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1
【论文摘要】民俗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物态化和观念化的民俗规范着儿童的行为习惯。民俗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其强大而自然的教育功能上,即民俗具有知识教化功能、道德教化功能与审美娱乐功能。
民俗是民族(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科在研究民俗时的侧重点与视野有所不同。
在民族学看来,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具体地说,民俗是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表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的活动之中,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
社会学者把民俗看作是民族生活方式。民族生活方式是以民族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它涵盖了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饮食生活、礼仪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2〕
文化学者认为,民俗是一种文化,即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传播、汲取和改造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或表达方式,能够体现某种文化的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如饮食、节日、服饰、建筑、艺术、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3〕
物态化和观念化的民俗是一定个体民族文化的中坚,它参与和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制约着各民族人民的行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
民俗的功能与民俗产生、传承的历史息息相关。民族习俗有着强烈的实用性、功利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也有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的特征。〔4〕就其功能而言,民俗既有规范集体成员行为与凝聚民族力量的功能,〔5〕也有可能阻碍整个民族的进步。〔6〕本文尝试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谈谈民俗的功能。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涵盖了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也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也就是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民俗文化对儿童的影响看成是民俗文化与儿童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成员的教化与儿童自身的内化正是这一相互作用过程的两个基本出发点。“社会正是通过外部化而成为人类的产品,社会正是通过客观化而成为独特的存在,人正是通过内部化而成为社会的产品。”〔7〕社会人就是“社会的产品”,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正是促使儿童成为“社会的产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8〕民族习俗的知识教化功能具有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以及随意性、自然性的特征,儿童往往在不经意之中就受到教化,在潜意识之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例如,藏族的节日娱乐活动多数以具有典型藏族风格的歌舞及民间游戏为主,这些娱乐活动大部分需要多人共同参与并协作才能完成,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为儿童提供了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机会。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直接参与活动,亲自体验和感受;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通过观看、游玩的形式获得间接的体验。藏族在礼仪上的习俗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学习交往技能,如藏族注重对客人的迎送礼仪,这些礼仪习俗能够让儿童学会热情、礼貌、友爱等交往技能。藏族还特别注意从小教育子女尊老爱幼,到别人家作客要先向老人行礼,家里来客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让座等。这些民族习俗有利于藏族儿童学习社会规范,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正确扮演社会角色。
民族习俗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民俗对儿童的教化功能同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从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的火把节和密枝节来看民俗教化功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火把节对彝族儿童的影响很大。奢侈的宰牛会餐可能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节俭意识,但对儿童之间的接触沟通十分有益;彝族男女点火把逛街、洗澡戏水、跳三弦舞,这有利于培养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对儿童的朦胧情爱观可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密枝节只许成年男性参加,禁止妇女去往密枝林方向,充满了神秘色彩,不利于建立男女平等意识,对儿童科学观的形成也有消极影响;男人们在村中边走边大声喊话,一问一答,批评村中不守村规的人和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正义感,但此节日延续时间长,不许下地劳动,可能会对儿童的劳动观产生消极影响。〔9〕
二、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与规范。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具有约束作用,它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这些行为模式、规则或规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有强大的制约性和约束力,并迫使人们按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行事。民俗学者把民俗的这一功能称之为“规范性”,并认为规范性是民俗文化最核心、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功能。
民族风俗习惯是人类最早的社会行为规范,它最初源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习惯风俗,如衣食、居住、婚丧、礼仪、禁忌等,这些习惯约定俗成,最终成为规范。民族规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沟通、调整、制约和控制人们行为的作用。一般而言,民俗规范少有明文规定,但民族成员都能对此了然于胸,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法律作用不到的地方,民俗规范有强大的规范作用。〔10〕民俗规范往往建立在民族成员自觉自愿遵守的基础之上,尽管人们的言谈举止都受到了这类风俗习惯的约束,但人们并没有受束缚的感觉,而是习惯成自然。当然,旧时的某些民俗文化,如家法、族规、宗法、乡规民约,在传统社会中也起着强硬的约束与制裁作用,比如彝族的“习惯法”、苗族的“理词”、侗族的“款词”、瑶族的“石碑话”等,往往还具有法律的威严与制裁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与儿童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的特殊教育方式,体现了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是通过民俗的规范性来达成的,没有民俗的规范性,也就谈不上民俗的道德教化。由于各民族的民俗各异,民俗对儿童的规范性也就不同,其道德教化也会有不同表现。
藏族是讲礼貌、讲礼仪的民族。在藏族家庭中,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对于父母的话要百依百顺,即使父母有错,也不得违抗、解释,更不得反驳父母。父母和老人回到家时,子女要起身向父母、老人问好,主动帮他们卸下身上携带的东西,帮助脱下鞋、帽,热情上茶斟酒,而且这些举动要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在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将自己的行为习惯、自己掌握的社会规范、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意识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儿童,儿童由此逐渐习得了各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我们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对于藏族在家庭教育及生活禁忌方面的许多习俗,大部分藏族儿童在平时都能严格遵守,这就为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奠定了基础。藏族的家庭教育往往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但在儿童的生活中反复循环进行,不间断地影响着儿童,久而久之,儿童自然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并逐步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热情友好和尊老爱幼是苗族最基本的利益规范。苗族谚语说:“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老爱小,小爱老,敬老得寿,爱小得福,处处讲礼貌,才成好世道。”这一谚语深刻反映了苗族是一个很讲礼节、很注重道德风尚的民族。和睦共处与平等相待是苗族处世待人的准则。苗族人民把帮助别人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一种权利,把个人融入集体。比如建造房子,苗族人民往往你建我帮,我建你帮,甚至出现一家建房全村出动的现象。追求自由和勤劳勇敢是苗族最为突出的品质特征。苗族有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苗族人每到一处,重新开荒种地,自种棉麻,纺纱织布,熔蜡画花,缝绣衣裙,饲养家禽,牧放牲畜,种稻养鱼,等等。这些习俗对苗族儿童来说是必须遵守的,也是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时间长了,这种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儿童的道德行为,并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形成儿童内在的道德意识,从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支配他们的行为。
由此可见,风俗习惯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促进了儿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审美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的审美娱乐功能对生养其间的儿童产生潜在的影响,深深影响着儿童对色彩的喜好,对自然的讴歌,对性情的熏陶和对人格的塑造。
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延续的风俗习惯,从儿童出生开始就伴随着他们并影响和陶冶着他们的情操。比如藏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最明显的服饰和居住特色就是色彩鲜艳、装饰奇特,对儿童来说,这些是能够直接感知的,是周围生活中美的象征。这种美的刺激长期伴随着儿童的生活,并不需要成人刻意提醒和教育,儿童自然地感受着色彩、服饰、建筑中的艺术美,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藏族儿童都很喜欢本民族的服饰、住房、饮食。另外,藏族在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等方面的风俗习惯,特别是藏族的歌舞,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藏族素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之说,这其实也是对藏族儿童艺术能力的概括。藏族儿童从小受藏族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的熏陶,逐步锻炼了歌舞技能。藏族风俗习惯对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藏族儿童长期受藏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熏陶,因而在气质和性格上明显地带有藏族特色,如粗犷豪放的性格、“雄鹰”一般的气质,都是对藏族人性格的概括,这与藏族在服饰、娱乐、待人接物以及教育方面的习惯是密切相关的。
苗族歌舞更是一种精神的写照,那悠扬的音乐仿佛天籁之音,空旷而悠远,清新而幽雅,粗犷、奔放的动作给人以力量之美。民族艺术能为儿童提供一种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和空间,不仅能陶冶儿童的情操,还能洗涤净化儿童的灵魂。
民族风俗习惯对儿童的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发生的,它对儿童的社会认知、道德发展与行为方式的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儿童获得各种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及发展审美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社会成员的教化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那么儿童个体内化则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内化民族风俗习惯,将其规范并转化为一种行为模式,这一过程体现了儿童社会化的主动性。
民俗是一个民族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能吸引人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演绎着多彩多姿的民间生活情景剧。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出现,民俗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巨大的冲击。民俗的产生与消失是一种正常现象,某些民俗的消亡也是不可阻挡的。对于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爱之者视其为精神家园,恨之者视其为洪水猛兽。不管爱也好,恨也好,它总是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制约着我们,而且它的影响、熏陶与制约作用还要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民俗的生命力。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可能是不变的;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可能都是好的,总是良莠不齐的。好的风俗,我们要保存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倡“良风美俗”,以达到“普科学,美风俗;广教化,正人心”的目的;坏的风俗,我们要改变它,摒弃“陈规陋习”,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6〕〔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7.
〔2〕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1.
〔3〕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4〕王红曼.民族风俗习惯三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0,(4).
〔5〕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
〔7〕R·沃斯诺尔,等.文化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4.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2
1.民俗的教化功能;教育和潜移默化;
2.民俗的规范功能;
3.民俗的娱乐功能;起到快乐、愉悦的调剂作用
4.民俗的审美功能,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悦神悦意的作用;
5.民俗的维系功能。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与民俗文化是相近的。
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这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好的传承,同时也教育了学生。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和舞蹈,而在盘县淤泥乡主要是山歌和达体舞两大类。走进淤泥乡到处可闻彝族人民劳作时即兴哼唱出来的山歌;傍晚时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彝家人民手拉手围在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达体舞。在我们淤泥乡,小到三五岁老倒六七十岁人人都会唱歌和跳舞。特别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更是热闹非凡,到处杀猪宰牛庆祝节日的到来,夜晚时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更是让人留连忘返。
基于此,基于响应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我和我们学校的几个老师共同做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课题研究。在我们几个的努力下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得到了顺利进行。于是,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等校园文化到处都显示出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学生和老师在民族民俗文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个个或多或少都学会了唱歌、学会了跳舞,学生和老师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美而充实的微笑。
由于文化进校园,许多学生爱上了唱歌,喜欢上了跳舞。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又从民间聘请了山歌手来校教学生唱山歌、敬酒歌等民间歌曲。学生不但学会了唱山歌,有的学生还学会了编写山歌。如:九年级(3)班的王刁同学编写的:
读书之人不用心,
不知书里有黄金;
若是知道黄金贵,
点起明灯下苦心。
根据学生的需要我们又组织了老师(大部分老师都会跳彝族达体舞)在课余时间(一般下午六点钟)教学生跳舞。在我们老师和领导的努力下,一大批喜好唱歌、跳舞的学生脱颖而出,在近几年的《多彩贵州》选拔赛中有荣获县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的柳媛、柳萍双胞胎组合,县级组织的活动中,只要有我们乡或我们学校选送的队伍都可以抱着奖牌回来。这些成绩与我们研究的课题《民族民俗文化进校园》是分不开的;这也不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所需要的结果吗?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3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
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
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2]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4
关键词:傩文化;道真;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26-02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云贵高原北部,是我国仅有的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之一,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历史、经济、民族等诸因素,催生了道真仡佬族苗族聚居地区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傩文化尤为有名,有“傩戏王国”和“东方文化亮色”之誉。傩是一种信仰、祭奠仪式、巫术、组织、制度、民俗活动、准宗教活动[1]。道真傩文化在内容上分为冲傩和还愿两部分,冲傩是人们驱邪除魔、降妖捉鬼、祈求平安所进行的一种傩坛请神活动;还愿则是人们为了使在冲傩的时候许下的愿望能够得以实现,就要履行之前所许下的诺言,便产生还愿。这一民间文化现象在元、明时期就已经传入到道真境内,其分布的范围广,影响深远。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傩文化中崇拜、信仰的功能越来越弱化,也在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如果我们剥开弥漫着宗教色彩的傩文化的外衣,不难发现,傩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具有道德教化、审美、休闲娱乐、增加旅游经济收入等功能。因此,挖掘、整理傩文化中积极的、合理的、科学的元素和成分,对于我们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生态伦理价值
在远古时代,生产力比较落后,人们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于是他们就把与自己相关的动植物给予人格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灵气的,如果人们尊奉这些有灵性的东西,与之和谐地相处,就能够得到其庇佑,远离不幸、病痛、灾害以及不顺等。因此,仡佬族人便将这些与农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自然物编入到傩歌之中传唱,并奉为傩神,如树神、竹神、葫芦神、日月神、土地神等。
道真由于地处高山地区,仡佬族人的住房一直是与山石树木相伴,“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山旮旯。”因此,仡佬族把树看着是神,在其很多村寨几乎都有大神树,通常是银杉树,所以道真又称“银杉之乡”。每年三月三的“祭树节”、八月十五的“喟树”和“拜树节”等节日,他们都要穿上新装,置上酒肉、水果、香烛、纸钱等供品祭拜古树以祈求风调雨顺、平安、祥和等。同时在其村规民约中还规定不得偷伐树木,如在《栽树修桥惩恶人》记载有阴阳先生命令栽九百九十棵柏香树,搭一座“凉桥”,惩宋恶霸的故事。仡佬族人拜祭古树的习俗反映了仡佬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体现了仡佬族人尊重生命、珍惜自然、关爱环境以及规范人们行为的人文价值。
二、文化道德教育功能
“冲傩还愿”是道真傩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其整个傩堂愿戏,酬神还愿的傩事活动中都充满了教育人们报恩、做人、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积善成德等思想。如“发心叩许良愿,今不负恩,特伸表酬……”“上答神恩,下祈祥贶”[2]这也就体现了有恩必报,报恩求祥的道德教化意识,同时,在其傩坛解结牒中还有很多具体的道德教化内容,如“信人或犯怨天恨地、违君悖亲、呵风骂雨、三光、践踏五谷、秽污水府、烧毁山林、触犯禁忌、兄弟参商、夫妻反目、不敬三宝、破斋犯戒、毒杀鱼虾、毁坏桥木、拦截要路、恚怒师长、欺神灭像、捏讼挑唆、破人婚姻、杀害生灵、侮老欺幼、凌孤逼寡、损人利己、阴恶阳善、谋人财产、杀食牛犬、秽污字纸、见善不为、知过不改、讪谤圣贤、侵凌道德、谩骂愚人、越井越灶、嗜酒悖乱、跳食跳人、悭贪嫉妒之罪”[2]它规定了仡佬族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相互关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教化并约束了人们的民事行为。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借助傩事来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而是挖掘民俗文化中优良的道德修养、教化的内容,通过傩戏表演、民间艺人多种多样“寓教于乐”的表演形式来引导、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积极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形成和谐有序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审美认知的价值
傩文化是宗教和艺术长期相互交融的产物,在道真,人们驱邪纳福、祷告天地神灵、许愿求子都要举行“冲傩”仪式,如果愿望得以实现,,那就要履行当初许下的诺言,举行“还愿”仪式。虽整个“冲傩还愿”的过程都是傩祭酬神的活动,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则是一种“在祭祀心态笼罩下的审美观赏活动。”[3]
傩戏是傩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傩戏表演中,巫师戴上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的傩面具,这些面具有的有的威武凶猛,有的沉着冷静有的狂傲奸诈,有的英俊潇洒、有的滑稽可笑、有的和蔼可亲、有的政治忠诚、有的温柔娇媚;头戴法冠,身穿法衣,肩披牌带,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时而边歌边舞,时而吹牛角,并不断用金属法器的敲击来烘托气氛。同时在傩祭过程穿插各种表演,表演不拘形式,或说或唱、有歌有舞、文武相戏;内容短小精悍,诙谐生动,再加上艺人们的即兴发挥,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时引来观众阵阵笑声。傩戏的表演一般要持续三、四天,有时甚至七、八天,或通宵达旦,很难设想一个生命力虚弱的人能够完成如此繁重的“神圣”表演。所以,法师们那痴如醉的神态和充满激情的呼喊,以及民众的全情投入、积极呼应,都使人感到了一种生命力的扩张。而此种扩张所表征的绝非是法师个人的生命体验,而是一种群体的生命意识,因而具有巨大的审美感染力[4]。
四、休闲娱乐功能
据《周礼・夏官・方相氏》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5]也就是说方相氏头戴黄金四目假面具,上身穿黑色衣服,下身穿红色裤子,身披熊皮,一手执戈,一手拿盾,率领众巫师,口念咒语,把疫鬼赶出宫门外。由此可以看出,在远古时代,傩是人们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尤其是现代医疗技术的高明与精湛,傩事中包医百病、驱邪逐鬼、祈福纳吉等功能逐渐丧失,其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功能则逐渐凸显。
道真傩戏种类繁多,其大小形式,有冲傩、打保福、阳戏、梓潼戏、和梅山、打粉火、打财神、开天门、抛牌、谢土、跳坛、上钱、煞铧等130余种。为了充实傩事活动的内容,也缓解傩祭中肃穆阴冷的宗教气氛,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在很多情况下,法师都会在傩事过程中增加一些“外戏”(又称“插戏”或“杂戏”),“外戏”剧目繁多,既有风趣的人间俗事,又有离奇的传说,并用扯谎歌、孝歌、山歌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娱神和娱人相结合,祭祀和艺术相交融的目的。如:黔北傩戏中常演的剧目《毛鸡打铁》,剧中有一和尚,出场念:“的锣鼓,请动的神哟喂,请动天神与地神,请动天神哪个玉帝神,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有个和尚不正派,招手招手就拢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回做事出了拐,这回要着棒棒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和尚原来不吃荤,三铺旋网二铺罾,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鱼鳅虾子都打尽,只有黄鳝钻得深……和尚原来河上混,和尚原来无老婆。我原来永兴(贵州湄潭县的一个乡场)说(娶)一个,转来难过角口河(湄潭县的一个河流汇合处)……”[1]这唱词在艺人那里用不同的音调念出来,滑稽可笑,调侃了和尚,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傩戏在娱神的同时也悦了人,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在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县一些边远的地区,由于交通比较闭塞,文化经济落后,精神产品匮乏,每当有傩戏表演的时候,人们都会奔走相告,从四面八方赶到傩戏表演场地观看表演,也求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慰籍。
五、旅游经济价值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傩文化因其原生性、民族性、神秘性以及可供观赏性逐渐引起国内外旅游者的关注。道真傩文化资源丰富,分布的范围广,素有“傩戏王国”之称,2008年道真傩戏傩文化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最北部,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空气清新,境内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把民俗文化旅游和生态游相结合起来理应成为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充分利用道真傩文化资源,在旅游地建立傩文化博物馆;举办傩文化旅游节;制作风格迥异、雕琢精美的以傩面具、傩服饰、傩画像为主的旅游产品,还可以做出一些模具让旅游者选择自己喜欢的面具,亲自参与到制作之中来;同时根据不同旅游层次游客的要求,设定特色不同的旅游路线,如:对一些喜欢探究原汁原味的游客可以让其深入到原始的村落中,观赏原生态的傩祭活动、傩歌傩舞表演以及惊险、刺激的傩特技表演;对一些也朝拜为主的游客,可以安排其参观傩庙,参加一些庄严、肃穆的傩祭祀活动等。总之,让游客在游览道真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道真傩文化氛围下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魅力,并增强道真傩文化与社会各个行业的交融,开发更多更好的旅游文化产品,从而增加道真苗族仡佬族自治县的旅游经济收入,促进道真苗族仡佬族县文化、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庹修明.中国傩文化浅析[J].民族艺术,1997(1).
[2]冉文玉.冲傩――来自巴渔傩坛的报告[R].贵州道真县,2000,13-17、23.
[3]余秋雨.中国现存原是演剧形态美学特征初探[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4]龚德全.傩戏美学特质探微――以贵州傩戏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5
关键词: 彩绘泥塑 民俗类型 地域文化
凤翔彩绘泥塑是宝鸡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品。它的生产地在凤翔纸坊乡六营村。彩绘泥塑的生产发展与当地民俗、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表达出强烈的民俗审美心理和地方特色。最初凤翔泥塑多为小型的泥玩具,渐渐发展出很多品种,有供小孩玩耍的小动物,还有陈设装饰的神仙、钟馗、八仙、福禄寿三星,以及戏曲神话故事,还有祈福、驱邪的坐虎,挂脸等。民间艺术为民众的生活与审美需要而生产,制作带有随意性与自发性,有美好的祝愿与祈福目的,往往与民俗节日相结合。凤翔彩绘泥塑各种类型中就蕴含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一、凤翔彩绘泥塑的民俗品类
1.镇宅、护生的凤翔彩绘泥塑虎
凤翔彩绘泥塑中泥塑虎最具典型,有虎头挂片与坐虎两大类型。虎头挂片属于半浮雕,虎头上眉、眼、鼻凸出。造型特点与西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相类似,虎头上彩绘有繁复的图案,亦如兽面上布满了纹饰。然而虎头挂片不同于青铜兽面所表达出的狞厉之美,红绿对比的民间色彩与吉祥纹饰给人的是一种亲和力。更有趣的是彩绘泥塑虎额头的部位并没有画出一个“王”字,而放置着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双眉则是一对意象表现的阴阳鱼,鼻梁部位画出一个倒置的药葫芦,下颌画上多子的石榴,空白处被艺人们“撇”出意象的蝴蝶、蝙蝠,两颊、双耳还用弹簧缀有蝴蝶、飞鸟等小饰物,只是双目圆睁、虎口大张显出虎的威严。泥塑的彩绘是吉祥图案的汇集,艺人毫不吝啬地将丰富多样的吉祥符号都放在虎脸上,表达出百姓心中最普遍的生命祈求。虎头挂片的功能特殊,形态不像孩童的泥玩具,泥制易碎并不适宜戴在头上当面具,它悬挂在家中显著的位置用以镇宅、护佑平安。
坐虎浑朴的造型风格接近汉唐的石雕,是前腿站后腿卧的形象,头扭向身侧,双耳树立,虎目圆睁,彩绘遍及全身。凤翔彩绘泥塑素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匠人在施彩时并不以虎“黄质黑章”的形象特征为范本,而用墨线于虎头、虎身描画传统吉祥的花草、动物图案,再填以红绿等浓烈对比的色彩,绚烂夺目显现出浓郁的民俗特点。坐虎的功用就如同孩童生命的保护神,在孩子满月时亲戚们郑重地送来。大的放置于炕头虎虎生威,包含了护佑孩子平安成长的祈愿,似于陕北的炕头狮。小的空壳内放有石子、泥丸可摇出声响,是乡间孩童常见的泥耍活。
2.求子——泥偶类彩绘泥塑
从我们生物远祖到人类,都是抱着一个生存繁衍的本能理想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世世代代为着一个目标——生命繁衍而奋斗。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也是民间美术的基本文化内涵。生存与繁衍,表达的是人类最基本的愿望;繁衍就是子孙长续、万世不殆。生命繁衍始终是民间艺术最为重要的主题。彩绘泥塑中也依然保留着表达这样主题的一类小泥偶。
凤翔县城西北有一座灵山,香火兴盛,当地人认为在这里祈愿很灵验。其中有一座送子娘娘庙,婚后还没有子嗣的夫妻都要到这里来许愿求子,焚香祷告之后就将神像前摆放的泥娃娃悄悄地揣回家中,庙里的僧人也不拦阻。据说将泥人拿回家不久女人就会有孕,很灵验。这灵山求来的泥偶就是出自于六营村艺人之手。周围县区的庙会上也都有六营村的艺人挑担去售卖他们生产的泥偶。当地的百姓也在拜神以后买一个泥玩回家,或为求子或以小虎护生。据调查与凤翔邻近的岐山县周公庙庙会,过去就有这样的民俗。
这一类的小泥偶尺寸都不很大,大约七八公分高,都是站立的造型,五官服饰描绘相对粗略,色彩仍是以红绿为主调。除求子外,婚丧有时也使用这类泥偶,这一类型的泥偶更突出了功用的目的性。
3.教化、娱乐类彩绘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在行业内一般称之为“耍货”,就是泥玩具。在彩绘泥塑中有一部分小件产品小巧圆浑、造型可爱,很吸引儿童。过去常常是艺人们挑着担子走村穿巷或赶庙会售卖,价格也很便宜。最受孩子欢迎的是虎、狮、牛、马、鸡、羊、等小动物泥塑。泥塑体型都不大,艺人更自由地发挥了想象力,不过多模拟真实物象,造型浑圆,夸张头部的造型与比例,表现出小动物的憨拙,施彩按照民间传统的用色规律。因为体积小细节更加概括,突出了神韵,生动自然。这类作品中的泥塑马、泥塑羊、泥塑牛属于凤翔彩绘泥塑的代表性作品。其中马与羊都登上了生肖邮票被更多的人所喜爱。
教化、娱乐类彩绘泥塑也包括戏曲、神话故事题材:杨家将、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根据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塑成单个人物摆放在一起。因为具有故事性,家长结合泥塑人物声情并茂地讲出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文学、戏文的故事,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种方式一代代延续,形成了民间文化发展独特的民俗现象。
二、凤翔彩绘泥塑民俗品类的历史文化内涵
1.镇宅、护生的凤翔彩绘泥塑虎
以虎为题材的民间艺术品在宝鸡很普及。民间有崇虎民俗文化信仰,与这片土地古老而久远的历史有着渊源关系。房间显著位置悬挂的虎头挂片显然是一件顶礼膜拜的圣物。它的文化渊源与史前时期的图腾崇拜相联系。大约七千年前,渭水的中上游流域活动着伏羲部落。以狩猎为主的史前部落,在原始森林中世世代代与猛兽格斗,自然崇奉山中之王——虎,并尊为图腾物。“伏羲生成纪,涉治陈仓”(《遁甲开山图》),陈仓就是宝鸡的古称。伏羲崇虎的图腾文化在宝鸡地区的民间艺术中保留了下来。
虎题材在民间、民俗中有着重要价值与作用。从岁时节令到人生礼仪不能没有虎的参与。将虎头挂片挂在家中,既是对图腾物的尊崇礼拜,又祈求借助它的神威除魔驱鬼,保佑家宅平安、五谷满仓、人丁兴旺。孩子满月送坐虎放于炕头,借助神力护佑孩子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人之吉凶祸福,发迹变泰,也往往附会到与虎的关系上。贵人贵相多与虎相、虎威、虎运有关。直到今日人们见到孩子长得圆润健康,富有生气,还习惯誉之为“虎头虎脑”。比喻人英武、风度矫健则说“龙骧虎步”、“虎背熊腰”。这些都有深厚的民俗心理渊源,也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依据。它来自虎的非凡形态和气质。
崇虎观念与人最基本的生存生命需求紧密的联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是身体健康,穿衣吃饭是生存的必要保证,丰衣足食是人们的理想愿望,这些形成百姓心中以“福”为理想的民俗意识。在史前时期人的基本生存保障不能自己完全掌握的时候,自然祈求有法力的神祇来保护。虎图腾崇拜充分表达了这种意识,这种观念从远古延续至今。
2.求子——泥偶类彩绘泥塑
女娲作为始祖神的传说在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中积淀流传。女娲用泥土捏制出人形并施法给予泥胎生命,攒土造人的传说暗示出人类与泥土的密切关系。凤翔的灵山求子活动,已然将神话转化为了一种百姓的民俗活动,女娲也演化成民间的送子娘娘、姜嫄女神。彩绘泥塑艺人捏制出人物的形象、动物的形象,不就是女娲攒土造人故事的再现吗。拜神求子的习俗依然保存在凤翔当地民众的生活之中。
女娲攒土造人的故事,残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信息,也反映出人与黄土地的密切关系。土地提供给人大量的可供生存的食物来源,使人类生存得到可靠保障,并逐渐定居发展繁衍。这种以泥为人偶的形式在进入封建时代之后在殉葬制度中大量显现。这些用泥土捏制的泥偶经过火的加工烧制成陶,在古代墓葬习俗中很普遍。陶俑自然是泥偶的继续发展。从民间泥偶的民俗功用看,包含着女娲攒土造人传说的直接表达。
3.教化、娱乐类彩绘泥塑
游戏、玩耍是人的天性,从史前的人类遗址考古也发现了先民们用泥土捏制的猪、狗等动物的形象。我们虽不能完全了解先民创造它们的用意,但我们能够看到凤翔泥玩与这些远古形象的相似性。凤翔泥塑表现的历史传说故事有很多取自当地的民间传说与历史。宝鸡地域是周王朝的发祥地及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封神、三国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彩绘泥塑中自然少不了这一题材。泥玩具是乡村孩童玩耍、寓教于乐的道具,是娱乐性审美功能与教化作用的结合。泥玩不仅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它所表现的人文知识、人生理想也使儿童接受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许多取自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文学、戏文故事的玩具造型,主题更是浸透了启蒙教化人们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准则的因素。泥玩具陶冶性情、强身健体,其丰富的内涵不失为一部生动的蒙学教科书。
三、民俗类泥塑的现状及发展
民间艺术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它可以感知民俗的文化渊源。民间美术在很长的历史发展中基本保持了稳定的状态,这与相对稳定的乡村自然经济与文化环境有重要的关联。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乡村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地变化,民间文化与民俗也在这种变化中渐渐消亡或转变;凤翔彩绘泥塑的功用也发生了转变,民俗特征逐渐淡化。凤翔彩绘泥塑原本是一种民俗商品,与民俗生活相联系。改革开放以后,泥塑的销售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国内而且远销海外,很大一部分彩绘泥塑也成为带有地方民间特色的旅游商品。2000年后随着凤翔泥塑上了全国邮票,这样的发展趋势越加扩大。民俗功能和需求已经不是促使泥塑生产的主要动因,但原本带有美好祝愿与寓意的图案形式仍然保留了下来,装饰美化的趋势越加重要,色彩也渐渐调和,主要生产生肖类泥塑与坐虎、挂虎等象征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以及一村一品、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文化保护建设措施的实施,凤翔彩绘泥塑越发受到关注保护,凤翔彩绘泥塑的发展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王宁宇,党荣华.陕西民间美术研究(第一卷)[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8.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范文6
关键词:岭南民俗音乐;中国传统文化;原生资源;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48-02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拥有本民族文化,进而形成了该民族世代生存区域的民俗文化。中国的岭南地区为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受到背靠五岭、南面南海的地域环境影响,使得岭南地区成为多种形式文化的汇集点,促使岭南地区的文化底蕴深厚,其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并延续至今。岭南地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岭南民俗音乐获得了世界艺术领域的高度赞誉。岭南民俗音乐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已经使其成为独立的音乐文化体系,除了艺术价值之外,社会价值以人文的角度凸显出来,并成为目前岭南民族音乐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一、岭南民俗音乐具有多功能性
岭南民俗音乐是南方与北方的民间音乐相融合的音乐艺术形式,从地域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个乐种,即广东音乐、客家音乐和潮州音乐。不同地区的岭南民俗音乐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发展至今,已经实现了民间音乐专业化转向。关于岭南民俗音乐的传播方式,以人际传播为主。随着社会文化的交融,岭南民俗音乐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使这种音乐艺术在民众中快速传播,并呈现出多元化的传播形式。
(一)岭南民俗音乐的艺术性
岭南民俗音乐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接纳了多种艺术形式,借鉴了其他民族的艺术作品,是多元音乐艺术充分融合的结果,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岭南民俗音乐在民间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多元性和自觉性[1]。在多元艺术的影响下,岭南民俗音乐的音乐审美价值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自觉地吸收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这也是推动岭南民俗音乐快速发展的关键。
(二)岭南民俗音乐的娱乐性
岭南地区少数民族居多,这里每到民间艺术节日的时候,就会有岭南民俗音乐伴奏下舞龙、舞狮子等表演,使舞龙、舞狮子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下,成为沟通表演者和观赏者之间的桥梁,通过音乐引起双方的心理共鸣,使当地群众的文化艺术活动成为一种情感体验。
(三)岭南民俗音乐的抒情性
岭南民俗音乐的艺术风格自由而浪漫,音乐表达如行云流水一般,激发人的想象力,主观性地为音乐添加了心理内容,由此而产生超然的境界。岭南民俗音乐是一种自然流露,就宛如清澈的小溪在流淌一样,清雅而秀美,耐人寻味,给人以舒适而惬意的感觉,可以让欣赏者身心放松,使得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2]。
(四)岭南民俗音乐的普及性
岭南民俗音乐伴随岭南民俗舞蹈而生,受到岭南地区民众的欢迎。特别是岭南地区的农民,每到农闲时节,就会跳起岭南民俗舞蹈,欣赏着岭南民俗音乐,农民参与其中,自娱自乐,逐渐形成了岭南地区民众中广为传播的音乐艺术形式。岭南民俗音乐之所以在民众中传播速度快是由于这种音乐形式与民众的生活内容更容易融合,让人们以积极的态度、愉快的心情投入到生活中。随着这种高雅艺术形式的融入,民众的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岭南民俗音乐成为了当地民众业余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岭南民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一)岭南民俗音乐可以塑造浓重的文化氛围
音乐的作用在于音乐创作者以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而使得想象力被激发起来。在音乐的旋律下而产生心理反应,构成一种音乐环境下的情感体验,以使民众感到愉悦,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化。岭南民俗音乐可以广播播放的形式而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让岭南民俗音乐成为民众生活内容中的一部分[3]。在岭南地区的民俗活动中,各种民俗舞蹈,包括舞龙、舞狮子、舞麒麟等,以岭南民俗音乐为背景,可以使得民俗舞蹈更有韵律,而且对当地民众更具有吸引力。岭南民俗音乐不仅可以发挥辅的作用,还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民众享受着这种高雅音乐,使得心灵得到净化,同时还陶冶了艺术情操,使这种音乐在融入到民众文化生活中的同时,使得当地新的文化氛围构建出来。
(二)岭南民俗音乐可使社会风气得以改善
市场经济环境下,岭南地区的人们也逐渐建立起经济意识,对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就会引导当地的人们更为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文化生活,就会使得当地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在利益的驱动下而逐渐走上消亡。乡土文化是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其价值不仅在于社会性,而是当地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岭南地区的文化建设中,岭南民俗音乐的普及,不仅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还起到了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让岭南地区的人们在接受这种艺术形式的同时,也在吸收正能量。从岭南民俗音乐的传播形式来看,多是作为伴奏乐而渲染民俗舞蹈的气氛,使得岭南地区的民族舞蹈与民俗音乐相伴而行,如果说岭南民俗舞蹈对民众产生了极大的视觉吸引力,而岭南民俗音乐则会对民众产生思想引导作用,对民众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
(三)岭南民俗音乐具有传承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岭南民俗音乐源自于民间,因此具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将人们的生活内容虚化为音乐符号,使人们听着音乐,就可以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设计出音乐元素所塑造的“场景”。岭南民俗音乐会给人以轻松感,且与当地民众的心境相符合。运用音乐语言表达思想内涵,同时发挥着教育引导的作用,让人们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生活中。岭南民俗音乐本身就是创作者的生活体验,以音乐的形式将这种体验传递给欣赏者,让欣赏者从主观的角度出发理解音乐创作者的主题思想表达,同时赋予了音乐作品以新的思想内涵,由此而拉近了音乐创作者和音乐欣赏者之间的情感距离。音乐是富于文化内涵的艺术表达形式,由于该种文化表达充满了乡土气息,因此容易形成情感共鸣,避免音乐创作者所要表达的音乐主题与音乐欣赏者对音乐主题的理解形成较大的偏差,从而使得岭南民俗音乐具有很高的理解力,也更容易沿着社会历史的脉络而发展。正是基于此,在岭南民俗音乐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传承文化形式。岭南地区的民众对岭南民俗音乐的接受是具有自觉性的,从而建立了民众之间的情感沟通。岭南民俗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社会普及性的文化活动形式,被当地民众所喜闻乐见,也提高了民众的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岭南民俗音乐随着传播形式的多样化而不断发展。岭南民俗音乐作为岭南地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所发挥的社会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对促进岭南地区社会环境的和谐,推进民众文化生活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岭南民俗音乐的社会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郑敏.岭南地区民间音乐传播特征刍议[J].神州民俗,2012,(1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