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范文1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共享组织结构
教育部曾在1999年提出“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探索和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教师管理模式和教师资源配置与开发的有效机制”的思想。随着高校建设的改革和发展,人力资源共享越来越成为政府与高校、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有效方式,对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的建设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是为加快安徽省企业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领导者的整体素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于1998年由省政府举办,采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模式,政府经济部门和省内著名高校联合组建的一所致力于造就高素质职业化工商管理人才队伍的高校。其主要培养目标定位于进行工商管理硕士(MBA)同等学力教育。学院弘扬“合作、创新、严谨、求实”精神,走继续教育、能力教育之路,坚持国际视角、本土战略,努力建设具有影响力,独具一格的开放式学院。
一、安徽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共享目标的确定
人力资源共享目标的确定是组织建设的初衷和落脚点,只有明确了共享目标,共享组织中的各个成员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点、利用组织内部互补的优势来达到组织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安徽工商管理学院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管,发挥政府举办的优势,同时联合省内外知名高校合作教学,并与省内著名大企业共建教学社会实践基地。对于举办该高校的安徽省政府来说,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安徽省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加速安徽省经济技术以及科教的发展;对于安徽工商管理学院来说,弘扬了“合作、创新、严谨、求实”的精神,并且不断的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和MBA办学的专业度;对于联合办学的高校来说,通过校校联合办学在共享了优秀的师资力量的同时增加了自身的知名度;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可以得到理论的指导并优化自身企业的管理,使企业更具有生命力。由此可见安徽省工商管理学院、联合高校与企业之间在人力资源共享的初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通过进行工商管理硕士(MBA)同等学力教育建立安徽省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来提高组织间各成员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安徽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共享伙伴的选择
共享伙伴选择和共享组织结构与平台的设计开发是构建组织人力资源共享组织的核心活动。优秀的共享伙伴在组成共享组织时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而且能为整个组织带来巨大的创造力和声誉,为整个组织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安徽工商管理学院是在政府推动下举办的一所集政府经济部门和省内著名高校优秀教师来造就高素质职业化工商管理人才队伍的高校了,因此在建校的初始就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在联合院校的选择上安徽工商管理学院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的高校,在其中的每一个高校都具有优秀的教师和丰富的联合办学的经验,这无疑为安徽工商管理学院的发展储备了优秀的师资力量。在“校企联合”共建教学社会实践基地的企业选择中,安徽工商管理学院与省内著名大企业: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淮北矿业集团、铜陵有色集团等组建了共享团队,这些企业均是安徽省的品牌企业,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并在多年的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属于各自的特色机制和运营模式。与这些企业进行联合办学不仅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课本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理论更具有说服力,而且也为企业目前遇到的发展瓶颈或更好的进步提供理论支撑。
三、安徽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共享的组织结构研究
在确定了共享目标,选择了共享伙伴以后,就得进行组织间人力资源共享组织结构的详细设计。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共享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必需要建立各项功能机构,以利于执行共享合作协议,具体而有效地开展共享成员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共享活动。安徽工商管理充分利用了各功能机构的优势形成了自己的共享组织结构。
(一)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在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成立
学院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管,发挥政府举办,高校联合、企业参与的整体优势,在安徽省委组织部、省经济委员会、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等政府职能部门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建立安徽省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发明创造的主要机构,通过加强其去政府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的联合,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作用,提供相关专家为政府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提出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二)安徽工商管理学院与国内外高校建立人力资源共享合作机制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高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在人才共享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安徽工商管理学院选择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进行合作,并任命各大高校的负责人为院务委员会成员,实行院长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通过政府和各大高校负责人对学院发展方向、规模、办学形式等进行总体规划决策和具体部署。学院通过长期工作、短期讲学,或定期或不定期模式来聘请各大高校的优秀师资来校工作,聘任也采取专项聘用、双职聘用、人才租赁、人员借用等方式。待遇则根据他们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对学校贡献的大小及工作时间长短而定。学院不仅与国内的知名高校合作,同时也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院校积极开展MBA教学交流与合作,推进学院教学和学科建设,将学院建设成为有特色的开放式学院。
(三)安徽工商管理学院与知名企业进行人才共享合作
学院注重经济与教育结合,与省内著名大企业: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淮北矿业集团、铜陵有色集团、荣事达集团、国风集团有限公司、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徽商集团有限公司、国贸集团、华茂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建教学社会实践基地,并不时的邀请知名企业家为学员开设专题讲座,使得MBA学员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不脱离实际。不仅如此,学院还通过优质的师资力量企业提供企业内训,通过开设讲座、企业内训等方式使得学院和企业之间形成优势互补。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本专业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提升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知识的生产成果转化能力。
四、结论
一般来说,高校人力资源共享组织运作的功能机构由两层构成,一方面是在宏观、高层上由相应的共享成员中的各个组织共同参与建立的高层管理机构,负责整个人力资源共享组织内部的协调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共享目标的确定和共享伙伴的选择;另一方面在微观﹑底层上按照具体的高校人力资源共享需求和合作共享目标及项目的不同组建一个或多个高校人力资源合作共享团队,形成相应的人力资源共享体系,以不同的共享方式实现高校人力资源在拥有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共享,通过对高校人力资源共享组织的设计来使得高校的人才达到最优化的配置。
参考文献
1、王林雪,游月琴。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网络组织模式设计与运行[J].产业发展,2009(11)
2、魏霞。高校人才共享战略的途径及手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3、林琛琛。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外事工作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范文2
(一)重视力度不够
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对管理人才的培训,但是就目前的管理培训现状而言,企业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一些处在发展中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多片面重视技术学习,盲目重视销售技术的培训,工商管理意识淡薄。许多企业认为工商管理培训纯属多余,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在这个上面,他们往往宁愿通过督促的方式来保证员工工作,也不会去挤出时间用于员工管理能力的培训。由此可见,工商管理培训在现代企业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培训师资力量不足
在众多的现代企业中,不乏有一些重视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他们往往能够意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工商管理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这些企业往往每年安排一些领导去参加培训学习。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当前企业还处在工商管理认知的初级阶段,工商管理师资力量还很薄弱,企业往往并没有成立起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企业看似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事实上只是走形式而已,为了能够尽量节省时间,减少支出,往往聘用一些能力较弱的培训师,很难起到高质量的培训效果。
(三)管理结构单一,考核形式简单
当前,许多企业的培训方式仍然局限在传统的培训上,企业安排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参加培训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通常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参加。事实上,培训师与被培训人员之间是不沟通的,甚至是对牛弹琴的关系。与此同时,在进行培训结果的考核方面,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培训机构通常为了能够保证被培训人员顺利通过考核,往往只是简单的笔试,而且试题简单,被考核人员相互抄袭。考核不严也是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干部参加完培训往往不能够把切实学到的东西应用到企业管理中。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力度
工商企业管理培训是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性措施。要想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力度,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领导与员工要将对工商企业管理培训的态度端正,树立起参加培训的正确认识,要保证员工与领导从内心深入愿意参加培训,从根本上做到对培训意识的强化。对于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只有端正了领导层对于管理培训的态度,才能够在整个企业进行培训工作。领导在员工心中的宣传作用与鼓励作用还是非常有效的。不论是现代企业的领导,还是企业的普通员工,都要转变“培训走形式”的错误观念,要把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作为一次投资活动,强化企业所有人的培训意识,增强其培训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要让所有人明白只有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才能够将人的潜能充分的挖掘出来,进而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总而言之,企业要能够站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进行企业员工培训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建设培训师资队伍
第一,要加强工商管理师资认证体系的建立,对于那些想要申请工商管理教师资格证的人,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认证过程,要能够从管理理论、实践,以及思想政治等方面综合考虑。第二,如果是一些已经具有资格证的培训教师,要定期进行再次培训,要让他们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吸取新的知识理论,并且要将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进而创新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新方法。第三,要加强企业培训师来源渠道的拓展,要广泛吸收各地的先进人才。第四,要鼓励企业培训师参与具有国际级别的工商管理交流会,通过参加交流会来增长见识,取长补短。总而言之,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除了以上四点之外,还需要鼓励讲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强化培训师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进而为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提供保障。
(三)加强培训方式与内容的改革
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是一项层次高、内容复杂的工作,而且任务重,培训难度大。因此说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方式要朝着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在信息获取方面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也应该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培训工作发展为现代化、科技化的培训方式。与此同时,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诸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以及讲座式教学法等。企业通过进行行之有效的工商企业管理培训活动,能够使得企业领导的工商管理理论得到有效的弥补,同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积极地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因此说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保证培训方式的灵活多样以外,还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发展,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对于培训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多,有的管理人员偏重于强调理论的思辨能力,有的管理人员偏重于管理技能,参加培训的工商管理人员需求各异,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有针对性,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使得培训内容更加时代化、专业化。
(四)加强对参与培训的工商管理人员的考核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范文3
【关键词】工商管理培训;企业管理水平;问题;措施
一个企业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建设企业管理队伍。而建设企业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加强培训。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不仅能够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而且能够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就必须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
企业所谓的工商管理培训具体是指通过加强诸如金融、经济法,以及国际商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在管理方面的应用能力。要想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必由之路。而企业管理水平的方面的竞争力则是由管理人才决定的。因此,现代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主要就在于通过加强培训,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高。工商管理培训在当前企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企业加强工商管理培训,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干部素质与管理水平。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整体学历水平处于偏低状态,甚至有一些人根本不是科班出身,对于专业管理能力的具备更是无从谈起。企业通过采取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不仅能够使得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在工商管理知识方面的欠缺得到弥补,而且还可以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其次,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形势。自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已经处在了世界经济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企业适应新形势变化、紧跟时代步伐的关键举措。
最后,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手段之一,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是企业实现机制转变的重要方式,通过有效的管理培训,企业干部能够更好的驾驭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企业通过工商管理培训,不仅能够提高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促进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进而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促进企业与社会、与国际的接轨。
二、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力度不够
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对管理人才的培训,但是就目前的管理培训现状而言,企业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一些处在发展中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多片面重视技术学习,盲目重视销售技术的培训,工商管理意识淡薄。许多企业认为工商管理培训纯属多余,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在这个上面,他们往往宁愿通过督促的方式来保证员工工作,也不会去挤出时间用于员工管理能力的培训。由此可见,工商管理培训在现代企业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培训师资力量不足
在众多的现代企业中,不乏有一些重视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他们往往能够意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工商管理培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这些企业往往每年安排一些领导去参加培训学习。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当前企业还处在工商管理认知的初级阶段,工商管理师资力量还很薄弱,企业往往并没有成立起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企业看似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事实上只是走形式而已,为了能够尽量节省时间,减少支出,往往聘用一些能力较弱的培训师,很难起到高质量的培训效果。
(三)管理结构单一,考核形式简单
当前,许多企业的培训方式仍然局限在传统的培训上,企业安排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参加培训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通常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参加。事实上,培训师与被培训人员之间是不沟通的,甚至是对牛弹琴的关系。与此同时,在进行培训结果的考核方面,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培训机构通常为了能够保证被培训人员顺利通过考核,往往只是简单的笔试,而且试题简单,被考核人员相互抄袭。考核不严也是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干部参加完培训往往不能够把切实学到的东西应用到企业管理中。
三、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力度
工商企业管理培训是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性措施。要想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力度,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领导与员工要将对工商企业管理培训的态度端正,树立起参加培训的正确认识,要保证员工与领导从内心深入愿意参加培训,从根本上做到对培训意识的强化。对于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只有端正了领导层对于管理培训的态度,才能够在整个企业进行培训工作。领导在员工心中的宣传作用与鼓励作用还是非常有效的。不论是现代企业的领导,还是企业的普通员工,都要转变“培训走形式”的错误观念,要把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作为一次投资活动,强化企业所有人的培训意识,增强其培训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要让所有人明白只有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才能够将人的潜能充分的挖掘出来,进而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总而言之,企业要能够站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进行企业员工培训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建设培训师资队伍
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师资的高水平的。要想提高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加强工商管理师资认证体系的建立,对于那些想要申请工商管理教师资格证的人,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认证过程,要能够从管理理论、实践,以及思想政治等方面综合考虑。第二,如果是一些已经具有资格证的培训教师,要定期进行再次培训,要让他们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吸取新的知识理论,并且要将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进而创新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新方法。第三,要加强企业培训师来源渠道的拓展,要广泛吸收各地的先进人才。第四,要鼓励企业培训师参与具有国际级别的工商管理交流会,通过参加交流会来增长见识,取长补短。总而言之,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除了以上四点之外,还需要鼓励讲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强化培训师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进而为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提供保障。
(三)加强培训方式与内容的改革
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是一项层次高、内容复杂的工作,而且任务重,培训难度大。因此说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方式要朝着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在信息获取方面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也应该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培训工作发展为现代化、科技化的培训方式。与此同时,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诸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以及讲座式教学法等。企业通过进行行之有效的工商企业管理培训活动,能够使得企业领导的工商管理理论得到有效的弥补,同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积极地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因此说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保证培训方式的灵活多样以外,还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发展,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对于培训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多,有的管理人员偏重于强调理论的思辨能力,有的管理人员偏重于管理技能,参加培训的工商管理人员需求各异,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有针对性,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使得培训内容更加时代化、专业化。
(四)加强对参与培训的工商管理人员的考核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通常都会给一些员工或者领导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而这些被派出去学习的员工往往只是抱着学习的目标,却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很多人没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只是当做出差旅游,因此加强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考核内容不仅要包括理论考核,还要加入一定的实践考核,从员工的学习心态出发,从不同角度加强考核,明确学员的学习目标。对员工的考核也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针对性,使得员工积极准备考核,端正培训态度,进而实现企业提供培训机会的真正目的,使得参加培训人员的学习效果更好,更有效的为企业服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从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市场竞争就越来越激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日益残酷。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极端重要的。而工商管理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其具备的职业能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在进行工商企业管理的培训时,不仅要实施一定激励制度,而且要完善人力资源结构,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邵亚娟.试析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2(4)
[2]李栋梅.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探讨[J].管理学家.2012(5)
[3]宋扬.探讨通过对企业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提高管理水平[J].经济生活文摘(上半月).2012(7)
[4]谢兴文.论如何做好工商管理培训[J].科学与财富.2011(12)
[5]王萍萍.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1)
[6]金瑞红.试论如何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时代经贸.2012(8)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范文4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一般指的是工商企业管理,是市场经济当中比较常见的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主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精通管理以及具有国际化、现代化的管理人才。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从事着物质生产流通工作,企业是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管理经济的方式去组织管理企业经济工作,从这个角度上说,企业肩负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担。工商管理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主要有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企业不能有丝毫的怠慢,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总是有限的。成本的降低和产品的种类繁多是企业的一个竞争优势,企业一定要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或者特殊技能。要拥有核心能力或者特殊技能,必须要靠有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员工。企业离开了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会难以继续,被其他企业远远摔掉。当今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已经逐渐成为企业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是与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密切结合的,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根基。薪酬激励制度是企业促进员工积极主动的主要制度之一,与企业效益的高低和员工积极主动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岗位评价和岗位设计为基础;员工的薪酬必须要将岗位具体要求等因素结合起来,将薪酬考核与业绩挂钩;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关注生产一线或者环境差、任务重的工作岗位,政策向这些岗位有所倾斜,以充分达到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目的;好的福利制度也是薪酬激励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有利于使员工队伍稳定,员工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二、企业战略规划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最高层次的一个管理要求。企业战略管理指的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内长远的、全局的发展政策、任务、目标、方向,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出决策的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企业战略管理是站在宏观的层次上面,通过控制、规划、预测、分析等手段,实现企业的物力、财力、人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可以将风险分为战略制定风险、战略执行风险、战略控制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促进企业有条不紊的发展,往往要制定短期或长期的发展规划、生产运营的计划等。然而由于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企业的生产规模、所处的市场环境等各种因素,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略的定位不准确、所指定的战略不能分解、战略目标过大等各种风险,一旦战略制定出现偏差,对企业极有可能会造成沉痛的打击。因此,企业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战略至关重要。企业制定战略的时候要明确战略的思想和目的,对企业的内部环境、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进行细致地分析,确定企业战略的宗旨,弄清战略的重点,制定好战略目标和战略对策,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合理地选取战略方案。其中,细致深入地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是正确制定战略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要及时地搜集和正确地把握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例如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关于产业发展和调整政策,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的经济发展战略,潜在的市场竞争者,供货厂家的情况,市场需求情况等,明确企业的薄弱环节和优势环节。战略管理既是一种管理,又是一种模式,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战略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的战略财务管理应运而起,战略财务管理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财务信息支持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财务风险控制、财务核算体系等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了长期性、外向性、全局性的财务管理,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保障。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认为,企业获得超出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的可能性比较低,不太容易实现。在理论上,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是由市场完全竞争决定的。但是,事实上市场是不完善的,完全竞争的市场还不存在,在现在的市场当中充斥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也就是说市场效率存在一定的缺陷,是一个非完全、非完善的市场。在这样一个市场竞争环境当中,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发现市场的不完善性,并且要充分利用好,企业完全可以获得一个超出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从战略财务管理的角度上来讲,就是采取一个最恰当的投资及融资方式,当然,企业的最恰当的投资及融资方式主要由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与利益相关者利益权衡来决定的,支持企业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可以到达或者保持一个超出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就是企业利润,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并且将这一个目标贯穿于企业整个的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的计划、决策、预测等工作当中。这其实是一个短期发展战略,而战略财务管理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传统的财务管理要求基本上每一笔的交易都要能够获利,而战略财务管理更加注重是企业长期获利的能力。
四、总结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工商管理也呈现出了不断创新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对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与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不断改革与创新工商管理学科教育,培养现代化的工商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子琼.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J].大众商务,2010(08)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范文5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岗位定位;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17?03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一直是该专业争议的焦点。传统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四种类型: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市场营销类岗位、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以及物流管理类岗位。这与行政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重合,造成了与之“抢工作”的现象。而与其他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相比,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深度方面还欠缺竞争力。因此,本文以现实企业管理职能为中心,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应该明晰自身就业定位,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独特职业能力。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岗位定位
一般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包括战略规划中心、人力资源中心、财务管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研究与开发中心、生产管理中心和营销管理中心等部门。按照学校学科的设置,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研发、营销管理都对应各自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能够进入的部门为战略规划中心和生产管理中心。
其中,战略规划中心负责对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协调,属于综合能力的应用,对学生的个人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较高,可以设定为就业若干年后的职业定向。生产管理中心主要包括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和采购管理等岗位,相对而言侧重于操作层面的技能要求。因此,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学科性质和各个职能单位的工作内容,我们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做出了取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职能如表1所示。
二、基于就业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体系分析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位,通过对社会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分析,结合高校本科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应用型管理人才可以从塑造学生专业的核心能力、业务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层次构造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体系(如图1)。
(一)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能力,即与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的联系而与完成专业任务密切相关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一种从事该专业相关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诊断与优化,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能力。
图1 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体系
(二)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是指从事具体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即学生就业后从事具体工作所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岗位职能模块,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生产组织与管理、经营计划与管理、物资采购与管理等业务能力。
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够根据相关技术数据与要求合理制定企业内部的生产计划(ABC法、产能平衡),采购计划(订货点、订货周期),保证企业生产有序、协调,充分利用人力与设备。
经营计划与管理能力:能够根据企业的各种资源,合理制定企业的长中短期经营计划,协调与平衡各部门的部门计划,并对经营绩效进行统计与分析。
物资采购与管理能力:能够根据生产需求编制采购计划,平衡生产,进行采购业务的统计与协调,并且能够进行供应商的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是指学生无法毕业立即可以从事,但在一定工作管理实践积累的基础上,今后可以选择发展的方向。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经过一定时期积累,可以培养自己的战略规划与管理能力、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力,以及价值链管理能力。
战略规划与管理能力:能够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及其变化进行企业战略定位和实施战略计划,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
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构和制度,能够采用和推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预防和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价值链管理能力:能够发现企业各个环节中价值低效和高效的工作,改善企业作业管理的方式,整合企业各项资源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起关键作用的环节。
三、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围绕职业定位和专业能力结构体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界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基本的管理素养和较强的管理优化职业能力,能够在各类工商企业从事生产组织与管理、经营计划与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项目管理等业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注意突出未来职业定向与能力要求。
(二)根据特定专业能力优化课程体系
目前,各大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内容的安排上也关注全面,而忽视了对核心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毕业时产生“什么都知道,但什么又不会”的感觉。笔者建议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严格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围绕就业岗位和相关职能要求设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除了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外,应从生产组织、计划管理、物流采购、质量控制、战略规划以及价值链分析等能力要求来配备相应的专业核心课。实践课程则围绕各项业务能力展开,与理论课程相呼应,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论实践课程群。
内容和课时分配上应向实践教学倾斜,坚持理论够用、侧重实践的原则。另外,注意业务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区别,突出业务能力的培养,兼顾发展能力。
(三)以实际应用配套特色实践教学
基于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统一,并且围绕职业能力重构的实践教学体系,剔除之前相对务虚、内容不明确的实践环节,增加对职业能力关联性强、贡献度大的实践课程。在所有的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依据,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
首先,打破传统实践教学为理论教学附属环节的形式,以培养相应职业能力为目标,系统地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按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结合开设的理论课程,在大二到大四每个学期各设计一门实践教学课,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其次,实践课程的开设依托企业管理软件,通过各种管理软件平台,帮助学生模拟训练,使他们在模拟中体会并学习企业运营管理知识,提前了解企业运营环节,熟悉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训练。做到不去企业就可以熟悉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并且熟练操作软件,培养企业管理软件操作能力。
最后,通过职场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开展职场训练教学,如学校设立职场训练室,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严格制定上下班制度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课程中引入项目课题,通过日常工作来熟悉职场环境,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培养在团队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在职场训练课中,要求学生以“组建一个公司”或者“完成一个工程”为项目主题,从总体的规划设计、环境调研、分析、项目定位、组织等方面让学生提出方案,分工完成,最后用多媒体展示。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对整门课的知识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更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结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如何定位该专业的特色,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定位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以适应岗位职能为培养目标,从核心能力、业务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层面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并从培养目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建议。
参考文献:
[1] 卢安文,胡明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11).
[2] 王小青.基于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7).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范文6
1引言
198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商管理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在下面设置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6个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从引进至今不过20多年,本科专业点由1998年的1276个增至2866个。目前全国本专业的在校学生大约为50~80万人,每年约培养出10万名本科生。随着在校人数逐年增加,工商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
2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办学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表现在与该校其他学科交叉渗透,重视实践、教学、科研、企业咨询相结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教育独具国际化特色,与美国的哈佛商学院和马里兰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等的管理学院以及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等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与国际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接轨;吉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机械加工行业培养人才;武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大内容,以涉外企业的经营管理为重点;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是系统掌握现代化管理与经济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手段,掌握电子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基本应用技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特点是对组织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着重进行教学训练;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注重以科研与学术交流促进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主要为公司企业培养“具有一定工程技术知识”的高级工商管理复合人才。
目前,工商管理按照大类进行招生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贵州大学、兰州大学、汕头大学等。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学生入学后先接受通识教育,再进入院系学习,在一、二年级,学校打通院系界限,按专业大类组织教学,重点建设全校性公共课程和学科大类平台课程,形成公共基础课和基础课的统一标准;在三、四年级,从大学三年级根据前两个学年的成绩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具体专业。从国内按工商管理学科大类招生的看,实施工商管理学科大类招生的大都是重点大学、综合性院校,而地方工科院校则推行较少。
3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模式的探索
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原则下,从现行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借鉴国外经验以及我国重点大学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国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构建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图1)。图1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模
式目标选择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的目标,是构建“两平台”+“专业主干”、“方向”+“实践”的培养模式,使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培养出的学生,能以适应社会能力为核心,以素质培养为基点,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方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为主要途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夯实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强化综合管理能力和执行力等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管理人才。构建“两平台”+“专业主干”,“方向”+“实践”的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模式,实现“通识为基础、经管为根本、工程为特色、实践为手段”的“四位一体”的培养架构,突出地方性、创新性、实践性、特色性。
(1)地方性。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的根基必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这是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地方工科院校肩负着为区域性经济发展服务的历史使命,同时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也影响着他们办学特色的形成。
(2)创新性。进行开放型工程教育训练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建设“三实一创”教学基地,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实践性。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模式,不仅表现在创新性上,而且表现在工程能力的实践性。现代工程教育要回归工程实践,加强工科大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4)特色性。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根据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充分发挥智力作用,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方向课、选修课,体现其特色。
3.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实践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大类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同步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依托“大土木”,培养具有大土木背景的专业人才。该院对学生采取按专业大类招生,实行宽口径、厚基础、专业自选的培养模式。
(1)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通识教育基础课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三年级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学院开设的专业方向和个人意愿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该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所设的专业方向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
(2)在大类平台课上进行统一,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时都进行了统一,优化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该专业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学制四年,采取1.5学年,即前三学期按照工商管理大类学校相应学科平台课,第四学期开始分流。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工商管理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模块,实践、创新及课外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