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遥感概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遥感概论论文范文1
一、课程学分安排
本研究所选取的学校与地理科学专业的总学分和各模块的学分比例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在对各种不同类别的课程所占学分进行比较时,将各个学校的课程经过重新分类组合,主要有4类,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结果如表1。
[学分(比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实践课程\&总学分\&北京师范大学\&44(27%)\&81(49%)\&10(10%)\&15(14%)\&166\&华东师范大学\&44(28%)\&74(47%)\&24(15%)\&16(10%)\&158\&东北师范大学\&51(33%)\&75(48%)\&25(16%)\&14(9%)\&155\&四川师范大学\&55(32%)\&73(43%)\&30(18%)\&12(7%)\&170\&湖南师范大学\&55(33%)\&79(48%)\&20(12%)\&12(7%)\&166\&徐州师范大学\&54(32%)\&78(45%)\&18(10%)\&22(13%)\&172\&长春师范学院\&60(34%)\&61.5(35%)\&21.5(12%)\&33(19%)\&176\&宁波大学\&50.5(30%)\&66.5(41%)\&33(20%)\&14(9%)\&164\&安庆师范学院\&57.5(31%)\&69(37%)\&24(12%)\&37.5(20%)\&188\&][表1][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学分安排]
从表1可以看出,各学校的总学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公共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教育部重点高校――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这三所学校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教育课程也占有一定比例,均在10%~20%。宁波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课程学分及其所占比例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所学校比较注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得较多。
二、专业特色课程
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中,各学校的公共课程和实践课程基本相同,而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都有特色课程。研究所选取的各学校公共课程基本相同,大致包括政治、历史、数学、外语、体育、计算机;而实践课程则几乎完全一致,包括部门地理野外实习、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课程可以概括为“大同小异”,“大同”指这些学校都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包括引入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引入性课程主要是《地理科学导论》。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区域地理课程以及技术性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为物理、化学方面的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自然地理包括《地质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等,也包括环境方面的一些课程,如《环境科学导论》、《环境影响评价》等;人文地理包括《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区域地理课程主要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技术性课程分为地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方面的课程,如《测量与地图学》、《GIS概论与应用》、《遥感概论》等。专业课程中的“小异”主要是各个学校的专业拓展课程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如表2所示,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特色课程最多,主要集中在遥感方向。在乡土地理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有《乡土地理》,但湖南师范大学和徐州师范大学则有较为具体的乡土地理课程,分别为《湖南地理》和《江苏地理》。华东师范大学较为明显的专业特色课程主要是《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笔者认为各所学校的专业特色课程一般与学校的优势专业方向以及该方向的教师有关。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李小文院士的研究方向为遥感;而华东师范大学有河口海岸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研究该方向的陈吉余院士。另外,其余学校也有相应的专业特色课程,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天体观测》和长春师范学院的《地球与宇宙》。
[学 校\&特 色 课 程\&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乡土地理》《GPS原理与应用》《地表水热平衡》《流域管理》《数字地面模型》《微波遥感》《遥感影像地学分析》《海洋遥感》《3S综合实习》\&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最新地理文献阅读》《软件工程与GIS设计》\&东北师范大学\&《湿地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四川师范大学\&《灾害学原理与减灾》\&湖南师范大学\&《天体观测》《城市气候学》《矿产资源学》《湖南地理》\&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地理》《海洋学》《工业地理学》\&长春师范学院\&《地球与宇宙》《可持续发展研究》\&宁波大学\&无\&安庆师范学院\&《地理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科学专业特色课程][表2]
三、教师教育类课程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的特色课程,也是培养师范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意识的主要途径。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学校均开设教育、心理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教育基础课程。与地理专业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地理教学、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方面的课程,如《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分析》、《地理新课程研究》等。各学校都有教师教育类的特色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高中必修课程模块研究》、《高中选修课程模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的《管理学》、《国外地理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多,而且比较有特色,如《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地理直观教学》;长春师范学院的教育课程开设较为全面且独具特色,如《地理三板教学》、《中学地理活动设计》、《中学地理习题解答》、《中学地理教研论文写作》,笔者认为这对培养大学毕业后的地理教师有很大帮助;而安庆师范学院的《中学地理科技活动》是其它学校都没有开设的,值得借鉴。
遥感概论论文范文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立体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1997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在地理学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将近10年时间,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建立了该专业,其中大部分依托原有的地理学、测绘工程等专业,因此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存在着较大差异。2003年8月,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召开了首届GIS专业教育研讨会,提出了GI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提出“低年级宽口径、高年级分类培养”的基本模式,但没有涉及到农林院校。随着地球信息科学和现代林业科学的发展,GI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广,层次不断深入,建立适应地理学类专业基本要求、又具有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应用特色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及立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对于GIS教育和现代林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林业大学GIS专业是在摆脱原有专业的情况下设立的全新专业,因此建立新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专业定位与特色
GIS专业的基本特点是该专业属于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范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国内外GIS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充分调研,结合我校的特点,适应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立足林业,服务生态”的办学理念。通过专业建设,形成既适应地理学类专业基本要求、又具有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应用特色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充分体现该专业的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和技术性,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构成专业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形成完善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专业发展平台,构建立体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手段等各个环节都得到极大的改造和提升,形成创新性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的新特点,即:重视基础、面向应用、突出重点、深入前沿、分类培养、拓宽口径。
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地球信息科学综合应用能力,以资源与环境调查、信息管理、监测、评价、预测及决策为主要应用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专业定位概括为:3S理论技术基础扎实(专业的根本,提高培养层次);立足林业,服务于生态环境建设(体现专业特色);适当兼顾其他领域应用(拓宽就业渠道)。 br>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一)专业培养目标
GIS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政务商务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空间信息处理分析、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3.掌握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6.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专业培养方式
GIS专业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综合实习为主要培养方式,由技术应用人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四个层次构成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合理安排以及综合性实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毕业论文和综合实习环节,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掌握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
4.通过设置名师教室、科研训练学分和创新学分,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意识;
5.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等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积极参与多方面的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
三、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立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严格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改革传统的一刀切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根据生源的不同特点、兴趣和基础,将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不同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学生毕业后达到不同的专业层次。
(一)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由技术应用人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科学研究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四个层次构成金字塔培养模式。
第一层次(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掌握地球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和技术,面向广大行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地学、数学基础,面向多行业应用,熟悉和了解森林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房地产评估,地籍与 施工测量,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与管理、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有关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分析等工作。
第二层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人才):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在计算机、信息科学等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和技术,面向企业、科研单位、教学行业的GIS设计与开发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VC++、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和系统设计工具,数据库管理和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等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GIS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从事GIS设计与开发工作。
第三层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具有进一步培养潜力的高层次后备人才,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和深造,或成为科研、教学行业的研究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的背景,掌握人工智能、空间统计学等基础理论,能够利用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资源环境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第四层次(创新型拔尖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独立从事研究、开发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到国外深造。
将该模式用一个圆锥体来表示,圆锥的每一个截面构成一个不同的培养层次,在二维截面上,表示该层次应具备的知识和技术,底面是该专业的基本要求。层次越高,人数逐渐减少,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是相应截面下圆台的体积。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3S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人才、软件开发人才、了解和掌握3S技术前沿信息的研究型人才以及高素质的拔尖人才。
根据此培养模式,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将第一层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作为专业基础和主干课程,通过不同门类的专业选修课达到该层次不同行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第二层次通过专业主干课和有关系统开发设计的专业选修课达到培养目标;第三层次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空间统计学、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等理论、技术的学习,以及创新性实践活动(如科研训练)达到要求;第四层次通过从低年级的外语加强,到高年级的专业讲座、名家讲堂、导师导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拔尖人才。
转贴于 (二)立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
根据立体培养模式,建立理论——技术——应用的教学体系。与此相适应,在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注重基础理论的培养,要求深而广;专业课的设置注重知识的深度,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从技术的角度加深;选修课则注重知识的广度,体现资源与环境特色,面向实际应用。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以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为核心,加强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本学科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点。
1.课程设置原则
(1)体现林业特色。我校GIS专业在加强专业基础的同时,应体现森林资源与环境应用的特色。因此,设置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概论、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森林生态学等课程。
(2)加强开发能力培养。根据GIS专业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需求,加强开发的基础,使学生掌握GIS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开发环境的工具,适应多种行业对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设置VC++、C语言、GIS设计与开发等必修课,以及选修课Java语言、WEBGIS等。
(3)强化实践环节。GIS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实践环节是教学效果和质量保障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综合实习5周,时间按排在第六学期末的暑假,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地点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包括数据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应用主流平台进行空间数据处理、模型与系统开发、数据维护等。
(4)尽早培养专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将遥感、GIS等主干课程设在二年级下半学期,使学生在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专业核心。在核心课程教学中增加讲座、讨论教学方式,该方式已经在目前的教学中尝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设置“数据仓库与知识挖掘”、“地学模型基础”两门选修课,跟踪学科发展。
(5)强调课程之间的衔接,体现学科交叉的特征。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强,涉及计算机、地理学、数学、资源与环境等多种课程,课程之间密切相关,将“地球科学概论”与“系统科学概论”合并为“地球系统科学概论”,体现专业的特征。
(6)体现分类培养的理念。根据专业特点,同时体现我校的特色,拓宽专业渠道。选修课分为三类:开发类、应用类和前沿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类别的课程,并自成体系。
2.基本课程设置
(1)主要专业基础课:强调计算机、地学、数学基础,以面向多种行业发展。
①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理)、VC++、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②地学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地球系统科学概论、地图学。
③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A、数理统计等。
④资源环境管理:包括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概论、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
(2)主要专业课:强调3S理论和技术的掌握。
包括专业概论、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制图、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图象处理、GIS设计与开发。
(3)专业选修课:注重计算机、数学、地学知识的扩展和在3S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生教育衔接。
专业选修课包括:
①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方法、Java语言、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与知识挖掘。
②地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③数学:地学模型基础、多元统计分析。
④应用: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地籍测量与管理、施工测量、森林生态学、WEBGIS、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森林经营管理等。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以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为核心,加强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本学科综合性边缘学科的特点。
四、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方面,改革和完善实习、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实习比重,以利于学生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并联系实际。立体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基本层次。
(一)课堂实验
根据新的培养模式,对原有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部分专业选修课的实验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和实验效果跟踪,根据跟踪结果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
(二)课程实习
实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开发能力,如在遥感图象处理与应用、GIS开发与应用课程中,采用国际主流平台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组织学生到企业、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科研和生产应用的了解,以利于学生扩展就业思路,确定自身专业发展方向。
(三)综合实习
通过项目研究,决定增加5周的综合实习环节,以教学基地为主要平台,联合相关企业开展高年级综合实习,由专业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承担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四)科研训练
制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计划,并要求有科研课题的教师通过双项选择确定3~5名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同时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全国GIS设计大赛,学科教师为指导。
遥感概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表面技术 教学方法 科研能力 创新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149-02
在传统工业生产及新材料研发领域,表面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材料表面技术概论课程已经成为许多高等院校金属材料、焊接、材料成型与控制、材料加工工程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材料的表面基础理论、表面涂层技术、表面涂层设计及表面质量检测技术等。这是一门所学内容可直接面向工业应用的专业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的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
该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是同学们学完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等课程后的延伸课程。本课程授课内容虽然理论性不强,但涉及知识面广,包含了工业生产及科研中所能用到的各类表面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针对这一特点及授课对象的知识储备程度,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材料表面技术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一、科研与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学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依托。科研能够让高校教师熟悉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反哺教学,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1]高校教师如果不开展科学研究,知识更新慢,授课内容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就难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成为空谈。[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及时地将表面技术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工艺充实到教学内容中,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进入实验室,成为老师的科研小助手。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科在表面技术领域具有突出特色,拥有“山东省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研究中心”和“山东省耐磨耐蚀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硬件设备方面,拥有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等离子熔敷、激光熔敷、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微弧氧化等完善的表面技术实验设备,在师资队伍方面,拥有专业从事涂层技术和涂层材料开发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科研和教学团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本课程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辅助老师承担部分科研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每年组织一次面向学生的科研立项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爱好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承担部分小的科研课题,将课程学习与科研立项活动结合起来。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同学们协助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制备样品,分析检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科研论文或申请专利。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提高了对材料,特别是对表面技术的专业兴趣。
二、巧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水无常态,教无定法。在材料表面技术概论的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授课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的学习和思考。以热喷涂章节的教学为例,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火焰喷涂、电弧喷涂和等离子喷涂三大部分,共安排8个学时的教学时间。由于在大学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实验偏少,动手机会偏少,不清楚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在哪些领域,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学校实验条件,安排了4个学时用于课堂理论教学,其中2个学时讲授热喷涂原理,2个学时讲授热喷涂材料及其应用。让学生对热喷涂技术原理、热喷涂材料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再安排2个学时的时间在实验室现场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参观、讲解火焰喷涂、电弧喷涂和等离子喷涂设备,演示喷涂过程;选取在工业和科研中应用到的典型热喷涂产品,给同学们讨论、分析讲解。如高炉风帽的热喷涂防护,首先给同学们分析高炉风帽的工作环境:风帽端部深入炉膛内部,工作温度在1400℃左右,承受炉料的冲刷作用,指出高温下炉料的冲刷作用是造成风帽失效的主要原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提出对防护涂层的基本性能要求:抗高温冲刷性能好,导热性差,具有热障功能。然后再提出问题:具有这种特性的涂层材料一般是什么,是金属、金属陶瓷或氧化物陶瓷吗?让同学们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氧化物陶瓷如Al2O3、ZrO2抗高温性能好,导热性差,可用于高炉风帽的表面防护涂层,这类涂层材料熔点高,一般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涂层。采用这种现场参观、演示、讲解、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最后2个学时为热喷涂实验,由老师预先准备好标准规格的钢板,热喷涂材料,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热喷涂前处理(主要是喷砂粗化)、喷涂、涂层质量检测等工作。通过这8个学时的学习,同学们对热喷涂技术、设备和热喷涂材料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章节可以采取预先布置任务、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在中间主要起到组织、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如在讲述电镀和化学镀这一章节时,可采用任务驱动法。老师在讲述完基本知识点后,给学生布置系列探究性学习任务,5-6人分成一个小组,指导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如通过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查阅中文期刊、学位论文以及会议论文,通过Elsevier、SpringerLink、EBSCO数据库平台查阅和下载英文论文等。各个小组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查阅相关论文和信息,然后进行筛选、提炼、归纳和分析,完成综述性报告,并做成ppt形式,每个小组轮流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和讲解。通过这种任务分配、查阅资料、信息检索与提炼、整理报告和汇报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部分同学还能在整理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和看法,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设计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长期以来,材料专业基础课程辅助实验多数是验证型、演示型实验,由实验老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及实验指导书上规定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机械的完成实验内容即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和创新的地方较少。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雷曾说过,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开设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去验证一些已知的结果,而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材料应用或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阔视野,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3]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合理设计课程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对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我校材料学科以表面技术为特色,拥有包括热喷涂、物理气相沉积、微弧氧化、喷焊等较为齐全的实验条件,为本课程实验的设置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本课程教学中,设置了4学时的标准实验课程,以验证性为主,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表面技术试验设备,为创新性实验做好准备。在本课程进行到中期的时候,给同学们布置创新性实验任务,内容可广泛选用在生活、工业或科研中遇到的,和表面技术有关的课题,如钢结构的长效防腐、高速公路护栏的防护涂层技术、门把手的装饰及防腐涂层技术、家用碳钢自来水管的防锈技术、水轮机叶片的抗冲蚀涂层技术、机械传动齿轮接触齿面的表面强化技术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选择合适的题目,设计涂层工艺和涂层材料,并制订详细的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核后进入实验室,自主进行实验。为了确保该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指导教师应做好实验进度跟踪和管理,做好实验安全培训,合理安排、协调公共实验设备的使用时间。对于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难题,要及时的给予提示或协助解决。实验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实验报告作为评分依据。通过创新性实验,学生经历了查阅、收集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分析等过程,熟悉了科研工作的基本环节,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四、结束语
在材料表面技术概论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鼓励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协助老师承担部分科研工作,加强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创新性实验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尤其是创新性实验的设立,和传统专业课程辅助实验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材料表面技术发展迅速,涂层新材料、新工艺革新非常快,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及时更新授课内容,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跟踪表面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科研能力。
[ 注 释 ]
[1] 黄秋燕.教学型地方高校遥感课程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08(5):74-76.
遥感概论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应急任务;多类型成像卫星;多星协同调度;问题模型
中图分类号V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101-02
1 概述
成像卫星是利用卫星上所载的遥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探测以获取图像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利用星载可见光相机、红外相机或合成孔径雷达等遥感器,从轨道上对目标实施侦察、监视、跟踪,以搜集指定目标的图像信息,具有覆盖范围广、运行时间长、不受国界和空域限制、无需考虑人员安全等独特优势。卫星设备把目标的图像信息记录在胶片或磁记录器上,然后通过返回式舱送回地面,或用无线电传输方式实时或延时传回到地面接收站[1]。成像卫星主要分为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成像(微波)卫星两大类,光学成像卫星采用可见光、红外、多光谱相机成像,而雷达成像卫星采用SAR遥感器进行成像。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光学成像卫星的优点是空间分辨率高,但不能进行全天候、全天时工作。雷达成像卫星不受白天、黑夜及云雾的影响,而且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目前,成像卫星在军事侦察、灾害防治、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以及农业、气象等许多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6]。
目前,成像卫星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灾害防治工作中,但是由于我国卫星发展起步较晚,现有的卫星资源数量和技术有限,资源卫星在应急灾害防治工作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应急条件就是指某个局部区域爆发战争或者出现重大突发性事件,比如一场突发的局部战争、防恐维稳、抗灾抢险等。在这种应急条件下,观测任务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异常的复杂性和很高的优先性,同时应急观测任务请求类型多样,比如多传感器覆盖观测、多时相观测、持续不间断观测、打击效果评估、伪装识别等。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加和技术的改进,如何统筹安排卫星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将是一个紧迫的问题。而在这种应急条件下,现有成像观测系统对观测目标表现出观测能力不足,不能够满足用户应急处理的迫切需要。此时,就对卫星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台构建迅速,获取信息快,重复观测周期短,覆盖率大。这些功能是现有单颗卫星在短期内难于做到的,并且临时发射卫星的成本和时间也是难以忍受的。为了弥补现有成像观测系统的不足,迅速提高成像观测系统的观测能力,根据应急任务需要,采用多颗不同类型的成像卫星进行协同调度,直接快速有效地满足应急任务的要求。通过多类型成像卫星协同调度得到的多类型成像卫星任务执行方案将能够反映卫星及地面站资源争用、任务取舍等卫星系统的实际应用特点。对成像卫星任务执行方案进行仿真并就任务完成率和资源占用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将能够合理评估卫星系统的任务执行能力和资源负荷水平。通过变换卫星系统的配置参数并反复进行规划调度和仿真,就可以得到对不同的卫星系统配置方案满足具体任务的能力评估结果,从而寻求最满意的卫星系统配置方案。
多星协同调度是卫星、星载遥感器及地面站资源分配和卫星观测调度方案核心内容,它本质上是一个优化决策过程,对于更好地利用成像卫星、星载遥感器及地面站资源,优化卫星系统整体性能,发挥它们的最大综合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多星协同调度的模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提高卫星系统的综合效益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2 建立多星协同调度分析框架
建立框架是为给卫星协同调度提供一个大体的研究轮廓,明确了研究的边界范围。本文的框架主要包括三个级别:总控中心级、部门类别级和管控操作级。总控级主要是多星协同任务一个总的调度;部门级主要是一些不同类型的观测任务调度;管控级主要是一些具体的观测实施者。可以由图1清晰的表示出来。
在应急任务具体调度到哪类哪颗卫星进行完成时,多星协同调度框架中管控操作级必须向总控中心级和部门类别级进行任务调度情况信息反馈,弥补调度过程中的不足,反复进行调度和反馈,最终达到调度效果的最优化,只有通过增加反馈才能保持任务调度效率的提高,使应急任务能够在满足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完成。
3 多星协同调度基本求解框架
多星协同调度本质上是一个优化决策过程,它能够更好地利用成像卫星和星载遥感器,并且优化卫星系统整体性能,发挥它们的最大综合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成像卫星协同调度机制和求解方法,为实现全球、全天候、全天时、多谱段、不同分辨率、不同频率的对地观测体系等的应用要求提供理论储备。
多星协同调度的总体研究目标可以总结为,面向未来成像观测体系的发展要求,以建立全球、全天候、全天时、多谱段、不同分辨率、稳定运行的成像观测体系为顶层目标,以多类型成像卫星协同为主要规划手段进行调度。该问题的求解框架大体可以由图2所表示出来。
规划主要处理的规划输入要素包括多类型成像卫星资源和多类型应急观测任务请求3种。参与调度的卫星资源种类主要有4种类型,包括可见光、红外、多光谱和SAR成像卫星;解决的应急任务主要包括排斥任务、互存任务、秩序任务、优先任务和组合任务等;规划的输出包括两大类:卫星动作和任务信息;其中卫星动作分为动作起止时刻、动作模式和动作类型等几种,动作类型又分为观测动作、实传动作和回放动作等;数传动作分为接收起止时刻和接收任务类型等,其中接收任务类型分为实传任务和回放任务两种;任务信息分为两个部分,卫星观测任务信息和数传接收任务信息,其中观测任务信息指卫星每次观测动作内观测到的任务信息,数传接收任务信息主要指每个接收时段内接收到的相关任务信息。
4 多星协同调度基本过程
多类型成像卫星协同调度过程是一个包含了多个步骤的复杂过程,下面给出多星协同调度基本过程,如图3所示。
各类型成像卫星一般在近地轨道运行,它根据用户的应急任务需求,对地面目标进行有选择性的观测成像。多类型成像卫星协同调度过程主要包括:
1)接收用户成像应急任务信息需求,分析用户应急任务需求;
2)针对复杂任务情况,分解任务,形成子任务,能够供成像卫星观测的无差别的网格静态点目标;
3)再根据卫星资源和任务的约束和特点,进行多星协同调度模型的建立;
4)利用软件工具,结合现有在轨成像卫星系统,对静态点目标进行覆盖性和适匹配性分析,形成一系列图表和报表,如网格点目标时间窗口列表等;
5)在报表和图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观测能力指标,计算在轨成像卫星系统的观测能力;协同调度器结合具体的指标,通过问题求解获取应急补网方案,方案中包括多类型成像卫星运行轨道参数;
6)借助仿真工具、专家的丰富经验以及评估方法对协同调度方案进行评估,通过不断的修正方案,最后得到协同调度实施方案;
7)按照实施方案,迅速机动灵活地协同不同类型成像卫星对目标实施成像观测;用户最终获取所需的观测数据。
由于成像卫星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用户提交的任务需求可能比较多且时效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成像卫星正常工作时,卫星地面控制指挥系统必须根据应急任务请求,再考虑不同类型成像卫星的能力,对应急任务和各类型成像卫星进行整体优化调度,并制定卫星的成像计划,生成星载遥感器控制指令,经卫星地面测控设备将指令注入卫星,使得卫星按照指令依次执行各种动作,并完成用户所提交的各项应急任务。
5 总结与展望
目前关于卫星任务调度的研究大多针对单颗卫星、单类型卫星和面向简单观测任务请求展开,考虑的卫星观测过程和载荷约束相对简化,缺乏面向多类型成像卫星、应急观测任务请求、将多类型成像卫星观测与应急观测任务请求联合考虑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多类型成像卫星任务调度的分析,针对不同的应急应用需求,为了成像卫星能够快速、准确和灵活地完成各项应急任务,提出了多星协同调度分析框架,明确了多星协同调度基本过程,研究了多星协同调度基本求解框架,迅速地为决策者提供最有效地完成应急任务的请求,其意义在于为下一步有效组织协调天地一体化的航天资源以支持多种类并发的应急行动,快速、准确、灵活、可靠地直接支持作战单元,全方位满足作战应用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论文面向光学、SAR、红外等多种类型的中低轨对地成像观测卫星协同调度的应用需求,以多类型成像观测卫星协同为手段,以满足多种类型的应急观测任务请求为出发点,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多类型成像观测卫星联合任务规划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还未得到实际应用,实验验证也是初步的,以后需要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更深入的实验验证并应用到工程领域。同时,对于迅速发展的卫星技术,这些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根据整体空间任务目标需求,从单一的复杂系统(单颗卫星)向复杂的大系统(多类型卫星系统)扩展,研究多类型卫星系统自主协同运行的理论与方法,用以寻求满意的总体设计方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就对地观测任务,力图解决分布式卫星系统任务协作的几个相关问题。在本文的工作基础上,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1)针对灵巧卫星的协同任务调度技术研究;
2)针对多个移动目标的多卫星协同任务规划技术研究;
3)针对卫星自主控制任务规划技术的研究;
4)基于传感器网络理论的卫星任务规划算法。
参考文献
[1]邱涤珊.航天装备军事应用[M].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63-66.
[2]总装备部卫星有效载荷及应用技术专业组应用技术分组.卫星应用现状与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王永刚,刘玉文.军事卫星及应用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4]任萱.军事航天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5]曾华锋,夏洪流,周刚.现代侦察监视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遥感概论论文范文5
Abstract: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pace to multi-source data of generation, to data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bring inconvenience. Many data format multi-source spatial data fusion is the main reason, in this paper, the vector, and the grid two kind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f data structure of the main space probes fusion,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source data fusion direction.
Keywords: spatial data grid structure vector structure data fusion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C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引 言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数据。在GIS工程里,空间数据的获取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实际上,整个地理信息系统都是围绕空间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分析和表现来展开的。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降低成本,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GIS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不同来源的各种空间数据。由于GIS软件的多样性,每种软件都有自己特定的数据模型,造成数据存储格式和结构的不同。从数据结构上来说,矢量和栅格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两种主要的空间数据结构。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数据来源、结构和格式的不同,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才能将他们合并在一起使用,这就产生了数据的融合问题。数字制图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GIS的主要表现和输出形式。本文讲的空间数据的融合涉及GIS和数字制图,但侧重于在数字制图中,将同一地区相同坐标系统,相同比例尺的多种不同来源或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根据需要合并成一种新的空间数据。从需求分析上讲,需要进行数据融合的情况一般为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改、更新、增加或者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GIS应用的日益广泛,多源数据的融合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栅格、矢量数据结构的概念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为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而矢量数据结构是基于矢量模型,利用欧几里得(EUCLID)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对于空间数据而言,栅格数据包括各种遥感数据、航测数据、航空雷达数据、各种摄影的图像数据,以及通过网格化的地图图像数据如地质图、地形图和其他专业图像数据。从类型上看,又分为:二值图、灰度图、256色索引和分类图(单字节图)、64K的高彩图(索引图、分类图和整数专业数据)(双字节图)、RGB真彩色图(3字节图)、RGBP透明真彩色叠加图等等。常用的数据格式的有TIFF、JPEG、BMP、PCX、GIF等。而矢量数据就更多,几乎所有的GIS软件都有自己特定格式的矢量数据。目前最常用的矢量数据格式有Arc/info的Coverage、e00, 方正智绘的mrg,Mapinfo的mif,AutoDesk的dxf、dwg,Intergraph的dgn等等。在GIS和数字制图中,同种数据结构本身以及两种数据结构之间的融合构成了空间数据融合问题的主要内容。 3 栅格数据之间的融合在数字制图中和GIS工程中,经常用到不同来源、不同精度、不同内容的栅格图像数据进行复合而生成新的栅格图像。目前使用的各种多源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为栅格型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可实现栅格数据的各种融合。而在数字制图中,多源栅格图像数据之间的融合已经非常普遍。3.1 融合方法在数字制图中,图像融合涉及色彩、光学等领域,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如ERDAS、PCI、PHOTOMAPPER)或一般的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都可进行,主要是通过图像处理的方式透明地叠加显示各个图层的栅格图。一般要经过图像配准、图像调整、图像复合等环节。具体过程如下:⑴图像配准。各种图像由于各种不同原因会产生几何失真,为了使两幅或多幅图像所对应的地物吻合,分辨率一致,在融合之前,需要对图像数据进行几何精度纠正和配准,这是图像数据融合的前提。⑵图像调整。为了增强融合后的图像效果和某种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为改善图像清晰度而做的对比度、亮度的改变,为了突出图像中的边缘或某些特定部分而做的边缘增强(锐化)或反差增强,改变图像某部分的颜色而进行的色彩变化等。⑶图像复合。对于两幅或多幅普通栅格图像数据的叠加,需要对上层图像做透明处理,才能显示各个图层的图像,透明度就具体情况而定。在遥感图像的处理中,由于其图像的特殊性,他们之间的复合方式相对复杂而且多样化,其中效果最明显、应用最多的是进行彩色合成。3.2应用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栅格图像数据之间的融合目前最常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⑴遥感图像之间的融合。主要包括不同传感器遥感数据的融合和不同时相遥感数据的融合。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源有不同的特点,如用TM与SPOT遥感数据进行融合既可提高新图像的分辨率又可保持丰富的光谱信息;而不同时相遥感数据的融合对于动态监测有很重要的实用意义,如洪水监测、气象监测等。⑵遥感图像与地图图像的融合。这是当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一是遥感图像与栅格化的DEM融合生成立体的三维景观图像,显现逼真的现实效果;二是借助遥感图像的信息周期动态性和丰富性,经过与各种地图图像融合,可以从遥感图像的快速变化中发现变化的区域,进行数据的更新和各种动态分析。⑶地图图像之间的融合。为了更加了解该范围的地形地貌情况,或者更全面地比较分析该地区各种资源的相互关系,对该地区不同内容的多种地图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如地形图和各种专业图像如地质图、土地利用图、地籍图、林业资源状况图等的融合,土地利用图和地籍图的融合等等。4 矢量数据之间的融合矢量数据是GIS和数字制图中最重要的数据源。目前很多GIS软件都有自己的数据格式,每种软件都有自己特定的数据模型,而正是这些软件的多样性,导致矢量数据存储格式和结构的不同。要进行各系统的数据共享,必须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矢量数据之间的融合是应用最广泛的空间数据融合形式,也是空间数据融合研究的重点。目前对矢量数据的融合方法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先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即空间数据模型的融合,然后是几何位置纠正,最后是重新对地图数据各要素进行的重新分类组合、统一定义。4.1数据模型的融合由于各种数据格式各有自己的数据模型,格式转换就是把其他格式的数据经过专门的数据转换程序进行转换,变成本系统的数据格式,这是当前GIS软件系统共享数据的主要办法。如Arc/Info和MapInfo之间的融合,需要经过格式转换,统一到其中的一种空间数据模型。该方法一般要通过交换格式进行。许多GIS软件为了实现与其他软件交换数据,制订了明码的交换格式,如Arc/Info的E00格式、ArcView的Shape格式、MapInfo的Mif格式等。通过交换格式可以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在这种模式下,其他数据格式经专门的数据转换程序进行格式转换后,复制到当前系统中的数据中。目前得到公认的几种重要的比较常用的空间数据格式有:ESRI公司的Arc/Info Coverage、ArcShape Files、E00格式;AutoDesk的DXF格式和DWG格式;MapInfo的MIF格式;Intergraph的dgn格式等等。4.2几何位置纠正对于相同坐标系统和比例尺的数据而言,由于技术、人为或者经频繁的数据转换甚至是由于不同软件的因素,数据的精度会有差别。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进行几何位置的统一。如对精度要求不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允许范围内,应该以当前系统的数据精度为准,对另一种或几种数据的几何位置进行纠正。如为了获得较高的精度,应以精度高的数据为准,对精度低的数据进行纠正。4.3地图数据要素重新统一定义融合后的空间矢量数据,应重新对要素分层、编码、符号系统、要素取舍等问题进行综合整理,统一定义。⑴统一分类分层、编码。对于空间数据,一般都按地图要素进行分层,如水系、交通、地形地貌、注记等,而每层又可根据需要分为点、线、面三类,并采用编码的方式来表述其属性。对融合到当前系统的数据,应根据地图要素或具体需要,以当前数据为标准或重新制定统一的要素层和要素编码。⑵统一符号系统。这是目前矢量数据转换的一个难点,由于各GIS软件对符号的定义不同,在符号的生成机制上可能差别很大,经转换后的数据在符号的统一上有一定难度,而且在符号的准确性上可能与原数据有差距。⑶数据的综合取舍。同一区域不同格式的空间矢量数据,要涉及到相同要素的重复表示问题,应综合取舍。一般有以下原则:详细的取代简略的,精度高的取代精度低的,新的取代旧的等等,但有时为了突出某种专题要素,或为了适应某种需要,应视具体情况综合取舍。数据转换模式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缺乏对空间对象统一的描述方法,转换后很难完全准确地表达原数据的信息,经常性地造成一些信息丢失,如Arc/Info数据的拓扑关系,经过格式转换后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了。5 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融合空间数据的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是模拟地理信息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这两种结构互不相容。原因是栅格数据结构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内存来存储和处理,才能达到或接近与矢量数据结构相同的空间分辨率,而矢量结构在某些特定形式的处理中,很多技术问题又很难解决。栅格数据结构对于空间分析很容易,但输出的地图精确度稍差;相反矢量数据结构数据量小,且能够输出精美的地图,但空间分析相当困难等等。目前两种格式数据的融合已变得可能而且在广泛应用。在GIS工程中,很多的GIS系统已经集成化,能够对矢量和栅格结构的空间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而在数字制图中,两种数据结构的融合也在广泛应用。5.1栅格图象与线划矢量图融合这是两种结构数据简单的叠加,是GIS里数据融合的最低层次。如遥感栅格影像与线划矢量图叠加,遥感栅格影像或航空数字正射影像作为复合图的底层。线划矢量图可全部叠加,也可根据需要部分叠加,如水系边线、交通主干线、行政界线、注记要素等等。这种融合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内存中同时显示栅格影像和矢量数据,并且要能够同比例尺缩放和漫游;二是几何定位纠正,使栅格影像上和线划矢量图中的同名点线相互套合。如果线划矢量图的数据是从该栅格影像上采集得到,相互之间的套合不成问题;如果线划矢量图数据由其他来源数字化得到,栅格影像和矢量线划就难以完全重合。这种地图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有丰富的光谱信息和几何信息,又有行政界线和其他属性信息,可视化效果很好。如目前的核心要素DLG与DOM套合的复合图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数字地图。5.2遥感图像与DEM的融合这是目前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地图DOM常用的一种方法。在JX4A、VIRTUOZO等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利用已有的或经影像定向建模获取的DEM,对遥感图像进行几何纠正和配准。因为DEM代表精确的地形信息,用它来对遥感、航空影像进行各种精度纠正,可以消除遥感图像因地形起伏造成图像的像元位移,提高遥感图像的定位精度;DEM还可以参与遥感图像的分类,在分类过程中,要收集与分析地面参考信息和有关数据,为了提高分类精度,同样需要用DEM对数字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和几何纠正。6 数据融合问题的展望在数字制图中,栅格图像之间的融合已经在各种部门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遥感图像的处理上,其技术手段也比较成熟;栅格图像与矢量图形的融合在目前也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在各种GIS软件中都比较容易解决。他们的发展方向主要应从应用的角度去丰富它们的融合方式,拓展它们的应用领域。而结构复杂、对软硬件都有很高要求的各种格式的矢量数据之间的融合是目前GIS的难点,也是主要的研究方向。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能设计一种能融合多种数据结构的空间数据模型及其数据格式的 “万能”软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不同格式的矢量数据的统一。目前的研究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主要有以下两种趋势:6.1数据互操作模式数据互操作模式是OpenGIS consortium (OGC) 制定的规范。OGC为数据互操作制定了统一的规范,从而使得一个系统同时支持不同的空间数据格式成为可能。根据OGC颁布的规范,可以把提供数据源的软件称为数据服务器(Data Servers),把使用数据的软件称为数据客户(Data Clients),数据客户使用某种数据的过程就是发出数据请求,由数据服务器提供服务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数据客户能读取任意数据服务器提供的空间数据。OGC规范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标准,将被越来越多的GIS软件以及研究者所接受和采纳。其主要特点是独立于具体平台,数据格式不需要公开,代表着数据共享技术的发展方向。数据互操作规范为多源数据集成带来了新的模式,但这一模式在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为真正实现各种格式数据之间的互操作,需要每个每种格式的宿主软件都按照着统一的规范实现数据访问接口,在一定时期内还不现实;其次,一个软件访问其他软件的数据格式时是通过数据服务器实现的,这个数据服务器实际上就是被访问数据格式的宿主软件,也就是说,用户必须同时拥有这两个GIS软件,并且同时运行,才能完成数据互操作过程。6.2直接数据访问模式直接数据访问指在一个GIS软件中实现对其他软件数据格式的直接访问,用户可以使用单个GIS软件存取多种数据格式。直接数据访问不仅避免了频繁的数据转换,而且在一个GIS软件中访问某种软件的数据格式不要求用户拥有该数据格式的宿主软件,更不需要该软件运行。直接数据访问提供了一种更为经济实用的多源数据集成模式。目前使用直接数据访问模式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GIS软件主要有两个,即: Intergraph 推出的GeoMedia系列软件和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研制的超图SuperMap。GeoMedia、SuperMap实现了对大多数GIS/CAD软件数据格式的直接访问,包括:MGE、Arc/Info 、MicroStation DGN等。7 结语GIS是上世纪6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由于发展水平较低,很多技术都不太成熟,如建设成本过高、实用性不强、理论研究滞后等。特别是建设成本高居不下,严重影响GIS的发展前景。由于GIS处理的数据对象是空间对象,有很强的时空特性,周期短、变化快,具有动态性;而获取数据的手段也复杂多样,这就形成多种格式的原始数据,再加上GIS应用系统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以具体项目为中心孤立发展状态中,很多GIS软件都有自己的数据格式,造成GIS在基础图形数据的共享与标准化方面严重滞后,这是制约GIS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以目前的发展水平,各种空间数据的融合是GIS降低建设成本最重要的一种办法,但其中很多的技术问题还需要解决,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2邬伦,张晶,赵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
3陆守一,唐小明,王国胜.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
4郭黎,崔铁军,吴正升.多源数字地图融合技术问题的研究.海洋测绘,2002.2
5钟耳顺,王康弘,宋关福,吴秋华. GIS多源数据集成模式评述.99`中国GIS年会论文集,1999.8
遥感概论论文范文6
关键字:测绘工程 现代测绘 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 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