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校本课程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范文1

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在这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学校特意为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有十几门校本课程供我们选择,当时,我选择了文学社。

在我加入文学社之前,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积极参与各项征文活动。早在上个学期,我就想加入校文学社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罢了。至今为止,我的文章已经在校刊《尖尖角》上发表了三篇,还得过不少征文奖。

在文学社学习的这段日子令我终生难忘。文学社有两位授课老师——伊新华老师和武瑞杰老师。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懂得了如何正确运用各种写作手法……

可是,时光如梭,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在文学社的学习生涯已经结束了,毕竟,我们在这里学习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文学社的两位老师教给了我很多在写作方面的知识,还让我们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读了许多的美文诗篇,纵然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范文2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58-02

校本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实践,有大量的校本课程得到了实践检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总体上有所减弱,但它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实践当中的正常活动或工作之一。

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多年来,学校有效利用所具有的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校园文化等,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其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跨文化素质培养,提高社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一、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等途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有效整合优质资源

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一是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成果等,确保校本课程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二要开设反映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课程,突出学生素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规范性

避免重复设课、因人设课;严把校本课程质量关,规范课程评估体系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延边大学校本课程体系由四大系列课程组成,即多元文化特色系列,新生研讨系列,通识教育选修系列,专项选修系列等。

(一)多元文化特色系列

充分利用学校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特色教育资源,建设学校特有的多元文化特色系列校本课程,推进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该系列课程由以下三类课程组成。

民族文化特色类课程:立足朝鲜族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朝鲜族文化课程群,实现朝鲜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如“朝鲜族民族舞蹈”等课程。

民族区域特色类课程: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民族区域特色课程群,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长白山药用植物学”等课程。

东北亚研究类课程:立足对外交流与合作,开设服务于东北亚研究的课程群,为民族学生的成长注入多国文化元素。如“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等课程。

(二)新生研讨系列

通过新生研讨系列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选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转变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改革,使更多的本科新生从中受益。此类课程由以下几类课程组成。

专业认知类课程:如“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选择”等,以学科专业的入门知识为主要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选题吸引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实践探索类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实验操作、参观校外实践基地等课内外相结合的途径,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如“与太阳能零距离”等课程。

通识教育类课程:通过课堂讨论与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学校、熟悉学校各种资源与环境,明确学习选择,加强自我管理,较好地完成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转变。如“人文管理:实现梦想与成才的‘工具’等课程。

学术研究类课程:此类课程融会贯通相近学科知识,以生动的选题来吸引学生对学科专业产生浓厚的学术兴趣,并通过讨论、发表小组研究报告等形式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如“药学与健康”等课程。

(三)通识选修系列

通过此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交融,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为其一生的多向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识选修系列校本课程主要由四类课程组成。

人文科学类课程: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能力、审美鉴赏力,使学生学会以历史的眼光和方法认识事物;了解哲学分析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人文科学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有一定文化底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大学生。

社会科学类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增加其社会使命感和公民责任感。

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类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问题。

(四)专项选修系列

设置此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满足学生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提高培养质量。

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群:以丰富学生社会经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依托学校各学科专业的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岗位体验、社会调查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专业之长,自主走向社会,开展社区援助、科技兴农、医疗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创新性实验类课程群: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科研创新意识为目的。以各级各类实验室为依托,搭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平台,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跨学科的前沿课题探讨。

创新创业训练、就业等各种培训类: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创新、创业、就业为中心,开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就业培训、职业证书培训、专项技能培训等活动。

专题讲座类:以营造浓厚科研文化氛围,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层次为目的。邀请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杰出校友及学校教学名师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体会专家学者学术魅力,了解学术前沿。

外语夏令营课程群:以强化外语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为目的。充分利用学校语言优势和区域优势,举办英语、韩国语、日语、俄语等外语夏令营,提高学生外语技能。

学科竞赛培训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组织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为核心的各级各类学生竞赛项目培训工作。

三、加强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延边大学校本课程已自成一个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个性化人才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建设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了校本课程建设达标标准,对课程的教学日历、备课、课堂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测验考试等环节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标准。二是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切合实际地提出课程整改要求。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注重在课程内容更新上有突破。

(二)严把主讲教师资格审查关

学校对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主讲教师作了如下规定:职称方面,要求主讲教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曾主讲过一门或一门以上的课程;研究领域方面,要求主讲教师应对该学科领域做过较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工作,积累有相当数量的有关材料,发表过相关论文或出版过相关著作。新开课的主讲教师必须提前向所在教研室提出申请,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进行试讲,由所在学院教学委员会进行审核评议,审核通过的课程方可列入开课计划,面向学生开课。

(三)加强校本课程质量监控

以学期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教活动。一是每学期对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由各教学单位反馈到主讲教师本人,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导和帮助存在问题的教师整改提高。二是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反馈到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定期汇总有关教学检查及评估结果,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为主讲教师以及课程所属教学部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三是组织校督导组或专家,对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考试考核、课后辅导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随机检查,确保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同时把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年终岗位考核联系起来实施教学奖惩制度。

(四)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理论讲授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成果,将教师的课题融入到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近年来,延边大学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教师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不仅增加了实验类校本课程,而且优化了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积极开展校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为了进一步强化校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学校加大了有关校本课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十一五”以来,通过国家级、省校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在多元文化教育、区域民族文化研究、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科研转化教学内容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理论与实践成果。通过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结合学校的相关鼓励政策,积极推动了教师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钊华.对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育探

索,2007,(8).

[2]靳淑梅.延边大学多元文化课程构建[J].教育评论,

2012,(8).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范文3

怎么贯彻执行现代化学校的基本标准,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好的教育理念要落实到教育之中必须通过课程实施。从三级课程管理来看,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但由于各级各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差异性特征非常突出,具体到某一所学校的学生群体时,仅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发展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是,这些特殊的发展需要,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部分需求,只有学校最有条件和可能去了解和满足,这恰恰就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势所在。

一、理念先行,形成学校课程体系

对于课程的认识,大部分老师仅仅停留在“课程即学程”、“课程就是各种科目的总和”这样的层面。我们首先进行了课程论的学习。经过学习,重新与教师构建课程的概念,最后达成共识:课程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是学生在学校中一切经验的总和。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及整体规划,根据学校课程规划方案,我们边实施边完善,逐步生成了以下课程体系:

我们成立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小组,根据课程体系,确定了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即学科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开发。

二、具体措施

1.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

(1)国家课程校本化。我们认为教材是核心课程资源,基于课程标准,集中学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如何编制课程纲要》,让教师对“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有了清晰的理解,明确了应该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应该能够“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重新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2)进行拓展课程群设计。我们从语言文学学习领域、数学学习领域、自然科学学习领域、社会科学学习领域、技术学习领域、艺术学习领域、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领域进行了课程群的国家课程校本化设计。例如在《艺术学习领域》课程群中,我们期望孩子在小学阶段听尽世界名曲、看完世界名画,我们开发了《多彩的旋律》、《世界名画欣赏》。

(3)注重学科教室的资源开发。我们学校,学科教室即教师办公室,里面的装修设计全部由教师自己来完成,体现了学科特色,体现了育人作用。学生走进学科教室,就是一种学科知识的熏陶。

2.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1)创建选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针对学校培养目标,我们以创生取向为主,创建了本校的校本课程。我们将其分为必修、选修两种,必修课程为《经典阅读》《书法》,选修课程为《艺术》、《运动》、《科技》、《主题活动节》、《传统文化》、《心灵之窗》六个课程群37个中心社团和年级社团,以尽量满足满足每一个孩子的课程需要。

(2)确定时间,保障课程实施。社团课程以满足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涵盖全校所有学生,每周三、四、五下午3∶05分-4∶45分,每周活动总量共计6课时。它以亲和儿童生活、尊重学生生活的已有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迁移和发展学生各项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

3.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

(1)校内除了正常开课,我们坚持课堂组织与开放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整合时间、班级,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大讲堂。有时由老师讲,有时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士讲,有时学生结合自身的实践来展示。

(2)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聘请家长进课堂。在过去的3年里,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定期邀请家长精心备课,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不同行业知识的讲解,如《队列训练与习惯养成》、《怎样拨打120》、《口腔卫生ABC》、《小工具用处大》、《小学生如何理财》等。这些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知识,增强了学校的教育内涵。

(3)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学期初家委会与班主任协商制定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然后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走向社会、走进社区。活动类型丰富多彩,如《走进福利院》、《户外体验》、《走进科技馆》、《走进陶瓷,感受当代国窑》等。社会实践活动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发展了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德育课程的开发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范文4

 

1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对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

 

如何认识小教本科专业的特点和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位是建设其课程体系的前提。在培养目标上,本科学历层次的小学教师与过去培养中师的师范院校和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现以凯里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为例,探索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对教师的培养要求。

 

1.1知识结构方面

 

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有了更高要求,即“综合型”、“全面型”的小学教师。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加强本专业学科的学习外,还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艺术素养,形成复杂综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对现行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时,要着重加强对小学教师“综合型”、“全面型”的培养力度。

 

1.1.1知道“教什么”

 

作为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学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传授什么知识。为此,教师自己首先必须要对“学科知识”的基础知识、背景、知识学习的方法、知识的新动态有系统地掌握;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再现;最后,随着“学科知识”出现综合发展的趋势,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也应当跨学科化。

 

1.1.2知道“如何教”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有一定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等一般原理和对“具体教育情境”有一定认识。教师只有掌握这些,才会在面临某个具体的教育情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才知道“如何教”。

 

1.2专业技能方面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小学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功能及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对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小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教育教学方式有了新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2.1与儿童交往的能力

 

对儿童的充分了解是我们实施良好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教师须掌握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对本班儿童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有着全面正确地分析;通过与儿童的交往,发现孩子的需要和兴趣,确立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

 

1.22创设环境能力

 

环境是教育孩子的“第二任老师”,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儿童获得成长。因此,教师应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是宽松、愉快、自由、有序、和谐的。让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是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23教育组织创新能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一日活动组织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这给习惯于过去教育教学传统的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了教师充分创新的机会。教师需要,解放思想,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探索更加切实有效的小教课程、教材、办学形式、环境条件和全面发展教育基础上的特色教育,不断丰富扩展小学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1.24教育科研、评价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的小学教师,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展开批判性反思,学会理性思考。将获得的认识及相关理论融入到自己的教育理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能力;同时小学教师要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儿童的发展展开评估和教育工作进行评价,形成教育评价能力。

 

1.25多媒体教育技术综合能力

 

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把有限的教育空间扩大化,使历史时空的距离回到现实,扩大教育信息容量,使整个地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作为一名现代小学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操作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拓展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1.3专业情意方面

 

专业情意是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所具有的稳定态度和体验。即在专业理想方面,小教本科专业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专业有强烈的认同感;在专业情操方面,小教本科专业学生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对培养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产生自豪感;在专业自我方面,小教本科专业学生在职后能找到一种自我归属感,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面:

 

1.3.1生命安全教育第一的意识

 

个体的身体素质是其发展其他素质的基础和保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学校必须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把不断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身心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

 

1.3.2以人为本的意识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学校教育应充分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使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教师作为儿童教育和发展的主要责任者,有责任和义务建立起一种民主自由宽松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1.3.3终身学习意识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把各课程的目标、内容、要求、组织和实施及教育评价等,都把为幼儿创造一个提供终身学习和发展环境放在了重要位置,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重视对终身学习素质的培养。

 

1.3.4创新发展意识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所以现代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儿童积极创造、主动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小学教师要注意对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的保护,注意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为儿童创造力的成长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理念下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我校作为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性高校。如何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己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审视、思考;如何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己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革,以适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因此,在给小教本科专业定位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要区别于中职师范和专科教育。小教本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的标准上,严格按照本科学历人才的培养标准来培养教师。

 

(2)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具有教育师范性。小教本科专业仍然属于国家教师教育体系这个范畴,尽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在发展,但它的师范性仍存在,没有变化。它为社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还是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为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3)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人才。小教本科专业培养的是能主动适应当前与未来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具备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动机与能力的小学教师。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与具有中职、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比较起来,小教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相比以前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小教本科专业的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要求更高、更全面,把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升到了对知识掌握的综合全面能力型。

 

3小教本科专业课程的构建

 

靳玉乐认为:“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分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1]。黄甫全认为:“课程研制是将预期教育结果结构化、序列化和现实化的过程”[2]。因此,小教本科专业的课程构建不仅要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要体现新的课程教育思想和课程理论,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当然也应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要求。

 

3.1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3.1.1公共必修课程

 

这部分课程所开设的科目和要求与其他本科专业一样,没有区别。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例为20%左右。主要包括英语、毛概思政、体育、计算机等课程。它们帮助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以及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外语能力。

 

3.1.2专业必修课程

 

这部分课程最能体现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色,目标是使学生达到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掌握一定的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技能。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例为40-50%左右。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相关理论、小学教育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学科教学论、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及相关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3.1.3选修课程

 

包括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通过学习这部分课程,不仅能使学生的专业成长变得更为扎实,同时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例为20-25%左右。

 

3.1.4实践课程

 

这部分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例为15-20%左右。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学技能训练、毕业论文撰写等内容。

 

3.1.5活动课程

 

这部分课程与学科类课程呈平行关系,主要目标在于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更加充分的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例为5%左右。主要包括社会科技类、文体艺术类等内容。

 

3.2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3.2.1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结构清晰,分类明确。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各自的功能不同。必修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满足学生共性发展的需要,选修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因材施教,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二者之间,从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例可以看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计是以必修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

 

3.2.2重视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在对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中,愈来愈重视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小学教师的这种技能和能力的形成就离不开实践课程的建设。目前,如英国、法国、德国这些教师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在扩大教育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学时占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总学时的20%到50%不等[3]。因此,在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课教育时,更应注重对实践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3.2.3重视课程分类设计。

 

课程在设计的时候坚持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主线,课程设计既考虑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有的“共性”,以完成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此在设计课程时,按照学科不同,分为了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和小学教育理科方向。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黄甫全.阶梯型课程引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范文5

 

本文讨论的小语种主要指西欧国家语言(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这些在国内被定义为小语种的语言,其学科设立相较英语要稍晚一些,因此,教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这些小语种国家事实上有着极其前沿的理论,语言学、文体学、翻译学等方面的理论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对语言本质规律的把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理论课程在教与学上的难度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困惑,也使这样一门本应该效果十分明显的课程落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这里,结合笔者以及其他几位小语种教师的教学经验,我们集中探讨通过研究性学习在小语种教学中的构建,来实现小语种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在小语种本科理论课程教学中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原因

 

关于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虽然能在国内已经较为广泛的开展,但其深入性和延伸性并为达到理想的程度。目前国内对于研究性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构建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英语专业,虽然这对于小语种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并不完全适用,所以专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出于学科特点的原因。由于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国家的语言理论十分丰富,所以这些语种的理论课程应该较好开展,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这些语种的设立较晚,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都尚不成熟。而研究性学习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较好地解决小语种理论课程的这些不足。

 

由于小语种理论课程大都为选修课程,所以课程设置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明确的教学目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研究课题的提出者,可以在逐一提出课题的过程中,列出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

 

理论课程研究的大都是开放性问题,而开放性问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这就丰富了小语种理论课程教材单一的缺陷。

 

其次,基于学生基础的原因。与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同,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大都为零起点。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时可以更多地用英语直接理解所学内容,而小语种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是首先通过汉语理解、再结合语言实例来理解,学习难度较大,所以理解程和度兴奋度都较差。而研究性学习的自主学习特点可以极大地改善小语种学生的困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由于满足感的提升自信心和兴奋度也可以极大地提高。

 

二、在小语种本科理论课程教学中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办法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本人在《小语种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向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转向》一文中已有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研究性学习由于其理论的丰富性,使其在具体应用中有多种形式,例如:课程式研究性学习,这种模式以课程规定的学科课文为学习研究对象,以培养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态度和创新能力。交叉综合式研究性学习,这种模式是课程式与课题式的一种整合,它把学生课上学得的学科知识与课题式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知识转化为学力——一种实践创新性学力。

 

对于小语种这一以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学科来说,交叉综合式研究性学习无疑更加适合小语种理论课程。目前,这种研究性学习已经在法语理论课程中实施,并以论文形式加以评估研究,现将该研究性学习推广至其他西欧小语种教学中。其具体实施过程有以下五步:

 

第一步,确立研究主题。小语种理论课程由于理论内容丰富但教材稀缺、内容单一,需要教师为一门课程分步骤制定多个主题。每个主题确立多个研究方面,在课堂讲解后,合理分配给每个小组。

 

第二步,构建研究计划。各个小组结合自己的兴趣程度选择教师制定的主题,围绕该主题制定行之有效的研究计划,包括小组成员的分工。注意在计划制定时要结合教师意见,以免影响整个研究的进程。

 

第三步,完成研究计划。由于小语种理论教材和教参并不丰富,在学生实施研究计划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补充研究资料,为学生提供收集资料的途径,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探索。同时监督学生是否按照分工积极完成,已作为期末评价参考。

 

第四步,展现研究结果。由于小语种学生语言锻炼机会有限,采取PPT展示加口语介绍的形式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口头展现的机会。学生需要熟悉整个研究过程,并且详细流畅的介绍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并完成教师和同学提问。

 

第五步,建立研究评价。完整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一定包含精确的评价体系,尤其是交叉综合式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需要每位成员的通力合作,评价无疑是最好的督促。整个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定和同学互评。

 

三、在小语种本科理论课程教学中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在小语种理论课程中的实施对于各语种理论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从规定知识习得、教学目标完成、师生兴奋度体验三个方面考察研究性学习为小语种理论课程改革起到的重要作用。理论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提升学生对于该门语言的内在认识,通过分组研究的具体实践,学生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学习语言的推动作用的领会。

 

教师也可以通过理论内容由浅入深的逐一分类,确定各个主题,在具体研究实践中完成自己的教学目的,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学生通过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向,教师由空泛讲解向实践引导转向,在解决问题、完成研究的过程中师生可以共同体会到教与学的兴奋感和成就感。

小学校本课程体系范文6

由于受到办学母体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即独立学院)仍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特色和生源特点,未能很好地形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上基本上也是沿用母体学校的设计,集中体现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上。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上存在问题及分析

如前所述,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比较重视实践教学,但由于实际办学情况,沿用办学母体学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及不足。

1.1 课程体系偏理论化。笔者梳理过笔者学校及其他兄弟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理论化,在西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更明显些。即使在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偏理论化依然存在,比如广告学、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在实践教学上会偏向理论化些,学生的实践效果很难进行有效评价。

1.2 课程体系未更多考虑到专业实际应用。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对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即操作应用。因此需要从学生从事营销工作的第一线需要的专业操作需求出发来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现在的实际情况是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托母体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相对忽视了母体高校的研究型特点及生源素质较高等特性,课程体系上对接专业一线操作上存在不足。

1.3 课程体系中专业实践课程比例不足。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纷纷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但实践教学的总体规划和理论教学连贯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浙江省为例,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总学时占到总教学量的30%~35%,但专业课程的实践总学时所占总教学量的比例仅为5%~10%,不能充分体现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与亮点。

要解决以上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前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需要实践什么”,即要明确实践目标,进而将其有效分解,最终形成实践动手能力体系,并紧密结合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去。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策

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2.1 优化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在设置上要进一步优化。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及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现有偏理论化的课程进行有效剔除,例如将《企业战略课程》从专业必修课中划出来,但可以作为选修课开出来。

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例如学校所在区域,学校现有师资的特点及学校的经费投入等。比如处在江浙、广东发达区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有较多的企业实践机会和资源,而处在广西、贵州等区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方面资源不足,可以开出的实践课程应该有所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因为没有编制等原因,对优秀的人才缺乏吸引力等,开出的实践课程也必须跟现有师资结合起来,做能做好的事情,这样实践教学的效果才能更好;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也不相同,如在实践教学硬件、软件及资金投入是有很大差异的,能开展的实践教学课程也就不能完全一样。

笔者学校也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具体如下图。

图1  结合市场营销专业能力需求部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2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学时。实践教学的课程确定下来后,需要对各实践课程进行课时的合理安排,要在普遍顾及的情况下突出重点,需要考虑到学校的条件、师资现状等。

笔者学校相对远离市区,因此对能够在校园内部及周边开展的实践教学课程就相对安排多些课时,例如《推销学课程实验》及《推销学实训》等的课时安排分别达到16课时和2周,暑期生产实习因为可以统一安排,加上暑期时间较长,也是安排了3周的实践课时。

2.3 完善课程内容。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要进一步完善。从课程地点、课程具体对象和课程要求上进行完善,不能像之前那样随便找个经典的教学案例,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分析讨论的模式,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应该设变成“走出去”的模式,把课程的上课地点从课堂变成社会大讲堂,具体内容上需要结合学校等特点,比如《推销学实训》课程安排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校园摆摊,进行摊位销售,在具体产品上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市场调查,同时结合学校后勤超市货品进行销售产品确定等内容。

2.4 加强课程考核。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是一个更需要创新的思考。如有些课程是小组团队合作,如何更好界定每位同学的成绩,这就需要引入竞争等因素。比如团队领导通过竞聘,他的成绩系数是1.5,这意味着如果团队业绩好,团队领导的考核分数要比团队成员会高,反过来团队业绩不佳,团队领导的考核分数要比团队成员低,同时引入过程考核,针对每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展示,并做好档案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