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市场监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市场监管范文1
一、 目前季节性旅游市场餐饮经营存在的问题:
1、因经营的条件所制,难以办理《卫生许可证》。这些旅游胜地由于受自然、生活等环境的制约,再加上经营设备简陋,经营周期短,经营地址不固定等因素,按照卫生部门要求,不具备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条件,因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予颁发《卫生许可证》。
2、因有关前置手续的制约,为办理营业执照造成难度。季节性强的旅游胜地经营的大部分是商业、餐饮业。在对餐饮业的监管上,由于办理《营业执照》前需要经营者提供卫生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经营人员《健康证》,而绝大多数经营者全年只能经营3至5个月时间,再加上经营的从业人员不稳定,正因为如此,从卫生部门要求获取不到办证的资格,工商部门就无法办理办注册登记手续,经营者就领不到《营业执照》。
3、对工商部门日常监管工作造成困难。工商机关对旅游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因大部分经营者的前置许可不够条件,因而就造成了无序进入或违法经营(无照经营)长期存在,给工商部门日常监管造成了许多不便。同时也制约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游客对本地区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的信誉度。
4、经营的饮食质量无法保证。在“三证”尚不健全、监管难以深入、各职能部门职权不及时到位的情况下,经营者经营的饮食质量就难以保证,万一发生饮食方面不安全问题时就无法查处,形成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当地政府以经营的商户属于卫生、工商、公安为理由推辞,卫生部门以没办《卫生许可证》为由不参与处理,工商部门没办营业执照处罚难以介入等问题,到最后处理的结果将导致游客不满意,经营者意见大的问题。
二、监管的方法:
1、配合卫生部门办理临时《卫生合格证》。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本着确保游客食品安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景区餐饮业的管理,应由景区管委会协调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联手,形成监管合力。对不符合办理《卫生许可证》条件可以协调卫生部门尝试核发临时《卫生合格证》的办法,以解决前置许可的问题。
2、办理确不具备条件的,实行实名登记制。对办不下《卫生许可证》的,采取实名登记制的办法:一是经营者出摊经营前出示本人身份证有效证件并予以复印,详细登记经营者出摊位置、名牌号;二是登记经营者详细地址,起码知道经营者是什么地方人,万一出了问题,就能及时联系;三是由工商部门对采集到的经营者相关信息进行建档保存、备查。
3、签订食品安全合同,责任到人。在经营前,由卫生、工商部门对经营者签订有关食品安全责任合同书,合同上必须载明有关各负责任承诺等事项,应负的责任范围。
4、建立市场查巡制。实行实名管理以后,对经营者在日常监管中具有以下4个作用:
(1)实行实名管理制以后,明确了双方间的连带责任。经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签订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合同书以后,明确了经营者在经营中各种事项,达到的标准,如发生不安全事故时所负的责任,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经营者不得规范各自的经营行为,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2)实行实名管理制以后,弥补了原先经营者地址不详、联系方式不通的局面。彻底改变以往传统地做法,对经营者提供的个人身份证及住所要与公安核实,经审验准确无误后备案,同时所备案的联系方式是否能打通,并每月联系一次。这样万一发生什么问题,就能果断做出应急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
旅游市场监管范文2
一、旅游市场问题分析
(一)旅游市场主体的特点
1.综合性和复杂性。旅游市场中出售给旅游者的商品,通常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综合性商品和服务,其市场主体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综合性较强。同时,随着旅游消费理念的提升,旅游市场主体的业态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如近年来的观光休闲度假游、城郊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的发展,使旅游市场中的休闲产业和农家乐产业等新型产业形态不断涌现,业态形式日趋复杂多样。
2.竞争性和波动性。由于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加上旅游产品中的相当部分是公共性产品,无高技术含量,亦无专利,在可预期的丰厚回报的诱惑下,各行各业纷纷涉足旅游业,市场竞争激烈。而且旅游业以需求为主导,影响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旅游市场的波动。比如曾发生过的国际金融危机、四川大地震就使一批旅游市场主体退出了市场。
3.缺乏自律性。由于规范的旅游经济秩序尚未建立,许多不法主体纷纷进军旅游市场。这些主体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标,往往不是通过诚信经营、品牌经营来占领市场,而是通过钻法律空子,非法经营牟取暴利。加之旅游立法相对滞后,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形成了一定的制度真空,为旅游市场主体违法违规经营提供了可乘之机。总体而言,旅游行业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自律机制,市场主体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较弱。
(二)旅游市场交易行为的特点
1.消费的异地性。其他行业的商品可以在当地生产、销售和消费,即使是异地消费,其购买者与销售地则是一致的。而旅游商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异地居民,旅游商品的交换和消费必须通过旅游者向目的地的移动才能实现。
2.消费信息的不对称性。由于旅游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或涉外性。这就决定了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极其突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住宿、旅游场所、餐饮、购物等环境的信息不了解,旅游经营者只能通过提高信息的传递,让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情况,才可能促使游客将该旅游目的地作为出行的备选地。
3.消费的不可重复性。从自然资源的角度来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购买旅游商品(自然景观)并加以消费(参观),旅游活动结束后,除人的记忆和当时拍下的照片外,就不可以实质性地重复使用。旅游商品中所包含的无形部分,即旅游过程中各环节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离去,旅游消费终止,旅游服务即告终止,它同样具有不可重复消费的特点。
4.消费商品的无形性。旅游商品构成中有一部分物质产品供应,如航班的机位、住宿的客房、餐饮、景点设施等,但服务性的商品供应如导游、接待服务等却占有很大比重,旅游线路、日程、节目的设计编排更属于构成旅游商品不可缺少的软件部分。这些商品(服务)都是无形的。
5.消费的季节性。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时期,某一旅游市场的客源在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时期多,有的时期少,多的时期称之为旺季,反之则为淡季。
(三)旅游市场主体准入和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的特点
1.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旅游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大量经济主体进入这一市场,一些主体往往在未取得正常的经营资质和资格的情况下就开展各类违法和非法经营行为。在一些景区,“黑社”、“黑导”、“黑车”、“黑店”等无证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的“四黑”现象屡禁不止,部分旅行社还存在挂靠承包、超范围经营。景区景点中食品店、农家乐、小旅馆等无证无照经营情况普遍,特别是漂流等高危行业无照经营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2.不正当竞争行为。受旅游消费异地性、不可重复性等因素的影响,旅游市场容易集中出现不正当的竞争现象。其表现主要有三种:
一是在市场中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由于旅游商品的消费具有异地性和不可重复的特点,旅游商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异地居民,一旦离开旅游目的地,其消费维权难度大大增加,由此促使一些旅游经营者罔顾旅游商品质量,在市场中提供质次价高的商品和服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二是“零团费”和“负团费”现象。由于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又大多同质化,部分企业往往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维持生计。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旅行社的“零团费”甚至“负团费”现象。一些旅行社在销售旅游产品时,只收取旅游者往返的交通费、景点门票费等费用,旅游产品价格等于或低于旅游产品成本,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等费用以及旅行社的利润,都从导游对旅游者的购物及推荐的各种旅游自费活动中收取。其实质是经营者与导游等人员相互勾结,利用回扣等方式销售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是虚假宣传行为。旅游商品中包含了旅游线路、日程、节目的设计编排,导游、接待服务等服务性的商品,对于这部分服务型商品,南于其无形性,旅游者很难知晓其准确价值。同时,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住宿等环境的信息不了解。旅游商品的无形性和交易信息的不对称,为旅游企业虚假宣传行为滋生提供了土壤。例如出游前,旅行社的参团报价比别的旅行社都低,食宿标准为三星以上,但是到达目的地后许多项目变成自费项目,食宿条件达不到星级标准。
3.其他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一是合同欺诈行为。旅游商品的无形性和消费信息的不对称也容易为旅游经营者实施合同欺诈行为提供机会。例如旅行社在签订旅游合同时,在《行程表》中约定了食宿、接待标准和旅游线路,但到了旅游目的地之后,却未经游客签字更改合同,擅自改变食宿、接待标准、旅游景点,如以低于合同约定的餐饮、住宿标准接待团队,约定的旅游景点变成了购物场所;一些旅行社合同中约定的是单独组团,结果出现了未按照规定的日期出团,旅行社临时取消组团,或是半途中遇到拼团,被迫改变行程等等,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二是胁迫消费、欺客宰客行为。受消费季节性的影响,容易导致旅游服务中出现胁迫消费、欺客宰客现象。在淡季,南于景点接待人次不高,门票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开支,饭店客房入住率不高,达不到收支平衡点,而到了旺季,由于一年当中很长时间处于淡季经营,很多酒店宾馆等待机会狠狠宰客,想平衡淡季的收入不足,于是出现了胁迫消费者消费、欺客宰客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二、工商部门开展旅游市场监管的基本路径
旅游市场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工商部门对旅游市
场监管时应当遵循以下几条路径:
(一)严把准入关,确保主体资格合法
旅游市场主体种类繁多、复杂多变的特点,要求工商部门必须始终严格依法登记,确保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对从事旅游经营、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审批程序和前置审批条件,一律实行先证后照,即必须取得相应资格和许可证后方能办理营业执照。同时工商部门还必须建立全面、准确、动态的市场主体信息库,为实施精确监管奠定基础。
(二)加大对重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
旅游市场交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三类违法行为是旅游市场主体经营活动中监管的重点。
1.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要分类处置。对不涉及前置审批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问题,要加强日常巡查,及时责令经营业主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及时作出处罚。对涉及前置审批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问题,如景区的食杂店、农家乐、小旅馆等前置门槛较高的无证无照经营,和旅行社挂靠承包、超范围经营等行为,要联合政府和前置审批部门共同监管,对符合条件的经营户及时办理前置审批和营业执照:对不符合条件的,责令停止经营;拒不停业的,依法予以取缔。
2.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严厉依法打击。一是加强旅游商品监管。查处旅游市场商品销售中的制假售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质次价高的行为;打击旅游消费中拉客宰客、胁迫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探索旅游重点商品准入制度,对旅游食品和标价较高的土特产、工艺品、珠宝玉石等实行商品准入制度,指导经营户索证索票、建立销售台账,实现监管的可溯源性。
二是杜绝“零团费”和“负团费”行为。对于“零团费、负团费”,要联合税务、物价、公安等部门进行严厉处罚,并积极运用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的方式,通过行政告诫各旅行社(导游)设置与旅游经营企业、餐饮企业、住宿企业、购物点拿佣金的最高比例,如不得高于20%。并做到佣金如实入账等方式,引导企业杜绝此类不正当竞争。
三是加大违法广告查处。重点打击非旅行社企业刊登旅行社业务广告,旅行社超范围经营广告,提供虚假的旅游服务信息,确保旅游广告的真实性、合法性。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景区和商品市场以促销、打折、厂家直销、降价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规范户外广告行为,清除景区“牛皮癣”广告,维护景区面貌的整洁有序。
3.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一是构建旅游申诉举报快速处理工作机制。按照“有诉必接、接诉必查、查诉必果”的原则,积极推进消费维权进旅游区,在旅游管理部门设立消协分会,在旅游景区景点增设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站(点),依托12315申投诉举报网络平台,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建立快速反应的旅游消费维权机制。加大现场调处力度,快速处理旅游消费者的投诉,并有关旅游服务、旅游购物等方面的提示和警示。
二是依法查处旅游欺诈合同行为。推行合同示范文本,指导企业使用国家旅游局、国家丁商总局共同制定的旅游合同示范文本:加强合同检查,检查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查看是否有在旅游合同约定之外提供其他有偿服务、不经旅游者同意擅自转团、甩团等违规经营行为,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合同,打击合同欺诈。
三是要积极探索异地维权机制。旅游消费的异地性和不可复制性加大了旅游消费者维权的难度,为此工商部门要积极建立跨区域消费者投诉处理联动机制,即消费者异地投诉,可由当地消协组织将消费者的投诉材料、相关证据一并移转到消费纠纷发生地进行调查处理,处理结果由投诉地转告给消费者。
除了以上几种典型的违法行为外,旅游市场交易行为中还存在商标侵权、经营不合格食品等其他商品交易市场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因此工商部门也应加强对其他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此外,工商部门还要针对旅游市场季节性的特点,在违法行为较为集中的旅游市场旺季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三)加强市场主体的诚信监管
旅游主体缺乏行业自律性,容易导致不减信经营现象的发生。为此工商部门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监管相关法律依据的制定和完善,利用法律刚性手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工商部门还需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加强诚信监管。
一是开展信用监管。要对旅游经营者的登记注册情况、守法诚信情况、违法违规情况、奖励惩罚情况、授予称号情况等信息进行汇总,确定A、B、C、D四类监管级别,按照评价结果对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有过不正当竞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信用不好的经营户,要列入重点监管对象,提高监管频率。对信用良好的单位,培育其申报“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予以加分奖励、向社会公示等优惠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二是运用行政指导等柔性手段,引导市场主体严格自律。指导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理念,并建立承诺和服务内容、价格明示制度,如可以指导经营户将包括文明经营、礼貌待客、诚信守法等承诺和违反承诺应承担的责任、消费者申诉途径等制作成标牌,在营业场所张贴悬挂,构建严格自律的市场氛围。
旅游市场监管范文3
一、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本次主要调查的是恩施州旅游企业对旅游各岗位人才的需求。现从旅行社和旅游饭店两类旅游企业近5年对各岗位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
(一)旅游企业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l、旅行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从调查资料看,恩施旅行社对人才的需求相对比较集中。首先,旅行社对导游人员的需求量最大,占人才的需求接近50%。其次是需要部分计调和旅游市场营销的人才,两者的需求量仅次于导游的需求量。
2、旅游饭店对一线服务人员的需求量最多,占人才需求量的60%,其中服务人员包括前厅接待、前厅迎宾、康乐服务员等,同时还需要部分业务主管、部门经理和营销人员。一方面说明目前恩施旅游饭店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另一方面也说明恩施旅游饭店管理层人员缺乏。
(二)旅游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通过与旅游企业的总经理们座谈,了解到旅游企业均表示愿意接受和录用高职毕业生,认为高职毕业生能够满足他们的岗位需求。但也有部分企业表示出对录用高职毕业的综合素质要求担忧,认为高职毕业生思想不够稳定,对就业环境认知有差异。指出目前高职学生最需要的是按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学习专业技能。同时指出,高职学生除了学习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语知识和吃苦耐劳精神。
为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着力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紧贴市场办专业。
二、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改革课程体系。
改革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摒弃过去学科式的课程体系结构,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本专业人才市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建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精神的素质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就业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的专业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领域课程、以培养学生岗位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拓展领域课程。以基础领域课程和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为主,结合必要的实践教学活动辅之以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并重和结合。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应将素质领域课程、基础领域课程、专业领域课程、拓展领域课程等多种类型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弹性和活力的综合课程体系,以利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
(二)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1、确保课程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是为旅游行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应把其课程归类定向于旅游管理这个特定的职业。课程计划应该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不管是技术知识体系还是实践体系,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同时,作为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高职教育,不能重复中等教育的技术水平要求,应更注重新兴技术、高级技术、复杂技术的选择与整合,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课程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2、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构建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
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通过综合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
3、从社会需求出发,进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要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首先要坚持“三面向一提高”的要求,即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基础、面向教育规律,提高培养质量。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的基础是前提,教育规律是保障,提高培养质量是课程目标。二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三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
高职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以指导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技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操作。基于此,课程体系应对理论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和重组,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内容的调整与合并,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综合性课程。
4、重视特色课程的开发。
高职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结合上。区域经济结构不同,产业布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模式是值得探索的主要途径。
(三)在具体课程体系的设置模式上,要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在课程结构上应该不同于专业理论性很强的本科教育的传统专业。因此,我们认为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上应突破传统高等教育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素质要求划分为素质领域课程、基础领域课程、专业领域课程、拓展领域课程四大系列来设计。有利于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科学地设置课程,也有利于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结构。划分素质技能课程系列和拓展领域课程系列更能体现出本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1、专业领域课程设计
专业领域课程是由旅游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的课程构成,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序列关系应当很强,由此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最基本的骨架。这方面课程的设计最能体现本专业的培养层次和发展的科学性。我们初步认为,本专业以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英语、导游业务、旅行社计调与外联、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导游服务英语等。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课程可有所不同,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但本系列课程总体上应具有较强的刚性特征。
2、素质领域课程设计
素质领域的课程是为适应旅游行业和高职学生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以提高学生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精神,国防意识和专业综合素质而设计的课程。
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设计,素质教育活动是根据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为提高旅游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提供一个平台,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必要补充开展的,其活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恩施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开展学唱民歌、学跳民舞、民族文化与旅游调查、民族文化与旅游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
(3)基础领域课程的设计
基础领域课程是为培养学生职业通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基础能力而开设的课程,根据旅游专业的职业通用能力的需要,可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话、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文学欣赏、旅游服务礼仪、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职业道德、恩施民族民间文化、导游基础、恩施州情等课
(4)拓展领域课程设计
旅游市场监管范文4
关键词: 旅游管理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需求
目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需要有着专业职业能力的人才,同时综合能力、综合素养也被划入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中。而结合旅游管理教学的现状,很多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在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快速融入职业轨道,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磨合期”。这对于学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不少困难。
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为社会输送的是专业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一旦具有职业能力,就能很快与市场接轨,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在校期间,应该注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对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以下是笔者关于旅游管理教学如何从市场需求出发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进行准确专业定位
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中存在着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对于人才管理培养缺乏一个整体的清晰的目标,定位方面不够实际,学生成为“试验品”,甚至“牺牲品”,不少学生对于自己为何要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学习这个课程今后要做什么,沿着怎样的就业方向前进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整体、合理的思路。
所以,学校要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市场需求做深入而细致的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一些学校已率先尝试的“定单式培养”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另外,要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长,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和评估优势师资力量,即集中整合自己最优势的资源,打造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这种对毕业生的准确定位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做深入的调研。一方面,旅游专业的专业教师需要深入旅游企业一线,与企业的领导及其他人事需求单位进行多方、反复沟通,了解旅游职业岗位对该专业的能力、知识、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搜集他们对学校教学内容、对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反馈信息及相关建议,通过调研和反馈,学校将对本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及工作情况有较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修订以往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及模糊的定位,使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二、合理设置实践课程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设置都是基于教学任务的角度出发的,不少教师都是讲完课就不了了之,对于专业的应用等方面涉及较少。所以笔者认为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应该是合理科学的实践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需要听取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及本校往届毕业生的意见和反馈。他们才是最有资格发言的群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让他们对该专业未来的需求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本校的毕业生也非常乐意看到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能够为母校的教学改革及其他学生的培养做出贡献。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这些来自于旅游企业一线的意见能够使原本不甚合理的课程设置更合理和完善,使毕业生更符合社会的需求,为企业所欢迎。
三、强化师资管理建设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基础性环节。首先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进修,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可以通过对现有旅游专业教师进行分期分批专业培训,将其派遣到国际、国内比较知名的旅游院校进修,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并深入了解相关业务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其次还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做兼职教授,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除此之外,由于旅游业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特殊要求,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由于具有与旅游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与纯粹进行理论研究的教师相比,他们更能够抓住旅游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的精髓,摆脱“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可以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实践性课题,到旅游企业调研或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以提升专业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到旅游企业中挂职锻炼,参加旅游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从而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态势,熟悉具体领域岗位的操作能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也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旅游市场监管范文5
Abstract: "Tourism Management(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rketing Direction)" specialtyis started by Heilongjiang Trourism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 2005. It target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specialtyies; curriculum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teaching methods; structured teacher echelon; guaranteed effective teaching conditions, which make "Tourism Management(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rketing direc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uld achieve innumerable great achievements!
关键词: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专业建设;教育
Key words: tourism management(exhibition and marketing direction);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241-01
1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专业相关行业、企业需求现状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开办了“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专业。
会展业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助推器”及“城市面包”之称。会展经济开始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截止到2007年,我国每年展会数量超过4000个;主营展览公司3800家左右,从业人员近百万人,展览会的直接产值超过140亿元人民币。
本专业是应社会对会展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建立。专业设置有针对性,课程设置有灵活性,教学设置有适应性,专业面向全国,并以人才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专业。
2培养目标明确的专业设置
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专业剖析和讨论研究,我院把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面向会展公司、展览中心、公关咨询中心、旅行社、旅游公司等从事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2.1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为:①国内外会展公司、展览中心服务与管理工作。②国内会展公司、展览中心培训部从事员工培训工作。③国内会展公司、展览中心从事会展项目开发设计、市场营销工作。④国内外会展公司、展览中心从事会展商贸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⑤国内外旅行社、旅游饭店、公关咨询中心从事管理服务工作。
2.2 要求学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
2.3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包括:必备的会展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旅游学知识;会展营销知识;会展管理知识;旅游策划知识;体育、军事与劳卫保健知识;公关礼仪知识。
2.4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比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英语口译和讲解能力,能胜任会展服务中对外联络与交流工作等。
3特色鲜明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3.1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整合课程体系。通过对会展企业工作性质调查分析整理,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行业资格标准确定核心课程,将岗位标准与职业标准要求纳入课程内容。
3.2 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不仅在一系列实践课程中安排实训,并根据当地展览会的时间,适时调整实训周,参加了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全国糖酒博览会、亚太地区美容美法博览会等,将知识加以应用和深化;还设计了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使课程体系有效地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学校、行业、社会相结合;学习、应用、创造相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实训与资格证考核相结合;学校教学与社会用人单位相结合”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3.3 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双证教育”。紧密联系和依托行业协会,构建“双证”教学体系。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3.4 以项目导向实现课程整合。将单一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会展企业的工作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工作岗位确定教学项目,根据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将企业岗位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使实操理论结合更紧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更切合职教发展规律。
3.5 无所不在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健康的体魄与心智、爱国、责任、奉献、诚信等品格是我们培养目标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内将素质教育列为培养目标自不待言,校外活动也时时处处渗透素质教育。
3.6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资源共享、(订单培养、创建精品课)。
4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
首先,校内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应结构梯次合理,学风正,以老代新,提升学历,深入企业积累经验,年富力强,老中青搭配合理。绝大多数教师真正具备“双师”能力。其次,经验丰富的校外兼职兼课教师,他们主要来自企业,不仅会做、还会讲、指导,对职业教育热爱,出谋划策。最后,建设一个由企业高层,行业主管,高校专家组成的权威的指导委员会。
5保障有力的教学条件
①校内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学院投巨资建成了国内先进的数字旅游中心,提供了模拟仿真场景,为模拟实训发挥重要作用。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规模适度,信誉度好、管理规范,愿意并有能力承担会展教学实习的企业建立合作协议,为学生顶岗实习、就业提供较多的岗位。③创办相关企业:正着力创建融教学、实训、科研、经营于一体的校办实体,会展公司(和硕、通用旅游会展公司),已列入计划,正在建设中。
旅游市场监管范文6
时隔两月,在经历春节期间第一次全面整治工作后,从2014年3月份到5月份,即将全面开展的第二次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暨“五一”市场检查周日益临近。为贯彻落实全国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会议和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各省市、地区加大整治力度,为旅游市场保驾护航。
北京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
北京市旅游委印发《旅游市场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方案》,调动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力量,以反复出现的违法、违规、突出案件为重点整治对象,主动加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地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成立纵向相贯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职能单位为成员的“北京市旅游市场治理整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开展重点区域的重点整治。以天安门周边为核心,以前门至八达岭为重点路线,以旅游商店、社会旅馆、医疗咨询机构、药店为重点场所,以旅行社、导游和旅游车辆为重点检查对象。三是建立、完善各项机制和制度。研究建立量化考评机制,定期开展评比;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将监管工作分解到委办局和属地部门,完成应急机制,提高第一时间解决处理紧急投诉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陕西突击检查旅行社
按照《陕西省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陕西省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联席会议组织成员单位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旅游局对西安市旅行社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中发现个别旅行社分公司涉嫌”无资质经营旅行社业务”,联合检查组进行了现场取证,对企业涉嫌违规经营的物品、宣传资料进行了行政暂扣,对违规行为将进一步调查取证。
陕西省召开全省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重点整治四方面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旅游企业以不合理低价,组织从事旅游经营活动行为;二是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通过合同外加点收费等欺客宰客行为;三是以“烧香、解签”等为名,诱导欺骗游客违法行为;四是无资质经营旅游业务、无导游资格执业的违法行为。对上述行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将采取市场执法检查和督察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从重从快予以处罚。
山西重点整治赴台游乱象
山西省将以赴台游为重点,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安排购物或另付费项目获取回扣以及其他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根据山西省旅游局刚刚出台的《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山西省)实施方案》,山西从2014年年初起至5月10日,分两个时段开展两次旅游市场整治行动。重点查处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安排购物或另付费项目获取回扣以及其他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包括旅游企业以不合理低价,组织从事旅游经营活动行为;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通过合同外加点收费等欺客宰客行为,以“烧香、解签”等为名,诱导欺骗游客违法行为;无资质经营旅游业务、无导游资格执业的违法行为。
湖北“六步法”整治旅游市场
湖北省旅游局召开会议部署全省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零负团费、买团卖团、强迫购物、诱导消费、虚假广告、合同欺诈、超范围经营、挂靠承包、偷工减料、导游领队私自接活等十大突出问题,湖北推行市场监管的“六步法”:一是监控旅游广告。二是约定合理价格。三是畅通投诉举报。四是明察暗访。五是实施约谈警告。六是严格依法查处。坚持贯彻实施旅游法不走样、加强监管执法不变通、依法打击不手软。
安徽“三项机制”维稳旅游秩序
安徽省旅游局印发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积极争取省政府分管领导的支持,以安徽省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名义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通过建立“三项机制”,促进全省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