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金融解决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金融解决方案范文1
6月15日,在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举行的新闻会上,北京市建委副主任苗乐如充分肯定了此事的标志性意义。这标志着,自北京市今年初启动住房维修资金的改革以来,在“维护广大业益、合理使用维修资金、提高维修资金管理的公正性与透明度”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从此,由业主们公开选举的业委会,确立了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地位,甚至是金融市场金融的地位,成为小区构建和谐的经济基础。
民生银行副行长梁玉堂表示,民生银行秉承“情系民生,服务大众”的理念,努力为首都社区业委会及广大业主,持续提供新的金融产品与定制服务。“民生房维资金好管家”为业主实现对房维资金管理的安全、保值、增值等,将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今年3月,自“北京业委会维修资金开户行招标”以来,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以专业化的金融解决方案,赢得了来自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嘉许,脱颖而出,成为招标行第一名。
紧接着,民生银行在7家中标银行中第一家开通“民生房维资金好管家”,保证了房维资金管理的财务透明化和科学化,实现了维修资金及时、安全、准确地支付。业主可通过民生卡查询该笔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测。
随后,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正式批复,批准新天第小区在民生银行开立住房专项维修资金账户,成为自北京市实施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改革以来,第一个成功开立业委会住房专项维修资金账户的银行,继而成功划付北京市首笔房维资金。
会上,梁玉堂副行长介绍,自“民生房维资金好管家”开通之日起,民生银行将在北京40家营业网点均设立“北京市业委会维修资金业务专柜”,配备专职的柜台人员,开辟维修资金业务结算“绿色通道”。
同时,为实现"维修资金"综合收益的最大化,民生银行精心设计了五大类不同期限和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业委会的理财收益偏好程度,设计灵活多样的产品组合方案。当房维资金需要紧急大额支付时,民生银行专门设计了低成本融资安排。下面以新天第小区房维资金为例,计算一下启用“房维资金好管家”的具体收益。
本金总额:716.98万元。
启用民生银行“房维资金好管家”的收益为:
500万元以5年存为定期
185万元以3年存为定期
30万元以2年存为定期
考虑到房维资金随时需要支取,根据测算,用余下的近2万元作为活期存款,以便随时支付。而对于新补充的房维资金,在达到一定额度后,民生银行“房维资金好管家”将及时做出合理数额的理财分配建议。
由此,这笔房维资金五年可共计收入利息124万多元。较房维资金改革前,资金收益高出98万元。而在增值服务方面,民生银行还将为业主提供如免费办民生卡、提供灵活的按揭贷款还款优惠、免费为小区安装自助缴费机、提供理财课堂、设立业主、业委会热线服务电话、提供各类优惠的手续费等优惠服务。
绿色金融解决方案范文2
关键词:碳金融;气候变化;金融业;碳交易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105-02
任何单方面的因素都已经无法阻碍低碳经济的加速过程,节能和减碳已经成为了全球的共识。低碳化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便是碳金融,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支柱就是构建起完善的碳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中由于金融业具有比较巨大的相关利益基础,所以,对全球金融格局和经济来说碳金融的崛起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碳金融的释义和产生
除了资金融通之外,如分散风险、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交易、弥补损失的保险活动等也都是以金融市场为依托所进行的金融活动。全球第一版系统地对碳金融进行阐述的专著,《碳金融:气候变化的金融对策》出版于2007年,这本专著对环境破坏和气候变化带给全球金融机构和产业体系的挑战,进行了深刻而又广泛的探讨。气候变化对金融业的投资决策、信贷以及风险定价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是影响资源供给、公司价值、社会财富和能源价格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全球碳金融的加速发展,并不仅仅是由于地方政府、国家或者是私营部门对全球环境问题进行协调解决的需要,同时也是产业部门应对安全风险、再保险、管制风险、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等等各类金融机构应对法律、企业形象以及竞争风险的需要。
(Carbon FinanceMagazine)碳金融杂志则是将碳金融概括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碳金融从具体内容上来看,包含了机构、服务、市场、政策、产品等不可分割的一系列要素,这些要素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灾害管理这三个目标提供了一个有效而又低成本的途径,创新性的构成了低碳经济的碳金融体系。碳金融被称为是低碳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碳金融应运而生,可以说其是低碳经济加速扩展到了全球经济的各个脉络当中。碳金融体系从全球范围的实践来看(包括金融组织机构的金融创新和金融活动)是多样化的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包括交易机制、交易产品、交易市场等方面),是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体系、是碳金融政策全方面的支持体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碳金融全球市场体系的构成和发展
(一)市场结构的建立
碳信用交易市场是碳金融市场迄今为止的主体构成。全球各地交易随着低碳经济浪潮的崛起,近年来交易所相继成立,交易额连续保持增长态势,碳交易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到目前为止,这一新型的市场已经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由两个典型市场、广泛建立的交易平台、两个法律框架、四个交易层次所构成的碳交易市场结构。
(二)对近期碳交易发展特点的追踪
《京都议定书》自2005年生效以来,全球的碳交易市场以100%每年的增长量在高速成长,发展极为迅猛。2008年碳交易全球共达到了有近50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国际碳交易市场规模达到了1260亿美元,平均每吨的价格为26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的预测,2008-2012年平均每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可达到600美元,预计2012年的交易额将会达到1500亿美元,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超越石油交易。近期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目前碳交易在大的市场,属于配额行市场,发展势头最劲,不管是交易总额还是交易总量都远远超出其他交易体系。通过数据显示,通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交易的碳排放量自2007年的206亿吨到2008年变提升到了309亿吨,交易额从490亿美元上升到了920亿美元,交易量占配额市场总交易量的85%以上,交易总额上涨了近90%。
2 自愿碳市场在项目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虽然不大,但是近两年来吸引力却在不断地提升,与2007年相比2008年全球自愿碳市场的交易量增长了近一倍之多,交易额增加了近90%。自愿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芝加哥场外交易和交易所,2008年的交易额占交易总量的近60%,有着较大的交易份额。
3 配额型交易的成交额和成交量自2006年以后都远远高于项目易。2008年配额型市场的交易额占交易总额的70%以上,占排放权交易总量的近70%。
4 碳金融市场中的天气类金融衍生品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逐渐走向成熟。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帮助企业避免灾难性的损失,管理和转移天气风险,其一系列的天气类金融衍生品被创新和发展,其主要类别包括转移一般天气风险的天气类衍生品,发现碳排放量价格的碳信用以及转移灾难性天气风险的巨大灾害债券。当前,这一类产品的定价技术正在不断进步,市场弹性在不断增加,交易管理正逐渐走向成熟,产品的流通性在不断扩大,产品交易日渐活跃和成熟,经营环境得到了税收、监管法规、法律、会计的大力支持。
5 CER交易二级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CDM市场为主要项目交易市场。CDM二级交易市场自2007年开展以来,其成交额和成交量可以说几乎是在以几何倍数在增长,其成交量从2007-2008年增长了350%,从240亿吨增长到了1072亿吨,其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从30%上升到了70%以上。
三、我国低碳的繁荣需要金融业加快步伐以助推
我国政府近年来建立了中国CDM基金,制定了国家气候变化政策,成立了环境交易所,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提出了与2005年相比到2020年下降45%左右的目标。从哥本哈根的艰难谈判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发展中的国家想要从发达国家获得技术和资金支援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我国在加大力度控制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减排工作的未来重心将会从减排多少转移到进行减排需要花多少成本,未来十年的工作重点是高效率、低成本减排。在客观上节能减排的资金需要和目标硬约束也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
通过对全球碳金融体系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国金融机构都在迎接气候变化和情洁能源所带来的巨大金融产业机遇,都在积极布局碳金融。我国CDM产生的核证减排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中最具潜力的供应方,核证减排量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这为我国提供了巨大的碳金融发展空间。我国的金融业进行了把握气候变化领域的创新机遇,绿色信贷政策已经着手制定和执行,开发碳排放挂钩、能效贷款产品,这些局部意义上的碳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广度和深度上,与我国碳市场潜力都是不相符的。所以,我国应该对其他国家的碳金融发展经验进行借鉴,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让碳金融为我国的低碳繁荣撑起一片发展空间,以建立多元化的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全方位的碳金融政策体系,多层次的碳金融系统为目标,引导金融业的深度和全面参与,为我国低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分散风险并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发展碳信用价格的交易市场,以自愿碳市场的发展为示范,利用产权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在市场基础设施、专业服务能力、交易结算系统上的互补性,提高交易的流动性和透明度,逐步发展气候衍生品交易和碳交易,进一步降低交易的成本,以实现交易的规模效应。
2 建立为低碳技术投资和碳管理服务的碳基金,进一步加快碳金融的发展,以形成长效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建立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环保项目和节能减排企业发行债券。加强再生能源、金融服务业和能源、农业等战略性产业之间的合作,推进巨大灾难债权、天气衍生品等产品的创新发展,开发可再生和节能能源、绿色建筑、环保汽车等保险产品和信贷业务。
3 在灾难、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中国家也要将碳金融的发展纳入到其中,让碳金融成为节能减排的一项主要政策工具,此外,还需要建立并完善有关碳金融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4 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碳金融业务专门部门,加强金融服务业对气候变化应对能力的建设,从管理理念、行业规范、业务创新等方面来提高金融服务业管理气候风险的能力,缓解碳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迎接气候变化和情节能源所带来的金融机遇,对碳金融都在进行积极布局。在客观上,节能减排的资金需求和目标的硬约束都要求我国也建立起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碳金融的实践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多元化的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全方面的碳金融政策体系,多层次的碳金融体系,以引导金融业的深度和全面参与,为我国实现低碳目标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分散风险并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卉彤,应对气候变化的碳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朱家贤,环境金融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3]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郭晓瑞,后京都时代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律路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
绿色金融解决方案范文3
对于聚沙成塔、频繁并购的华润来说,更是需要一个通过金融手段来实现各个板块间的有效融通。2009年4月,华润与珠海市政府达成协议,以20亿元收购珠海华润银行前身珠海商业银行,用于处置其不良资产和增资。华润银行作为华润金融的重要一部分正式成立。
华润银行的成立,对于华润集团以及华润银行来说,可互相借力。“以华润产业为基础,把既有客户转化成银行客户。”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伟这样描述华润银行可借优势。而华润银行,也将为其各个板块上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增加各板块竞争力,形成特有优势。
然而,逻辑上的完美对接,在现实中,依然出现阻碍。而华润金融也在前行中摸索解决之道。
借力
背靠多业务集团,华润银行有着先天推动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根据华润集团的业务规划,转型成为一个提供金融服务和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企业,因此,供应链融资则成为金融服务打通相关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的关键。
所谓供应链金融,就是以产业供应链上的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为纽带,凭借其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在长期贸易合作中所获得的信息优势以平衡银企之间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并依靠贸易合作中的物流和资金流的存在,实现企业担保抵押模式的创新。
然而,由于对于中小微企业的信息不明等问题,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只能通过抵押担保等手段来减少经营风险,当客户无法提供担保和抵押时,银行只得放弃放贷。也因此,很多银行想到了找大型零售商合作的办法。比如,华润超市等零售企业,掌握着上万家企业的真实数据及信息,如果他们愿意参与到共建供应链金融中来,可以帮助银行进行风控。
但是,对于零售商来说,与银行合作并不能带来太多的回报,也不想因此破坏原有的合作关系。
“之前我们也在和其他银行合作,但一直都是断断续续,毕竟是两家人,很多资源信息没法高度融合。”华润万家首席财务官欧阳敏坦言,而如今,华润系拥有自身的金融系统,使得这个金融业一直想与零售业“融合”的供应链融资领域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基因。华润银行可以通过华润万家来提供供应商商业行为等信息,来提升放贷的风险控制。
在供应链融资的环节中,在华润系中以中小微客户为主导的产业板块很难得到实惠。比如水泥、零售,因为这些中小微客户存在着分布广、规模小等特点,而限于城商行无法异地扩张等因素,华润银行能够给华润系其他业务板块提供的金融服务是有限的。
但在一些涉及大型客户的业务板块中,倒是在供应链融资中呈现出稳定状态,“而相比零售,我们的客户会稳定一些。”华润置地副总裁孔小凯表示可以通过金融系统的平台作为中转机构,来实现华润系内部信息的共享,来进一步深度挖掘客户资源。
探索
城商行无法异地扩张,华润银行将异地业务延伸至线上。
迫于中小微客户的现实情况,华润银行将异地业务延伸至线上,意图利用互联网的特质来解决空间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并且,“在供应链融资上,我们应该根据集团各业务板块情况来做定制化的服务。”
蒋伟认为华润集团的“多元化”结构有助于华润银行摆脱高风控问题的困扰。在电力领域华润银行推出“保付通”,在零售领域推出的“e润通”,在水泥行业推出的“船运贷”。
以“保付通”为例,华润银行针对华润菏泽电厂煤炭供应商融资需求,确定开展供应链融资。引入应收账款保理,优化授信审批、开户、放款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保付通”的合作模式,即由华润银行买断煤炭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对供应商提供三个月融资,利息由供应商承担,之后由菏泽电厂归还本金。
而在内部的人员分配上,华润银行将电子银行分为传统电子银行和创新电子银行两个板块,但只是将20%—30%的精力放在传统电子银行上,更多精力则集中在创新电子银行上。而创新电子银行又分为两部分:一是探索、提升服务远程客户的能力,未来将通过远程银行、移动柜面甚至虚拟银行等创新服务渠道及服务模式,为异地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二是在产融结合视野下研究各产业的商业模式,探索专业领域的全流程化、电子化金融解决方案。
“但有些客户还是希望能够看到实体银行,总觉得实实在在的东西更可靠。”蒋伟说到。的确,互联网银行在很多内陆省份还未被完全接受。
除了电子银行的探索之外,对于华润银行而言,过多依托集团资源去设计产品,而忽视其他行业需求,最终也很难寻找到金融与产业双赢的渠道。因此,在打通华润系内部供应链融资通道的同时,还要兼顾外部资源的开拓。
绿色金融解决方案范文4
2011年11月28日―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各缔约方在会议上唇舌激辩,互不相让,再次显示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存在地域间的区别,无论哪一国排多少气体,其造成的危害均由全体人类共同承担,所以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各国就应严格执行一套完备的减排方案。
其实,早在十年前,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的目标越来越得到各个国家的认可,《京都议定书》更是明确了碳排放的总量目标和分解目标,将温室气体减排和限排目标细化到每个缔约国,“碳信用”概念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国际市场大环境下,缔造了一个全新的金融领域――碳金融,给各国的企业特别是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二、碳金融概述
简单来说,碳金融就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包含了市场、产品、机构和服务等要素,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全球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低能源、低污染、低排放”,而碳金融恰好为低碳经济的实际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路径。
从全球正在发展的碳金融市场来看,碳金融体系主要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一,碳金融市场体系,包括碳交易平台、交易机制、交易主体等方面;第二,碳金融服务体系,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不断推出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第三,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包括各国财政、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全球形成的主要碳金融产品是碳排放权产品和衍生产品。其中,碳排放权产品是基础交易产品,以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衍生产品包括碳期货、碳债权、碳证券、碳基金、碳保理等,这些产品为碳排放权的供求双方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和套利手段。
三、碳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基于全球环境变化的严峻形势和碳金融交易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世界各地的买方、卖方和投资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汇聚而来,想从这个新兴金融领域分得一杯羹。从初期的主要国家政府出资机构、重要策略公司、能源创新企业,到现在的大型温室气体排放机构、国家金融机构、大型对冲基金、专业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交易商,碳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逐步扩展和完善,更多的专业金融投资机构参与进来。
(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主要推动者
1、世界银行碳金融部门。世界银行专门成立了碳金融部门(World Bank Carbon Finance Unit, CFU),工作内容主要是促进全球碳金融市场的合理有序发展,降低碳交易成本,合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
2、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国际金融公司是联合国成立的专门机构,为发展中国家的相关项目提供贷款和融资,致力于开发全球碳市场,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碳金融服务。
3、国际投资银行。这其中以欧洲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为主的国际投资银行,纷纷宣布计划,将在各个区域为实施碳金融和清洁能源发展机制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和融资工具。
(二)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主要投资者
1、碳基金。低碳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是碳基金,所谓碳基金是集合各类投资者的资金,专门投资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或在碳交易市场从事碳信用交易的基金。世界银行于2000年发行全球首只投资减排项目的碳原型基金,除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碳基金外,还有国家层面的碳基金,如意大利碳基金、荷兰碳基金、英国碳基金、西班牙碳基金、日本温室气体减排基金等,截至2008年,全球共有89只碳基金,资金规模逾161亿美元。
2、商业银行。由于初期碳金融市场的相对不完善,交易规模相对较小,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并未参与其中,但随着碳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气候变化形势越来越严峻,商业银行看到了碳金融交易的良好发展前景,开始参与碳减排计划的组合与融资。目前国际主流商业银行如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等,一方面通过建立以“赤道原则”为代表的自律规范实践自身的低碳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对低碳项目提供贷款、碳信用咨询、理财产品,直接参与碳市场交易。
3、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任何新兴市场都离不开国际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身影,碳金融市场也不例外。一些欧美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早在2004年就开始对碳金融市场部署基金,成为全球碳排放市场上的专业投资公司。如美国RNK资本公司,主要投资于全球范围的环境和排放权市场,是全球碳排放市场上的专业投资公司。RNK资本也投资于环保相关的产品,如碳排放权信用和可再生能源信用等。
(三)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
1、碳资产管理公司。一个全面综合的碳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涵盖碳金融市场所需要的全部咨询服务。如中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ITIC Carbon Assets Management Ltd.)是隶属中国中信集团旗下,致力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专业公司。中信碳公司主要提供低碳领域的投资与低碳金融产业服务,包括低碳产品的开发,低碳指数基金和低碳产业基金的建立,以及绿色信贷和绿色投行等。
2、碳信用评级机构。由于碳金融市场投资者需要评级指导,项目融资需要评级帮助,碳信用评级将成为主流并对碳减排产生强劲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和风险管理水平,使市场风险处于可控水平范围内。2008年6月,IDEAcarbon成立首个提供碳信用评级服务的独立碳信用评级机构,该机构将为碳抵消项目提供详细的碳信用评级。
3、其他中介服务机构。此外,碳审计服务机构、碳交易法律服务机构和碳交易保险服务机构也是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主要中介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为碳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提供了碳额度的审计服务、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和对气候变化引起的碳交易潜在风险进行承保。
(四)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主要交易平台
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总架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为代表基于碳排放配额进行许可权交易的配额市场,包括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EU ETS)、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所(ETG)、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以及澳大利亚国家信托(NSW)交易市场四家,其中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占据了60%-70%的全球交易份额,并掌握着EUA碳期货的定价权。美国虽未加入《京都议定书》,但却在全球碳市场中表现得最为活跃。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自愿碳交易平台,拥有VER的定价权;另一类是以项目为基础 “碳减排”交易的项目市场,其市场交易基础是通过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以及其他减排义务获得减排信用交易额而进行的。
四、中国碳金融
(一)中国碳金融发展必要性
1、碳交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规模显著增长,2005年,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为7.1亿吨和108.6亿美元,到2008年,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上升到48.1亿吨和1263.5美元,平均年分别增长率为89.2%和126.6%;预计2012年,碳交易两与交易额将分别达到100亿吨和1800亿美元。碳市场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世界银行报告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000亿美元。由此看来,与碳交易相关的贷款、保险、投资等碳金融产品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银行和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活动,中国碳金融市场潜力更加巨大。
2、中国处于全球碳交易产业链最低端。
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在迅速扩大,来自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和再生能源等行业的企业,正在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从发达国家引入先进技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目的,并将减排所取得的排污权出手给碳交易商,或世界银行这样的国际组织买家,从而获得利润。目前中国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虽然中国是碳交易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但却不是定价方,由于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中国为全球碳市场创造的巨大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价购买后,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市场进行交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权供应国之一,中国没有一个像欧美那样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不利于争夺碳交易的定价权。因此,重要的还是政府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将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平全打造起来,大力发展碳金融,在全球碳排放市场发展中抢占先机。
3、国际气候谈判压力迫使中国发展碳金融。
根据《京都议定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2012年已经到来,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预计,中国将占联合国全部排放指标的41%,在2011年12月的德班气候谈判大会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很大程度上成为大会的焦点。欧盟主张从2013年起,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部门必须满足发达国家要求的效率标准;美国则主张以“大国减排”代替“发达国家减排”,从而把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大国纳入量化减排协议中。尽管欧美妄图利用不合理方案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发展空间,但事实上按照中国经济下个十年的预期增长率发展,其温室气体排放的绝对量依然会大幅增加,而此时的全球趋势是排放的绝对量在下降,因此,中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发展碳金融,才能提高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上的话语权,循序渐进的融入国际碳交易市场,改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不利地位,顺应世界低碳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
(二)中国碳金融发展策略
1、政府推动建设碳金融交易体系
政府应促进行业规则和惯例的统一,协调绿色信贷业务中的内容、标准和程序,从而便于相关交易有可靠的预期和参照。加大政府投入和推动,提高绿色信贷项目的技术水平,出台鼓励政策促进银行业的创新和有序竞争。
同时,加强宣传推广,让企业充分意识到CDM机制和节能减排所蕴含的巨大价值,推动项目业主也开发商根据行业、自身发展计划,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开发CDM项目,力争国家环境资源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
此外,政府也应加快推动碳交易机制的设计,建立和完善国内的碳交易场所、交易平台,并针对未来我国可能承担的碳排放责任,深入研究其在区域间的成本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以期能在这个新兴的金融市场上抢占先机。
2、银行业大力发展碳金融产品。
中国银行业应抓住机遇,开展碳金融有关业务,推出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在此方面,兴业银行涉足碳金融较早,截至2009年3月,全行34家分行全部发放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业务,共支持全国91个技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达到35.34亿元;而深圳发展银行和中国银行也先后推出了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此外,也可仿照韩国光州银行的模式,推行“碳银行”计划,尝试将居民节约下来的能源折合成积分,用积分可进行日常消费。不但有效减少居民温室气体排放量,减轻中国节能减排负担,还可积累碳金融经营经验,为开展国际碳金融业务打下基础。
银行还应重视绿色信贷的中间业务,加大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碳金融相关的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结构融资等金融服务,通过直接投融资、绿色保险、碳交易中介服务、碳指标交易、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等新产品及新服务手段,为具有碳交易潜力的产业和项目,提供更加便利的碳信用产品,碳排放权的风险管理工具和各类金融创新服务。
3、相关企业抓住机遇涉足碳金融
企业在利用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抢占低碳经济商机的同时,还可通过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创造出用于在碳市场上可核证的碳减排量,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更可将目光放长远,应对可能出现的国际碳标准。
例如,2009年11月,上海济丰纸业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自愿碳标准APX登记处注销一笔6266吨的自愿碳指标,用于抵消该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产生的碳排放量,完成了中国第一笔由交易所组织的基于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如果欧盟、美国制订了严厉的气候变化政策,对进口的高碳产品设置种种障碍,如碳关税、碳准入机制等,以维护本国企业的竞争力,那么中国的企业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若中国企业想更大程度的参与国际竞争,则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碳排放行业标准,积极发展低碳生产,以期再国际竞争中规避“碳风险”,获得更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陈康.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及我国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2011
绿色金融解决方案范文5
4月5日,瑞银和莫尼塔等机构均消息称,预计我国3月份部分宏观经济数据将温和回升,一季度GDP增速或为6.6%-6.8%之间,经济增速或已触底,二季度将止跌企稳。
这说明,此前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正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房地产去库存等扭转了投资需求下滑的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推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各家银行机构3月底以来陆续的年报却显示,诸多银行净利润增速由几年前的两位数跌至了1%以内,几家国有大行更是明确表示“力争2016年净利润增速为正”。以银行业为主要代表的我国金融行业,系统性改革的迫切性日渐加大。
推动供给侧改革,不能忽视金融体制改革的至关重要性。当前,国际金融正可能由风险积聚转入风险暴露期――2013年年中以来,世界经济与货币政策走势分化背景下的全球金融动荡加剧,或已揭开了国际金融风险暴露的序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血液。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和完善金融组织、市场、产品、调控、治理等方面的供给。如果金融供给侧改革不能到位,血管不能疏通,那么整个供给侧改革就难以落到实处。
为什么要强调金融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金融供给侧改革本身就是要解决资本如何高效配置的问题,其中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是两个最重要的资金价格机制的改革。而劳动、土地等要素的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也离不开金融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脱虚向实”,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而这并非简单的货币刺激。
2015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做出两个基本判断,即全球金融风险与危机前相比不是在降低而是在积聚,同时风险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转移、从银行体系向影子银行转移、从偿付风险向流动性风险转移。并且,2015年世界经济又录得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2016年仍有继续下行之势。
此背景下,经济与金融的背离扩大,国际金融有可能由风险积聚转入风险暴露期――2013年年中以来,世界经济与货币政策走势分化背景下的全球金融动荡加剧,或已揭开了国际金融风险暴露的序幕。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期叠加”之一,就有“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由于前期稳增长的工作过分依靠总需求管理,依赖货币刺激,延缓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继续依靠投资拉动,推高了全社会杠杆率,加剧了当前产能过剩压力和通货紧缩威胁。甚至因为金融交易的暴利,进一步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产生挤出效应。
同时,大量的流动性在各个金融市场间窜来窜去,形成金融体系内部循环的“空转”,导致了缺乏实体经济支持的资产价格暴涨暴跌。近年来发生的“钱荒”、“债市风暴”和“股市异动”等,殷鉴不远,亦是全球金融风险暴露的缩影。
因此,金融体制改革应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
金融改革落在五大方面
“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未来五年我国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同时勾勒出未来五年我国增加和完善金融组织、市场、产品、调控、治理等方面供给的蓝图。
第一,丰富金融机构体系。
虽然我国金融机构类型和数量不少,但金融服务总体是不够的,尤其针对农村和小微企业的基层金融服务不足。同时,我国还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在商业性和公益性业务之间还存在金融服务的需求。
包括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支持并规范第三方支付、众筹和P2P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等等。
同时,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国际化水平,加强海外网点布局,完善全球服务网络,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对境外机构开放水平。
第二,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银行体系大量流动性用不出去,另一方面市场上却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其症结之一在于,国内金融市场体系结构较为单一,过度依靠低风险偏好的、顺周期的银行体系配置金融资源,难以实现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
包括要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和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退市制度,打击市场操纵和内部交易,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等。
第三,加强金融创新功能。
国家强调“供给侧改革”而不是“供给侧管理”,就是要通过简政、减税,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简单依靠政府产业政策指导、金融信贷政策扶持。通过加快金融创新,促进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是支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造血机制。
包括要创新科技金融,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拓宽适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探索银行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贷联动,加快发展科技保险,推进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创新绿色金融,通过再贷款、财政贴息和担保、对商业银行评级等手段鼓励银行进一步发展绿色信贷,支持排放权、排污权和碳收益权等为抵(质)押的绿色信贷,推动发展碳租赁、碳基金、碳债券等碳金融产品,推动发行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建立绿色产业基金。
第四,完善金融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主要是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维护金融平稳有序运行。
包括要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调控框架和传导机制,构建目标利率和利率走廊机制,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让市场在人民币利率形成和变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培育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程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人民币资本走出去,逐步建立外汇管理负面清单制度,等等。
第五,改进金融治理体系。
2016年初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的股市异动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不成熟――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体制等。这也是“十三五”规划提出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一个重要背景。
然而,周小川行长在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辅导读本中提出“完善金融治理”,是一个比金融监管更加宏大的概念,还包含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标准及规则制定等,是国家现代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包括,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明确监管职责和风险防范处置责任,构建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相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等等。
金融改革须处理好七组关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血液。可以说,如果金融供给侧改革不能到位,血管不能疏通,那么整个供给侧改革就难以落到实处。其中,须处理好以下七组关系:
其一,调整结构与稳定增长的关系。
不应该把扩大总需求与加快供给侧改革对立起来,二者本身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五大重点工作中,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会减少总需求,但降成本(如减税)、补短板却可能增加总需求。
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投资、外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下大力气调整经济结构。如果依赖货币刺激,有可能是饮鸩止渴,将影响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压力和动力。但另一方面,强调供给侧改革,仍然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环境。
其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在中国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导致了对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金融风险过于集中。
金融结构过于单一,还制约了货币政策效果。因为股票、债券市场较为成熟,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可以通过低利率推动股市、债市上涨,形成财富效应,刺激投资和消费。而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流动性过于宽松,一方面造成股市、债市暴涨暴跌,甚至危及金融稳定;另一方面依靠银行信贷加杠杆,又造成了非金融部门财务上的不可持续。
为此,尽管经历了近年来的债市风暴、股市异动,仍要保持发展资本市场的定力,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但也要考虑路径依赖的现实,正视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特征,现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如探索完善投贷联动、债转股、资产证券化以及银行事业部模式。
其三,金融稳定与支持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下行周期,由于经济效益下滑,银行资产质量有可能恶化,这时候银行减少信贷投放本在情理之中。然而,金融与实体经济、特别与工业是利益共同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实体经济是“皮”,金融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中,银行仍需要用好和创新金融工具,服务好实体经济和工业增效升级,这是壮大和发展金融业、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和重要内容。
其四,鼓励创新与适度监管的关系。
减少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之类的创新性企业“市场在中国,上市在海外”的缺憾,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捷性等,不能仅仅依靠传统金融服务,还要依靠金融产品、技术和制度创新,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
这要求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减少事前审批,消除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金融体制机制障碍。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的金融服务形式(如“互联网+金融”),监管者要透过表象看穿其金融本质,对其进行适时、适度的监管,而不能坐视金融脱媒,任其野蛮生长,以致尾大不掉,酿成新的金融风险、社会问题。其中,e租宝、泛亚贵金属交易所等,就是前车之鉴。
其五,扩大开放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还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但另一方面,又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完善宏微观审慎措施,在扩大开放过程中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包括防范极端情况下的境外金融攻击与制裁。特别是要做好其他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的案例分析,梳理出货币攻击的方式、渠道和演变路径,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做好应对预案,防患未然。
当前应对资本集中流出压力,就是我国加快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一次练兵好机会。正如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借打击进口骗购外汇之机,在经常项目可兑换规则下,我国完善了进口购付汇真实性审核机制。
其六,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的关系。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不论在市场建设、组织建设,还是在完善调控、加强监管等方面,都需要充分借鉴和汲取国际经验,遵循和遵守国际标准。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为什么所谓的国际经验和惯例在当地能够成功,引进到中国时,需要哪些宏观或微观基础设施的培育和配套,以防止食洋不化、水土不服。特别是在对外金融开放问题上,要做好充分的理论和措施准备,避免颠覆性的失误。
其七,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通常认为,财政政策是结构性政策,货币政策是总量性政策,因而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应发挥更大作用。然而,从供给角度讲,如果将货币政策扩展为金融政策,生产或者服务部门区分公益性部门、政策性业务和盈利性部门、商业性业务,则结论大相径庭。
对于前者,应该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财政政策比金融政策更有效;对于后者,则更应该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金融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效。在当前市场情绪悲观之时,政府介入,发挥公共部门资金的杠杆和示范作用,有助于打破预期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恶性循环。
绿色金融解决方案范文6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金融创新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构想
1、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
目前,国际上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表述,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即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的基于新能源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保罗.麦基里提出的基于智能制造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认为,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里程碑,其动力可以概括为能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共振引发的重大经济转型。18世纪60年代起,以煤炭为能源的蒸汽机的使用,与报刊、杂志等通信手段的结合,带来了拔地而起的工厂、密集的城市,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电话、无线电和电视等通信技术,与石油、内燃机的结合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石油经济和汽车时代,催生了城郊大片房地产业以及工业区的繁荣。21世纪,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使全球产生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迅速过渡到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并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必由之路。
英国经济学家保罗・麦基里2012年4月在《经济学人》杂志发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中则指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后期制造业的“机械化”催生的“工厂制”,机器生产取代了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是20世纪初制造业的“自动化”所创造的“福特制”,流水生产线开创了规模化生产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制造业的“数字化”,“大规模定制”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生产方式。综合里夫金和麦基里的定义,可将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演变归纳为表1。
2、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综上所述,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总体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五大特征。
第一,能源生产与使用变革。人类经济社会长期依赖的煤炭、石油等石化资源逐步进入枯竭期,需要在理念、技术、资源配置和消费习惯等诸多方面转型,以开发和生产可替代的再生性能源。
第二,生产力变革。生产系统将全面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快速成型或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设备,将颠覆“铸造毛坯、切削加工、组装成品”等一系列传统的、循序渐进的生产流程,通过数字化叠加的方式,在制造流程中将最终产品快速成型并以“打印”的方式生产。
第三,生产方式变革。现有的生产方式是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是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化、个性化生产方式。
第四,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目前的生产组织方式以“集中生产、全球分销”为主要特征,运输成本高,信息搜寻与交易成本较大。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分散生产、就地销售”将成为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主要特征。
第五,生活方式变革。消费的同时就是生产,边生产、边消费的体验式消费和富有个性化的自给自足将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将给世界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必将在市场环境、金融生态环境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进而引发进一步的金融变革和创新。
1、对市场环境的影响
首先,第三次工业革命依托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能源绿色化和高效使用,将推动传统产业向以可再生能源和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调整。银行在对公司客户融资方面,将更加注重对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前景及产业风险等因素的研究与分析,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型产业、小微企业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其次,个人客户能通过互联网更为方便和灵活地获取诸如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信息数据,对于资金价格的偏好也更为敏感,资金转移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和快捷,这使得传统银行资金“蓄水池”作用将受到一定的影响,银行将可能面临存款不足、个贷减少等问题。
最后,新能源的广泛使用将使传统的石油、煤炭生产国实力渐衰,能源生产、供应和利用的地缘重心将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将向那些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率先取得突破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倾斜。这些将会给银行融资业务的区域、国家政策带来变化和调整。
2、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
首先,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得金融领域的参与者不仅仅是传统的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等,电商、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汽车金融公司等构成的生态环境使得原来以银行为中心的生态金融模式变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生态金融模式,客户成为整个金融生态系统参与者的核心。
其次,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及金融市场信息的互联互通,将使得银行的定价机制更为透明,价格竞争也更为激烈。银行客户能通过公开的金融市场信息对不同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价格和服务进行比较和选择,这一方面促使银行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迫使银行从分析客户需求和风险变化的行为规律入手,建立一套适应竞争市场需求的灵活定价机制。
最后,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引发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机构的职能将被重新定位,诸如银保、银证、银基等合作模式创新将不断涌现,各类金融业务之间甚至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边界也将逐渐模糊,市场风险也随之加大。
3、银行经营管理的冲击
一是客户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电子客服只能记录客户的基本信息,处理结构化数据。而现在,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银行综合运用客户的文本、视频、图片、日志、地理位置信息等各种结构和非结构性数据,精准洞察客户的需求,从而使得银行在提供服务和定价等方面更有主动性,并能更有效地发现潜在客户或者对客户流失做出预警。此外,借助于互联网技术,银行不仅可以亲自为客户定制金融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开放应用程序接口,允许客户自己或者第三方机构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二是产品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一方面,移动支付诸如银联快捷支付或支付宝打破了传统支付业务的时间、空间限制,需尽快对传统银行的支付方式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债券融资及股权融资这些互联网融资新模式在原来银行不太关注的领域,例如小微企业、个人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传统的银行产品将带来不小的影响。
三是风险控制能力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网络的共享性、开放性使得网络黑客和犯罪分子更加活跃,银行网络的攻击者更多,攻击范围增大。网络金融中的核心数据,需要更有力的风险保障;另一方面,网络金融产品和网络金融交易技术都仍在探索过程中,缺乏必要充足的法律规范和约束,产品和技术的稳定性、适用性和安全性等也缺乏足够的保障。
四、银行业的应对思考与建议
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冲击,银行业一方面要密切跟踪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动态和趋势,加强前瞻性研究和战略规划,并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另一方面则要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探索建立金融创新模式,推动我国在新一代产业革命中占据主动。
1、加快助推业务创新
一是在新能源、网络技术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大力度支持行业内领军企业发展,并培育扶持一批技术领先、成长性强、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二是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创新定制化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通过对标准化产品的灵活组合和拆分,创造出能够适应不同客户、不同时间、不同渠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构建“社交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整合内外部、多格式、多粒度、跨渠道的客户数据,实现对客户信息、交易行为、消费偏好等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精准识别客户需求和行为方式,提升客户服务的前瞻性、精确性和针对性。三是加快推动网络支付、网络融资、网络理财等业务产品创新。在网络支付方面,创新虚拟支付、授权支付、信用支付等多种支付模式;在网络融资方面,逐步建立互联网融资融券流程服务平台;在网络理财方面,在电子渠道加载理财、债券、外汇、基金等产品线,打造线上综合财富管理平台。
2、主动增强组织创新
一是主动应变,以竞合思维寻求与电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电信运营商等的跨界合作,加快在移动金融、社交网络、网络融资平台等领域的战略布局,成为新的金融生态系统中协作共赢的一份子。二是要打破自下而上的银行层级管理架构,构建开放的、扁平化的创新平台,使基层员工的创新和创意能够直接到达总部或分行的研发中心,并可以通过适当的筛选和孵化机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投向市场。三是发掘和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在员工招聘和培养上要加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科技知识培训以及科技专业人才的金融业务培训。
3、充分重视风险创新
一是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全面看待当前网络技术进步带来的金融风险问题及诱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二是选择先进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金融网络的技术性能,构筑完整的风险防范机制,同时强化金融网络系统的风险评估,安全策略实施,运行控制、事后监督等功能,构筑全方位、立体式的风险防控体系。三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特征、嗜好、行为方式、状态等进行量化分析,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升风险预警和防范水平。
4、努力寻求运营创新
一是要搭建网络渠道与物理网点协同发展的多渠道营销体系,一方面重新定位物理网点服务功能,并精细区分物理网点服务功能于三种类型,即基础金融服务、客户体验中心、高端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在提升网络渠道交易占比的同时,推动网络渠道从交易渠道向营销渠道转型,整合门户网站、网上银行、移动终端等网络渠道,发挥电子渠道和物理网点协同营销效应。二是打造柔性运营服务体系,通过进一步挖掘云计算的潜力,实现前、中、后台有效分离,使得前台专注于客户关系管理,集中进行数据挖掘和客户行为分析,后台运营集中处理,兼顾前台灵活性和后台稳定性。三是加快银行运营管理系统的开发,进一步完善运营管理IT架构的整合。
【参考文献】
[1] 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中信出版社,北京,2012.
[2] Paul Markillie:A third revolution,eco-nomist[DB/OL].http://economist.con/node/2155292,2012.
[3] 李跃华:新经济革命中政府职能的再定位――基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13(2).
[4] 钟向群:互联网世界下的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3(3).
[5] 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课题组: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0(2).
[6] 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
[7] 沈雪石、吴集、徐小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和思考[J].国防科技,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