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范文1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应用;肺炎;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008-02

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发的肺部炎症,最为常见的是细菌和病毒引发肺炎,肺炎在一年四季均会出现,但小儿在春冬季节患病最多,小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抵御能力差,容易引发肺炎;若小儿肺炎治疗不彻底,将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影响孩子正常发育和生长。发病率高、病情恶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迫使医院和患者家属加强对肺炎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视。临床路径指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为患者定制整体性诊疗护理计划,临床控制既能帮助护理人员明确工作流程,又能让患者及家属加强对病情、治疗相关事宜了解,提升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本文笔者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6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为(2.9±0.6)岁。实验组: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平均年龄为(3.5±1.4)岁。所有入选患者均表现发烧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年龄在8个月-6岁的患者;第一诊断必须为肺炎;患者具备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会对肺炎临床路径研究产生影响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者;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模式,按照《内科护理学》中的常规开展护理工作。

观察组:(1)入院当天,办理入院手续,对患者和家属做入院介绍、评估,并介绍认识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CRP、肝肾功能和大便常规性检查,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血气分析和大便乳糖检测;护理人员按评估进行药物配置和静脉滴注通道建立;观察患者体征、肺部病情;对患者进行降温、止咳和吸氧处理。(2)患者入院2-4天,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方式,教授家属如何拍背帮助患者呼吸道通畅(3-4小时一次);鼓励患者多饮水,对痰液稠的患者采取吸痰操作;时刻观察患者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的出现;督促患者食用易于消化的流食和半流食;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以消除患者及家属恐惧、担忧的复杂心情;(3)入院5-9天,观察患者体温、肺部情况;出汗时及时更换贴身衣物,退烧要多喝水;护理人员向家属讲述不同年龄段的喂养方法和疾病预防措施;对患者血常规、尿常规、CRP、肝肾功能和大便常规性进行复查,出现异常及时上报。(4)住院10-15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介绍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如锻炼、饮食、卫生等。临床路径小组负责人和护士长加强对每日工作的检查,并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如满意度调查、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等。

1.4评价指标

患者治疗效果、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种类和数量;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同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的资料和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16.0,其中所有的计量资料和数据都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和分析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定为0.05。当p>0.05时,差异无统计意义;当p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指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种类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98.75%)高于对照组(9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如下表2所示:实验组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相关内容掌握率(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掌握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实验组和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情况对比

患者出院后,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3所示: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85.0%),即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小儿肺炎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由多种病原菌和其他因素感染引起,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小儿发病率高,且病情变化快,如不能及时有效治愈,将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极大损耗小儿身体健康。临床路径打破传统医院护理模式,一切工作均以患者为中心,由专业的小组针对患者制定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并在护理方案中融入绩效管理,使小儿患者护理有序、高效开展。

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实验组患者康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临床路径无法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但严格按照规范性、科学性护理操作和护理方法、健康教育相结合,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治疗和护理质量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呈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临床路径的实施从患者角度出发,在提升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同时,亦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为医院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众对医院的好评和信任,亦促使医院不断优化临床路径,临床路径大大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升治愈率,值得在各医疗机构广泛推广并应用,具有无限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雪婷.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药,2011,(17):109-110.

[2]徐秀芳.临床路径护理实践[J].淮海医药,2013,31(2):279-280.

[3]何小仁,廖凯明.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效果的影响[J].2013,31(1):90-91.

[4]春晖,卢贤秀,柳炎珍,等.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1):340-341.