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病案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病案管理范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8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23-02
重性精神疾病就是具有严重思维障碍、幻觉、行为紊乱以及妄想等临床表现的精神病症状,并且患者社会行为、生活能力受到严重损伤的一种精神疾病。具体包括分裂情感、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所引起的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导致精神障碍[1]。重性精神病的社区管理指以社区为单位,将社区中重性精神病作为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其卫生环境、家庭生活、合理用药、社会人际关系以及遵医行为等有关因素实施干预性管理,及时预见复发的征兆,处理不了时,立即转往专业机构,对降低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2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例,制定合理的社区管理模式。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本市南岸区内20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为例,其中女性患者92例,男性患者108例。年龄均在33-65岁之间,平均年龄(47.13±4.06)岁。其中,194例患者知情并同意免费服药。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精神状况检查、体检、既往病史以及辅助检查等措施予以确诊。纳入管理前、后的情况,见表1、表2。
1.2 方法
1.2.1 建立档案管理 对本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提供上门调查、登记等服务,并上报区精防机构。根据患者家属提供有关疾病的诊疗信息,或是经精神科专业医师予以检查确诊以后,建立健康管理档案。
1.2.2 干预方法 ①药物治疗。对于建档患者加以健康体检,具体包括:血压体重、体格检查、血糖、血常规、心电图以及转氨酶。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理化检查以及身体状况的结果选择不同类型的抗精神病的药物。药物治疗应以安全、适量、早期、有效、全程以及个体化为原则。三个月复查一次血常规,半年复查一次心电图、肝功能、生化全套,一年实施一次常规体检(血压、身高、体重等)。根据各项检查结果选择适宜药物。②用药指导。精神病患者药物使用的依从性很差,公开吐药、丢药。掌握了解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使用原则,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用药常识的认知,是促进有效用药的重要手段。指导其家属监督患者服药下肚30分钟后再行离开。不能擅自停药或者减药,经医师根据病情确定调整药物[2]。
1.2.3 康复护理 重性精神病患者自身社会康复能力很差,不好动,生性懒散。指导其家属尽量鼓励患者积极采取技能训练,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渐进。首先教会患者如何整理个人卫生及集体卫生,并且根据患者的特长及兴趣爱好,让患者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及健身运动,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学会自我调节解脱,展现自我能力。
1.2.4 危机干预 各种类型精神病的自杀倾向很高,是在全民中进行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消除人们对精神病存在的歧视,重视和早期识别精神病,加以危险评估,并对处于急性情绪或应急事件改变中的患者,提供危机干预及热线服务。对于有过自杀倾向或行为的患者加以追踪服务。
1.2.5 公安、残联、民政等多部门共同协作的机制研究 ①做好排查工作。公安、残联、卫生等多部门紧密配合,尽量做到情况明、底数清。②做好随访管理服务。认真贯彻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社区管理的措施,根据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的原则。重点抓好病情不稳定患者的调查访查工作,监督患者按时服药,防治精神病患者意外的发生。③加强救治救助工作。采取多方面解决患者治疗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确保患者获得有效救治。民政部门应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患者,提供低保缴纳医疗费用的条件。残联协助办理残疾人症。④加强信息互通及共享。公安、民政以及残联等多部门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并定期把患者管理的情况予以上报。⑤加强监督指导工作。将患者救助救治与服务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综合治理工作内容,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指导即监督工作,细化工作措施,保证服务工作与康复治疗工作的贯彻落实。
2 结 果
2.1 疗效评估 通过一年的社区管理,全部患者病情状况较为稳定,没有复发,没有肇事肇祸现象,没有发生自杀现象。
2.2 效益评估 ①社会效益:南岸区内200例患者在社区管理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毁物、冲动、自杀倾向、影响交通,给本区治安及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患者在纳入管理以后,不但得到了良好的合理治疗,并且还为社会治安公共秩序的稳定及建设,和谐团结社区做出了重要贡献。②经济效益:重性精神病患者在经过社区管理以后,病情状况更为稳定,降低了复发率,减少了住院治疗的次数,避免了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
3 讨 论
重性精神病患者由于不能正常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会由于社会歧视而失去机会,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3]。本组研究通过社区管理,针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实行定期随访、控制病情、免费服药等措施,为患者回归社会给予重要基础。并且增强社会全民宣传及健康教育,增强精神卫生的认知和理解,为患者提供一个有利的康复环境,以便精神病患者的尽早康复及精神疾病的防治。因此,重视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是保障社会秩序稳定,降低特发事件发生的关键措施。
参考文献
[1] 曾念彬,林中,陈颖儿.精神卫生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精神卫生进社区[J].中国全科医学,2010,10(3):177-179.
社区病案管理范文2
【摘要】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28例患者,33只眼接受玻璃体内注射4mg/0.1mL治疗,随访1~9个月。结果,治疗后1个月平均视力提高两行,3个月后视力平均提高两行以上,2次注药8只眼。小剂量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只要操作得当,注意无菌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黄斑水肿;药物治疗;典安奈德;糖尿病
黄斑水肿是由于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而致,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液体积聚,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以往对黄斑区水肿的治疗以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为主[1],近年来发现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2-3],本文用TA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3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3月—2005年3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者28例33只眼,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32~65岁,平均43岁。3只眼治疗前有白内障,通过眼底检查、血管荧光造影(FFA)诊断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3]。
1.2 材料
采用云南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和浙江仙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曲安奈德注射液,规格为40mg/L。
1.3 防腐剂的去除
由于TA为非水溶性甾体激素,其赋形剂中的苯甲醇、高黏度羧甲基纤维素可能存在组织毒性作用,故采用5μm孔径空气滤过器联合三通(管)以10mL眼内电解质溶液反复冲洗去除防腐剂并保留TA颗粒。
1.4 方法
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以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做表面麻醉。于鼻下或颞下角巩膜缘后3.5~4mm处进针,玻璃体内注射TA 0.1mL(含4mg),结膜囊内涂左氧氟沙星眼膏包眼,注射后保持仰卧头正位3~4h。次日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观察前房闪辉与细胞等情况,抗生素滴眼液点眼,1日4~5次,酌情于治疗后所有患者1~2个月内行FFA检查。
2 结果
33只眼在注射小剂量TA后次日视力均有提高,5只眼在术后前房可见少量TA白色颗粒沉积于前房下方,呈“假性前房积脓”现象,1周后前房内的TA颗粒自然吸收。其中27只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在2行或2行以上,治疗后行眼底FFA检查,发现短期内荧光渗漏减少,黄斑水肿范围缩小。其中6例8只眼2个月后视力开始下降,再次小剂量重复注射,视力好转。9例14只眼1~8周眼压升高,经药物治疗后正常,未行手术治疗。3只眼治疗后8个月时白内障进展明显严重影响视力,需手术治疗。
3 讨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各种黄斑病理改变,包括出血、渗出、水肿和微血管瘤等,是严重影响视力的重要原因,其中以黄斑水肿最常见,且治疗非常棘手。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特征是细胞外液在视网膜Henle层和内颗粒层积聚,解剖基础是Müller细胞浆内的肿胀,而细胞间或细胞外液的积聚是晚期水肿的结果。细胞外液来自血管内,主要是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所致。眼科领域中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主要基于其显著长久的抗炎、抗免疫作用,局部用药对血液系统、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均未见明显不良影响。玻璃体内注药能最大的发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TA在玻璃体内半衰期为1.6d,存留时间为21~41d,3个月时还观察到有药物存留,24个月房水中仍有可检测到的TA浓度。
TA玻璃体内注射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应用于眼科主要并发症为高眼压、感染性眼内炎、非感染性眼内炎、白内障、玻璃体积血等。高眼压的危险因素不确定,但其发生率最高,不应掉以轻心,降眼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综合治疗。感染性眼内炎是此种治疗方法中最重要的并发症,它的基本治疗包括玻璃体内注药和玻璃体切割手术,通常参照手术后眼内炎的治疗原则。非感染性眼内炎通常出现于注射后1~2d内,很少有红肿等炎症症状,裂隙灯检查可发现TA结晶微粒,无需特殊处理,1~2d可吸收。
本组患者玻璃体内注射TA后14只眼发生眼压增高,给予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3次/日,5d后眼压正常,必要时口服酢氮酰安。3只眼白内障进展明显,需手术治疗,8只眼视力下降,重复注射后好转。
总之,只要操作得当,注意无菌操作,小剂量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TA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参考文献
[1]The Central Vein Occlusion Study Group Evaluation of grid laser pattem photocoagulation for macular edema in central vein occlusion[J]. Ophthalmology,1995,102:1425-1433.
[2]Martidis A,Duker JS,Greenberg PB,et al.Intravitreal triam cinolone for refractory diabetic macular edema[J].Ophthalmogy,2002,109:920-927.
社区病案管理范文3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计工作;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95-01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作为社区服务中心里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统计工作不仅是领导进行评价、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相关人员做出决策的重要环节,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
2 当前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统计工作时遇到的问题
2.1社区服务中心统计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
许多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而不是统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再加之大多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尽管他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对法律法规的深刻认识以及正确把握逻辑关系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工作无法实现其连续性[1]。而面对着卫生部门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的业务部门派发下来的越来越多的指标和报表,统计人员承受着更大的负担,因此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专题调查,也就无法将统计信息有效的服务于决策、科研和临床中。
2.2社区服务中心相关机构的统计意识非常欠缺
由于许多社区服务中心的领导和管理人员都不重视统计工作,缺乏统计意识,因此在统计部门开展工作时,统计人员经常会为了获取一些数据而东奔西跑,甚至是要软磨硬熬才能得到。受此影响,许多统计人员都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统计出来的数据也常常出现失真的情况。
2.3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工作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
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是对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和医疗疗效的真实体现。但受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影响,在病案首页的数据、出院诊断的信息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其中,由于病案首页的数据是社区服务中心在统计质量指标时的依据,而该数据的准确性会对社区服务中心的病案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如果病案首页的数据在录入时出现不准确、或是漏录等情况,就会使统计归类时出现错误。而在出院诊断的信息方面,也常常出现填写的规范性、诊断的主次颠倒,或者是数据录入的顺序出现混乱等问题,使数据的真实性受到挑战,对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疗效的评价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 针对社区服务中心统计工作遇到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社区服务中心在进行统计工作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工作能有科学有续的开展下去。具体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
针对社区服务中心统计人员不足的问题,应该根据社区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与具体规模,加强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配备相应数量的人员。同时,还应加强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其业务知识,使统计人员能够有效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使统计人员的队伍更加的稳定。此外,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所有部门中,还应该提升统计人员与统计机构的地位,并明确其工作项目,确保统计人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专题调查工作,从而使统计信息成为服务社区服务中心运行的依据。
3.2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相关机构与人员的统计意识
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意识要求领导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更新观念,对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加强对统计机构的重视力度,使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顺利的获取到所需的数据,从而提升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并使统计分析更加的具有可信度,使其能够促进的满足社区服务中心统计事业的发展[2]。
3.3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工作的监管力度
首先加强对病案首页的数据的控制力度,使社区服务中心的临床医师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填写案例首页的重要意义,并树立认真填写案例首页的数据的意识,从而提升统计指标所具备的准确性,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医疗技术做出准确的反映。同时,还应该完善案例质量的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录入时出现的不准确与漏录现象,提高录入数据的真实性[3]。此外,还应该对社区服务中心日常的统计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使数据的采录过程更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统计工作中,发现问题后就应及时的解决,从而提升统计信息的质量和统计创新的能力。使统计信息能够为领导进行决策和工作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4 结束语
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却又非常繁琐的工作,在各社区服务中心都普遍存在着统计人员的数量不足、统计意识欠缺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就需要社区服务中心的领导及相关部门加强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增强统计意识和加强监管力度,从而使统计工作能有有序的进行,而统计信息也能真正的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 赵洪茹.医院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统计与咨询,2012,06(06):56.
社区病案管理范文4
关键词:电子病案管理;利用率;人员素质;安全意识
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医疗领域的数字信息化。当前各大医院已经基本实现了对病案进行电子化管理,这使得繁杂的档案管理工作从手工操作中解放了出来,劳动强度降低,病案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为医院档案管理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信息资料不易被损毁。当然,电子档案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电子档案管理的效率,需要解决。
1建立电子病案管理的必要性
电子病案,即电子病历,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存储的病患在就医机构的医疗记录,这是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病患信息进行搜集管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档案管理正日益普及,其重要性与纸质病案趋同,甚至有赶超纸质档案的态势。纸质档案具有占有空间大、信息存储量有限、过多使用易对纸质病案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但是其稳定性、直观性和阅读方便性仍是电子档案无法比拟的优势,电子档案对纸质档案管理有着必不可少的辅助作用。随着医疗信息的增加,传统的纸质病案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医院信息管理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当然社会上也存在对医疗电子档案的质疑与担忧,认为其容易被修改,数据一旦丢失将难以被找回人们。如何使得病案信息被充分开发利用,对病案管理进行改革和提升,促进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缓和医患紧张关系,是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工作目标[1]。
2我国电子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电子病案利用率不高 当前,部分医院对于电子病案管理还存在认识误区,其将电子病案管理简单地等同于病案的电子化,因而医院对电子病案系统的研发重点也是病案无纸化的管理和应用上。我国医院基本上以WORD文档刑事进行电子病案管理,对病案内容主要是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医疗记录和在线信息的重复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对于病案内容结构处理并没有实质帮助,病案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利用被忽视。
2.2管理人员保护意识不强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电子病案资源共享将逐步成为现实;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电子病案资源共享将使得病患的隐私存在被泄露的可能,同时数据交换使得电子病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一旦保护不当,将给社会稳定和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巨大的伤害。然而,当前我国部分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对电子病案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意识缺乏,在文件传输过程中不注重加密传送,使得电子病案的安全风险系数较高。
2.3医护人员职业素养缺乏 由于部分医院人员职业素养不高、工作态度及能力较差,在记录病患入院治疗信息中记录错误,甚至随意复制粘贴,致使甲病患的信息被套用到乙病患病案中,病患信息资料出现前后矛盾或者记录雷同等情况,电子病案流于形式,没有真实反映患者差异,不能反映患者的健康治疗情况和病情发展情况,与病案记录的真实性原则背道而驰。若后期病患查阅病案,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不利于医院工作的开展和医院形象的提高[2]。
3提高电子病案管理的对策
3.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和传统的纸质病案相比,电子档案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形式规范、操作简单、易于修改和检索,能有效提高病案管理工作效率。电子病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临床知识和病案记录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做好电子病案管理工作要求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逐步掌握管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2建立病案管理数字化系统 医院做好电子病案管理必须以数字化系统管理为前提,改变以往的单一阅读管理模式,及时审查电子病案的记录情况,并将信息反馈到相应记录部门和人员,提高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到病案信息记录中。医院病案管理数字化系统最具有价值的就是紧急病患搜索方案系统和社区病案数据库的建立,这使得医患之间信息更为通常,方便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情况进行了解,为患者提高高效的服务和治疗。同时,数字化系统还能对病案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归类汇总,自动标记病案信息异常情况,充分发挥电子病案在医疗安全中的作用。病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实现。
3.3提高电子病案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电子病案的资源共享对于提高中小规模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病案的管理与传统病患纸质档案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必须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熟练掌握电子的档案的使用方法,提高安全意识,特别是提高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密的意识,强化自身修养,切实推进电子档案的信息管理。
4结论
我国电子病案的管理还处于初步阶段,要真正发挥电子病案的作用,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规范病案管理流程,推动医院电子病案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社区病案管理范文5
【关键词】卫生管理;病案信息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病案是一种记录患者疾病表现、诊治情况的档案,其中详细的记录了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能够客观的表现出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和最终治疗效果,不仅是患者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要凭证,还能够为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充足的参考,是重要的医学科学原始档案材料[1]。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就对医院中的病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3]。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在我院进行就诊的200例案例中所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现将研究内容及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对2016年12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患者的病例档案进行回顾分析。200份病案中包括儿科病案37份,妇科病案49份,外科病案41份,内科病案73份。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例病案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所存在的管理缺陷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1.3观察指标
对比病案存在的各类型信息管理问题的构成比。
2结果
经回顾分析发现,200份病案中,共110份病案存在信息管理问题,所占比例为55.0%,存在的问题可以划分为内容质量问题和管理质量问题两大类,其中存在管理质量问题的病案所占比例为65.5%(72/110),明显高于存在内容质量问题的病案的34.5%(38/110)。内容质量问题主要为内容书写逻辑混乱、诊疗过程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不规范、书写潦草、涂抹较多,所占比例分别为7.8%(3/38)、28.9%(11/38)、23.6%(9/38)、23.6%(9/38)、5.2%(2/38),其他问题所占比例为10.5%(4/38)。管理质量问题主要为病案归档不及时、病案保管不严格、病案借阅不规范、病案深加工不合格,所占比例分别为26.4%(19/72)、43.1%(31/72)、20.8%(15/72)、5.6%(4/72),其他问题所占比例为4.1%(3/72)。
3讨论
病案作为医护人员用于记录患者诊断结果、治疗过程和相关护理措施的载体,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量的疾病通过医生对病案的研究而得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不仅挽救了无数的生命,更是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依据[4]。病案管理是指在法律的要求范围之内,对记录所有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和治疗方案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的过程[5]。病案信息管理是一种针对病案管理混乱现状,所衍生出的新型病案管理模式,其是指在保存病案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将新型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医学病案管理中的模式,其不仅显著提升了病案保存、查询和寻找的方便性和速度,还是体现医院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6]。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今各医疗机构的病案管理都存在严重的问题,造成了大量病案的丢失,这不仅严重泄露了患者的隐私,还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阻碍[7]。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病案进行分析,以小窥大,发现了病案管理中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病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本研究对200例患者的200份病案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共55.0%的病案资料存在信息管理问题,具体为内容质量问题和管理质量问题,其中存在管理质量问题的病案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存在内容质量问题的病案所占比例,管理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病案保管不严格,内容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诊疗过程记录不规范。分析得出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首先,医疗机构对于病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导致了病案管理人员配置不足,且工作人员忽视病案的重要性,往往出现工作人员在进行病案记录时不用心,影响病案质量;其次,病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很多时候医疗机构对于一份不合格病案只是予以少量的奖金扣除处分,甚至只是口头批评,缺乏威慑性,造成工作人员不重视;最后,病案借阅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医疗机构常常出现借阅病案遗失的现象,管理人员往往也不予以追究,从而影响了病案的规范管理[8]。针对病案存在的上述信息管理问题,应加强对病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强化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病案管理意识,并建立或完善现有的病案管理制度。在医院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加大对病案管理硬件设备的投入。总之,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解决措施,以最大程度的减轻病案管理失误给患者和医院双方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董志萍,马丽娜.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8):5-7.
[2]管素香.新时期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6):28-30.
[3]王达光.病案首页中信息填写完整的价值与意义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5):11-12.
[4]王红霞.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7):192-193.
[5]刘静.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6):6-7.
[6]孟建华.病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医疗装备,2017,30(3):188-189.
社区病案管理范文6
关键词:病案统计;问题分析;对应策略
病案统计(ICD-10)信息中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病案统计的效率和质量,使得并按统计的意义大打折扣。本研究通过进行问题分析和针对性的对策制定,志在改善病案统计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案统计(ICD-10)在我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病案信息、相关统计报表的质量,以及把纸质信息录入电脑形成电子记录文档的质量等。
1.2方法 对我院应用病案统计的科室进行问卷调查和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1.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
2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收集资料发现,病案统计信息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医师填写不准确会造成编码错误,相关报表中出现跨系统性的错误,疾病首页不规范,病案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统计人员素质问题,信息质量难以有效控制等问题是病案统计信息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制定出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方针。
3讨论
3.1问题分析 病案首页问题。病案首页是对整个病案进行高度概括浓缩的部分,对于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关医疗信息以及统计信息进行了准确的记录。而在进行病案首页填写时,常常会出现不规范、不够完整或者存在不够准确、可比性差的统计报表,大大了降低了病案首页的质量[1]。
病案组织结构问题。在进行编制时,多数医院并没有设置健全的病案科。有的是以附属办公室的形式进行设置,有的是以附属信息科的形式进行设置,使得病案信息管理中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有的甚至把病案室与统计室分开,使得病案室只对编码负责,而统计人员则拿着出院卡进行病案统计上报[2]。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相关人员的重复性劳动,效率低下,而且还使得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大打折扣。
工作人员素质问题。在进行病案信息记录和信息录入电脑时,经常会出现填写不准确、编码错误等问题。这反应的其实是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工作中经常有资料信息不准确和错误等情况的发生。
病案统计信息质量问题。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医院都存在一定病案统计信息、ICD-10编码的质量问题,而且管理部门对于质量的控制措施也十分缺乏,使得病案统计信息中存在严重的编码错误以及遗漏现象[3]。
3.2对策分析 对于病案首页问题,应该尽量的制定统一格式标准的记录方式,形成统一的规范,要求记录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格式进行记录。对于存在特殊现象的病案首页记录,及时的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特殊的病案首页记录规范,对类似的病案采用统一的特殊形式记录。
对于病案组织结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及时作出对策,把病案管理和医院统计合而为一,应用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管理。此外,还应该设置健全的病案科进行病案统计信息的管理,并制定规范的管理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管理。
对于工作人员素质问题,首先建立对应的管理制度,及时的将责任个人化,通过奖惩措施控制错误和提高准确度。其次是要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逐步把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到相应水平,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4]。最后,在新的工作人员输入时,应该严格控制输入人员,对于其工作态度和素质做出明确的要求。
对于病案统计信息质量问题,首先各级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应该进行深入的基层检查,建立完善严格的统计信息审核制度。分县、市、省、全国建立对应的质量控制专业小组,有计划的进行活动,并进行检查和监督,以确保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其次,各个信息统计点应该严格把关信息录入的质量,细致认真的进行心理录入,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和正确性[5]。
此外,还应该通过相应的培训或者继续教育的方式,激励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改善工作态度,使他们以认真负责有激情的态度参与到工作中,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助于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同时,通过继续教育,还能够使他们掌握其他科学的知识,能够更好的适应医院改革发展的需要。还可以通过组织医师进行ICD-10学习,提高疾病分类的准确度,而且能够帮助医师进行疾病诊断撰写和诊断选择。
参考文献:
[1]王茜.某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3:331.
[2]杨小莉.浅析医院病案统计信息系统的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3,06:105.
[3]何金颖.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