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概论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概论的定义范文1
微课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手段,本文探讨了微课的定义,分析了《饮食文化概论》课程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为职业教育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
微课;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而微课资源建设正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手段。2015年11月,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主持,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在杭州启动。依托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库中《饮食文化概论》子项目成功落户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子项目团队从微课的定义开始,开启了《饮食文化概论》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二、微课
微课,即“微课程”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的DavidPenrose,而在国内,则是由广东的胡铁生老师首先提出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而焦建利教授强调,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教授则是认为,“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其内容既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包括教师给学生设计的学习单,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尽管学者们对微课的定义有着不同表述,但是对于微课的特征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一是微课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形式短小为特点;二是微课的内容围绕某一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设计,以内容精悍为特色。以微型化资源为基本需求,微课资源给学习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知识载体与学习情境。加快微课资源建设,对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意义重大。
三、资源建设的定位
《饮食文化概论》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微课教学资源建设定位于“辅教辅学”的功能。辅教是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微课资源灵活地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辅学是指包括在校学生、校外社会学习者在内的具有学习意愿、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学习者,都能够通过微课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满足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从业人员职前、职后的学习需求,提高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四、资源建设的原则
作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子项目,按照“辅教辅学”的功能定位,遵循资源库“资源碎片化、课程结构化、设计系统化”的建设原则,通过碎片化的资源,构建结构化的课程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强化《饮食文化概论》微课资源的应用与共享。
五、资源建设的的具体实践
1.组建项目研究团队,有分工有合作。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教师个人可以简单完成的,需要团队协作。《饮食文化概论》项目组成员,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又有行业专家技能大师给予指导把关,也有教辅人员负责素材收集,联络推广等工作。团队成员明确分工,通力合作。2.制定资源细化表,明确建设内容。通过对其他高校《饮食文化概论》课程开设情况的调研,听取行业对该课程建设的意见,项目团队最终将该课程的内容设计为导论、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四大块,并制定出资源细化表,罗列出该课程基本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对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选择和量化。具体到需要建设哪些资源内容,需要建设多少数量。比如多少个微教案、多少个微课件、多少个微视频、多少个微练习,多少个图片、案例等等。在最初设计时,就尽可能的做到资源碎片化,并将资源碎片化体现到所有素材收集、制作、传输的全过程。3.依托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不可否认,一线教师通过手机、录屏软件等方式也可以制作出微视频,但作为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子项目,在资源质量上有着更高要求,要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还须依赖于专业的摄像设备和视频编辑人员。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这样,教师也能更好的将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中,专业人员也能运用技术手段将教师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地现实化,并在微课拍摄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比如拍摄时主讲老师的着装、语速、眼神方向,肢体动作等等,都会影响微视频最终的呈现效果。4.精心设计微课,完善配套资源。微课质量并不由视频质量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它更多的,还是主要取决于微课选题,教学设计和教师的授课效果。微课选题是微课设计的首要步骤,根据资源碎片化的原则,选取内容充实,富有代表性,能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某一个知识点。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对象、教学环节等进行分析,编写微课脚本,处理相关图片、文本、音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根据知识点类型选择恰当微课呈现形式,完成微课的视频录制,同时完善相关配套的微课教学资源。《饮食文化概论》的微课类型主要有理论讲授型和实践演示型两种。理论讲授型,如五味调和等知识点,可采用百家讲坛式,緑幕抠屏式的方法录制,实践演示型,如茶道等知识点,可采用实训实操式的方法录制。5.做好平台维护,及时上传资源。一个好的微课还需要有一个与之配套的微课网络应用平台,以便于向社会大众推广。智慧职教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全社会共享的指定平台。子项目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智慧职教平台维护,在前期要完成课程结构的搭建,课程封面、课程简介、教学团队介绍的制作等工作。对已整理、制作完成的微课教学资源,也要及时上传平台,测试资源在平台上的使用效果,进行反馈和改善。
六、反思与建议
1.资源建设需要遵守技术规范。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资源库项目的建设和应用,规范资源开发行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教学研究与资源建设委员会、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组织专门的课题组,制定了资源库系列技术规范,供资源库建设团队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依循和参考。因此,各子项目团队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优化资源开发质量,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促进资源库项目与其他各级各类资源开发项目的衔接互通,推动优质资源的广泛共建共享。2.资源建设需要多做交流共享。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共有包括《饮食文化概论》在内的22个子项目。在微课资源建设过程中,各子项目团队之间要多进行沟通交流,尤其资源建设经验较少的子项目团队,应多向已建成示范性课程的子项目团队请教学习,在吸收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思路,寻求创新。各子项目团队之间也应互通有无,共享建设资源,既避免人力的重复劳动,也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3.资源建设需要边建设边应用。微课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已经制作出的微课资源,教师可以前期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一是可以对微课资源建设进行宣传推广,让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及时调整后续资源建设。学生是日后微课资源的主要使用者之一,通过前期的使用测试,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丰富资源。如由学生做出题人,通过学习微课视频,提出关于本节微课知识点的测试题,教师可以择优将这些测试题充实到微课的习题库资源中。
七、结语
微课资源建设既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遇到的新挑战,也是职业教育综合素质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要求。对学生而言,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助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满足学生职前、职后的学习需要。对教师而言,微课的建设过程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是教师对课程体系、知识点的再梳理,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再思考。对高职院校而言,微课资源的建设工作也将引领高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3]王新国,秦智伟,张永强.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6):59-61.
文化概论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文字学思想;唐兰;裘锡圭;《中国文字学》;《文字学概论》
中图分类号:K8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唐兰先生和裘锡圭先生是文字学思想方面的大师,现阶段,大多数人都把两人的文字学思想方面的著作作为学习文字学的蓝本。尽管对两人的某些思想依然存在很大争议,尤其在“六书”说和“三书”说上。关于这方面的论文俯拾皆是,如《浅议“六书”“三书”》(肖方平),《“三书说”比较说略》(张先坦)之类。当然,争议是真理的必经之路,这恰恰证明了两者理论的价值。目前关于唐裘两人文字学思想的差异的研究,笔者考察了一定的背景,发现有一些期刊论文从两者的文字学思想差异都只是做一些零星的涉及。故笔者以此为切入点,主要是从两书学术侧重之差异、书目编排之差异、对汉字发生时代、性质及“八分”的看法之差异、对传统“六书说”的批评及各自新“三书说”之差异、写作的学术背景及贡献内容之差异等五个方面来说明。
一、 学术侧重之差异
两人的研究轨迹的差异,造就两人知识体系构成方面差异,故两人著作在语言措辞和论点选材方面就有很大不同,这些差异通过研读《中国文字学》和《文字学概论》就能找出一二。唐兰先生的《中国文字学》用词自信而清晰,书中常有论断之句的提出。如,“三书,可以包括一切中国文字,只要把每一类的界限,特征,弄清楚了,不论谁去分析,都可以有同样的结果”。在作此书时,对自己前期的作品多有涉及,如在51页就有这样的句子“我在《殷奇佚存》的叙里还说过”。又因为他曾写过文字学密切相关的《古文字学导论》,所以他在写《中国文字学》时,主要是厘定概念,而省略了大量的具体论证,大有鸟瞰中国文字学之势。而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论》中,对于论点的提出方面一般持谨慎的态度,不直接对前人的理论加以批判,而是通过大量的例证,充分利用了他的在文字研究方面的造诣和研究成果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在阐述自己的“三书说”时,就用了大量的甲骨文、金文等加以说明。如果是无法用大量事实来说明的,他绝不会当即就下一个结论,而是把问题留给读者自己来思考。如,在关于“八分”得名的原因研究中,他就列举了古人的各种说法,然后说“究竟哪一说符合或最接近进入八分命名者的原意现在已经难以确定了,也有可能这些说法全都是不正确的”。
二、书目编排之差异
《中国文字学》和《文字学概论》两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唐兰先生和裘锡圭先生在理论创建方面的成果。这两部书的主要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研究汉字的构成,追溯汉字的发展演变。书的用途各异,因此书的编排结构很不一样,唐兰先生的书是界定文字学理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裘锡圭先生的书是在唐兰先生对文字学界定之后的思考,主要是用于教学,故对文字学领域内的争议说得相对详细。
现以两书的目录为例,从中揣摩各自的侧重点及思路。唐兰先生重整体轮廓,因此目录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字学范围的界定、文字发生的时代、文字的构成、文字的演化和变革。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文字的演化”和“文字的变革”等。在编录文字的演化时,就有包括如用“绘画・锲刻・书写・印刷,行款・形式・结构・笔画,趋简・好繁・尚同・别异,致用・观美・创新・复古,混淆・错误・改易・是正・淘汰・选择”直接将造成文字演化的因素运用于标题上,如此,只要看到标题读者就会明白他要说明的是关于文字演化的原因。诚然,在这个什么都要求深奥的年代,我们完全可以学习这样的做法,因为文化是必须经过传播才有意义,普通读者能读懂的理论自然是最好普及的。
《文字学概论》实际上是为了说明文字学领域三个主体部分―文字的性质、形成和演变。在说明文字的演变过程时,作者没有像唐兰先生那样把演化和变革分作两部分来写,而是以变革为主线,中间略微夹带了些文字的演化。这样很好的告诉了读者其实演化和变革是两个彼此相依无法分割的两个部分。在文字形体的演变之上与唐兰先生的第一章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异,那就是裘锡圭先生将秦系文字划分到了古文字的范畴。唐兰先生以文字变革的主要字体为主线,而裘锡圭先生直接陈述了隶楷阶段各字形的相互影响。
三、对汉字发生时代、性质及“八分”的看法之差异
首先,两人对文字的发生的时代的看法不同,唐兰先生意识到文字发生的时代在文献里没有直接的凭据,只能寻求其他的途径来寻找答案。从文字本身来看,现能考察的各种古籍最早的也只有商代的文字;从历史的角度来推测,历史是在文字很发展以后才能产生的;从历法的发明及卜辞的研究的角度,得出文字远在夏以前已经有了,于是推定文字发生应远在夏以前,至少在四五千年前。关于文字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裘锡圭先生认为由于缺乏原始文字的资料,没有复原汉字形成的具体过程,所以只能做一些初步的推测。对于原始汉字有关资料是否具有汉字的特征的研究,推断,我国原始社会时代普遍使用的几何形符号还不是文字。“大汶口文化象形符号可能与原始汉字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或曾对原始汉字的产生起过一定的作用,距离事实大概不会太远”,于此,他推测的结果是,汉字形成过程开始的时间,大概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
其次,定义中国文字的性质的时候,唐兰先生对现有资料和观点的批判,否定了中国语言为单音节语,认为中国语言对大体是由单音节语和双音节语构成,由于无法弄清楚古汉语的读法,所以无法做出定论;其后又批判了中国古代汉语有复辅音的说法;最后提出“如果硬要给中国语言下个定义的话,那就说是“声调语”吧”。而裘锡圭先生从语言的角度比较了近代研究中的一些叫法中来寻找可能,从把文字作为语言的符号的角度出发,认定一种文字的性质就是由这种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决定的,所以把中国文字定义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另外,如果把字符看做在语素层次,那就可以定义文字体系为语素-音节文字(即使用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又使用表示音节的字符的文字)。在这一点上唐兰先生显然没有裘锡圭先生对汉字的性质定义清楚的。
再次,唐兰先生在他的《谈谈文字学》中提到,“文字学就是研究这些文字的形体的科学”“研究文字学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中国文字的历史与其该走的路”。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汉字的演化和变革过程是唐兰先生文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于汉字的演变过程,他说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对着简易的目标前进的,在这一点上两人的观点是相似的。但是,在说到汉字的变革过程时,两人的观点有了分歧。裘锡圭先生认为唐兰先生把古文字分为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四类,这种方法也能够反映出古文字形体变革过程的一些重要特点,但是其实这四类文字之间的界线并不是十分明确,所以他在写书时主体注重的是用大量的史料来说明各阶段文字的特点,而未涉及到这四类文字的区分。
最后还有关于“八分”的说法,唐兰先生认为王的说法是对的,在《文字志》中古书三十六种有楷书而没有“八分”,所以楷书就是“八分”。例证是在毛宏的教秘书中却只是八分,这就很像近代所谓寸楷,一般要学书,非得从八分楷法入手不可,所以他的观点是八分就是楷体,而裘锡圭先生认为汉隶才是“八分”,其依据是启功的《古代字体论稿》。在涉及了“八分”得名原因的问题时,唐先生认为“八分”是“割程隶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裘先生则陈列了现存的各种可能的情况,并且对当代各学者的观点进行辨析,但是最后没有做一个总结,并陈述自己的理论。
四、对传统“六书说”的批评及各自新“三书说”之差异
关于唐裘两先生的文字学方面的思想,在《中国文字学》和《文字学概论》两本书中有足够的体现,最可圈可点的当属两人对“六书说”的态度和“三书说”的提出上。六书是造字之本,也就是造字的六种方法和原理,既然它是理论,那么这六种造字方法就必须要有清楚的界定。这些造字法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差别,两种造字法之间重叠的地方是不是能引起争议,有没有充足而准确的例证,都将是这些造字法能否让大家信服的依据。
在这一点上,唐兰先生对“六书说”是持很明显的批判态度的,首先他认为,“六书说”的界定粗疏。其理由是,象形、象意、象声就已经包括了字的形音义三方面,为了把图画的实物的文字和少数的记号文字分开,所以多出了一种象事。至于转注和假借,根本就不属于造字法,而是汉字孳乳的一种方式。其次,是“六书说”的义例问题。 这一问题是“六书”界限不清导致的必然结果,不明晰的定义,就使得一些字的归类不同,使得后人的解释,各执一词。对于刘昕、班固、许慎三家说法,清代学者讨论得很多,但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即使在条例最详细的《说文解字》中,每一书的例子也都只有一两例,并且没有注明某字属于某“书”,也未能清晰表达每一“书”的定义。如郑樵的《六书略》,因没有看到许慎义例本身的缺点,对于不容易分类的字,只好采用“声兼意”一类的迁就方法。所以唐兰先生不得不提出“三说书”,以达到不迁就的目的。“三书说”的内容为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据唐先生自己的看法,这三种基本类型包尽了一切的中国文字。裘锡圭先生对此有很大的意见。
裘锡圭先生认为,六书说很难从实际出发去将汉字完全归类,这是先立其名而后将汉字归类的结果。例如,象形字和指事字,前者所用的字符像实物之形,所代表的词是所想之物的名称。后者用的是抽象的形符,所代表的词不是“物”的名称,而是“事”的名称。这两类字的区别似乎很明确。但是实际上却有不少字是难确定它们究竟应该归入哪一类。“六书说”建立之初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对现如今汉字的研究也有很大的意义,但是自从它建立其威信时,很多学者就限于此,做了很多没有必要的研究。如,就如何对转注下定义这种说法就有很多,在裘锡圭先生的书中就列举了九种。裘先生不希望大家再陷于这毫无意义的探讨中,因此,他开始探寻文字史上“六书说”的异声,唐兰先生的“三书说”进入了裘锡圭先生的视线。并且,他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自己的判断,认为唐兰先生的三书说――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没有多少价值,其理由是三书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完全没有必要将象形字单独列为一书,象意字就可以把它包括其中;其次,没有给非图画文字类型的表意字留下位置,裘先生推测唐先生可能认为这些字都是后起的,数量也不多,故能不管,在裘先生看来这是一种不认真解决问题的态度;最后,没有把假借字列入汉字基本类型,这是不对的,假借字不但在构造上有自己的特性而且数量也很庞大,作用也很重要,不把假借字看作一种汉字的基本类型实在是没法反映出汉字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裘锡圭先生提出了自己的“三书说”――表意字、假借字和形声字。分别是使用意符、音符还有同时使用意符和音符的造字法造的字。另外他还将三书不能概括的文字进行归类,分别命名为记号字、半记号字、变体表音字、合音字、两声字。
五、学术背景及贡献内容之差异
由于唐兰先生和裘锡圭先生处于不同的时代,所以知识体系的形成也通常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一步完善,当然因为论述的方法有所不同,我们无法评定两人到底谁对文字学的贡献更大。笔者认为,对于两人对文字学贡献的讨论应该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去。唐兰先生是较早从建立古文字学角度来研究古文字的古文字学家,是现代古文字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中国文字学》成书于20世纪四十年代, 1949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197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文字学概论》出于同世纪的八十年代,是一部用新的观点系统地研究汉字字形的理论性专著。
唐兰先生《中国文字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确立了中国文字学的名义;第二,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中国语言、文字在世界语言文字史上的地位;第三,解决了中国文字的起源问题,否定了仓颉造书等不可靠的说法,确定了文字由众人创造的说法;第四,进一步深度批判传统的六书说,创立了三书说,在中国文字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唐兰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为我们走上真理之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第五,系统地论述了汉字演化、变革的历史。他的《中国文字学》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无疑它开辟了中国文字学的新时代。
裘锡圭先生的著作《文字学概论》的贡献,我们必须把它放到与前人理论的比较中去加研究。第一,《文字学概论》第一次明确定义了文字的性质即语素――音节文字;第二,比较合理地论证了图画文字和汉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关于汉字何时何地开始形成的问题去中,以严谨的态度做的论断,对于扭转许多论著简单草率地把原始陶符与表意性古汉字相比附的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三,第一次论证了俗体字对汉字演变的关键作用,揭示出汉字演变的内在原因和动力;第四,从字符所反映的汉字性质来看,如果撇开隶变后才大量增加的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其三书说无疑是迄今所见最能反映汉字本质属性的结构类型模式。第五,他把“表意字”再分为六小类:抽象字、象物字、指示字、象物字式的象事字、会意字、变体字。这种分类尽管在某些划分细节方面没有必要,但是他避免了传统六书说中像“指事”、“转注”那样含义不明的纠纷,而且更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汉字结构的实际情形;第六,对先秦古文字发展阶段的研究继承了自唐兰以来既按时代又按地域划分阶段的处理办法,分为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秦系文字、六国文字四块。这种划块法既能反映时代差异(商、西周春秋、战国),又能反映空间差异(秦系与六国),构成了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状况的立体系统,比过去习惯于,按书写材料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的处理法要科学合理得多;第七,快刀斩乱麻似的处理旧的纠纷,对引导汉字学研究的正确方向也是很有益的;并且他还指出在语文研究中跟假借有关的几种错误倾向。当然,从汉字学研究史的角度来说,《文字学概论》一书凝聚着作者30年独立思考和研究的心血,总结了前人汉字学研究的成果和教训,在汉字学史上具有历史性的地位和价值。
综上所述,唐裘两人的文字学思想的差异,实际上也是中国两代文字学大家对中国文字学本体及未来的思考,无所谓优劣。但是我们能从对两者文字学思想的比较中去学到很多,我们未来的文字学该何去何从,文字学思考的角度有哪些,不能仅囿于现有文字学家研究的论点而不去思考这些理论是否真正能够适用“唯物”的文字学。唯有这样,中国文字学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才能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8,(8)
[2]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
文化概论的定义范文3
本文在解读文化、文化价值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等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价值渗透与学生素质发展问题,认为思政课应深入挖掘本课程文化价值资源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衔接点,树立价值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以期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文化价值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价值渗透;学生素质发展;衔接点;途径
思政课是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个渠道的通常与否、收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解决此问题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培养出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和思想道德规范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问题的需求,以及思政课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资源,思政课教师应在深入理解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作用基础上,努力找寻思政课文化价值资源与学生素质发展要求内容的衔接点,并始终做好文化价值的渗透,这是当前改进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选择。
一、对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的概念解读
关于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这个概念有四个层次,依次为文化价值、思政课文化价值、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因此,对此概念的解读需要从一般的“文化价值”讲起,之后再谈到特殊的思政课文化价值乃至其它概念。
想搞清楚文化价值,先要厘清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价值。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我们这里说的文化是狭义文化,《辞海》解释文化史“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生活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人化”的过程也就是人发展的过程,是人向完善的人方面发展的过程。价值是价值论研究的范畴,关于“价值”的概念,目前各类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维度都给出了相应的不同解释,见仁见智、说法不一。在此,我们借用的价值概念,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结合以上文化与价值的概念,文化价值就是指文化中的客观事物或某种活动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主体文化需要的属性。
思政课文化价值是文化价值的一个具体领域,其价值主体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价值客体是思政课本身,从思政课本身的内容及其功能来看,它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意味,又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意味,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渗透原意指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将渗透概念应用于思政课文化价值,进而组合成新的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的概念,指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念的同时,更要注重运用思政课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不断渗透至学生价值观念和发展需求的各个层次和领域,呈现出思政课的教学和过程能够满足学生文化需要的特征。
在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思政课与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政课不同,在职业技术院校一般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思政课,而在普通高校,除开设以上两门思政课外,还开设《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共有四门思政课。这个事实决定了在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重点深入挖掘思修和概论中的文化资源以满足学生的文化需要。原理和纲要不作为必修课程,但可将其内容从不同角度运用到思修和概论的教学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对思政课教学这一文化实践活动而言,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着各自特定文化发展需要的大学生,他们构成了文化价值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政课本身有着满足教育对象即价值主体文化需要的功能。从思政课本身的功能来看,它是用社会主导的文化理念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政课必须将自身置于文化系统中,在重视文化传播、文化熏陶基础上,高度重视文化渗透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和思想道德规范为学生接受和内化,最终在满足学生主体需要基础上,达到引导学生思想,塑造学生品德的目的。
二、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的文化价值渗透与学生素质发展的衔接点分析
提高学生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教育的终极目的,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高素质人才。那在思政课中蕴含的哪些文化价值资源是能够满足学生主体需要,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此外,思政课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资源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具体衔接点又是什么?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1、找寻思修课的文化价值渗透与学生素质发展的衔接点
文化概论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翻译,价值,文化传播,倾向性
一、引言
近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向:翻译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翻译的文化转向是指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研究的的角度来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中的生产、接受和运作;研究翻译中的语言、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身份建构以及翻译文本背后的政治利益。”(许钧、穆雷,2009:100)因此,可以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形式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翻译研究实际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Bassnet & Lefevere, 1998)
二、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不少专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作者较赞同了克罗孔和凯利给出的定义:“文化是历史上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Kluckhohn &Kelly :1945)。这个定义有三点值得注意:1.它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2.文化是一个系统,有一定的结构。3.文化包含了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
三、文化传播与翻译
正如前文分析,文化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换言之,文化与传播是一体的,文化与传播互为生存的条件。一方面,文化是传播着的文化,没有传播,文化便失去了生命,;另一方面,传播又必然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传播便失去了根本。所以,文化与传播两者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同时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因此,翻译的过程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翻译本身既是文化,又是传播。
四、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媒介,不仅仅只是两种语言之间,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中介。而译者就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则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大致都可归为两大类,归化和异化。
1. 归化和异化的含义。归化和异化的概念由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提出。两种翻译策略是以译者选择的立场来加以区分的。归化翻译主张在翻译过程中把源语文化特色尽量转化到目标语的语言和文化中去,以满足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异化翻译则主张在翻译中保留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将译文读者带入外国情景,让读者感受到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其独特的魅力。
2、翻译策略历时分析。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一个从归化走向异化的过程。在文化交流早期,由于政治、宗教、地理、习俗等因素的限制,文化的融合并不是很明显。两种文化相遇,排斥一般都会强于认同,归化的翻译策略更能够得到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和认可,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传播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这一切都为异化翻译的使用准备了条件。再者,文化本身的流变性和兼容性使得不同的语言文化在相互渗透中彼此适应,并最终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以前很多用归化策略翻译的内容,现在都可以采用异化策略。例如,龙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完全相反,以前“望子成龙”多翻作“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而随着文化传播和融合的深入,中国“龙”的含义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已经不构成理解障碍了,所以现在这个成语可译为“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保留了源文化的特色,又为目标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渗透融合中不断发展的。
综上,作者认为,适度的异化策略在现今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下更利于文化的传播。
五、文化传播的倾向性
传播,就一定具有方向性。韦努蒂在《翻译再思:话语、主观性、意识形态》中提出:“英美输入的翻译著作大大低于其他国家,每年只有2%~3%,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翻译上处于不平等地位。”(Venuti, 1992:6)。这里的强弱对比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等。
公元十二世纪,由于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其数学、医学和一些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已经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所以欧洲开始大量翻译阿拉伯学者的著作。这就是文化上的强、弱势地位对翻译影响的典型例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都受到了来自异族文化的冲击,对中国来说,“欧美化”尤其明显。欧美强国在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量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流行文化等等被介绍到中国,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与之相反地,中国却没有多少真正受到欧美国家广泛关注的作品。
六、结语
翻译在语际交流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而语言本身又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融。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然而,翻译的文化传播价值并不仅仅存在于促进文化交流。从异族文化的宝库中吸取营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和友谊,这才是翻译在文化传播与融合方面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Clevendon, Philadelphia. Toronto, Sydney and Johannesburg: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2]Kluckhohn, C. and Kelly, W. H.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n Linton, R.: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World Cris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 1945.
[3]Venuti, Lawrence (ed). 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Ide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文化概论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一、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定义
(1)人力资源的定义。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里所有人具备的能力的总和。这种劳动能力构成了从事社会多项活动的条件。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全球化体系中,人力资源在企业的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人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的关键。现在,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逐渐成为了企业管理部门中的重要决策部门。(2)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竞争发展中形成的综合的富有自己特点的传统和优良的作风。企业文化通常来说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包括一个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狭义上来讲,多数人将其定义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渐创造并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是一种集体的个性,素质,目标和氛围的综合体。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很丰富的,遍布在企业的各个领域。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的精神和制度,企业环境还有企业的哲学。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作用
(1)企业文化战略性引导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在企业每一位员工进一步工作力度加大时,企业将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所在传递给员工,那么,这样就会让企业的员工具有同样的价值观。才会真正做到同步的发展企业的动力,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同时保证企业拥有良好的秩序,并且高效有力的保障人力资源的管理。(2)企业文化营造安全为首的企业人力资源氛围。一个企业最首要的条件是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营和生产。一方面不仅有利于形成员工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员工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发展。安全也是人力资源中的首要条件,如同人身一样,身体健康为万事工作的前提条件。(3)企业文化合理制约着员工的日常行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全体员工行为的集合所在。也被员工认同为企业的行为准则。企业通过企业的文化潜移默化制约并规范着员工的日常行为。无形中培养员工的向心力和团结凝聚力的精神,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
三、企业文化促进职工人才培养进程发展
(1)企业文化对职工起着凝聚激励的作用。一个优秀企业有着自己的企业精神,一方面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也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公平竞争,竞相向上,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归属感并且培养责任感,发挥每一个员工的最大潜能。另一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也会潜移默化在员工心中形成一种信仰的能量,一个拥有对自己企业信仰的员工必定会在工作中与大家产生共鸣,是一种激励员工前进的手段。(2)企业文化在人才招聘中起到重要作用。企业在招聘人才前一定要制定出合理的企业招聘计划, 细节做到人才的学历和爱好,在广泛意义上确定招聘人才的整体形象。同时也要关注招聘人才是否留意自身的企业文化;招聘过程中可通过面试,笔试的步骤摘选符合自身企业理念价值观的人才。(3)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的作用。优秀的企业都注重自身人才的培养,在这种企业机制中,不论耗资多少,企业都会定期拿出资金为企业员工进行提升力的培养。人才培养逐步完善,那么就会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创造更大的利益。企业培养包括企业文化的培训,岗位提升的培训,还有若干技能的培训。培训途中也应该严格把关,不要将企业培训流与形式,在培训前制造良好的培训计划和分析,这样才能逐一达到完善的效果。(4)企业文化对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优秀的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规划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合理的企业文化指导下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员工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帮助员工确定合理的目标;同时,企业文化也有利于企业更加仔细的把握人才,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真正将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前途发展结合在一起。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力资源的管理要依据企业文化作为指导,遵循企业文化的体系,这样人力资源管理便会将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也会更好的为企业文化服务,更好的建设企业文化。使企业凝聚更好更多的人才。反过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参 考 文 献
[1]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1~5
文化概论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模糊语言学 语义模糊性 翻译策略
一、模糊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翻译的关系
语言中存在着模糊现象,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将一般模糊理论和方法具体应用于语言学研究,并以模糊集合论和现代语言学为指导来分析人类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并以语言模糊性的根源、语言模糊性与精确性的关系、模糊语言学应用等诸多问题作为主要对象进行研究。模糊语言学旨在正视语义模糊性的事实,在模糊中找出规律,使语义学理论能更全面、更客观地解释自然语言中的语义模糊现象。近年来,模糊语言学研究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对语言模糊性进行重新诠释,其侧重点由对模糊语言现象阐释等理论问题的研究逐步转移到模糊语言学的应用问题上。模糊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随即成为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译语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对语义模糊性理解进行重新诠释,以探讨如何运用语言的模糊集合论概念来加强译者对原文模糊语言的积极把握,以达到充分而恰当地表达原文丰富的内涵的目的。
二、语义模糊性定义、产生根源及其特征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语言的模糊性。而就其模糊性(Fuzziness)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谓众说纷纭。模糊性既指客体即认识对象本身客观存在的类属与状态的不确定性,又指主体对客体即认识对象的不确定的认知即对客体认知的不确定性,也指主―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呈现出的不确定性。关于语义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符号意义的模糊性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语义的模糊性在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符号的属性。模糊语言的特征是“词语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模糊语言之所以模糊就在于缺乏明确的边界。
三、语义模糊性的理解
模糊语言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的模糊集合论概念成为翻译中语义的模糊理解与模糊表达的理论基础。所谓模糊理解,是指利用思维的模糊性对纷繁复杂的语言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旨在准确把握原文;所谓模糊表达,是指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上,积极运用译语中的模糊语言来涵盖原文的丰富内涵,跨越语言文化差异,以便尽量减少原文损失,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
四、语言模糊性及其相应翻译策略研究
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上,精确表达是必要的,译者应当尽量把原文的各种内涵表达清楚。但是,并非处处要求表达精确。翻译中之所以需要模糊表达,首先是因为人类语言具有模糊性。如果硬将其译作精确语言,原文的内涵将会遭受严重的损失。翻译重在理解。理解是在与对文本的宏观参照。当把模糊语言学中的模糊集合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过程,我们就会自然地把语言含义所形成的语义集合与篇章所蕴涵的逻辑关系相结合,从而得到该语言的语义模糊集合。从以上可以看出,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运用是很普遍的也是必要的。
总之,模糊语言学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尤其是对翻译中语义模糊集合的理解与确定的实际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模糊集合理论与翻译学的关系研究与探讨,试图形成模糊集合理论指导下的语词理解新理论,并初步形成语词理解由模糊――清晰 ――模糊的理解过程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元浦等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
3.李运航,琚文英.中国龙文化.中州统战.1997(6)
4.王国全.民族心理:广告受众的审美和文化定势.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