展。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校本课程的特点。对校本课程所要达到的育人效果做出的预见性反映。校本课程目标有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之分。总体目标是指导一所学校开发的整个校本课程在促进全体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方面要达到的几项要求。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总目标可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2)严格要求教师课程申报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课程申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拟开发的科目,是基于学生怎样的需要而开发本课程。第二,课程设计体现了哪些校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第三,开发小组占有的所开发课程的课程资源是否充足。

以上三个环节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最值得重视的几个步骤。然而,从全国校本课程开发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目标的确立、需求的评估等环节严重缺失,加上一些校领导急功近利的表现和教师认识不到位,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因师设课、因校设课和课程开发不够丰富,而导致学生缺少选择的机会的问题,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未做到很好地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缺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致使校本课程开发有流于形式、急于求成、缺少个性的现象。

二、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一个观点:校本课程不属学科类课程。因为校本课程强调学科的实践性,并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对校本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应该首先考查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学习”,是否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得到了独特的自主体验。

其次,要考察开发的校本课程是否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是否满足全体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需要。是否充分体现了该课程的校本特点。

再次,因为大多数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在实施一轮甚至几轮之后才逐渐展开,所以评价的目的是要找出课程开发方案和课程纲要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切实际和不规范之处,并及时予以修正。

最后,评价课程内容是否由综合信息和直接经验有机组成。

总之,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大面积实施,对校本课程的形成评价的研究也会逐日深入,但不论怎样发展演变,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遵循校本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逐步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魏红.论学生主体参与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2005,(1).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范文4

区域 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即“学校本位课程”,是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是学校在尊重本校师生独特性和本校环境差异性的条件下,根据自身的教育思想和资源禀赋专门开发并付诸实施的课程。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开发结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已有的校本课程开发在侧重点上各不相同,或侧重主体,或侧重场所,或侧重方式,或侧重要求,或侧重过程。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和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难有作为,“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条件,比如高素质的师资、足够的经费、丰富的课程资源等”[1]是重要的原因。为此,地方教育业务指导部门应着力加强区域校本课程(本文所称“区域”特指我国的县(市、区)行政区域;本文所指“校本课程”特指适用于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下文同此)的开发与管理,有效克服师资不足、经费不足、资源不足的困难,不失为推进该行政区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战略策略。

一、重庆市南岸区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实践

区域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在专家引领下各校重新审视办学资源、梳理办学思路、树立办学品牌的过程,也是一个避免与其他学校之间雷同办学、跟风办学、低效办学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实施区域一校一品、特色兴教战略的过程。重庆市南岸区(下文简称南岸区)在区域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南岸区在新课程改革之初的校本课程开发时面临一个抉择:是放任各中小学校自发地开发校本课程而拉大区域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还是将各中小学校统一组织起来开发校本课程而促进区域学校“一校一品”和谐发展?南岸区选择了后者。

1.南岸区区域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南岸区于2003年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全区各中小学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困难重重的清醒认识,该区的教育业务指导部门――集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室职能于一体的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提前策划,未雨绸缪。

(1)主体确立。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于2003年2月牵头组建了区域校本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和子项目工作小组,其领导小组由南岸区教育委员会、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10个子项目工作小组分别由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有关的学科教研员与有关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构成,分别负责相关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建设工作。

(2)方案优化。2003年2月,南岸区的各中小学校在收到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区域校本课程开发的公文后,根据各自的条件,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全区统一组织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愿意参加的学校,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领导小组申报方案,其内容包括科目、主题、本校参加人员等。然后,领导小组对各校报送的方案进行审核和评估,考察其是否具有该校特色,是否与其他学校申报的方案雷同,对不符合要求的方案则提出调整意见,以确保区域校本课程开发整体方案的最优。

(3)资金筹集。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于2003年年初向南岸区财政申请到3万元校本课程开发启动专项资金,再向愿意参加区域联合开发校本课程的9所中小学筹集约3万元资金(各校的资金仅用于该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自此区域校本课程开发经费不足的困难得以克服。

(4)职责分解。南岸区区域校本课程开发实行双场地、两段式开发模式:全体开发人员于2003年5月在南岸区教师进修学校接受培训,各子项目工作小组进行任务分解和职责分工,此即为共同开发;其后,各子项目工作小组回到各项目学校进行具体的开发、试教和修改工作,此即为分散开发。如此不断反复,直至其开发成果通过专家组和出版社的评审为止。

2.南岸区区域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首先,自2003年5月至2004年8月,南岸区全新开发了10套“走进新课程系列校本课程”,与其匹配的10套校本教材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其次,第一批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激发了许多学校,尤其是那些没有参加第一批区域校本课程联合开发工作的学校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自2004年9月至2005年5月,南岸区按相同模式又新开发了14套校本课程,与之对应的14套校本教材也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南岸区组织学科教研员和相关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共471人次,历时两年,耗资10余万元,前后两批共开发出24套“走进新课程系列校本课程”。这24套校本课程,关涉不同的层次与学科。从课程层次看,小学17门、初中3门、普通高中2门、职业高中1门、特殊学校1门。从学科看,品德与生活1门、艺术6门、科学3门、英语2门、历史与社会2门、综合实践9门、体育1门。

二、区域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特色模式

自南岸区的实践中,人们逐渐探索出区域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新模式,笔者姑且称之为“南岸模式”。该模式即地方教育业务指导部门牵头策划、吸收具有参与区域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建设积极性的中小学校参加并结成合作共同体、联合设计、共同开发、系统推出、确保质量的开发模式。

1.地方教育业务指导部门统一组织策划

地方教育业务指导部门主要指该行政区具有教师培训、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等综合功能的教师进修学校(院),有的地区也称之为“教研室”或其他名称。地方教育业务指导部门具有自身的业务优势,能够在该行政区统一规划、统筹协调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能够克服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师资不足、资金不足、资源不足”的困难,能够确保区域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最优、效率最高。

2.地方教育业务指导部门与相关学校合作并结成共同体

区域校本课程开发实行当地教师进修学校(院)和基层学校的“双场地”模式:在当地教师进修学校(院),共同完成方案的规划和修改完善工作;在基层学校,共同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在校本教材公开出版后,当地教师进修学校(院)的有关学科教研员还要深入基层学校指导相关教师实施校本课程并收集反馈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教师进修学校(院)与当地中小学校合作并结成了共同体,当地教师进修学校(院)的专家学者也与当地中小学校的教师合作并结成了共同体,分别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成长。

3.地方教育业务指导部门直接参与开发实施

当地教师进修学校(院)的教研员等专家学者一方面开展项目培训和专业引领工作,以提升当地校本课程开发者的专业水准;另一方面走进校本课程开发试用的现场,直接参与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修订工作,这就保证了高效率地开发出高品质的校本课程。

三、区域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南岸模式”的功能

区域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特色模式――“南岸模式”具有强大的功能:该模式能够确保区域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方案最优、效率最高,能够确保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生动形象、品质优良。除了对区域校本课程建设本身的直接功能外,该模式突出的间接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师生个性化发展

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南岸模式”因为专家引领、团队合作、反复试验,还因为面向社区、面向学校、面向学生,其开发出的高品质校本课程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类似的校本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交流沟通技能、小组工作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创新创业技能、策划组织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持续学习技能、科学探究技能的发展。艺术类、体育类、语言类、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明显。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类似的校本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敢于梦想、巧于计划、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科学类、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明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类似的校本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爱校、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感,形成平等、勤劳、服务、奉献的价值观。品德与生活类、历史与社会类校本课程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明显。

在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方面,“南岸模式”能够促进区域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更新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在教育观念转变方面,广大教师在自己亲身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认识到,教材并非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乃文化中介和师生对话的话题,编写校本教材不是“上面”的事情而是“自己”份内之事。在教学方式更新方面,广大教师在自己亲身开发和试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除了习惯于“讲授式教学”外,也更加习惯于“探究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新颖教学方式。在专业技能提升方面,广大教师在自己亲身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开始拥有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建设的规划、设计、创作、试教及修正等专业技能了。

2.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在小学特色建设方面,南岸区和平小学通过《小巧手》(艺术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勤于动手、心灵手巧的学生的办学特色;南岸区四公里小学通过《校园特色助成长》(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象棋人才、足球人才的办学特色;南岸区南山小学通过《科技实践与创新》(科学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具有科技意识的学生的办学特色;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通过《小学英语万花筒》(英语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擅长英语的学生的办学特色;南岸区长生桥镇第一小学通过《乡间的童画》(艺术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热爱乡村、敢担重任的学生的办学特色;南岸区长生桥镇第二小学通过《学习・实践・成长》(综合实践类)和《生态・人文・生活》(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关爱生态、亲近自然的学生的办学特色;南岸区长生桥镇第三小学通过《沃土・阳光》(品德与生活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发现美、创造美、奉献美的学生的办学特色;南岸区上浩小学通过《消防雏鹰》(科学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综合素质高、生存能力强的学生的办学特色。

在初级中学特色建设方面,南岸区滨江实验学校(9年制)通过《社区文化与育人环境》(历史与社会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知恩图报、热爱家乡的学生的办学特色;重庆三十九中学通过《中学科普园地》(科学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具有浓厚科学兴趣和勇攀科学高峰精神的学生的办学特色;南岸区珊瑚初级中学通过《学科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胸怀大志、积极探究的学生的办学特色。

在普通高色建设方面,重庆广益中学通过《浩然文峰・百年广益》(历史与社会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上下求索、勇攀高峰的两院院士的办学特色;南岸区长生桥中学通过《传承・探究・实践》(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爱校爱国、负重自强的学生的办学特色。

在职业高色建设方面,南岸区窍角沱职业高中通过《我游戏・我健康》(艺术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身心健康和善于合作的学生的办学特色。

在特殊学校特色建设方面,重庆市肓人学校通过《盲校美工》(艺术类)校本课程凸显了其培养一技之长、身残志坚的学生的办学特色。

3.促进区域教育和谐发展

在“南岸模式”下,区域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本身就是区域教育事业一校一品、特色兴教、和谐发展的过程。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校本教材,相关学校必须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广大家长对此热烈欢迎,这样,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在实践中,一些没有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通过友好协商也可以酌情选用本区域的校本教材,因此,一些明星学校借此输出了优质品牌,区域教育联盟得以自然孕育,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得以加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增加,这既促进了区域内学校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又促进了区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

参考文献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范文5

关键词: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生命本性;知识观

1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开展的课程设计、试验、评价、管理等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补充了国家课程的开发以及地方课程的开发,其优点是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老师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善学校的本性环境、提升学校所在地方的整体文化水平、更加突出学校的特色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校的独立自主及持续发展。

2 传统高职英语课程知识观及其局限性

2.1 课程知识本质观:客观化

高职英语传统的知识观是以传统的哲学知识体系为基础,秉持对知识认识的本体论立场、客观事实立场,其本质就是从人类宝库中“精选”知识[2]。高职英语和其他的知识一样,是通过长期的自然改造以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取的认识成果,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内在联系,具备了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确定性以及终极性等特性。对于学习主体而言,它们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容怀疑的结论,是放置任何地方都为准则的真理;是通过学习主体进行的外在表现,是被学生接受的,有待于他们接受和掌握的符号性的客体化存在。

2.2 课程知识来源观:法定化

传统的课本知识主要围绕“什么样的知识最具价值”,从而使知识选择的人的尺度和社会尺度的两种价值得以形成。实际上,由于知识选择尺度和价值取向及其具体导向一般由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专家共同商定,因此,教育机构所公开的选择标准被看作是课程知识的源泉。经官方认可进入课程领域的知识被视为唯一的、合法的正式课程知识。通过其他渠道或形式列入并呈现在课程领域的相关知识,例如地方课程知识、产权知识、理论知识还有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都被列为非课程知识,同时也被划分在课程知识之外。

2.3 课程知识形态观:文本化

课程知识一般而言都是固定的,因此,通过文本化所呈现的课程知识被看作是其存在的独有形式,并且在官方制定的课程计划、安排以及教科书和相关教学参考资料中都有所体现。这些文本之外以其他形式存在于课程领域的知识,如缄默知识、体验性知识、探究性知识、交往中流动的知识、实践中生成的知识等作为课程知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被消解。因此,课程知识渐而演化为唯一的书本知识的表现形式。

2.4 课程知识发展观:静止化

官方的课程知识被看作是固定的静止化表现形式。因此,它是固定的必将被学生所接受的文本,是无需修改的、至高无上的永恒性真理,其所包含的意义以及注释都是无需修改的,是需要学生去完全接受的一种客观性真理。所有人都要虔诚地接纳它、传承它,切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看待和注释它,更不能对其进行篡改和曲解。所有人都只能全盘接收权威的、一元化的、真理性的注释,而他们自己对知识的个人体悟、理解是没有多大教学价值的,甚至被拒斥于教学活动之外。

综上所述,以往的高职英语课程知识观具有主观性、针对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因此,以往的课程知识观很容易会把人的生活和知识拆散开来,并且认为人的成长旨在掌握更多知识。此类知识观不仅将人与知识分离开来,使得知识充满活力的意义被篡改,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对于课程知识的特殊性与一般知识难以揭示,人与课程知识的内在关联难以体现。更不能对知识价值意义与人的关系得以说明。传统课程知识观是把人的生活与知识相分离,致使人的发展与教育实践中课程知识愈走愈远,成为人发展的枷锁。

2 重建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知识观

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主导是课程知识观的确立。课程知识有何价值,特性所在及生成等一系列问题与人的关联如何?这些问题的答案会直接关系到课程知识观对课程实践的深度广度等系列的影响,对于人生意义实现程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课程知识观的确立是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石。课程知识的特性何在、有何价值、如何生成、转化和应用、与人的存在关系如何?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所形成的课程知识观会直接影响课程实践的样态、深度、广度和有效度,关涉课程知识于人生意义实现的程度。

2.1 课程知识的价值:不确定性和对主体的依赖性

人与课程知识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课程知识实践的存在,生命将失去原有的色彩,使生命暗淡无色,失去活力,不能实现价值与意义。永恒主义之所以不能被人所接受与承认,是因为它存在的单一性,只强调魅力的内容所在,忽视了人与经典主义存在的重要性。经典主义的存在需要人深入的去理解,如果没有做到将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对人的存在发展起不到长久影响的作用,对于论述课程知识本身价值,而和人的理解运用背道而驰,那么所做的一切将是徒劳无功的。不管是生成的课程知识还是假定的,如果没有被师生所关注运用,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将荡然无存。换句话说,它的价值与意义的体现只有在与人发生关联时才能得一体现,个体的体验理解,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课程知识价值与意义的诠释,即不确定性和对现实主义的依赖性。

2.2 课程知识的发展:动态生成性

课程知识是千变万化的,而不是停止不前的。从微变观上来说它会因师生的个人因素的不同而发生质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及课程的复杂程度变化而变化。从宏观来说,它会随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而变迁,随知识理论知识体系的丰富健全发展而变化。对于正式的课程,其主要成员在包括:教育行政人员、学科专家、教师、学生主题、以及相关社会人士等集体审议、共同协商的结果,此结果亦可随课程实践而修订与发展。对于非正式的课程来说,大部分被机械记忆,成为学生大军团成长的精神食粮。有的成为学生获得新生的资本,所以它的形成具备很大的偶然性,随机性等,它发展成长的道路离不开师生的领悟与关注。课程知识在课程实践中经由人知互动的对话与交流、体验、探究实践等多种方式得以发展。

2.3 课程知识与人的关系:关注生命本性

学生与课程知识相互影响的深度,体现了课程知识的发展价值与意义。人的成长历程离不开课程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所以,高职校本课程知识观发展的基本走向应该是从传统的“生活与知识分离”走向“生活与知识融生互动”,以“人的成长”,即学生“成人的成长”为基本出发点,来深刻理解人的成长与课程知识相互存在的内在关联。

4 结语

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发展过程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共存的过程。是通过批判与反思来实现知识上的超越。在知识的伦理观上,后现代知识对高职英语校本课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后现代语境下,不管是在其他知识领域还是科学领域,与现代性联系在一起的对普遍性、一元性、同一性、确定性的追求已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对特殊性、多元性、差异性和变异性的肯定和崇尚。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在于如何使课程符合特定学校情境中人的需求与兴趣、如何处理这些人面临的特殊问题。所以,在进行课程的编修时要将对课程的研究、课程的编修以及对课程的评价结合到学校的自身的环境中。

参考文献

[1]朱依萍 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机械职业教育》 2008年 第12期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范文6

关键词 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教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可供学生选择的、有特色的课程。那么实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什么?

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根据江苏省某高级中学的调查,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第二需要是具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第三需要才是学会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一个动态过程。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时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对教师而言, 参与课程开发,不仅能加深自己对本体性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丰富条件性知识,累积实践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再从教学角度而言,校本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相应地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论,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尝试新的课堂管理艺术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能自然地得到提高。久而久之,教师就能养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借助相关的理论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不明确

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宏观上来说,对于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微观来说,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并且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与和谐发展具有影响。而在实际校本课程开发中,许多中小学校、教师,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了”例行公事”的课改或一般教研活动,摆不正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的关系,造成校长、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容易早策划能够学校科研的恶性循环。

2.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与程序缺乏认识与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一般可以分为分析环境、设置目标、组织课程、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五个环节。具体来说,分析环境就是对社区等外部环境与学校内教师要求与课程开发条件的分析;制定目标是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提纲;组织课程和实施课程是指选择和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内容和呈现方式,课程的原型评价、课程实验、推广和教与学过程等等;课程的评价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学生参与课程、教师实施课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涉及评价的内容与方式,结构处理、改进等等。

由此可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许多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中喜欢”头脑发热”,课程确立没有制度,实施混乱,评价缺乏科学性等。

3.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形式与比例的错误认识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能归结为一种简单的课程类型。国家根据课程选择权的大小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把所设课程的学术性、知识性还是非学术性、活动性,而把课程课程划分为学术性(或知识性课)课程和非学术性(或活动课)。校本课程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样式,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更加可以是必修课;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活动棵的设置理念有很大的区别。选修课、活动课只是简单地根据课程要素与结构的需要而划分、开设,而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一个新名词,更是一种新思想,它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研制和改革模式,和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师角色转换。

三、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解决对策

(1)针对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学校应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能力,多方筹集资金,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适当地调拨经费给教师用来开发校本课程,保证无论是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还是设计方案的实施都有充足的资金或是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争取得到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加强临近社区之间、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2)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设置与决策意识方面,学校应该采用“校本管理”的体制。学校要努力形成一个民主、开放的氛围,给予教师、家长、学生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同时,要改革不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院校的课程设置。目前我国各类院校都存在普通课程结构单一、科学研究落后、学校专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要求,因此,各专业院校应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3)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建立以实践为主的评价体系。学校要确定因时因地制定评价标准,以实践为主的评价体系是解决目前校本课程评价滞后的一个有效方法。评价时应该以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否充分发挥了本地本校的特色为出发点,是否密切联系了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实际以及校本课程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成果等作为基本准则。并要注意是否体现出对学校特色形成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著.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