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1
怎样理解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地位?
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抢占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要物质保障,其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
1 新材料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革命性力量。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我国是工业大国,目前已有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受材料、技术、装备等制约,“中国制造”总体水平仍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加之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发展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新材料产业,对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发展、促进我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突出。
2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撑。《规划》针对各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对部分新材料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不难看出,其他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新材料产业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也凸显了新材料产业的基础性地位。
3 新材料产业是建设重大工程、巩固国防军工的重要力量。载人航天、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都需突破一系列关键材料制约,进而带动一大批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新材料也是国防军工的基础,是决定武器装备性能和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将新材料置于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必须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4 新材料产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先导。新材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产业革命的先导之一。如,硅材料的出现就带动催生了规模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事实表明,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新技术的发现和某种新产品的研制成功,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已经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依旧面临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2010年,我们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材料的需求,对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汽车、铁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30余家大型骨干企业做了需求调研,涉及130余种关键材料。调研结果显示,这130多种材料,有32%目前国内没有生产能力,完全依赖进口。有54%目前国内可以生产,但产量、性能和质量尚不能满足国内要求。仅有14%目前可以实现完全自给,但多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品种。材料整体保障能力不足,使得国内企业在生产工艺开发、材料性能检测、数据分析等也严重缺失,阻碍了新材料开发和产业化的步伐。
二是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尚未真正形成。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还处于跟踪和追赶阶段,新材料基础研究主要依靠国家投入,企业开发新材料的困难较大。由于产学研用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技术创新成果的高效转移和转化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新材料产业化步伐缓慢,科研与生产、应用之间脱节,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普遍缺少中试研究阶段,大量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很多先进技术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难以实现工程化、产业化和规模化。
三是政策环境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长期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的独立主体地位不够明确,行业管理、财政、金融、投资等配套支持政策不够完善,行业统计、产品标准和应用设计规范体系不够健全。材料开发往往是被动地应对重大工程提出的需求,分散在各个应用领域,材料的共性、通用性被忽略。新材料产业技术含量高、产品周期短,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蕴含着巨大风险,财税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规划》对新材料产业的分类是如何考虑的?
新材料种类繁多,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各有优点,同时新材料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范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不断发生变化。作为一个行业规划,对新材料产业进行科学分类,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一是要避免割裂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抓住材料的本质特性,突出新材料产业的系统性与独立主体地位;二是要避免交叉重复。新材料在许多领域属高端边缘和交叉相关,同一种材料也可应用于多个领域,要科学处理新材料的这一特征;三是要充分体现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新材料、新产品、新名词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分类方式既要符合现有材料体系,也要反映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原则,经反复研究并征求新材料领域专家、院士意见,《规划》结合材料的物理化学属性、功能结构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这6大类新材料品种,在《规划》文本中,对每一个领域均做了界定。
《规划》对新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如何判断的?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文化产业;SWOT分析;西部大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11-03
西部大开发战略于1999年正式出台。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10年7月,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娱乐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它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就行业范围而言,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补充。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消费需要所决定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在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一体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超级利润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为“朝阳产业”、“支柱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
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
(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1、资源优势
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风情和习俗、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是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也是基础优势。贵州省境内生活着48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17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风情和民族习俗,文化资源在全国排名居前位,有50个地方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2项、101处。
2、市场优势
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市场,这也是贵州文化产业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发展的市场优势。从2004年贵州省成功举办“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以来,至今每年都举办,其成为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在推动旅游、弘扬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2010年贵州省接待旅游总人数12913.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61.23亿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6亿美元。每年举行的 “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及“多彩贵州风”的演出,向国内外展示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如今,“多彩贵州”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正成为越来越亮的文化品牌。
(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
1、产业基础薄弱
贵州省文化产业基础薄弱主要是指总量上和规模上的弱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来说明:
(1)文化产业单位数量:2010年末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64个,博物馆53个,文化馆95个,公共图书馆93个。而2010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15个,博物馆2141个,文化馆3258个,公共图书馆2860个。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贵州省文化产业中艺术表演团体个数仅占全国的2.5%,博物馆仅占全国的2.5%,文化馆仅占全国的2.9%,公共图书馆仅占全国总数的3.3%。
(2)从业人员的分布:截至2009年,贵州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而全国当年的从业人员已达到1182万人,贵州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只占全国的1.78%。
(3)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经营情况:2009年贵州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和增加值分别为186.71亿元、62.23亿元,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和增加值分别为27244亿元、7630亿元,贵州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和增加值分别仅占全国的0.69%、0.82%。
2、区位偏僻
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是贵州省区位的最好介绍,从省会贵阳经陆路交通线到我国最近的海港及边贸城市均有1000多公里。这种“三不沿”的区位劣势,将使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付出比中、东部地区大得多的代价,对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由于区位的偏僻,造成贵州文化产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
3、观念落后
贵州经济落后,不仅仅是因为贵州地势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关键在于贵州的干部群众观念落后。2011年在贵州省“两会”上,省委书记在与政协经济、工商联、农业界委员一起讨论时说到,贵州省有一些干部和群众只承认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和事业性,只关注文化的教化、喉舌、阵地等社会效益,看不到文化所具有的潜在经济价值,难以理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引擎地位和文化在创造财富方面巨大的乘数效应。文化产业意识淡薄,直接导致的是文化建设和开发缺乏市场的视角与考量,许多有产业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4、资金缺乏
由于贵州省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较低,相应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偏低,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2008年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额度仅为5130万元,且各市县均未设立这样的专项资金,而2007年北京市一个西城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就达2亿元。
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1、政策机遇
首先,2010年《贵州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计划方案》的下发,拉开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序幕。方案中出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的政策,同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详尽的规划,为贵州省文化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次,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在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于文化产业方面的支持政策,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政策。这些都为贵州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背景。
2、投资机遇
随着对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文化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需求决定供给,在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贵州省应加快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步伐,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贵州省出台了对文化产业投融资的优惠政策,《在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中,提出对文化产业增加财政投入、落实优惠政策、加强金融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确保土地供给等多项政策,从投资的各个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支持。
3、交通机遇
首先,在基础交通方面,《贵州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计划方案》中明确提出加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发展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加快建设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以通道、枢纽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增建复线、客货分流、提高速度为重点,建设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和西部通往沿海出海通道的陆路枢纽。按照骨架畅通、干支协调、形成网络的要求,大力实施“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尽快完成“一干十支”机场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干、支线民航机场体系。改造提升一批航道,提高北进长江、南下珠江的能力。基础交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贵州省文化旅游人数的增加和文教体育产品的输出,促进贵州省文化产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信息交通方面,《贵州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计划方案》提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未来网络建设重点,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力争全省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现阶段网络信心技术在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应抓住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使其自生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资源的同质化
贵州省的文化资源与周边省市有着很大的相同性。以云南省为例,在区位上两个省都地处西南地区,有着“云贵高原”这样共同的称谓;在文化旅游方面,两省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都是主打的特色旅游;在会展业方面,近几年来两省都大力发展会展业,以这种新兴行业来带动本省其他行业如交通、物流、酒店、餐饮行业的发展。再以重庆市为例,红色文化旅游是重庆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其拥有渣滓洞、白公馆、梅园等大量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而贵州省文化旅游中红色文化旅游也是重点突出特色,遗址、山、四渡赤水、息锋集中营等等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与重庆红色文化旅游相同,使得两者的发展相互制约。同质化使贵州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能在周围省市的挤压中找出一条发展道路。
2、资源的脆弱化
文化资源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差,使得资源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主要表现在:一是文物流失。我国五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文物不计其数,而由于对文物的认识不足和管理体制上的漏洞,使我国民间文物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二是建设性破坏。在旅游开发中,常常因为相关部门规划错误,导致开发时常出现不和谐的败笔。例如,镇远县青龙洞古建筑群曾申报世界文化遗址,结果因近年的旧城改造,遗址周围满是高楼大厦,景区氛围已被破坏而遭否定。三是不断增多的旅游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促使少数民族村民对旅游者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生活方式等进行刻意的追求和模仿,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部分年轻生活逐渐汉化,穿着打扮日趋潮流化等,使得自身民族文化得不到传承,失去了民族文化特有的吸引力。
3、竞争的恶性化
资源的同质化,导致两者的竞争尤为激烈,从而使得竞争也向恶性化发展。以“夜郎文化”为例,贵州夜郎文化研究会学者指出:历史表明,夜郎国首府在黔北,在贵州省桐梓境内,尚有蒙渡桥的历史遗迹。贵州一直将夜郎当作他们当仁不让的文化品牌。而2010年,湖南新晃县宣布决定斥巨资打造“夜郎古国”项目,将体现夜郎文化和侗族风情,打造成独具魅力的夜郎文化休闲度假区。对于湖南方面的“争抢”,贵州的文化学者纷纷发文反击。这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不仅仅在民族文化旅游方面,在文化创意方面、影视文化方面,贵州省面临同样激烈的竞争。
三、应对策略
(一)扩大对外宣传,着力塑造贵州的良好形象
从大的范围来讲,贵州省文化产业的落户是由于现今贵州省的欠发展,而其欠发展更多是贵州省的封闭带来的,因而开放是贵州振兴的关键,也是贵州省文化产业正兴的关键。贵州省抓开放,需要在整治优化投资软环境的同时,大力树立贵州对外新形象,提高贵州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贵州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续办好“多彩贵州”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2011年应以举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通过媒体聚焦和大众关注的大平台、大舞台,展示贵州积极进取、奋力赶超的新形象,让国内外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贵州,进而走进贵州、投资贵州,参与建设和发展贵州,从而带动贵州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
(二)用产业集群战略发展贵州文化产业
文化旅游业是贵州文化产业的先导,是带动贵州文化产业各行各业发展的龙头。《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创新地对贵州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具体思路,将贵州省的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文艺演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民族节庆与会展产业、山地运动与户外运动产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与休闲娱乐产业、网络通信媒体与动漫网游、创意设计产业等10大文化产业领域分为相互支持、相互为用、融合发展三大部类。运用产业集群发展贵州文化产业就能充分发挥贵州文化产业的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将特色的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好做强。
(三)建立以资源基础型文化产业为主导、创意文化产业为辅助的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的发展以贵州特色山水旅游、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导,在此基础上发展影视、动漫、创意设计等创意型文化产业。并基于贵州民族文化优势,积极打造知名民族文化品牌。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建立著名旅游景点的力度。以民族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志标.文化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20).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3
摘 要:国内数字娱乐信息产业以城市为单位的竞争日趋激烈,并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因素的促进和推动,本文从分析广东省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现状着手,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产业发展规制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娱乐 发展规制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内数字娱乐信息产业仍延续着蓬勃发展的前进步伐。硅谷经验让我国政府了解到产业集群对短期内构造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性。国内很多城市也把数字娱乐信息产业作为新的发展点,北京、上海、杭州、西安、成都、长沙、广州等城市纷纷建设产业园区。以城市为单位的竞争日趋激烈,并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其中,北京地区数字娱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发展格局,牢牢占据国内第一的区域地位;上海市政府为数字娱乐信息产业发展进行定位,明确了以原创与设计为主,主要的扶持模式是政府支持和企业参与,从而与企业共同培育良好的从业环境;作为后起之秀,成都聚集了相当数量类似盛大等大型网游企业以及中小互联网企业。自2012年以来,除了出台高强度的产业优惠政策外,成都政府强调对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支持,正好与新兴手游、网游发展的潮流相匹配。可见,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因素的促进和推动,本文从分析广东省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现状着手,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产业发展规制的优化建议。
一、广东省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现状
广东省数字娱乐信息产业主要聚集在广州与深圳两个地区。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皆被纳入广州市、深圳市“十一五”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及文化发展规划,并在期间实现年增长速度达到40%以上。作为国际信息交流最密集的中心区域之一,广东地区的传媒与出版业发达,为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广东地区务实的商业气氛也有利于区域内企业的互利合作。相对于国内其它地区,广东省发达的出口制造业为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的下游产出辅助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支持,而且来往信息频繁又形成了国内数一数二的产业市场。与此同时,盈利模式创新也是广东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丰富市场经济运作经验使本地企业能以较小的规模作为做大做强的起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广州与深圳地区也拥有独特的优势。一来,本地企业建立的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开发团队并不仅局限于本土人才。由于历史积累,广东本地原创产品都拥有来自美国、印度、香港、台湾等专家人才的参与。使得整体研发能力得到短期内的大幅提升。除此之外,广东地区除了在高等院校建立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外,还与海外培训机构建立跨国合作,并在具体项目中吸收海归人才,弥补产业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尽管产业进入时间较早,然而近年来广东省数字娱乐信息产业却未能真正从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在许多方面落后于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区。相互比较下,存在下述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 数字娱乐信息企业规模相对国内产业发达地区偏小,整体竞争实力偏弱。广东省本地企业起步与国内其它地区持平,甚至有所超前。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多因为资金链,以及合作资源欠缺等问题而走向衰落。地区政府对数字娱乐信息产业发展的定位不明确是另一个根源,由于支持资源相对分散,产业集群难以形成气候。
2. 产业链不完整。尽管下游资源较为丰富,然而广东本地企业始终未能与其它产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协调发展关系。促成战略合作的平台较为欠缺,合作领域狭窄,潜力挖掘不足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3.在品牌打造、资本运作方面与北京、上海等存在较大差距。资金短缺限制了企业发展视野,从而纷纷在国内竞争中落在下风。专项技术与设施支持也相对匮乏,企业需为基础资源烦恼,从而延长研发周期,失去市场商机。
二、广东省数字娱乐信息产业规制根源分析
在互联网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新兴产业如离开外部干预的支持,将难以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竞争中取得市场地位。尤其对于数字娱乐信息产业而言,竞争并无区域限制,形势更为严峻。上述广东省数字娱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都与产业规制不完善,欠缺针对性有密切的关系。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政府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的发展皆具有鲜明的特色。反观广东省欠缺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政策投入方面没有重点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产业成长进程。广东省发展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的环境特长是先天经济条件优越,文化氛围开放,产业各方面要素水平相对均匀。在商机相对蓬勃的经济社会中,突出发展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的动力稍显不足。另一方面,产业起步早,初期发展速度迅猛也是广东省长远发展的隐患。广东省数字娱乐信息企业普遍存在产品运营中后期后继不足,资金链条过短,渠道不成熟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2. 扶持政策着力点存在偏差。广东省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的瓶颈在于生产要素的匮乏。尤其在资金与人力资源方面,融资渠道单一使企业举步维艰,专业人才机制缺乏让企业无法组成强有力的研发团队。近年来,广东省中小型企业因难以逾越资金瓶颈淘汰速度很高,数量经2006年高峰后逐步下滑。市场竞争不充分,便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
广东地区政府主要通过软件行业协会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除在吸引人才、税收补贴等方面退出优惠政策外,还为游戏企业获取外部资源搭建桥梁。这种集中于特定区域的产业扶持措施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措施针对性不强。广东及地方政府也没有匹配区域数字娱乐信息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其扶持工作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雷同,行业协会的工作主要关注生产,基本没有涉及市场领域的支持;其次,缺乏参照体系。贯彻扶持数字娱乐信息产业的地区并不多,与产业学术研究结合相对稀缺的前提下,单靠地方政府难以明确政策方向;再次,软件行业协会没有充分发挥整合产业资源的作用,过于务实的作风又使企业合并上下游产业链的意愿不足,致使产业价值体系得不到完善。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4
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呈现农牧业、加工业、商贸、资源开发四大类型,面对经济形势变化,传统产业发展减速,新兴产业发展不理想。县域经济发展因资源分布、区位、资金、人才和政府政策等影响因素不同,使各旗县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工业发展缓慢、农村和牧区经济发展落后、县域企业基础薄弱、分布零散、集聚效益较低等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在产业选择领域遇到的阻碍和制约
(一)自然优势因素导致各旗县产业选择循规蹈矩,难以突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瓶颈
自然优势分为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县域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如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之所以能屡次位居全国西部百强县前位,与煤炭资源的丰裕程度密不可分,同时,因煤炭资源丰富,产业选择大多都是与煤炭资源开发相关。地理位置决定着一个旗县的区位状况,决定着它的交通状况、对外开放条件与开放程度等。显然,具有区位优势的旗县发展较快,如阿拉善紧邻乌海、银川,并拥有与蒙古国交接的两大口岸,靠区位优势,成为一些大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这些自然条件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以及县域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原有传统产业已根深蒂固,新兴产业难以引入。
(二)产业定位多而散,传统产业开始走下坡路
从我区县域产业发展现状看:一方面,产业定位不明确,县域产业选择有跟风政策倾向。比如,矿产资源丰富的旗县为跟随政府政策而调整主导产业方向,由资源型产业向非资源型产业转变,传统资源型产业还未发挥规模报酬递增效益,则被地方政府忽视。如准格尔旗陶瓷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这些产业并不是当地优势产业,但是地方政府产业定位目标将这两产业打造为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各旗县盲目过多地选择产业,分布零散,形不成规模。现在大多数旗县产业定位过多,如赤峰市巴林左旗产业定位以矿产品冶炼、化工、煤炭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制药等为主导产业定位,事实上该旗主要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旗县,煤炭加工产业在该旗没有发展潜力,不具备发展优势;阿荣旗以农畜产品(大豆、马铃薯、柞蚕、猪、牛、羊、鹅等)精深加工、支农支牧(化肥、地膜、饲料等)和矿产资源开发(水泥、白灰等)三大产业立旗,像大鹅产业全旗可能就某一村有人饲养大鹅,根本就形不成一个产业。全区县域产业发展基本都类似此情况,只要某些生产活动或者资源存在,就定位一个产业,而且各产业之间关联度小,没有自己的特色,形不成规模。
(三)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落后
旗县里的大多数嘎查、村的生产方式落后,如在农业生产方面机械化程度低,有的地区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在仅有为数不多的工业生产中,信息化程度极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生活方式方面,农民及城镇人口保持着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大家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县域经济发展。
(四)政府政策与竞争机制滞后
一是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仅制定出台,并未落到实处。在政治方面不但未给非公有制企业优惠政策,甚至连平等政策也未落实,如非公有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很难进入政府;二是干部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县乡干部很难优胜劣汰;三是企业家机制未形成,管理队伍的培育工作滞后。
二、促进县域新兴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新兴产业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传统产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但一些传统产业技术仍停留在初建的技术水平上,如包头工业老城区的钢铁、炼铝、军工产业。这些产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上比较困难。新兴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完全取而代之,而是通过新兴技术对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其成长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贫困落后旗县产业较少,尽力引进发展适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尽管这些产业在某些地区可能成为成熟产业,引进另一地区就成为该区的新兴产业。对于我区以农牧业为主的县域,将农畜产品初级交易转变为农畜产品深加工,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牧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三、规模化是县域新兴产业应对环境的不得已选择
在现有的政策、市场环境下,私营小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小商贩等,形不成规模就很难占有市场,最终被淘汰。目前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化工产业、煤炭开发利用相关产业、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在我区多数旗县均有分布,集聚水平较低,导致各旗县专用性基础服务设施使用效率不高、项目多而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控制能力较差。园区与园区之间、板块与板块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动不足,未能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新兴产业主要建立在新企业的基础上,一个新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和市场等问题,走规模化发展道路能弥补企业资金不足,进入市场难、创新资源匮乏等问题。
四、县域新兴产业规模化的途径
根据现有资源、产业科学定位不同旗县发展方向,准确找到各旗县适合发展哪些产业,政府行为应如何建立一个适合县域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一)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政府政策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政策制定要有科学性,并有效地发挥政策效应。如鄂尔多斯通过政策导向利用煤炭资源换回的装备制造业,引进奇瑞汽车、华泰汽车等多个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项目不经科学论证,盲目引进。
政府行为也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要维持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秩序,并且在当前市场失灵情况下,通过本地产业规划适当地干预经济。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表面上表现为资本、劳动力和资源上的差异,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制度和政府行为的原因。劳动力和资本理性上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劳动力之所以流入到某一地区,都是因为有利可图。然而,偏远的农村、牧区制度落后和政府行为低效,使得该地区生产效率低下和交易成本增加。
(二)积极调动起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代表的社会力量
政府应尽量消除制度壁垒,给个体、私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吸纳更多的非公经济主体进入市场。通过财政政策,采用基金、BOT等方式扩展社会资本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非公资本的社会重要地位。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5
工业是经济的主体,要发展的低碳经济,关键是加快低碳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走科技先导、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经济道路,我区的低碳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与、昆山等先进地区比,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比,我区低碳工业在产业培育、政策扶持、技术研发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我区低碳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区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一是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到2012年,全区累计已投入6000万元节能降耗专项扶持资金,其效益已十分明显,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比2005年下降18.5%,能耗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二是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区已经累计投入24.06亿元用于污水管网建设,投入3亿元用于12家热电企业完成脱硫改造,污染防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12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3天,占有效监测天数(359天)的81.61%,比上年增加41天,为十年来最高。三是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不断提速。我区传统产业以“九大产业升级规划”为抓手,以技术改造、装备和产品升级为重点,转型升级力度不断加大,低碳生产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印染行业的中水回用、纺织行业的变频技术应用,为传统产业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型树立了典型。四是新兴低碳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我区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的低碳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起点高、产业链完善、发展潜力大等特点。2012年,全区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完成投入11.16亿元,其中超亿元在建项目4个,成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正式出台实施。
虽然我区的低碳工业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传统工业经济向低碳工业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区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据分析,我区在发展低碳工业中尚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1.产业规划和引导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尚未制定低碳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目前,我区还没有明确的发展低碳产业的重点领域和产品,没有专门的引进低碳产业优惠政策,在项目的选择、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二是缺少低碳生产技术发展的有效引导机制。当前,我区低碳技术研发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有限,企业应用低碳技术和发展低碳生产还处在一个自发状态,在低碳技术开发和推广方面未能形成较为有效的引导协作机制和配套体系,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2.政策扶持体系尚待整合。一是现有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合力。近年来,我区在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在高新产业发展、鼓励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如何将现有政策体系与低碳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有机结合,形成政策合力,尚未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落实。二是政策导向力度偏弱。对新能源、电子商务等低碳产业领域,我区尚未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与、鄞州等地区相比,我区在技术创新、高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明显偏弱。
3.转型升级力度有待加强。我区工业经济以传统制造加工业为主,资源、能源消耗大,效率低。产业升级力度不大。我区主导产业向产业链上游、价值链高端升级的比例不高,如我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机械汽配行业,目前仍以基础零部件加工为主,附加值高、技术密集的系统集成产品较少。产品低碳化转型慢。主导工业产品仍然以纺织品、化纤等高能耗产品为主,产品单位能耗较高,企业忽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加上企业工艺管理标准粗放,使产品结构优化远远滞后于装备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4.低碳产业比重偏低。与机械汽配、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相比,我区在高新产业、新能源等低碳产业发展方面投入力度偏弱,产业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高。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工业经济比重只有13%左右,明显低于滨江、余杭等地区。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的资金偏少,产品开发缺少系统性和前瞻性,市场应变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加上企业自主拥有的各类科技人才明显不足,尤其是学术带头人严重缺乏,科技队伍的稳定性不够。新兴产业平台建设滞后。把2012年确定为“新兴产业培育年”,计划用4年时间,重点打造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和5个百亿级新兴战略性产业园区,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在新兴产业平台建设方面明显滞后。从和两大工业发展平台新实施的项目看,高新项目比重不高,化工、钢铁等产业比重不低,存在低碳产业比重偏低,引进培育力度偏弱的现象。
二、加快我区低碳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低碳工业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发展、传统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推进等各个领域,而且更需要在统一认识、营造氛围,制定规划、明确目标,政策扶持、严格准入等环节上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发展低碳工业的浓厚氛围。目前,我区工业经济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依赖石化能源资源的消耗,碳排放总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已经影响到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而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发展,注重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的创新突破。要在全区上下大力宣传发展低碳工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和引导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区经发局为低碳工业发展的主管部门。
2.制定总体规划,明确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快制定《区低碳经济实施意见》,细化低碳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一是将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全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要制定发展低碳工业的专项规划,提出远、中、近期的发展目标,实施的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以及保障措施,设定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要对重点传统行业的低碳转型制定发展规划,引导一批有条件、能转型的企业向低碳产业、低碳产品转型;三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区科技创新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
3.强化政策扶持,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制定专门的低碳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低碳产业的资源倾斜力度,优先保证低碳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要抓紧研究出台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等产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高新产业发展、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品。鼓励企业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发展低碳技术,尽早实现技术升级,支持企业规模化应用低碳技术,将企业的社会低碳责任与产品质量、信誉结合起来。二是加大对低碳产品应用的扶持力度。当前,应该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低碳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新技术推广应用;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低碳经济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低碳示范工程建设和低碳技术研究相关工作。
4.加快平台建设,促进新兴低碳产业集聚。一是加快低碳产业平台建设。对现有国际创业中心、开发区创业中心和五大产业基地等平台,要加大优惠政策、土地供应等扶持力度,扩大载体,完善功能。特别是要筹划建立若干个适合我区发展的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加快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大镇街工业功能区投入力度。二是要研究实施项目准入制。通过产业导向、产出效益、技术层次、污染排放等手段,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努力打造高质量的低碳产业发展平台。必须充分借鉴等地区的发展经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准入,以大项目、高尖新项目带动,提高产业平台的项目引进质量,控制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企业进入,促使低碳产业集聚发展。三是积极推动低碳新兴产业集聚。积极推动LED绿色照明在政府公共工程中的示范应用,支持光伏企业参与“阳光屋顶”计划和电动汽车“十城千辆”的推广应用,培育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低碳能源产业,LED、锂电池等低碳节能产业,占领行业制高点。
新产业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与开发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人才开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伴随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衍生出的新兴产业集群,是新科技与新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新产业系统,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发展新引擎。我国2009年便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近年来,各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多数省市都制订了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产业集聚。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新技术和新模式,归根结底源于高端人才,他们凭借优质劳动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因此,跟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状况,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现状
近年来,鞍山市“三去一降一补”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紧迫,战略新兴产业更需做强做大。据市经信委对2016年前七个月的经济统计,鞍山新兴产业实现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66.6%,高于传统产业109.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0%左右。鞍山市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小,但速度快、后劲足。为了对鞍山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状况以及人才开发进行深入研究,笔者采集了相关数据,并深入聚龙股份、森远路桥等十几家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状况,最终将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现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需求的总体缺口较大
2012年至2014年鞍山市主要产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鞍山战略新兴产业总体呈增长态势,从业人员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激光科技、新能源电池等产业表现明显。调研中,多数企业反映即使给出高薪,也很难招到人才;即便招到,又很难融入企业,高端人才需求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2.人才理念落后,人才政策效果有待评估
鞍山市通过各种措施加强扶持,吸引海外学子创新创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等等,人才工作成效较大。但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依然短缺,特别是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型人才更加紧缺。鞍山还缺乏先进的人才理念和措施,招才引智和人才培养措施高度趋同,强度上又无优势;急需重构人才理念,加强政策效果评估,制定差异化、有吸引力的政策,做到吸引和培养双提升。
3.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
鞍山市尚未进行过系统、专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盘点、预测以及人才规划;缺乏人才数量、质量、结构方面的准确数据,人才家底模糊不清,难以为人才开发和人才政策设计提供客观支撑。没有人才需求和供给的准确预测,就难以进行比较分析,难以制定科学的人才规划,难以在未来较长时期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人才。
4.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政产学研合作脱节
鞍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晚,区域内高校相关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明显呈现大学生求职难、企业招聘难的“两难”现象。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学校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政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和稳定的合作机制。
5.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科学,引进培养双欠缺
调研中,多数企业人才政策还缺乏激励性,难以激发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潜能。许多企业认为,公司人才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层次人才专业能力的发挥。此外,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不明确、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培养力度不够。人才引进方面,缺乏吸引人才的软硬件条件,雇主品牌认知度低;招聘技术上,缺乏有效测评手段,高端人才招聘效果不佳。
三、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策略研究
1.更新人才理念,优化调整人才政策
鞍山应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专门基金,重点资助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对企业引进的人才给予适度补贴。同时,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可突破单位、编制、薪资的束缚,引导企业以任务聘任、人才租赁等形式吸引人才。最后,还要强化政企联合纳才,政府牵头,部门协同,培育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打造鞍山政府的人才品牌。
2.加强人力资源盘点,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
首先加强人才盘点,摸清人才家底,为相关决策提供基础。既要做好总量汇总,又要进行结构、质量分析;同时,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人才数据库,及时统计更新。还应结合产业发展规划,运用多种方法,加强人才预测,制定平衡方案。要通过有计划的人才规划,开发针对高端装备制造、高端阀门、激光科技、新能源电池产业的人才引进、培养策略,做到一产一策、一企一策,有效开展人才引进和开发工作。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产学研有机结合
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内容;搭建企业——高校合作联盟平台,为鞍山高新技术企业量身定做,培养高素质人才。还应由政府制定措施,建立校企联合机制,通过订单培养、合作研发等模式培养研发人员;高校要与企业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要积极与高校对接,将高校的专家引入公司,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新等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4.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做好企业内部招聘和培训开发工作
高新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激励制度,只有正确地评价人才、给人才以合理的报酬,才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做到用事业吸引人,用成就留住人。此外,企业应重视人才招聘,选择有效渠道,建立测评体系,真正选拔既有才能,又扎根企业,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高端人才。还要摒弃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有效开展培训,为有潜质的员工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
参考文献:
[1]李叶飞.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选择标准和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2]刘家伟.2016前7个月鞍山新兴产业利润增近七成[N].辽宁日报,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